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观感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游记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游记示例文章篇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游记》今天呀,我要给大家讲讲我去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经历,那可真是一次特别又难忘的旅程呢!我跟着爸爸妈妈还有一群小伙伴们一起去的。
刚到陵园的大门前,我就感觉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就好像有无数双眼睛在静静地看着我们,那些眼睛里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我们这些后人的期待。
这大门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里面的英雄们。
一走进陵园,我看到好多好多的墓碑,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我当时心里就想,这里面躺着的都是英雄呀,他们就像一颗颗星星,虽然现在静静地躺在这儿,但是他们曾经发出的光芒,那可是照亮了整个天地呢!小伙伴们也都不说话了,平时爱吵闹的我们,在这个时候都变得特别安静。
我们沿着小路慢慢地走,路边的花草树木好像也知道这里是个神圣的地方,都安安静静的。
我看到有一位老爷爷,他在一个墓碑前站了好久好久。
我就好奇地走过去问:“爷爷,您为什么在这儿站这么久呀?”爷爷转过头来,我看到他的眼睛里有泪花在闪烁。
爷爷说:“孩子呀,这里面躺着的是我的爷爷,他当年参加红军,为了咱们能过上好日子,就英勇牺牲了。
”我听了,心里特别震撼。
我想,爷爷的爷爷得多勇敢呀,他就像一个超级英雄,面对危险一点都不害怕。
再往前走,我们到了纪念馆。
里面有好多好多的照片和文物。
那些照片上的红军战士们,一个个看起来都特别精神。
他们有的在行军,有的在战斗,脸上都带着坚定的表情。
我想,他们当时心里肯定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把敌人打败,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看到一把破旧的枪,我就问爸爸:“爸爸,这枪看起来这么破,还能用吗?”爸爸说:“孩子,这枪在红军战士的手里,那可是威力无比呢。
就像一个勇士手中的宝剑,再破旧也能杀敌。
”我听了爸爸的话,对红军战士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在纪念馆里,还有一些模拟的战斗场景。
我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他们就像一群勇猛的狮子,向着敌人扑去。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观后感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观后感我最近参观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
这个博物馆位于中国四川省和陕西省交界处,是一个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记忆的重要场所。
通过参观这个博物馆,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川陕革命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也更加了解了革命者们的奋斗历程。
博物馆馆藏丰富多样,包括文物、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等。
当我进入博物馆时,首先看到的是一幅大型油画,画面上展示了红军长征的壮丽景象。
壁画上红军战士们矗立在险峻的山脉之间,他们坚定而坚韧,背负着艰难及辜负走向胜利的重责。
这幅画展现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条件以及革命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接下来我进入了主要的展览厅,这里有关于川陕革命的详细陈列。
展厅内的文物展示了红军战士们的生活和战斗装备,其中包括他们的衣食住行用品、武器和军事文献。
我还看到了一些由毛泽东、朱德等伟大领袖亲笔写就的重要文件和演讲稿。
这些珍贵文物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革命者们的顽强意志和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决心。
此外,博物馆中还展示了大量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记录了川陕革命期间的重要时刻和地点。
我看到了红军战士们在艰苦条件下劳动、训练和战斗的场景,他们奋发图强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
同时,博物馆还播放了一些纪录片和音频资料,其中包括一些革命歌曲和领袖的演讲录音,让我对川陕革命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参观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让我对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通过学习川陕革命的历史,我了解到当时中国社会的贫困和不公,以及革命者们为了实现农民和工人的权益而进行的斗争。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成立和发展为革命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基地和后方支持,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参观结束后,我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和现代中国的国家建设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看到革命先烈们的付出和牺牲,我感受到了革命的伟大意义和重要性。
这次参观使我懂得了革命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是改变社会、实现人民幸福的不懈奋斗。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观后感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观后感篇一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踏上了前往麻城烈士陵园的旅程。
在这个充满历史和革命文化气息的地方,我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深刻的人生洗礼。
麻城,这片被誉为“黄麻起义”的策源地之一的红土地,孕育了深厚的革命文化底蕴。
这里是中国革命历程中英勇斗争的见证,是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丰碑。
在这片革命的热土上,锻造出了王树声、李硕勋等一大批开国元勋和革命先烈。
他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激励着后人为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兴旺而奋斗。
走进烈士陵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
整个陵园宏伟气派,环境幽静肃穆。
高耸的纪念碑矗立在中央,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英勇的革命历程。
纪念碑两侧的烈士墓区绿树成荫,墓前摆放着鲜花,表达着人们对先烈的敬仰和怀念。
在烈士纪念馆内,我望着那一幅幅年轻的面孔,感受到的是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国家兴旺而浴血奋战的英雄形象。
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革命事业。
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他们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的脊梁。
这些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先烈们,他们抱着革命一定胜利的信念从大别山走出,征战南北。
在战场上,他们英勇杀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他们用小米加步枪粉碎敌人一次又一次疯狂地进攻,建立革命根据地,不断壮大革命队伍,使革命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正是他们的英勇牺牲和艰苦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
参观完烈士陵园,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这些革命先烈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他们的事迹让我深感震撼和敬意,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和伟大。
缅怀烈士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更是一种精神洗礼。
在今天这个和平的时代,我们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先烈们。
我们要永远缅怀他们,继承他们的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川陕革命纪念馆作文

川陕革命纪念馆作文
《游川陕革命纪念馆》
嘿呀,今天我去了一趟川陕革命纪念馆,那可真是一次特别的经历啊!
