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动汽车国家标准培训
新能源车辆知识培训课件

新能源车辆知识培训课件新能源车辆知识培训课件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传统燃油车辆排放污染的关注,新能源车辆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人们对新能源车辆的了解和认识,许多企业和机构纷纷推出了新能源车辆知识培训课件。
本文将从新能源车辆的概念、种类、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能源车辆的概念新能源车辆是指以新能源为动力的车辆,主要包括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等。
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辆具有低排放、低能耗、零污染等优势。
新能源车辆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新能源车辆的种类1. 纯电动车:纯电动车是指完全依靠电能驱动的车辆。
它采用电池组作为储能装置,通过电动机驱动车辆运行。
纯电动车不产生尾气排放,具有零排放、静音、维护成本低等优势。
2. 混合动力车:混合动力车是指同时搭载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的车辆。
它可以通过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协同工作,实现更高效的能源利用。
混合动力车既可以通过燃油发动机驱动,也可以通过电动机驱动,具有较高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
3. 燃料电池车:燃料电池车是指以燃料电池为动力源的车辆。
燃料电池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行。
燃料电池车具有零排放、高能量密度、快速加氢等特点,但目前的挑战是氢气供应和储存的问题。
三、新能源车辆的优势1. 环保节能:新能源车辆不使用燃油,减少了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新能源车辆具有能源利用效率高的特点,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
2. 经济实惠:尽管新能源车辆的购买成本相对较高,但由于其使用电能而不是燃油,运行成本较低。
例如,纯电动车的充电成本比燃油车的加油成本要低很多,可以节省不少费用。
3. 技术创新:新能源车辆的发展推动了电池技术、电动机技术、充电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创新。
这些技术的进步不仅可以应用于新能源车辆,还可以推动其他领域的发展。
四、新能源车辆的未来发展趋势1. 电池技术的进步: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池的能量密度将会提高,充电速度将会加快,续航里程将会增加。
新能源车辆安全培训课件

03
注意观察路况
时刻关注路况和周围环境,特 别是行人和其他车辆,保持安 全距离。
04
停车后检查
在停车后,检查车辆是否已安 全停放,并关闭所有电器设备。
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定期保养
按照车辆制造商的保养指南进行定期保养, 包括更换滤清器、检查刹车系统、检查电池等。
维修与保养记录
如果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 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02
新能源车辆安全基础知识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了解电流对人体造成的各种伤害,如电击、 电伤等。
电气火灾的防范
学习如何预防电气火灾,以及火灾发生时的 应急处理措施。
安全用电常识
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如正确使用电气 设备、不私拉乱接电线等。
高压系统安全基础知识
高压系统的组成与原理
了解新能源车辆高压系统的基本组成 和工作原理。
介绍新能源车辆的安全防护设 施,如安全带、气囊、防火设 施等,提高员工的安全防护意 识。
安全培训效果评估与考核
1 2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员工反馈等方式,对安全培训的 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员工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考核方式与标准 制定新能源车辆安全培训的考核方式与标准,如 笔试、实操等考核方式,以及合格标准。
3
考核结果运用 将考核结果作为员工上岗的必备条件之一,确保 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与技能水平
安全意识教育
定期开展安全意识教育活动,通过案例分析、事故模拟等形式,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技能水平提升
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如电池维护、电机维修等,提高员工的技能水 平,确保新能源车辆的安全运行。
新能源汽车培训

新能源汽车培训引言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作为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绿色出行选择正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
为了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培训新能源汽车相关知识成为必要举措。
本文将介绍新能源汽车培训的必要性、内容和方式,以及培训的目标和效果。
1. 新能源汽车培训的必要性1.1 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是传统汽车技术的延伸和创新,包括电池技术、电动机控制技术、能量管理技术等。
只有通过培训,了解和掌握这些技术,才能更好地理解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后续的维修和维护提供基础。
1.2 提高维修和维护能力新能源汽车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在结构、电气系统、能源系统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正因如此,维修和维护新能源汽车需要特定的技术和知识。
通过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能力,将能够更有效地处理新能源汽车的故障和维修需求。
