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原子结构

合集下载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课件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课件

【高考模拟精练】 1.(2015·福建高考)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 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 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原子半径:W>Z>Y>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W>Z D.元素X、Z、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
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相同 原子序数
相同 电子层数
(2)元素周期律:
原子序数
电子排布
• 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 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原子核外
1、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原子重现最外层电子数从1递
增到8的周期性变化(K层1到2) 2、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原 子半径重现从大到小,
3、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周期序数 原子序数

1~2

3~10

11~18
化合价(最高价、最低价) 的变化
+1→0
最高正价:+1---+5 最低负价:-4—-1
最高正价:+1—+7 最低负价:-4—-1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呈现 从+1到+7、最低负价呈现从-4到-1的周期性变化
3、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寻找新材料:
半导体 催化剂
主族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内容
电子层数 原
子 结
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半径
同周期(从左到右)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件: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2.1

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二课件: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2.1
锂、钠的范围内。N比M原子序数大1,则N一定在氦、铍、镁的范
围内。
答案:A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3. 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价递增的顺序排列的是(
)
A.C、N、O、F
B.K、Mg、C、S
C.H、He、Li、Be
D.P、S、Cl、Ar
解析:根据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一般等于其最外层电子
数及特殊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各选项。A项,C是+4价,N是+5价,O、
据中分析总结规律、透过现
象看本质等科学抽象的方法
思 维 脉 络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一、元素周期律
1.原子序数
(1)含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
(2)与其他量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元素周期律的内容
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
径、元素化合价等均呈现周期性变化。
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元素周期律
学 习 目 标
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
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
的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周
期律
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
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周期
性排布的结果,从而理解元
素周期律的实质
3.学会利用各种图表(柱状
图、折线图)分析、处理数
据,掌握从大量的事实和数
探究提示:能,最高正价为+6价,最低负价为-2价。
重难点一
重难点二
情景引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是由原子的最外层
电子数决定的,它们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为:
1.关系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1章第1节基础课时2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件第1章第1节基础课时2核外电子排布原子结构
(2)活泼金属易形成阳离子,活泼非金属易形成阴离子,但是碳难 以形成 C4-、C4+;氢元素可以形成 H+和 H-。
1.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由此得到的结论不正确
的是( ) A.该原子有 3 个电子层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 2 个电子 D.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6
(1)还原性:Na>Mg>Al。
()
(2)氧化性:Na+>Mg2+>Al3+。
()
(3)金属原子失电子数目越多,还原性越强。
()
(4)金属钠可以从 MgCl2 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镁。
()
(5)因为 Na 比 K 容易失去电子,所以 Na 比 K 的还原性强。
[答案] (1)√ (2)× (3)× (4)× (5)×
结论
2.判断依据
强 水或酸

3.原因解释 (1)若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大,最外层电子离核越 近,原子越难_失__电__子_、越容易得__电__子__。 (2)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 越远,原子越容易失__电__子__、越难_得__电__子_。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NO.2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学习任务1 学习任务2 学习任务3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及其表示方法
洋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蔬菜,洋葱切开后,我们会看到里面 一层一层的呈现,电子层模型类似于切开的洋葱。请思考:
1.原子核周围是否真实存在这样的壳层? 提示:电子层不是真实存在的,是科学家为了表达形象,根据电
最外层电子数中排满 8个电子(He为2个)
相对不稳定结构
相对稳定结构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原子结构》课件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原子结构》课件

