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秋华师《犯罪社会学》在线作业 辅导资料
《犯罪学》考试资料

《犯罪学》考试资料一.单选题1研究犯罪原因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设计();犯罪对策2 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所采取的行政性()的总称;强制措施3犯罪人的()是其犯罪个人原因中最直接的犯罪因素;人生观4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系统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改造罪犯5 要控制和减少犯罪,必须要筑好预防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即()家庭防范6 犯罪学重在穷究犯罪的(),以便对症下药,治标又治本;原因7古典犯罪学派的创始人是()意大利的贝卡利亚8研究犯罪学的最基本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9把统计学的理论应用于犯罪学研究上,首推意大利犯罪学家()菲利10依据有无违反社会性(反道德性),分为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11被害人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于本世纪五十年代,以《被害人学——生物、心理、社会学的一门新学科》这一论文的发表为标志,它的作者是()以色列的门德尔松12犯罪学还具有防卫社会和改造罪犯的()社会机制13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弗洛依德14犯罪人的人生观的基本特征是(),它是犯罪人实施犯罪的思想基础;极端利己主义15()是指公安机关对于社会上具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人所采取的专业防范措施;治三.判断题1犯罪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人希利;×2暴力犯罪,是指使用暴力手段(包括以暴力相威胁),以特定的或不特定的人或物为侵害对象,蓄意危害他人人身、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的犯罪行为;√3互动性是指在犯罪发生之前和犯罪过程中,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互相作用,被害人不过是这种相互作用的产物或最终结局;√4被害性是指由被害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诸要素所构成的足以使其被害的内在倾向性;√5自我改造就是进行疏通、引导和正面教育,以启发其自觉,自我反省,改过归正;√6狭义的青少年犯罪是指刑法规定的某个特定年龄阶段的人,实施了依法应受刑罚惩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7破坏犯罪就是指爆炸、投毒、放火以及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犯罪;√8龙勃罗梭直接提出了“白领犯罪”问题;×9犯罪人与被害人,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他们就是由犯罪行为联系起来的两个对立面;√10犯罪的本质属性是它对统治阶级的反抗,不同阶级对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认识是相同的;×一.单项选择题1 龙勃罗梭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观点是()天生犯罪人论2 犯罪预防,就是调动社会上的一切积极因素,限制、消除(),控制“犯罪场”,减少或防止犯罪现象的发生;犯罪的原因3 犯罪学中的犯罪人,是指实施了犯罪行为(),危害了社会,社会应当对其采取矫治措施的人;犯罪行为4 狭义的犯罪预防工作体系不包括()治安5被害人学是研究犯罪被害人的特征、分类和()以及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法律地位6被害人是指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犯的人(或法人),他的三个特征中不含();牵连性7 ()犯罪,是指直接故意危害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犯罪;政治型犯罪80年代以来,我国犯罪手段的特点趋于()技术化和现代化;智能化9惩治和预防犯罪的原则、策略和措施称为()犯罪对策10可责性是指()因自身的过错、如挑衅、引诱、攻击等导致犯罪的发生;被害人11 以犯罪人是否第一次实施犯罪行为为标准可将犯罪分为()和再犯;初犯12精神病质的表现十分复杂,其中与犯罪有关的类型主要有冲动型精神病质、寡情型精神病质();轻浮轻佻型精神病质13继门德尔松之后,又有大批学者为被害人学这一学科的完善做出了贡献,其中包括()那格鲁14 首先提出关于少年犯罪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是()艾克霍思15综合治理的重要一环是()依法处理罪犯二.多项选择题1 犯罪预测的方法应根据犯罪预测的()来确定内容,,任务,,目的2犯罪场构成内容包括以下四种因素()犯罪控制机制弱化情况,,犯罪侵害对象有关情况,,时间因素,,空间因素3四道预防的犯罪预防体系:()相结合社会预防,,刑罚预防,,心理预防,,治安预防4 以犯罪人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为标准,将犯罪人分为()精神病犯罪人,,常态犯三.