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三一模模拟(调研卷)语文试题(一)(解析版)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年高考模拟卷(调研卷)语文(一)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文汇报:原创性的研究往往是高风险的研究。
在科研人员的评价方面,如何建立更好的评价机制,让科研人员能心无旁骛、坐住坐稳“冷板凳”?张杰:确实,最具创新性的研究往往是高风险的研究。
紧紧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当前,我们还需要在整个科研评价体系开启更多的改革。
应该看到,在传统的以论文为主导的评价体系下,一些科研人员会更倾向于做更容易发表论文的“自由探索”,即做“能发表论文的科研”。
可以说,这种现象不仅在物理学,也在其他一些学科中发生。
事实上,当科研人员都倾向于从事更容易发表论文的研究,这种急功近利的风气不仅给年轻人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也会有损学科和科研的健康发展。
不过,也可以看到,我国的科技创新激励体系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
比如,我所在的激光聚变联合研究团队中,有两位重要成员分别来自中科院物理所和上海交通大学,是我们8轮大型联合实验的实验诊断值班长。
他们对于激光聚变实验诊断有着独到的理解和高超的技术,去年,他俩因为对激光聚变研究作出的实际科研贡献,而非因为发表论文,在各自的单位都晋升为研究员。
又比如,我们项目中的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已有多名科研人员凭着实际科研贡献而不是简单的论文发表,获得了职称晋升。
可以说,这样的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对科研人员本身是一种激励,对更多年轻的科研人员和学生来说,也无疑带来正向的激励。
因此,在大科学研究中,从长远来看,科研人员在从事重要科学问题的探索中可能取得进展甚至突破却不能发表更多论文,应该把这些贡献纳入实际的科研奖励和资助体系。
2025届高三语文11月新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高三语文11月新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3.1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龙一精灵是否存在,至今仍神龙不见首尾,故大可认定其为虚构之物。
其起源于原始先民们对神秘自然力量的畏惧乃至思考,又在后人推波助澜的演绎中获得了丰富。
然遍察有关龙的资料,种种造龙术皆有牵强附会之嫌。
道教称龙为蛇修炼演化之物。
佛教尚未东传之时,由于汉文化的融入,教义中方有了龙的雏形,可以说其中为佛护法的八部天龙仍为汉化物。
儒学讲究格物致知,不语怪、力、乱、神,然而在明确龙一物能够附载众多的儒学思想,能够起到维护社会稳定和调整人的道德水准的作用时,也是默认具有孝悌仁爱的龙王存在的。
在宗教产生之前,原始先民们的造龙术采用的是组合法,杂糅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等常见事物的部分体貌特征合而为龙,后世在此基础上又尽力美化,使其向更加威猛、神异的方向丰富发展。
但是,各种造龙术仍然没有揭示一个根本的问题:为什么要造龙?我考证原因,当与闪电有关。
夏季的电闪雷鸣之际,黑云中的闪电给予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个长长的怪物形象。
它会以不同的姿态、在不同的方位出现,然总不改其修长的形状,叱咤的情态,接着便有狂风暴雨形成。
古人惊恐之余,缘何不会产生幻想?那黑云之后,定然有着一条长身子的怪物在行云播雨。
这大约即是龙产生的真正原因。
此观点之知识产权应为我所拥有,如若前人早有如是论述,也是我孤陋寡闻,书仍未读尽之故。
然知识产权又有抢注一说,特于此先行抢注了。
中国文化书库中,关于龙的故事不胜枚举。
2024年5月新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5月新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试题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024.05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孟郊最重要的朋友和知音,非韩愈莫属。
孟郊与韩愈是贞元八年(公元792)进士科的同年友,但本次科考,韩愈及第,老诗人孟郊却名落孙山。
韩愈来看望孟郊,他没有因自己及第就觉得高人一等,反而为孟郊的淹蹇落魄而感伤,为他的被黜落而感到不平。
他在诗中宽慰这位前辈,不要因一时的挫折就愤郁愁闷,贫富荣悴,各有各的活法,没有高下贤愚之分。
无论你的处境如何,我们都永远支持你,敬重你。
韩愈之所以如此看重孟郊,除了因为孟郊是诗坛前辈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韩愈被孟郊鬼惊神哭的诗艺折服。
孟郊比韩愈年长十七岁,而登第却比韩愈足足晚了四年。
韩文公“文起八代之衰”,其为人也,孤高自许,向来不惮以人师自居,然在孟郊面前,却折节侍坐,甘心执弟子礼。
没有什么比韩文公的拜伏,更能说明孟郊诗歌的魅力了。
韩愈是中唐诗坛的领袖,而在某种程度上,孟郊之于韩愈,是友而兼师,孟郊在当时诗坛的地位之高崇,可想而知。
