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之创新思维
第四章 创新设计理论:创新思维 (下)

磁
电
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滚动轴承
液体动压滑动轴承
磁悬浮轴承
例二:新型电风扇的发明
基本功能
手段和方法
创造的原点: 使空气流动
创造的起点: 用叶片搅动空气
台扇
吊扇
落地扇
薄板振动
新型电风扇
▲ 当形成了创造的起点以后,它容易变为一种思维定势。 ▲ 当从这一起点开始找不出解决问题的道路时,要回到创
原理仿生法 结构仿生法 功能仿生法
1809-1882
原理仿生法
例:响尾蛇——红外跟踪响尾蛇导弹
响尾蛇 肉食性,喜食鼠类、野兔等。主要分布于美洲。 体长 1.5~2 米。遇到敌人时迅速摆动尾部,每秒可摆
动 40~60 次,并长时间发出响亮的声音,使敌人不敢近
前,故称为响尾蛇。
在眼和鼻孔之间有颊窝,是
蜜蜂值 7032
理论值 7031 44 壁厚 0.071~0.075 mm 蜂房容积
0.25 cm3
蜜蜂值 109 28
蜂房结构的优点:
▲ 同样容积下最省料 ▲ 强度好
理论值 109 2816
蜂房式结构材料
功能仿生法 例: 仿生机械手指
S
5 F E
4 C 1 O
2 A
摆角范围
圆形网罩 圆截面立柱
圆形底座
圆形按钮 深蓝 浅蓝 扇风
注塑
机加工 手工装配
动作
调速
摆头 升降
双头电动机,两头吹 电动机 扇叶
部件
立柱
…… 控制器 加微电脑,智能风扇
钢
材料 …… 扇叶:檀香木?
扇风
动作 调速 …… 空调性能 无级调速 ?
冷暖切换一键通 抽屉式抗菌水箱 易拆洗布帘 广角送风 12小时超长定时 负离子清新空气 光触媒净化杀菌功能
建筑创新设计的思维与方法

建筑创新设计的思维与方法1.多元化思维:建筑设计师需要有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不断对不同领域、不同文化和不同领域的创新进行引导和整合,以提供新颖的建筑设计方案。
例如,将科技与自然结合,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将社会需求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打造独特的建筑设计。
2.用户体验思维:建筑设计师需从用户角度出发,注重用户体验,关注用户需求和期望。
通过深入了解用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将设计融入用户的需求当中,使建筑设计更加符合人的感受和需求。
例如,根据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设计不同的功能区域,提供更加舒适和便利的使用体验。
3.可持续发展思维:建筑设计师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设计过程中。
注重节能、环保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通过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打造高效能、低能耗、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
例如,运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通过智能化系统优化建筑能耗,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4.异质组合思维:建筑设计师可以通过将不同的材料、形式和功能进行异质组合,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形态和空间感。
例如,将传统砖块和现代玻璃相结合,将建筑的功能区域进行重组和整合,创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化的建筑设计。
5.技术创新思维:建筑设计师需要不断了解和掌握新的建筑技术和工艺,运用科技的力量推动建筑创新设计。
例如,使用3D打印技术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建筑外观;利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实现建筑构件的精确制造和组装。
6.社会责任思维:建筑设计师需要意识到自己的设计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注重社会责任。
在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关注建筑与城市环境的融合,创造出对环境友好和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建筑设计。
总之,建筑创新设计需要借助多元化的思维和方法,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创造,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环境的新需求和期望,推动建筑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建筑设计师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技术和理念,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为社会提供更加美好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
创新设计思维学习心得

创新设计思维学习心得在学习创新设计思维的过程中,我深刻领会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
下面我将分享我学习创新设计思维的心得和体会。
一、了解创新设计思维的概念创新设计思维是一种跨学科的思维方式,是指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
