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 加快工业发展创新步伐_计划方案.doc
扶持工业加快发展工作方案

扶持工业加快发展工作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键盘上,我的思绪开始飘散。
眼前浮现出十年前刚接触方案写作的情景,那时候的工业发展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如今,我们要扶持工业加快发展,让这艘巨轮驶向更广阔的海洋。
一、总体目标我们要明确总体目标。
在未来五年内,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手段,使我国工业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产业链水平迈向中高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二、工作重点1.政策扶持(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设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重点工业企业和项目给予贴息、补贴等政策支持。
(2)优化税收政策。
对工业企业实行税收减免,降低企业负担。
(3)完善金融服务。
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企业的信贷支持,降低融资成本。
2.技术创新(1)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研发中心。
(2)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享资源,共同研发。
(3)引进国际先进技术。
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3.市场拓展(1)提升产品质量。
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竞争力。
(2)拓展国内外市场。
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扩大市场份额。
(3)培育新兴产业。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具体措施1.政策扶持(1)制定具体的财政支持政策。
包括税收优惠、补贴、贴息等。
(2)优化金融服务。
推动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3)设立工业发展基金。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为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
2.技术创新(1)建立企业研发中心。
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提高研发能力。
(2)推动产学研合作。
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资源共享。
(3)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3.市场拓展(1)提高产品质量。
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产品竞争力。
(2)拓展国内外市场。
推动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扩大市场份额。
(3)培育新兴产业。
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七台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七台河市落实工业强省规划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七台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七台河市落实工业强省规划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七台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6.15•【字号】七政办发〔2020〕7号•【施行日期】2020.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其他规定正文七台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七台河市落实工业强省规划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七政办发〔2020〕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直属单位:现将《七台河市落实工业强省规划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七台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6月15日七台河市落实工业强省规划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工业强省建设规划(2019-2025年)》,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建成工业强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本方案内项目实施动态管理。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贯彻“八字方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以省工业强省建设规划为蓝图,深入结合全市产业发展实际,强企业、强产业、强园区,扎实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工业新格局,重塑环境、重振雄风,推动我市转型发展、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二、发展目标全面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到2025年,全市现代化工业新体系基本建成,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推进“百千万”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形成质量更高、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全面振兴发展新局面,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不断凸显。
——总体实力持续增强。
规模总量持续扩大,到2025年,工业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55%左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5户,其中:10亿级企业4户,30亿级企业4户,50亿级企业5户,100亿级企业力争达到5户;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加快新型工业化实施方案

加快新型工业化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1.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到[具体年份],工业总产值达到[具体目标数值],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具体比例]。
2.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新增一批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具体比例]。
3.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具体比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4. 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持续下降,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具体比例]。
5. 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具体比例],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具体比例]。
三、重点任务(一)推动产业创新发展1. 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2. 推进产品创新。
引导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鼓励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和知名商标。
3. 培育创新型企业。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1. 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
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鼓励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2.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3.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工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
2024年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的思路和计划

2024年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的思路和计划推进工业强县战略是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2024年,我们将积极探索适合本县的工业发展模式,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强县战略目标。
以下是我们的思路和计划。
一、总体思路1.聚焦核心竞争力:以县域资源优势为基础,围绕重点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具有产业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
2.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的导向,积极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建立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形成产业升级的合力。
4.加强政策支持: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提供税收、土地、人才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发展的动力。
二、重点任务1.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优化产业布局:结合本地资源和市场需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并扶持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
3.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加大对工业园区建设的投入,提升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水平,提高园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加强企业发展支撑: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程序,提供创业支持、融资支持等服务,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
5.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6.促进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7.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吸引外资和外来技术,推动本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拓宽市场和资源渠道。
三、实施步骤1.制定详细规划:根据本县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规划,明确目标、任务、措施和时间表。
2.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统一协调的领导机构,明确工作分工,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确保推进工作有序进行。
佳木斯工业强市实施方案

佳木斯工业强市实施方案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
近年来,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工业强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不断加大工业转型升级力度,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不断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为了进一步加快工业强市步伐,制定了佳木斯工业强市实施方案。
一、加强政策支持,优化产业布局。
佳木斯市将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
同时,优化产业布局,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佳木斯市将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三、加强人才培养,优化人才结构。
佳木斯市将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工人的培训力度。
同时,加强人才引进和留用政策,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佳木斯创业创新。
四、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佳木斯市将加大对工业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动企业加强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工作,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同时,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安全。
五、加强对外合作,拓展市场空间。
佳木斯市将加大对外合作的力度,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交流,推动产业互补发展,寻求更多合作机会,共同发展。
总之,佳木斯工业强市实施方案的出台,将为佳木斯市工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希望全市上下能够紧密团结,共同努力,为实施方案的落地落实做出积极贡献,推动佳木斯工业强市迈上新台阶。
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的思路和打算工作计划

