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煤炭企业开滦集团公司的外部环境机遇和威胁

合集下载

开滦铁运发展战略的环境分析

开滦铁运发展战略的环境分析

融体 系和金融服务时价值增值虚拟化的必要条件。 因此 , 从这个 意义上来看也防止了收入差距 的进一步拉大。 42 .从平衡城 乡金融发展差异的角度来缩小居 民收入差距 , 提 出以下几点政 策建议 : 421 . 政府部门应着力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的步伐 。由于 目前 . 农村金融组 织的单一化 、 断化 , 垄 使得农 村金 融服 务不 能很好 的 满足广大农 村地 区的金融需求 ,不利于农村 经济发展 和农 民收 入的长期稳定快速 的增长 ,应在政府 的督促下对农村金融进行 改革 , 制定农村投融资优惠政策 , 在财政 、 信贷 、 收、 税 利率 、 土地 征用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给予优惠 ,真正发挥农村金融作为农 民融资主渠道 的作用 , 加大对农 民的信贷支持 , 从解决金融发展 非 均衡 问题 来 缩 小 城 乡 收 入差 距 。 422引导 民间金 融的规 范发展 , .. 强化政策性金融 的支农作 用, 形成 以农 村信用社为主体 , 以民间金融 , 邮政储 蓄和政 策性 金 融 为补 充 的 多 元化 农村 金 融 体 系 , 供 完 善 的金 融 服务 , 别 提 特 是处理农户的小额贷款 , 为农民的金融需求提供强有力的保 障。 3大力培育农村金融市场 , 过农 村金 融市场的建立 与完善 , . 通 促 进资金投入新疆 的农业 , 使农业走产业化和现代化道路 , 同时也 使农业 产业 的资产负责结构不断优化 , 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 。
关键 词 : 企业管理; 战略发展; 环境分析; 策略制定
1 开 滦铁 运 的外 部 环 境 分 析 11 滦铁 运 宏 观 环 境分 析 P S .开 ET
民企和私企运 量需求加剧 , 为铁运公 司增加 了多个创收点 , 社会
收入逐渐增加。 1 外 部 环 境 分 析 . 2 行 业新 加 入 者 的威 胁 。 滦铁 运 属 于 矿 区 铁路 , 要 服 务 于 开 主

煤炭行业的市场前景机遇和挑战

煤炭行业的市场前景机遇和挑战

煤炭行业的市场前景机遇和挑战煤炭作为传统的能源资源之一,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煤炭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煤炭行业的市场前景,并探讨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市场前景1.1 依然广泛应用尽管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迅猛,但煤炭仍然是许多国家的主要能源来源。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煤炭需求依然旺盛。

因此,煤炭行业仍然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1.2 价格优势与其他能源资源相比,煤炭价格相对较低。

这意味着煤炭在一些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如电力、钢铁、水泥等重工业。

尤其是在一些亚洲国家,煤炭的价格优势更加明显,因此仍然受到广泛应用。

1.3 新兴市场需求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新兴市场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这将为煤炭行业提供新的市场机遇。

例如,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带动了煤炭的需求增长,同时,一些非洲国家也开始将煤炭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二、机遇与挑战2.1 环保压力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煤炭行业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煤炭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因此,煤炭行业需要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也是一个机遇和挑战。

2.2 可再生能源的崛起随着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它们正逐渐取代煤炭成为主要的能源来源。

这对煤炭行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为可再生能源具有无限的供应,并且对环境影响较小。

因此,煤炭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寻找替代能源,以抵御竞争的压力。

2.3 技术革新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煤炭行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革新。

高效、清洁的燃烧技术和炭气化技术等正在推动煤炭行业的发展,提高了煤炭利用率和清洁度。

然而,技术革新也带来了挑战,需要行业内企业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以保持竞争力。

2.4 政策和法规的影响政府在能源政策上的调整和法规的制定也对煤炭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国家和地区出台了限制煤炭使用和排放的政策,这对煤炭行业造成了压力。

