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11)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11(食叶害虫)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11(食叶害虫)
辛硫磷、溴氰菊酯、抑太保乳油,赛丹,灭多威等。
5、生物防治:选用苏云金杆菌制剂、刺蛾NPV喷雾、青虫 菌可湿性粉剂等;保护和利用上海青蜂。
第二节 袋蛾类
属鳞翅目,袋蛾科,又称蓑蛾、避债蛾。全世界已知800 多种,我国有10多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以南方种类 多,危害较为严重。常见的种类有大袋蛾、茶袋蛾、小袋 蛾、白囊袋蛾等。
绿尾大蚕蛾
臭椿雩蚕蛾
第四节 天蛾类
天蛾类属鳞翅目天蛾科,体中到大型,该科幼虫明显 特征为:体粗壮,体侧大都有斜纹1列,第8节腹节背面具 尾角。
天蛾科昆虫在我国有45属124种。 许多种类是园林植物上常见害虫。
一、常见天蛾类 (一)蓝目天蛾
1、分布与危害
又名柳天蛾、蓝目灰天蛾。分布于东北、内蒙、河北、河南、山 东、江浙江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为害杨、毛白杨、旱柳、河 柳、梅花、苹果、桃花、樱花多种花卉树木。幼虫食叶,大发生时叶子 多被吃光,形成一片焦枯现象。
二、袋蛾类防治方法
1、人工摘除袋囊 2、诱杀(黑光灯或性信息激素) 3、生物防治(青虫菌液喷雾;保护和利用天敌,如食虫鸟 类、寄生蜂、寄生蝇等)
4、药剂防治
在低龄幼虫发生盛期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常用药剂为:90%敌百 虫1200倍液, 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 2.5%溴氰菊酯乳油7000倍液等。袋蛾幼虫对敌百虫药剂比较敏感,用 90%敌百虫1200倍液进行喷雾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2、形态特征
成虫:成虫雌雄异型。雌虫无翅,体长22~30mm,粗壮、肥胖。雄蛾 黑褐色,体长15~20mm,触角羽毛状。前翅沿翅脉黑褐色,翅面前、 后缘略带黄褐色至黑色,有4~5个透明斑。卵产于雌蛾护囊内。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培训课件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培训课件
注重病虫害的预防工作,通过改善植 物生长环境、增强植物抗性等措施,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科学用药
在防治过程中,要遵循科学用药原则, 避免过量使用药剂导致环境污染和植 物药害。
团队协作
病虫害防治工作涉及多个环节,需要 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协作,确保工作 的顺利进行。
持续学习
随着病虫害种类的不断变化和防治技 术的更新,工作人员需要持续学习新 知识,提高防治能力。
症状识别
国槐尺蠖以幼虫取食叶片, 造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 可将叶片吃光。
发生规律
该虫一年发生多代,以蛹 在土中越冬,成虫具有趋 光性。
防治方法
灯光诱杀成虫;人工摘除 卵块和幼虫;幼虫期喷洒 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 防治。
06 病虫害防治工作规范与流程
病虫害防治工作规范
A
专业人员配备
确保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病虫害防治人员,具备 识别病虫害种类和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的能力。
谢谢聆听
生物防治技术的广泛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防治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利用天敌昆 虫、微生物制剂等生物手段进行防治,具有环保、安全、持久的优点。
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通过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植物抗性等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技术。未 来,绿色防控技术将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02 园林植物常见病害及防治
叶部病害及防治
黑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圆形或不规 则形,黑褐色,具有同心轮纹。 防治方法包括清除病叶、喷洒杀
菌剂等。
锈病
在叶片上形成黄色或橙色小疱斑, 破裂后散出锈色粉末。防治方法包 括选用抗病品种、喷洒特效杀菌剂 等。
白粉病
在叶面上形成白色粉状物,影响光 合作用。防治方法包括清除病源、 喷洒杀菌剂、加强通风透光等。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ppt课件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ppt课件
26
第一部分 常见植物病害
(三)常见植物病害防治方法
6.病毒病类
防治方法
(1)拨出病株集中销毁; (2)减少蚜虫及其寄主,减少侵染源。 (3)对于发现的病株,要及时拔除,再喷施甲基托不津或25%的多 菌灵或普力克,杀毒矾,草木灰加石来(8:2)混合均匀撒在幼苗 的基部。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研制出了很多对花卉病毒病有 效的药剂,如NS—83增抗剂、植病灵、菌毒清、病毒A、病毒灵、 912钝化剂、抗毒剂1号等,效果较好。
(三)常见植物病害防治方法
1.白粉病类
防治方法 (1).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芽和病叶,减少侵染源; (2)休眠期喷施2—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菌体。 (3)适当密植,通风透光,多施磷、钾肥等,增强植株抗病 能力。 (4)使用三唑铜、本菌灵等可湿性粉剂防治。 (5)用生物农药BO—10、抗霉菌素120等防治。
桂花褐斑病
17
月季赤斑病
樱花褐斑穿孔病
第一部分 常见植物病害
(三)常见植物病害防治方法 3.叶斑病类
紫荆角斑病
18
茶花灰斑病
茶花藻斑病
第一部分 常见植物病害
(三)常见植物病害防治方法 3.叶斑病类
紫薇褐斑病 有二种,一种症状以近圆形为 主,病斑上生有灰黑色霉点。 一种带角形,病斑上有黑色小 点。病斑都是浅黑褐色至黑褐 色,叶上有数个病斑时,叶色 变黄,提前脱落。
(三)常见植物病害防治方法 5.霜霉病类
马蹄金白绢病
初期地坪出现叶色变黄绿,植株 稀疏病块直径约5—10cm,扩大 后病块近圆形,中间植株倒伏变 褐色,边缘黄色,条件适宜时迅 速扩大,可相互联合,引起马蹄 筋大面积死亡,潮湿时病株间产 生乳白色絮丝状菌丝,并形成菜 籽状菌核,菌核初乳白色,逐渐 加深至褐色。