2、在卢瑟福的原子 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 玻尔(Bohr)的原子结构 模型 (玻尔理论的 三个假设)。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基本观点
(1) 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 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并且 不辐射能量。
(2)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 同能量,而且能量是量子化的, 即能 量是“一份一份”的,不能连续变化而 只能取某些不连续的数值,轨道能量 依n值(1、2、3、·····)的增大而升 高,n称为量子数。通俗说法:核外 电子分层排布, n表示电子层数
若由光谱仪获得的光谱是由各种波长的光 所组成,且相近的波长差别极小而不能分辨, 则所得光谱为连续光谱。如阳光等。
线状光谱(原子光谱)(line spectrum):
若由光谱仪获得的光谱是由具有特定波长 的、彼此分立的谱线所组成的,则所得光谱为
线状光谱。如氢原子光谱等。教材P3 图1-1-2
1、氢原子光谱
5、玻尔原子模型
6、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 (电子云模型)
【小结】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历史:
德谟克利特:朴素原子观 道尔顿:原子学说 汤姆逊:“葡萄干布丁” 模型 卢瑟福:核式原子结构模型 玻尔:原子轨道模型
现代量子力学模型:两组物理学家建立的
[知识支持] 教材P3 连续光谱(continuous spectrum):
4、卢瑟福原子模型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模型”
科学探究
体积很小 相对质量 为4的带 正电粒子
现象:
1、大部分α粒子穿过薄的金箔 2、极少数α粒子好象打在坚硬的东西上,完
全反弹回来。
3、少数α粒子穿过薄的金箔时,发生了偏转。
卢瑟福通过实验推断出: 1、原子大部分是空的。 2、中间有一个几乎集中了所有原子的质量且体积 很小的粒子——原子核。 3、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在原子核内,且几乎全部质 量均集中在原子核内部。带负电的电子在核空间 进行绕核运动。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3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pptx课件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高中化学第1章第3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pptx课件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7)若已知L元素与G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L比G多一个电子层,根 据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预测两种元素的失电子能力强弱。
提示 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越多,原子核对外层电 子的吸引能力越弱,失去电子的能力越强,则失电子能力L>G。
[深化拓展] 1.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原子失去电子的性质对应元素的金属性,元素的原 子越易失去电子,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取决于原子失电 子能力的大小,而与失电子的多少及与酸反应生成H2的多少均没有直接关 系。 2.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性质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元素的 原子越易得电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取决于原子 得电子能力的大小,而与得电子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
【微思考1】元素的金属性强弱与失电子多少有没有关系? 提示 比较得电子能力、失电子能力强弱不能根据原子在反应中得失电子 数目多少来判断,应该根据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判断。如Na的金属性强于 Al。 【微思考2】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大小与元素金属性强弱有何关系? 提示 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的强弱能体现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原子越易失电 子,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原子越难失电子,元素的金属性越弱。 【微思考3】由钠、镁、钾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能否推测出三者 失电子能力的强弱? 提示 能。从钾到钠再到镁,元素原子的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 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应用体验] 【例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小块钠和镁分别放入冷水中,可判断钠原子和镁原子失电子能力的强 弱 B.在MgCl2与AlCl3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氨水,可判断镁原子与铝原子失 电子能力的强弱 C.根据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可判断硫原子与氯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 D.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分别与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和得电子能力相 对应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化学《原子结构》ppt课件3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化学《原子结构》ppt课件3
高中化学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1)
help!
两千多年以来,科学家一直 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一 个物体一直分割下去,将会 怎样?能不能找到一种组成 物质的最基本粒子?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 :万物 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 构成的,即原子。
中子
质量(kg) 9.109×10-31
相对质量 0.005484
电量(C) 1.602×10-19
电荷
-1
1.673×10-27 1.007 1.602×10-19 +1
1.675×10-27 1.008 0 0
• 关系:
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2、原子质量主要在原子核上,由质子和中 子的质量决定
元素
在 ① 36Li ② 714N ③ 1123Na ④ 1224Mg ⑤ 37Li ⑥614C,几种核素中
1)( )和( )互为同位素
2) ( )和( )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 同位素
3) ( )和( )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等, 所以非同一种元素
同位素、元素、同素异形体的比较
元素 定义对象 广义的原子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 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 割的实心球体。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葡萄干布丁”模型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
一 原子核 核素
• 1.原子的构成
• 阅读P3 交流·研讨
构成原子的微粒--------电子、质子和中子的基本数据:
微粒
电子
质子
同位素 原子
同素异形体 单质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原子结构》课件1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原子结构》课件1

质,而不是原子,不互为同位素。
答案 B
随堂巩固训练
及时演练 提升技能
1.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 A.核外电子数 C.中子数
) B.核电荷数 D.质量数
解析 元素种类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 答案 B
2.钛(Ti)金属常被称为未来钢铁。钛元素的同位素
46 22
Ti、
4272Ti、4282Ti、4292Ti、5202Ti中,中子数不可能为(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
电的电子组成。
(2)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
在原子核上。
(3)通常用符号
A Z
X来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
子。
(4)原子的组成可简单表示如下: 原AZX子 原核子外核电子中质Z子子个NZ个个1个1不电个带子质电带子1带个1单个位单的位负的电正荷电荷
解析 核素,即具有一定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一种核素
就是一种原子。在这八种化学符号中,
2 1
H2涉及的核素是
2 1
H,其余
的七种各为一种核素的符号。
同位素,即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
核素,同位素的微粒对象是原子。63Li与73Li的核内质子数都是3,中
子数分别是3和4,它们是同位素。11H与21H是同位素,但由于21H2是
g
A2-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nm-x+2 m
mol。 答案 (1)A-Z (2)A-x-n (3)A-x+n (4)22
nm-x+2
(5) m
mol
二 核素 同位素
例2 原子、元素、核素、同位素等都属于重要的化学基本概 念,原子的构成属于重要的化学基本理论。下列八种化学符号:

2022-2023学年鲁科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 第1章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 课件(52张)

2022-2023学年鲁科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 第1章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 课件(52张)