创新设计思维注重观察、洞察问题本质,追求非传统和独特的解决方案。
二、提升观察力和洞察力观察力和洞察力是创新设计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情境和人们的行为来发现问题,并深入思考问题背后的原因。
例如,通过观察人们购物的过程中的痛点和需求,我能够找到优化用户体验的创新设计解决方案。
三、跨学科综合运用知识创新设计思维强调跨学科的综合应用。
我学习了不同领域的知识,如心理学、人类工程学、艺术等,并将其运用到设计过程中。
通过将不同领域的思维方法和工具结合起来,我能够提供更多元化和创新的解决方案。
四、关注用户需求创新设计思维重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学会了通过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洞察用户痛点,并从中发现机会和挑战。
例如,我可以通过用户调研、访谈和观察等方法获取用户真实需求,从而设计出更适合用户的产品和服务。
五、鼓励大胆尝试和失败创新设计思维鼓励大胆尝试和接受失败。
在学习过程中,我明白了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只有不断尝试和学习,才能找到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
我学会了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优化和改进我的设计思路。
六、追求独特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创新设计思维追求独特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在学习过程中,我明白了创新不仅仅是提供临时的解决方案,更要追求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我学会了通过研究市场趋势和技术发展来预测未来的需求,并在设计中注重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
总结起来,学习创新设计思维是一项挑战和充实的过程。
通过提升观察力和洞察力、跨学科综合运用知识、关注用户需求、鼓励大胆尝试和失败,并追求独特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我已经逐渐形成了创新设计思维的能力。
创新设计之创新思维

创新设计之创新思维创新设计是指在现有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和用户体验,创造出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或服务。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创新设计已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之一、而创新思维则是支撑创新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创新思维是指以开放、积极、灵活的态度去思考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的能力。
创新思维强调主动观察、多元思考、跳出固有思维模式的能力。
以下是几个创新思维的要素:1.观察力:观察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发现用户需求和市场机会。
观察不仅是看到表面现象,更是通过深入的观察来发现问题背后的本质。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用户的真实需求,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多元思考:多元思考是指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去思考问题。
通过多元的思考,可以避免陷入固有思维模式,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多元思考也包括跨学科思考,即从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中寻找灵感和启发。
3.感知力:感知力是指对环境的敏锐感知和及时的反应能力。
创新思维需要对市场动态和技术趋势有敏感的感知力,及时发现新的机会和挑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判断。
4.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对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深入思考和评估的能力。
创新设计需要不断挑战和质疑现有的观念和方法,通过批判性思维来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创新设计需要不断挑战和突破现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观念。
传统思维模式往往是基于经验和习惯,很难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和用户需求。
而创新思维则要求从全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找到突破的机会。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创新思维方法:1.反转思维:通过反转问题,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例如,如果传统的设计理念是追求更大、更强的产品,那么通过反转思维,可以设计出更小、更轻的产品,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2.联想思维:通过联想不同的事物和概念,寻找创新的灵感。
