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文学常识选择题

合集下载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文学常识(教师版)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文学常识(教师版)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文学常识一、单选题1.(2020七上·德惠期末)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B.《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代表作——散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等。

C.《济南的冬天》——老舍——代表作——小说《茶馆》,诗文集《踪迹》。

D.《咏雪》——出自《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

【答案】C【知识点】作家作品【解析】【分析】C项错误,《茶馆》是话剧,诗文集《踪迹》作者是朱自清。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作家作品之间的搭配,都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2.(2020七上·浦东期末)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寓言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伊索寓言》讲述了许多古希腊的寓言故事,《女娲造人》也是充满了丰富想象的寓言故事。

B.郭沫若写的诗歌《天上的街市》,意境美妙,语言铿锵,借助牛郎织女故事,体现诗人改造现实生活的愿望。

C.《动物笑谈》的作者康拉德·劳伦兹是意大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通过写《诫子书》一文,告诫儿子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答案】D【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作家作品【解析】【分析】A.《女娲造人》是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不是寓言故事。

B.错在“语言铿锵”,应该是:语言清新自然。

C.《动物笑谈》的作者康拉德•劳伦兹是奥地利人。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级文章内容的把握,注意把握所学文章的作者、作品及主要内容。

部编初中语文七上语文1-3单元文学文化常识

部编初中语文七上语文1-3单元文学文化常识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泰戈尔,印尼作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B.史铁生,生于北京,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

C.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及作者分别是:《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红楼梦》(曹雪芹)。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答案】A【解析】A.泰戈尔,印度作家,不是“印尼作家”,故选A。

2.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观沧海》——曹操——乐府——汉朝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七绝——唐代C.《次北固山下》——王湾——五律——宋代D.《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散曲——元代【答案】C【解析】C.应改为:《次北固山下》——王湾——五律——唐代;故选C。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到了美女蛇的故事、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以及长妈妈的名字的来历,揭示了儿童广泛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之间的尖锐矛盾。

B.《陈太丘与友期行》塑造了陈元方这个明白事理,有礼有节,品行正直的“方正”少年形象。

C.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一文,赞美了母爱的艰辛和伟大,用平静内敛的文字打发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也流露出自责和悔恨。

D.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情怀。

【答案】A【解析】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没有写到长妈妈的名字的来历,是《阿长与〈山海经〉》中写到的。

故选A。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济南的冬天》一文作者抓住了济南“温晴”这一特点,描绘出一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美景。

B.《雨的四季》一文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C.《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反映了当时社会一些上层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况,是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文学常识选择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文学常识选择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文学常识选择题1、下列关于名著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一本小说集,收录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等小说。

B.《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解析】A。

《朝花夕拾》是散文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等是散文。

2、下面对《从百草园三味书屋》的课文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中“似乎”表推测语气,表示不确定,因为“我”与百草园不见已经有七八年;“确凿”表示肯定,表明作者对百草园印象深刻。

“似乎”和“确凿”自相矛盾。

B.“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从空间角度由低到高描写百草园中的静态景物。

C.“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从空间的角度由高到低描写百草园中的动态景物,写出了它们的可爱、灵巧,表达了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D.文中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是插叙,令人感到恐怖,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新奇有趣。

【解析】A,“似乎”和“确凿”不矛盾。

3、下面对《从百草园三味书屋》的课文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作者从视觉、听觉、味觉等角度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一年四季里百草园的乐趣。

期中分类复习:七年级上册常识与名著名篇试卷(含答案解析)

期中分类复习:七年级上册常识与名著名篇试卷(含答案解析)

常识与名著名篇试卷一、单选题1.(2024七上·莎车期中)下列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孔子——战国末期——语录体B.《金色花》——泰戈尔——印度——《新月集》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现代——《呐喊》D.《春》——朱自清——散文家——《朱自清全集》2.(2024七上·应城期中)下列对鲁迅《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原来集名是《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

B.选文中“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说明了父亲的严厉,家人、工人都怕他。

C.《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D.《藤野先生》记录鲁迅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

3.(2023七上·福绵期中)下列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是海伦凯勒,英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C.《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 篇。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至圣先师”。