2023年煤炭开采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煤炭开采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煤炭开采行业市场环境分析煤炭开采行业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业行业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钢铁、电力、建材等基础行业的重要原材料供应商。

煤炭开采行业的市场环境涉及政策、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下面就煤炭开采行业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一、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煤炭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影响煤炭行业市场的重要因素。

首先,我国政府出台了各种文件、政策、法规、标准等,限制对煤炭开采的规模和环保措施,使煤炭开采更加规范、科学和安全。

其次,为了促进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政府出台一系列财税扶持措施,为企业提供资金和税收方面的支持。

再次,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政府逐渐开放煤炭领域,放松煤炭整合的限制,给了企业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和竞争机会。

二、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是煤炭行业重要的因素之一。

我国煤炭开采技术不断提高,推广了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的开采工艺和设备,推进煤炭开采的智能、自动化、信息化和数字化。

煤炭开采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

三、经济环境煤炭行业的经济环境对市场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煤炭的价格波动是煤炭行业经济环境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煤价高昂会导致一些煤矿企业盲目扩张,过度竞争,然而,煤价下跌市场饱和会导致一些企业无法盈利和无法存续。

当然,政府对资源开采会有一定的规定,偏离政策的企业也会受到限制和惩罚。

四、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社会诉求和公众意见等因素,尤其是公众对于环保的关注和要求,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法规监管使得煤炭矿山的环保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各区域严格执行煤炭行业的环保限制,企业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通过全流程控制、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措施来提高煤炭开采行业协调发展的水平。

综上所述,煤炭开采行业市场环境的综合影响因素包括政策、技术、经济以及社会等方面,这些综合因素的作用,在当前煤炭行业发展中问题纷呈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严峻的环保形势对开滦集团煤炭销售工作的影响

严峻的环保形势对开滦集团煤炭销售工作的影响

严峻的环保形势对开滦集团煤炭销售工作的影响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严峻的环保形势已经对开滦集团煤炭销售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煤炭销售市场、煤炭价格和煤炭品质三个方面来分析这种影响。

严峻的环保形势使得煤炭销售市场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一方面,环保政策的逐渐加强和限制对煤炭产能的要求,导致了煤炭供应量的减少。

尤其是对于那些生产工艺落后、排放污染物严重的煤炭企业来说,严格的环保要求使得它们无法正常生产,导致市场上的煤炭供应减少。

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清洁能源的推广也使得一些用户转向替代能源,减少对煤炭的需求。

这些因素导致了煤炭销售市场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和竞争压力,需要开滦集团采取更加灵活的策略来适应市场的变化。

严峻的环保形势对煤炭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环保要求的提高意味着对煤炭生产过程中的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控制有更高的要求,对煤炭的燃烧性能和污染物排放水平有更高的要求。

这对于开滦集团来说,意味着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提高技术水平和设备更新,以生产更加高质量、低污染的煤炭产品。

还需要加强与环保部门的合作,积极响应环保政策和要求,确保煤炭生产和销售过程的环境友好性。

严峻的环保形势对开滦集团煤炭销售工作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它使得煤炭销售市场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和竞争压力,对煤炭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对煤炭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开滦集团需要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销售策略;在价格定位上谨慎决策,确保盈利能力;并加大对环保技术和合作的投入,提高煤炭品质和环境友好性。

只有这样,才能应对严峻的环保形势,保持稳定的煤炭销售业绩。

开滦集团公司

开滦集团公司

开滦集团公司一、公司简介开滦集团公司隶属于河北省国资委的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前身为开滦矿务局,是一个以煤炭开采、加工、销售为主,兼营建筑、电信、化工、建材、运输、旅游餐饮、机械制造、房地产等产业的企业集团。

公司现有员工9万余人,固定资产近200亿元,年产煤炭2700多万吨,煤炭年销售收入近100亿元。

2003年张家口蔚州矿区并入开滦集团,使开滦具有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开滦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地处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