园林植物病虫害课件.ppt

园林植物病虫害课件.ppt
13.农药按防治对象及用途常可分为( )、( )、( )、杀线虫 剂、杀鼠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多种类型。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填空题
14.农药产品名称,如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由三部分组成。其中40%是 指( ),福美砷是( ),可湿性粉剂是( )。 15.林木病虫害常用的物理机械防治方法有( )、( )、( )和( )等。 16.农药的“三证”是指( )、( )和执行的产品标准证。 17.环境友好型防治要求使用( )、( )、( )的化学农药,并 选择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施药技术。
①以抚育管理为主的营林措施。 ②以预测预报和检疫为主的预防措施。 ③以生物防治为主的调控措施。 ④以物理防治为主的辅助措施。 ⑤以化学防治为主的应急措施。
第四节 森林病虫害可持续防治
3 森林病虫害的分类治理
根据生态 区位重要 性分区治

点状防治区:重要口岸和中心城市,辐射若干城镇。 线状防治区:大江大河,海岸线,主要公路铁路两侧。 块状防治区:林业重点工程区,名胜区,自然保护
工程项目治理
第四节 森林病虫害可持续防治
1 森林病虫害可持续治理策略
20世纪 50~70年代
20世纪70~ 90年代中期
20世纪90年 代后期至今
策略
化学防治
方法
预防为主 积极消灭
综合防治
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可持续治理
预防为主 科学防控 依法治理 建立体系
第四节 森林病虫害可持续防治
2 环境友好型防治技术体系
第三节 农药使用技术
3
农药使用方法
视频
喷雾法 现场操作
第三节 农药使用技术
3
农药使用方法
我国农药喷雾法划分的容量级别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ppt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ppt