1.3 促进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行业,与此同时,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培训新能源汽车人才,能够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2. 新能源汽车培训的内容2.1 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培训应该从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知识开始,包括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充电技术等方面。
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了解,能够帮助学员对新能源汽车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
2.2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维修技术是新能源汽车培训的重点内容之一。
该部分内容应包括车辆故障诊断、维修工具和设备、故障排除方法等方面。
通过实践操作和模拟实验,培训学员掌握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技术和方法。
2.3 新能源汽车安全与保障安全是新能源汽车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员应该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和安全保障措施,包括车辆结构安全、电池系统安全、充电设备安全等方面。
这有助于学员在日常维修和使用中注意安全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 新能源汽车培训的方式3.1 理论课程理论课程是新能源汽车培训的基础,通常采用讲授方式进行。
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手册

充电设施建设
政府加大充电设施的建设力度 ,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提供了 基础设施保障。
限行限购政策
部分城市实施限行限购政策, 对传统燃油汽车进行限制,为 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更多的市场
空间。
02
CATALOGUE
电动汽车关键技术解析
电池技术
电池类型与特性
详细解析铅酸电池、镍氢电池、 锂离子电池等主流电动汽车电池 类型的构造、工作原理及性能特
THANKS
感谢观看
06
CATALOGUE
新能源汽车维护保养与故障排除
常规检查项目清单和周期建议
电机系统检查
包括电机控制器、电机本体、 冷却系统等,建议每6个月进 行一次全面检查。
制动系统检查
包括制动液、制动片、制动盘 等,建议每12个月进行一次全 面检查。
电池系统检查
包括电池单体电压、温度、绝 缘性能等,建议每3个月进行 一次全面检查。
提升自身专业素养,适应行业变革
01
02
03
04
持续学习
关注行业动态,不断学习新知 识、新技术,提高自身专业素
养和技能水平。
实践锻炼
积极参与实际项目,通过实践 锻炼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思维,勇于尝试新方 法、新思路,不断推动新能源
汽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团队合作
加强团队合作,与同事、同行 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共同 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01
国内发展现状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各大车企也纷纷加大投入和研
发力度。
02
国外发展现状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培训需求和学习指南

新能源汽车行业标准
01
熟悉新能源汽车行业标准体系,包括整车、关键零部件、充电
设施等方面的标准。
产品认证及检测要求
02
了解新能源汽车产品认证流程及检测要求,包括公告认证、3C
认证等。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03
掌握新能源汽车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如ISO9001、
IATF16949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04 产业链协同与资源整合
消费者需求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 ,了解目标消费者对新能 源汽车的需求和偏好。
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途径选择
品牌定位
明确品牌的核心价值和竞争优势 ,塑造独特且易于识别的品牌形
象。
传播途径选择
根据目标消费者的媒体接触习惯 ,选择合适的传播途径,如广告
、公关、社交媒体等。
品牌传播策略
制定整合营销传播策略,通过多 元化的传播手段,提高品牌知名
地方政府支持政策分析
01
02
03
地方政府补贴政策
了解各地政府针对新能源 汽车的购车补贴、充电设 施建设补贴等具体政策。
路权优先政策
掌握各地政府给予新能源 汽车的路权优先政策,如 不限行、不限购等。
公共领域推广政策
了解各地政府在公共交通 、出租租赁、共享出行等 领域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政 策措施。
行业标准体系及认证要求
充电设施建设与智能化管理
充电设施类型与标准
了解不同类型充电设施(如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等)的特点和 适用场景,掌握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相关标准。
充电设施规划与设计
学习充电设施的规划布局、选址和设计原则,掌握充电设施容量配 置、安全防护等关键技术。
智能化管理
电动汽车技能培训计划

电动汽车技能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 帮助学员了解电动汽车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 使学员掌握电动汽车的维修、保养与故障排查技能;3. 提高学员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意识和管理能力;4. 培养学员对电动汽车相关政策法规的理解和遵守能力;5. 培养学员熟练运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电动汽车保养和维修。
