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知识教学文档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生物鸟的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鸟的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鸟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包括飞行、觅食、繁殖等;
3. 掌握鸟类的保护意义和保护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鸟类的生活习性,包括飞行、觅食、繁殖等;
难点:鸟类的分类和保护方法。

教学准备:
1. 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
2. 学具:图片、录音设备;
3. 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鸟类图片或者播放鸟类鸣叫声音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鸟类的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
1. 鸟类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鸟类的生活习性,包括飞行、觅食、繁殖等;
3. 鸟类的保护意义和保护方法。

三、实验观察(20分钟)
让学生观察鸟类的标本,使用显微镜观察鸟类的羽毛和骨骼结构,了解鸟类的生理结构与
行为特点。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鸟类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方法;
2. 完成相关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展望下节课将学习的内容。

六、布置作业(5分钟)
要求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完成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鸟类的生活习性为主题,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掌握鸟类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后续课程将进一步深入探讨鸟类的进化和适应性等内容。

初中生物鸟类讲解教案

初中生物鸟类讲解教案

初中生物鸟类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鸟类生活习性和生态角色的认识。

3. 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鸟类的特征a. 鸟类的身体结构b. 鸟类的飞行器官c. 鸟类的循环系统d. 鸟类的呼吸系统2. 鸟类的生活习性a. 食性b. 繁殖c. 迁徙3. 鸟类的生态角色a. 生态平衡b. 种子传播c. 害虫控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2. 难点:鸟类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与飞行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鸟类的主要特征。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鸟类的形态结构和飞行生活。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鸟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鸟类,提问“你知道鸟类有哪些特征吗?”2. 探究鸟类的主要特征:a. 展示鸟类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身体结构。

b. 分析鸟类的飞行器官——翼,讲解其结构与功能。

c. 讲解鸟类的循环系统特点,如心脏四腔、血压高等。

d. 讲解鸟类的呼吸系统特点,如肺泡丰富、气囊辅助呼吸等。

3. 分析鸟类的生活习性:a. 讲解鸟类的食性,如植食性、肉食性、杂食性等。

b. 讲解鸟类的繁殖特点,如筑巢、产卵、育雏等。

c. 讲解鸟类的迁徙行为及其意义。

4. 了解鸟类的生态角色:a. 分析鸟类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b. 讲解鸟类在种子传播和害虫控制中的作用。

5. 案例分析:以某个具体鸟类为例,分析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6.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

7. 总结:回顾鸟类的主要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角色,强调保护鸟类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 绘制鸟类的主要特征示意图。

2. 调查身边的鸟类,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生态角色,撰写调查报告。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生物鸟类教案

初中生物鸟类教案

初中生物鸟类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鸟类的特征和分类;
2. 能够辨认几种常见的鸟类;
3. 完成观察和记录鸟类的任务。

教学重点:
1. 鸟类的特征和分类;
2. 几种常见的鸟类的辨认。

教学难点:
1. 针对性辨认鸟类;
2. 学会观察和记录鸟类的特征。

教学准备:
1. PPT演示文稿;
2. 鸟类标本、图片等教材;
3. 观察记录表格;
4. 筆记本;
5. 计时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几张不同种类的鸟类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鸟类。

二、讲解与示范(15分钟)
1. 介绍鸟类的特征和分类,如羽毛、翅膀、嘴等;
2. 展示几种常见鸟类的标本或图片,讲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3. 示范如何观察和记录鸟类的特征。

三、活动与练习(20分钟)
1. 学生分组观察附近的鸟类,记录它们的特征和行为;
2. 识别和命名观察到的鸟类,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

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
1. 学生进行小组分享,展示他们的观察记录和认知收获;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学习鸟类。

五、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从教材或网上寻找更多鸟类资料,了解更多种类的鸟类,并写一篇关于鸟类的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和记录鸟类的特征,让学生真实体验学习过程,增强他们对鸟类的认知和兴趣。

