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钢筋的计算
柱钢筋计算方法

根 数 2
公式 3600+750+48*22*2+1.2*34*22=
10、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
2、上层柱钢筋直径比下层大
10、纵向钢筋变化处理
2、上层柱钢筋直径比下层大
方法
03G101-1P36
三层
上柱钢筋 直径大于 柱时 一二层 公式 公式 方法
长度=3层层高+4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梁 高+2层梁下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3600+750+48*28+700+750+48*28=8488 长度=1层层高+2层层高-一层Hn/3-二层梁下 非连接区-二层梁高 4500+4200-(4500-700)/3-750-700=5983
梁高范围根数=梁高/加密间距
非加密区根数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按焊接计算
9、柱变截面处理03G101-1P38
9、柱变截面处理03G101-1P38
c/hb≤1/6情况:主筋计算同前
9、柱变截面处理03G101-1P38
c/hb>1/6情况: 上筋下插1.5LaE,下筋上弯折如图
柱变截面处理:c/hb>1/6情况
计算柱插筋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 基础插筋的计算公式: 长度=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 • 其中: 绑扎搭接时: 若抗震 非连接区长度=Hn/3 搭接长度=LLE 若非震 非连接区长度=0 搭接长度= LL 机械连接或焊接时: 若抗震 非连接区长度=Hn/3 搭接长度=0 若非震 非连接区长度=500 mm 搭接长度=0 • 要考虑抗震等级、砼标号、锚固、搭接值 • 基础是柱的支座, • 在楼层净高Hn要减去节点高(梁高hb)
柱子钢筋计算公式

柱⼦钢筋计算公式柱⼦钢筋计算公式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加密区/⾮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第三节顶层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
(参看03G101-1第37、38页)⼀、⾓柱⾓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弯锚(≦Lae):梁⾼-保护层+12d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直锚(≧Lae):梁⾼-保护层≧1.5Lae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柱顶部第⼀层:≧梁⾼-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柱顶部第⼆层:≧梁⾼-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保护层+12d直锚(≧Lae):梁⾼-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保护层+柱宽-保护层}⼆、边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保护层+12d直锚(≧Lae):梁⾼-保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保护层+12d直锚(≧Lae):梁⾼-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三、中柱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保护层+12d直锚(≧Lae):梁⾼-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
梁、柱、板钢筋工程算量规则

梁钢筋工程计量规则一、楼层框架梁上部钢筋长度的算法1.楼层框架梁上部贯通筋长度的算法(1)当(hc-保护层)即直锚长度>LaE时,表明梁支座足够宽,上部纵筋可以直锚在支座里,即: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左右支座锚固长度 =Ln+2max[(LaE ),(0.5hc+5d )]其中:Ln ——通跨净长;LaE ——锚固长度;hc ——柱截面沿框架方向的高度(即支座宽度);(2)当(hc-保护层)即直锚长度≤LaE时,表明梁支座不能满足直锚长度,上部纵筋必须弯锚在支座里,即: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左右支座锚固长度=Ln+2max[(LaE),(0.4LaE+15d ),(支座宽-保护层+弯折15d )]2.楼层框架梁上部支座负筋长度的算法(1)左、右支座负筋的计算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支座锚固=max[(LaE),(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弯折15d)](2)中间跨支座负筋的计算第一排中间支座负筋长度=hc+Ln/3×2第二排中间支座负筋长度=hc+Ln/4×2注:Ln取左右两跨净跨长较大值3.