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的起源演变及分类(课堂PPT)
合集下载
语文课件PPT汉字

行书
总结词
流畅、潇洒、富有动感。
详细描述
行书是一种流畅、潇洒、富有动感的字体,也是汉字的一种变体。它的字形简洁而流畅,笔画自然连 贯,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行书的书写风格灵活多变,富有创意和表现力。
草书
总结词
简洁、流畅、艺术性高。
详细描述
草书是一种简洁、流畅、艺术性高的字体,也是汉字的一种 变体。它的字形简练,笔画流动自如,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 。草书的书写风格多种多样,有的豪放不羁,有的优美雅致 ,有的灵动活泼,有的沉稳有力。
汉字在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掌握汉 语和中华文化的基础。
详细描述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形式,也是中华文化的重 要载体。掌握汉字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 阅读和理解汉语,还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文 化的深厚内涵。同时,掌握汉字也有助于提 高我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
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06
汉字的应用与规范
。
文字的演变
汉字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形成 了现代汉字的形态。
文字的统一
汉字的统一为中华文化的统一和 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字的国际影响与传播
国际影响
01
汉字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和研究
汉字。
传播途径
02
汉字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对外汉语教学、国际交流、文学作品
等。
汉字的形象与内涵
03
03
汉字的书写技巧
笔画顺序
横画
从左到右,先轻后重。
竖画
从上到下,先轻后重。
撇画
从右上向左下,先重后轻。
笔画顺序
01
02
03
04
捺画
从左上向右下,先轻后重。
汉字起源与发展(完美版)ppt课件

少年阶段
• 甲骨文 最早距今3300多年 • 金文 商代中后期到汉代铁器兴起 • 大篆 西周晚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书同文”
该阶段的特点是随着早期国家的发展,初期的 像形文字开始由稚嫩变的成熟,字形复杂程度和文 字数量与之前相比都有较大的飞跃,形成了系统。
16
公元前1318年,商朝第10代君王盘庚将都城迁至殷,已知的甲骨文与金文最早年代都从此算起。
• 甲骨文
发现并第一个进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清代学者王 懿(yì)荣(1845-1900年)。
迄今发现有甲骨文的甲骨共15万多片,包含单字 具备书法的三个 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 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 汉字的“六书”原则(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 注、假借),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原始图画文 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29
与汉字叔叔齐名的还有被称为汉字阿姨的瑞典人塞西丽娅·林德奎斯特(中文名叫林西莉),她著有《给孩子的汉字王国》。
与汉字相关的中国古代发明
古代中国人为寻找比竹简更方便又廉价的书 写材料,最初用废旧麻绳、破布、织丝遗留的残 絮等材料制做原始纸张。公元105年(东汉年间), 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了现代意义的纸张。
1
汉字演化过程
幼童阶段(甲骨文之前的高度抽象符号) 少年阶段(甲骨文至秦始皇统一文字前) 青年阶段(秦始皇统一文字至近代结束) 成年阶段(现代、未来)
2
本PPT只从考古实证的角度介绍汉字起源,不谈结绳记事、八卦、河图洛书等缺乏科学根据的说法。
幼童阶段
最早和字数最多的古文字刻符:
• 贾湖刻符,距今8000多年 • 双墩刻符,距今7000多年
由于汉朝时文化的空前统一与发展,“汉人”、“汉字”的称法深 入人心,并沿用至今。
汉字的演变ppt课件

代表作品
李斯的《泰山刻石》、唐代李阳 冰的《三坟记》等。
隶书
起源与发展
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逐渐流行于汉代。隶书的出现标志 着中国古代文字演变的一个重要阶段,因其字形扁平、书 写方便,逐渐替代了篆书成为官方文书。
特点与风格
隶书的笔画平直,字形方正,结构严谨。不同地区的隶书 风格略有差异,如秦隶较为粗犷,汉隶则显得秀美。
03
代表作品
唐代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等。
行书与草书
行书与草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草书则是在篆书和隶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行书和草书都是为了满足快 速书写和表达情感的需要而产生的。
行书的特点是笔画连贯流畅,字形较为潦草,能够快速书写并表达出动 态感。行书在魏晋时期逐渐流行,代表作品有王羲之的《兰亭序》等。
间。
对于汉字文化价值的认识与思考
01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它不仅是中国 古代文化的载体,也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
02
汉字的形态、音韵和语义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魅力,是其他文
字无法替代的。
汉字文化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对世界
03
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汉字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汉字的应用和 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汉字需要不断进 行规范化和创新,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和人民。
应当加强对于汉字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推 广,提高公众对于汉字文化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培养更多的汉字文化传承人才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6
总结与思考
对于汉字演变的总结与回顾
《汉字的演变》课件

简化汉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法
简化汉字的方法包括笔画简化、结构简化、同音替代等。 通过这些方法,一些复杂的汉字被简化成了更简单、易写 的形式。
简化汉字的意义
简化汉字对于提高汉字的易用性和普及率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的定义
规范汉字是指符合国家颁布的规 范标准的汉字,包括简化字、传
形声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汉字构造方式,它由一个表示意义的形旁和一个表示声音的声旁组成。例如,“江”字 由“工”和“水”组成,“工”是声旁,“水”是形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
转注
总结词
对同一个字进行不同的解释或分 类,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详细描述
转注字是对同一个汉字进行不同 的解释或分类,以表达不同的意 思。例如,“考”字既可表示“ 老”,也可表示“考察”。
会意
总结词
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
详细描述
会意字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在一起,形 成一个新的汉字,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例如,“男”字由 “田”和“力”组成,表示男人在田地里劳动。
形声
总结词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声音的声旁组成,既表示意义又表示声音。
详细描述
汉字与古代哲学思想的融合
汉字不仅是一种文字符号,更是古代哲学思想的载体和表现形式,通过 汉字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们的哲学思考和智慧。