判断题1 犯罪人在心理方面的特点对于研究犯罪原因和预防改造犯罪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劳动教养是指对于违反法纪而又不宜于或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实行一定期限的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行政措施;√3法人犯罪是指法人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在执行职务活动中,以法人的名义并根据法人决策机构的旨意,为了法人的利益故意或过失实施的依照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4业务过失犯罪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或担任某种职务的人在其业务活动过程中,因违反业务注意义务而发生危害社会严重后果的行为;√5抑制系统分为内抑制系统和外抑制系统两个部分;√6犯罪学是研究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7社会变迁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变迁往往导致人们对新的社会环境失去适应能力,使传统的社会控制手段失去有效性能,因此在社会发生突然的、猛烈的变动时,犯罪现象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和增多;√8 克雷奇默尔是犯罪人类学理论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是《犯罪人论》;×9 贴标签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莫顿;×10 生产力状况在犯罪原因系统中处于最深层次的地位;√一.单项选择题1犯罪人的情感结构不包括()极端的自我中心倾向2根据被害人被害的真伪,可将被害人分为真实被害人和( ) 虚假被害人3 下列不属于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的是()疯狂性4 依犯罪人犯罪行为的性质可将犯罪分为财产犯罪、暴力犯、智能犯罪( ) 风俗犯罪5专门性的预防措施包括()和刑罚预防治安预防6依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法益,犯罪划分的类型不包括()法定犯罪6 依犯罪人的年龄为标准可将犯罪人分为()和成年犯罪人未成年人犯罪人7根据犯罪预测的内容,犯罪预测类型不包括()宏观预测8 犯罪学主要是研究()和犯罪预防的科学.犯罪原因9当前我国犯罪的主要类型不包括();危险型犯罪10犯罪人的需要结构是由()和犯罪动机这两个紧密联系的因素构成的.需要11 被害人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12根据被害人是否确已被害,可将被害人分为已然性被害人和();潜在性被害人13生产方式结构方面的犯罪原因不包括()生产关系发展引起的矛盾二.多项选择题1 根据被害人是否确已被害,可将被害人分为()已然性被害人,,潜在性被害人2依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法益,可将犯罪分为()对国家法益之犯罪,,对社会法益之犯罪,,对个人法益之犯罪3依犯罪人的年龄为标准可将犯罪人分为()成年犯罪人,,未成年人犯罪人三.判断题1 教育改造”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教育是手段,改造是目的;√2刑事惩罚由刑事审判机关判决后,由法院将罪犯移交劳动机关执行;√3 抑制系统功能弱化论认为,如果内外抑制功能都受到削弱,社会就会动荡,犯罪就会增多√4 暴力犯罪的心理动因:反社会的动机、满足穷奢极欲的动机、报复的动机、对暴力的模仿和情绪极易激动的动机√5个性心理结构特征和人生观特征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的;√6个体人生观的基本特征是极端利己主义,它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思想基础;√7犯罪人的情感结构是指犯罪人因为对客观事物的好恶倾向、肯定或否定态度而产生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8考核是实行奖罚的前提和依据,奖罚是认真、准确考核的结果与体现;√9 根据判刑的次数,可以把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专门累犯;×10根据犯罪的种类是否相同,可以把累犯分为简单累犯和复杂累犯;×一.