楼层框架梁上部架立筋长度的算法架立筋长度=净跨-两边负筋净长+150×2二、楼层框架梁侧面纵筋长度的算法1.构造纵筋当梁净高hw≥450时,在梁的两个侧面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200;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梁侧面构造纵筋=Ln+15d×2(Ln为梁通跨净长)2.抗扭纵筋(1)当端支座足够大时,直锚在端支座里抗扭纵筋长度=通跨净长Ln+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5hc+5d)](2)当支座不能满足直锚长度时,必须弯锚抗扭纵筋长度=通跨净长Ln+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弯折15d)]3.拉筋长度的计算有侧面纵筋一定有拉筋(1)当拉筋同时勾住主筋和箍筋时:拉筋长度=梁宽b-保护层×2+4d+1.9d×2+max(10d,75mm)×2(2)当拉筋只勾住主筋时:拉筋长度=梁宽b-保护层×2+2d+1.9d×2+max(10d,75mm)×24.拉筋根数的计算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间距的2倍,拉筋根数=(Ln-50×2)/非加密区间距的2倍+1三、楼层框架梁下部纵筋长度的算法1.下部贯通筋长度的计算(1)当端支座足够大时,直锚在端支座里下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Ln+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5hc+5d)](2)当支座不能满足直锚长度时,必须弯锚下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Ln+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弯折15d)]2.下部非贯通筋长度的计算(1)当端支座足够大时,直锚在端支座里下部非贯通筋长度=净跨长+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5hc+5d)](2)当支座不能满足直锚长度时,必须弯锚首尾跨下部非贯通筋长度=净跨长+锚入端支座内长度max[(LaE),(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弯折15d)]+中间支座max[(LaE),(0.5hc+5d)]中间跨下部非贯通筋长度=净跨长+左右锚入支座内长度2max[(LaE),(0.5hc+5d)]四、楼层框架梁箍筋的算法箍筋长度=2(梁宽b-保护层×2+2d)+2(梁高h-保护层×2+2d)+1.9d×2+max(10d,75mm)×2箍筋根数:(1)一级抗震等级楼层框架梁箍筋根数=加密区根数×2+非加密区根数加密区根数:[max(梁高hb×2,500)-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根数: (净跨长-加密区长×2)/非加密间距-1(2)二至四级抗震等级楼层框架梁箍筋根数=加密区根数×2+非加密区根数加密区根数: [max(梁高hb×1.5,500)-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根数: (净跨长-加密区长×2)/非加密间距-1五、吊筋的算法吊筋长度=次梁宽b+2×50+2×(梁高-2×保护层)/sin45°(或60°)+2×20d六、附加箍筋的算法附加箍筋长度算法和箍筋计算方法一样附加箍筋间距为8d且≤100,附加根数按图纸标注计算七、屋面框架梁钢筋的算法屋面框架梁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长+(左端支座宽-保护层)+(右端支座宽-保护层)+弯折(梁高-保护层)×2屋面框架梁上部负筋长度=净跨/3(4)+(左端支座宽-保护层)+弯折(梁高-保护层)例题:解:KZ1:450mm×450mm;抗震等级二级;C30混凝土;c=25mm;LaE=34d hc-c=450-25=425mm<LaE=34d=850mm,钢筋需要弯锚上部贯通筋:(10800-450)+2×850=12050mm N=2支座负筋:第一排左 (6600-450)/3+850=2900mm N=2中 (6600-450)/3×2+450=4550mm N=2右 (4200-450)/3+850=2100mm N=2第二排左 (6600-450)/4+850=2387.5mm N=2中 (6600-450)/4×2+450=3525mm N=2右 (4200-450)/4+850=1787.5mm N=2架立筋:第一跨 (6600-450)-(6600-450)/3×2+150×2=2350mm N=2第二跨(4200-450)-(6600-450)/3-(4200-450)/3+150×2=750mm N=2下部非贯通筋:第一跨(6600-450)+2×850=7850mm N=4第二跨(4200-450)+2×850=5450mm N=3构造筋:(10800-450)+15×2×12=10710mm N=4拉筋(只勾住主筋,直径取6mm):(300-2×25+2×6)+1.9×2×6+2×75=434.8mm根数:(6600-450-2×50)/(2×200)+1+(4200-450-2×50)/(2×200)+1=28根箍筋:2×(300-2×25+2×10)+2×(700-2×25+2×10)+1.9×2×10+2×100=2118mm 根数:第一跨加密区 (1.5×700-50)/100+1=11根 2×11=22根非加密区(6600-450-2×1.5×700)/200-1=20根第二跨加密区 (1.5×700-50)/100+1=11根 2×11=22根非加密区(4200-450-2×1.5×700)/200-1=8根箍筋总根数=22+20+22+8=72根柱钢筋工程计量规则一、基础层插筋计算(1)柱直接生根于基础板;(2)柱生根于基础梁上基础插筋长度=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IEa的取值:h-c≥0.5LaE,max(12d,150)h-c≥0.6LaE,max(10d,150)h-c≥0.7LaE,max(8d,150)h-c≥0.8LaE,max(6d,150)h:基础厚度;h-c=h1二、柱纵筋长度的算法1.