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题库

合集下载

中国大学MOOC慕课爱课程(5)--测量误差基本知识网课刷课

中国大学MOOC慕课爱课程(5)--测量误差基本知识网课刷课

任务五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 自测题一、填空题1、偶然误差服从于一定的___规律。

2、真误差为观测值与____之差。

3、.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可能性___。

4、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加而趋向于___。

5、通常取___或两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6、.观测三角形的两个内角,观测中误差分别为±8″、±10″,则第三个内角的中误差为___。

7、设观测一个角度的中误差为±6″,则三角形内角之和的中误差为___。

二、单项选择题1.设对某角观测4测回,每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8.″5,则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

A.±2.″1B. ±1.″0 C±.4″2 D. ±8″52.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欲使该角的观测精度达到±1.″4,则需观测()个测回。

A.2B.3C.4D.53.设单位权中误差为±4″,某观测值的中误差为±8″,则该观测值的权为( )。

A.0.25B.0.5C.2D.44.观测一四边形的三个内角,中误差分别为±4″、±5″、±6″,则第4个角的中误差为( )。

A. ±5″B. ±7″C. ±9″D. ±15″5.有一长方形建筑,测得其长为40米,宽为10米,测量中误差分别为±2厘米及±1厘米,则其周长的中误差为±( )厘米。

A.3B.4C.5D.66.有一正方形,测得其一边的边长为5米,中误差为±2厘米,则该正方形的面积中误差为±( )米²。

A、0.1B、0.2C、0.25D、0.57、丈量一正方形的4个边长,其观测中误差均为±2厘米,则该正方形的边长中误差为±()厘米。

A、0.5B、2C、4D、88、真误差为( )与真值之差。

测量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习题答案

测量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习题答案

5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一、填空题:1、真误差为观测值减去真值。

2、观测误差按性质可分为粗差、和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三类。

3、测量误差是由于仪器误差、观测者(人的因素)、外界条件(或环境)三方面的原因产生的。

4、距离测量的精度高低是用_相对中误差___来衡量的。

5、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指标是中误差、相对误差和极限误差和容许误差。

6、独立观测值的中误差和函数的中误差之间的关系,称为误差传播定律。

7、权等于1的观测量称单位权观测。

8、权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9、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12.314m,返测为112.329m,则相对误差为1/7488。

10、用经纬仪对某角观测4次,由观测结果算得观测值中误差为±20″,则该角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为___10″__.11、某线段长度为300m,相对误差为1/3200,则该线段中误差为__9.4 mm ___。

12、设观测一个角度的中误差为±8″,则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应为±13.856″。

13、水准测量时,设每站高差观测中误差为±3mm,若1km观测了15个测站,则1km的高差观测中误差为11.6mm,1公里的高差中误差为11.6 mm二、名词解释:1、观测条件----测量是观测者使用某种仪器、工具,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进行的。

观测者视觉鉴别能力和技术水平;仪器、工具的精密程度;观测时外界条件的好坏,通常我们把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

2、相对误差K----是误差m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值D的比值。

它是一个不名数,常用分子为1的分式表示。

3、等精度观测----是指观测条件(仪器、人、外界条件)相同的各次观测。

4、非等精度观测---- 是指观测条件不同的各次观测。

5、权----是非等精度观测时衡量观测结果可靠程度的相对数值,权越大,观测结果越可靠。

三、选择题:1、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有(ABC)。

A、人的原因B、仪器原因C、外界条件原因D、以上都不是2、系统误差具有的性质是( ABCD )。

测量误差及其处理的基本知识

测量误差及其处理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测量误差及其处理的基本知识1、测量误差的来源有哪些?什么是等精度测量?答:测量误差的来源有三个方面:测量仪器的精度,观测者技术水平,外界条件的影响。

该三个方面条件相同的观测称为等精度观测。

2、什么是系统误差?什么是偶然误差?它们的影响是否可以消除?答:系统误差是指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作一系列的观测,其数值和符号均相同,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