(3)习惯上人们用“原子轨道”来描述原子中单个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
电子层为 n 的状态,有 n2 个原子轨道。
n 值所对应的能级和原子轨道的情况
电子层或 符号
量子数 n
能级
原子轨道
n=1
K
n=2
L
1s 12 _2_s_、__2_p_
1s 2s、 13 __2_p_x、___2_p_y、__2_p_z__
答案
解析 电子云图就是用小黑点疏密程度来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某处单 位体积内出现概率大小的一种图形,每个小黑点并不代表一个电子,故 A 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每个小黑点代表电子出现的概率,不是电子在核 外所处的位置,故 B 错误;对比图 1、图 2 可知,在球体内出现该电子的几 率大,界面外出现该电子的几率小,故 C 错误;1s 轨道呈球形,沿剖面直 径连线,有无数对称轴,故 D 正确。
3.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基本观点 (1)原子中的电子在 06 ___具__有__确__定__半__径_____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 动,并且不辐射 07 __能__量__。 (2)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 08 ___不__同__的__能__量____,而且能量值是 09 __不__连__续___的,这称为能量“ 10 __量__子__化___”。轨道能量依 n 值(1、2、3、…) 的增大而 11 __升__高__,n 称为 12 __量__子__数___。对氢原子而言,电子处于 n=1 的轨道时,能量最低,这种状态称为 13 __基__态__,能量高于基态能量的状态 称为 14 __激__发__态___。 (3)只有当电子 15 _从__一__个__轨__道__跃__迁__到__另__一__个__轨__道__时,才会辐射或吸收 能量,当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以 16 __光__的__形__式____表现出来并被记录时,就形 成了光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炸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7LiH、7LiD、7LiT的摩尔质量之比为1∶2∶3 B.它们都是强氧化剂
C.H、D、T之间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D.它们都是强还原剂
5.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 的a倍(a大于1),则该原子的质子数 是( 2a+2 )
❖ 疑难突破: 1、质子数是划分元素种类的唯一标准,质子
高中化学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必修二 第1节 原子结构
德州市实验中学 周丽丽
你的课本、导学案、 双色笔、 练习本, 还有最重要的激情!
考纲解读:
❖ 1.了解原子的构成及构成原子的各种微粒之间的 关系。
❖ 2.了解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
❖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会画1-18号元 素的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数相同的原子、离子都是同一元素。例如: 氢原子H、氢离子H+都是氢元素。 2、同位素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要求】
1.迅速完成探究案,注意解题方法。 2.标出自己的疑惑点,准备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约7分钟)
重点探究:
考点一:构成原子的各微粒间的关系 考点二:元素、核素、同位素辨析 考点三:核外电子排布
讨论要求: 1.小组内先一对一讨论,再组内集中讨论,小组 长注意控制讨论节奏。 2.每位同学全力以赴,注意当堂的整理落实。
学案反馈: ❖ 10电子和18电子微粒找不全
复习要求: 加强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和掌握!
❖ 1.10电子微粒
❖ 2.18电子微粒
CH3—CH3、H2N—NH2、HO—OH、F—F、CH3—OH
自主探究(约3分钟)
【重点探究】
考点一:构成原子的各微粒间的关系 考点二:元素、核素、同位素辨析 考点三:核外电子排布
【要求】 大声激情地表达你们的思想!
1.点评同学脱稿点评,点出注意事项,总结方法、规律 2.非点评同学都要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迅速记录,大 胆
提出疑问和补充观点。
❖ 1. .各微粒间的关系 中性原子:质子数=电子数 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所带电荷数 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所带电荷数
❖ 2.
元素
4组 考点二:元素、核素、同位素辨析 考点三:核外电子排布
【要求】 大声激情地表达你们的思想!
1.点评同学脱稿点评,点出注意事项,总结方法、规律。 2.非点评同学都要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迅速记录,大 胆2组 考点一:构成原子的各微粒间的关系
4组 考点二:元素、核素、同位素辨析 5组 考点三:核外电子排布
A.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NH4Cl的电子式: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1O8
8
D.对氯甲苯的结构简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
素 B.同位素的性质几乎相同 C.电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
素 D.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
4.长征2号火箭承担运载“神六”的使命,氢化锂、 氘化锂、氚化锂可以作为启动长征2号火箭的优良
点评内容
2组 考点一:构成原子的各微粒间的关系
考点二:元素、核素、同位素辨析 考点三:核外电子排布
【要求】 大声激情地表达你们的思想!
1.点评同学脱稿点评,点出注意事项,总结方法、规律。 2.非点评同学都要认真倾听、积极思考、迅速记录,大 胆
提出疑问和补充观点。
点评小组
点评内容
2组 考点一:构成原子的各微粒间的关系
3.讨论完成后,完善和整理自己的学案,准备展示。
踊跃展示
展示内容 考点一:构成原子的各微粒间的关系
展示 1组
考点二:元素、核素、同位素辨析
3组
考点三:核外电子排布
6组
【要求】1.展示同学,书写工整、要有解题过程。 2. 非展示同学全心投入学习,达成目标;
不浪费一分一秒,组长做好安排和检查。
点评小组
核素1 …… 核素n
(同位素)
❖ 3.核外电子的排布的应用
抢答题
1.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 C.离子最外层电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最外层电子数为7的原子,最高正价为+7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