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 经方论治

合集下载

倪海厦留下的260个治病方

倪海厦留下的260个治病方

倪海厦留下的260个治病方1、四肢及躯干麻木不仁(出自《伤寒杂病论》~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15克、芍药15克、桂枝15克、生姜6片、红枣12枚。

2、顽固性口腔溃疡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甘草泻心汤):甘草12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红枣12枚、黄连3克。

3、急性乳腺炎的方:栝萎30克、酒当归15克、白芷6克、乳香3克。

4、精神分裂症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12克、龙骨5克、6克、牡蛎5克、黄芩5克、生姜5克、铅丹3克、人参5克、桂枝5克、茯苓5克、半夏6克、大黄6克、红枣6枚、常山20克、远志20克、苍术20克。

万物疗法提示铅丹要用棉布包好后和其他药一起煮。

5、癫痫的基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12克、龙骨5克、黄芩5克、牡蛎5克、生姜5克、铅丹3克、人参5克、桂枝5克、茯苓5克、半夏6克、大黄6克、红枣6枚、常山20克、远志20克、苍术20克。

万物疗法提示铅丹要用棉布包好后和其他药一起煮。

6、急性胰腺炎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大柴胡汤):柴胡12克、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实9克、红枣4枚、大黄6克。

7、急性胆囊炎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大柴胡汤):柴胡12克、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实9克、红枣4枚、大黄6克。

8、不孕症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温经汤):当归6克、芍药6克、川芎6克、吴茱萸9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6克、牡丹皮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冬9克。

万物疗法公众号提示阿胶不要煮,待汤药煮好后,再放入阿胶。

9、子宫内膜异位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温经汤):当归6克、芍药6克、川芎6克、吴茱萸9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6克、牡丹皮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冬9克。

阿胶不要煮,待汤药煮好后再放入阿胶。

10、贫血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泽泻汤):泽泻25克、白术10克。

倪海厦经方

倪海厦经方

倪海厦经典配方141、治疗肝炎的基础方 柴胡15克、 黄岑10克、郁金25克、龙胆草20克 川芎 15克 牡丹皮 15克 白芍20克、泽泻20克、茵陈15克大黄10-20克、枳实15克 红枣10枚 生姜2片142、患者晕车或晕船且小便通畅(出自《伤寒杂病论》--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20克、桂枝15克、白术10克 炙甘草 10克143、治疗阴囊肿大的处方 茯苓15克 桂枝15克 木防己 10克杏仁15克黄芪10克白术10克144、患者吐血不止,比如胃或食道出血等(出自《伤寒杂病论》--柏叶汤) 柏叶 15克 干姜 15克 艾 15克145、病人的肌肉不由自主地抽动,比如帕金森病(出自《伤寒论》--防己茯苓汤)木防己 15克 黄芪15克 桂枝15克茯苓30克 甘草10克146、病人腋下流出黄色的汗(出自《伤寒论》--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黄芪 15克 芍药 10克 桂枝 10克注:用 7 碗水和一碗米醋来煮以上三味药,煮取 3碗,每次一碗,每日三次147、治疗子宫肌瘤的处方(出自《伤寒论》--桂枝茯苓丸) 桂枝200克炮附子 200克 茯苓250克 白术150克 白芍100克 牡丹皮150克桃仁 150克注:把以上几味药拿到药房加工成丸剂或胶囊。

如果是丸剂,每次 20粒,每日 3 次。

如果是胶囊,每次 5 粒,每日 3 次。

148、患者腹部肿大面色很黑(出自《伤寒论》--木防己汤) 木防己15克石膏20克桂枝10克 人参20克注:石膏用棉布包好,再与其它药一起煮。

149、糖尿病患者腿部伤口不能愈合的方法 取 黄糖半斤放入温水中,完全溶化后将患处浸泡于糖水中半小时以上,会有脓液排出。

每日早晚各一次,两三天伤口即可愈合。

150、患者上热下凉比如重症糖尿病,红斑狼疮,血癌等出自《伤寒论》--白虎人参汤+芍药甘草汤+三黄泻心汤+附子细辛汤。

石膏150-500克、 梗米 2调羹、知母25克 人参15克、甘草15克、生地黄 20克、 白芍 50克 瓜蒌根 15克牛膝20克、桂枝15克、黄连15克 干姜15克、炮附子 50克、 炙甘草20克、 牡丹皮 15克、 黄岑20克、细辛15克、茯苓15克 生附子 20克、三七15克、 生姜2片大黄15克、白术20克 生半夏 15克注:把石膏和生附子用棉布包好,再与其它药一起煮。

