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终极绝密预测试题6
湖南省浏阳市第三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湖南省浏阳市第三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日,为期3天的第三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闭幕,这个会议给大众带来了不少惊喜。
据媒体报道,2018年我国重点网络文学总体营业收入342亿元,主要网络文学驻站创作者达到1755万人。
2018年各类网络文学作品累计2442万部,读者规模为4.3亿人。
特别是在网络文学IP转化方面,大会发挥了良好的平台作用,自第二届大会以来完成219部网络文学IP签约,总交易额近7亿元。
总体来看,网络文学产业正逐渐走向更高定位,成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现象、类型到产业、生态,网络文学至今仍充满生机活力,关键还在于不断地深化内涵、拓展外延。
野蛮生长时期,网络文学“流量导向”特征明显,大量修仙、穿越、灵异等题材作品涌现,这种“爽文”虽然过瘾,但显然缺乏长久的生命力。
在进入市场化运作并构建日益健全的监管体系后,网络文学才真正迎来了飞跃。
当前,网络文学作品的生产有着明确的价值导向,通过竞争与筛选,高人气有口碑的IP无一不是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俱佳并得到多方认可。
不过,虽然网络文学产业已经步入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网络文学作品也逐渐量质齐升,成为中国文化扬帆出海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从“高原”迈向“高峰”之路依旧坎坷,需要从业者为之思考并努力。
(摘自赵明吴《网络文学如何走好下一个二十年》,《光明日报》2019年08月22日)材料二网络文学作品内容具有丰富性与多样化的特点,多种职业背景的创作者从他们熟悉的行业入手,聚焦时代变革与社会现实,为读者讲述不同行业人物的精彩人生,以现实主义精神建构网络文学的“时代感”和“现实感”,使网络文学更接地气,更具时代价值。
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卷含答案

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卷含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本试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评卷人得分一、(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西安大唐不夜城出了新玩法——盛唐密盒。
有多火爆?几乎场场爆满!历史人物“房玄龄”“杜如晦”带着游客花样互动,热闹非凡。
甚至有人整理并背了题库专程来挑战,流连忘返。
盛唐是中华文化的鼎盛时期,今天的西安,把大唐文化这个超级网红IP推向了新的高度,把文化自信诠释得()。
盛唐密盒中的“房玄龄”“杜如晦”,身着唐装与游客攀谈,在头脑碰撞中抛出一个个有趣的“梗”,大大提升了游客的游玩体验。
超越了看风景、拍照片的层次,盛唐密盒转而探索历史、文化与游戏、互动的结合,____________。
盛唐密盒()脱口秀表演形式,突出人物特点,在互动中普及中国文化。
无彩排表演,充满了惊喜和意外。
有的游客“过五关斩六将”才胜出,答不出问题的游客,多会获得与演员合影的安慰奖。
现在,“来,拍照”已经成为吐槽没文化的热词。
盛唐密盒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或许无法与上海迪士尼“沉浸式文旅”(),但其沉浸式科普学习与大唐场景游览兼具的欢快氛围,却是前者所不具备的。
“唐文化”的()是独一无二的,“给我一天,还你千年”,这就是每一个旅客在这场沉浸式旅游中的最完美的体验和最大的收获。
1.(3分)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酣畅淋漓汲取同日而语特点B.淋漓尽致借鉴相提并论标签C.淋漓尽致汲取同日而语特点D.酣畅淋漓借鉴相提并论标签2.(3分)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游客不仅能体验游园的乐趣,而且能梦回大唐,探索悠久的人文底蕴,亲身感受繁华的盛唐风貌。
2023年高考语文押题卷(六)(含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押题卷(六)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艺术一方面要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
许多人欢喜从道德的观点来谈文艺,从韩昌黎的“文以载道”说起,一直到现代“革命文学”以文学为宣传的工具止,都是把艺术硬拉回到实用的世界里去。
一个乡下人看戏,看见演曹操的角色扮老奸巨猾的样子惟妙惟肖,不觉义愤填膺,提刀跳上舞台,把他杀了。
从道德的观点评艺术的人们都有些类似这位杀“曹操”的乡下佬,义气虽然是义气,无奈是不得其时,不得其地。
他们不知道道德是实际人生的规范,而艺术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
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
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
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戴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
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一律。
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诸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
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
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人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