偶然误差是指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作一系列的观测,其数值和符号均不固定,或看上去没有一定规律的误差。

系统误差的影响采取恰当的方法可以消除;偶然误差是必然发生的,不能消除,只能削弱偶然误差的影响。

3、举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及距离测量中哪些属于系统误差?答:水准仪的i 角误差,距离测量时钢尺的尺长误差,经纬仪的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和竖盘指标差等都属于系统误差。

4、评定测量精度的指标是什么?何种情况下用相对误差评定测量精度?答:测量中最常用的评定精度的指标是中误差,其绝对值越大精度越低。

当误差大小与被量测量的大小之间存在比例关系时,采用相对误差作为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标准。

例如距离丈量,采用往返丈量的相对误差作为评定精度的指标。

所谓相对中误差(简称相对误差)就是中误差之绝对值(设为|m|)与观测值(设为D )之比,并将分子化为1表示K =||/1||m D D m = 。

5、观测值中误差如何计算?答:设在相同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了n 次观测,得一组观测值L 1、L 2、……Ln ,x 为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 i v 表示观测值改正数,即11L x v -=22L x v -=......n n L x v -=则中误差 []1-±=n vv m6、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如何计算?答:设对某量进行n 次等精度观测,观测值为i L (i =1、2……n ),其算术平均值为x : []nL n L L L x n =+++=......21 ; 算术平均值中误差nm m x ±= ,其中m 为观测值的中误差。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作业与习题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作业与习题

《工程测量工程测量》》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作业与习题一、选择题1.设n 个观测值的中误差均为m ,则n 个观测值代数和的中误差为( )。

A .1][−n vv ;B .n m ;C .nm ; D .n ][∆∆ 。

2.对某一量作N 次等精度观测,则该量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观测值中误差的( )。

A .N 倍;B .N 倍;C .N1倍 。

3.水准尺分划误差对读数的影响属于( )。

A .系统误差;B .偶然误差;C .粗差;D .其他误差。

4.相对误差是衡量距离丈量精度的标准。

以钢尺量距,往返分别测得125.467m 和125.451m ,则相对误差为( )。

A .±0.016B .|0.016|/125.459C .1/7800D .0.001285.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随机误差)。

误差的来源为( )。

A .测量仪器构造不完善B .观测者感觉器官的鉴别能力有限C .外界环境与气象条件不稳定D .A 、B 和C6.等精度观测是指( )的观测。

A .允许误差相同B .系统误差相同C .观测条件相同D .偶然误差相同7.钢尺的尺长误差对丈量结果的影响属于( )。

A .偶然误差B .系统误差C .粗差D .相对误差8.测得两个角值及中误差为∠A =22°22′10″±8″和∠B =44°44′20″±8″,据此进行精度比较,得( )。

A .两个角精度相同B .∠A 精度高C .∠B 精度高D .相对中误差K ∠A>K ∠B9.六边形内角和为720°00′54″,则内角和的真误差和每个角改正数分别为( )。

A .+54″、+9″B .-54″、+9″C .+54″、-9″D .-54″、-9″10.往返丈量120m 的距离,要求相对误差达到1/10000,则往返较差不得大于( )m 。

A .0.048B .0.012C .0.024D .0.036二、判断题1.多次观测一个量取平均值可减少系统误差。

《土木工程测量》第五章形考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测量》第五章形考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测量》第五章形考题及答案注意:选项(abcd)后面数字是一道题对这题的的评分,也就是答案,如果是0,是回答错误的,就不要选择;如果选项后面是100,就是回答正确,就是答案。

绿色为:单选题紫色为:判断题蓝色为:多选题第5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单项选择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A. 往返较差;0B. 相对误差;100C. 闭合差0D. 绝对误差0单项选择已知A、B两点的坐标为A(500.00,835.50),B(455.38,950.25),则AB边的坐标方位角。