单项选择题1 犯罪学是研究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特征和规律的科学;本质2()是指犯罪原因实现为犯罪行为的特定领域;犯罪场3犯罪预防,就是调动社会上的一切积极因素,限制、消除(),控制“犯罪场”,减少或防止犯罪现象的发生;犯罪的原因4狭义的犯罪预防工作体系不包括()治安5 被害人学是研究犯罪被害人的特征、分类和()以及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法律地位6被害人是指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犯的人(或法人),他的三个特征中不含();牵连性7专门性的预防措施包括()和刑罚预防治安预防8依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法益,犯罪划分的类型不包括()法定犯罪9 依犯罪人的年龄为标准可将犯罪人分为()和成年犯罪人10犯罪学重在穷究犯罪的(),以便对症下药,治标又治本;原因11犯罪学主要是研究()和犯罪预防的科学;犯罪原因12当前我国犯罪的主要类型不包括();危险型犯罪13犯罪人的需要结构是由()和犯罪动机这两个紧密联系的因素构成的;需要14被害人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15认知结构不还包含以下内容();知识水平16 根据被害人是否确已被害,可将被害人分为已然性被害人和();潜在性被害人17犯罪学还具有防卫社会和改造罪犯的()社会机制18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弗洛依德二.多项选择题1以犯罪人是否第一次实施犯罪行为为标准可将犯罪分为()再犯,,初犯2 根据被害人是否确已被害,可将被害人分为()潜在性被害人,,已然性被害人3精神病质的表现十分复杂,其中与犯罪有关的类型主要有()轻浮轻佻型精,,弱智型精神病质,,寡情型精神病质,,妄想型精神病质,,冲动型精神病质4根据被害人被害的真伪,可将被害人分为( )真实被害人,,虚假被害人三.判断题1犯罪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人希利;×2劳动教养是指对于违反法纪而又不宜于或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实行一定期限的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行政措施;√3抑制系统功能弱化论认为,如果内外抑制功能都受到削弱,社会就会动荡,犯罪就会增多;√4暴力犯罪的心理动因:反社会的动机、满足穷奢极欲的动机、报复的动机、对暴力的模仿和情绪极易激动的动机;√5个性心理结构特征和人生观特征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的;√6 个体人生观的基本特征是极端利己主义,它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思想基础;√7 犯罪人的情感结构是指犯罪人因为对客观事物的好恶倾向、肯定或否定态度而产生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8龙勃罗梭直接提出了“白领犯罪”问题;×9 犯罪人与被害人,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他们就是由犯罪行为联系起来的两个对立面;√10 犯罪的本质属性是它对统治阶级的反抗,不同阶级对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认识是相同的;×一单项选择题1.研究犯罪原因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设计();犯罪对策2.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实施了危害社会行为的人所采取的行政性()的总称; . 强制措施3.犯罪人的()是其犯罪个人原因中最直接的犯罪因素;人生观4.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系统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改造罪犯5.对犯罪预测做出最早尝试的是()美国的伯吉斯6.要控制和减少犯罪,必须要筑好预防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即()家庭防范7.犯罪学重在穷究犯罪的(),以便对症下药,治标又治本;原因8.古典犯罪学派的创始人是()意大利的贝卡利亚9.研究犯罪学的最基本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10.综合治理违法犯罪的中心环节是()犯罪预防11.把统计学的理论应用于犯罪学研究上,首推意大利犯罪学家()菲利12.依据有无违反社会性(反道德性),分为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13.被害人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于本世纪五十年代,以《被害人学——生物、心理、社会学的一门新学科》这一论文的发表为标志,它的作者是()以色列的门德尔松14.犯罪学还具有防卫社会和改造罪犯的()社会机制15.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弗洛依德16.作为犯罪现象发生原因的社会意识一般可统称为();反社会意识17.犯罪人的人生观的基本特征是(),它是犯罪人实施犯罪的思想基础;极端利己主义18.道德信念是指人们把道德认识变为自己的(),坚信它的正确性并在实践它时产生肯定的情绪体验;行动准则19.()是指公安机关对于社会上具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人所采取的专业防范措施; . 治安预防二.多项选择题1. 以犯罪人是否第一次实施犯罪行为为标准可将犯罪分为()初犯,,再犯2. 我国刑法分则规定了两种惯犯形式,即()常习犯,,常业犯3. 精神病质的表现十分复杂,其中与犯罪有关的类型主要有()轻浮轻佻型精,,妄想型精神病质,,弱智型精神病质,,冲动型精神病质,,寡情型精神病质3. 继门德尔松之后,又有大批学者为被害人学这一学科的完善做出了贡献,他们是()哥尔尼鲁,,施鲁兹,,那格鲁,瓦夫岗4. 