南邻渤海、北依燕山、东与秦皇岛相连、西与京津为邻,是环渤海经济开发的腹地。

京沈、通坨、大秦和坨港四条铁路干线;京沈、唐津、唐港三条高速公路纵横其中;秦皇岛、塘沽港比邻相连,矿区内部铁路网稠密,形成现代化综合运输网,运输极为便利。

1999年,开滦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制为开滦集团公司,在开滦百年历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到2002年进一步按照发展、大发展、全面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对企业经营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力改革,先后组建了煤业、多经、经贸、服务四个专业化分公司和张家口蔚州矿业公司一个子公司,精煤股份一个上市控股公司。

形成了“四分一子一控”的管理格局。

科学规范的组织结构和精干高效的机关机构,为开滦的快发展、大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开滦煤田富庶广袤,煤田总面积890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约71亿吨。

开滦煤种以稀缺煤种——有“工业味精”之称的肥煤为主,肥煤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余为三分之一焦煤和气煤是冶炼、化工、动力首选用煤。

洗精煤主要是供应鞍钢、首钢、本钢、宝钢、唐钢、宣钢等国内各大钢铁企业和京、津、沪三市的炼焦制气。

张家口蔚州矿区并入开滦后,使开滦地质储量增加了14.93亿吨,另外,还有211平方公里的远景勘探区。

二、毕业生有关待遇政策(一)工资待遇从国家高等学校引进的煤矿主体专业(指煤矿井下采煤、矿建、机电、通风、安全、地质、测量等和煤炭生产直接相关的专业)或企业紧缺专业毕业生的工资待遇如下:1、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月收入不低于2500元。

煤炭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以近代开滦煤矿为例(1904-1936)

煤炭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以近代开滦煤矿为例(1904-1936)
R =O 2 98 D W

( 3 2 )
. .
( 6 0)

( 9 7. )
=2 3 F=5 48 S 71 e =。 l 4 AR H( ) 07 C 1 =O.
建唐山和林西 电厂 、矿区工程和秦皇岛码头等基础设施 ,使大量 固定资产投资 的效益没有发挥出来。二是后来开滦过渡投入了劳 动, 从而造成生产要素组合的失衡 . 直到 1 3 年开滦 的工资开 支 1 9 较上年增加了8 万余元 . 5 而产量却较上一年减少了近 2 万吨 。 8 同
企业的生产活动需要投入 投入的要素称作生产要素 一般 煤矿在 华北 市场处于 垄断地位 .控制供给 :当时市场很长 时期 包括土地 .劳动、资本和原材料。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 ,只考虑 处 于 供 不应 求 状 态 ,开 滦 一 直 在 扩 大 产 量 .但 生 产 设 施 、机 器
资 本 和 劳动 两 种 要 素投 入 的 生 产 函数 可 以写 为 Y fK L ,其 中 Y 设备 、建筑物或其 它物品 的投入 需要大量资 金和一段周期 不 = (,) 为产 出 , K为资 本 投入 量 L 劳 动投 入 量 。要 素与 产 出 的 关 系见 可 能 短 期 迅 速 完 成 :另 外 .也 可 能 市 场 信 息 的 不 完 备 不 能 掌 为
时 .在 1 3 年 9 1 变 后 北 方 经济 环 境 不 断 恶化 ,工 业 1 9 8事
0 6 AR H( = 4 L 2) 7 1 C 2) M( =2 .Q(6) 1 =7 4.T 2 =2

增长开始减缓 . 面对这种情况 , 开滦煤矿从 13 年开始采取裁减 2 9
图 1和图 2 .可见 .要素与产出之间存在较强的相 关关系 ,建立 握全部 的需求信息 ,所 以只能根据前一 期的产出量来 确定 当期

煤炭行业的市场机会与挑战

煤炭行业的市场机会与挑战

煤炭行业的市场机会与挑战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作为传统能源资源之一,在能源结构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煤炭行业所面临的市场机会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煤炭行业的市场机会与挑战,并分析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一、市场机会1. 供需矛盾: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煤炭的需求存在巨大差异。

