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一、项目背景和意义近年来,城市建设愈发迅猛,建筑垃圾问题也日益突出。
大量的建筑垃圾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再利用成为了当今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将重点探讨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再利用的可行性,并提供指导性建议。
二、市场需求与前景分析1.目前,建筑垃圾处理市场容量巨大,且仍在不断增长。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展和老旧建筑的拆除,建筑垃圾处理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再利用可以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再利用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前景,如道路基础建设、建筑材料生产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再生建筑材料。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1.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再利用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建筑垃圾的分选、破碎、筛分和再生建筑材料的生产等环节。
这些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具备可行性。
2.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再利用的技术设备相对成熟,市场上已有很多供应商提供相关设备和技术支持。
四、经济可行性分析1.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再利用项目的投资规模较大,主要包括设备购置、场地租用、人员招聘等费用。
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项目的回收期一般可以控制在3-5年之间。
2.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再利用项目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建筑材料的成本。
同时,建筑垃圾处理市场也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可以带来稳定的经济效益。
五、政策与环境可行性分析1.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再利用。
2.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
同时,该项目能够有效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符合政府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六、风险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1.市场需求波动风险:如果市场需求存在波动,可能导致该项目的短期效益降低。
版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版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大量的建筑垃圾产生。
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2.项目目标:减少建筑垃圾的堆放和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3.项目规模:设立建筑垃圾处理厂,处理能力为每年处理建筑垃圾量达到10万吨。
4.项目内容:项目包括建设建筑垃圾处理设施、购置相关设备、研发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
三、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垃圾的处理需求日益增加。
同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推动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的发展。
2.市场竞争:目前,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其他建筑垃圾处理厂和回收企业。
但由于建筑垃圾处理行业的门槛较高,技术要求较大,加之政府对环保产业给予了支持,项目仍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
四、技术分析1.技术优势:本项目采用先进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技术,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
项目可通过分拣、破碎、筛分等工艺,将建筑垃圾分解为再生骨料和再生砂浆等产品,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2.技术难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包括垃圾分类、破碎过程中的无尘化处理、再生骨料的质量控制等。
项目需建立研发团队,加大技术研究力度,提升技术竞争力。
五、经济效益分析1.项目投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的总投资额为500万元。
3.项目成本:项目预计年成本为600万元,主要包括建设和运营成本。
4.项目盈利:项目预计年净利润为200万元,回收期为2.5年。
六、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本项目所采用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技术在国内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具备一定的技术可行性。
2.经济可行性:项目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预计能够满足投资者的期望。
建筑垃圾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筑垃圾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建筑废弃物是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之一,其主要来源包括建筑施工、拆除、改造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目前,城市建筑垃圾堆积的现象严重,给城市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因此,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是当前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目的1.了解建筑垃圾的特点和分类;2.研究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和方法;3.评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4.探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政策和管理措施。
三、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实地调查、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分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和建议。
四、建筑垃圾的特点和分类建筑垃圾主要包括混凝土、砖块、钢筋、沙土、木材等。
根据其来源和性质,建筑垃圾可以分为装修垃圾、拆除垃圾、施工垃圾等多种类型。
