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析中药材的感官鉴别

合集下载

【中药鉴别】教你几招,巧辨中药材的真伪优劣

【中药鉴别】教你几招,巧辨中药材的真伪优劣

【中药鉴别】教你几招,巧辨中药材的真伪优劣中药315良药治病假劣害命好的药材,可以充分发挥出药方的疗效,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而假劣药材,不仅会影响药方的临床效果,还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误病害人,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如果是自己买药,挑选品质优良的药材非常重要。

中药鉴别方法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主要有四大类,即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

来源鉴别:是指运用植(动、矿)物的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应用的中药品种准确无误。

大多以原产地命名的药材,如四川产的川乌、川贝母、川楝子等;广东产的广防己、广陈皮、广藿香;河南出产的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等。

“道地药材”就是指来源于原产地的品质优良的正宗药材。

性状鉴别:是利用传统经验对药材进行鉴别,用人的感官,采用看、尝、嗅、听、手摸及水试和火试等方法,鉴别的主要内容包括药材的形状、规格、大小、表面或切面颜色、特征、质地、折断现象、气味等。

显微鉴别:指利用显微镜,对药材的切片或磨片、粉末制片或解离片进行鉴别,观察其组织构造特征的鉴别方法。

理化鉴别:理化鉴别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的一种鉴定方法。

在以上几种鉴别方法中,性状鉴别是最主要也最常用的辨别方法,它简便易行,在药房柜台即可进行,适合大众学习。

性状鉴别的常用方法是:看、摸、闻、尝、听、水、火。

01药材性状鉴别方法:眼看眼看,要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不同的中药饮片其外表面特征是不一样的,如表皮、颜色、大小薄厚、形状、粗细、断面等。

从表皮看,赤芍是粉皮、糟渣、菊花芯。

从颜色看,金银花表面是金黄色,内部是银白色。

从大小薄厚看,当归头比当归片大。

从断面看,未经过炮制的杜仲折断有白色银丝;甘草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02药材性状鉴别方法:手摸手摸,可以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实泡、脆韧、粘性等,以此鉴别药材的好坏。

中药辩识实验报告(3篇)

中药辩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中药辩识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2. 熟悉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特点。

3. 提高对中药品种的识别能力。

二、实验器材1. 中药材样品:黄芪、人参、当归、川芎、白芍、甘草等。

2. 试剂:碘液、酒精、醋酸、盐酸等。

3. 仪器:显微镜、天平、研钵、药筛等。

三、实验内容1. 外观辩识(1)黄芪:呈圆柱形,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

质硬而脆,断面呈淡黄色,味甜、微苦。

(2)人参:呈纺锤形或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或棕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

质硬而脆,断面呈淡黄色,味甘、微苦。

(3)当归:呈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

质硬而脆,断面呈淡黄色,味甘、微苦。

(4)川芎:呈不规则团块状,表面黄棕色或棕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

质硬而脆,断面呈黄白色,味辛、微苦。

(5)白芍:呈圆柱形,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

质硬而脆,断面呈淡黄色,味苦、微甜。

(6)甘草:呈圆柱形,表面棕黄色或棕褐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

质硬而脆,断面呈淡黄色,味甜。

2. 性味归经辩识(1)黄芪:甘、温,归脾、肺经。

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等功效。

(2)人参:甘、微苦、平,归脾、肺、心经。

具有大补元气、安神益智、生津止渴等功效。

(3)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

(4)川芎:辛、温,归肝、胆、心经。

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功效。

(5)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等功效。

(6)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等功效。

3. 显微镜观察(1)黄芪:横切面可见木质部呈放射状排列,韧皮部较薄,纤维束散在。

(2)人参:横切面可见木质部呈放射状排列,韧皮部较厚,形成层明显。

(3)当归:横切面可见木质部呈放射状排列,韧皮部较薄,形成层明显。

(4)川芎:横切面可见木质部呈放射状排列,韧皮部较厚,散有油室。

如何辨别中药材的药味与气味

如何辨别中药材的药味与气味

如何辨别中药材的药味与气味中药材的药味与气味在中医药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药味与气味是通过感官来判断中药材的品质、性能和功效的一种方法。