发展中国家对煤炭的需求依然强劲,尤其是在工业和发电领域,而一些发达国家则逐渐转向清洁能源。

这种供需矛盾为煤炭行业带来了市场机会,尤其是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和多元化利用方面。

2. 创新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煤炭行业也面临着创新发展的机遇。

例如,煤炭气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将煤炭转化为新能源,如煤制气、煤制液体燃料等。

这种创新使得对煤炭的利用程度更高,同时也使得煤炭行业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3. 潜在市场:除了传统的能源用途,煤炭还具备其他领域的应用潜力。

例如,煤炭化工可以用于生产合成材料、有机肥料等;煤炭提取的稀土元素可用于绿色能源技术等领域。

这些潜在市场为煤炭行业的转型和升级提供了机会。

二、市场挑战1. 能源转型: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传统能源的利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清洁能源的发展使得煤炭面临着来自风能、太阳能等替代能源的竞争。

因此,煤炭行业需要适应能源转型,加快技术创新和环保治理的步伐。

2. 环境压力:煤炭行业在采矿、运输和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气体排放和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这些环境压力加大了煤炭行业的监管和合规成本,也对行业形象和发展造成了阻碍。

3. 价格波动:受国际市场价格、运输成本等因素的影响,煤炭价格存在较大的波动性。

价格的不稳定性给煤炭行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带来了挑战。

三、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市场机会和挑战共同塑造了煤炭行业的发展格局。

在市场机会的推动下,煤炭行业应积极发展技术创新、拓宽市场多元化利用渠道,并提高煤炭清洁化、高效化的水平。

同时,面对市场挑战,煤炭企业应加强节能减排、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煤矿安全生产的SWOT分析

煤矿安全生产的SWOT分析

煤矿安全生产的SWOT分析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矿井的开采难度和复杂度逐渐增加,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SWOT分析作为一种常用的战略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目标,以及应对行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机会。

本文将对煤矿安全生产的SWOT分析进行探讨,分别从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和外部威胁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全面评估矿井的整体竞争优势和战略方向。

一、内部优势1. 严格的安全管理体制煤矿安全生产是矿山企业的生命线,安全管理体制是保证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目前,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制度,包括煤矿生产安全法规、行业标准、标准化工作程序等,严格执行现场管理规定和流程。

这种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益之间的平衡。

2. 高技术化的生产工艺煤矿生产工艺的推广和应用不断地提高了采煤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

如:采煤工艺的数字化、信息化、可视化,采用了防爆技术、无线通讯技术、车载导航技术等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矿山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3. 合理的技术设备配置质量高、效率高、安全可靠的设备配置,也是煤矿的优势所在。

例如,筛分分级设备、矿山机械设备和输送设备等,都保证了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

矿井及生产线路的多样化,提供了各方面的生产保障。

二、内部劣势1. 人员管理存在不足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矿工的数量也在逐年减少,这就要求企业更加重视人才队伍的管理,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但是企业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包括缺乏人才培训机制、固化的管理模式、未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等,限制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2. 生产能力不足煤炭市场的波动和价格波动,对矿井的生产能力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由于工艺设备等存在的问题,加之部分矿井沉降、裂隙和煤尘等安全隐患,矿井的生产能力不能满足承担大量产能的需求,加大了安全生产风险。

3. 成本控制缺失成本控制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于煤矿企业而言也十分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开滦集团公司的外部环境机遇和威胁
——孟元涛125100128034
受经济增速趋缓,能源需求萎缩,进口煤冲击等因素影响,煤炭价格一路下跌。

开滦集团公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外部挑战和发展机遇。

从需求来看,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一直没有找到稳定、强劲的增长点,美、日、欧发达经济体经济持续增长乏力,内部需求严重不足,致使我国浙江、山东多省出口型企业大面积限产、减产,从而导致了煤炭的需求量急剧下滑。

而在国内,由于近年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增长方式的转变,政府严格控制房地产业过快增长、逐步淘汰高耗能产业,导致了焦炭、电石、铁合金、水泥等下游市场需求疲软、订单减少,企业普遍开工不足,制约着煤炭的需求。