孟、韩诗歌的奇思奥句,造就了贞元、元和诗歌新貌。
白居易说“诗到元和体变新”,李肇《唐国史补》对其内涵做了具体的阐释:“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
”平心而论,“流荡”“浅切”都谈不上“新”,“元和体”的“新”,是以怪、奇、丑、险在诗苑的竞相绽放而呈现新境的,即“元和之风尚怪”也。
因此,“元和体”的新变当是以孟、韩一派的“奇诡”“苦涩”及“矫激”为主要特征。
李肇《唐国史补》独以“矫激”许孟郊,实际上,孟郊诗在“矫激”之外,兼具“奇诡”“苦涩”,颇为全面地代表了中唐的怪奇诗风。
从孟郊的辈分,诗坛地位以及韩愈、张籍等人对其的推崇来看,在孟、韩诗派中,更有可能是孟郊主导了诗歌的风向。
新高考II卷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新高考II卷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024.12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龙一精灵是否存在,至今仍神龙不见首尾,故大可认定其为虚构之物。
其起源于原始先民们对神秘自然力量的畏惧乃至思考,又在后人推波助澜的演绎中获得了丰富。
然遍察有关龙的资料,种种造龙术皆有牵强附会之嫌。
道教称龙为蛇修炼演化之物。
佛教尚未东传之时,由于汉文化的融入,教义中方有了龙的雏形,可以说其中为佛护法的八部天龙仍为汉化物。
儒学讲究格物致知,不语怪、力、乱、神,然而在明确龙一物能够附载众多的儒学思想,能够起到维护社会稳定和调整人的道德水准的作用时,也是默认具有孝悌仁爱的龙王存在的。
在宗教产生之前,原始先民们的造龙术采用的是组合法,杂糅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等常见事物的部分体貌特征合而为龙,后世在此基础上又尽力美化,使其向更加威猛、神异的方向丰富发展。
但是,各种造龙术仍然没有揭示一个根本的问题:为什么要造龙? 我考证原因,当与闪电有关。
夏季的电闪雷鸣之际,黑云中的闪电给予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个长长的怪物形象。
它会以不同的姿态、在不同的方位出现,然总不改其修长的形状,叱咤的情态,接着便有狂风暴雨形成。
古人惊恐之余,缘何不会产生幻想? 那黑云之后,定然有着一条长身子的怪物在行云播雨。
这大约即是龙产生的真正原因。
此观点之知识产权应为我所拥有,如若前人早有如是论述,也是我孤陋寡闻,书仍未读尽之故。
然知识产权又有抢注一说,特于此先行抢注了。
中国文化书库中,关于龙的故事不胜枚举。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43)(Word版,含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垄断缘木求鱼梗塞积腋成裘B.参商数典忘祖肆虐一踏糊涂C.偏袒委屈求全陶然穷形尽相D.殄灭金婵脱壳旋窝韬光养晦2.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打算出售博物馆的艺术珍品,然而随后发生的事件使其计划成为纸上谈兵。
B.这句话点燃了沈善增重读《庄子》的兴趣,孰料找来《庄子》一读,就产生了相见恨晚之感。
C.作者这些散文,曾有十多篇在本报刊载过,因为受到很多读者的喜欢,作者才连篇累牍地写下去。
D.由于他身上强烈的自省精神和批判意识,使得他在众多唯唯诺诺的声音中显得卓尔不凡,他自然成了他身边学子们喜欢的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从古老的刀耕火种到21世纪的现代化农副产品基地,悠长的岁月,教会了勤劳的松江人。
B.我得意的是那盆郁金香,两朵初放的花苞金光闪闪,一看便知其名贵。
C.摄影作品拍得好坏,诗歌写得有味无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修养的高低决定的。
D.迟墨也没有再带我到森林的尽头去看那些一边悲鸣一边穿越树木高大的阴影的飞鸟。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安逸就是感觉的催眠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雷同的日子无论千万也只是同一个日子。
①一个没有走进医院的植物人②一部能让人兴奋几天的美妙电影③因为他们没有痛苦的“度日如年”而有幸福的“度年如日”④这些人其实没有生命⑤一部将千万次重复从而让人昏昏欲睡的电影⑥最后让观众在软绵绵暖洋洋的沙发里成为一个空壳A. ④①③②⑤⑥B. ②⑤⑥①④③C. ⑤②①⑥④③D. ⑥④①③②⑤二、(9分,每小题3分)守望《思想者》从维熙心脏是生理的,心灵是精神的;人的心脏不过拳头般大小,是一团跳动的肌肉;而心灵中蕴藏的精神却可覆盖天宇,无岸无涯。
2024年4月沧州市高三语文高考第二次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4月沧州市高三语文高考第二次模拟试卷2024.4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大家都知道,艺术与美有密切的关系。
但也许有很多人觉得,科学跟美没有什么关系。
我是研究物理学的。
物理学的发展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实验,或者说是与实验有关系的一类活动;第二个阶段从实验结果提炼出来一些理论,叫作唯象理论;唯象理论成熟了以后,如果把其中的精华抽取出来,就成了理论架构——这是第三阶段;最后一个阶段,理论架构要跟数学发生关系。