A. 68°45′06″0B. -68°45′06″0C. 248°45′06″0D. 111°14′54″100单项选择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 )。

A. 0°~270°0B. 0°~360°100C. -90°~90°0D. 0°~90°0单项选择坐标方位角是以()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 真子午线方向0B. 磁子午线方向0C. 坐标纵轴方向100D. 指向正北的方向0单项选择经纬仪对中误差属()A. 偶然误差;100B. 系统误差;0C. 中误差0D. 粗差0单项选择尺长误差和温度误差属()A. 偶然误差;0B. 系统误差;100C. 中误差0D. 粗差0单项选择下列误差中()为偶然误差A. 照准误差和估读误差;100B. 横轴误差和指标差;0C. 水准管轴不平行与视准轴的误差0D. 度盘刻划误差0单项选择随着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多,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近于()。

A. 0;100B. 无穷大;0C. 无穷小0D. 大于零的固定值0单项选择观测误差根据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不同,可分为()和偶然误差两类A. 相对误差;0B. 中误差;0C. 往返误差0D. 系统误差100单项选择测量工作中通常采用()作为衡量精度的标准A. 粗差0B. 允许误差;0C. 中误差;100D. 平均值0单项选择普通水准尺的最小分划为1cm,估读水准尺毫米位的误差属于( )A. 偶然误差100B. 系统误差0C. 错误0D. 中误差0单项选择()不是偶然误差的特性。

第五章误差基本知识

第五章误差基本知识

现在的位置:课程介绍 >> 理论部分 >> 电子讲稿第五章误差基本知识5.1误差的来源和分类一、定义:观测值与真值之差,记为:X为真值,即能代表某个客观事物真正大小的数值。

为观测值,即对某个客观事物观测得到的数值。

为观测误差,即真误差。

二、误差的来源1、测量仪器一是仪器本身的精度是有限的,不论精度多高的仪器,观测结果总是达不到真值的。

二是仪器在装配、使用的过程中,仪器部件老化、松动或装配不到位使得仪器存在着自身的误差。

如水准仪的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使得水准管气泡居中后,视线并不水平。

水准尺刻划不均匀使得读数不准确。

又如经纬仪的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竖盘指标差都是仪器本身的误差。

2、观测者是由于观测者自身的因素所带来的误差,如观测者的视力、观测者的经验甚至观测者的责任心都会影响到测量的结果。

举例:如水准尺倾斜、气泡未严格居中、估读不准确、未精确瞄准目标都是观测误差。

3、外界条件测量工作都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下进行的。

例如温度、风力、大气折光、地球曲率、仪器下沉都会对观测结果带来影响。

上述三项合称为观测条件a.等精度观测: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进行的一组观测。

b.不等精度观测:在不同的观测条件下进行的一组观测。

测量误差的分类根据测量误差表现形式不同,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差。

1、系统误差定义:误差的符号和大小保持不变或者按一定规律变化,则称其为系统误差。

如:钢尺的尺长误差。

一把钢尺的名义长度为30m,实际长度为30.005m,那么用这把钢尺量距时每量一个整尺段距离就量短了5mm,也就是会带来-5mm的量距误差,而且量取的距离越长,尺长误差就会越大,因此系统误差具有累计性。

如:水准仪的i角误差,由于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两者之间形成了夹角i,使得中丝在水准尺上的读数不准确。

如果水准仪离水准尺越远,i角误差就会越大。

由于i角误差是有规律的,因此它也是系统误差。

正是由于系统误差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只要找到这种规律性,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消除或减弱系统误差的影响。

第五章误差理论

第五章误差理论

第五章误差理论选择题中误差反映的是( A )。

A)⼀组误差离散度的⼤⼩B)真差的⼤⼩C)似真差的⼤⼩D)相对误差的⼤⼩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m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C )。