截至5月底,全社会煤炭库存2.92亿吨,比社会正常库存多1.5亿吨左右。

从供给来看,随着技术的进步,页岩气开发成为可能,从2012年起国际上开始大规模页岩气的开发,导致了原本销往国际市场的煤炭纷纷调头转销国内,致使我国煤炭库存高企。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累计进口煤炭1.1亿吨,同比增长25.6%。

加之,前几年煤炭市场异常火爆,大量资金涌入进行投资建设,致使煤炭行业建设超前,产能过剩严重。

据煤炭协会统计,“十一五”
期间煤炭洗选开采投资1.25万亿元,2011年4700亿元,2012年(1-11月份数据)4896亿元,形成了现在煤炭市场40亿吨的产能,而目前全国煤炭消费维持在35亿吨左右。

一面是经济增长趋缓背景下下降的煤炭需求;一面却是投资热情高涨催生的过剩产能,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供需缺口,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控下,价格的下跌也就变得极为自然。

而且,当下煤炭市场依然面临较高的库存压力,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煤炭价格还会有不同程度的降幅。

目前钢铁、建材、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发展非化石能源,也降低煤炭消费强度。

就煤炭行业而言,产业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长期透支煤炭资源高产出、高消耗、高排放,倚重“一煤独大”的路子,不能达到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由于煤炭市场供需失衡,煤炭库存持续高位,市场煤价处于低位,所以涉煤产业链重新洗牌,促使煤炭价格理性回归,保障经济稳中较快发展是大势所趋。

今年颁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鼓励煤电运一体化经营,强调重点支持煤炭、电力企业联合重组,推动能源企业可持续发展。

今后将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煤炭资源矿业权整合,推动煤炭企业“再集约化”,加快小煤矿实施升级改造,稳步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

推动煤炭绿色开采和清洁利用是
大势所趋,也是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煤炭价格适度回归,有利于缓解煤电矛盾,国家将积极引导各产煤地区和煤炭企业合理组织生产,按照2012年全国煤炭产量36.5亿吨预期目标,将全国煤炭产量增幅控制在4%以内,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防止煤炭市场大起大落。

随着四季度水电发电量及进口煤炭减少,动力煤供需形势将环比改善,预计价格会趋稳反弹。

在煤炭行业供需格局逆转之际,国内90家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和成本同比大幅上涨,改革煤炭企业税费体系的不合理,使煤炭企业总税负降下来问题成为目前煤炭企业的痛楚之一。

煤炭价格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国家发改委将出台《煤炭中长期合同管理办法》,管理煤炭中长期合同,有关部门已经就电煤价格改革拟订方案,一旦出台,将是影响煤炭行业的大事件。

目前煤炭市场供应充足,是推进煤炭价格市场化的机会。

按照“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中国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产量将限制在6亿吨以内,即小煤矿还有1.1亿吨的淘汰空间,云贵川湘等小煤矿众多省份将有实质性整合政策出台,届时市场供给过剩预期将有所改变。

另外,拉动煤炭需求当前主要寄希望于新型煤化工(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如果神华、潞安、伊泰3家企业能够分别实现1000万、500万和500万吨的煤制油产能规模,仅这三个项目就年增1.2亿吨左右原煤需求。

因此,发改委审批核准
煤化工项目后,国家未来若形成大量煤化工产能,市场对煤炭需求的悲观预期或将扭转。

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

不过,尽管有近万家小煤矿被关闭,但目前全国煤矿总数量依然较多;大型煤矿企业和企业集团规模虽然增长很快,但效益并没保持同步提高,“大企业病”症状明显。

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与大型企业集团建设工作任重道远。

煤炭行业将“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任务之首,提出到“十二五”末期,全国煤矿企业数量将控制在4000家以内,平均规模提高到100万吨/年以上;将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煤炭产量占到全国的60%以上。

为顺利完成这一目标,《规划》提出要遵循市场规律,鼓励各类所有制煤矿企业以及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参与兼并重组。

这对于全国各地不同所有制、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处境的企业来说,都是重大机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