准确地辨别中药材的药味与气味,对于中药的质量控制、中药炮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你辨别中药材的药味与气味。

一、药味的辨识方法药味是中药材所特有的气味,从中药材的药味中可以判断出它的性味和功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味辨识方法:1.闻味辨药:用鼻子对中药材进行嗅闻,观察其气味特点。

中药材的气味可以分为清香、浓香、芳香、臭香等不同类型。

例如,何首乌具有独特的淡香气味,黄芪具有浓烈的豆腥味,黄连具有特殊的苦味等。

2.嚼味辨药:将一小块中药材放入口中,用牙齿轻轻嚼碎,观察其味道特点。

中药材的味道可以分为甘、苦、辛、酸、咸等不同类型。

例如,人参具有甘甜的味道,黄芩有苦涩的味道,生姜有辣味等。

3.煎汤辨药:将中药材煎煮后,闻其煎汤的气味,观察其是否符合中药材的应有气味。

例如,当煎煮当归时,煎汤的气味应具有独特的香味,这是辨别其真假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气味的辨识方法气味是中药材散发的气体,通过嗅闻中药材的气味可以判断其品质和功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气味辨识方法:1.闻气辨药:将中药材放置在空气中,用鼻子闻其散发出的气味,观察其气味特点。

中药材的气味可以分为清淡、浓烈、芳香、臭味等不同类型。

例如,当薄荷释放出清凉的薄荷味时,说明其质量较好;当黄柏具有刺鼻的气味时,说明其品质较差。

2.熏蒸辨药:将中药材放入熏蒸器中进行熏蒸,闻取蒸汽中的气味,观察其气味特点。

熏蒸后的气味对中药材的质量判断非常有用。

例如,当熏蒸麝香时,它会释放出麝香特有的气味,这是鉴别麝香真假的重要方法之一。

3.挥发辨药:将中药材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观察其挥发出的气味。

不同的中药材挥发出的气味特点不同,通过观察气味的变化可以判断其品质。

例如,当干燥的五味子放置一段时间后产生果香气味,说明其品质较好。

中药材的辨别与鉴别方法简介

中药材的辨别与鉴别方法简介

中药材的辨别与鉴别方法简介中药材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被广泛使用。

然而,由于市场上的中药材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加之一些商家的不法行为,使得中药材的辨别与鉴别成为了专家学者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材辨别与鉴别方法,以帮助读者正确辨别和选购中药材。

一、外观特征鉴别法外观特征鉴别法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鉴别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中药材的外观特征,如形状、颜色、气味等方面进行判断。

例如,当我们购买人参时,要注意其外形是否呈现人形、断面是否具有年轮状等特征,这都是判断人参品质的重要指标。

二、显微镜鉴别法显微镜鉴别法是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材料的微观形态来判断其真伪、品质的方法。

通过放大样品,观察细胞的构造、细胞中的气泡、晶体和油滴等特征,可以准确判定中药材的种类。

例如,当我们需要辨别川芎和当归时,通过显微镜可以分辨出两者细胞结构的异同,从而做出正确的鉴别。

三、质量测定法质量测定法是通过测定中药材中含有的一些特定化学成分来鉴别其质量。

例如,通过检测人参中人参皂苷的含量,就可以判断出人参的品质好坏。

质量测定法不仅可以判断中药材的真伪,还可以评估其药效,对于合理使用中药材具有重要意义。

四、化学鉴别法化学鉴别法是通过检测中药材中特定的化学成分来鉴别其真伪和品质。

根据不同的中药材,可以采用不同的化学试剂进行反应,观察反应结果来判断其成分是否符合标准。

例如,红花中的红素经过酸性溶液反应后会变红,而假红花则不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五、色谱鉴别法色谱鉴别法是一种通过分离物质成分并测定其相对含量来进行中药材鉴别的方法。