A.;B.;C.往返丈量直线AB的长度为:其D AB=126.72m,D BA=126.76m相对误差为( A )A.K=1/3100;B.K=1/3200;C.K=在等精度观测的条件下,正⽅形⼀条边a的观测中误差为m,则正⽅形的周长(S=4a)中的误差为(C )A.m;B.2m;C.4m丈量某长⽅形的长为α=20,宽为b=15,它们的丈量精度(A )A相同;B.不同;C.不能进⾏⽐较衡量⼀组观测值的精度的指标是( A )A.中误差;B.允许误差;C.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A )A.相对误差;B.中误差;C .往返误差下列误差中(A )为偶然误差A.照准误差和估读误差;B.横轴误差和指标差;C.⽔准管轴不平⾏与视准轴的误差若⼀个测站⾼差的中误差为,单程为n个测站的⽀⽔准路线往返测⾼差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B )A.;B.C.在相同的观条件下,对某⼀⽬标进⾏n个测站的⽀⽔准路线往返测⾼差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B )A.;B.;C.对三⾓形进⾏5次等精度观测,其真误差(闭合差)为:+4″;-3″;+1″;-2″;+6″,则该组观测值的精度( B )A.不相等;B.相等;C.最⾼为+1″经纬仪对中误差属( A )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中误差尺长误差和温度误差属(B )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中误差⼀条直线分两段丈量,它们的中误差分别为和,该直线丈量的中误差为(C)A.;B. ;C.某基线丈量若⼲次计算得到平均长为540m,平均值之中误差为0.05m,则该基线的相对误差为( C )A.0.0000925;B.1/11000;C.1/10000下⾯是三个⼩组丈量距离的结果,只有( B )组测量的相对误差不低于1/5000的要求A.100m0.025m;B.200m0.040m;C.150m0.035m对某量进⾏n次观测,若观测值的中误差为m,则该量的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C )A. ;B.m/n;C.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来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公式是( C )A.B.;C.基线丈量的精度⽤相对误差来衡量,其表⽰形式为( A )A.平均值中误差与平均值之⽐;B.丈量值中误差与平均值之⽐;C.平均值中误差与丈量值之和之⽐下列误差中(AB)为偶然误差。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工程测量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章节多项选择题理论考试题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工程测量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章节多项选择题理论考试题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工程测量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章节多项选择题理论考试题[多项选择题][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ABC]659.下列关于偶然误差的说法中,属于正确说法的是()A.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偶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界限B.绝对值大的误差比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概率要小C.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D.偶然误差具有积累性,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它们的符号和大小有一定的规律E.偶然误差是可以完全避免的[多项选择题][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CD]660.下列选项中属于偶然误差的有()。

A.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B.钢尺的尺长误差C.水准尺读数误差D.瞄准误差E.钢尺量距的温度误差[多项选择题][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ABD]661.下列关于测量误差的说法中,属于正确说法的是()。

A.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B.测量误差可以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中误差和容许误差进行表示C.测量工作中可以不存在测量误差D.测量误差越小,观测成果的精度越高E.测量误差都具有累积性[多项选择题][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ABD]662.下列关于系统误差的说法中,属于正确说法的是()。

A.系统误差具有积累性,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它们的符号和大小有一定的规律B.尺长误差和温度对尺长的影响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改正并加以消除或削弱C.在经纬仪测角中,不能用盘左、盘右观测值取中数的方法来消除视准轴误差D.经纬仪照准部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对水平角的影响,只能采用对仪器进行精确校正的方法来消除或削弱E.系统误差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几乎相等[多项选择题][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AB]663.下列选项中属于系统误差的有()。

A.水准仪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B.钢尺量距的温度误差C.水准尺读数误差D.瞄准误差E.仪器对中误差[多项选择题][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BC]664.测量了两段距离及其中误差分别为:d1=136.45m±0.015m,d2=960.76m±0.025m,比较他们的测距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1、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有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