汉字与文学艺术
汉字与诗歌
汉字的韵律和节奏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基础,古代诗人通过巧妙运用汉字的音韵和意义, 创作出许多优美的诗歌作品。
汉字与书法
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通过笔墨的运用和变化,将汉字的形态、结构和意义完美地 呈现出来,成为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简化汉字的方法包括笔画简化、结构简化、同音替代等。 通过这些方法,一些复杂的汉字被简化成了更简单、易写 的形式。
简化汉字的意义
简化汉字对于提高汉字的易用性和普及率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的定义
规范汉字是指符合国家颁布的规 范标准的汉字,包括简化字、传
形声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汉字构造方式,它由一个表示意义的形旁和一个表示声音的声旁组成。例如,“江”字 由“工”和“水”组成,“工”是声旁,“水”是形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
转注
总结词
对同一个字进行不同的解释或分 类,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详细描述
转注字是对同一个汉字进行不同 的解释或分类,以表达不同的意 思。例如,“考”字既可表示“ 老”,也可表示“考察”。
会意
总结词
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
详细描述
会意字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在一起,形 成一个新的汉字,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例如,“男”字由 “田”和“力”组成,表示男人在田地里劳动。
形声
总结词
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声音的声旁组成,既表示意义又表示声音。
详细描述
汉字与古代哲学思想的融合
汉字不仅是一种文字符号,更是古代哲学思想的载体和表现形式,通过 汉字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们的哲学思考和智慧。
汉字与文学艺术
汉字与诗歌
汉字的韵律和节奏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基础,古代诗人通过巧妙运用汉字的音韵和意义, 创作出许多优美的诗歌作品。
汉字与书法
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通过笔墨的运用和变化,将汉字的形态、结构和意义完美地 呈现出来,成为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中国汉字的起源演变及分类吴精品PPT课件

流动红旗 Company Logo
二、汉字的演变
(五)草书
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 ,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 狂草之分。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 《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 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 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 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 作品。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帖 》,都是现存的珍品。
事字含有绘画较抽像中的东西。 “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
示; “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 “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
下方画上标示符号; “三”则由三横来表示。
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二、汉字的演变
Company Logo
二、汉字的演变
毛泽东草书《忆秦娥 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 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Company Logo
(六)楷书
二、汉字的演变
Company Logo
二、汉字的演变
(八)宋体
二、汉字的演变
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 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 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成 为宋体。
Company Logo
二、汉字的演变
(九)电脑字体
《中国汉字》介绍ppt课件

9
中国汉字
七、草书
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 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 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 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10
11
6
中国汉字
四、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 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 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 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 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 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 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7
中国汉字
五、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
5
中国汉字
三、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 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 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 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 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 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 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 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 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 画复杂,形式奇古。
录
告别
2
汉字的演变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草书
3
中国汉字
一、甲骨文
甲骨文于1899年被古董商、金 石学家、学者王懿荣所识别,盛行 于殷商时期,之后在殷墟(河南安阳 小屯村)大规模挖掘,有大量的龟 甲和兽骨出土,加上别地的零星采 集,至今已收集十几万片,其中单 篇文章最长者达百余字,可以看出 应用文雏形。(节选自《应用写作》 月刊1992年第3期《应用文的雏 形——甲骨文》)
4
中国汉字
二、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 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 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 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 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 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 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 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 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 “金文”或“吉金文字”;