倪海厦经方论治

倪海厦经方论治

倪海厦经方论治(一)目录2正统中医学与现代中医学的差异6如何治疗感冒8如何增加肥胖然后得到高血糖及高血压12如何保证一定得到心脏病与中风13如何保证一定得到心脏病(西医谓之:冠状血管粥样化及动脉血管阻塞)14如何保证一定得到胃癌15如何保证一定得到糖尿病15血癌中医是可以治疗的16乳癌的防治与治疗17便秘与癌症的关系18流行病的预防19严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19盲目又迷信西药愚昧无知药罐子的中国人21真实案例附注:中国长寿村总年龄相加逾两万岁25如何保养自己27小心最后的一步29经方论治32女子白带过多33退乳33记忆退化34食物过敏症35通乳35手抖心颤35中医之胃痈与症痼(类似于西医之恶性淋巴病、胃癌)36子宫症痼37血箭痔疮38腹胀积水39病人会如发狂状39胆石症39真寒假热厥四逆之症40皮肤干痒41湿疹脓疮42下肢无力43右腹动悸不止43肝阳上亢,肾阳不足(可参考比较西医学之高血压)43中医之上中下三消渴症(西医学之糖尿病)45疏通经络(如同西医学之三叉神经痛颜面神经痛)46 石淋,砂淋,小便带血(西医学之肾结石)46痛风47风湿病47足三阳经之虚实痛(西医名坐骨神经痛)47中焦湿热过盛(临床时可参考西医之三酸甘油脂过高)48 婴儿猝死48掉头发,耳鸣49三焦病症49女性滋补50肿瘤50各种寄生虫,蛔虫51失眠51痰阻塞胸肺,癫痫,中风痰涎阻塞51大便如羊屎,小颗粒状52清除肺中吸烟造成之浊痰52右腹胀,肠间有水气,大便不出52六味地黄丸53男子精中带血53振奋阳气,生精VS威而刚54牙痛止痛55心脏肥大及动脉血管剥离55风瘫56扁桃腺发炎56双足静脉曲张57中医学之骨损症(临床时可比西医学之骨质疏松症)57妇女经停后之身热盗汗,易生气,情绪不稳定58摄护腺肥大58护肝59定心59清郁开结60皮肤病60四肢末稍化脓不愈60化脓就无法痊愈61生殖器及皮肤方面的疾病61中医名上焦湿热且实之心绞痛症(可比较西医学之心脏动脉阻塞与冠心病)61青春痘62减肥62下焦寒实之四逆症,(可比较西医学之摄护腺癌)63 没有胆切除手术之前无此病(故可说是中医新名称-肝结石)63中医之九种心痛之一(可与西医学之心脏肥大做比较)64 中医名白内瘴,青光眼与西医同64消瘤丸中医俗名大脖子(可以参考西医学之甲状腺瘤)。

倪海厦医师讲经方病案 整理

倪海厦医师讲经方病案 整理

一、血癌的治疗血癌案例1、04-10-2009 初诊,血癌,男,白人,75 岁。

处方:炙甘草10 钱、生姜二片、大枣十枚、桂枝5 钱、麻子仁3 钱、熟地2 钱、党参3 钱、阿胶3钱、当归 2 钱、白术 3 钱、茯苓 3 钱、炮附子 4 钱、龙骨3钱、牡蛎8钱。