二、培训内容1. 电动汽车原理与结构1.1 电动汽车的组成结构1.2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1.3 电动汽车的驱动方式1.4 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1.5 电动汽车的控制系统2. 电动汽车的维修与保养2.1 电动汽车的日常保养2.2 电动汽车的维修工具与设备2.3 电动汽车的常见故障排查与处理2.4 电动汽车的事故应急处理3. 电动汽车的安全管理3.1 电动汽车安全知识3.2 电动汽车事故案例分析3.3 电动汽车的安全操作规程3.4 电动汽车的安全维护与管理4. 电动汽车的政策法规4.1 电动汽车相关法律法规4.2 电动汽车的交通规则与道路安全4.3 电动汽车的环境保护政策5. 电动汽车技能实操5.1 电动汽车的日常维护技能培训5.2 电动汽车的故障排查与维修技能培训5.3 电动汽车的安全操作实操5.4 电动汽车的事故应急处置实操三、培训方式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向学员传授电动汽车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2. 实操训练利用实际电动汽车进行维修、保养、故障排查、安全操作等技能的训练,让学员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3. 互动交流安排学员间的相关互动活动,鼓励学员分享经验、交流问题,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培训师资1. 培训师资力量本次培训将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电动汽车专家和从业人员担任培训讲师,以确保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2. 师资培训在培训开始前,安排培训师进行相关的师资培训,使其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五、培训评估1. 学员考核安排学员进行理论和实操的考核,测评学员对电动汽车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新能源汽车专业知识培训-概述篇图文

铅酸电池
总结词
稳定性好、成本低、重量大
详细描述
铅酸电池是一种相对成熟且稳定的电池技术,成本较低。但它的重量较大,能量 密度也较低,因此在新能汽车领域的应用相对较少。
镍氢电池
总结词
环保、高功率、易回收
详细描述
镍氢电池是一种环保型的电池技术,具有高功率和易回收等优点。它的能量密度比铅酸电池更高,但比锂离子电 池略低。镍氢电池在新能汽车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成熟阶段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成熟, 技术不断创新,市场占有率逐年提 高。
发展趋势
电动化
未来新能源汽车将更加注重电池技术 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续航里程和充电 速度。
智能化
新能源汽车将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 实现自动驾驶、智能导航、语音控制 等功能。
网联化
新能源汽车将与互联网、物联网等技 术结合,实现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 车与行人之间的智能互联。
新能源汽车专业知识培训-概述篇
目录
•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分类 • 新能源汽车的优缺点 •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 •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设施与方式 •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展望
0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分类
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BEV)是完全依赖电池 组提供动力的汽车。它们不产生尾气 排放,运行安静,且维护成本相对较 低。
感谢您的观看
市场拓展
政策支持
各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 业的支持力度将持续加大, 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 步拓展。
消费者认知度提高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健康的 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能 源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将逐渐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充电设施和氢能基础 设施的不断完善,新能源 汽车的市场应用范围将进 一步扩大。
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培训概览

20世纪初,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开始出现,但由于技术限制和基础
设施不完善而未得到广泛应用。
02 03
发展阶段
21世纪初,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行业开 始快速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企业也加 大投入研发和生产。
成熟阶段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技术不断进步,市场不断扩 大,产业链不断完善。
实现可持续发展
技术培训有助于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人 才队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 力的人才保障。同时,通过技术创新 和产业升级,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06
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 培训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多元化、个性化的培训需求日益增长
不同岗位、不同层次 的技术人员需要不同 的培训内容和方式。
个性化培训需求体现 在定制化的课程、灵 活的学习时间和地点 等方面。