这些风格的创始者都未尝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
说话不押韵,不论平仄,作诗却要押韵,要论平仄,道理也是如此。
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
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
高考押题卷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氤氲(yīn yūn)沉默寡言B. 谈笑风生(shēng)轰轰烈烈C. 美轮美奂(huàn)眼花缭乱D.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倾国倾城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资源,我国政府已经决定,在适当的时候对这一区域实行封闭管理。
B.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
C. 他的成绩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优异,是因为他平时认真学习,努力刻苦。
D.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有限的国家,因此,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B.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生动地描绘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C. 他喜欢听音乐、看电影、旅游,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熬夜。
D. “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奋斗!”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星星在天空中闪烁,像无数颗钻石撒满了夜空。
B. 这座城市如同一个巨大的迷宫,让人迷失在其中。
C. 他的笑容如同春天的阳光,温暖了每个人的心。
D. 他的话如同利剑一般,刺痛了我的心。
5.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落千丈,让人感到惋惜。
B. 她的歌声如莺歌燕舞,让人陶醉。
C. 这件事处理得滴水不漏,令人钦佩。
D. 他的文章语言朴实无华,但却深入人心。
二、阅读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古代诗词中的自然景观自古以来,我国古代诗词中就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
从山水风光到田园风光,从四季变化到自然现象,诗人用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江西省新余市第六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

江西省新余市第六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密押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水葬蹇先艾“老子算是背了万年时,偷周德高家没有偷到,偏偏遭你们逮住了,真气死人!”这是一种嘶哑粗鲁的嗓音,在沉闷的空气中震荡,是从骆毛的喉头里迸出来的。
他的摇动的身体支撑着一张像成天在煤窑爬进爬出的苦工一样的脸孔,瘦筋筋地没有肉,几根骨架子包着一层皮。
头发虽然零乱,却缠着青布套头;套头下面,那一对黄色的眼睛睁得很大,放出愤怒的光。
看他的年纪不过三十岁的光景。
他的两手被背剪着,脚下穿了一双破草鞋,沾满了黄泥巴。
旁边有几个斜眉吊眼的汉子气势汹汹地将他把持住,沿着又密又深的松林往前走。
这一行人都是奔小沙河去的。
他们押着骆毛去水葬,因为他在梧桐村不守本分,做了贼。
绅粮周德高退了他的佃,是完全应该的,放佃、退佃,人家完全有自由,他却不应该报复——去偷周家的东西。
哪个敢去惹一脸横肉的那个大绅粮呢!他是曹营长的舅爷,连区长、保长一向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
骆毛的后面络绎地拖着一大群男女,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五花八门的服装,高高低低的身材,老少不同的年纪。
有好些都是村中的闲人和富户,他们完全为看热闹而来。
穿着比较整齐的有钱人家的孩子们,薄片的嘴唇笑得合不拢来,两只手比着种种滑稽的姿势,他们拖着鞋子踢踢踏踏地跑,鞋带有时被人踩住了,走不上前去的时候,他们就尖起嗓子破口大骂,汗粒在他们头上像雨珠一般地滴下来。
2023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及答案解析(新高考Ⅰ卷)

2023年高考语文押题预测卷及答案解析(新高考Ⅰ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春秋笔法,从名字本身推敲,我们很容易看出,“春秋”二字的来源,正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一部具有历史性质的史书《春秋》。
《春秋》这本书是儒家学派的经书,它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这一时期的历史。
在中国的远古时期,春、秋两个季节是各国的诸侯前往京都行礼朝会的时节。
此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了一年的轮回,因为一年必须经过春、秋两季。
而史书记载的都是国家一年或者几年发生的历史事件,因此“春秋”两字便成了史书的一个专有的代名词。
根据史料我们能够考证,《春秋》这本书自从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后,就已经失传,而现在比较流行的各种版本,大部分是由《左传》《毅梁传》这三部史书拼接融合而成的。
孔子是曲笔隐讳手法的首创者和秉笔直书手法的继承者,《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之高,已是定论,但是从内容和写作手法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写作思路中隐隐约约藏着明显的批评倾向,所以孔子在记叙历史时所运用的这种暗含褒贬的写作手法被称为春秋笔法。