阿尔德尔·法塔将被害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虚假型,,参与型,,未参与型,,挑衅型,,潜在型三.判断题1. 犯罪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人希利;×2. 暴力犯罪,是指使用暴力手段(包括以暴力相威胁),以特定的或不特定的人或物为侵害对象,蓄意危害他人人身、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全的犯罪行为;√3. 互动性是指在犯罪发生之前和犯罪过程中,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互相作用,被害人不过是这种相互作用的产物或最终结局;√4. 被害性是指由被害人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诸要素所构成的足以使其被害的内在倾向性;√5. 自我改造就是进行疏通、引导和正面教育,以启发其自觉,自我反省,改过归正;√6. 狭义的青少年犯罪是指刑法规定的某个特定年龄阶段的人,实施了依法应受刑罚惩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7破坏犯罪就是指爆炸、投毒、放火以及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犯罪;√8. 龙勃罗梭直接提出了“白领犯罪”问题;×9. 犯罪人与被害人,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他们就是由犯罪行为联系起来的两个对立面;√10. 犯罪的本质属性是它对统治阶级的反抗,不同阶级对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认识是相同的;√一.单项选择题1. 龙勃罗梭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观点是()天生犯罪人论2. ()是指犯罪原因实现为犯罪行为的特定领域;犯罪场3. 犯罪预防,就是调动社会上的一切积极因素,限制、消除(),控制“犯罪场”,减少或防止犯罪现象的发生;犯罪的原因4. 犯罪学中的犯罪人,是指实施了犯罪行为(),危害了社会,社会应当对其采取矫治措施的人;犯罪行为5. 狭义的犯罪预防工作体系不包括()治安6. 法律观念(即法律意识)包括的三个方面中不含();法律意识7. 被害人学是研究犯罪被害人的特征、分类和()以及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法律地位8. 被害人是指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犯的人(或法人),他的三个特征中不含();牵连性9. ()犯罪,是指直接故意危害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犯罪;政治型犯罪10. 80年代以来,我国犯罪手段的特点趋于()技术化和现代化;智能化11. 惩治和预防犯罪的原则、策略和措施称为()犯罪对策12. 人的心理的形成大体上循着需要、动机、认知、情感、()、人生观这个顺序发展的;意志13以犯罪人是否第一次实施犯罪行为为标准可将犯罪分为()和再犯;初犯14 精神病质的表现十分复杂,其中与犯罪有关的类型主要有冲动型精神病质、寡情型精神病质();轻浮轻佻型精神病质15. 继门德尔松之后,又有大批学者为被害人学这一学科的完善做出了贡献,其中包括()那格鲁16 阿尔德尔·法塔将被害人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未参与型、潜在型()、参与型;挑衅型17 首先提出关于少年犯罪的精神分析理论的是()艾克霍思18综合治理的重要一环是()依法处理罪犯二.多项选择题1. 犯罪预测的方法应根据犯罪预测的()来确定任务,,内容,,目的2犯罪场构成内容包括以下四种因素()犯罪侵害对象有关情况,,空间因素,,犯罪控制机制弱化情况,,时间因素3 四道预防的犯罪预防体系:()相结合治安预防,,刑罚预防,,社会预防,,心理预防4以犯罪人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为标准,将犯罪人分为()常态犯,,精神病犯罪人5根据被害人被害的真伪,可将被害人分为( ) 虚假被害人,,真实被害人三.判断题1.犯罪人在心理方面的特点对于研究犯罪原因和预防改造犯罪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劳动教养是指对于违反法纪而又不宜于或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实行一定期限的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行政措施;√3.法人犯罪是指法人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在执行职务活动中,以法人的名义并根据法人决策机构的旨意,为了法人的利益故意或过失实施的依照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4.业务过失犯罪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或担任某种职务的人在其业务活动过程中,因违反业务注意义务而发生危害社会严重后果的行为;√5.抑制系统分为内抑制系统和外抑制系统两个部分;√6.犯罪学是研究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本质、特征和规律的;√7.