一周后来诊,原WB39 已经降到28 了。

(正耀注:炙甘草10 钱、桂枝 5 钱、生姜二片、大枣十枚、党参 3 钱、阿胶 3 钱、熟地 2 钱、麻子仁3钱---------------------------------------------------------------- 炙甘草汤加减益气滋阴温阳复脉;当归 2 钱、白术 3 钱、茯苓 3 钱--------------------------- 活血通便健脾利水;龙骨 3 钱、牡蛎8 钱、炮附子4钱------------------------- 潜阳安神软坚散结。

)倪师解说:炙甘草汤由九味药组成,用于治疗心律不齐心脏跳跳停停。

甘草有蓄水性,所以就不能用到有腹水的癌症病人身上。

炮附子既是阳药,又是热药。

白芍甘草附子汤去寒去湿,可以很简单地解决瘀血的问题,基本上就用不到丹参、丹皮、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的药,这些活血化瘀的药很容易导致流产。

当归是活血润肠,让大便通畅。

用龙骨是因为病人有盗汗的现象,龙骨、牡蛎有潜阳安神软坚散结的作用。

月经是奶水的残渣,心脏功能好的话就会把这些残渣逼到子宫阴道而排出。

男人精子的残渣逆流进入第六椎就是导致男人血癌的真正原因,进一步讲也是心脏被西药伤害而导致逆流的。

所以说血癌是根本上就不存在的病,都是西药制造出来的。

血癌案例 2 、03-05-2009 初诊,Parks Thomas ,白人,73 岁。

五年前得到左乳癌,经西医开刀治疗后现在出现移转成淋巴癌与血癌,同时右乳又出现硬块。

处方:生附子2 钱、干姜2 钱、炙甘草5 钱、桂枝3 钱、白芍3 钱、大黄2 钱、黄芩3 钱、黄柏 3 钱、黄连 2 钱、防己 5 钱、瓦楞子 5 钱、牡蛎8 钱、紫根 3 钱、茯苓 5 钱、阿胶3钱。

倪海厦配方完整版

倪海厦配方完整版

倪海厦配方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倪海厦经典配方1、治疗男子阳痿和女子性冷淡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四逆散)柴胡6克枳实6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注:将以上药加工成粉末,每次小半匙,每日三次。

2、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甘草泻心汤)甘草12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12枚、黄连3克?3、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方栝萎30克酒当归15克、白芷6克、乳香3克?4、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12克龙骨5克6克牡蛎5克黄芩5克生姜5克铅丹3克人参5克、桂枝5克、茯苓5克、半夏6克、大黄6克、大枣6枚常山20克、远志20克、苍术20克注:铅丹要用棉布包好后和其他药一起煮。

5、治疗癫痫的基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12克龙骨5克黄芩5克牡蛎5克生姜5克铅丹3克人参5克桂枝5克茯苓5克半夏6克大黄6克大枣6枚常山20克远志20克苍术20克?注:铅丹要用棉布包好后和其他药一起煮。

6、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大柴胡汤)柴胡12克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实9克大枣4枚大黄6克?7、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大柴胡汤)柴胡12克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实9克大枣4枚大黄6克?8、治疗不孕症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温经汤)当归6克芍药6克川芎6克吴茱萸9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6克牡丹皮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冬9克?注:阿胶不要煮,待汤药煮好后再放入阿胶。

9、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温经汤)当归6克芍药6克川芎6克吴茱萸9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6克牡丹皮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冬9克注:阿胶不要煮,待汤药煮好后再放入阿胶。

10、治疗贫血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泽泻汤)泽泻25克白术10克11、治疗脑部积水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甘草麻黄汤)麻黄15克甘草8克生半夏30克?12、治疗四肢及躯干麻木不仁(出自《伤寒杂病论》--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15克芍药15克桂枝15克生姜6片大枣12枚?13、治疗半身不遂的基础方(出自《小续命汤》)麻黄25-40克杏仁25-40克大枣12枚木防己15克桂枝15-20克黄芩10克白芍15克防风10克川芎15-50克人参15克炮附子10克当归15-50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14、治疗阴天肌肉酸痛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麻杏薏甘汤)麻黄5克薏苡仁5克杏仁4克炙甘草10克?15、治疗风疹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麻黄加术汤)麻黄9克杏仁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白术12克?16、治疗产后全身疼痛(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加人参汤)桂枝15克生姜2片炙甘草10克大枣12枚白芍15克人参15克?17-1、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经验方(出自《伤寒杂病论》--三黄泻心汤)大黄10克黄连5克黄芩5克17-2、治疗剧烈牙疼的经验方(出自《伤寒杂病论》--白虎汤)知母20克石膏50克甘草7克生地15克粳米1调羹18、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经验方白术100克续断20克大黄10克枸杞20克陈皮15克?19、治疗白癜风的方(出自《千金药方》)芝麻油30毫升白酒30毫升注:混合后每次服20毫升,一日三次。