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统治之后,在思想上采取“焚书坑儒”等一系列文化高压政策,从而使儒家的典籍几乎被焚烧殆尽,儒家的思想几乎消亡。
然而秦王朝的短命使得儒家思想有了再度发展的机会,汉朝在建立初期,一直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道家思想,儒家思想虽未被国家立为正统思想,但是汉王朝也未对其采取打压的政策,从而使得儒家思想有了十分迅速的传播与发展。
儒家思想的发展必然也带动着春秋笔法这一历史叙述手法的新生与发展。
“春秋笔法”在史学作品中的运用比比皆是。
《晋语》中记载:“蒸于武公,公称疾不与,使奚齐莅事。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对于一个诸侯国来说,能称得上大事的大概就只有两件事——一件是祭祀,另外一件便是战争。
2025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2025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成熟的社会背后,是对个人权利的清醒认知:任何个人权利都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不得破坏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伤害社会的公共利益。
B.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各种产品在各个领域代替人类从事简单重复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也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变革和发展。
C.文学艺术如果说是民族文化的皇冠,史诗则是“文化皇冠”上的明珠,因为史诗级作品能够塑造英雄形象,引领时代精神,焕发并凝聚国民精神的火光。
D.随着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当今社会呈现出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重大特征,时代需要并呼唤着大量的“复合型人才”。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石油作为重要的化学能源,在过去近160年里,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重献,而石油开采技术是伴随着美国工业革命的步伐萌茅和发展的,前赴后继,直到今天。
石油开采技术的________,在保证了能源供应的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战略地位的体现。
陆上的石油天然存储量经过多年的________已近枯竭,而占据全球71%面积的海评中,石油储量巨大,被开发的数量________。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风急浪高的海洋里面开采石油难度很大。
虽然过去70多年里,在浅海区城开来石油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在超过3000米深的25%的广阅海域,还是一块待开垦的处女地,()。
超深水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如今就是只有极少数国家控制的深海采油的高精尖技术。
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押题卷(6)解析版

2024年高考语文全国新高考卷押题卷(6)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唐诗是诗化到极点的诗。
所谓诗化,是相对散文化而言的,主要是相对散文的语言而言的。
诗的语言是散文语言的变异,诗化到极点也就变异到了极点。
汉魏古诗的语言离散文比较近,到了南朝,声律、对偶等艺术技巧发展和广泛运用的过程也就是语言更加诗化的过程。
到唐朝近体诗确立,近体诗的格律进一步逼出一系列新的适合于这种新的诗体的句法,这些新的句法连同种种新的语言表达的技巧,达到新鲜的艺术效果,从而开创了一片新的诗歌天地。
为什么说是逼出来的呢?因为要符合新的格律,就必须改变常规的词法和句法,创造一些新词,或者写一些倒装句,或者省略一些句子成分。
在初唐时期,当格律建立之初,语言难免被格律束缚;而当进入盛唐,诗人们运用格律已经纯熟时,语言就可以反过来驾驭格律了。
不管是格律束缚语言还是语言驾驭格律,近体诗的语言都有了比以前更大的创新。
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词性。
例如:“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杜甫《晚秋长沙蔡五待御饮筵送般六参军归澧州觐省》)“暮”字本是名词,名词不能单独做谓语,必须在前面加上系词。
但此处的“暮”字作为“黄云”的谓语,已变为形容词。
“秋”字本也是名词,但在此处作为“碧树”的谓语,也已变为形容词。
诗的意思是说:“黄云”怎样呢?已带上了暮色。
“碧树”怎样呢?已带上了秋色。
杜甫用改变“暮”字、“秋”字词性的方法,取得了新鲜的艺术表现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中考物理复习知识点练习--科学探究专题4 一、选择题 1.泡沫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具有轻质、多孔、保温、隔热、隔音、减震等优点,同学们对此很好奇,围绕其保温隔热的性能,提出了以下的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A.“它为什么能防火、保温?” B.“它的轻质特点对减震有什么影响?” C.“厚度的变化对保温、隔热性能有什么影响?” D.“多孔结构对隔音性能有什么影响?” 2.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等几个环节。