推进工业强县战略的思路和打算工作计划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工业发展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为响应国家关于工业强国的号召,我县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工业强县战略,旨在通过一系列举措,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实现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明确发展目标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工业强县的发展目标。
我们设定了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的目标。
短期目标是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和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工业产值的稳步增长;中期目标是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工业企业;长期目标则是通过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推进绿色发展、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将我县建设成为工业强县,实现工业产值和经济效益的跨越式发展。
二、优化产业布局为实现工业强县的目标,我们必须优化产业布局。
我们将根据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工业集群。
同时,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三、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是推动工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我们将建立健全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同时,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为工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深化企业改革深化企业改革是提升工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将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同时,支持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
五、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政策支持是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将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服务等,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建立健全政策落实机制,确保各项政策能够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六、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是推动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们将加强对工业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库和人才服务体系。
廊坊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全市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廊政[2014]15号
![廊坊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全市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廊政[2014]15号](https://img.taocdn.com/s3/m/7748327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1f.png)
廊坊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全市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正文:---------------------------------------------------------------------------------------------------------------------------------------------------- 廊坊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全市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廊政〔2014〕15号)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八届六次全会以及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激发全市工业发展活力,增强发展动力,现就2014-2017年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绿色、高端、率先、和谐”的发展定位,按照打造环保产业城市要求,紧紧围绕工业转型升级的主线,大力实施“323产业升级壮大计划”和“1511重点培育工程”,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强化项目建设,加大技改力度,促进两化融合,化解过剩产能,改善发展环境,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传统产业为基础、特色基地和精品园区为载体的现代工业体系。
“323产业升级壮大计划”:优先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制造两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金属冶炼及压延、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和食品加工三大传统产业。
“1511重点培育工程”:重点培育一大“高地”、五大产业基地、十大精品园区、百家优势企业。
二、发展目标--产业结构优化。
到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13年的36.3%提高到41.7%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13年的18.85%提高25%以上。
--规模总量扩大。
到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增速以现价测算)。
--规上企业增加。
到2017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600家。
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沧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13•【字号】•【施行日期】2012.1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渤海新区、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相关部门:为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更好地发挥工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工业强省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围绕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工业聚集区、开发区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构筑沿海临港工业、县域工业、中心城区工业“三大板块”,壮大提高石油化工、管道装备、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全市工业经济实现科学发展、良性发展、持续发展,大力提升工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发展转型并重原则。
突出做大做强全市工业,正确处理工业经济增长与结构、质量、环境、安全的关系,以产品创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动力,推进全市工业发展方式向质量效益型、科技创新型、集约高效型、安全环保型转变。
(二)坚持科技创新原则。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鼓励引导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产品质量提高,实现全市工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三)坚持沿海突破原则。
充分发挥沿海优势,以建设全省重要经济增长极为契机,以综合大港建设为龙头,加快沿海经济开发建设,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实现沿海工业率先突破,提高龙头带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加快工业发展创
新步伐_计划方案
《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加快工业发展创新步伐》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加快工业发展创新步伐突出工业强市,加快**发展,关键是要按照“实施千亿工程、建设工业**”和“工业强市、民营富民”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加大推行力度,务必在操作层面出实招、求实效。
1、加强领导,关键是要集中精力。
调整工作部署,突出工作重点,切实把工业发展摆在整个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
各级党政领导一定要更加重视招商引资和建设,用更多的精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用更大的力度抓好项目建设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实行主职主头主抓,安排精兵强将专抓,拿出1/3以上的时间具体抓,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
2、加大投入,关键是要突出重点。
要痛下决心,加大对工业的投入。
市本级重点支持德山开发区建设,城建资金、工业发展基金都要向项目倾斜、向产业倾斜、向园区倾斜。
确保用两年时间,全面完善德山科技工业园的各项基础设施。
各区县(市)也要集中财力,加强园区建设。
对招商引资工作,要安排专门的经费,保证必需的开支。
尤其是对有合作意向的大项目,更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确保配套建设到位。
要加大对项目开发的投入,组织专门班子,优化项目包装,增加项目储备,切实改变目前有资金无项目、有项目无包装、有包装无档次的状况。
3、改进方法,关键是要建好园区。
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采用市场化的办法,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园区基础建设,尽快提高园区
硬件建设的标准和水平。
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园区兴工机制,赋予园区更大的自主权;进一步配套落实好园区的优惠政策,增强园区吸引力;进一步健全园区服务体系,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要把推进产业建设作为园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创造工业发展的集群优势。
从2006年开始,要将园区建设情况纳入区县(市)目标管理考核和工业发展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园区和个人要给予重奖。
4、狠抓落实,关键是要多上项目。
突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领导主要围绕项目转,工作主要围绕项目干。
总的目标任务是,用2—3年时间,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去年的400家发展到600家以上,实现1万人口拥有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3—5年时间,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200家以上,实现5000人口拥有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要将这个指标任务分解到各区县(市)和开发区,实行半年一调度、一年一考核。
落实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加快工业发展创新步伐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