D.“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如孔子、老子、庄子等都是对古代先哲的尊称。

4.(2023七上·衢江期中)以下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宋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志怪小说集。

B.《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C.古人交流常用敬辞与谦辞,“尊君”“高见”“寒舍”“劳驾”都是古代常用敬辞。

D.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和五十岁。

5.(2023七上·合浦期中)以下对《朝花夕拾》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是鲁迅撰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五猖会》写了“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挠,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教育的不合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及名著测试选择题精选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及名著测试选择题精选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及名著综合测试选择题精选1. 选出下列选项表述错误的一项()A.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我们学过他的《天净沙.秋思》。

B.《论语》是儒家经典,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与《孟子》《中庸》《大学》合称为“四书”。

C.《观沧海》的作者曹操,其子曹丕曹植在文学上都卓有建树。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曹氏三父子。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左迁指降职贬官。

2.选出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

B.朱自清,字舍予,号秋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C.《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

《聊斋志异》中的志是“志向”,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并不在公明,而是在诸多“奇异的事”。

D.《朝花夕拾》中的《范爱农》一文,刻画了知识分子范爱农这一形象,他倔强耿直,愤世嫉俗,生活贫困潦倒,最终溺水而亡。

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佩弦,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夜雨寄北》的作者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唐代著名诗人,与杜甫齐名,并称“小李杜”。

C.《观沧海》作者曹操,东汉末军事家、政治家、诗人。

这首诗为曹操带兵前往征讨乌桓经过碣石山所作,表现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之作。

D.《浣溪沙》中“浣溪沙”是词牌名,作者晏殊,字同叔,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4.对于《朝花夕拾》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收纳鲁迅的十篇回忆性散文,真实再现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也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风气和状况。

B.《朝花夕拾》塑造了很多鲜活的人物形象,比如:淳朴善良又有些愚昧迷信的阿长;看似严厉其实鼓励我要拥有创新思维的父亲等。

初一语文上册:文学常识选择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文学常识选择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文学常识选择题专项训练(含答案)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抒情散文的共同特点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B《雨的四季》首段"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起开篇点题、领起下文的作用。

C《观沧海》属于古体诗,《次北固山下》则是格律诗(也叫近体诗)。

D《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词牌名。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冰心,原名谢婉莹,其作品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集中体现在作品《繁星》《春水》中。

B《散步》的作者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他双腿瘫痪,长年患病,但他一直在和病魔抗争。

他戏言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作。

C《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B《再塑生命的人》选自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和《孟子》《礼记》《中庸》合称“四书”。

4、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没有提到长妈妈的一篇文章是()A《狗猫鼠》B《五猖会》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藤野先生》5、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散文《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英国作家海伦凯勒。

B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序、倒叙、插叙。

C《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D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五言律诗,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是七言绝句。

6、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为悼念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而作的。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学文化常识复习题(学生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学文化常识复习题(学生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学文化常识复习题一、选择题1.(2020·福建福州市·九年级其他模拟)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这两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都是宋代的文学家。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分别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小说集《呐喊》。

C.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D.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他的小说《最后一课》和《我的叔叔于勒》。

2.(2020·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3.(2020·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观沧海》是曹操写的一首乐府诗。

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观海望天,气势恢宏,表达了自己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宽广胸怀和统一中原的伟大抱负。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开头便选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的气氛。

C.《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虽然通篇写景,但是怀乡之情却贯串始终。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六种景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美丽的秋景衬托着“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的描写,更加突出了秋天风和日丽的景色和作者急欲归家的欢快的心情。

4.(2020·山东聊城市·九年级学业考试)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首,这些诗歌按内容分风、雅、颂三部分。

2024_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文学文化常识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4_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文学文化常识含解析新人教版

文学文化常识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B.《藤野先生》选自《呼喊》,主要讲解并描述作者在日本留学时与藤野先生之间的故事。

C.在科举考试中,殿试为国家级考试,由皇帝主考,录用分三甲,其中,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叫状元或鼎元,其次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D.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一文的语言精致而流畅,富有特色,感情真挚而深厚。

