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牛肉的等级标准划分
牛肉的等级分类标准

牛肉的等级分类标准牛肉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肉类,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深受人们喜爱。
在不同国家的标准中,牛肉通常会被分为不同等级,以便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牛肉。
在美国,牛肉等级通常分为Prime、Choice、Select和Standard等级,而在欧洲,通常被分为不同的等级以及源自不同地区的品种。
在美国,美国农业部负责制定和执行肉类的等级标准。
这些等级标准主要根据肌肉组织的颜色、质地、脂肪覆盖和肉质来划分。
通过将牛肉分为不同等级,消费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肉质和口感,以便于选择适合自己的牛肉。
Prime等级是最高级别的牛肉,通常只有2%的牛肉可以达到这个等级。
Prime等级的牛肉通常有较多的脂肪覆盖,使得肉质更加鲜嫩多汁。
它通常适合作为牛排等高档菜肴使用。
Choice等级的牛肉是最常见的等级,约占所有牛肉的70%。
Choice等级的牛肉肌肉组织较为均匀,脂肪覆盖适中,口感丰富,通常适合烧烤、烤肉和炖菜等烹饪方法。
Select等级的牛肉比较瘦,脂肪覆盖较少,通常适合低脂肪饮食的人群。
它的口感比较柔嫩,适合用来制作肉丸、肉饼等菜肴。
Standard等级的牛肉通常是肌肉组织较粗、脂肪分布不均匀的牛肉,口感比较粗糙。
它通常被用来制作肉类制品,如香肠、火腿等。
除了美国的牛肉等级标准外,欧洲也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以及一些特殊的品种。
比如,欧洲的Angus牛肉以其鲜美的口感和高品质而闻名,通常被分为不同的等级,包括Angus Prime、Angus Choice和Angus Select等。
在选择牛肉时,除了牛肉的等级外,还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部位。
比如,里脊肉和肉眼肉通常比较嫩,适合做牛排,而牛腩和牛腿肉通常适合炖菜或者红烧。
总的来说,牛肉的等级主要根据肌肉组织的颜色、质地、脂肪覆盖和肉质来划分。
通过了解不同等级的牛肉,消费者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牛肉,并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来制作美味的牛肉菜肴。
牛肉分级标准

美国
美国基于牛肉的风味,嫩度和多汁性,通过大理石花纹程度和成熟度,把牛肉分为Prime(极佳)、Choice(特选)、Select(可选用)、Standard(合格)、Commercial(商用)、Utiltiy (可用)、Cutter(切块)和Canner(制罐)这八个等级。
澳洲
澳大利亚牛肉通过牛胴体的肉色、脂肪色、大理石花纹、眼肌面积、背膘厚度和胴体的生理成熟度来评定牛肉等级。
日本
日本牛肉的评分基于两个因素:产量和等级。
产量:按照牛胴体牛肉产量比例由高到低分为A/B/C。
等级:按照牛大理石花纹评分(BMS),牛肉颜色标准(BCS),牛肉脂肪标准(BFS),嫩度和质地由高到低评分为5/4/3/2/1。
由两个指标综合评定,A5代表了日本牛肉的最高等级。
加拿大
加拿大牛肉评级分别从成熟度、脂肪颜色、肌肉颜色、肌肉质量、肌肉质感方面考量,把牛肉分为13个级别。
前四名分别是Prime/AAA/AA/A,代表了加拿大优质牛肉,并占90%左右的产量。
Prime/AAA/AA/A这四个等级中,除了大理石花纹程度不同,其他指标完全相同。
A5牛肉好还是M9牛肉好?看完这篇全懂了!