在今后的学习中,可以加强对更多种类鸟类的了解,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学习。

初中生物鸟类特征教案

初中生物鸟类特征教案

初中生物鸟类特征教案
主题:鸟类特征
目标:了解鸟类的特征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导入:
1. 请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鸟类,谈谈自己对鸟类的印象和了解。

2. 引出问题:鸟类与其他动物有哪些不同之处?
二、学习内容:
1. 鸟类的外部特征:羽毛、鸟喙、翅膀、脚爪等。

2. 鸟类的内部特征:鸟类的运动能力、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

3. 鸟类的适应环境的能力:飞行能力、孵化与繁殖、栖息地选择等。

三、讲解与示范:
1.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展示不同种类的鸟类及其特征。

2. 讲解鸟类的特殊适应性,如迁徙、孵化的方式等。

四、实践活动:
1. 观察并记录身边不同种类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 设计实验,观察鸟类的飞行能力或其他行为特征。

五、讨论与总结:
1. 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鸟类特征及行为,大家一起讨论鸟类与环境的关系。

2. 总结:鸟类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如何影响它们的生存与繁殖的?
六、作业布置:
观察并记录周围不同种类的鸟类,写一份关于鸟类特征与适应环境能力的报告。

七、课堂反馈:
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鸟类特征的理解是否清晰,有无困惑之处。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初中生物鸟类讲解教案

初中生物鸟类讲解教案

初中生物鸟类讲解教案主题:鸟类的特征和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鸟类的特征和特点;2. 掌握鸟类的分类方法和主要的分类群。

教学重点:1. 鸟类的特征和特点;2. 鸟类的分类方法和主要的分类群。

教学难点:1. 掌握鸟类的分类方法;2. 鸟类分类群的认知和归纳。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展示鸟类的特征和分类;2. 课堂上可以准备一些真实的鸟类标本或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几张鸟类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体会鸟类的美丽和多样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解鸟类的特征(10分钟)1. 鸟类是脊椎动物,体温恒定,羽毛覆盖全身;2. 鸟类有喙、翅膀和鳞片脚等特征;3. 鸟类有高度发达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

三、介绍鸟类的分类方法(10分钟)1. 鸟类的分类方法主要有栖息地分类、食性分类和形态分类等;2. 根据栖息地的不同,可以将鸟类分为陆生鸟类、水生鸟类和空中鸟类等;3. 根据食性的不同,可以将鸟类分为食虫鸟类、食肉鸟类和杂食鸟类等;4. 根据形态特征的不同,可以将鸟类分为鹳形目、隼形目和鸽形目等。

四、讲解鸟类的主要分类群(15分钟)1.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介绍鸟类的主要分类群和特征;2. 以陆生鸟类、水生鸟类和空中鸟类为例,介绍各自的特点和代表物种;3. 通过展示真实的鸟类标本或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类鸟类。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检测他们对鸟类特征和分类的理解程度,并鼓励他们多观察自然界中的鸟类。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鸟类,通过网络或书籍了解其特征和生态习性,并用文字或图片描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鸟类的特征和分类方法,让学生了解了鸟类的多样性和分类规律,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

后续可以通过户外实地考察或课外自主学习,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兴趣爱好。

人教版鸟教学设计

人教版鸟教学设计

人教版鸟教学设计一、引言鸟类是地球上仅次于昆虫的最大类动物群,其多样性和适应能力使其成为初中生物学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关于鸟类的知识,本篇文档将根据人教版课程标准提供一份针对鸟类教学的设计方案。

通过此设计方案,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鸟类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鸟类的分类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并能够在实际观察中辨认常见的鸟类。

2. 技能目标:能够使用简单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方法,观察鸟类的行为和栖息地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和热爱,促进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内容根据人教版初中生物课程标准,鸟类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鸟类的分类:根据鸟类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将鸟类分为几个不同的类群。

2. 鸟类的生活习性:了解鸟类的飞行能力、觅食方式、繁殖行为等生活习性。

3. 鸟类的适应特征:鸟类通过进化适应了不同的生态环境,了解鸟类的足部、喙、羽毛等适应特征。

4. 鸟类的栖息地:通过观察和研究不同鸟类的栖息地,了解鸟类的分布和生活环境。

5. 鸟类的保护:了解鸟类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保护鸟类的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和策略1. 演示法:通过展示鸟类的图片、录音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实地观察法:带领学生到室外校园或自然保护区进行鸟类观察,通过实际观察和记录,提高学生对鸟类的认识和理解。