一进纪念馆的大门,我就感觉好像走进了一个时光隧道。
我慢慢走着,眼睛不停地四处张望。
突然,我被一个展柜吸引住了,里面放着一件破旧的棉袄。
哎呀呀,你可别小瞧这件棉袄,它背后可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呢!据说啊,当年有个战士,就穿着这件棉袄在冰天雪地里执行任务。
那时候天气冷得吓人,风呼呼地刮着,就像小刀子似的。
这个战士呢,就穿着这件棉袄,在雪地里一趴就是好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就为了完成任务。
等他站起来的时候呀,整个人都快冻僵了,但他还是坚持完成了任务,你说厉不厉害?这件小小的棉袄啊,一下子就让我感受到了当年革命先辈们的那种坚韧和勇敢。
我在馆里逛啊逛的,看到了好多好多的文物和照片,每一个都好像在给我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那些战斗用过的武器,那些英雄们的画像,都让我心里充满了敬佩。
最后,当我走出纪念馆的时候,我回头又看了一眼,心里想着:我们真的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啊,这都是革命先辈们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呀!这一趟川陕革命纪念馆之行,可真是让我收获满满呢,我会一直记得这次特别的体验的。
下次呀,我一定还要带更多的朋友一起来,让他们也来感受感受这里的魅力!哈哈!。
参观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心得

参观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心得5月27日,驷马中学党支部一行30多人,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参观了通江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
通过参观学习,广大党员同志深受教育。
特别是我,深受教育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我们观看了整个景区的宣传片,对整个景区有了大致的了解,1934年7月,为了缅怀红军将士,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在纪念广州暴动7周年时,决定在王坪总医院旁修建烈士陵园,时任解放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张琴秋设计并题写碑名、绘制图案,同年冬落成。
这是中国唯一一处红军为自己的烈士修建的陵园,红军烈士集墓安葬7823人,是中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集墓。
2011年9月底,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修缮正式拉开帷幕。
除通江县啸口梁墓区、苏坪墓区、大城寨墓区三处保存较完整、具有一定历史意义、不便迁移的墓区实行就地保护外,通江县将其余50处、11428座、17225名红军烈士散葬墓区全部迁入红军烈士陵园。
2012年5月9日,正式开园,至此,阔别70多年的17225名红军烈士,重新“回到”7823名战友身边,逝去的英烈们在修葺一新的陵园新家再度“相聚”。
看着一张张令人亢奋的照片,听着讲解员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英雄故事,我们的灵魂震撼了,眼眶止不住的潮湿。
青山依旧,历史永远不会忘记那些革命志士,那些以“沥尽肝胆为中华”、“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崇高胸怀恨饮枪弹的英雄先烈。
正是他们,在那段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里,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铸就了震撼人心的内涵。
在那种环境下,他们为什么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最根本的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种理想就是为了争取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自由、幸福,为了振兴中华。
英烈们的伟大人生实践昭示我们: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获得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今天,面对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面对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缅怀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用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世界观武装自己,找到自己准确的人生坐标和价值取向。
参观红军基地写观后感100字

参观红军基地写观后感100字【原创版3篇】目录(篇1)一、引言1.介绍参观红军基地的背景和目的。
2.概述参观过程中的主要活动和所见所闻。
二、参观过程1.描述参观基地的具体位置和历史背景。
2.介绍参观过程中的具体活动,如参观展览、聆听讲解等。
3.详细描述在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如历史文物、战斗遗址等。
4.描述在参观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
三、观后感1.总结参观过程中的主要收获和感受。
2.强调参观红军基地对于了解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意义。
3.呼吁更多的人参观红军基地,了解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正文(篇1)在这次参观红军基地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和革命先烈们的英勇。
基地坐落在山脚下,周围环绕着苍翠的树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历史气息。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这些遗迹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战斗历程。