建筑垃圾的传统处理方式包括填埋和焚烧,这种处理方式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五、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和方法1.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技术:包括建筑垃圾破碎机、筛分设备等,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将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生产再生骨料、再生沙、再生混凝土等建筑材料。
2.建筑垃圾的生物降解技术:通过微生物技术、土壤修复技术等方法,将建筑垃圾进行生物降解处理,增加其循环再生利用的可能性。
3.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工艺:采用分类回收、再生利用、填埋处理等方法,将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
六、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1.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节约原材料成本、减少垃圾处理成本、增加再生利用产业发展等方面。
2.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减少土地占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
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政策和管理措施1.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的发展。
2.建立健全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管理体系,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利用等环节的监管。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一、项目概述建筑垃圾是指建筑施工、拆迁、翻修和装修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混凝土、砖瓦、沥青、木材等。
当前,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垃圾数量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因此,进行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既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又能节约资源,并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报告旨在对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包括市场分析、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的评估。
二、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垃圾的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目前,大部分的建筑垃圾仅仅是进行填埋处理或焚烧,无法循环利用。
因此,对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具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
2.竞争分析:目前市场上已有部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企业,但市场还不够饱和,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技术研发和设备投入对于该项目的竞争优势也具有重要影响。
三、技术可行性1.建筑垃圾分类技术:开展分类处理是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基础。
通过机械设备和人工分拣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可以有效提取可再利用的材料。
2.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对建筑垃圾进行再生利用,可以生产出可用于建筑工程的再生骨料、砖块等。
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很多实际项目中得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经济效益1.技术投资:建设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建设场地、购置设备等。
根据初步估计,投资规模约为XXX万元。
3.成本分析:包括设备折旧、用工费用、原材料成本等。
根据初步测算,每年的成本约为XXX万元。
4.利润预测:根据收入和成本的测算,预计年利润为XXX万元。
五、环境效益1.资源回收利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能有效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2.减少环境污染:通过科学的处理方法,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骨料、砖块等产品,能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并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六、风险与对策1.市场竞争风险:当前市场上已有一定的竞争对手,为了保持竞争力,项目应注重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市场拓展。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一、引言建筑行业是全球最大的资源消耗行业之一,而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也相应较大。
然而,大部分建筑垃圾都被视为废弃物,被直接运往填埋场或焚烧。
这种处理方式既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报告将就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评估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环境可行性,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和指导。
三、研究方法1.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收集建筑垃圾产生量、构成、处理成本等相关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
2.调研技术路线:调研常见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技术路线,评估其适用性和可行性。
3.经济评估:对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进行成本估算和收益分析,包括投资规模、回报期、利润预测等。
4.环境评估:评估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资源节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
四、研究结果1.建筑垃圾产生量和构成:根据收集的数据分析,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和构成主要取决于城市建设规模和结构类型。
年建筑垃圾产生量在XX吨左右,其中包括废砖、废混凝土、废钢筋等。
2.技术路线评估:通过调研评估,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常见技术路线包括破碎、筛分、分类、再加工等。
这些技术路线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3.经济评估:根据成本估算和收益分析,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的投资规模约为XX万元,回报期约为X年。