A5牛肉好还是M9牛肉好?看完这篇全懂了!什么是A5牛肉?什么是M9牛肉?美国的Prime牛肉又指的是什么?牛肉的各种分级,大家都知道吗?此前,红厨网已经为各位师傅介绍了不同部位牛肉的特点和异同(点击回顾:《牛肉最嫩的部位是哪儿?很少人知道!》)。
今天,再为大家讲解一下不同牛肉的分级,以供参考。
BMS分级首先,大家要明确一点,每个国家都有自己衡量牛肉的标准,因此各国牛肉分级都不同。
不过,无论哪个国家,牛肉的雪花纹(大理石花纹)都是最直观的参考系数,因为雪花纹理就是肌脂纹理的混合分布,一块有着复杂密集雪花纹理的牛肉,它的口感和肉质不会差。
因此,根据雪花纹的细密程度,可以总结出一个参考标准BMS (Beef Marbling Standard,牛肉大理石花纹标准)。
取第6-7肋骨间的切面来评论,分为12个等级,如图所示:简单来说,同一部位雪花纹路越多越好,分布越均匀越好。
虽然分级只有雪花纹路一个维度,不过BMS分级可以说是国际通用标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美国分级作为全球最大的牛肉出产国,美国农业部(USDA)对牛肉的分级是非常严格和细致的。
•美国牛肉分级:美国牛肉的质量级依据牛肉的品质(以大理石纹为代表)和生理成熟度(年龄)分为:极佳(Prime)、优选(Choice)、可选(Select)、合格(Standard)、商用(Commercial)、可用(Utility)、切块(Cutter)和制罐(Canner)一共8个级别。
也就是说,牛的年龄越小、牛肉的油花量越多(大理石花纹越细密),对应的等级也越高。
一般来说,牛排只会在前两个等级(极佳、优选)之内,后面的等级往往指的是牛肉片、带骨牛肉、或者是牛肉碎屑等。
•分级标准:分级的标准,包含了两项最重要的指标:产精肉率(Yield Grades)和品质评级(Quality Grades)。
品质评级是牛肉风味(flavor)、柔嫩度(tenderness)、多汁程度(juciness)、成熟度(maturity)以及肋眼肌的大理石纹脂肪含量(marbling)四个因素来决定,后两者为主要指标。
牛脂肪标准

牛脂肪标准
牛脂肪标准是指牛脂肪含量的参考值,通常用于评估牛肉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根据不同的品种、年龄、性别和饲养方式等因素,牛脂肪含量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高脂肉牛的肉质更为鲜美,但同时也存在较高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不利于人体健康。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牛脂肪标准有两种:一种是日本标准,另一种是美国标准。
其中,日本标准将牛肉分为A、B、C三个等级,以脂肪沉积的程度来区分。
A级为最高等级,脂肪沉积最少;C级为最低等级,脂肪沉积最多。
而美国标准则将牛肉分为Prime、Choice和Select三个等级,其中Prime等级的牛肉脂肪含量最低,Select等级的牛肉脂肪含量最高。
无论是哪种标准,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因此,在购买牛肉时,消费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口味来选择合适的产品。
同时,也应该注意合理搭配膳食,避免过量摄入饱和脂肪酸和其他不健康的营养成分。
【科普】到底如何区分牛肉等级

