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 李奕科
梁式换转层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梁式换转层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陈荣进
【期刊名称】《门窗》
【年(卷),期】2014(0)7
【摘要】例举广东省某高层建筑工程,结合自身经验,仔细研究了其施工措施与技术,为更多梁式换转层结构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总页数】2页(P139-140)
【关键词】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作者】陈荣进
【作者单位】广东九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74
【相关文献】
1.梁式转换层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J], 李守江;李俊宏
2.论述梁式装换层结构在高层结构设计的运用 [J], 何劲良
3.梁式转换层结构钢筋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分析 [J], 何山;鲁帆
4.试论钢筋混凝土综合楼转梁式换层结构设计 [J], 葛志光
5.江东和谐世纪F3~F6转换层大截面梁模板支撑方案优化设计 [J], 吴道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

浅析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摘要:随着建筑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高层建筑建设是目前的建筑建设的重要趋势。
在这一发展实际中,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技术。
本文立足于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环节,重点分析了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内容,从而为高层建筑建设工作人员提供相应启发。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一、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方案设计1.1通天支撑一次支模浇筑法通天支撑一次支模浇筑法一般通过在模板中设定对应的支撑层,以此给梁式转换层结构提供一定的承载能力。
在通天支撑一次支模浇筑法的作用下,能够有效提高高层建筑自身结构刚度,同时还能把荷载利用转换大梁实现层层传递,直到传递到高层建筑最低位置,以此促进高层建筑平稳性的提升。
但是在应用这种方式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投放的成本数量比较大,并且还要消耗大量的人工,所以实践参考比较少。
有关人员在应用通天支撑一次支模浇筑法的过程中,还要给予高层建筑地基部分充分注重,搭设一定数量的梁底,以此保证通天支撑一次支模浇筑法自身作用的激发。
1.2分层浇筑迭合成型法在分层浇筑迭合成型法的作用下,能够降低大梁大体积混凝土发生裂缝的几率。
但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分层分别浇筑的形式,让高层建筑呈现出迭合状态。
在这种方式下,一方面可以对混凝土应用成果加以把控,防止造成施工材料的浪费。
另一方面,通过应用分层迭合成型法,可以从基础上缓解混凝土开裂现象的出现,以此保证高层建筑平稳性。
1.3埋设型钢架加强模板法埋设型钢架加强模板法主要是利用转换大梁埋设和模版之间衔接的钢架,以此促进高层建筑整体框架平稳度的提高。
并且,通过应用埋设型钢架加强模板法,能够在保障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减少施工材料的投放,起到节省施工成本的效果。
所以,这种方式得到了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施工的充分应用。
但是从埋设型钢架加强模板法自身角度来说,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提升高层建筑的平稳性,需要确保每一次施工应用的钢架都是新的,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成本投放。
高层建筑梁式钢筋混凝土转换层模板支撑技术分析

高层建筑梁式钢筋混凝土转换层模板支撑技术分析高层建筑梁式钢筋混凝土转换层模板支撑技术是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的一种支撑技术,它主要用于转换层的模板支撑,以确保转换层的施工安全和质量。
本文将对该技术进行分析,并着重介绍其基本原理、施工过程、支撑材料和注意事项。
高层建筑梁-柱结构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施工过程需要使用模板来支撑混凝土的浇筑。
对于转换层的模板支撑而言,由于转换层的高度较低,而且存在转换楼层的梁柱布置不连续的情况,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支撑技术来满足施工要求。
梁式钢筋混凝土转换层模板支撑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梁下方设置支撑梁,然后在支撑梁上设置模板支撑架来支撑混凝土浇筑。
支撑梁一般由钢材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混凝土浇筑时的自重和施工荷载。
支撑梁的形式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常见的有T形、L形和槽钢形等。
支撑梁的位置和数量需要根据结构设计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确定。
梁式钢筋混凝土转换层模板支撑技术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根据结构设计和施工图纸确定转换层的梁柱布置和支撑梁的位置。
然后,根据支撑梁的位置和数量,计算支撑梁的尺寸和布置。
接下来,根据计算结果,制作支撑梁,并进行质量检查。
根据支撑梁的位置和尺寸,进行模板支撑架的搭设。
在梁式钢筋混凝土转换层模板支撑技术中,主要使用的支撑材料有钢材、模板和连接件等。
钢材主要用于制作支撑梁,一般采用热轧H型钢或槽钢,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度。
模板用于搭设模板支撑架,一般采用木模板或钢模板,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刚度。