创新设计往往来自于不同领域的交叉思考,通过将不同的想法和概念联想在一起,找到全新的解决方案。
3.分解思维: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的部分,逐步解决。
创新设计之创新思维培训

迁
创新的主体:人类。
创新的客体: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
创新的核心:思维创新。
创新的本质:破与立。
居里夫人:“你所发现的东西离传统理论越远,
就与诺贝尔奖越近。”
创新的目的:整满理pp足t 人类自身的需要。
3
A B
整理ppt
4
例1:连接.请大家看这样一个问题:请想一想各种将A与 B连接起来方法。 A· ·B
从科技发明到工业应用的周期不断缩短
整理ppt
16
科技发明到工业应用周期大大缩短
发明项目 人造丝 蒸汽机 电话 无线电 飞机 电视机
太阳能电池 激光
发明年代 1665 1680 1829 1867 1897 1922 1953 1954
整理ppt
应用年代 1885 1780 1886 1902 1911 1934 1955 1955
整理ppt
8
机械创新设计:指充分发挥设计者创造力,进 行创造性构思,从而设计出具有新颖性、创造性、 实用性及经济性的机械产品的一种实践活动。 创新是设计的本质属性。
一个不包含任何新的技术要素的技术方案称 不上是设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机电产品快 速更新换代,机械创新设计的重要性已日益显现。 实践证明,谁能在科技创新上先人一步,快人一 拍,高人一筹,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枪占先机, 掌握优势,赢得主动。
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三短语) 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三感) 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三心) 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三性)
整理ppt
31
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特征 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
1、好奇心 2、挑战与冒险精神 3、审美力 4、苦心孤诣,如醉如痴 5、想象丰富,驰骋天地 6、抽象深刻,洞若观火 7、坚韧不拔,锲而不舍 8、情感丰富,激情似火 9、弃旧图新,永不满足 10、兴趣广泛,兼收并蓄 11、珍视自由,独辟蹊径 12、胸怀博大,不拘小节
创新思维设计知识点

创新思维设计知识点创新思维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中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和技巧,以产生独特而有效的设计解决方案。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创新思维设计已经成为许多设计领域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介绍几个创新思维设计的知识点。
一、触发创新思维的方法触发创新思维的方法有很多种,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打破常规思维的局限,激发出独特而创新的设计思路。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触发创新思维的方法:1. 头脑风暴:通过集体讨论和集思广益的方式,大量提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在头脑风暴中,不做任何的评判和批判,鼓励自由和开放的思维。
2. 反思质疑:反思质疑是一种通过挑战现有观念和假设来激发创新思维的方法。
通过质疑所接受的常识和常规做法,我们可以找到一些不同的思考角度和新的解决方案。
3. 关联思维:关联思维是通过联想和寻找事物之间的关联关系来激发创新思维的一种方法。
通过观察和研究不同的领域和行业,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并从中汲取灵感。
二、创新思维设计的原则创新思维设计有一些基本的原则,遵循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创新设计。
1. 多元化思考: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局限于一种思维方式或者固定的角度。
多元化思考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提出更多的解决方案。
2. 提问和追问: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善于提出问题和追问问题。
通过不断地提问和追问,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问题本质,挑战常规思维,并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3. 探索和实验:创新思维设计需要我们勇于探索和实验。
不断地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通过实践来验证和改进我们的设计方案。
三、创新思维设计的技巧在进行创新思维设计时,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挥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1. 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一种颠覆传统思维方式的技巧。