3. 任务型学习法:组织学生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例如编写鸟类观察日志、制作鸟类海报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4.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互相讨论和交流关于鸟类的知识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鸟类的图片和录音,引起学生对鸟类的兴趣。

鹦鹉知识全书

鹦鹉知识全书

鹦鹉知识全书1. 概述鹦鹉是一种色彩斑斓、聪明伶俐的鸟类,广泛分布于全球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它们以其出色的模仿能力、社交性和美丽的外观而闻名于世。

本手册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鹦鹉的全面知识,包括它们的生理特征、行为习性、饲养繁殖等方面的内容。

2. 生理特征2.1 外形特征鹦鹉的外形特征主要包括:- 羽毛:鹦鹉的羽毛鲜艳、丰富,可根据不同品种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图案。

- 喙:鹦鹉的喙强健有力,适用于抓取食物和咬碎坚硬的果实。

- 腿:鹦鹉的腿短而壮,有利于支持其体重。

2.2 内部结构鹦鹉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 呼吸系统:鹦鹉具有气囊,可以辅助呼吸,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 消化系统:鹦鹉的消化系统发达,能够消化各种食物,包括果实、种子、昆虫等。

- 生殖系统:鹦鹉的生殖系统与其它鸟类相似,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等。

3. 行为习性3.1 社交行为鹦鹉具有强烈的社交性,它们喜欢群居生活,会形成由若干个家庭组成的大群体。

在群体中,鹦鹉之间会通过声音、姿态和面部表情进行沟通。

3.2 学习能力鹦鹉具有出色的学习能力,尤其擅长模仿人类的语言。

通过训练,鹦鹉可以学会多种技能和行为,如唱歌、跳舞等。

3.3 繁殖行为鹦鹉的繁殖行为包括筑巢、产卵、孵化和育雏等阶段。

不同品种的鹦鹉在繁殖习性上有所差异,但总体而言,鹦鹉的繁殖成功率较高。

4. 饲养与繁殖4.1 饲养管理鹦鹉的饲养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饲料:鹦鹉的饲料主要包括种子、果实、昆虫等,应保证营养均衡。

- 水质:鹦鹉的生活环境应保持清洁,水质应符合饮用标准。

- 光照:鹦鹉需要充足的阳光,以保持生理节律和健康。

4.2 繁殖技术鹦鹉的繁殖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种:选择健康的鹦鹉进行繁殖,以提高后代品质。

- 配对:根据鹦鹉的品种和习性进行合理配对。

- 孵化:鹦鹉的孵化期通常为18-28天,需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 育雏:鹦鹉的幼鸟需在父母的照顾下成长,直至独立生活。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实录简介本文档是关于鸟类生态学的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通过本次实录,我们将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种类分类和栖息地选择等知识。

深入了解鸟类的生态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研究自然环境中的鸟类。

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鸟的天堂: 第一课时1.2 课程目标•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选择。

•掌握鸟类的分类方法。

•培养学生对鸟类生态学的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鸟类保护和生态环境问题。

1.3 课程时长本课程时长为1个小时。

1.4 授课教师教师: XX二、教学内容2.1 鸟类的生活习性•鸟类的食性和食物获取途径。

•鸟类的繁殖行为和繁殖策略。

•鸟类的迁徙和季节性变化。

2.2 鸟类的分类方法•鸟类的科、属、种的概念。

•鸟类分类的基本原则。

•鸟类分类的常见方法。

2.3 鸟类的栖息地选择•鸟类栖息地的定义和特征。

•鸟类选择栖息地的原因。

•鸟类栖息地保护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3.1 知识输入教师通过投影仪和PPT幻灯片向学生讲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分类方法和栖息地选择等知识点。