预计项目的年利润将达到XX万元。
4.环境评估: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能够显著的减少资源浪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对环境有积极的影响。
五、结论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建设项目在技术、经济和环境方面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根据研究结果,该项目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垃圾的填埋和焚烧,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
同时,该项目也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项目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如技术升级、法律法规的制定等。
建筑垃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建筑垃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然而,建筑行业所带来的同时也是巨大的建筑垃圾问题。
建筑垃圾不仅污染环境,还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因此,如何有效处理和利用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利用先进的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可再生资源,用于再生建筑材料的生产,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通过建立完整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资源,不仅可以解决建筑垃圾处理难题,还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建筑材料资源。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 市场需求: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再生建筑材料市场需求迅速增长。
而目前国内对建筑垃圾处理和再生资源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潜力巨大。
2. 技术可行性:目前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能够有效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资源,并且再生建筑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已逐渐得到认可。
3. 经济可行性:建筑垃圾再生资源项目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可通过售卖再生建筑材料获得丰厚利润,具有较强的经济盈利能力。
4. 社会可行性:建筑垃圾再生资源项目有助于缓解城市建筑垃圾处理难题,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四、项目实施方案1. 建立建筑垃圾处理系统:通过引入先进的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和技术,建立高效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将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
2. 生产再生建筑材料:利用建筑垃圾再生资源,生产再生建筑材料,满足建筑市场对可持续建筑材料的需求,推动再生建筑材料的应用。
3. 发展市场销售:将生产的再生建筑材料销售给建筑企业和市民群众,开拓再生建筑材料市场,推动再生建筑材料产业的发展。
五、项目投资估算1. 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及技术引进投资:1000万元。
2. 厂房建设及相关设施投资:500万元。
3. 初期人员培训及运营管理费用:200万元。
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建筑垃圾是指建筑施工和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资,数量庞大。
传统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烧,造成了土地浪费和环境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建设项目应运而生。
该项目旨在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可再利用的资源,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并且降低环境污染。
二、项目目标1.实现建筑垃圾的有效资源化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2.减少建筑垃圾占用土地资源的现象,保护自然环境;3.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三、项目内容1.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处理厂,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研究和开发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技术,探索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的新途径和方法;3.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实验室,进行建筑垃圾的研究和开发工作;4.建立信息平台,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的知识和技术,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支持。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发展和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市场需求潜力巨大;2.政策支持:政府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建设项目给予了重要支持,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项目的推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3.技术可行性: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可以实现对建筑垃圾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4.经济效益: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建设项目可以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提供就业机会,并且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治理成本;5.环境效益: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6.社会效益: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可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形象。