-1层柱子纵筋长度纵筋长度=-1层层高-(-1层非连接区hn/3)+1层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层顶面是hn/3,净高其余均为max(1/6净高、500、柱截面长边)2.1层柱子纵筋长度纵筋长度=1层层高-1层非连接区hn/3+max(hn/6,hc,500)+搭接长度LlE3.中间层柱子纵筋长度纵筋长度=中间层层高-当前层非连接区+(当前层+1)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非连接区=max(hn/6,hc,500)4.顶层柱纵筋计算(1)顶层中柱纵筋计算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梁高-保护层)+12d非连接区=max(hn/6,hc,500)注:当直锚长度<laE,且顶层为现浇混凝土板,其强度等级≥C20,板厚≥80mm时(2)顶层边柱纵筋计算情况A:当顶层梁宽小于柱宽,又没有现浇板时,边柱外侧纵筋只有65%锚入梁内;顶层边柱纵筋长度:1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1.5LaE(65%)2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保护层+(与弯折平行的柱宽-2×保护层)+8d(35%)3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保护层+(与弯折平行的柱宽-2×保护层)4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保护层+12d5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 LaE情况B:当顶板为现浇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板厚≥80mm时,边柱外侧纵筋100%锚入梁及板内;顶层边柱纵筋长度:只有1号钢筋和4号钢筋情况C:当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率大于1.2%时,边柱外侧纵筋分两批锚入梁内,50%根数锚固长度为1.5LaE,50%根数锚固长度为1.5LaE+20d;顶层边柱纵筋长度:边柱外侧纵筋分两批锚入梁内,50%根数锚固长度为1.5LaE,50%根数锚固长度为1.5LaE+20d1号纵筋长度(外侧根数一半)=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1.5LaE1号纵筋长度(外侧根数一半)=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长度-梁高+1.5LaE+20d(3)顶层角柱纵筋计算顶层角柱两面有梁,其纵向钢筋的计算方法和边柱一样,只是外侧是两个面,外侧纵筋总跟数为两个外侧总根数之和计算5.柱变截面位置纵向钢筋构造(1)柱纵向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对于绑扎搭接和机械连接不宜大于50%,对于焊接连接不应大于50%(2)框架柱纵向钢筋直径d>28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三、柱箍筋根数的算法1.基础箍筋根数计算根数=(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间距-12.-1层箍筋根数计算根部根数=[hn(-1层)/3-50]/加密间距+1梁下根数=[hn(1层)/3]/加密间距+1梁高范围根数=梁高/加密间距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3.1层箍筋根数计算根部根数=[hn(1层)/3]/加密间距+1梁下根数=max[hn(2层)/6,hc,500]/加密间距+1梁高范围根数=梁高/加密间距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4.顶层箍筋根数计算(假如房屋只有两层)根部根数=max[hn(2层)/6,hc,500]/加密间距+1梁下根数=max[hn(2层)/6,hc,500]/加密间距+1梁高范围根数=梁高/加密间距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例题:楼层框架梁均为300mm×650mm,混凝土等级C30,板厚100mm,抗震等级二级,基础为800mm的筏板基础,计算:柱的钢筋工程量,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我们将通过等截面抗震框架柱平法施工图,绘制框架柱的里面钢筋排布图 和截面钢筋排布图,学习关键不问钢筋锚固长度计算,以进一步深入掌握平法 知识,提高抗震框架柱平法施工图的识读能力。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任务