社会变迁理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变迁往往导致人们对新的社会环境失去适应能力,使传统的社会控制手段失去有效性能,因此在社会发生突然的、猛烈的变动时,犯罪现象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和增多;√8.克雷奇默尔是犯罪人类学理论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是《犯罪人论》;√9.贴标签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莫顿;×10.生产力状况在犯罪原因系统中处于最深层次的地位;√一单项选择题1. 犯罪人的情感结构不包括()极端的自我中心倾向2. 根据被害人被害的真伪,可将被害人分为真实被害人和( ) 虚假被害人3 下列不属于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的是()疯狂性4依犯罪人犯罪行为的性质可将犯罪分为财产犯罪、暴力犯、智能犯罪( ) 风俗犯罪5当前我国犯罪的主要不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6 犯罪心理的主要构成成分不包括()思想结构7. 犯罪的个体原因包括()和人生观心理结构8犯罪场构成内容不包括以下哪种因素()地域因素9 专门性的预防措施包括()和刑罚预防治安预防10依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法益,犯罪划分的类型不包括()法定犯罪11. 依犯罪人的年龄为标准可将犯罪人分为()和成年犯罪人未成年人犯罪人12 根据犯罪预测的内容,犯罪预测类型不包括()宏观预测13犯罪学主要是研究()和犯罪预防的科学;犯罪原因14当前我国犯罪的主要类型不包括();危险型犯罪15. 犯罪人的需要结构是由()和犯罪动机这两个紧密联系的因素构成的;需要16被害人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17认知结构不还包含以下内容();观察能力18根据被害人是否确已被害,可将被害人分为已然性被害人和();潜在性被害人19犯罪预防的基本原则不包括()家庭预防与社区预防相结合20生产方式结构方面的犯罪原因不包括()生产关系发展引起的矛盾二.多项选择题1. 专门性的预防措施包括()治安预防,,刑罚预防2根据被害人是否确已被害,可将被害人分为()已然性被害人_,,潜在性被害人3. 依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法益,可将犯罪分为()对个人法益之犯罪,,对社会法益之犯罪,,对国家法益之犯罪4依犯罪人的年龄为标准可将犯罪人分为()成年犯罪人,,未成年人犯罪人5 犯罪学主要是研究()的科学犯罪预防,,犯罪原因三.判断题1“教育改造”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统一体,教育是手段,改造是目的;√2.. 刑事惩罚由刑事审判机关判决后,由法院将罪犯移交劳动机关执行;√3抑制系统功能弱化论认为,如果内外抑制功能都受到削弱,社会就会动荡,犯罪就会增多;√4. 暴力犯罪的心理动因:反社会的动机、满足穷奢极欲的动机、报复的动机、对暴力的模仿和情绪极易激动的动机;√5个性心理结构特征和人生观特征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的;√6 个体人生观的基本特征是极端利己主义,它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思想基础;√7考核是实行奖罚的前提和依据,奖罚是认真、准确考核的结果与体现;√8根据判刑的次数,可以把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专门累犯;√9 根据犯罪的种类是否相同,可以把累犯分为简单累犯和复杂累犯;√。
犯罪学习题及模拟练习

犯罪学习题及模拟练习一、填空题1.犯罪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诞生之时起,P23P394P405.P536于犯罪人单方面的现象,而是一系列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奠定了为后世所承袭的“犯罪多因理论”。
P647罪学理论。
P65P689.构成社会反应理论核心的是三种犯罪学理论,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犯罪学古典学派的创始人为龙勃罗梭(×)P39~40理由:龙勃罗梭是犯罪学实证主义学派的创始人。
犯罪学古典学派最主要代表是切萨雷·贝卡里亚。
2.犯罪学是介于刑法和社会学之间的综合学科(×)P1、P10理由:①犯罪学是一门注重经验型研究的主要集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和法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②犯罪学是一门系统研究作为社会法律现象的犯罪的原因,探讨预防犯罪的对策及措施的科学。
3.犯罪是人类社会固有的产物,它从来就有,也将永远存在(√)4.犯罪状态是指犯罪现象在数量方面的动态表征(×)P88理由:犯罪状态是指犯罪现象在数量方面的静态表征,而不是动态表征。
5.犯罪结构包含着多方面的对比关系,这些关系从不同侧面反映出犯罪现象的质的规定性。
(√)P886.在影响犯罪动态的各种因素中,只有法律因素而无其他因素。
(×)P89理由:在影响犯罪动态的各种因素中,可以区分出两类最主要的因素:一般性社会因素和法律因素。
7.犯罪危害所造成的消极后果中,可以计量的是经济损失。
而产生的消极社会影响最终也会还原为经济价值。
(×)P92理由:犯罪危害产生的消极社会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为经济价值。
