医学课件-流行病学概述-PPT课件
流行病学PPT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课件

流行病学系
罹患率 attack rate
较短的疾病流行期间,暴露人群中新病例发生的 频率
发病率 局限范围、短时间 (日、周、旬、月) 内的发病率 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暴发(传染病暴发、中毒)
罹患率
流行病学系
续发率 secondary attack rate,SAR
定义
也称二代发病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 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续发病例)占
ill children at child care center =7
contacts (of those 7) at home =25
ill contacts =5
AR = 7/70 = 10% SAR = 5/25 = 20%
流行病学系
患病频率测量指标
患病率 prevalence rate 感染率 infection rate
流行病学系
生存率 survival rate
公式
n年生存率=随访随满访n年 满n尚年存的活病的例病数例数
随访起点:确诊、出院、手术等日期。 随访终点:1年、3年、5年等。
应用
评价某些慢性病的远期疗效。
评价随访研究的结局,研究病因。
流行病学系
残疾失能评价指标
健康 疾病
康复
死亡 (早亡)
残疾
潜在减寿年数 (PYLL) 伤残调整寿命年 (DALY)
流行病学系
疾病分布 distribution of disease
疾病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 的存在状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主要描述疾病发病 率、患病和死亡的群体现象。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即是: 描述这种态势(分布)-是否流行? 分析这种态势产生的原因-为何流行? 如何控制这种态势-如何防制?
流行病学(第一章绪论)2010.524-课件

预防医学:
从群体的角度,根据疾病在人群 中的分布状况作出一个群体诊断, 制定相应的对策,以达到预防或控 制疾病流行的目的。
一、流行病学概念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 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 究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 与措施的科学。
Epidemiology
Epidemiology Epi=在其中(among), Demo=人群(people),
ratio study): 是对照研究暴露人群中某死因的比例与非暴露人 中该死因的比例。对象只包括死亡对象。
三)生态学研究 (Ecological study) 又称相关性研究(Correlational study)
它是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某因素与 疾病的关系。即以群体为观察单位, 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情 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因素与疾病 的关系。
社区干预——现场干预试验的扩展。 从个体扩展到社区、人群。
整群随机试验——在社区干预中,随 机地把干预分配给参加的各人群组。
三、理论性研究
(一)理论流行病学(Theoretical epidemiology) 也称数学流行病(Math. Epidemiology),是利用流行病学调查所 得到的数据,建立有关的数学模型或用电 子计算机仿真,进行理论性的研究。
+
研
究
人
—
群
表3 饮酒与食道癌的关系
病例组 对照组
OR
饮酒
171
381
不饮酒
29
395
6.11
暴露比值
5.9
0.96
二、实验性研究(Experimental study)
实验性研究的定义: 它是将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由研究者对实验组采取干预措施,随访并比 较两组的结局,以判断干预措施的效果。
流行病学概述PPT课件

失年。
二、疾病的三间分布
疾病的地区分布 疾病的时间分布 疾病的人群分布 疾病三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地区分布
判断 疾地方病性在疾国病家的间依与据国家内的分布 1随.居年住疾龄在的病当增的地长城的而乡各上分人升布群,组相该反病,发居病住率在均其高他,地并区的且 相似 疾人群病组的该地项方病聚发集病率性均低,甚至不发病。
死亡专率
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
死亡专率=-------------------------×K
同期平均人口数
死亡频率的测量--病死率 (fatality rate)
表示在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病人中因该 病而死亡者的比值。
一定时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 病死率= -------------------------×K
疾病频率的测量-罹患率 (attack rate)
与发病率一样,也是测量新发病例的指 标, 但它常用于较小范围或短期间的疾病流行。
观察期间的新病例
罹患率= 同期暴露人口数
×K
疾病频率的测量--患病率 (prevalence rate)
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 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某时间内某病病例数
2. 外来健康人在地进方入性当地居自住然一地定方性时间后可发病, 其经一发定病时率间同后当该地输病居入的民性发相病似率;自可自然下该疫降地源区,性 迁患出者的症居状民减,
轻或呈自愈趋势。
统计地方性
3.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也可能发生类似的疾病。
时间分布
1、短期波动(rapid fluctuation) 2、季节性(seasonal variation) 3、周期性(cyclic change) 4、长期变异(secular change)
2024流行性感冒ppt医学课件

流行性感冒ppt医学课件•流行性感冒概述•流行性感冒病毒学•流行性感冒预防与控制策略•流行性感冒临床治疗与护理目录•流行性感冒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流行性感冒科普知识宣传与教育01流行性感冒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快速的传播速度。
特点流感病毒的遗传特点决定了其易发生变异,人群普遍易感,且病后免疫力不持久,使得流感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传播给周围人群。
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但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更易感染。
易感人群流感具有季节性,北半球通常在冬季流行,而南半球则在夏季。
此外,流感的流行还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流行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2-4天。
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
临床分型根据临床表现,流感可分为单纯型、胃肠型、肺炎型和中毒型。
其中,单纯型最为常见,表现为急性起病、高热、头痛、乏力等;胃肠型以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为主;肺炎型多见于老年人、儿童或原有心肺疾病的人群,主要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咳嗽、气促等症状;中毒型则表现为高热、休克、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诊断标准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具体标准包括:近期内有流感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出现流感样症状;实验室检查如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等结果阳性。
鉴别诊断流感需要与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其中,普通感冒症状较轻,无明显的季节性;上呼吸道感染则以局部症状为主,如鼻塞、流涕等;肺炎则可出现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及肺部实变体征。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对这些疾病进行有效的鉴别。
02流行性感冒病毒学呈球形或丝状,直径约80-120nm ,有包膜。
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ppt课件