连接件用于连接支撑梁和模板支撑架,一般采用螺栓连接,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方便拆卸性。
梁式钢筋混凝土转换层模板支撑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支撑技术,在高层建筑梁-柱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确定支撑梁的位置和数量,制作优质的支撑梁,并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模板支撑架的搭设,可以实现转换层的安全施工和优质完成。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相关技术要求和施工规范,确保支撑技术的可靠性和施工质量。
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一、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优势以及特点1、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优势就建筑而言,由于其下部结构存在的受力较大,就致使建筑的施工困难增加。
但是,建筑的上部结构受力较小,这就与一般的建筑物结构正好相反,也造成了施工的困难,从而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实践可以发现,针对建筑结构来说,设置转换结构构件可以很好的地解决这一问题。
简单的说,转换结构构件所在的楼层就是转换层。
2、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特点对于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来说,由于其结构类型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能够创造较大的内部自由空间就是它的最大的特点。
此结构类型的应用范围集中在上部为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其结构优势较符合此类结构的实际情况。
通过上部楼层剪力墙结构通过转换层轴线错开实现的,也是其优势所在。
但是,在轴线发生改变的过程中转换层上、下结构形式没有随之改变,这是此类型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是较为多样化的,需要根据实际工程具体选择。
二、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施工要点1、钢管支撑与模板工程施工钢板支撑与模板工程的施工是重要的基础性阶段,一般选择中Φ48×3.5 碗扣式脚手钢管搭设排架作为转换结构模板支架,可调支托安放于钢管支撑顶端[2]。
在此过程之后需要在钢管上方安装可调支托。
这会直接关系到钢管立柱的承受能力,尤其是轴向力是否能够达到相关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模板支架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施工过程必须以保证模板支撑力达标和不会发生坍塌为基本原则,否则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的财产损失。
转换结构区域的边缘应该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设置框架柱、剪力墙等结构,这些结构将会分担一部分荷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2、施工材料的合理选择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严格控制在20mm 以下。
如果混凝土粗骨料的粒径超过或者达不到这一标准将会引起强度降低,给工程施工埋下隐患。
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具体运用

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具体运用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事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为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企业必须重视梁式转换层工作,提高其施工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实现其经济效益。
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中梁式转换层的指标、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施工;应用;1、建筑工程中梁式转换层的指标分析1.1经济指标一般情况下转换层具有较大的厚度,从抗冲切和抗剪安全角度分析,转换板的厚度应控制在2米到2.8米的范围内。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需使用大量的混凝土,又因转换层具有较大的重量,对下部垂直构件承载力要求较高,转换梁截面高度一般为1.6米到4米之间,从经济层面来看,在建筑物具有较小跨度及较少承托层数时,应将转换梁截面高度定为0.9米到1.4米之间,当建筑物具有较大跨度及较多承托层数时,应选用截面高度为1.5米到4米范围内的转换梁。
1.2抗震指标转换梁具有较大的厚度、刚度与较好的质量,因板身受力较大,在沿竖向刚度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相邻上、下层受到的作用力很大,在地震力作用下,如发生较为强烈的震感反应,则极易发生震害。
遵循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在作用力影响下,厚板上、下相邻层结构中往往出现剥落混凝土及裂缝问题。
在地震力与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往往会冲切破坏厚板,并出现剪切破坏等情况,为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应对厚板进行三向配筋作业。
1.3转换层设计指标在设计高层建筑转换层时,从刚度来看,因其下部楼层有大空间的设置要求,其刚度与转换层上部楼层相比要低很多。
为满足刚度需求及抗风、抗震设计要求,转换层设计中,必须将转换层上、下楼层结构抗侧刚度进行有效降低,并对其承载力进行降低,这样才能提高转换构件的安全性能。
2、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应用2.1模板及支架的施工作为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重要技术,梁式转换层模板施工技术应用中,应严格遵循相关施工规定及具体施工情况进行施工。