8.被害人与犯罪人只存在侵害关系,并无互动关系。
(×)理由:从被害人的过错与犯罪行为发生的关联性看,除无辜被害人外,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关系不但存在侵害关系,而且是互动的。
9.犯罪状态与犯罪动态是等同的,都是犯罪现象的表象。
(×)P88、P89理由:犯罪是指犯罪现象在数量方面的静态表征。
2017年秋华师《刑法学》在线作业(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A. 属人原则
B. 属地原则
C. 普遍管辖原则
D. 保护原则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2. 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的,按( )
A. 刑讯逼供罪从重处罚
C. 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
D. 实行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4. 下列罪中,刑法规定以"明知"作为构成犯罪条件的是( )
A. 窝藏包庇罪
B. 交通肇事罪
C. 玩忽职守罪
D. 泄露国家秘密罪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5. 被告人张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但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且未过追诉时效。对张某的处理应该是( )
D. 20年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7. 王某在拐卖女青年李某的途中多次强迫李某向他人卖淫。对王某的行为进行处罚的原则是( )
A. 直接以拐卖妇女罪的法定刑进行处罚
B. 以强迫卖淫罪进行处罚
C. 以拐卖妇女罪和强迫卖淫罪进行数罪并罚
D. 按牵连犯从一重罪进行处罚
A. 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B. 撤销缓刑将前罪与后罪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
C. 对后罪处以刑罚,原判刑罚不再执行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6.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无期徒期不能少于( )
A. 15年
B. 10年
C. 5年
B. 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C. 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
D. 刑讯逼供罪和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犯罪学复习题集锦

判断题一、1、犯罪学的体系是指有关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的知识与理论,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共同构成的系统的整体。
(R )2、《论犯罪与刑罚》一书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学者边沁。
(W )3、白领犯罪是由杰出的美国老一辈犯罪学家埃德温·萨瑟兰教授提出的。
(R )4、1997年刑法修订后,将犯罪分为八大类。
(W )5、犯罪准备,是指为犯罪行为的实施准备条件。
(R )6、我国的综合治理犯罪预防模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形成的。
(W )7、犯罪实施,是指犯罪人的行为将要指向犯罪所要侵犯的目标。
(W )8、根据犯罪现象的显隐程度,犯罪现象可分为常规犯罪现象和随机犯罪现象。
(W )9、有罪过犯罪行为是指行为实施时,行为人既无故意也无过失。
(W )10、近代世界最有影响的第一步刑法典即1810年《法国刑法典》,便以古典学派理论为基础。
(R )11、刑法学和犯罪学都研究犯罪,但它们的视角和重心不同。
(R )12、犯罪学以承认犯罪的不可避免为研究的逻辑起点。
(R )13、意大利法学家加罗法洛在犯罪原因上主张自由意志说。
(W )14、把染色体与犯罪联系起来的生物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
(R )15、早在1956年,被害人学的创始人本杰明·门德尔松应予被害人以适当补偿。
(R )16、犯罪与引起犯罪发生变动的社会事物(即犯罪原因)在价值评定上总是一致的。
(W )17、犯罪学在我国得以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
(W )18、刑罚预防的主体是国家机关。
(W )19、刑罚规定的不合理可能会影响刑罚预防的效果。
(W )20、风俗犯罪,即违背社会善良风俗的犯罪行为,如贪污、盗窃等犯罪。
(W )答案判断题1、正确2、错误3、正确4、错误5、正确6、错误7、错误8、错误9、错误10、正确11、正确12、正确13、错误14、正确15、正确16、错误17、错误18、错误19、错误20、错误二、1、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在外延上与刑法学的概念一致。
15春华师《犯罪社会学》在线作业答案

华师《犯罪社会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