8/9/2020
16
8/9/2020
17
全民动员抗击SARS
8/9/2020
18
人感染禽流感
是由甲型流感病毒中某些亚型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8/9/2020
19
传染过程(infectious process) 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
8/9/2020
37
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
疾病
空气传播
流感、肺结核
经水传播
伤寒、血吸虫
食物传播
痢疾、霍乱
接触传播
淋病、疥疮
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疟疾、西尼罗热
土壤传播
炭疽、破伤风
医源性传播
丙肝、艾滋病
垂直传播
梅毒、艾滋病
8/9/2020
38
1.经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 )
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经飞沫传播 (droplet infection) ➢经飞沫核传播 (droplet nucleus infection) ➢经尘埃传播
8/9/2020
30
传染期(communicable period)
➢定义: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 ➢流行病学意义:
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 影响流行特征
8/9/2020
31
病原携带者 (carrier) 是指没有任 何临床症状 而能排出病 原体的人。
8/9/2020
32
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
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直接与易感者接 触而导致的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 contact infection)
预防医学第二讲(流行病学概论)课件

健康状况的评估与预测
健康状况评估
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全面评估人群的健 康状况,包括各种疾病的患病率、死 亡率等指标,以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 素。
健康预测
基于历史数据和流行病学模型,可以 对未来疾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提前 制定应对策略。
健康相关行为干预
行为干预
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影响健康的各种行为因素,如吸烟、饮 酒、饮食和运动等,通过行为干预措施改善这些不良习惯, 降低疾病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预防医学第二讲(流 行病学概论)课件
目录
• 流行病学概述 • 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 • 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 • 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流行病学概述
流行病学的定义
01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 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并研究如何制定、实施和评价预 防和控制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健康促进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可以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05
流行病学的发展趋势与挑 战
大数据与流行病学
总结词
大数据技术为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更高效、更精确的数据分析方法,有助于揭示 疾病的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
详细描述
大数据技术可以整合多来源、多维度的数据,对疾病流行趋势进行实时监测和预 测,提高预警和应对能力。同时,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疾病的传 播途径和影响因素,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病因和病因模型
病因
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生物、环境、 行为和遗传等因素。
因果推断
根据流行病学证据,确定病因与疾病之间的 因果关系。
流行病学(第9版)PPT课件-第一章-绪论

流行病学(第9版)PPT课件-第一章-绪论1. 简介本PPT课件为流行病学第9版的第一章绪论的内容概述,主要介绍了流行病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学科领域,以及流行病学的重要性和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帮助同学们全面了解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流行病学的定义2.1 流行病学的概念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它通过采集和分析大量的疾病数据,进而揭示疾病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和控制策略,从而为公共卫生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2.2 流行病学的发展历程流行病学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最初只是为了研究传染病的流行规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改进,流行病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应用于各种疾病的研究与防控工作中。
2.3 流行病学的学科领域流行病学研究的领域包括:流行病学法、环境流行病学、职业病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生物统计流行病学等,涉及到医学、生物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3. 流行病学的重要性3.1 预防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可以揭示疾病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和传播途径,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可以减少人群中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3.2 制定医疗政策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制定医疗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研究不同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影响因素,政府和卫生部门可以合理规划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3 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流行病学的研究可以评估不同干预措施对疾病发展的影响。
通过比较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可以找到最有效的控制策略,提高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3.4 提供健康教育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健康教育的科学依据。
通过向公众普及疾病的发病原因和预防措施,可以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4. 流行病学的应用4.1 疾病监测和预警流行病学的方法可以用于疾病的监测和预警。
通过监测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分布情况,可以及时预警和控制疾病的扩散,减少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脑卒中流行病学PPT医学课件

自 然 史
疾病的自然史包括: 起病情况; 临床表现; 发展过程; 复发; 存活时间; 转归; 这里拟重点讨论脑卒中的存活时间及复发问题,因为这些是流性病学研究的内容。
*
(一)存活时间
脑卒中发病后 第 一 天 三 周 内 三 周 后 5年存活率
*
图2 脑卒中发病率与死亡率地理分布差异示意图(箭头示由高向低)
*
(八)分型相对频率
①欧美作者的报显示脑梗塞的比例大,占2/3~4/5,而脑出血仅占1/20~1/6; ②欧美作者的报告中蛛网膜下腔出血与难分类卒中所占比例高于国内报告; ③国内各报告的脑卒中亚型构成大体一致,脑出血所占比例远高于欧美,蛛网膜下腔出血与难分类卒中所占比例甚小,但脑梗塞仍构成脑卒中的主体,占1/2或稍多; ④日本的结果居于中国与欧美之间,脑出血比例高于欧美低于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与难分类卒中则接近于欧美; ⑤我国台湾省的报告亦显示脑出血;比例高于脑梗塞; 为什么中国人、日本人脑出血比例高,原因尚不清楚,日本的病理学家认为日本人与中国人的脑内血管壁中层结构较西方白种人更为薄弱,因而更易破裂出血,但此说法尚未获得证实及广泛接受。 表3
*
(七)地理分布差异
我国脑卒中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的地理分布差异(2): 北京及6城市调查中:脑卒中发病率有一个由北向南的递降梯度; 哈尔滨4.4%; 北京3.7%; 长沙2.3%; 广州1.6%; 成都1.4%; 这个由东北向西南的递降分布差异与我国东邻日本的脑卒中分布差异类似,这一发现在国际上引起了兴趣,其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上述各国国内的脑卒中地理分布差异可由图2得到简要的示意。
*
(二)发病率
死亡率与发病率是观察脑卒中人群分布特征的重要指标。在分析其他各 项人群分布差异(如时间变动趋势,性别,年龄,地理差异)时,都以这 两个指标做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