通过逆向思考,我们可以从相反的角度出发,挑战常规思维,并找到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2. 类比思维:类比思维是一种将已有的解决方案应用于新问题的技巧。
通过观察和研究已有的成功案例,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和思维方式,来解决我们面临的设计问题。
创新设计思维的基本原则

创新设计思维的基本原则1. 说到创新设计思维,可别以为这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其实就像是给我们的脑袋装上了一个神奇的万花筒,让我们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2. 要说创新思维的第一个法宝,那就得是"换位思考"。
就像你戴上了用户的眼镜,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
比方说,设计老年人用的手机,咱得想想老人家的手指不灵活,眼神不太好,这样设计出来的东西才贴心。
3. 打破常规也特别重要!这就像是把一个积木拆散了重新搭,原本是座房子,没准儿就能变成一艘宇宙飞船!记得那个发明魔术贴的人吗?就是因为看到狗身上粘满了植物种子,才想到了这个点子。
4. 观察生活中的细节,这个厉害了!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师,蜘蛛网启发了防弹衣的设计,蝙蝠的回声定位催生了雷达的发明。
这些创意就藏在我们身边,就看咱们能不能捕捉到。
5. 创新不是闭门造车,得和别人多交流。
想想看,要是把理发师和园丁凑一块儿聊天,没准就能想出新型的园艺修剪工具呢!不同领域的碰撞,往往能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6. 失败是创新路上的老朋友,可不能怕它!就像小孩学走路,摔跤是难免的。
每次失败都是在告诉我们:"嘿,这条路走不通,咱换个方向试试!"7. 简单就是美!设计东西的时候,不要把它搞得太复杂。
就像我奶奶常说的:"能用一个按钮解决的事,干嘛要用十个?"把复杂的东西变简单,这才是真本事。
8. 创新要讲究实用性,光好看不中用可不行。
就像那些设计感超强但坐着特别不舒服的椅子,这不是舍本逐末嘛!得想办法让美观和实用性握手言和。
9. 环保意识也得有!现在可是讲究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设计个东西得想想它对环境的影响。
要是能用可回收材料,那就再好不过了。
10. 创新还得有前瞻性,得想着未来。
就像当年设计智能手机的人,他们可不是光想着今天用户需要什么,还得琢磨明天、后天可能需要啥。
11. 团队合作也是创新的催化剂。
一个人的脑洞再大,也比不上一群人集思广益。
创新设计创新思维

创新设计创新思维
2.3.3 走出经验型思维误区
n 生活世界中各种现象和事件进入头脑构成丰富的经 验。
n 经验型思维的作用:
1.经验思维方法是获得经验知识的重要工具。 2.经验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导致过分依赖乃至崇 拜,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从而减低人们创新思维能力。
n 经验的狭隘性:表现在经验的时空狭隘性、主体狭隘性和
2.3.2 走出权威思维误区
n 权威性思维:不加思考地认为权威的言论、看法就 是真理,一旦发现与权威违背的观点或理论,便想 当然地认为必错无疑。
n 权威思维定势的产生:“教育权威”和“专业(专 家)权威”。
n 权威思维定势的两面性:一是在日常思维中具有积 极意义,节省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二是束缚了创 新思维。
PPT文档演模板
创新设计创新思维
形象思维
右脑支配——左半身神经和感觉;左脑支配——右半身神经和感觉 语言中枢在左脑,主要完成语言的、逻辑的、分析的、代数思考认识和行
右脑则主要负责直观的、综合的、几何的、绘图的思考认识和行为,右脑是 创新能力的源泉
左脑具有根强的工具性质,它负责把右脑的形象思维转换成语言
2. 潜心加工阶段:人脑对积累的信息进行融合综合,创造
和再生新的信息,也称探索解决问题的潜伏期、孕育阶段。
3. 顿悟阶段:问题解决会一下子豁然开朗,也叫“直觉的跃
进”、“思想上的光芒”。
PPT文档演模板
创新设计创新思维
2.3 走出思维的误区(思维定势)
n 思维定势:“是过去的思维影响现在的思维” n 思维定势对常规思考有利,如举一反三、触类旁
2.3.4 走出书本型思维误区
n 如何做到既不为所学困扰,又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1. 尝试跨出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外行人的身份分析和研究创 新的对象; 2. 在学习过程中尝试在书本中寻找错误; 3. 在学习过程中能举一反三,找到书本之外的知识; 4. 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通过辩证的方法,从对立面揭示知 识的局限性以及知识与现实的差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家宝总理指示:
自主创新 方法先行
(二)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在前人基础上,创造性提出新 构思、新方案的能力。 观察力 智力因素:
观察力 记忆力 想象力 思维力 注意力 自控力
注意力思维力 想象力 记忆力
非智力因素:
动机 信念 情感 兴趣 意志 性格
智力因素是创新的基础