【科普】到底如何区分⽜⾁等级相信⼤家和⽺咩咩⼀样喜欢吃西餐,特别是JUICY多汁的⽜排那到底什么是所谓的M9和⽜还有A5这些怎么区分呢?今天⽺咩咩就来给⼤家科普⼀下美国、澳洲、⽇本、加拿⼤关于⽜⾁的具体等级分类⽇本:和⽜在⽇本,律⾁是由JMGA(⽇本⾁品等級鑑定協會)來鑑定國內所⽣產的⾷⽤豬、⽜⾁類。
主要可以分為三個成品率等級(A、B、C),以及五個⾁質等級(5、4、3、2、1)。
成品率:A=良好、B=⼀般標準值、C=較差。
主要是由⼀套公式來計算評估這整塊⾁品可以作為成品部份,等級越⾼代表這塊⾁品發育的越完整,各部位的特徵也可以明顯地分辨的出來。
⾁質等級:5=優、4=良好、3=標準、2=較差、1=劣。
⾁質等級主要由「油花分佈程度」、「⾁⾊澤」、「⾁結實度及肌⾁紋理」、「脂肪⾊澤品質」四個項⽬來作綜合鑑定。
⾁質等級判定,取上述其中⼀項最低的等級作為判定等級。
若四項分別為「5、5、4、5」,則此⾁質等級便為「4」。
⽇本⽜⾁A5被視為最頂級,通常要達到A4及A5級別,⽅可稱為真正的「神⼾⽜」。
⽇本的本地⾁⽜品種即稱為和⽜(Wagyu),共有四個品種:⿊⾊和⽜ (Japanese Black) 棕⾊和⽜(Japanese Brown) 無⾓和⽜ (Japanese Poll) 短⾓和⽜ (Japanese Shorthorn Cattle)澳洲:和⽜有別於⽇本⽜⾁分A1⾄A5的分類法(最⾼級為A5),以⾁⾊深淺和脂肪分佈來劃分成M1⾄M12級(主要為M4⾄M12級),越⾼級的和⽜,脂肪和⾁的⽐率越⾼,⽽且分佈更平均,M12的⾁與脂肪⽐例⾼達50%,只有少於5%的和⽜可達到此級數;市⾯多數的澳洲和⽜都屬M8⾄10級(相等於⽇本的 A3級),脂肪⽐率約達30-35%。
澳洲和⽜的等級也是有區分的(BMS是油花標準,有1~12級)澳洲和⽜按⾁⾊深淺和脂肪分佈來劃分等級M4⾄M12(相等於⽇本A1⾄A5級別),以M12為最⾼級。
a1 a5和牛定价标准

a1 a5和牛定价标准
A1、A5和牛是日本牛肉的评级标准,其中A1代表最高等级的牛肉,A5则代表最低等级的牛肉。
定价标准是根据评级、部位、肉质等多个因素综合确定的。
首先,评级是影响和牛定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A1和A5代表了不同的肉质和口感,因此价格也差别很大。
一般来说,A1级别的和牛价格要比A5级别的和牛价格高出很多。
其次,部位也是影响和牛定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部位口感和肉质都有所不同,因此价格也差别很大。
例如,牛排是最受欢迎的部位之一,价格相对较高,而牛腩则是比较便宜的部位。
此外,肉质也是影响和牛定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肉质好的和牛价格相对较高,而肉质差的则价格相对较低。
这取决于动物的饲养条件、饲料质量、生长年龄等多个因素。
最后,市场供求关系也是影响和牛定价的因素之一。
如果市场上供应的A1和牛数量较少,而需求量又很大,那么价格就会上涨。
反之,如果市场上供应的A1和牛数量较多,而需求量又很小,那么价格就会下降。
总之,A1、A5和牛的定价标准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除了评级、部位、肉质等内部因素外,市场供求关系等外部因素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
因此,在购买和牛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比较,以确定最合适的价格。
各国牛肉的分级

澳洲牛肉歷史