常用的色谱鉴别方法包括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等。

通过分析和对比中药材中的特定成分的相对含量,可以确定其真伪和质量。

综上所述,中药材的辨别与鉴别是确保中药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中药材辨别与鉴别方法,包括外观特征鉴别法、显微镜鉴别法、质量测定法、化学鉴别法和色谱鉴别法。

237味中药鉴别特点

237味中药鉴别特点

237味中药鉴别特点中药是我国传统的宝贵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

对于中药的鉴别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正确鉴别药材的真伪和质量,才能保证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实践中,针对237种常见的中药,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进行鉴别。

一、感官特征鉴别中药的第一步是通过观察和感受其外表特征。

这包括药材的形状、颜色、气味和味道等方面。

不同的中药具有不同的形状,有的是根茎状,有的是花蕾状,有的是果实状,有的是树皮状等等。

颜色方面,有的中药呈现鲜艳的黄色,有的呈现深色或浅色。

气味和味道也是中药鉴别的重要特征,有些药材具有浓烈的香味,有些药材具有苦味等。

通过对这些感官特征的观察和感受,可以初步判断中药的真伪和质量。

二、形态特征中药的形态特征也是进行鉴别的重要方面。

这包括药材的大小、形状和纹理等特征。

正宗的中药药材应该具有一定的规格和形状,如果形态特征与正宗的药材不符合,就需要怀疑其真伪。

此外,药材的纹理也是鉴别中药的重要参考依据,正宗的中药药材应该具有清晰的纹理和质地。

三、热湿性中药的热湿性是指中药在煎煮过程中的特点。

有些中药在煎煮时具有较大的热性,容易煮沸和熬煮,可以迅速释放出药效。

而有些中药具有较大的湿性,需要较长时间的煎煮才能充分释放出药效。

鉴别中药的热湿性可以通过观察其煎煮过程中的水汽,并结合传统经验进行判断。

四、化学成分中药的化学成分是决定其药效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正宗的中药药材应该含有一定的有效成分,并且成分的含量应该符合标准。

通过现代的科学手段,可以对中药药材进行化学分析,判断其有效成分是否达到标准。

此外,一些特殊的化学成分也可以用来鉴别中药的真伪和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237种常见的中药,可以通过观察、感受、形态特征、热湿性和化学成分等方面进行鉴别。

鉴别中药的真伪和质量对于保证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非常重要,因此在使用中药时应该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中药材的鉴别方法

中药材的鉴别方法

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引言中药材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假冒伪劣的中药材,因此,正确鉴别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成为了中医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介绍中药材的鉴别方法,包括外观特征、理化性质、显微鉴定和化学鉴定等方面。

一、外观特征通过观察中药材的外观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真伪和质量。

1.外形特征:观察中药材的整体形状、颜色、大小、表面光泽等。

2.气味特征:闻取中药材的气味,判断是否具有特殊的香气或臭味。

3.触感特征:用手触摸中药材,感受其质地和湿润程度。

二、理化性质中药材的理化性质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判断其真伪和质量。

1.比重测定:测量中药材的体积和质量,计算其比重。

2.溶解性测定:将中药材置于不同溶剂中,观察其溶解情况。

3.灰分测定:将中药材置于高温中燃烧,测量其灰分含量。

4.水分测定:用干燥法或称重法测量中药材的水分含量。

5.挥发性成分测定:利用蒸馏或提取方法,提取中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三、显微鉴定显微鉴定是通过显微镜观察中药材的细胞结构和组织特征,判断其真伪和质量。