倪海厦老师的259个经典配方,太珍贵了!(值得收藏)

倪海厦老师的259个经典配方,太珍贵了!(值得收藏)

倪海厦老师的259个经典配方,太珍贵了!(值得收藏)倪海厦,经方中医,被喻为当代少见的“命、相、卜、山、医”五术兼备之旷世奇人。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倪海厦老师讲过的259个经典配方!重要提示:文章方剂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禁止患者自行服用。

如需使用必须在执业医生指导下!1、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甘草泻心汤)甘草 12克黄芩 9克、干姜 9克、半夏 9克、大枣12枚、黄连 3克2、治疗男子阳痿和女子性冷淡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四逆散)柴胡6克枳实 6克芍药 6克炙甘草 6克注:将以上药加工成粉末,每次小半匙,每日三次。

3、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 12克龙骨 5克 6克牡蛎 5克黄芩 5克生姜5克铅丹 3克人参5克、桂枝 5克、茯苓 5克、半夏 6克、大黄6克、大枣 6枚常山20克、远志 20克、苍术 20克注:铅丹要用棉布包好后和其他药一起煮。

4、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方栝萎 30克酒当归 15克、白芷 6克、乳香 3克5、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大柴胡汤)柴胡 12克黄芩 9克芍药 9克半夏 9克生姜 15克枳实 9克大枣 4枚大黄 6克6、治疗癫痫的基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 12克龙骨 5克黄芩 5克牡蛎 5克生姜 5克铅丹3克人参 5克桂枝5克茯苓 5克半夏 6克大黄 6克大枣 6枚常山 20克远志20克苍术 20克注:铅丹要用棉布包好后和其他药一起煮。

7、治疗不孕症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温经汤)当归 6克芍药 6克川芎 6克吴茱萸 9克人参 6克桂枝 6克阿胶 6克牡丹皮 6克生姜 6克甘草 6克半夏 6克麦冬9克注:阿胶不要煮,待汤药煮好后再放入阿胶。

8、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大柴胡汤)柴胡 12克黄芩 9克芍药 9克半夏 9克生姜 15克枳实 9克大枣 4枚大黄 6克9、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温经汤)当归 6克芍药 6克川芎 6克吴茱萸 9克人参 6克桂枝 6克阿胶 6克牡丹皮 6克生姜 6克甘草 6克半夏 6克麦冬9克注:阿胶不要煮,待汤药煮好后再放入阿胶。

倪海厦老师经方

倪海厦老师经方

倪海厦老师经方肾科治疗男子阳痿和女子性冷淡的基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四逆散) (柴胡6克枳实6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注:将以上药加工成粉末,每次小半匙,每日三次.治疗频繁遗精的处方(出自<伤寒论>--桂枝龙骨牡蛎汤)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5克大枣12枚龙骨20克牡蛎10克,炮附子15克吐血、24小时汗出不断(盗汗自汗)滑精都是体内阴寒过重上方桂枝龙骨牡蛎汤可以治疗。