同时,结合图表和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2 案例分析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提供几个鸟类的案例。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点,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了解不同鸟类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选择。

3.3 实地考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室外实地考察,到附近的公园或自然保护区观察鸟类。

学生可以亲身体验鸟类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选择,并记录所见到的鸟类类型和行为特征。

3.4 总结回顾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回顾,重点强调鸟类的生态学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四、教学评估4.1 个人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一份小论文,内容围绕鸟类的生态学重要性和保护意义展开。

4.2 小组讨论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点,分组进行小组讨论。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鸟类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并向全班做出汇报。

4.3 课堂测试教师进行简答题和选择题的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菜鸟观鸟入门如果你没有观鸟经历,不会观鸟那让我来教你如果你有了新发现那让我们一同分享2004年12月序言你留意过身边蹦跳鸣啭的小鸟吗?你看到过公园里从湖面掠过的野鸭吗?你见到过封面上这种神采奕奕的鸟吗(南昌市最常见的鸟类之一——丝光椋鸟)?也许在你不经意抬头之间曾经领略过飞鸟过晴空。

也许你会笑,认为这一切都太偶,离自己太远,可实际上我们身边到处散落着这些长翅膀的朋友,不是它们不存在,而是我们的眼睛没有发现。

如果你有心去探索身边这片自然之美,那么我来告诉你,观鸟一项充满乐趣的户外活动,可能在国内还很不为人知,但在国外已是一项很流行的活动了。

也许与我国普通老百姓长期对鸟的态度有关,在我国,鸟只有两种:一种是可以烧来吃的,一种是可以养在笼里玩的。

从来也没有真正尊重过鸟类的自由和生存权利,因此关爱鸟类,关爱自然的真正实现在我国还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

观鸟就是一项改变现在这种状况的很好的活动,只要你加入进来,你就会爱上这些精灵,也许到那时你就能深感“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的涵义。

这本小册子就是想引起大家的兴趣,加入到观鸟的队伍中来,来了解自然、亲近自然。

希望通过参加观鸟活动,能明确自己的责任,努力影响身边的人去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观鸟准则•观鸟,只观自然界的野生鸟类,不观笼中鸟。

•不饲养野生鸟类或放生进口鸟类,以免破坏鸟类的生态平衡。

•观鸟时,如遇鸟类筑巢或育雏,切记只可远观,不可近看的原则,保持适当的距离,更不大声交谈喧哗,以免干扰亲鸟的行为。

•拍摄野生鸟类,应采用自然光,尽量避免使用闪光灯,以免吓着她们。

•有些鸟类,生性害羞,不可使用不当的方法引其现身,如放录音带,丢石块等行为。

•不过份追逐野生鸟类,有些鸟可能因气候因素体能衰弱暂时停留于某一地区,此时,她们急需休养,你的行为,可能导致其步向死亡之途。

•发现特别的鸟类的栖息地或育雏时,请守口如瓶,且谨记不干扰原则,勿轻易公开。

•不可为了便于观察或摄影,随意攀折花木,破坏野鸟的栖地和附近的植被生态。

•不在已明确的鸟类栖息地(尤其是自然保护区)随便采摘果实、拣拾底栖小动物等,因为这常常是鸟的食物。

•观鸟时尽量穿暗色的衣服,不要穿戴颜色鲜艳的衣物、饰品。

观鸟入门一.观鸟者必需的用品1. 笔和笔记本可以用于记录所观测鸟类的地点,时间,种类及数量,也可以记录一些暂时无法辨认的鸟类的主要特征,笔记本找一本小些的小本本就行了,笔最好是铅笔或圆珠笔(钢笔可能会碰到漏墨水及字迹遇水化开无法辨认的尴尬事),遇到阴雨天最好把笔与笔记本放在放防水的袋子或包中。

2.鸟类图谱一本好的鸟类图谱对于观鸟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你根据鸟类的形体特征和分布状况,很快分辨出所见鸟的种类,目前国内出版的比较好的鸟类图谱有《中国鸟类野外手册》、《中国野鸟图鉴》等。