澳洲牛肉基本上分為9級,從M1 到M9,M9級為最高級別,但是澳 洲牛的肉味較淡, M9級也只能到 日本的A3級水平。十多年前,澳洲 農民將日本的母牛帶到澳洲來繁 殖,並且引入美國的安格斯牛來配 種,(也有100%純種血統的和牛), 並以日本的飼養技術來養殖培,養 出[澳洲M12級。
澳洲和牛的等級
以油花、風味、香味三方面來決定,澳洲 牛肉的油花從4至12共分為9級,平均都是6級, 達到 9級以上就是很高級的肉了,數字愈高, 表示牛肉的肥瘦愈像大理石紋,12級就是最頂 級了。而M12級牛肉相等於日本的A5級牛肉。 現在香港常吃到的[極黑牛]或[和牛],主要就是 來自澳洲。
美国牛肉
■綜合兩種因素,再將牛肉評鑑出八個等級:
極佳級(Prime) 可選級(Select) 特選級(Choice) 合格級(Standard)
商用級(Commercial)
切塊級(Cutter)
可用級(Utility)
製罐級(Canne)
美國牛肉的銷售
美國牛肉目前只供應酒 店及高級餐廳的只有Prime 和Choice兩個等級的牛肉, Prime為最高級別,全美大約 只有3%牛排被USDA評定為 Prime級,油花分佈最細密,肉 質最鮮嫩。
各國牛肉的分級
圖片
日本和牛
和牛是從明治時代以前就在日本培 育的,專作肉用品種,而被稱為“和種” 的肉牛。 較有名的有「黑毛和種」「褐毛和 種」「無角和種」等。一般聽到「松阪 牛」、「神戶牛」、「飛驒牛」,不是 指牛的品種,比較類似是和牛中的「品 牌」。
和牛等級
按可食用比率與油花等 級,總共分為15級,可食用 比率分A.B.C,而油花等級 分1~5,也就是分為A1~A5, B1~B5,C1~C5共15級,其 中A5為最高級,其油花之 細密,美名為「霜降牛肉」 (香港叫做雪花牛肉)。
各国牛肉的等级标准划分

各国牛肉的等级划分牛肉品质档次划分有多种标准,如美国、日本、欧共体、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标准。
我国肉牛饲养业起步较晚,尚未形成独立的产业,因此尚无统一的标准。
1、美国牛肉分级标准总述美国牛肉的质量级依据牛肉的品质(以大理石纹为代表)和生理成熟度( 年龄)将牛肉分为:特优(Prime)、特选(Choice)、优选(Select) 、标准(Standard)、商用(Commercial)、可用(Utility)、切碎(Cutter) 和制罐 (Canner)八个级别。
生理成熟度以年龄决定,年龄越小肉质越嫩,级别越高,共分为A、B、C、D和E5级。
A级为9至30月龄;B级为30至42月龄;C 级为42至72月龄;D级为72至96月龄;96月龄以上为E级。
而年龄则以胴体骨骼和软骨的大小、形状和骨质化程度及眼肌的颜色和质地为依据来判定,其中软骨的骨质化为最重要的指标,年龄小的动物在脊柱的骨头上端都有一块软骨,随着年龄增大,这块软骨逐渐骨质化而消失。
这个过程一般同胴体后端开始,最终在前端结束,这个规律为判定胴体年龄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加上对骨骼形状、肌肉颜色的观察,即可判定出胴体的生理成熟度。
大理石纹是决定牛肉品质的主要因素,它与嫩度、多汁性和适口性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同时它又是最容易客观评定的指标,因而品质的评定就以大理石纹为代表。
大理石纹的测定部位为第12肋骨眼肌横切面,以标准板为依据,分为丰富、适量、适中、少、较少、微量和几乎没有这七个级别。
当生理成熟度和大理石纹决定后就可判定其等级了,年龄愈小,大理石纹愈丰富,则级别愈高,反则越低。
■成熟度(牛只屠宰的年龄)依骨骼结构和瘦肉颜色再分A到E五等级。
A级约九到三十个月龄;E级约七十二到九十六个月龄。