B.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一二岁,弱冠——男子二十岁,花甲——六十岁。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该散文集另有《五猖会》《父亲的病》等篇目。

D.《〈论语〉十二章》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看法、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3.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谢道韫的咏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盛为人所传诵,后世便以“咏絮之才”赞扬女子的文学才能。

B.古时,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知命之年”,50岁称“耳顺之年”。

C.“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赞人见解说“高见”,言己见解说“拙见”;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说“惠存”。

4.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小玲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B.小玲的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她小2岁,小玲要选择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她选择了一只可爱的机器狗。

C.小玲向同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根据古代的礼仪应这么问:“令堂贵姓?”D.老师提问:“农历二月份有哪些节气?”小玲回答:“惊蛰和春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
A.《白洋淀纪事》是孙犁创作的小说、散文的结集。他 用富有诗情的笔调赋予白洋淀以英雄的气质和浪漫的色 彩。 B.湘西是沈从文的“文学原点”,《湘行散记》这部小 说集,是他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 C.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 , 接触“物竞天择”“苏 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经历在《琐记》 中提及。 D《无常》里讲到作者在故乡看大戏,戏里的无常颇具 人情味,阿嫂死了儿子,十分悲伤。无常同情阿嫂,放 其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阎王捆打四十。
18.下面哪篇文章不四孝图》
C.《五猖会》
D. 《故乡)
19.下列各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 )
A.爸爸为爷爷的七十大寿定制了生日重糕,上面写着 “祝令尊大人健康长寿”。
解说:“令尊”是自己对父亲的尊称,用在这里恰当。 B.有首歌这样唱道: “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 的悲伤。”
解说:句中第一 次出现的“梦”和“悲伤”都是动词, 第二次都是名词,
C.“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解说:句中朗读处理是:“牛背上”后面是停顿,“短 笛”“嘹亮”加重音。这样读来使人感到耳畔似乎响起 了一支充满着青春活力的迎春交响曲。 D.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 荫蔽? 解说:这里的“雨点”用的是比喻义。
6.下列有关名著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 )
A.《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封为齐天大圣,负责管理蟠桃园,但是蟠 桃盛会却不请他参加,一气之下搅乱蟠桃盛会,又误闯了兜率天宫, 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 B.《芦花荡》《荷花淀》是《白洋淀纪事》中的姊妹篇,两篇小说 以白洋淀为背景, 讲述了冀中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正面 描写了战争场面的激烈残酷,扣人心弦。 C.《鸭窠围的夜》选自沈从文的散文集《湘行散记》, 通过作者 途中夜宿鸭窠围时一夜间的见闻和思绪,描写了湘西地区特有的自 然景色和独异的人生形态,寄托了作者深沉的生命感喟。 D.《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 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共有10篇。
21.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C ) A.“每棵树仿佛都睁开了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 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 辞。 B.“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 快乐和自由。”句中“灵魂”是名词,“给予” 是动词。 C. “莅临”“高见”“见教”是敬辞,“家 君”“拙作”“鄙人”是谦辞。 D.有些词意义相近,但在某些方面有细微的差别, 我们也称之为同义词。例如:坚定 坚强,时代 时 期。
22.下面说法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A.《荷叶母亲》是冰心写的一篇散文诗。以“荷叶”比喻 母亲, 歌颂伟大的母爱。 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正确翻译是逝去的一切 像河水一样流去 ,日夜不停。 C.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尊君”“惠存” “贤弟”是尊称,“家君 ” “令兄” “见谅”是谦称。 D.“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中“卖弄”一词, 属于贬义词褒用,这里指尽情的表现。
1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的一部儒家经典著 作,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 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集 《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C.只要你肯等一等,生活的美好,总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盛装 莅临。 D.我出身于工人家庭,令尊常常告诫我,要自食其力,清白做人。
3.下图是一张“请柬”。下列关于“请柬”中的措辞,表述不
恰当的一项是( C )
年 十 二
携 夫 人
为 家 父