5.测量,测角中误差均为10″,所以A角的精度高于B角。

(×)8.在测量工作中无论如何认真仔细,误差总是难以避免的。

(×)10.测量中,增加观测次数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系统误差。

(×)1、什么是偶然误差?它有哪些特性?定义:相同的观测条件,若误差在数值和符号上均不相同或从表面看无规律性。

如估读、气泡居中判断等。

偶然误差的特性:(1)有界性 (2)渐降性 (3)对称性 (4)抵偿性7.已知DJ6经纬仪一测回的测角中误差为mβ=±20″,用这类仪器需要测几个测回取平均值,才能达到测角中误差为±10″?()A.1 B.2C.3D.43.偶然误差服从于一定的________规律。

4.对于偶然误差,绝对值较小的误差比绝对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________。

14.测量误差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界条件。

3.设对某距离丈量了6次,其结果为246.535m、246.548m、246.520m、246.529m、246.550m、246.537m,试求其算术平均值、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及其相对中误差。

6.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观测次数的无限增加而趋向于______________。

14.设对某角度观测4个测回,每一测回的测角中误差为±5″,则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24.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有、、极限误差。

3.观测值与______之差为闭合差。

( )A.理论值B.平均值C.中误差D.改正数5.由于钢尺的不水平对距离测量所造成的误差是(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C.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8.阐述函数中误差与观测值中误差之间关系的定律称为_______________。

3.什么是系统误差?什么是偶然误差?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4.测量误差按性质可分为和两大类。

1.2.相对误差2. 由估读所造成的误差是( )。

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既是偶然误差又是系统误差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14. 下列不属于衡量精度的标准的是( )。

A.真误差B.中误差C.容许误差D.相对误差7. 由于仪器误差对水准测量读数所造成的误差是()。

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2常用的评定精度的标准有、和。

2、0.700的数,其有效数字是(B)A、二位有效数字B、三位有效数字C、四位有效数字D、一位有效数字7、有n个观测值为11、12、……1n,n个观测误差为△1、△2…△n,则观测值的中误差是()A、将观测误差按绝对值大小排列,中间一个观测误差26、在一个三角形中,直接观测的两个角的中误差分别是±3″、±5″,则第三个角的中误差是( C )A、±4″B、±2″C、±5.8″D、±6″27、测量的算术平均值是( B )。

A、n次测量结果之和的平均值。

B、n次等精度测量结果之和的平均值。

C、是观测量的真值。

D、n次非等精度测量结果之和的平均值。

7、测量中产生误差的原因是()、()和()。

95.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和()。

96.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和()两大类。

97.衡量精度的标准有()、()和()三种。

98.钢尺量距中由于尺长不准所带来的误差属于()误差。

99.经纬仪测角中目标偏心误差属于()误差。

100.设Z1=X1+X2 ,Z2=2X,X1,X2,X均为独立观测值,且中误差均相等则()的精度比()的精度高,因为()。

101.中误差的计算公式为(),用观测值的改正数计算中误差的公式为()。

9.下列哪项误差属于系统误差()A 水平角测量中对中误差B 水准测量中估读毫米数不准C 视差的影响D 水平角测量中度盘刻度误差50.偶然误差可采用什么方法消除或减弱()A 加改正数B 采用一定的观测程序C 无法消除或减弱D 多次测量的平均值51.下列各项误差,是偶然误差的有()A 尺长不准B 钢尺量距中拉力不匀C 目标偏心误差D 水准测量中前后视距不相等52.下列哪些数据是观测数据()A 起始点坐标B 终点坐标C 导线各转折角D 起始边坐标方位角50.什么是测量误差?什么是粗差?51.什么是系统误差?什么是偶然误差?并全面分析二者的不同。