■大理石纹脂肪度(marbling)根据第十二及第十三根肋骨之间的肋眼肌切面上、瘦肉中脂肪斑纹含量而分十级。
■综合两种因素,再将牛肉评鉴出八个等级:极佳级(Prime):此类等级的牛肉多数销往高级餐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国牛肉的等级划分牛肉品质档次划分有多种标准,如美国、日本、欧共体、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标准。
我国肉牛饲养业起步较晚,尚未形成独立的产业,因此尚无统一的标准。
1、美国牛肉分级标准总述美国牛肉的质量级依据牛肉的品质(以石纹为代表)和生理成熟度( 年龄)将牛肉分为:特优(Prime)、特选(Choice)、优选(Select) 、标准(Standard)、商用(Commercial)、可用(Utility)、切碎(Cutter) 和制罐(Canner)八个级别。
生理成熟度以年龄决定,年龄越小肉质越嫩,级别越高,共分为A、B、C、D和E5级。
A级为9至30月龄;B级为30至42月龄;C 级为42至72月龄;D级为72至96月龄;96月龄以上为E级。
而年龄则以胴体骨骼和软骨的大小、形状和骨质化程度及眼肌的颜色和质地为依据来判定,其中软骨的骨质化为最重要的指标,年龄小的动物在脊柱的骨头上端都有一块软骨,随着年龄增大,这块软骨逐渐骨质化而消失。
这个过程一般同胴体后端开始,最终在前端结束,这个规律为判定胴体年龄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加上对骨骼形状、肌肉颜色的观察,即可判定出胴体的生理成熟度。
石纹是决定牛肉品质的主要因素,它与嫩度、多汁性和适口性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同时它又是最容易客观评定的指标,因而品质的评定就以石纹为代表。
石纹的测定部位为第12肋骨眼肌横切面,以标准板为依据,分为丰富、适量、适中、少、较少、微量和几乎没有这七个级别。
当生理成熟度和石纹决定后就可判定其等级了,年龄愈小,石纹愈丰富,则级别愈高,反则越低。
■成熟度(牛只屠宰的年龄)依骨骼结构和瘦肉颜色再分A到E五等级。
A级约九到三十个月龄;E级约七十二到九十六个月龄。
■石纹脂肪度(marbling)根据第十二及第十三根肋骨之间的肋眼肌切面上、瘦肉中脂肪斑纹含量而分十级。
■综合两种因素,再将牛肉评鉴出八个等级:极佳级(Prime):此类等级的牛肉多数销往高级餐厅。
而贩卖此种等级的餐厅门口多半可见“U.S. Prime”字样,代表此间餐厅所选用的牛肉是经过美国政府所认可的最高级牛肉。
特选级(Choice) :此等级的牛肉在一般超商均可见,多半切成牛排贩卖。
可选级(Select) :此等级多半是以牛肉片、牛肉丝或带骨的牛肉形式贩卖。
合格级(Standard) :此等级的肉多半为牛后腿部位的肉,常以牛肋条或牛片形式贩卖。
商用级(Commercial)可用级(Utility) :类似前阵子新闻很热门的组合肉。
切块级(Cutter) :指的是不成形的牛肉碎屑。
制罐级(Canne) :此种等级的牛肉只能用来制作罐头。
美国牛肉的销售美国农业部的牛肉类分级八种,等级最高的前三种才能用来给牛排分级,分别为Prime、Choice、Select,只有Prime Grade,Choice grade才能达到餐厅酒店的选肉标准, Prime为最高级别,全美大约只有3%牛排被USDA评定为Prime 级,油花分布最细密,肉质最鲜嫩。
Prime grade 是美国牛排的最高等级,产量仅仅占市场份额的2%,其数量而价格昂贵,并且几乎全部供应给酒店及高档餐厅。