五、项目实施计划1.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处理厂,进行建筑垃圾的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同步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不断改进技术和设备;3.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实验室,加强对建筑垃圾的研究和开发工作;4.建立信息平台,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的知识和技术,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支持;5.加强与相关单位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工作;6.建立长效机制,持续监测和改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工作。
建筑垃圾再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筑垃圾再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建筑垃圾是指在建筑施工、装修、拆除以及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料,包括废混凝土、砖块、石料、砂石、石灰、沥青等。
建筑垃圾再利用是指通过分类、处理和转化技术将建筑垃圾转变为可再利用的资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垃圾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高效利用建筑垃圾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报告旨在研究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可行性,并提供具体可行的方案。
二、建筑垃圾再利用的意义1.资源节约:建筑垃圾再利用可以减少对原材料的依赖,节约了资源,有助于保护环境。
2.减少污染:建筑垃圾堆放场所常常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再利用建筑垃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降低成本:采用建筑垃圾再利用技术可以降低建筑成本,提高效益。
三、建筑垃圾再利用的技术方案1.建筑垃圾分类:将建筑垃圾按照材料进行分类,如将废混凝土、砖块、石料分别进行分堆处理。
2.建筑垃圾破碎回收:采用破碎设备对建筑垃圾进行破碎处理,将垃圾破碎成可再利用的粒度。
3.建筑垃圾再生制品生产:将破碎后的建筑垃圾进行筛分、清洗等处理,制成再生混凝土、再生砖块等再生制品。
4.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将建筑垃圾转化为能源,如将废沥青进行再生加工制成再生沥青。
四、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垃圾产量也在逐年增加,市场对建筑垃圾再利用的需求不断增加。
2.技术可行性:建筑垃圾再利用的相关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国内外也有一些成功的应用案例,证明技术可行。
3.资金投入:建筑垃圾再利用需要一定的投资,包括购置设备、建设厂房等,但从长期来看,再利用建筑垃圾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政策支持: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建筑垃圾再利用,提供一定的资金补贴和税收优惠,为建筑垃圾再利用提供了政策支持。
五、建议及总结建筑垃圾再利用对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从技术可行性、市场需求、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分析,建筑垃圾再利用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垃圾可行性分析报告项目名称:建筑垃圾制砖节能环保科技投资项目投资人:地址:邮政编码:联系人:电话:传真:申报日期:目前,建筑垃圾已经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公害,形成了二次污染,影响了城乡面貌,影响了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为变建筑垃圾为宝,走循环经济之路,根据“十二五” 规划纲要、相关产业政策和政府相关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我们拟投资兴建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环保免烧循环再生砖” 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建筑垃圾制砖环保科技投资项目(二)项目申请人:拟成立企业:青岛X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总额:2000 万人民币(三)项目选址二、立项的目的和意义据资料统计,目前,我市每年产生建筑垃圾约2300 万吨,占到垃圾总量的60%以上,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进行填海作业,但由于填海工程作业面日趋紧缩,建筑垃圾呈现出批量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的状况,耗用了大量的土地。
建筑垃圾填埋过的地方,永久不能复耕,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随着我国耕地、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如何处理和排放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我市城乡拆迁和重建的任务将急剧加大,建筑垃圾的处理成为全市人民关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四方区有一家同类企业,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远远不能满足建筑垃圾处理需要。
以建筑垃圾制砖为切入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是推动建材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实现建材产业在循环经济的道路上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节能、节地、利废的建筑垃圾制砖项目,不仅可以解决大部分建筑垃圾的出路问题,而且对节约能源消耗,实现资源再利用,创建环保生态型城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将产生积极作用。
三、项目的技术基础建筑垃圾的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自20 世纪70 年代起,德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出台了建筑垃圾处理有关法律法规,就此问题进行了科技研发并实现了建筑垃圾的再利用。
21 世纪后,建筑垃圾问题引起了我国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江苏、浙江、上海、河北等地先后就建筑垃圾问题出台了有关地方法规,并研发成功了“建筑垃圾制砖”等技术并投入生产。
目前,建筑垃圾制砖项目已经作为极具生命力的产业,将在我国逐渐兴起。
(我市今年也将就建筑垃圾问题出台地方法规)建筑垃圾制砖是以水泥、破碎筛分后的建筑垃圾为主要原材料,掺加少量砂和粉煤灰生产建筑垃圾标准砖。
粉煤灰作为细骨料的同时有胶凝的作用,可替代部分水泥。
该产品适用于大楼的各个部位,重量轻、节能,又便于粉刷,还解决了以往砖的强度不够等系列问题,真正起到了环保节能要求。
也可以制作成各种道路美化绿化用砖。
并且,整个制作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水,有效缓解了建筑垃圾占用耕地的问题,为城市节约了大量的土地和能源。
具有节能利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作用,属绿色建材产品。
该工业项目通过对建筑垃圾和工业废料等材料进行筛选、破碎、搅拌、成型养护等工序后,生产的建筑墙体砖具有强度高、自重轻、耐久性好、外型尺寸标准以及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等特点,产品通过公共建筑节能计算标准,经质量检验,符合抗压强度MV8级要求,达到混凝土多孔砖的标准要求。