浅谈梁式转换层建筑施工技术

浅谈梁式转换层建筑施工技术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高层建筑成为民用建筑的主流结构形式。
在高层建筑当中,随着人们对于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的逐步提高,梁式转换层成为了高层建筑具备多种使用功能特点的关键结构,使高层建筑的功能更加丰富,具有综合性,性价比极高。
但该项施工技术一直是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与建筑质量直接挂钩,因此,应把握梁式转换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科学施工,提高工程建造质量,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梁式转换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1 转换层及梁式转换层概述1.1 转换层概述转换层是指构件所在的楼层,在综合性建筑工程中,用于空间转变的重要结构层,而相关的梁式转换层是在建筑工程中比较常见的转换层结构,这种建筑结构进行转换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建筑多功能的需要,通过对原有的建筑结构进行构件转换,有效的疏通上下的自然通道,在相关的轴线布局时,可以形成有利的自然缓冲地带,因为整个建筑的构造,受力并不是均匀的,下部的结构中受力相对较大,上部的结构中受力较小,因此,为了平衡这种受力不均的现象,应当根据的具体情况,设置结构转换件,使下部柱网要密集一些、墙要多,上部柱网要稀疏、墙要少。
确保转换层起到良好的作用。
1.2 梁式转换层概述通常情况下建筑下部结构受力较多,上部则与之相反,对其进行布置及设计时需要适当增加下部墙的数量并且提高其柱网密度,上部可酌情对其进行减少。
建筑功能要求与常规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矛盾,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需要设置相应的结构形式完成转换,实现自然的过渡。
上下层结构类型的转换、柱网和轴线的调整、结构轴线位置与转换结构形式的同时调整为转换层的三种主要转换类型,第一种在上部为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建筑中应用较多,能够使上部剪力墙变为下部框架,为建筑内部自由空间的预留奠定坚实基础;第二种无需对转换层的上下结构形式做过多调整,施工人员可以按照转换层对下层柱距进行调整,产生较大柱网,其在下层为外框筒的建筑中应用较多,能够使入口变得更大;第三种需要根据转换层轴线将上部剪力墙结构进行错开,产生一种不对齐的上下结构。
探讨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探讨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转换成技术的概念,其后针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中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施工中的关键点,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保障施工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引言高层建筑朝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其在功能、性能等方面有明确的要求,高层建筑通过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优化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解决结构不连续的问题,加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强调高层建筑的整体性。
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成为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技术,深入控制高层建筑的混凝土结构,改善钢筋混凝土的性能。
1转换层技术的概念现阶段,高层建筑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新兴起一种施工技术——转换成技术。
就该技术手段而言,其对于建筑下部结构予以了高度重视,要求有效处理好结构问题,以便能够达到缓解下部压力和保障结构合理性的目的,满足出现建筑结构质量方面的问题。
分析当前高层建筑发展状况,高层建筑物存在受力不均衡的情况,其中下层结构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上层结构的受力相对下层机构来说较小,受力不均衡的情况一直以来便是影响高层建筑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在高层建筑领域中良好地运用转换成技术,主要目的在于为建筑结构的合理性提供保障。
转换成技术特点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上层和下层结构的转换,该转换主要对框架剪力墙结构予以了运用,其功能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能够为高层建筑物拥有较大的内部空间提供良好保障,(2)能够为更好地满足高层建筑建设的需要。
其二,设置转换层,改变轴线、柱网,不断扩大上下层柱间的距离,以便能够构成较大的入口,主要是因为较大的入口能为建筑提供更大的使用空间。
其三,利用转化层结构转化轴线结构形式以及位置,进而分解了下部结构的受力。
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应用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以便能够为高层建筑的较大内部空间结构提供保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人们在建筑物方面的商业用途。
浅析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浅析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发表时间:2017-03-29T09:01:32.5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6期作者:廖森林[导读] 本文主要探讨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重点对支模架工程、钢筋工程以及混凝土施工等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仅供参考。