3. 望远镜对于野外的鸟类来说,一般都比较怕人,而且体形也比较小,在不惊动它们的距离内,用肉眼一般很难看清楚它们的特征,这就需要有望远镜的帮助了。

观鸟使用的望远镜按种类分有两种:双筒望远镜和单筒望远镜。

1).双筒望远镜(Binoculars)这一大类是最常见的望远镜了,它有两个独立的镜筒组成,可以使用双眼同时观测,观测时立体感很强,而且重量较轻,一般携带也比较方便。

双筒望远镜的选购和使用一般观鸟使用的双筒望远镜,放大倍率一般为7~10倍,口径在30~50mm,中心调焦为最佳,放大倍率过高,手持震动将会对观测带来很大的影响,口径大带来的重量的增加,也会对观测者的双臂带来更大的负担,由于观鸟所需要的迅速性和准确性,中心调焦比独立调焦更为适合。

初学者可以首先选用价格较低的普罗棱镜式的望远镜,等积累到一定经验或有一定经济基础后,再考虑选购屋脊棱镜式的双筒望远镜。

2). 单筒望远镜(Telescope)单筒望远镜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类望远镜了,其特点是放大倍数比较大,一般可以到20—60倍左右,但视野比较小,还需装设在固定的三角架上,加之体积和重量都较大,操作和携带都太不方便,不过单筒望远镜适合于观测一些距离更远或不便接近的鸟类,如观测开阔水面的游禽和涉禽。

单筒望远镜由于其放大倍数较高,因此对其镜片的质量也有很高的要求,不少高质量的单筒望远镜都使用ED甚是萤石作为物镜的制作材料,从而使得单筒望远镜的价格比较昂贵,所以一般初学者不必选购单筒望远镜,等到有一定经验和经济基础后再予以考虑。

另外,在选购时最好到正规的商家购买而不要在地摊上购买,地摊上的望远镜虽然都是号称俄罗斯产的,其实都是国内的一些乡镇小厂所产,其光学性能没有一定保障,使用时间过久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一定伤害,另外挑选双筒时,尽量不要选用物镜镀红膜的望远镜,因外这样的鲜艳颜色会对鸟类带来惊吓。

4.其他下面这些东西虽然不是必备的,但是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还是用的着的。

雨具:天有不测风云,观鸟时很有可能会遇到下雨天,这是有没有雨具就非常重要了,一般观鸟是还是备好伞、雨衣等防雨工具,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购买防雨的冲锋衣,这样可以减少雨伞对手持望远镜带来的影响。

防虫叮咬的药水在野外,特别是夏天,叮咬人的蚊虫可能会比较多,所以带上防虫叮咬的药水在野外也是很必要的哦。

二. 鸟类生活的各种生境鸟类的种类繁多,因此其栖息与活动觅食的环境也十分多变,现在介绍几种常见的鸟类活动的生境。

1).公园与绿地在城市里生活的朋友对这样的生境一定不会陌生,在市区内这样的公园绿地还是不少的,特别是一些建造时间比较久的一些公园,如:动物园、植物园、森林公园等,鸟的种类还是有不少的,常见主要有:丝光椋鸟、麻雀、白头鹎、乌鸫、大山雀等。

2).池塘与湖泊在市区里这样的环境可能不多,在郊区还是有不少这样的环境,比如一些鱼塘和自然湖泊等,在这里面夏季会有翠鸟、黑水鸡、白鹭等,冬季则会有一些野鸭在里面越冬。

3).村庄和农田在市区基本没有这样的环境,主要都是分布在市郊和周边县、市郊区,如稻田、麦田、棉花地等,在这样的生境里除了麻雀外,还可以看到秧鸡类在里面觅食,夏季有不少鹭类,冬季还能发现不少的鹀类、鹨类。

4). 滩涂和沼泽这样的生境主要分布在陆地近江、河、湖泊边缘,是泥沙长时期的淤积而成,在滩涂上面一般还长有芦苇等。

鄱阳湖每年冬末春初,有大量的鹤鹳类、雁鸭类、鸻鹬类迁徙此处,场面十分壮观。

5). 山地和树林主要分布在山区,如婺源县。

山林里面鸟的种类十分丰富,特别是早晚,能听见许多不同的鸟类在其间鸣叫,而且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鸟的种类会大不一样。