其实,上述四个不同的步骤里都有美,而美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大家都见过虹和宽,觉得漂亮极了,美极了。
为什么会觉得美呢?因为它们都呈圆弧状而且有很特别的规律:虹是42度的圆弧,红色在外边,紫色在里边;霓是大一点的弧,是50度的弧,其色彩排列顺序与虹相反,红色在里头,紫色在外面。
虹和霓具备这个规律,所以即使是小孩子也会觉得它们非常非常漂亮。
这是一种在实验经验里美的标准例子。
实验阶段结束后,就到了唯象理论阶段。
虹和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原来虹和霓是太阳光在小水珠里折射而产生的光学现象。
在虹的小水珠里是一次内反射,在霓里是两次内反射。
计算的结果验证了这样的事实:一次或者两次反射以后,就会出来42度或者50度的弧。
一个人了解到这点以后,他对于这个美的现象的理解又深入了一层。
再进一步就到了理论架构阶段,这个到19世纪才完成。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与解析-厦门四检试题及参考答案

厦门市2023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本试卷共6页。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的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日,中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高能爆发探索者”和“慧眼”卫星等三大科学装置,通过天地联合,同时探测到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这将给神秘的宇宙事件及其背后机制的研究带来曙光。
伽马射线暴是宇宙中最剧烈的天体爆发现象,它短至几毫秒,长达数小时,其释放的能量超过太阳一生辐射能量的总和。
持续时间较长的伽马射线暴产生于比太阳大几十倍的恒星星体坍缩爆炸,而持续时间较短的伽马射线暴则产生于两个致密天体(比如黑洞或中子星)合并爆炸,后者还可能伴随发射引力波。
此次,“慧眼”卫星装载的高能、中能、低能X射线望远镜首次在伽马射线暴观测中同时探测到信号。
它采用直接解调成像方法,通过扫描观测X射线和伽马射线,完成宽波段、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空间硬X射线成像。
这些能量相差上十亿倍的测量结果,对于建立正确的伽马射线暴爆发机制模型极为重要。
(摘编自孙自法《中国天地联合观测到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中国新闻网2022年10月17日)材料二:记者:为什么会在20多年前提出用直接解调技术来发展下一代硬X射线望远镜呢?李惕碚:硬X射线是研究邻近黑洞强引力场区域时间、空间和物质性质的关键波段。
硬X射线探测最大的困难是成像。
国外学者发展了编码孔径成像方法,这个方法要求的探测器和编码孔径都很复杂,造价也高,我们承担不起,只能走另外的路。
2023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题(二)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卷(二)语文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共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典籍里的中国·越绝书》篇的播出,让地方志书中沉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文字和思想,引领着更多人去感悟蕴含其中的家国情怀,去思考和探寻“何以中国”的更多答案。
要探寻答案,就必须读懂中国地方志里的故事,读懂故事里那些永载史册的人物,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瞬间,还有那些闪耀在字里行间、激荡在心灵深处的人性光辉。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指出:“希腊的古代文化乃至近代英国,都没有留下与中国地方志相似的文献。
要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的地方志。
”地方志为人们读懂中国故事打开了“一扇窗”。
上溯夏禹,下迄两汉,旁及诸侯列国,一部看似平常无奇的《越绝书》,以越地为视角,将华夏千百年历史激荡浓缩其中。
从书里,我们可以读到那些流传千古的故事:“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子贡一出乱五国”····子贡游说五国、改写五国形势的绝世智谋,勾践转死为生的家国情怀,千年之后,仍然让我们心驰神往、热血沸腾。
通过阅读方志里的中国故事,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从中汲取到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除了读懂中国故事,还要关注地方志里的中国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中国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是中华民族刻入筋骨的精神特质,是中国人民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是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