要点一
加强植物检疫
通过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外来物种入 侵和传播,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 蔓延。
要点二
科学防治技术的研究 与应用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种类,研究科学防 治技术,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 理防治等,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 危害。
要点三
完善园林管理措施
通过完善园林管理措施,提高植物的 抗逆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 重要组成部分,防治病虫害可 以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
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维护植物多样性
园林植物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 性,防治病虫害可以保护植物 物种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防治病虫害可以促进园林植物 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观赏
价值和使用价值。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研究现状
03
加强区域性协作
加强区域性协作,共同应对园林植物 病虫害的挑战,提高园林植物病虫害 防治的效果和水平。
THANK YOU.
04
无公害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
01
02
03
保护天敌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寄生 性昆虫、食虫鸟类、蜘蛛 等,以控制害虫的种群数 量。
引进天敌
引进外来天敌,如寄生蜂 、寄生蝇等,以控制害虫 的繁殖。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细菌、 真菌、病毒等,来防治害 虫。
物理防治技术
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使用 黑光灯、高压汞灯等诱杀 害虫。
园林植物虫害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寄生性昆虫等 来控制园林植物虫害的发生和
蔓延。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园林植物 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需要注意 ,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注意安 全,不要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污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

防治成效的评估和持续改进
对防治措施和方法进行评估和分析,查看防治成效,并不断改进和优化,以保持园林植物的健康和美丽。
经济损失
病虫害可能导致植物凋谢、减产甚至死 亡,给园林经济带来损失。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要有效地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包括预防、监测、阻隔和治疗等多种手段。
防治措施的分类和选择
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生物或生物农药进 行病虫害防治,不会对环境 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物理防治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
欢迎来到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在本课件中,我们将介绍植物病虫害的 定义和重要性,并探讨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害及其影响和危害。
植物病虫害的定义和重要性
植物病虫害是指园林植物生长过程中遭受的来自病菌、病毒、虫害等的危害和侵害。它们对植物的健康和美观 都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害
黑斑病
常见于玫瑰,叶片上形成黑色斑 点,严重时可能导致植物凋谢。
番茄卷叶病毒
番茄叶片翘曲,严重时会影响植 物的生长和结实。
蚜虫
蚜虫会吸食植物的汁液,导致叶 片变黄、弯曲,甚至死亡。
病虫害的影响和危害害侵害的植物往往失去原有的美
丽,影响整体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
3
健康受损
病虫害会导致园林植物健康受损,影响 其生长和发展。
利用物理手段如剪枝、刷洗、 保温等方式,减少病虫害的 发生和传播。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农药喷雾、熏蒸等 方法,杀灭与病虫害有关的 病原体和虫害。
防治方法的实施和应用
1
定期巡视
定期巡视园林植物,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病虫害。
2
生物防治
选择合适的有益生物进行防治,并按时施用。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病情指数(%)= ——————————— ×100
调查总株数×最高一级代表值
三、病害流行的变化规律 (一)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 (二)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
(一)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
1. 季节变化:病害在一个季 节的消长变化。
2. 年份变化:病害在不同年 份间的变化。
1、季节流行动态:
多循环病害在一年中,病情的发展过程可 分为始发期、盛发期和衰退期三个时期, 在这个过程中,病害的普遍率和严重度都 随之变化。
时限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季度,根 据:
①当时的发病数量或菌量数据 ②作物生育期的变化 ③预测的天气要素。 预测结果主要用于作出防治决策和
作好防治准备。
3、短期预测:
时限在一周之内或几 天,根据天气要素和菌源 情况。预测结果主要用以 确定防治适期。
二、预测的依据:
(二)按照预测的时限可分 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短 期预测。
1、流行程度预测:
是最常见的预测种类, 预测结果可用具体的发病数 量(发病率、严重度、病情 指数)和流行级别(大流行、 中度流行、轻流行、不流行) 作定量的和定性的表达。
2、病害发生时期预测:
即估计病害可能发生的 时期。也称为侵染预测,如 果树、蔬菜等病害多根据小 气候因子预测病原菌集中侵 染的时期——临界期,以确 定喷药防治的适宜时机。
2、不同病害的传播距离有很 大的差异,可区分为:
(1)近程传播: (2)中程传播: (3)远程传播:
(1)近程传播:
传播动力主要是植物冠层中或贴近 冠层的地面气流或水平风力。
一次传播距离在百米以下。 所造成的病害在空间上是连续的或
基本连续的,有明显的梯度现象。
(2)中程传播:
被湍流或上升气流从植物冠层抬升到 冠层以上数米高度,再由近地面的风 力运送到一定距离后再落到植物冠层 中。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堂PPT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堂PPT