右图为某办公楼柱平法施工图。 试计算2号和B号定位轴线交接
的KZ1的钢筋工程量。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根据图纸内容归纳工程信息见下表。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根据图纸的信息计算钢筋非连接区和箍筋加密区见下表。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根据图纸的信息、h边立面 钢筋排布图见右图。
3270 3270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
L=2×(0.4+0.4)- 8×0.025 + 19.8×0.008
170 93228
柱箍筋计算公式
1.柱箍筋根数计算公式 (1)基础内箍筋根数:
n max2,hj 100 基c 基d x 基d y / 500 1
式中
hj——基础高度; 基c——基础保护层厚度; 基dx——基础底板x方向钢筋; 基dy——基础底板y方向钢筋。
柱箍筋计算公式
1.柱箍筋根数计算公式
=1558.4 一层:n=(1100-50)/100+1620/200 +(550+400)/100+1=11+9+10+1=31根 二层到顶层:n=2×[(550-50)/100+ 2100/200 + (550+400)/100+1] =2×(5+11+10+1)=54根
85 132464
L=0.4- 2×0.025 + 24.8×0.008 =548.4 一层:n=2×31=62根 二层到顶层:n=2×54=108根
柱子基础钢筋计算实例

梁构件钢筋实例计算WKL钢筋计算实例1.平法施工图WKL1平法施工图,见下图。
锚固方式:采用“梁包柱”锚固方式。
2.钢筋计算(1)计算参数①柱保护层厚度c=30mm;②梁保护层=25mm;③l aE=33d;④双肢箍长度计算公式:(b-2c+d)×2+(h-2c+d) × 2+(1.9d+lOd)×2;⑤箍筋起步距离=50mm;⑥锚固方式:采用“梁包柱”锚固方式。
P59(2)钢筋计算过程1)上部通长筋2 18①按梁包柱锚固方式,两端均伸至端部下弯1.7 l aE②上部通长筋长度:=7000+5000+6000+300+450- 60+2×1.7l aE=7000+5000+6000+300+450-60+2×1.7×33×18=20771mm③接头个数=20771/9000-1=2个2)支座1负筋上排2 8下排2 18①上排支座负筋长度=1.7l aE+(7000-600)/3+600-30=1.7×34×18+(7000- 600)/3+600- 30=3745mm②下排支座负筋长度=1.7l aE+(7000-600)/4+600-30=1.7×34×18+(7000-600)/4+600-30= 3211mm3)支座2负筋上排2 18下排2 18①上排支座负筋长度=2×(7000-600)/3+600=4867mm②下排支座负筋长度=2×(7000- 600)/4+600=3800mm4)支座3负筋上排2 8下排2 8①上排支座负筋长度=2×(6000-750)/3+600=4100mm②下排支座负筋长度=2×(6000-750)/4+600=3225mm5)支座4负筋上排2 18下排2 18①上排支座负筋长度=1.7l aE十(6000-750)/3+900-30=1.7×34×18+(6000-750)/3+900-30=3661mm②下排支座负筋长度=1. 7l aE+(6000-750)/4+900-30=1.7×34× 18+( 6000-750)/4+900- 30=3223mm6)下部通长筋4 22 P79①上部通长筋长度= 7000+5000+6000+300+450-60+2×15d=7000+5000+6000+300+450-60+2×15×22 =19350mm②接头个数=19350/9000-1=2个7)箍筋长度(4肢箍)①外大箍筋长度=(200-2×25+8) 2+(500-2×25+8) ×2+2×11.9×8=1423mm②里小箍筋长度=2×{[(200-50)/3+25+8]+(500-50+8) }+2 ×11.9×8=1273mm8)每跨箍筋根数①箍筋加密区长度=2×500=lOOOmm②第一跨=21+21=42根加密区根数=2×[(1000-50)/100+1]=21根非加密区根数=(7000-600-2000)/200-1= 21根③第二跨=21+11=32根加密区根数=2×[(1000- 50)/100+1] =21根非加密区根数=(5000- 600-2000)/200-1=11根④第三跨=21+16 =37根加密区根数=2×[(1000-50)/100+1]=21根非加密区根数=(6000-750-2000)/200-1=16根⑤总根数=42+32+37 =111根框架柱构件钢筋实例计算本小节所有构件的计算条件,见下表。
钢筋柱子纵筋计算公式

钢筋柱子纵筋计算公式钢筋柱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承重构件,其纵筋的计算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纵筋的数量和布置对柱子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设计钢筋柱子时,需要根据柱子的受力情况和设计要求来确定纵筋的数量和布置。
下面我们将介绍钢筋柱子纵筋计算的相关公式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
钢筋柱的受力状态通常包括受压区和受拉区。