艾灸关元穴气海穴、三阴交穴、太溪穴、涌泉穴。

治疗男子不能行房事的处方(出自<伤寒论>-桂附八味丸)干地黄400克山药200克茯苓150克茱萸250克泽泻200克.牡丹皮150克炮附子150克肉桂150克注:拿以上诸味药(除去肉桂外)去药房,加工成如六味地黄丸-样的丸剂.大便次数多的,每日三次,每次20粒连同5克肉桂粉用淡盐水送服.大便较少者,可以去掉处方中的肉桂和炮附子,每日三次,每次10粒,用淡盐水送服.补肾壮阳的方剂巴戟天50克菟丝子25克肉苁蓉50克黄连5克黄芪25克注:把以几味药泡在黄酒中,一个月之后即可服用.治疗阴茎溃烂(出自<伤寒杂病论> -阿胶附子汤)阿胶25克炮附子25克甘草12克注:先煮好其他两味药再放入阿胶.治疗阴囊肿大的处方茯苓15克桂枝15克木防己10克杏仁15克黄芪10克白术10克治疗女性阴道和男性睾丸抽痛的处方(出自<伤寒论>-桂芝龙骨牡蛎汤) (桂枝15克芍药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2片大枣12枚龙骨25克牡蛎25克治疗尿毒症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当归四逆汤)当归2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细辛5克木通10克大枣8枚炙甘草10克炮附子15克生附子15克麻黄15克杏仁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干姜15克注:把生附子用棉布包好再与其它药一起煮.醒酒汤(出自《皇帝内经》)苍术30克泽泻30克茜草15克帮助醉酒者醒酒的处方苍术15g泽泻30g应付喝酒的处方(出自<伤寒论>-小柴胡汤+苍术+泽泻)柴胡25g黄苓10g党参10g,甘炙5g半夏25g生姜10g大枣4枚苍术25g泽泻30g在饮酒之前一小时服下饮酒时,小便会很多,喝酒像喝水一样...治疗眼睛有红血丝、黄色眼屎、眼角发炎的大黄泡水喝可愈。

倪海厦治疗感冒咳嗽的经方医案

倪海厦治疗感冒咳嗽的经方医案

倪海厦治疗感冒咳嗽的经方医案倪海厦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他在治疗感冒咳嗽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

在他的经方医案中,有一些非常有效的方剂可以缓解感冒咳嗽的症状,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例子。

1. 方剂一:川贝雪梨糖水【方剂组成】川贝母、雪梨、冰糖。

【配伍原理】川贝母有清热化痰的功效,雪梨能润肺止咳,冰糖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服用方法】将川贝母研成细末,雪梨削皮去核,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然后放入川贝末和冰糖,再煮10分钟即可。

【功效】此方剂既能清热化痰,又能润肺止咳,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咳嗽症状。

2. 方剂二:柴胡桂枝汤【方剂组成】柴胡、桂枝、甘草、生姜、大枣。

【配伍原理】柴胡具有解表解表的作用,桂枝能温里解寒,甘草能调和药性,生姜和大枣有助于药物的煎煮和增加口感。

【服用方法】将柴胡、桂枝、甘草、生姜、大枣放入锅中加水煎煮,再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即可。

【功效】此方剂能够解表散寒,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

3. 方剂三:苏子附子丸【方剂组成】苏子、附子、桂枝、干姜、甘草、人参、白术。

【配伍原理】苏子能温肺止咳,附子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桂枝、干姜、甘草、人参、白术有助于调和药性和增加药效。

【服用方法】将苏子、附子、桂枝、干姜、甘草、人参、白术研磨成细末,然后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制成丸剂备用。

【功效】此方剂能温肺止咳,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寒咳症状。

4. 方剂四:三拗汤【方剂组成】苏子、半夏、生姜。

【配伍原理】苏子有温肺止咳的作用,半夏能化痰止咳,生姜有辛散寒的作用。

【服用方法】将苏子、半夏、生姜研磨成细末,然后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制成药丸备用。