1. 犯罪动机产生于个人畸形的心理需要,是推动和维持犯罪行为的内部动力。
其表现形式是()。
A. 犯罪冲动和犯罪意念
B. 犯罪结果和犯罪危害
C. 犯罪现象和犯罪条件
D. 犯罪原因和犯罪形式
正确答案:A
2. ()认为精神疾病和人格障碍是由于“超我”对本能的过分压抑而造成的。
A. 物理疗法
B. 精神分析疗法
C. 行为疗法
D. 人本主义疗法
正确答案:B
3. 犯罪学历史上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
A. 龙勃罗梭
B. 弗洛伊德
C. 菲利
D. 加罗法洛
正确答案:A
4. 全部犯罪学研究说到底最终就在于认识、掌握(),从而设定有的放矢的预防犯罪对策。
A. 犯罪事实
B. 犯罪情节犯罪规律
C. 犯罪动机
正确答案:C
5. 与犯罪人初犯年龄密切相关的是( )。
A. 性别
B. 犯罪类型
C. 再犯的可能性
D. 文化程度
正确答案:A
6. 不具备被害因素和条件,纯粹是由于偶然性的不幸事件而遭致被害的人是( )。
A. 状态性被害人
B. 流动型被害人
C. 机会性被害人。
17春秋华师《犯罪社会学》在线作业

华师《犯罪社会学》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为了促进犯罪学学科的发展,需要全面准确地研究( )。
A. 犯罪工具B. 犯罪原因C. 犯罪地点D. 犯罪载体正确答案:2.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一行为是否为犯罪行为可以有不同的认定,表明犯罪具有()。
A. 社会性的属性B. 阶级性的属性C. 相对性的属性D. 随意性的属性正确答案:3. 犯罪既危害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时也危害了公共利益,表明犯罪具有()。
A. 阶级性B. 相对性C. 社会性D. 政治性正确答案:4. 将犯罪预防分为一般预防、重点预防、特殊预防是根据()。
A. 犯罪预防的着眼点和功能的不同B. 犯罪预防作用对象的不同C. 犯罪预防措施切入犯罪发展阶段早晚的不同D. 犯罪预防凭借的力量与媒介的不同正确答案:5. 职务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
A. 主体的特殊性B. 与职务的相关性C. 客体的复杂性D. 影响的恶劣性正确答案:6. 犯罪学历史上最着名的代表人物是()。
A. 龙勃罗梭B. 弗洛伊德C. 菲利D. 加罗法洛正确答案:7. 已经发生并被发现由于种种原因而未举报或举报了未予统计的犯罪数是( )。
A. 犯罪率B. 相对暗数C. 绝对暗数D. 明数正确答案:8. 在我国,根据《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刑法》的有关规定,未成年人犯罪是指()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危害社会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A. 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B. 已满12周岁未满18周岁C. 已满14周岁未满20周岁D. 已满12周岁未满16周岁正确答案:9. 通过针对形成犯罪的心理和实施犯罪的途径,将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遏制在萌芽阶段的犯罪预防是( )。
A. 惩戒性预防B. 控制性预防C. 保护性预防D. 堵塞性预防正确答案:10. 针对人们的错误观念、不良心理因素和社会上容易引发犯罪的种种实际问题(如失学、辍学、待业、刑满释放后的安置等),通过正面教育、引导、帮助、解释、疏缓矛盾,消除诱发犯罪的消极因素,预防和减少犯罪。
奥鹏东师 刑法总论19秋在线作业1(003).doc

刑法总论19秋在线作业1甲女只身一人在家,深夜闯入一男子,以暴力相威胁欲强奸甲女。
甲女急中生智,先口头答应该男子,趁该男子正做准备时,从床上抓起一把剪子,反身刺向该男子胸部,致该男子死亡。
甲女的行为属于:A.故意杀人B.故意伤害致人死亡C.正当防卫D.防卫过当正确答案:C决水罪的危害结果为:A.造成水患B.造成水患,足以危害公共安全C.没有造成水患D.使用的方法是危险方法正确答案:B李某欲杀害妻子朱某之念。
某日晨,李在给朱某做饭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
李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
不料朱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饭。
朱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李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B.李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C.李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D.李某对其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正确答案:C犯罪客体体现的是一种.A.社会关系B.人际关系C.物质关系D.思想关系正确答案:A某甲家中一只箱子和若干财物被盗,箱子当时就在附近的公共垃圾桶中被找到,里面的东西原封未动。
某甲认为是窃贼所藏,日后必然来取。
就产生了报复窃贼的念头。
把箱中物品取出,装入一个拉发的爆炸装置,放到原处。
后来,一个清洁工清除垃圾时发现了箱子,打开时发生爆炸,当场死亡。