1.细胞学鉴定:观察中药材的细胞形态、组织结构和细胞间的空隙等特征。

2.层析鉴定:将中药材制成横切片或纵切片,观察其中化学成分的分布情况。

3.化学染色:利用染色剂对中药材进行染色,增强相关组织结构的可见性。

四、化学鉴定化学鉴定是通过分析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判断其真伪和质量。

1.薄层色谱法:将中药材提取物涂抹在薄层板上,观察色谱图案,与标准色谱图进行比对。

2.液相色谱法:将中药材提取物通过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得到其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

3.质谱法:利用质谱仪分析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得到其质谱图谱。

五、其他鉴别方法除了以上的鉴别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鉴别方法可以辅助判断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1.理论鉴别:通过研究中药材的药理学和药物活性,判断其是否符合预期的药效。

2.标准对比:与已知的标准中药材进行对比,查看其外观、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是否相似。

如何辨别真伪天然药材

如何辨别真伪天然药材

如何辨别真伪天然药材草药和中药制剂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并被认为是较安全和可靠的治疗方法。

随着人们对天然疗法的需求不断增长,天然药材的市场也日益繁荣。

但是,由于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不良商家,所以如何辨别真伪天然药材成为了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那么,本文将从几个主要的方面来介绍如何辨别真伪天然药材。

一、认识真伪药材外表特征第一步肯定是要学会认识真伪药材外表的特征。

首先是香气的感觉,正宗的中药是有浓郁的香气的,如果闻起来没有味道或味道不对,那么很可能是假药材。

接下来要看药材的外观,正宗的药材要求质地坚实,颜色要纯正,如果有夹杂或杂质,颜色过浅、过深都可能是假的。

此外,还要观察药材的纹理,正宗药材的纹路细密,不应该有毛刺或凹凸的情况出现。

二、注意药材的产地和原材料药材的产地和原材料也是判断真伪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如果是正宗的中药材,产地通常都是在中国的中药材基地,因为这些地方具有天然且优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能够保证药材的品质。

此外,生产商也会在包装上标注原材料的来源,因为一些假冒的药材往往来自于质量较劣或有污染的环境,所以这也是区分真伪药材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了解制药过程制药过程是在中药材到达厂家后的重要一步,正宗的制药过程会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以保证药材的品质和纯度。

与此同时,市场上有许多不良厂家采用劣质的原材料,并添加一些不必要的物质以降低成本。

所以,与正规、有一定声誉的中药生产商交流并了解他们制药的原则和标准是比较必要的。

如果生产商拒绝谈论或拒绝提供详细信息,那么这个生产商可能就不是很值得信任。

四、观察包装和品牌最后一个方面是观察包装和品牌。

正规的中药生产商通常会在包装上注明成分,药材的产地以及有效期等重要信息。

高品质的中药药材通常会配有品牌,因为这些品牌与原料厂商、制药厂商以及其他有关方面有着严格的质量控制机制。

所以,如果你看到一些在包装上没有注明品牌或者标注模糊、不清楚的信息,那么很可能是低质量或假冒药材。

中医药材识别方法及技巧

中医药材识别方法及技巧

中医药材识别方法及技巧中医药材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对人们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确识别中医药材,是保证药材质量和有效性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药材识别方法及一些技巧。

一、外观特征识别法外观特征是识别中医药材的首要依据。

中医药材的外观特征包括形状、颜色、质地、气味等。

以枸杞子为例,其外观特征为红色、长条形,质地柔软,具有特殊的枸杞味道。

通过对外观特征的观察和辨别,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中医药材。

二、质地与口感识别法中医药材的质地与口感也是一种重要的识别方法。

质地指的是中医药材在手感上的表现,如柔软、硬实、湿润等。

口感则通过品尝中医药材来判断其味道,如苦、辛、酸等。

质地与口感的判断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才能准确判断中医药材的质地和口感。

三、药材化学成分分析法药材化学成分分析是一种高科技手段,通过对中医药材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以准确鉴别中医药材的真伪。