增强创新能力
技术培训有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使其能够不断 探索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推动产学研合作
技术培训可以促进产学研合作,使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 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进步。
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高企业竞争力
通过技术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技能 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讨论交流
组织学员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经验和心得,促进学员之间 的互动和学习。
专家讲座与现场指导
专家讲座
邀请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为学员提供前沿的技术动态和行业 趋势。
现场指导
组织学员到新能源汽车生产、研发、维修等现场进行参观和指导,让学员了解实 际工作环境和要求,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标准说明
GB/T 18384—2001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l 本标准包括三部分: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 故障防护;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本标准适用于车载电路最大工作 电压低于660V(AC)或1000V(DC)的纯电动汽车
l 第1部分主要规定电动汽车驱动系统车载出能装置的安全要求,包括: 标记的要求;动力电池(绝缘电阻、爬电距离、通风、有害物质)的 要求;过电流断开器的要求以及车载储能装置碰撞的特殊要求
类型
实施项目
标准属性
纯电动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 整车 燃料电池
电动摩托车
基础、通用标准
8项
GB/T
6项
GB/T
4项
GB/T+QC/T(3+1)
6项
GB+GB/T+ QC/T(1+3+2)
4项
GB/T
关键 部件 标准
动力电池等 电机及控制器 充电机(站)
8项
GB/T+ QC/T(4+4)
2项
GB/T
4项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化的进程,与电动汽车相关的标准化工作会涉及更 多标委会
•工业与信息化部
•汽车行业标准(QC)
•全国标准化委员会
•汽车国家标准(GB)
•国际 •标准化组织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
•SAC/TC114/SC27
•电动摩托车
•电动汽车
•
•1、秘书处设在中国汽 车技术研究中心 •2、委员36名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30MHz
12 GB/T 18388—2005
电动汽车 定型试验规程
13 GB/T 19750—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定型试验规程
14 GB/T 19752—2005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动力性能 试验方法
15 GB/T 19753-2005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一般要求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
•
采用国际标准情况 自主制定
EQV ISO/DIS 6469-1:2000 EQV ISO/DIS 6469-2:2000 EQV ISO/DIS 6469-3:2000
电动车辆标准总体情况
l 目前已经批准发布的电动汽车国家标准和汽车行业标准42 项;正在研究、制修订项目30余项
➢ 包括基础通用标准、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及关键 部件标准
l 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基本能够满足电动汽车准入 的要求
•
电动车辆现有标准体系
自“九五”以来,组织制定并由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电动车辆相关的国 家标准和行业标准42项(35+7),上报待批标准7项
•
l 全国汽车标委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 SAC/TC114/SC27) ➢1998年批准成立,秘书处设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 准化所,2008年组建第三届委员会,正在开展工作
➢负责全国电动车辆等专业领域标准标准化工作
Ø 电动汽车标准体系研究(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 池汽车、电动摩托车整车及系统部件标准)
标准在车辆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 •
中国电动车辆标准总体概况
•
电动车辆标准制定背景
l “九五”开始,电动汽车的研发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产 业工程”,同期开展电动汽车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
l 1998年批准成立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组织电动 汽车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l “十五”开始,电动汽车被立为“863”国家重大专项,电 动车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力度加大,对标准的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新能源车辆管理对标准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21 GB/T 18488.1-2006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 第1部分:技术条件
22 GB/T 18488.2-2006
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 第2部分:试验方法
23 GB/T 19836—2005