南雄市市政工程建设公司广东南雄 512400摘要:梁式转换层是一种较常见的混凝土结构梁式转换层结构形式,在当前高层建筑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它构造和施工简单,受力明确,多用于非落地式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中。
本文主要探讨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重点对支模架工程、钢筋工程以及混凝土施工等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钢筋工程;转换层;架体设计;模架;施工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高层建筑的功能要求趋向于多样化、综合化和全面化,为满足以上的功能需求,高层建筑中的建筑结构的形式应有所变化,因此转换层应运而生。
目前转换梁是高层建筑带转换层结构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转换结构构件。
采用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具有传力直接、受力明确、造价较节省等优点,可以用于下部框架和上部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高层建筑工程。
基于此,文章将对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进行论述。
1 支模架工程支模架施工是在转换层施工中应用到的一种主要施工技术。
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构件尺寸大,支模架体系通常采用钢管扣件式支模架,属于超重模架范畴。
架体安全是保证施工的前提。
本节对支模架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1.1 架体设计依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梁构件每立方米钢筋混凝土的钢筋自重荷载标准值为1.5kN,需注意的是此处取值仅针对常规结构。
对于钢筋密集的框支梁钢筋自重取值应该按照实际配筋进行取值,以避免此处取值过小,导致支模架设计不安全。
一般情况下超重模架不宜采用布料机进行混凝土浇筑,如若采用布料机进行混凝土浇筑,参照布料机型号并考虑冲击荷载后确定相关可变荷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李奕科
发表时间:2018-09-19T12:47:09.55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作者:李奕科
[导读] 因建筑物功能的需要,上部分民用住房需要小开间的轴线布置,需要较多的墙体。
阳江市阳东区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广东阳江 529500
摘要:目前,社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也逐年增多,建筑工程质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为了提高建筑质量很多工程中都应用了梁式转换层结构,在施工过程中要针对建筑需求,合理设计其抗震等级,同时明确对转换构件的构造要求,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构件施工操作,完成操作后要对梁式转化层结构进行检查,保证施工操作无误。
本文主要对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梁式转换层;混凝土结构;建筑质量;建筑工程
前言
因建筑物功能的需要,上部分民用住房需要小开间的轴线布置,需要较多的墙体,而下部分的商业用房则需要较大的空间,柱网要尽可能大,墙体也要尽可能少,因而上部部分的竖向杆不可以直接连续贯通落地。
而通过水平转换结构与下部部分的竖向杆连接,这样构成的高层建筑称为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
施工中注意每一个细节问题,确保整体施工的质量。
1.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转换层的作用不言而喻,其可以和结构中的重点部位进行连接,还可以对下层进行封顶操作,一般在进行建筑上层施工时,其下面的转换层承担着基础作用,作为重要的连接纽带[1]。
转换层可以在任何楼层高度设置,转换层的作用就是作为技术层使用。
转换层的形式多样化,实践经常应用的有箱式、梁式和实体版,其中梁式转换层最为常见,主要技术优势为:设计比较简单、施工方便、受力均匀等,通常对于大型建筑的底部结构施工时,会设计为梁式转换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梁式转换层经常使用的,这一材质结构优势较为明显,钢筋混凝土材料采购价格低廉,转换层设计操作简单,而且该技术各项操作标准都已经发展成熟。
但是这种梁式转换层横截面积和自身重量比较大,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施工难度,因此要求施工技术人员注意每一个细节,保证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有效利用。
2.梁式转换层的特点分析
对于梁式转换层结构而言,在建筑结构下部使用了转换大梁,上部剪力墙可以直接落在框支梁上,由框支梁承担重力,再由梁式框支剪力墙结构承担所有重力。
力的传导路径是先后经过墙、梁、柱[2],这种传略模式比较直接,方便以后进行工程各方面的计算。
对梁式转换层施工过程中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这种转换层的施工荷载、自重非常大,模板支撑方案必须设计明确,在此基础上,做好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完成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之后,技术人员要清楚使用阶段和施工阶段转换结构受力体系是有很大区别的,必须对转换层下部楼层以及楼板进行验算,保证施工质量。
第二,如果设计的混凝土转换层体积较大,施工中必须注意水化热问题,一般情况下,水泥、骨料以及水和外加剂,再加上各种矿物掺合到一起,可以组成高效的水泥混凝土。
在配制过程中,要按照有关的配比规定,取一定比例来进行搅拌。
在选择混合比例中,首先要依据组成材料的质量、工程的总体需求以及具体的施工质量等,再经过试验室进行计算,适配出正确的比例。