在基地的展览馆里,我们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这些文物和照片记录了当年红军战士们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
我们还听到了专业讲解员的讲解,深入了解了红军的历史和奋斗精神。
这些文物和讲解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当倍加珍惜。
通过这次参观,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和革命先烈们的英勇。
红军战士们为了信仰和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
目录(篇2)一、引言1.红军基地参观活动背景介绍2.红军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二、参观过程1.红军基地的具体位置和设施2.参观过程中所见所闻的详细描述3.红军的战斗精神和英勇事迹给人的深刻印象4.参观者的感悟和体验三、反思总结1.参观活动对参观者的影响和启示2.参观者对红军精神的认识和传承3.参观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正文(篇2)在阳光明媚的周末,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位于四川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参加了一次难忘的红军基地参观活动。
这个曾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地方,如今已成为了一座重要的历史纪念馆。
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观后感

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观后感
我近日拜访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深受其教育意义的启迪。
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大的革命纪念碑,它高耸在纪念馆门口,镌刻着伟大的革命者们的名字,铭刻了他们为革命付出的一切。
走进馆内,我看到了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那里有着一段段令人震撼的历史,那些革命先烈们赤胆忠心的坚定信念,感染了我,也深深地震撼了我的灵魂。
馆内展出的革命文物更是让我回到了那个年代,那些充满革命热情的物品,如宣传画、手写的传单、革命家庭的家具等,让我深刻体验到那个年代人们的艰辛生活和革命的艰难险阻。
纪念馆内还有着一些革命先烈的遗物和手迹,他们的牺牲和奋斗精神让我感到肃然起敬。
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地意识到了革命的艰辛,也体验到了革命者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巨大牺牲,更坚定了我爱国、热爱人民的信念。
- 1 -。
观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观后感

观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观后感前几天去参观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那感觉就像穿越回了那段热血沸腾又艰苦卓绝的岁月。
一进博物馆的大门,就感觉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
就像是那些曾经在这里战斗过的英雄们在无声地告诉你:“欢迎来到我们的世界,这里可有很多故事呢!”在馆里,我看到了好多当年的老物件。
那些破旧的枪炮,现在看起来虽然有点锈迹斑斑,但在当时那可是战士们的“命根子”啊。
我就站在那儿想,当时的红军战士们就是拿着这些武器,和装备精良的敌人战斗,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
这就好比是一群拿着小木棍的人,去挑战一群拿着大剑的家伙,简直就是“勇敢者的游戏”。
还有那些展示的老照片,照片里的人一个个眼神坚定得很。
他们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脸上脏兮兮的,但是那眼神就像燃烧的火焰一样。
我感觉从他们的眼神里就能读到他们对革命胜利的渴望,那是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
看着那些照片,我就像在看一部无声的电影,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播放着当年红军战士们行军打仗、艰苦奋斗的画面。
其中有一个场景复原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模拟的一个战斗场景,小小的屋子里,红军战士们趴在简陋的掩体后面,向敌人射击。
那种紧张的氛围,我站在玻璃外面都能感觉到。
我仿佛能听到子弹呼啸而过的声音,还有战士们的呐喊声。
我当时就在想,要是我在那个时候,我会不会有这样的勇气呢?估计早就吓得腿软了吧。
可是这些战士们却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真的是太伟大了。
从博物馆出来以后,我满脑子都是那些展品和画面。
我突然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真的是太幸福了。
以前总是抱怨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和当年的红军战士们比起来,我们现在遇到的这些小麻烦简直就是芝麻绿豆大的事儿。
这次参观就像是给我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那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想,以后我要是再遇到困难,就想想那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战斗过的英雄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 了纪念馆 ,读上 去真 切 感人 。
些的新 的思考:一是红四方面军到达川陕后建立
作者参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留念
光头小留海的男孩儿跪在地上,他身体前倾,伸长 脖子 ,鼓 圆了腮 帮 ,用 力吹着那 几根点燃 的柴火
… …
归之路 ,让人痛惜。思考三是,当时在蒋介石严令
部署下,四川方面国民党军阀对川陕根据地几番残
酷 围剿进 攻 , 而陕 西方 面 的 国民党 军 队为何按 兵 不
段 历 史吧 ” !