在受压区,钢筋柱需要承受压力,而在受拉区,钢筋柱需要承受拉力。
根据受力状态的不同,钢筋柱的纵筋布置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受压区的钢筋柱,我们通常采用受压配筋的方式来设计。
受压配筋的计算公式如下:As = (N 0.85 f_c b x) / f_y。
其中,As为受压区的钢筋面积,N为柱子的轴向压力,f_c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b为柱子的截面尺寸,x为受压区的有效高度,f_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
在计算受压区的钢筋面积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钢筋的抗拉强度,以及柱子的轴向压力。
根据这些参数,可以确定受压区的钢筋面积,从而确定钢筋的数量和布置。
对于受拉区的钢筋柱,我们通常采用受拉配筋的方式来设计。
受拉配筋的计算公式如下:As = N / f_y。
在计算受拉区的钢筋面积时,只需要考虑柱子的轴向拉力和钢筋的抗拉强度即可。
根据这些参数,可以确定受拉区的钢筋面积,从而确定钢筋的数量和布置。
除了根据受力状态来确定钢筋的数量和布置外,还需要考虑柱子的受力性能和构造要求。
例如,在地震区设计钢筋柱时,需要考虑柱子的抗震性能,通常需要增加纵向箍筋来提高柱子的抗震性能。
总的来说,钢筋柱子纵筋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和参数。
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受力情况来确定钢筋的数量和布置,以确保钢筋柱子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抗震性能。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通常会采用专业的结构分析软件来进行钢筋柱子纵筋的计算和设计。
这些软件可以根据输入的参数和要求,自动计算出钢筋的数量和布置,并生成详细的设计图纸和报告。
柱钢筋工程量手算详解

顶层边柱主筋长度
1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 +1.5锚固长度(65%) 2号纵筋长度=顶层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锚
固长度(梁高-保护层+柱宽-2*保护层+8d )
基础箍筋根数计算 根数=(数计算 按绑扎计算箍筋根数
1层箍筋根数计算 按焊接计算
根部根数=(加密区长 度-50)/加密间距+1
梁下根数=加密区长度 /加密间距+1 梁高范围根数=梁高/ 加密间距
非加密区根数=非加密 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
• 根数计算也可以加密区/间距+非加密/间距 • 逢小数进一
变截面
c/hb≤1/6情况 主筋计算同前
1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首层层高 -首层非连接区 Hn/3+max(Hn/6, hc,500)+搭接长度 LlE
中间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中间层层 高-当前层非连接区+ (当前层+1)非连接 区+搭接长度LlE
非连接区=max (1/6Hn、500、Hc)
顶层中柱主筋长度
中柱纵筋长度=顶层 层高-顶层非连接区梁高+(梁高-保护层) +12d
变截面
c/hb>1/6情况 上筋下插1.5LaE 下筋上弯折如图
回总目录
柱配筋计算
目录
1.柱的平面表示方法 2.柱钢筋的识别 3.柱钢筋计算规则
柱子基础插筋长度
-1层柱子主筋长度
纵筋长度=-1层层 高—1层非连接区 Hn/3+1层非连接区 Hn/3+搭接长度LlE
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 只有基础层顶面和首 层顶面是1/3净高其余 均为(1/6净高、500、 柱截面长边)取大值
柱子完整钢筋计算公式

柱子完整钢筋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柱子是承受压力和承重的重要结构元素。
为了确保柱子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需要进行钢筋计算来确定柱子所需的钢筋数量和布置方式。
柱子完整钢筋计算公式是确定柱子钢筋配筋的重要工具,下面将介绍柱子完整钢筋计算公式的具体内容和计算方法。
柱子完整钢筋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柱子的受力情况和截面尺寸来确定柱子所需的钢筋数量和布置方式。
柱子受力主要包括受压和受拉两种情况,根据受力情况的不同,柱子的钢筋布置也会有所不同。
柱子完整钢筋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柱子受压区钢筋面积的计算公式。
柱子受压区的钢筋面积是根据柱子的受压承载能力和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来确定的。
柱子受压区钢筋面积的计算公式为:As = (N 0.85 fck b x) / (0.85 fy)。
其中,As为柱子受压区的钢筋面积,N为柱子的轴向受压力,fck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b为柱子截面的宽度,x为受压区高度,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2. 柱子受拉区钢筋面积的计算公式。