试验设计的配合比在实际施工中要保证施工要求的强度和韧性,同时要满足和易性的要求,最好选用低热水泥[3],水泥和水搅拌后不会出现严重的水化热问题,避免新浇筑的混凝土发生裂缝。
第三,一般转换层承受荷载很大,其结构跨度也很大,内部的配筋很多,一般所设置的钢筋骨架很高,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方法,确保钢筋骨架的安全与稳定。
3.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3.1案例分析
这一建筑工程设计为23层,建筑地下设计为2层,楼的最高处达到了96.1m,设计整体结构是框支剪力墙结构,工程完成后1~2层作为餐厅使用,大堂设计为办证厅,3~5层设计为办公用房,6~9楼设计为办公室业务。
转换层设计在第3层的顶部,其上部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小肢剪力墙核心筒结构体系,由于整体结构的需要,设计其标高为16.6m,同时在这一位置设计了转换大梁,设计转换梁的断面分别是800mm×1800mm、1000mm×1800mm、600mm×2000mm、1000mm×2000mm,设计的最大跨度是10m,其连续为5跨,总跨度长为33.1m,在楼顶和楼盖相互连接,要求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这一工程的难点就是对模板支撑和加固,施工特点是使用的支撑材料用料量大,进行结构浇筑时,对混凝土质量要求较为严格,而且浇筑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很难对其进行把控。
3.2对结构支撑的设计情况分析
当前经常使用的支撑体系有增加钢筋、混凝土临时支柱、钢架支撑、钢管排架支撑等。
施工人员都清楚,对于转换层结构而言,使用的转换梁截面积比较大,建筑楼层很高,因此在支撑体系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很难把控支撑的稳定性,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避免施工中出现问题,技术人员对比分析了钢架支撑和钢管排架支撑体系[4],对各项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钢排架支撑体系在施工工期方面、施工成本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因此在该工程中确定选用钢排架支撑体系。
技术人员结构相关数据以及工程具体设计参数,计算后决定支撑体系选用直径为48×3.5的钢管,设计的立杆间距为500mm×500mm,结合使用龙骨方木确定最终的跨度大小,龙骨的跨度为500mm。
间隔1500mm要设计一个水平拉杆,要求下道和上道水平拉杆距离拉杆底部不能超过200mm,除此之外必须在立杆上设置可以调整的顶托,使用龙骨的规格为50×100的方木,将其并排放置于顶托上,设置的间距为500mm,次龙骨规格为50×100,选用一根即可,进行竖直摆放。
3.3转换层支撑体系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转换层对施工质量要求高,主要起到上层支撑作用,转换层结构的骨架就是钢筋,其在转换层中不仅有连接作用,而且还起到支撑的作用,在进行钢筋的安装过程中,要求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工序操作,在使用钢筋前做好有关钢筋质量的检查操作。
检查钢筋质量是否符合工程规格,分析使用的施工技术是否合理。
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后续的施工,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施工人员要予以
高度的重视。
3.4转换层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对于梁式转换层结构工程而言,进行大梁施工时浇筑的混凝土量非常大,要求浇筑的速度快,而且浇筑的时间长,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技术人员通常会设计为从两个方向同时进行浇筑,但是转换层结构受力非常复杂,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存在附加应力,因此必须保证一次浇筑就成功,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监督和管理,不能出现叠加梁、施工缝隙、冷缝等问题[5]。
对转换层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为了达到浇筑效果,通常会选用分层浇筑法,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施工中选用低热的水泥材料,搅拌均匀后让其散失一部分热量,然后进行分层浇筑,控制每一层浇筑的厚度,然后及时进行振捣,保证振捣的均匀性,如果天气炎热,可以添加一些添加剂,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让其及时散热。
4.结语
通过以上对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应用分析,发现在实践应用中该技术存在很多困难,对技术人员施工提出了很大挑战,为了确保施工质量,避免耽误施工进程,在施工前要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安排,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制定出解决方案,保证及时解决问题。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要严格监督,掌握各个工序的施工要点,发现材料问题、施工问题等,都要及时要求现场人员停止施工,然后交由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解决,确保梁式转换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任晓林.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15):114-115.
[2]薛波.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04):143.
[3]张玉坤.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门窗,2016,(10):92.
[4]尚斌.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6,(25):10-11.
[5]慕利荣.探讨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6,(03):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