观鸟的几点经验•观鸟一般在顺光时效果最好。

•要能用望远镜迅速地得到清楚的图象,因为很多的机会是很难再次遇到的,因此一定要多练,熟能生巧是一方面,技巧也有一点,主要有:身体尽量正对目标,在举起望远镜的时侯,眼睛要保持盯住目标,手指要据这次的距离与上次的距离的远近,预调一下调焦轮,在望远镜占据视野的瞬间,快速来回微调,得到清晰的图象,整个过程要放松舒展,不要太猛,吓着鸟类。

•观察力对观鸟活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老手对一个新的种类,看一下,就能把看到的细节记下很多。

•观鸟时不要为了获得较大的图象一味的靠近,要先在较远处观察,再一点点接近,当鸟突然转向你,或突然动或不动时就要停下来或后撤。

•多用眼看,不要一味的贴在镜筒上,那你会失去许多精彩的场面。

•多用望远镜看,不要仅凭肉眼一看就断定只是常见的鸟类,要多举举望远镜。

•耳听八方也很重要哦,通常可以先于你的肉眼而发现鸟情。

•懒人莫观鸟。

清晨与黄昏总是观鸟的好时候,睡懒觉的你可要为了这个爱好作些改变才对。

•公理:在你准备离开时精彩的就会上演了,已不知多少次被证实。

四. 观鸟的时间总的来说,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可以观鸟,如果想看到种类、数量更多的鸟,就要选择春、秋两季,因为这时除了留鸟和夏候鸟外,还会看到许多旅鸟。

早春是最好的。

那时不冷不热,又值鸟儿谈恋爱的时侯,看起来方便又好看——一谈起来还在乎你一个鸟人去看他?春季:3-5月这是一年中鸟种最多的时候,气候渐暖,是一年中最佳的观鸟季节。

这时要抓紧时间观鸟。

观林鸟,可以就近在自己的居住小区附近看,除了常见的鸟种,说不定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双休日也可以到周围的公园、山林去看看,有许多鸟儿在等着你呢!鄱阳湖也一定要去噢!在滩涂、鱼塘、芦苇丛中,你可以看到许多鸟儿,数以万计的各类珍禽会在那儿等你光临呢!夏季:6-8月6月至7月上旬是鸟类繁殖季节。

这时鸟种可能没有春季多,但鸟儿都不太愿意离开巢区附近,所以,还是很容易看到鸟儿的。

不过,要记得不能把鸟巢的位置告诉任何人哦!自己也不要太过接近巢区,免得打扰鸟儿们养育宝宝。

还有,记得做好防晒、饮水、防虫等必要准备。

另外,7月下旬到8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时候鸟儿一般都躲藏起来,不易看到,人也容易中暑,所以这段时间有“观鸟的冬季”之称。

秋季:9-11月又是一个观鸟的季节。

秋天的很多鸟儿都换上了冬羽,相比夏季羽毛辨认稍微有些困难。

和春季一样,小区、公园、山林、湖滩都是你不错的选择。

只是,9月阳光依旧灿烂,要注意防晒。

冬季:12-2月初看起来,冬季寒风凛冽,不是观鸟的好季节。

其实,鸟儿才不怕冷,而冬季树叶凋零,气温不高,鸟儿终日在活动,枯枝上、挂果的树上鸟还是很容易观察到的。

所以,对初学者来说,选择冬季起步,是个好时机。

抓住冬季好时节,去观鸟吧!当然,要穿得厚实些哦。

此外,如果观的是林间鸟类,一天中以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最好。

那时鸟类的活动较频繁,所以一天中最佳观鸟时间应在清晨和傍晚。

而观水鸟,可选择春季和秋季。

3、4月是鸟儿的往北的迁徙期和繁殖期,11月是向南的迁徙期和越冬期。

这时候观湿地鸟类,你将有更多的收获。

——(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