某甲的行为:A.构成故意杀人罪;B.构成爆炸罪C.属于假象的防卫,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正确答案:B某甲从停泊在公海的走私船上购得匕首、大砍刀、手铐、仿真枪枝一批,价值30余万元,运到我国境内销售,偷逃应缴税额10万元,同时,某甲顺便购得伪造的美元10万元,一并运到我国境内,加价后出售给他人。
某甲的行为:A.构成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B.构成走私管制刀具罪、走私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C.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假币罪和出售假币罪D.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假币罪正确答案:D(刑法的溯及力:从旧兼从轻,但,跨法犯罪如带连续、继续性的在均认为犯罪的情况下从新)甲某在担任某国有公司业务员期间,负责向各批发零售商发货。
[XXX]《犯罪学》20春在线作业1-1
![[XXX]《犯罪学》20春在线作业1-1](https://img.taocdn.com/s3/m/10d6e3f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d.png)
[XXX]《犯罪学》20春在线作业1-1【XXX】-[XXX]犯罪学20春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得分:100第1题,第一部以《犯罪学》命名的学术著作的作者是:A、XXX.XXXB、XXX.XXXC、XXX.托皮纳尔D、XXX正确答案:A第2题,我国的犯罪预测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开始于()。
A、20世纪60年代末B、20世纪80年代末C、20世纪7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末正确答案:C第3题,当代犯罪学研究的特点之一是()。
A、犯罪原因“单元论”成为主流B、广义犯罪学成为主流C、注重犯罪的单向研究D、犯罪社会学研究思路复兴正确答案:B第4题,()是预防犯罪的先导和重要组成部分。
A、统计调查B、犯罪现状C、犯罪预测D、犯罪对策正确答案:C第5题,计算机犯罪方式的隐蔽性与复杂性表现为()A、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B、使传统的地理疆界对它毫无意义C、低龄的人在整个犯罪中的比例越来越高D、计算机犯罪所造成的损失极其严重正确答案:A第6题,计算机犯罪的主要动力是()A、计算机系统自身的懦弱性B、计算机犯罪的低成本、高收益C、计算机犯罪立法的滞后D、国际社会的合作不力正确答案:B第7题,犯罪现象的最基本表现方式是()。
A、静态犯罪现象与动态犯罪现象B、犯罪事实构成现象C、个体犯罪现象与总体犯罪现象D、法定犯罪现象精确答案:C第8题,很多入侵计算机系统的黑客在作案是具有()A、目的性B、随机性C、系统性D、针对性正确答案:B第9题,性犯罪主观因素的驱使不包括:()A、思想认识因素B、社会意识因素C、生理因素D、心理因素正确答案:第10题,根据责任本领的不同,不属于社会危险行为现象分别的是()。
A、无责任能力人B、限制责任能力人C、有责任能力人D、无民事行为本领人正确答案:D第11题,中国内地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大多是由()犯罪演化而来的A、下岗工人年B、团伙年C、农民年D、流动人口正确答案:B第12题,以犯罪原因为其研究对象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载前先核对是否是你需要的一套题目,如不是,可能随机出题,下载然后复制
题目在该题库里面查找辅导答案。
华师《犯罪社会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
1. 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非常重视道德感化对预防犯罪的作用,他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A. 孔子
B. 老子
C. 庄子
D. 孟子
答:A
2. 犯罪既危害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时也危害了公共利益,表明犯罪具有()。
A. 阶级性
B. 相对性
C. 社会性
D. 政治性
答:C
3. 已经发生并被发现由于种种原因而未举报或举报了未予统计的犯罪数是( )。
A. 犯罪率
B. 相对暗数
C. 绝对暗数
D. 明数
答:B
4. 将犯罪预防分为一般预防、重点预防、特殊预防是根据()。
A. 犯罪预防的着眼点和功能的不同
B. 犯罪预防作用对象的不同
C. 犯罪预防措施切入犯罪发展阶段早晚的不同
D. 犯罪预防凭借的力量与媒介的不同
答:B
5. 在我国,根据《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刑法》的有关规定,未成年人犯罪是指()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危害社会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A. 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
B. 已满12周岁未满18周岁
C. 已满14周岁未满20周岁
D. 已满12周岁未满16周岁
答: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