智力:是人们运用知识、经验和技能去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智力基础包括: 观察力:智力的源泉。有目的地感知事物, 获取信息的能力。 想象力:智力的翅膀。在感知的基础上对事 物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组,创造新形象 的能力。 借助于想像力,我们不仅可以回溯过去,展 望未来,还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
三、思维定势的表现形式
1、服从习惯——习惯(经验)思维定势 用某种习惯了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已经变化 的问题。 “所谓天才,不过是一种以非习惯性的 方法观察事物的能力”。(詹姆士) 例:驴子背盐与棉花、刻舟求剑 思考:请大家把一张很大很大的正方形纸反复 对折50次,厚度是多少?250倍1.13×1015, (5000KM)
注意力:智力的维持者(警卫系统),对自己
的意识、情绪、行为等进行综合协调和控制能力。 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并伴随着感知、 记忆、思维、想象、创造和操作等各种心理过程, 是各种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性。 思维力:智力的核心。对现有知识、经验和信 息进行再造加工,从而产生新信息的能力。 人的智力最本质的表现是思维力,思维力是 创新能力的核心。 创新需要敏捷的思维 例:倪老总的思路:海湾战争——石油禁运— —油价上涨——工程塑料价格必涨——彩电外壳 成本会增加
创新设计之创新思维
二0一0年五月
主要内容
创新与创新设计 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的思维障碍 创新思维方法 创新基本原理 创新技法 创新实践
(一)创新与创新设计 一、创新的概念
创新:运用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提出新
见解,开拓新领域,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 的实践活动。 如:燧人氏“钻木取火”、人类的劳动的工具变 迁 创新的主体:人类。 创新的客体: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 创新的核心:思维创新。 创新的本质:破与立。 居里夫人:“你所发现的东西离传统理论越远, 就与诺贝尔奖越近。” 创新的目的: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
A B
例1:连接.请大家看这样一个问题:请想一想各种将A与 B连接起来方法。 A· · B 最简单最直接的就是直线连接。这种基本图 形是随时 可以想到的(1、2) 当然,还可以有些变化(3、4)
A·
· B1
A·
· B2
A·
· B3
A ·
· B4
以上的构想应该说是初级阶段的构想,数学上说是线性的构想。
1)提高制造精度,使扳手内侧和螺母侧面能 较好吻合; 2)允许扳手的侧面做自我调整,使其与螺母 的侧面相符;
3)使用软一些材料做扳手,以使不损坏螺母。
四、创新的意义
创新不但为社会带来了巨大财富,也改变了社 会经济的运行方式。
20世纪初,科技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 献只有5%,现在,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已上升 到80%。大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 现,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创造着大量 的就业机会,推动着社会体制的转型,促进着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的特征
独创性和新颖性:
与前人、众人不同 新产品
实用性:
市场的适应性 可生产性(经济性)
新功能
新原理 新机构 新材料
创新设计举例:洗衣机的发展历程
搅拌式
基本原理
洗 衣 机
滚筒式 波轮式 离心式
结构变异
不同原理
真空式 臭氧式 电磁式 超声波式
原理创新
Hale Waihona Puke 新型洗衣机举例——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
从科技发明到工业应用的周期不断缩短
科技发明到工业应用周期大大缩短
发明项目 人造丝 蒸汽机 电话 无线电 飞机 电视机 太阳能电池 激光 发明年代 1665 1680 1829 1867 1897 1922 1953 1954 应用年代 1885 1780 1886 1902 1911 1934 1955 1955 间隔年限 220 100 57 35 14 12 2 1
一、概念
思维定势:也叫思维惯性,是指过去思维对
当前思维的影响。人们把平时获得的知识、 经验、观念和方法等要素沉淀于大脑中,形 成了自己格式化的思维方式。久而久之,就 形成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固 定模式,很难改变而成为定势。
二、思维定势的表现及影响
表现: 对可以利用的部分信息过分敏感,而对其余部
机械创新设计:指充分发挥设计者创造力,进
行创造性构思,从而设计出具有新颖性、创造性、 实用性及经济性的机械产品的一种实践活动。 创新是设计的本质属性。 一个不包含任何新的技术要素的技术方案称 不上是设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机电产品快 速更新换代,机械创新设计的重要性已日益显现。 实践证明,谁能在科技创新上先人一步,快人一 拍,高人一筹,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枪占先机, 掌握优势,赢得主动。