小明观察到建筑物的支柱一般为圆柱或四棱柱,他想了解支柱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与支柱的形状是否有关,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哪一个环节A.提出问题B.设计实验C.进行实验D.分析与论证3.小明在探究“水降温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
根据表中信息可得出“水降温时温度随时间增加降低得越来越慢”的结论,则从表中提取的能得出该结论的信息是A.温度与时间成反比 B时间变化,温度也变化 C时间逐渐增加,温度逐渐降低 D时间的增加量相等,温度的降低量越来越小 4.教室的门栓坏了,门经常被风吹开,这是门与门框间摩擦太小的缘故。
如何增大摩擦呢?同学们提出一些设想,概括如下: a.增大压力增大摩擦; b.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c.增大接触面积增大摩擦; d.增大运动速度增大摩擦。
为了验证这些设想,他们利用长方体木块、铁块、弹簧测力计、毛巾和水平桌面等,进行实验探究,并将数据记入表中: ⑴比较实验1、2可知:设想____是错误的,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比较实验____两组数据,可以判断设想c是否正确; 在实验中,测量摩擦力时应保持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________运动;上图的弹簧测力计示数是表中“”处的数值,其大小为___N; 某同学分析实验3、4数据,并支持设想b,你认为他这种分析方法____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请你利用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写出一种能将门关紧的方法:________。
答案:d 当压力、接触面积、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速度不同但摩擦力大小相同 1和5 匀速直线运动 2.5N 不正确 没有保持压力相同 在门与门框间夹物体等 5实验 序号衣服材质衣服 布料层数长波紫外线 透过率1天蚕丝112%225%3化纤128%4214%5全棉T恤 17%6全棉T恤 14%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
比较实验1、2或3、4得到的结论是 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
答案: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其他条件相同时,防晒效果与衣服的层数 有关 穿全棉长袖T恤;穿颜色较深的衣服;穿较厚的衣服 6.为了比较水和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瓶中,甲瓶放在水中,乙瓶放在空气中,其它条件均相同,如图所示。
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插在甲、乙两瓶牛奶中的温度计示数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024681012141618甲/℃70605347423937353433乙/℃70656158555250484746 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_______; 本次实验中,小王发现_______的冷却效果更好;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______________叫做冷却速度。
答案: 相同 水 慢 单位时间内温度下降的多少 72012年5月27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一级残骸落到湖南绥宁县砸坏了民宅。
这引起了某校科技小组的关注:竖直下落的物体与地面碰撞时对地面的作用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同学猜想与物体的质量、开始下落时离地面的高度有关。
你猜想还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该同学为验证他的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水平地面上平铺一些报纸:将涂满红色颜料的同一篮球从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篮球会在报纸上留下大小不同的圆形红色印迹;通过比较印迹的大小即可比较篮球对地面作用力的大小。
该方案所用到的实验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另一同学将留有红色印迹的报纸放在如图所示电子测力计上,再将篮球放在印迹中央,用力下压篮球,当篮球恰好将________覆盖时,此时测力计示数即为篮球留下该印迹时对地面作用力的大小。
答案: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印迹 8. 小灯泡的结构如图,按图中图连接能让完好的2.5V的灯泡点亮 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如图的情景,眼睛可能观察到烛焰经凸透镜折射所成的虚像 用水平风吹如图所示的四个模型,其中_______图空气对模型下表面的压强小于上表面的压强 小明用量程是200g的天平测一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所示,由此可知小明使用天平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C B B 超出天平的测量范围 9.一橡皮筋右端与水平桌面上的固定钉子相连,左端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铁块相连,铁块旁边有一固定于桌面上的电磁铁 请在图中连接导线,使得当闭合开关时铁块靠近电磁铁可被其吸紧、断开开关时铁块被水平绷紧的橡皮筋拉开 若图装置放在黑暗的环境,闪光灯每隔0.02s闪亮一次,铁块会被照亮,底片记录此时铁块的位置图是开关断开后铁块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段频闪照片示意图,根据照片记录的铁块位置量得=S2,比较铁块在两段运动快慢:__________,判断照片中运动的铁块水平方向所受的力______ 相互平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如下图所示 S1 不是 铁块不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做变速运动,所以不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10.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自行车轮胎内气压越低,骑起来就越费力;汽车轮胎内气压越低,油耗就越高。