【功效】此方剂能温肺化痰,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咳嗽症状。

通过倪海厦的经方医案,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感冒咳嗽的治疗非常有心得。

这些方剂在临床中经过验证,对于缓解感冒咳嗽的症状非常有效。

然而,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使用这些方剂时,最好还是咨询医生的建议,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剂和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倪海厦经方论治(一)
目录
2
正统中医学与现代中医学的差异
6
如何治疗感冒
8
如何增加肥胖然后得到高血糖及高血压 12
如何保证一定得到心脏病与中风
13
如何保证一定得到心脏病(西医谓之:冠状血管粥样化及动脉血管阻塞)
14
如何保证一定得到胃癌 15
如何保证一定得到糖尿病
15
血癌中医是可以治疗的 16
乳癌的防治与治疗
17
便秘与癌症的关系
18
流行病的预防
19
严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
19
盲目又迷信西药愚昧无知药罐子的中国人
21
真实案例附注:中国长寿村总年龄相加逾两万岁25
如何保养自己
27
小心最后的一步
29
经方论治
女子白带过多
33
退乳
33
记忆退化
34
食物过敏症
35
通乳
35
手抖心颤
35
中医之胃痈与症痼(类似于西医之恶性淋巴病、胃癌) 36 子宫症痼
37
血箭痔疮
腹胀积水
39
病人会如发狂状
39
胆石症 39
真寒假热厥四逆之症
40
皮肤干痒
41
湿疹脓疮
42
下肢无力
43
右腹动悸不止
43
肝阳上亢,肾阳不足(可参考比较西医学之高血压)
中医之上中下三消渴症(西医学之糖尿病)
45
疏通经络(如同西医学之三叉神经痛颜面神经痛) 46
石淋,砂淋,小便带血(西医学之肾结石)
46
痛风
47
风湿病 47
足三阳经之虚实痛(西医名坐骨神经痛)
47
中焦湿热过盛(临床时可参考西医之三酸甘油脂过高) 48 婴儿猝死
48
掉头发,耳鸣
49
三焦病症
女性滋补
50
肿瘤
50
各种寄生虫,蛔虫
51
失眠
51
痰阻塞胸肺,癫痫,中风痰涎阻塞51
大便如羊屎,小颗粒状 52
清除肺中吸烟造成之浊痰
52
右腹胀,肠间有水气,大便不出52
六味地黄丸
男子精中带血
53
振奋阳气,生精VS威而刚 54
牙痛止痛
55
心脏肥大及动脉血管剥离
55
风瘫
56
扁桃腺发炎
56
双足静脉曲张
57
中医学之骨损症(临床时可比西医学之骨质疏松症) 57
妇女经停后之身热盗汗,易生气,情绪不稳定
摄护腺肥大
58
护肝
59
定心
59
清郁开结
60
皮肤病 60
四肢末稍化脓不愈
60
化脓就无法痊愈
61
生殖器及皮肤方面的疾病
61
中医名上焦湿热且实之心绞痛症(可比较西医学之心脏动脉阻塞与
冠心病)
61
青春痘 62
减肥
62
下焦寒实之四逆症,(可比较西医学之摄护腺癌) 63
没有胆切除手术之前无此病(故可说是中医新名称-肝结石) 63
中医之九种心痛之一(可与西医学之心脏肥大做比较) 64
中医名白内瘴,青光眼与西医同
64
消瘤丸中医俗名大脖子(可以参考西医学之甲状腺瘤)。

65
过动儿ADHD 65
男子女子百病虚弱
66
中药与人体经络的关系属性
66
十二经用药
66
奇经八脉用药
67
切脉方法简述
68
正统中医学与现代中医学的差异
我简单的说明一些有关中医的历史问题给读者听,这伤寒家与温病派的争执不是现代才有的,有其历史背景的,最早的温病二字就出现在黄帝内经与伤寒论中,--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热论--[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

在难经中也有提出像湿温,热病,温病的名词,而伤寒论里也提到[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也就是因为这些,于是就造成后世的温病学说,也因为都是说热症,所以他们主张使用辛凉清解的治法治病直到今天。