柱子受拉区的钢筋面积是根据柱子的受拉承载能力和混凝土的承载能力来确定的。
柱子受拉区钢筋面积的计算公式为:As = N / (0.85 fy)。
其中,As为柱子受拉区的钢筋面积,N为柱子的轴向受拉力,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3. 柱子的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钢筋配筋计算公式。
柱子的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钢筋配筋计算公式是根据柱子的受力情况和截面尺寸来确定的。
柱子的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钢筋配筋计算公式为:As,min = 0.1 b x / fy。
其中,As,min为柱子最小配筋面积,b为柱子截面的宽度,x为受压区高度,fy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4. 柱子的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钢筋配筋验算公式。
柱子的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钢筋配筋验算公式是根据柱子的受力情况和截面尺寸来确定的。
柱子的受压区和受拉区的钢筋配筋验算公式为:ρ = As / (b x)。
其中,ρ为柱子的配筋率,As为柱子的钢筋面积,b为柱子截面的宽度,x为受压区高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柱的“平法”表示方法
层高
标高(m )
层号
4.5 -4.530 -1 4.5 -0.030 1 4.2 4.470 2 3.6 8.670 3 3.6 12.270 4
15.870
屋面
KZ1所需要计算的钢筋工程量有哪些?
2、柱基础插筋计算04G101-3 P45
钢筋的锚固、搭接值确定(03G101-1P34)
Ll =ξLa
LlE =ξLaE
非抗震 抗震 注:
1.当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时,其LlE 与Ll 值按较小的直径计算。
2.在任何情况下Ll 不得小于300mm 。
3.式中ξ为搭接长度修正系数。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lE 与Ll
1.6
1.4 1.2 ξ 100
50
d ≤25
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ξ 2、柱基础插筋计算 计算柱插筋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 基础插筋的计算公式:
长度=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 lE
➢ 要考虑抗震等级、砼标号、锚固、搭接值 ➢ 基础是柱的支座,因此先画(计算)支座 ➢ 在楼层净高Hn 要减去节点高(梁高hb ) ➢ 柱根的确定
3、柱基础层钢筋计算04G101-3 P32
➢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
3.2、首层柱纵筋计算(中间层)
➢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非连接区+2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 lE
6、中间层2层柱纵筋计算
➢纵筋长度=2层层高-2层非连接区+3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 lE
8、顶层柱纵筋计算03G101-1 P38
➢中柱(2,B位置)
➢中柱纵筋长度=3层层高-3层非连接区-保护层+12d
7、顶层柱纵筋计算
➢边柱(2,A位置)
9、箍筋长度计算03G101-1P35
柱箍筋的拆分03G101-1P46
9、箍筋长度计算
➢2号筋长度=[(b-保护层*2-D)/6*2+D]*2+(h-保护层*2)*2+8d+1.9d*2+max(10d,75mm)*2 --D为纵向钢筋直径
9、箍筋长度计算
➢3号筋长度=[(h-保护层*2-D)/6*2+D]*2+(b-保护层*2)*2+8d+1.9d*2+max(10d,75mm)*2--D为纵向钢筋直径
10、箍筋根数计算
➢基础层➢-1层
10、箍筋根数计算
➢首层以上箍筋根数
➢注:当柱纵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应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均按≤5d(d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及≤100的间距加密
箍筋
11、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
➢1、上层柱钢筋根数比下层多
11、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
➢3、下层柱钢筋根数比上层多
12、柱变截面处理
➢1、c/hb≤1/6情况(绑扎搭接)
12、柱变截面处理
➢3、机械连接或焊接时
14、梁上柱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