李明和张强经过观察发现,轮胎内气压降低是导致它与地面接触面积增大的一个原因,于是他们提出了滚动摩擦力是否与轮胎和地面接触面积大小有关的问题。
为此,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在同一水平道路上,让李明骑在同一辆自行车上控制方向把,双脚踏在踏板上不动。
分别在三种胎压情况下,由张强用弹簧测力计沿运动方向拉着自行车匀速运动。
经过反复实验,得到了不同胎压下滚动摩擦力的平均值如下表所示 。
胎压正常较低很低滚动摩擦力 10.5N15.2N20.8N 在上述实验方案中,“让李明骑在同一辆自行车上”的目的是为了控制_________;“沿运动方向拉着自行车匀速运动”是为了使拉力_________滚动摩擦力;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接触面积越大,滚动摩擦力_________; 胎压降低导致汽车油耗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压力不变 等于 越大 因为胎压降低会使滚动摩擦力增大,若以相同速度行驶,牵引力必须增大,行驶相同的路程,发动机对汽车所做的功就增多,所以胎压降低会造成油耗增大。
11.小明和小亮在操场上玩耍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几个物体落地时间有差异,善于观察的他们想到水平抛出物体的这个落地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思考讨论后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与抛出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与水平抛出的速度有关; 猜想三: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他们从探究实验室借来能控制发射速度的弹射器、两个质量不同的小钢球、刻度尺、电子秒表等实验器材,依照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方法,在老师的帮助下按照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 序号钢球质量 m/kg抛出点离地 高度h/m水平抛出的 速度v/ 落地时间 t/s落地点与抛出点 的水平距离x/m110210.640.64220210.640.64310220.641.28410420.911.82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为了验证猜想,应选用实验序号为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实验序号为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为了验证猜想三,应选用实验序号为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水平抛出的钢球落地时间与___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_和________无关。
同时还可得出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与_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的实验结论。
12.小明参观战士操练时,发现战士们手榴弹的投掷距离不同.他猜想手榴弹的投掷距离可能与投掷的角度和出手时的速度有关.回家后,他利用两把射出水流速度不同的水枪进行如图探究. 问: 从水枪口射出的水流,由于____________仍能继续运动,最终落到地面,是由于受到___________的作用. 在研究水流落地点到枪口的距离s与枪管和水平方向夹角θ的关系时,要保持___________不变. 分析表一 的数据,可初步得出:在水流射出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枪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____________时,射出的水平距离最大. 分析实验序号为1、6 的数据,可初步得出:_________________. 表一 表二 序号枪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水流落地点与枪口的水平距离/m序号枪管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水流落地点与枪口的水平距离/m120°5.3620°7.7230°5.8730°8.8340°6.0840°9.3450°5.6950°8.9560°4.71060°7.6 实际上影响投掷距离还有其它因素,请你猜想:战士的投掷距离还可能与____________等有关. 答案: 惯性 重力水流射出时速度相同 ①40° ②枪管与水平方向夹角一定时,出手速度越大,水平距离越远 手榴弹质量、风力大小等 13.为了探究金属的热胀冷缩现象,沈老师制作了如图所示的“金属线胀演示器”。
取两根等长的金属丝,左端分别固定在调节螺杆上,右端固定在指针的中孔位置,指针的中孔右端勾挂小弹簧的一端,弹簧另一端固定在铁钉上。
实验前,调节左端的螺母,使两指针都指向刻度盘的最左端 。
点燃蜡烛,移动蜡烛架,增大金属丝的受热范围。
金属丝膨胀,弹簧拉动指针向右偏转 。
①指针向右偏转幅度越大,金属丝的膨胀程度________。
②若用此装置做比较铁和铜两种金属受热膨胀的实验,对两种金属丝的选择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加热时对两蜡烛火焰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
③若用该装置探究金属的膨胀与温度的关系,要保证两根金属丝的________和________相同,对蜡烛火焰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