当然,它的风味和雪花纹路无比令人醉。
(USAD Prime和prime rib是不同的,前者是USAD的等级,而后者是优质的牛排部位)Choice grade 是第二级别,其肉质、纹理、以及烹调后的肉汁和风味都是仅次于Prime Grade,其价格的优势可以成为牛排爱好者的不二选择。
Select grade这一级别就属于美国的商业级牛排了,通常只有少许的肌脂纹理,且烹调不当会让肉质咀嚼起来吃力。
需要搭配酱汁一起食用。
细分(1)以性别、年龄,体重为根据的肉牛分级。
(2)以胴体质量为依据的分级标准。
在确定肉牛胴体等级时,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产量级,胴体经修整、去骨后用于零售量的比例,比例大,产量级就高。
二是质量级,牛肉品质包括适口性、石花纹、多汁性、嫩度等容。
阉牛,未生育母牛的同体等级分为入个等级:优质、精选、良好、标准、商售、可利用、次等、制罐用;公牛胴体只有产量等级,没有质量等级;奶牛胴体无优质等级,青年公牛胴体等级分五等:段质级、精选级、良好级、标准级、可利用级。
1.影响胴体等级的因素有胴体体表脂肪量;心脏、肾、盆腔脂肪量;12-13胁骨处眼肌横切切面面积;胴体重量。
2.确定胴体等级的操作方法:用电锯分开脊柱,使胴体均匀分为两片;在第12-13胸椎处垂直横切切眼肌;3.测定心脏,肾,盆腔脂肪重量;… 测定眼股肌横切面处腰,背脂肪厚度;… 测量眼肌面积;† 挤压眼肌及覆盖眼肌的脂肪。
产量等级分级标准:第一产量级胴体体表只有肋部、腰部、臀部、颈部有一薄层脂肪,在胁部、阴囊处稍有沉积,在大腿外侧和肩肉上有一层薄脂肪,透过胴体许多部位的脂肪层能见到肌肉。
胴体重量227千克时:12-13肋眼处的脂肪厚为0.76厘米,12-13肋眼肌面积为74.2 平方厘米,心脏、肾、盆腔脂肪重量占活重的2.5%。
胴体重363千克时:12-13肋眼处的脂肪厚为1.02厘米,12-13肋眼肌面积为103.2平方厘米,心脏、肾、盆腔脂肪重量占活重的2.5%。
第二产量级胴体体表几乎完全被脂肪覆盖,大腿外侧、肩部、颈部的脂肪层里可见到瘦肉:腰部、肋部、大腿侧的脂肪层也较薄;臀部、髋部的脂肪沉积较厚。
胴体重227千克时:12-13肋眼处脂肪的厚度为1.27厘米,12-13肋眼处眼肌面积68.4平方厘米,心脏、肾、盆腔脂肪重量占活重的3.5%。
胴体重363千克时:12-13肋眼处脂肪的厚度为1.52厘米,12-13肋眼处眼肌面积为96.8厘米,心脏、肾⑴枨恢局亓空蓟钪氐?.5%。
第三产量级胴体体表完全被脂肪覆盖,颈部,大腿侧下部脂肪层较薄,透过脂肪层可以看到瘦肉:在腰部、肋部、大腿侧上部覆盖稍厚脂肪;臀部、髋部的脂肪层达中等厚度,胁部、阴囊处脂肪层也稍厚。
胴体重227千克时:12-13肋眼处脂肪的厚度为1.78厘米,12-13肋眼处眼肌面积为90.3平方厘米,心脏、肾、盆腔脂肪重量占活量的4.5%。
第四产量级胴体体表完全被脂肪覆盖,只有大腿、肋部外侧能见到肌肉;腰部、肋部、大腿侧的脂肪层中等厚;臀部、髋部、颈部脂肪层较厚;胁部、阴囊处的脂肪层也较厚。
胴体重227千克时:12-13肋眼处的脂肪厚度为2.54厘米,12-13肋眼处眼肌面积为58.1平方厘米,心脏、肾、盆腔脂肪的重量占活重的4.5%。
胴体重363千克时:12-13肋眼处的脂肪厚度为2.97厘米,12-13肋眼处眼肌面积为87.1平方厘米,心脏、肾、盆腔脂肪的重量占活重的5.0%。
第五产量级胴体体表脂肪层比第四产量级更厚,胴体体表已看不到肌肉。
12-13肋眼处脂肪层厚于第四产量级,12-13肋眼处眼肌面积小于第四产量级,心脏、肾、盆腔脂肪重量大于第四产量级。
归纳以上产量级分级标准,12-13肋处脂肪的厚度,眼肌面积,心脏、肾、盆腔三处脂肪重量影响胴体的产量级别:第一:脂肪厚度。