中国汉字
七、草书
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 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 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 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10
11
6
中国汉字
四、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 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 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 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 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 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 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7
中国汉字
五、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
5
中国汉字
三、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 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 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 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 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 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 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 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 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 画复杂,形式奇古。
录
告别
2
汉字的演变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草书
3
中国汉字
一、甲骨文
甲骨文于1899年被古董商、金 石学家、学者王懿荣所识别,盛行 于殷商时期,之后在殷墟(河南安阳 小屯村)大规模挖掘,有大量的龟 甲和兽骨出土,加上别地的零星采 集,至今已收集十几万片,其中单 篇文章最长者达百余字,可以看出 应用文雏形。(节选自《应用写作》 月刊1992年第3期《应用文的雏 形——甲骨文》)
4
中国汉字
二、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 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 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 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 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 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 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 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 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 “金文”或“吉金文字”;
中国文字发展史(PPT42页)全

特点
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 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代表人物
夏朝伯益
影响
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
大篆
大篆
石鼓文
大篆
小篆
起源
战国时期,在语言文字方面,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这虽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但对思想交流带来了不便。
发展
宋体字便于书写和刻写,字体美观端庄,适应了印刷出版业的行业操作要求,成为宋代文化造极的见证者。
特点
横平竖直,横细竖粗,起落笔有棱有角,字形方正,笔画硬挺。
代表人物
秦桧
影响
改变楷体印刷困难,加强书籍的印刷和文化的传播,宋体字不但有中国书法的魅力,还具有雕版印刷及木版刀刻的韵味,是对传统书法的继承和发展。
隶书
草书
起源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在魏晋之际最为盛行
发展
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 后发展出章草、今草、狂草.
特点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其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是草书的特点。
代表人物
崔瑗、张旭、王羲之
毛笔的发明
隶书
毛笔的书写形式把篆书的图画性进行了方正平直化的变革,使图画性质的汉字转向抽象化,并初步形成了构成汉字基本要素的点、横、撇、捺、竖、提、钩、折的笔划特点及方块字形的外形特征。
秦隶与汉隶
汉隶《张迁碑》
秦隶
仍存小篆的形体,起笔重而露锋顿笔,收笔出锋。结体偏方,字体厚重。
取横势,突出横画,横平竖直,具有波、磔(zhe)之美。
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 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代表人物
夏朝伯益
影响
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
大篆
大篆
石鼓文
大篆
小篆
起源
战国时期,在语言文字方面,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这虽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但对思想交流带来了不便。
发展
宋体字便于书写和刻写,字体美观端庄,适应了印刷出版业的行业操作要求,成为宋代文化造极的见证者。
特点
横平竖直,横细竖粗,起落笔有棱有角,字形方正,笔画硬挺。
代表人物
秦桧
影响
改变楷体印刷困难,加强书籍的印刷和文化的传播,宋体字不但有中国书法的魅力,还具有雕版印刷及木版刀刻的韵味,是对传统书法的继承和发展。
隶书
草书
起源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在魏晋之际最为盛行
发展
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 后发展出章草、今草、狂草.
特点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其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是草书的特点。
代表人物
崔瑗、张旭、王羲之
毛笔的发明
隶书
毛笔的书写形式把篆书的图画性进行了方正平直化的变革,使图画性质的汉字转向抽象化,并初步形成了构成汉字基本要素的点、横、撇、捺、竖、提、钩、折的笔划特点及方块字形的外形特征。
秦隶与汉隶
汉隶《张迁碑》
秦隶
仍存小篆的形体,起笔重而露锋顿笔,收笔出锋。结体偏方,字体厚重。
取横势,突出横画,横平竖直,具有波、磔(zhe)之美。
中国汉字的起源演变PPT课件

“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合 而成;
14
二、汉字的演变
15
二、汉字的演变
毛泽东草书《忆秦娥 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
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6
(六)楷书
二、汉字的演变
17
二、汉字的演变
(六)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 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 、“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 、“赵体”(赵盂附)等。
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
10
二、汉字的演变
(三)小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从此奠定了中华民 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 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