送 呈
月光举定
愚 弟 三 明
敬 赠
十 五 日 中 午 十 二 时 。
0
临 寒 舍 , 时 间 二

行 花 甲 荣 庚 , 恭 候 贤
于 农 历 己 亥 年 冬 月 二
赵 艺 台 启
九兄十
A.“贤兄”是敬辞 C.“寒舍"是敬辞
16.下列的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D ) A.《闻王昌岭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在 古代表示降职贬官。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称别人的父母为令尊、 令堂,称自己的父母则为家严、家慈。 C.古代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字 是指在本名以外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例如孔子字仲尼。 D“寒舍”“晚生”“拙笔”“阁下”都是谦辞。
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C )
A.《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是英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海 伦.凯勒。她的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生活的故事》 等。 B.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和《孟子》 《札记》《中庸》合称 “四书”。 c.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 ,原名《旧事重得》。《从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五猖会》《藤野先生》都选自这部文集。 D. 《散步》的作者史铁生,是当代文坛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 。他 双腿瘫痪,长年患病。他一直在和病魔作斗争,也戏言自己是“职 业是生病, 业余是写作”。
1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作品有小说 《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B.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荷叶.母亲》选自她 的散文集《繁星.春水》。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它与《大学》《中 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家君”是对别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七年级上册
文学常识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D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共20篇,是“四书”之一。 B.《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西汉末政治家、 军事家,诗人,著有诗歌:《蒿里行》《龟虽寿》等。 C.老舍,原名舒庆看,字舍予,北京人。代表作有小说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文庆组织撰写的一部 志人小说集,课文选取的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 《方正》篇。
8.下列关于文化和文学常识的信思表述不正确的(B )
A.《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 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论语》是由孔子编撰的,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 之一。 C,冰心是近现代伟大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 学家。其诗集《繁星》《春水》表现了母爱、童真、大 自然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的思想内涵-“爱的哲学”。 D.律待,四联八句,每句五个字或者七个字:格律较严, 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中间两联要对偶,平仄也有 规定。
23.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 )
A.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 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未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鲁 迅先生评价《世说新语》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B.汉语中大量的词是不带褒贬色彩的中性词,可以用在 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不好的方面,如“大、小”“高、 低”“远、近”“伟大”“丑陋”等。 C.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一生创作丰 富,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 《飞鸟集》,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要求每首八句,每两句为 一联,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 颔联、颈联要求对仗。
7.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 )
A.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著作有诗文集《踪 迹》,散文集《背影》 《欧游杂记》 《你我》等。 B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 为“李杜”。 C.令尊、垂询、贤弟、奉陪、大驾等属于敬辞,而舍弟、 拙作、见谅、愚见等则属于谦辞。 D动词分为很多种类,走、跑、唱等动作属于动词;爱、 恨、讨厌等心理活动也属于动词;可能、应该、可以等 也属于动词,但这类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B )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朝 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 徨》 ,杂文集《热风》《坟》。 B.《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 庸》《尚书》合称为“四书”。 C.《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 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D.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是中 华传统文化的宝库,许多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都出自 此书,如“咏絮之才”。
14.下列场景中,敬辞与谦辞使用恰当的一项( B )
A.一位老朋友到家中做客,小明欢迎他说“久仰久仰”。 B.小明请老师修改自己的作文,他对老师说“敬请斧正”。 C.同学送给小明生日礼物,小明接过来说“多谢惠存”。 D.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母亲时,小明说“这是令堂”。
15.根据你对名著作品的了解。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
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 A.一些动词表示可能、应该、意愿,如“ 能 、 会”“可能”等,这类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 的前面。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尊君与 家君”,前者称自己的父亲,后者称对方的父 亲。 C.这次国庆作业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 手抄报,大多数同学完成得很好。这句话的标 点符号使用正确。 D.“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 重”中“自然”的语境义为“理所当然”。
5.文学常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 )
A.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 天》,都描绘了自然景物,流露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抒发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冰心的诗歌曾受英国诗人泰戈尔的影响,他们的作品 都简洁、 清新细腻, 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撷取细小的物 象,捕捉刹那间的灵感,抒发内心丰富的情感,蕴含着 深深的哲思。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篇。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诗经》合称为 “四书”。 D.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小说集 《呐喊》《仿徨》, 散文诗集 《朝花夕拾》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