12-13肋处脂肪厚度(厘米)0.51-0.761.021.522.032.54产量的初步等级1(2.5)2(3.0)3(3.5)4(4.0)5(4.5)第二:眼肌面积热胴体重(千克)227238249261272284295306318329340眼肌面积下限(平方厘米)6365676971737577798183第三:心脏、肾、盆腔脂肪重量。
(3)以牛肉品质为依据的分级标准。
牛肉品质等级评定的主要依据是石花纹结合牛的年龄。
牛肉的多汁性、口味、嫩度都和肉的石花纹有关,所以在评定牛肉品质等级时,离不开牛肉石花纹,石花纹是由第12-13肋处横切的眼肌面积中脂肪沉积程度来确定的,共分九个等级,一级最好,九级最差。
牛肉的品质还受年龄的影响。
由年龄确定牛的生理成熟度,分为五个等级;1级,9至30月龄;2级,30至48月龄;3级,48至60月龄;4和5级,超过60齿龄。
牛肉品质的评定,由牛的生理成熟度和石花纹等级综合评定。
(1)最小重量。
肉片的最小重量分级分别为:“精选”130千克,“特等”130千克,“上”120千克,“中”120千克,“下”100千克。
(2)外观。
牛胴体外观项目中包括匀称情况、瘦肉的发达程度、脂肪附着、处理情况四个容。
匀称情况:“精选、特等”级,宽而厚,长度适当,整体形状好,前后躯比例匀称。
“上”级,长宽厚度大体较好,整体形状无大问题,前后躯比例大体匀称。
“中”级,长宽厚度、整体形状、前后躯体的比例及匀称度都一般。
“下”级,整体形状稍差,前后躯比例不够匀称。
瘦肉的发达程度:“精选、特等”级,厚而均匀着〕(特别是肩、背、腰、腿),肌肉相当发达,通脊芯粗壮。
“上”级,厚而较均匀附着,肌肉发达,通脊芯较粗壮。
“中”级,厚度、附着状态、肌肉发达程度没有明显问题,通脊芯略粗。
“下”级,薄而附着状态不好,肌肉不发达,通脊芯小。
脂肪附着:“精选、特等”级,皮下脂肪均匀附着,厚度适当,肾脏脂肪也大小适当,面脂肪相当充足。
“上”级,皮下脂肪的附着状态大致不错,厚度也大致适当,肾脏脂肪的大小及面脂肪的状态大致良好。
“中”级,皮下脂肪的附着状态、厚度、肾脏脂肪的大小及面脂肪的状态都很一般。
“下”级,皮下脂肪一般较薄,其附着状态不太好,肾脏脂肪较小,面脂肪少。
处理情况:“精选、特等”级,放血充分,无疾病引起的损伤,无由于处理不当而引起的污染、损伤。
“上”级,放血充分,无疾病引起的损伤,几乎没有由于处理不当而引起的污染、损伤。
“中”级,放血好,由疾病引起的损伤不多,没有大的由于处理当而引起的污染、损伤。
“下”级,放血不太充分,多少有被损伤或污染的现象。
(3)肉质。
牛肉肉质包括瘦肉层石花纹状情况、色泽、纹理及致密性、脂肪的质量和色泽等容。
瘦肉层石花纹状情况:“精选、特等”级,通脊芯及周围肌肉的石纹状细而充分,肌肉之间的脂肪适度,整个片肉的肌肉露出面的石纹状好,精选肉的石纹状情况特别好。
“上”级,通脊芯及周围肌肉的石纹状情况大致良好,肌肉之间的脂肪稍微偏厚或偏薄。
整个片肉的肌肉露出面石纹状情况大致良好。
“中”级通脊芯及周围肌肉的石纹状少,肌肉之间的脂肪偏厚或偏薄,整个片肉的肌肉露出面石纹状少。
“下”级,通脊芯及周围肌肉几乎没有石纹状存在,肌肉之间脂肪少,整个片肉的肌肉露出面几乎看不到石纹状情况。
色泽:“精选、特等”级,肉呈鲜红色或接近鲜红色,由于既不偏浓,也不偏淡,所以光泽良好。
“上”级,肉色及光泽大致良好。
“中”级,肉色及光泽均一般。
“下”级,肉色相当浓或相当淡,光泽不好。
纹理及致密性:“精选、特等”级,纹理细,致密性好。
“上”级,均大致良好。
“中”级,均一般。
“下”级,纹理略粗,致密性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