四、建筑垃圾制砖的生产流程和特征(一)生产流程建筑垃圾收集—破碎及筛分—计量及配料—搅拌—坯体成型一切割加工EPS板一产品整体复合一太阳能养护一产品堆码—检验出厂(二)主要特征建筑垃圾制砖的独特性是其它任何墙体砖没有的,用先进的科学配方,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凝固剂及微量化学添加剂,使粒度、温度、混和程度用先进的设备工艺强化处理,达到最佳可塑状态,后经高压压制成型,使砖体迅速硬化,砖的实用性好,砌墙时不用浸泡,外观整齐。
它与传统的红砖生产相比具有以下几项特点:1、利废、节土、节能2、原材料来源极其广泛3、保护了生态环境4、强度高不怕水抗风化、耐腐蚀、抗冻融五、建筑垃圾制砖主要产品1、标砖标砖具有轻质高强、耐久性良好的特点,是一种替代实心黏土砖的新型墙体材料。
原材料经配料、计量、搅拌、震动加压成型、自然养护(蒸汽养护)等工序而成。
是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广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利用建筑垃圾、煤矸石、粉煤灰等废弃物生产,属于循环利用的低碳产业。
一般分为:空心砖和多孔砖两种。
(1)技术参数:A、国标规格:240X 115X 53 (53)“其它异型规格可按用户要求尺寸定作” 。
B、重量:2.5 —3kg/块,由于原料不同,重量稍有差别。
C、抗压强度:7.25Mpa—19.6 MpaD、采用二级组合破碎系列移动破碎站碎石、筛分成套设备生产的石料加工质量达到GB14685-2001 标准配备制砂设备生产的机制砂达到GB14686-2001 标准。
(2)产品用途:主要用于基础工程的砌筑、市政工程中的管井、管沟、挡土坡(3 )产品检测标准:GB/T21144-2007,GB/T4111-1997,GB/T21144- 2007,Q/ZXHW01-20102、盲道砖盲道砖实行人性化设计,产品触觉感细微而明显, 并具备耐强腐蚀, 耐损耗和寿命长达百年等特征。
质地优良, 表面釉色美观,色泽鲜艳, 视觉冲击力强, 符合盲道砖的基础功能, 并且釉色永不脱落。
具有环保美观、耐磨性好、高防滑、弹性优越、吸引好、阻燃、抗灼伤、便于清洁的特征, 目前广泛适用于室内或室外及各种公共场所。
既满足公共场所需求, 同时也美化城市道路。
产品规格:600X 600X 20mm 600 X 600 X 25mm 按照国际残联的有关标准制造, 质量检测全部通过国家安检。
3、草坪砖广场砖(1)草坪砖采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而制成的,产品坚固轻便,且便于安装。
其优异的质量和简洁的设计造就了完美的环保绿色系列产品。
每平方的承重可达200 吨,完全满足停车行走的要求,是水泥植草砖的完美替代产品。
植草格将植草区域变为可承重表面,适用于停车场、人行道、出入通道、消防通道、高尔夫球道、屋顶花园和斜坡,固坡护堤。
产品规格:260X 260X 70mm产品用途:主要用于停车场、绿化带建设产品检测标准:NY/Y1253-2006技术指标要求:平均强度11.5MPa磨坑长度v 27.1mm抗冻性(强度损失率)v 4.0%(2)广场砖建筑垃圾砖取代传统粘土实心砖作为砌体材料,净化了环境,节约了能源,保护了土地资源,是一种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品,从而使建筑业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的经济模式,成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广场砖属于耐磨砖的一种,主要用于广场、行道等大面积范围的地方。
其砖体色彩简单,砖面体积小,多采用凹凸面的形式。
具有防滑、耐磨、修补方便的特点。
产品规格:250X110X60mm产品用途:主要用于人行道路建设产品检测标准:JC/T446-2000技术指标要求:平均强度39.2MPa磨坑长度v 26.8mm 抗冻性(强度损失率)v8.9%六、项目建设方案、规模、地点、期限该项目拟在青岛市城阳区远离居民集聚地的亩工业用地,按照现代化厂房规划标准,建设国内一流的产业园区,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基地。
基地内生产车间、办公楼、科技研发中心、员工宿舍等一应俱全,整体规模达到现代化生产要求。
整个建设共分三个阶段:一是选址购地审批阶段,预计需要三个月;二是工业园区建设阶段,预计需要三个月;三是购置设备投产阶段,预计半年内形成初步生产规模。
七、设备、原材料情况生产建筑垃圾制砖主要需用高压高强压砖机、灰沙蒸压砖生产线。
具体地讲主要有多功能砌块机、加气混凝土成套模框、模底板、蒸养车、浇注机、彩色水泥瓦机、轻质隔墙板机、球磨机等。
利用粉煤灰、河沙、石粉、矿尾渣、建筑垃圾、工业废渣、水渣、炉渣、石渣、煤矸石等为原材料,经配比可生产标准砖、空心砌块。
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设备是郑州中意的建筑垃圾破碎、制砖联合生产线(包括水泥仓、螺旋输送器、水泥秤、配料机、搅拌机、砌块成型机、液泵站、输送带、送板机、送砖机、电脑控制柜、磨具、自动码砖机、转运叉车等等)八、项目投资估算(一)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总投资:万元。
(二)固定资产投资1、土地费用:约需_万元;2、土建工程、装修装饰:约需400万元;3、设备、预备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约需500万元。
(三)流动资金:300万元。
九、项目效益分析(一)社会效益。
该项目建成后,可上缴利税300万元/年,年可节约标准煤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00吨,节约资源可达30万吨,消纳固体废物30万吨,至少节约土地200亩,延长垃圾排放用地使用期约20年。
1、提供就业岗位;2、有利于提高建材行业和群众的环保意识;3、有利于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
(二)环境效益。
1、制作过程中,无需烧煤加温,不产生任何污水与烟雾,可完全消化我市的建筑垃圾,实现建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
2、每年节省取土约300万立方米、耕地2000亩、建筑垃圾堆放占地2000亩、标准煤16万吨,而且可减少废毒气体气排放二氧化硫4000吨、二氧化碳6000吨,一氧化碳等废气1200吨,减少固体垃圾排放15万吨。
3、生产过程中要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减少了粉煤灰的排放量。
4、可消化处置建筑垃圾,减少建筑垃圾露天堆放或填埋对周围的土壤和大气产生的污染。
(三)经济效益项目一次性固定投资需万元。
每块砖的生产成本0.14 元,销售价每块0.16元,按年生产量8亿块计算,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年利润1600万元,_年可收回全部投资。
十、衍生产业一一石料生产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由于建筑垃圾含有大量石料,一部分垃圾还可以分离为混凝土搅拌使用的石料,成为该项目的衍生产业。
(一)投资估算1.翻斗车辆,送料拉料万元2.铲车辆,上料装车万元3.P E750X 160破碎机台万元4.皮带输送机1X 15米万元5.其他费用(流动资金)万元总计投资总额万元(二)财务效益、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每立方米石子80 元(当地现行价)每天生产200立方X 80= 16000元每月产值为16000X 30天=480000元每年产值为16000X 300 天= 4800000 元除去30%自己消耗,尚有70%支援其他建设项目同时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十一、项目综合评价结论建筑垃圾制砖既节地、节水、节煤,又环境洁、空气洁、生产洁,而且是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重要途径。
据匡算,同样生产1.5 亿块标准砖,建筑垃圾制砖与以往生产粘土砖相比,每年可以节省取土约24 万立方米(深2 米),节约占用耕地约180 亩,节约建筑垃圾堆放占地160 亩(深4 米),消纳粉煤灰约4 万吨,节约标准煤约1.5 万吨,减少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约360 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