创新对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对一个民族的 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 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 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 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2006年1月9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 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是2020年 建成创新型国家,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率要从 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的 比重从1.35%提高到2.5%。
2、权威思维定势 对权威人士言行的盲从。有人群的地方总有 权威。对权威的崇拜常演化为神化和迷信。 权威定势有利于惯性思维,有害于创新思维。 思维中权威定势形成的两个途径 教育权威:从儿童 →成年(老师的话至理名言) 专业权威:由深厚的专业知识形成 成因:归根到底在于我们个人力量上的有限性及 个人知识上的有限性,使我们崇拜博学者、强力 者为权威,试图通过权威的力量把自身的有限性 上升为无限性。 古希腊哲学家名句“我爱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罗素讲学
A·
· B5
A·
· B6
5
6
5、6两种答案有了立体的思考
A
B
A
B
9
A B
7
8
什么 都不 做
7、8、9有了更新的抽象的变异 (爱心连接着……礼品包扎的盘结连接着…… )
我连接着爸爸妈妈 A
最具创新意识 B(血型)
A
AB
B
10很有独特性(还可以法律连接着国家和公民、课堂 连接着教师和学生、目光连接着我和同学……)
非才智因素是创新的必备条件
除智力因素外的心理过程都可以称为非智力 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信念、意志、 性格等。 也有的学者把它列为: 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三短语) 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三感) 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三心) 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三性)
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特征 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
“创新一定要敢于想象,用新的方 法思考问题。……对科学来说,创新精神 是最重要的。中国的学校过多强调学生的 书本知识和过于频繁地进行书面考试,而 激励学生创新精神不足。”
------朱棣文
( 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人都能创新 事事需要创新 时时都可创新 处处都有创新
(三)创新思维的思维障碍——思维定势
电解原理+活化水技术 洁净度高 杀菌消毒 环保无害
海尔洗衣机
新型洗衣机举例
——蒸汽洗衣机
健康、舒适 节能、节水40% 洁净度高
LG电子
创新设计举例:新型扳手的发明
传统扳手
美国专利扳手
常规的扳手,为拧开生锈的螺母非常困难,还经 常损坏螺母,要揭开这个难题,可以有三个方案:
、
你看到了什么对象?
据 说 能 看 见 9 张 脸 的 智 商 有 一 百 八 十
-
看看阴影部分占整个面积的几分之几 ? (限时:10秒)
与哪个吻合 ?(限时:10秒)
记忆力:智力的仓库。将知识、经验和信息准
确、有序地储存于大脑的能力。 人的大脑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一个正常人的大 脑可储存1000万亿信息单位,相当于一般电子 计算机储量的100万倍,如果全部用来储备知识, 人脑的记忆容量相当于5亿本书籍的知识总量。 记忆对于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宋代哲学家张载说:“不记则思不起。” 俄国伟大的生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一切智 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 著名科学家培根的格言是:“一切知识的获得 都是记忆,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
某小学办理新生入学手续时,有两个孩子来 报名。他俩长得脸形一样,出生年月日一样, 父母姓名也一样。“你们是双胞胎吗?”老师 问。“不是!”他俩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奇 怪了,怎么不是双胞胎呢?那又是什么关系呢? 一辆满载货物的汽车要通过一座铁桥,通过 时发现货物高于桥洞一厘米,现在请问,在不 准卸货重装的情况下,你能让车通过吗? 夜晚:一间房里有几个人在看书,突然停了 电,看书的人纷纷到另一间备有蜡烛的房里去 了,可老张仍然津津有味地读着书。他难道有 “特异功能”吗? 电灯开关,拉一次,灯亮,再拉一次灯灭。 你能否做到连拉二次而使灯不亮?
对付信息饱和和知识爆炸的唯一方法是创新。
英国学者詹姆斯.马丁统计人类知识的倍增 周期:19世纪为50年,20世纪为10年,到了70年 代缩短为5年, 80年末已达到了每三年翻一番。 全世界近年来每天发表论文13000—14000篇, 每年登记的新专利70万项,每年出版的图书达50 多万种。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不断 涌现,使知识老化的速度加快。 创新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动力,是技 术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