电动汽车用仪表
24 GB/T 18332.1—2009 电动道路车辆用铅酸蓄电池
25 GB/T 18332.2—2001 电动道路车辆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纯电动汽车国家标准培 训
2020年7月26日星期日
主要内容
中国标准化工作和车辆管理 中国电动车辆标准总体概况 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制定的最新进展 国际标准、法规简介 小结
•
标准化工作和车辆管理简介
•
中国的标准化和车辆管理
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 l 标准属性
➢ 强制性标准 ➢ 推荐性标准
•纯电动电动汽车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零部件及充电站设施
车辆新产品管理
l 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车辆企业实行核准及准入(汽车、摩托车)和公 告管理制度。
l 车辆产品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经过检验批准,产品才可能进 入公告
l 公安车管部门依据公告为车辆进行注册、登记
新能源汽车的准入管理
l 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目的鼓励企业研究 开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
l 新能源汽车产品准入条件:包括必须符合安全、环保、节能、防盗等有 关标准、规定;
l 满足新能源汽车专项技术条件和检验标准要求
《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整个行业对电动车标准 的重视,对电动汽车标准的制定以及参与国际标准、法规制定 提出了要求
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
40 QC/T 743—2006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41 QC/T 744—2006
电动汽车用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
42 QC/T 816—2009
加氢车技术条件
•
自主制定 自主制定 NEQ IEC 784:1984 MOD IEC 61982-1:2006 自主制定 自主制定 自主制定 自主制定 自主制定 自主制定 自主制定 自主制定 自主制定 自主制定 自主制定 自主制定 自主制定 自主制定 自主制定 自主制定 自主制定 自主制定
7 GB/T 19596—2004
电动汽车术语
8 GB/T 20234—2006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
9 GB/T 18385—2005
电动汽车 动力性能 试验方法
10 GB/T 18386—2005
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 试验方法
11 GB/T 18387—2008
l 第2部分针对电驱动特殊危险方面规定的功能安全措施和故障防护的要 求。机械操作方面对电源接通、车辆行驶、停车、倒车、主开关、兼 容性等进行了规定;并对故障防护提出要求;对用户使用手册进行了 规定
l 第3部分对没有与外部供电电源相连接时人员触电防护的要求,包括触 电防护方式要求、外壳要求、电位均衡的要求、防水的要求
31 GB/T 24548-2009
燃料电池汽车整车术语
32 GB/T 24552-2009
电动汽车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33 GB/T 24158-2009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
34 GB/T 24157-2009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量 试验方法
16 GB/T 19754—2005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能量消耗量 试验方法
17 GB/T 19755—2005 18 GB/T 18487.1—2001 19 GB/T 18487.2—2001 20 GB/T 18487.3—2001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污染物排放 测量方法
GB/T
Hale Waihona Puke 待批 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标准 标准 其他
3项
GB/T
4项
GB/T+ QC/T(1+3)
•
标准号、标准名称
我国已经发布的电动汽车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1 GB 24155-2009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
2 GB/T 18384.1—2001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
35 GB/T 24156-2009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 动力性能 试验方法
36 QC/T 791—2007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定型试验规程
37 QC/T 792—2007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用电机及控制器技术条件
38 QC/T 741—2006
车用超级电容器
39 QC/T 742—2006
主要为性能测试评价标准,不涉及产品使用材料、结构(安全 要求除外)等 借鉴国外先进标准,充分考虑国内产品的研发经验和成果制定 我们自己的标准,不照搬国外标准(说明) 积极参与国际电动汽车标准法规的制定、将我国的电动汽车成 果充分体现到国际标准、法规中
电动汽车既要满足传统汽车的相关标准,又要满足特有的要求
标准制定的原则
首先电动汽车属于汽车,与传统汽车标准要求一致的不再重新 规定,执行现有传统汽车标准
与传统汽车标准没有抵触只是需针对电动汽车特殊方面增加少 量内容的,修订原有标准,补充相关内容,
对电动汽车特有,不能与传统汽车标准兼用的,要单独制定 为了不限制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考虑制定为推荐性标准,且
l 标准类型 ➢ 国家标准 (GB、GB/T、GB/Z) ➢ 行业标准(QC/T) ➢ 地方标准 ➢ 企业标准
•《标准化法》
•国家标准
•行业 •主管部门
•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标准委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