光照调节
通过调节光照强度和光 周期,抑制害虫的生长
和繁殖。
辐射处理
利用射线或微波等物理 手段,杀死病原菌或害
虫。
机械捕捉
利用特定机械设备,捕 捉并集中处理害虫。
05
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
案例一:月季黑斑病防治
症状识别
月季黑斑病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 现黑色斑点,逐渐扩大并导致叶
片枯黄脱落。
发生规律
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黑斑病菌的 繁殖和传播,通常在春夏季节发
消毒,减少病原线虫数量;化学防治,如使用噻唑膦、阿维菌素等
生理性病害
症状
缺素症、日灼病、冻害等
常见种类 缺铁黄化病、缺锌小叶病等
防治方法
合理施肥,补充缺乏的元素;改善环境条件,避免高温或 低温伤害;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逆性;化学防治, 如使用相应的生长调节剂或抗逆剂等
03
常见园林植物虫害及防治
食叶性害虫
危害
大量取食植物叶片,造成叶片 残缺不全,影响植物光合作用 和景观效果。
生物防治
释放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 等,控害虫数量。种类蝗虫、草地贪夜蛾、斜纹夜蛾 等。
人工捕捉
利用害虫的假死性,摇动树枝 使其掉落,然后进行捕捉。
化学防治
在幼虫低龄期,喷洒低毒、高 效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刺吸性害虫
案例三:国槐尺蠖防治
症状识别
国槐尺蠖以幼虫取食国槐叶片,造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可将叶 片吃光。
发生规律
国槐尺蠖一年发生多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春季开始羽化产卵。
防治方法
人工摘除卵块和幼虫;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喷洒低毒高效的 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
案例四:草坪杂草防治
症状识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来说,寄主范围的宽窄,往往与病原物寄生性 的强弱有一定的联系。活养生物的寄主范围一般较 窄(病毒虽是活养生物,它的寄主范围却很广), 而死养生物通常寄主范围较广泛。
.
8




.
9



非洲菊


佛手

.
10
有些病原物的种类虽然形态相同,但它们只能分别寄生在 一定的属或种的寄主植物上,称为专化性。
.
7
一种寄生物往往只能适应一定种类的寄主植物,寄 生物对寄主种类一般都有一定的选择性,这种选择 性有宽有窄。有的只能寄生在亲缘关系相近的几种 寄主植物上或二种植物上,如蔷薇单囊壳菌只侵染 几种蔷薇。相反,有的病原物则能寄生在很多种甚 至成百上千种植物上,如立枯丝核菌能侵染约200 多种植物,灰霉菌则能侵染上千种植物。
有的病原物只能分别寄生在一定品种的寄主植物上,称为 生理小种。
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或特殊的适应性称为寄生专化 性。
病原物不仅对寄主的种类具有严格的选择性,对供养寄主 的组织器官都有严格的选择性。其所表现的选择性一般是 决定于它们具有的酶的种类与活性。
了解病原物的寄主范围,对于设计轮作防病和铲除野 生寄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是病原物的一种生物学特性,是在 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这种特性受基因的控制,具有相对 的稳定性,可以遗传,也可以发生变异。
病原物大多是微生物,个体小,繁殖快,对环境适应能力强, 往往由于种间杂交、环境条件的改变、高温、X光、紫外线、 放射性同位素、有毒物质和不正常的营养等都会引起病原物 的突变。
有机体中吸取营养物质,而不能在无生命的物体上生长发育。 如病毒、类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以及真菌中的锈菌、白粉 菌、霜霉菌等。这类寄生物难于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
2