在我国晋朝时有位名医叫做王叔和,他认定温病是因为四时不正之气造成的,再四百年以后,有--诸病源侯论--出现,将温病列出二十二症候,又给了温病学术的依据,在唐朝时有位名医孙思邈他着
有---千金方---,同时有另位名医叫做王焘写了--外台秘要--,此二巨着皆记载有温病的药方在内,像温毒,温热,温毒发斑,冬温,冬温发斑等症状陈述,之后我国在宋,金,元朝代时又有四大名家,其中之一就是刘完素,这位当时之名医,将其治温热病之经验,也主张使用寒凉之药,到明朝末年时(崇祯十四年),当时因为战乱而导致人民东奔离西,居无定所,生活困苦之下造成疫病流行,而当时医师使用伤寒法治疗这疫病,却没成效,当时医家吴有性,江苏震泽人士,认为伤寒与温病二者截然不同,温病是因为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非风非寒非暑非湿,所以就在第二年,着作--温疫论--,自此以后温病治症就形成一专门学派了,书中对于温疫的传染病源,途径,与人体的抵抗力多强等等都写得很详细,甚至于包括动物的传染如鸡瘟,鸦瘟,猪瘟,牛瘟等等,都发现到同类动物传染同样的瘟疫,不同动物间不受传染等,他虽然与王叔和都主张温病,但是二者看法却不同,因为对病源有不同的解释,简单说,王比较认定是气候造成温病,而吴比较倾向是口鼻吸引入疠气所造成的温病,吴的温疫论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专论温疫病的书,因此又加强了温病派的理论基础,到十八世纪以后,就形成温病派,而其代表人物就是清朝着名的医师叶桂,字天士,安徽人,他先后曾拜十七位师父学习各家之长,一生没有多少着作,其---温证论治--与--临证指南医案--都是他的学生帮他编辑而成,他基本上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再逆传心包],就是由呼吸道先感染,施治不当,就会神志昏乱,其辨证时采用[卫,气,营,血],就是卫--
表,气---由表入里时,而营,血就是里症,也就是说病情由卫进入营血就是越来越重,在治疗上采用清热解毒,芳香开窍,养阴生津之法,当时有一人与叶天士齐名,叫做薛生白,着有---温热病篇---其与叶有相同的看法,自此以后研究温病派学术的人越来越多,最有名的有两位,一是吴鞠通,另一是王孟英,吴瑭,名鞠通,江苏人,此人发扬了叶天士学说,将他一生研究的医理与实际临床经验写成一书名为---温病条辨---区分温病分为上,中,下三焦来论治,上焦论呼吸病变,中焦论消化系统病变,下焦论一些虚弱等病变,他设计了[桑菊饮],[银翘散]等等很有名的温病方剂,就是现在我说的南方温病派最常用的方子,而王孟英,名士雄,他以伤寒论为经,以温病学为纬,编辑出--温热经纬--一书,大家可以参考这书来了解温病学说的起源与发展。

这伤寒家与温病派已经争执数百年至今未停,1966年到1976年间,中国出现文化大革命,这一个历史悲剧共上演十年,这十年间,所有传统经方家,几乎都给斗争掉了,现存真是寥寥无几屈指可数了,我们比方说有一万个中医,可能就只出现一位经方家,这样读者就比较了解经方家的担忧在哪了,因为伤寒金匮非常难懂,因此许多人研究后仍然不知如何使用,我们经方家采用六经辨症法,完全与温病派不同,而这六经辨症法要了解如何使用,就必须精通于黄帝内经的诊断学病理学与生理学了,但是很少人能够读懂这书,但是无论是温病派或是伤寒家都遵此书为万世经典,而真正在使用黄帝内经的只有伤寒家,温病派只是流于口头上尊称而已。

也因此我称
伤寒家才是真正的正统的中医学术,其起因于此。

正统中医学是依据黄帝内经为生理学,诊断学,病理学的主要标准。

神农本草经为药物使用标准,难经为针灸使用标准,处方标准是以汉朝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及金匮中的处方为主。

过去人们称为"伤寒家"或"经方家"此类为正统中国绝学,时常令病人一剂知二剂已,然而现今却为数极少,众医皆曰经方过峻,而不敢使用,殊不知熟读以上医书,使用经方何难之有。

因为按照六经辨症法,人体一受表症时,只停于表约六天(伤寒论曰一日),过此六天没有好,病就会传入少阳或是阳明,所以必须掌握时机,务必在一有表症时,使用一方一举将之立刻驱除,如此方可以治病于初始,所以我们认为百病风之始,失去此时机,病就会入里,就会产生其它问题了,因此经方的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