对于某些外观特征相似的药材,如白术与猪术、黄连与石黄连,通过药材化学成分分析可以明确区分它们的差异。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的科研设备和技术支持,一般人难以应用。

四、熟知药材品种特点识别法不同的中医药材具有独特的品种特点,只有熟知这些特点,才能准确识别中医药材。

例如,人参是中医药材中的名贵品种,其特征是外皮黄白色,纵向有细长的纹理,断面具有明显的放射状结构。

只有了解了这些特点,才能与其他花旗参等药材进行区分。

五、参考书籍及专家指导法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最好的识别方法是查阅相关参考书籍或请教专家。

《中华本草》、《本草纲目》等是中医药材识别的重要参考书籍,其中有详细的描述和图片,可以对中医药材进行准确的了解。

同时,向中药专家咨询,可以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提高中医药材识别的准确度。

总结中医药材识别是一门独特的技艺,准确的识别是保证中药疗效的基础。

通过对中医药材的外观特征、质地与口感、药材化学成分的分析、熟知药材品种特点以及参考书籍及专家指导的综合运用,可以提高中医药材识别的能力和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析中药材的感官鉴别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鉴别中药材的真伪优劣。

方法通过人的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来查明某一品种的实体真象。

结果掌握性状感官鉴别技术,可基本杜绝假冒伪劣药材。

结论“五味感官鉴别法”简便易行,行之有效,可予推广。

【关键词】中药材;感官鉴别
中药材是中国的国宝,是中华民族繁衍昌盛,防病治病的主要药材,
其药材的真伪优劣,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科研结果的准确和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因此,中药药品质量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为了保
障人民用药安全,从事中药工作的人员只有掌握中药鉴定技术,特别是性状感官鉴别技术,才能杜绝假冒伪劣药材。

感官鉴别主要是通过人的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来查明某
一品种的实体正象[1]。

本文就此谈谈个人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1 视觉
用肉眼直观中药材的特征,包括看形状、看大小、看色泽、看表面、看质的和看断面六点。

1.1 看形状看药材固定的外形特征,如甘草的圆柱状根、桔梗的圆
锥状根、地黄的纺锤形根、山药的块状根,肾形的沙苑子、芝麻状的
地肤子、心形的细辛叶、箭形的淫羊藿叶、喇叭状的凌雲花、棒状的
金银花、手形的佛手和纺锤形的胖大海等[2]。

另不少的中药材的外观很形象,能正确地形容出该药的特征。

如海马的“马头蛇尾瓦楞身”、野山参的“人字形,铁线纹,马芽芦,灯草心,腿、皮细短横体,落
扁膀加珍珠尾”等。

看形状时,一般不需要做任何处理,但在观察皱
缩的全草、叶或花类时,可先浸湿使其软并展平,观察某些果实、种子、动物药时,如有必要可浸软后采取所需部位进行观察。

1.2 看大小看药材的长短、粗细和薄厚程度。

测量长短和粗细时,
一般指常见药材的大小,允许有少量高或低于所规定的数值,测量时可用毫米刻度尺;对细小的种子,可置于有毫米方格线的纸上,每
10粒种子紧密排列成一行,测量后求其平均值。