秦丞相李斯书写的《峄(yì)山刻石》
秦皇
11
(三)小篆
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 52
53
54
55
三、汉字的分类
4、会意字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 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 字的意思。
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 ”合起来,表达字义;
“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 “角”分开来字达;
二、汉字的演变
12
二、汉字的演变
(四)隶书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 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 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
到了汉代,隶书发 展到了成熟阶段, 汉字的易读性和书 写速度都大大提高 。隶书把小篆弯曲 的线条改为平直的 笔画字体进一步简 化书写变的简便但 同时使古汉字的象 形程度大为降低.形 体扁方而规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二、汉字的演变
14
二、汉字的演变
毛泽东草书《忆秦娥 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 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5
(六)楷书
二、汉字的演变
16
二、汉字的演变
(六)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 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 、“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 、“赵体”(赵孟頫)等。
示; “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 “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
下方画上标示符号; “三”则由三横来表示。
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
24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语文协 会名誉会长,著名文字学家安子介 先生说:
“汉字是中国的第五 大发明。”
25
形声字是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两 部分组成的汉字,形旁表示这个字的意 义范畴,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形声 字是最能产新字的一种造字法。现代汉 字里的形声字达到90%以上。
1
中国汉字的起源、演变及分类
综合性学习——汉字之美
1
-、汉字的起源
2
二、汉字的字体演变
3 三、汉字的构成方法(六书)
4
四、汉字的故事(每个字背 后都是有故事的,每个故事
都是用字写就的)
5 介绍当今世界的汉语热
2
-、汉字的起源
结绳记事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 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 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 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 记事。
二、汉字的演变
11
二、汉字的演变
(四)隶书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 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 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
到了汉代,隶书发 展到了成熟阶段, 汉字的易读性和书 写速度都大大提高 。隶书把小篆弯曲 的线条改为平直的 笔画字体进一步简 化书写变的简便但 同时使古汉字的象 形程度大为降低.形 体扁方而规整。
小篆,秦通行的文字, 又称“秦篆”。
战国时期,中国各地文 字异形;秦始皇统一中国之 后,对文字加以整理和简化 ,在“大篆”(又称“籀文 ”,春秋战国间通行于秦国 )的基础上,规定了一种标 准字体,这就是“小篆”。
秦朝的这一统一全国文 字的重要措施,对汉字的规 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26
「莫」 原是 「 暮」 字的会意 字 (日在草 莽中,以示太 阳下山),借來 表示否定副词 「莫」
27
「考」字的解釋是「老」;「老」 字的解釋是「考」,所以是一对 转注字 。
28
29
鲁迅说过,汉字具“三美 ”:
意美 以感 心,一也;
音美 以感 耳,二也;
形美 以感 目,三也”。
30
汉字的演变 ③
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
9
二、汉字的演变
(三)小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从此奠定了中华民 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 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
秦丞相李斯书写的《峄(yì)山刻10 石》
秦始皇
(三)小篆
8
毛公鼎及铭文
二、汉字的演变
(二)金文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大小诸侯国见于经传者有一百 七十多国,但其中会盟、征伐事迹之彰彰可 考者,不外齐、鲁、楚、秦、晋、宋、卫、 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十数国。在 春秋战国中期,先后参与争雄的著名诸侯国 有七个,即齐、楚、秦、赵、燕、韩、魏, 史称「战国七雄」。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 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
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 “龟(龜)”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 “马(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 “鱼(魚)”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
。 “门(門) ”字就是23左右两扇门的形状。
三、汉字的分类
2、指事字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区别,是指
事字含有绘画较抽像中的东西。 “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
12
二、汉字的演变
(五)草书
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 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 、狂草之分。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 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 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 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 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 法作品。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 帖》,都是现存的珍品。
3
-、汉字的起源
仓颉 (cāng jié)
黄帝 蚩尤(Chī yóu)
4
-、汉字的起源
5
二、汉字的演变
甲金小隶 骨 文文篆书
草书 楷书
电
行 宋脑
书
体
字 体
6
二、汉字的演变
(一)甲骨文
在约公元前1方式留在龟甲或 兽骨上的文字,它的象形程度比较高, 因为是刻在兽骨上,所以笔画比较细, 直笔比较多。
20
二、汉字的演变
(九)电脑字体
字字 字字 字字
21
三、汉字的构成方法(造字法)
1、象形字 2、指事字 3、会意字 4、形声字 5、转注字 6、假借字
22
三、汉字的分类
1、象形字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
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
《玄秘塔碑》
九成宫醴泉铭
17
(七)行书
二、汉字的演变
18
(八)宋体
二、汉字的演变
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 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 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成 为宋体。