军共 同北上,后来却发生 了张国焘在. ̄途中另立 - 1 5
中央,分裂红军分裂党的罪恶活动,致使 西路 军在
河西走廊地 区惨遭 失败,仅余数百人浴血厮杀后 ,
历经艰险,辗转绕回陕北。从这一点看 ,红四方面 军相 当一部分将士告别川陕根据地时也即踏上 了不
( 者 :农 工 党陕 西省 委会 专职 副主 委 ) 作
青铜雕塑寓意着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必成燎原
之 势!是啊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使 广大穷苦 农 民看到 了希望 ,盼来 了救星,纷纷参加 红军,打
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 ,土地革命开展的轰 轰烈烈,展 厅里一首民间歌谣生动反映 了当时的情 景: “ 一九三三年 ,红军到川陕。建立新政府 ,工
产,E l 子比蜜甜”。这首流行于川陕苏区的民谣表 达 了穷苦农 民翻身解放 ,拥护红军的喜悦心情。 重温这段令人感慨 的历 史,不免使 我又 多 了
一
不侵犯 ,共 同反蒋”的协议 。杨虎城 、孙蔚茹派出
与红四方面军接洽的少校参谋联络官武志平是一位 英俊潇洒的北京籍青年人 ,其时早 已秘密加入 了共
农 掌政权 。豪绅 齐打倒 ,农 民分 了田。 团结搞 生
动 ,或迟疑拖延,纪念馆里新展 出的珍贵史料给 出
了答案 。原来,川陕省委建立后积极开展统一战线 联络 工作,时任 陕西省委军委 书记兼陕南特委 书记
的汪锋 同志领导开辟 了与陕西军阀1路军杨虎城部 7
和 陕 西方 面地 方保 安 团队的秘 密联 系。签订 了 “ 互
革命根据地 ,1 3年2 9 3 月又成立 了红2 军,然而, 9
短短2 月后 ,这 支部 队就被敌人收 买叛徒后 ,乘 个
军部人 员在马儿崖聚集开会之机 ,一举偷袭成功,
红2 军军长陈浅伦 、政委 李 艮、政治部主任程子 9
文、陕南特委 书记孟芳洲等4 多位领导干部均被杀 0
关于川 陕革命根据 地和红四方 面军的故事 ,
在 菲菲细雨 中我们参观 了新 落成 的 “ 陕革 川 命根据地纪念馆”。纪念馆的设计别具匠心 ,从 空
中鸟瞰是一个镶嵌在红寺湖畔的红五星状的建筑,
五个 角分别为前厅和4 个展厅 ,五 星中心是一块不 太大的环状露天场地,中心位置是一组青铜雕塑:
三枝步枪架立着指向天 空,旁边一小堆篝火前一个
◆ 文 化 广 场 ◆
巨大胜利,毙伤敌军旅长及以下官兵 6 万余人 ,俘
敌2 万余人 ,并击 落敌机 一架,这个战绩在整个土 地革命 战争 时期都是 罕见的。直到 1 3年 1 ,红 95 月 四方 面军发动 “ 陕南战役” ,突破嘉陵江,配合 中
央红 军 北上 ,红四 方面 军 才告 别川 陕根据 地 。
害。是为 “ 马儿崖 事变”又或 “ 染马儿崖”。随 血
后 红2 军余部 继续遭该部敌人 围剿 ,基 本损 失贻 9
许多亲身经历的老 同志都感到有 太多的话要说,又
不知 从何 说 起 。 “ 结束语 ”里 时任 红 四方 面军 总政
尽。这段血的故事曾因敌部将领后又投 向延安改变
了人 生 而 淡化 成 鲜 为 人 知 的历 史 ……二 是 红 四 方
治部 副主任的傅钟 同志那饱含深情的回忆久久地 印
在我的脑海 中: “ 如今 ,红四方 面军和红2 军的许 5 多老同志,每 当 说起川陕地 区的活动 ,总是念念不
面军为配合 中央红军,于1 3 年1 9 5 月发动 了陕南战
役 ,调动敌人北移 ,突破嘉陵江后 ,本应与 中央红
忘陕南人 民,总会想到那巍峨的大巴山,连亘的秦 岭和那些英勇牺牲 的先烈们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
责任 编 辑
பைடு நூலகம்曹振 华
2 1 前 论 I NA 0 - 进 坛Q NI UT 1 7 AJ L N N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