1.3 看表面看药材不同的表面特征。

即光滑或粗糙、皮孔或皱纹、
光泽的有无和其他特征。

如天麻的“鹦哥嘴、鱼鳞纹、肚脐眼”,重楼的“波浪纹”,琥珀的油脂光泽,云母石的透明性等。

1.4 看光泽看药材表面的颜色。

药材的色泽一般较固定,其变化与产地、质量和品种真伪密切相关。

如厚朴内表面紫色或紫褐色、油性,故亦名紫油厚朴;金银花黄白相间,如金银色泽一般;鸡血藤溢出树脂,色泽似鸡血,而其伪品或易混品却与其明显不同。

看色泽时,药
材应干燥,在白昼自然光下观察。

1.5 看质地看药材疏密、粘性或粉性等。

如厚朴的油润、山药的粉性、天麻的角质、珍珠的珠光等。

又如山茱萸的质地是柔软性,其他
伪品滇刺枣皮、葡萄果皮、小檗果无此特征[3]。

1.6 看断面看药材自然段面时的现象和刀削平后的组织排列特征。

前者如独钟的橡胶丝、葛根的纤维性,后者如黄芪的“全井玉栏杆”,何首乌的“云锦花纹”,防己的“车轮纹”,商陆的“罗盘纹”等[4]。

2 触觉
用手对检品进行摸、掂、拍、按、拣、捻、搓、卡、指甲掐、抠等
试法来感受,考察某药品质地的干湿、软硬、大小、长短、厚薄、轻重、虚实、滑涩、老嫩、陈新等的不同程度,判断检品的真伪优劣。

如海金沙、松花分手捻有润滑感,易从指缝中溜出;黄芪软而绵韧,
不易折断,而伪品蜀葵则硬尔脆,容易折断;当归软而揉,欧当归则
糯而糙;青黛的滑润;紫草的柔软染手;滇紫草的坚硬;自梢花质轻
疏松;天仙子手握有粘性;羚羊角手握合八;真鹿茸毛滑舒适;土茯
苓折之具弹性。

3 味觉
味觉是指直接用口常食或取小量咀嚼,或加开水浸泡尝浸出液的方
法。

一般需放在口中咀嚼或品尝1min左右,使舌头的各部分都接触
到药液,才能尝出正确的味感,然后再吐出来。

有毒药材需尝味时,
应特别防止中毒。

如人参味苦微甜、白薇味微苦、萱草味淡、山楂味
酸甜、乌梅味酸而叮牙、党参味甜而腻嚼之无渣、石槲味淡而粘滑有渣、板蓝根苦而特异、秦皮味苦而入喉、拳参味苦极涩、蚤休味苦略辣、五味子酸苦甘辛咸五味俱全等。

4 嗅觉
主要用鼻闻,辨别香、臭、腥、膻、霉、臊或日常熟悉的气味。


的药材气味十分特殊,一嗅即可得出判断,往往成为它法所不能及的独到方法。

如当归的香而清气,细辛的清而香气,墓头回的脚臭气,
麝香的香串气,牡丹皮、五加皮的芳香气,苍术、白术的油腻气,金
钱白花蛇、鹿茸的腥臭气,琥珀、血竭的松香气,香薷、谷精草的清
香气等。

检查气味时,可直接嗅闻或折断、破碎或搓揉及热水湿润后
检查。

因某些动物的骨、角及一些树脂类药材本身无特殊的气味,但
经沸水浸泡软化后可产生某些特殊的气味,以区别于它们的伪品。

举例如下。

犀角:其置沸水中微渗后气味清芳香,有类似芝麻香气,而它的伪
品水牛角为牛科动物水牛的角,将其置沸水中微渗后无清香而略有腥气。

血竭:其粉末置沸水中软化后味微甘,而伪品血竭系血竭中掺入松
香或达马胶及其他杂质加工而成,其粉末在沸水中软化后集结成团,
有松香气味逸出。

5 听觉
用耳靠声响来辨别质量或干燥程度或生熟老幼的差别,如蝉蜕手捏
有脆裂声;五花龙骨、赤石脂吸水有嚅嚅之声。

上述五方面的感官鉴别法,世称“五觉法”,在运用中必须相互配合进行。

该法简便易行、行之有效,可基本杜绝假冒伪劣药材,应予推广。

若确有可疑品种不能明辨,则需进一步的细察,可用显微、理化
等方法鉴别。

【参考文献】
1 吴淑荣,孔增科.实用中药材鉴别手册.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329.
2 胡世林.中国道地药材.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562.
3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编.全国中草药汇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707.
4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编.中药材鉴别彩照集.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内部资料,1986,1-1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