7
二、汉字的演变
(二)金文
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 人们把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这就形成了金文,(因为青 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 器以钟为代表。钟和鼎是青 铜器的代名词,所以又叫钟 鼎文)。与甲骨文相比,金 文的象形程度更高,而且有 了线条化,平直化的趋势: 金文的笔道肥粗,弯笔多。 与甲骨文相比金文填实的写 法,更形象生动逼真。
二、汉字的演变
14
二、汉字的演变
毛泽东草书《忆秦娥 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 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5
(六)楷书
二、汉字的演变
16
二、汉字的演变
(六)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 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 、“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 、“赵体”(赵孟頫)等。
示; “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 “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
下方画上标示符号; “三”则由三横来表示。
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
24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语文协 会名誉会长,著名文字学家安子介 先生说:
“汉字是中国的第五 大发明。”
25
形声字是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两 部分组成的汉字,形旁表示这个字的意 义范畴,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形声 字是最能产新字的一种造字法。现代汉 字里的形声字达到90%以上。
1
中国汉字的起源、演变及分类
综合性学习——汉字之美
1
-、汉字的起源
2
二、汉字的字体演变
3 三、汉字的构成方法(六书)
4
四、汉字的故事(每个字背 后都是有故事的,每个故事
都是用字写就的)
5 介绍当今世界的汉语热
2
-、汉字的起源
结绳记事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 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 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 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 记事。
二、汉字的演变
11
二、汉字的演变
(四)隶书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 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 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
到了汉代,隶书发 展到了成熟阶段, 汉字的易读性和书 写速度都大大提高 。隶书把小篆弯曲 的线条改为平直的 笔画字体进一步简 化书写变的简便但 同时使古汉字的象 形程度大为降低.形 体扁方而规整。
小篆,秦通行的文字, 又称“秦篆”。
战国时期,中国各地文 字异形;秦始皇统一中国之 后,对文字加以整理和简化 ,在“大篆”(又称“籀文 ”,春秋战国间通行于秦国 )的基础上,规定了一种标 准字体,这就是“小篆”。
秦朝的这一统一全国文 字的重要措施,对汉字的规 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26
「莫」 原是 「 暮」 字的会意 字 (日在草 莽中,以示太 阳下山),借來 表示否定副词 「莫」
27
「考」字的解釋是「老」;「老」 字的解釋是「考」,所以是一对 转注字 。
28
29
鲁迅说过,汉字具“三美 ”:
意美 以感 心,一也;
音美 以感 耳,二也;
形美 以感 目,三也”。
30
汉字的演变 ③
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
9
二、汉字的演变
(三)小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从此奠定了中华民 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 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
秦丞相李斯书写的《峄(yì)山刻10 石》
秦始皇
(三)小篆
8
毛公鼎及铭文
二、汉字的演变
(二)金文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大小诸侯国见于经传者有一百 七十多国,但其中会盟、征伐事迹之彰彰可 考者,不外齐、鲁、楚、秦、晋、宋、卫、 燕、陈、曹、蔡、郑、吴、越等十数国。在 春秋战国中期,先后参与争雄的著名诸侯国 有七个,即齐、楚、秦、赵、燕、韩、魏, 史称「战国七雄」。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 就像古老的密码,很难破译。
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 “龟(龜)”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 “马(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 “鱼(魚)”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
。 “门(門) ”字就是23左右两扇门的形状。
三、汉字的分类
2、指事字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区别,是指
事字含有绘画较抽像中的东西。 “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
12
二、汉字的演变
(五)草书
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 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 、狂草之分。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 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 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 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 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 法作品。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张旭《肚痛》等帖和怀素《自叙 帖》,都是现存的珍品。
3
-、汉字的起源
仓颉 (cāng jié)
黄帝 蚩尤(Chī yóu)
4
-、汉字的起源
5
二、汉字的演变
甲金小隶 骨 文文篆书
草书 楷书
电
行 宋脑
书
体
字 体
6
二、汉字的演变
(一)甲骨文
在约公元前1方式留在龟甲或 兽骨上的文字,它的象形程度比较高, 因为是刻在兽骨上,所以笔画比较细, 直笔比较多。
20
二、汉字的演变
(九)电脑字体
字字 字字 字字
21
三、汉字的构成方法(造字法)
1、象形字 2、指事字 3、会意字 4、形声字 5、转注字 6、假借字
22
三、汉字的分类
1、象形字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
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
《玄秘塔碑》
九成宫醴泉铭
17
(七)行书
二、汉字的演变
18
(八)宋体
二、汉字的演变
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 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 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成 为宋体。
7
二、汉字的演变
(二)金文
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 人们把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这就形成了金文,(因为青 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 器以钟为代表。钟和鼎是青 铜器的代名词,所以又叫钟 鼎文)。与甲骨文相比,金 文的象形程度更高,而且有 了线条化,平直化的趋势: 金文的笔道肥粗,弯笔多。 与甲骨文相比金文填实的写 法,更形象生动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