52.偶然误差有何特性?53.何谓中误差、极限误差和相对误差?54.试列举在测量工作中可能产生的三种系统误差和三种偶然误差,并作简要说明。

55.为什么说算术平均值是最或然值?56.就下表的各项测量误差,分析判定其误差性质,并简述消除和减小的方法。

测量类别误差名称误差性质消除和减小的方法钢尺量距尺长不准定线不准尺弯曲温度变化的影响拉力不匀读数误差测钎插的不准水准测量视差的影响符合气泡两半象不严密重合水准尺不直前后视距不等估读毫米数不准尺垫下沉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水平角测量对中误差目标偏心误差照准误差读数误差仪器未整平的影响水准管轴不垂直与竖轴视准轴不垂直与横轴度盘刻度误差照准部偏心误差57.有一正方形(图形准确),今欲测量其周长,采用两种方法:①量其一边之长然后乘以4,②分别量四边形之长求和。

问哪一种方法所得周长的精度最高,为什么?(要用数式说明)27.对某段距离丈量5次,其结果如下表,试计算该段距离的算术平均值(L)及观测值中误差(m),算术平均值中误差(M)相对中误差K值。

L、m、M、K 的计算次数观测值L(m)V(mm)VV(mm2)计算1 96.3252 96.3123 96.3084 96.3235 96.317总和28.观测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A、∠B、∠C的中误差分别为±10″、±9″、±12″,求△ABC的内角和中误差。

29.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为±9″,且每一内角的观测精度相同,则一内角的中误差为多少?30.某一经纬仪,一测回角的中误差为±12″,使测角中误差达到±6″,那么至少应测几个测回?31.量测一矩形场地的周长,得其长宽分别为400.00m、200.00m,若要求所得周长的最大误差不超过1m,则量距的相对中误差应是多少?(最大误差取2倍中误差)32.量测六边形的内角,规定内角闭合差不能超过±30″,则每一内角的观测值中误差应是多少?(取最大误差为中误差的2倍)59、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有、、。

8、系统误差影响观测值的准确度,偶然误差影响观测值的精密度。

…………………………()16、丈量一正方形的4条边长,其观测中误差均为±2cm,则该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为±( )cm。

A.0.5B.2C.4D.853、对某边观测4测回,观测中误差为±2cm,则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

A ±0.5cmB ±1cmC ±4cmD ±2cm55、水准尺向前或向后方向倾斜对水准测量读数造成的误差是( )。

A 偶然误差B 系统误差C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60、普通水准尺的最小分划为1cm,估读水准尺mm位的误差属于( )。

A 偶然误差B 系统误差C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2、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一段距离d=23.2cm,其测量中误差=dm±0.1cm,求该段距离的实地长度D及中误差Dm。

4、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9°40′30″,39°40′48″,39°40′54″,39°40′42″,39°40′36″,试计算:①该角的算术平均值?;②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③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独立丈量了两条直角边a,b,其中误差均为m,试推导由a,b边计算所得斜边c的中误差cm的公式?17、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段距离丈量了5次,各次丈量的长度分别为:139.413、139.435、139.420、139.428m、139.444。

试求:(1) 距离的算术平均值;(2) 观测值的中误差;(3) 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 算术平均值的相对中误差。

15、为了求得E点的高程,分别从已知水准点A,B,C出发进行水准测量,计算得到E点的高程值及各段的路线长列于下表中,试求⑴E点高程的加权平均值(取位至mm);78.321m⑵单位权中误差;⑶E点高程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

路线E点高程值(m)路线长iL(km)权iiLP1=改正数iV(mm)2iiVPA→E 78.316 2.5 0.4B→E 78.329 4.0 0.25C→E 78.320 5.0 0.2Σ0.85根据观测误差的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 √ )(1)真误差 (2)中误差 (3)相对误差 (4)容许误差 (5)偶然误差(6)系统误差(1)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测量误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测量误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测量工作中所谓误差不可避免,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误差,而___________________误差可以通过计算改正或采用合理的观测方法加以消除或减弱,因此,测量误差理论主要是讨论______________误差。

(4)真差是_______________减_________________;而改正数是____________减_____________。

(5)同精度观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精度观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某经纬仪,观测者每读一次的中误差为±10",则读两次取平均值,其中误差为_______;两次读数之差的中误差为______________;两次读数之和的中误差为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