专性寄生物
.
3
2. 兼性腐生物(强寄生物) 以寄生为主,当条件改变时
也具有一定的腐生能力。如外担子菌、外子囊菌、黑粉菌及 多数叶斑病菌和细菌中的黄单胞杆菌。
.5Biblioteka 4. 专性腐生物 只能以无生命的有机体或无机物质作为营
养来源,不能侵害活的生物有机体,专营腐生生活。如许多 木材腐朽菌,木材上的木耳、蘑菇等腐朽菌等。
.
6
Luttrell(1974)将病原物寄生性分为3大类:
活养生物:在自然界只能从活组织中获得营养物质,并在 活组织上完成其生活史,当组织死亡之后,它们即停止生 长或随之死亡。(专性寄生物)如病毒、全寄生性种子植 物、真菌中的锈菌、白粉菌和霜霉菌。
感病和抗病之间存在着感病或抗病程度不等的各种中间类型。
(一)植物的抗病机制
避病 是指感病植物在某种条件下避免发病,或避免某种病害 的盛发。一般是让植物生长期与病菌侵入期错开,使植物避 开病菌的侵害。如适当早播,使苗木最易感病的时期与病菌 大量活动的时期错开,即可减少苗木猝倒病的发生。避病的 特点是受病原物的影响小,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
.
11
二、病原物的致病性 p41
病原物的致病性:是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诱发病害 的能力,即对寄主组织破坏和毒害的能力或作用。
病原物的致病性可概括为四点:
吸取寄主的营养和水分使寄主生长不良; 分泌果胶质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各种酶,直接或间接地
破坏寄主细胞和组织; 分泌各种有毒物质,毒害和杀死寄主的细胞和组织; 分泌生长刺激素,刺激细胞过度分裂和增大而变畸形。
.
14
四、园林植物的抗病性
植物对病原物的抵抗能力称为抗病性。其受基因控 制。范德普兰克(Vanderplank)把植物的抗病性 划分为垂直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
垂直抗病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只对病原物的某些生理小种起 作用。即指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种受同一种病原物的不同生理 小种侵害时,其抗性表现有明显的差异。若用柱状图表示, 对不同生物型或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水平有高有低,呈垂直 分布。
.
12
三、寄生性与致病性的关系及变异
病原物的寄生性与致病性是密切相关的,寄生性不同的病 原物,其致病性也不同。
一般死养生物多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对寄主组织的破坏较 大,通常在入侵之前或之后不久便使寄主细胞和组织发生 急剧的坏死,然后从死组织中吸取营养物质。主要危害植 物的死组织或受伤组织,或为害生长衰弱、生活力降低的 植株,并且常分泌酶或毒素杀死寄主细胞和组织,然后从 死组织中吸取养料,病部通常表现腐烂、溃疡、斑点等坏 死型的病状。
半活养生物:能侵染活组织,并在其中吸收营养,但当组 织死亡后,还能继续生长并形成孢子,如外囊菌以及许多 叶斑病菌,黑星病菌都属于此类。它们虽能人工培养,但 在培养基上往往生长发育不良。
死养生物:病原物在侵入寄主组织之前先将细胞杀死,然 后侵入并从中获取营养物质,进行腐生生活。死养生物较 易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
万 年 青 炭 疽 病
桃 缩 叶 病
.
4
3. 兼性寄生物(弱寄生物) 以腐生生活为主,在适宜条
件下也能兼营寄生生活。它们很容易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 它在营寄生生活时,常分泌酶和毒素,将寄主的细胞和组织 杀死,从中吸取营养物质。如引起苗木猝倒病的丝核菌、镰
刀菌、腐霉菌和细菌中的青枯假单胞杆菌等。
镰 刀 菌
第二单元 园林植物病害知识
——病原物的寄生性、致病性及寄主 植物的抗病性 p40-43
.
1
一、病原物的寄生性
病原物的寄生性是指病原物从寄主体内获取营养物 质而生存的能力。
病原物:能引起植物生病的微生物统称为病原物。
按病原物获得营养的方式,传统地将其分为:
1. 专性寄生物 是寄生性最强的一类生物。只能从活的
水平抗病性是指一个植物品种对相应病原物的所有生理小种 都起作用。水平抗性又称非专化性抗性或一般抗性。同一植 物的一系列不同品种受同一种病原物的不同生理小种所侵害, 其抗性表现比较一致。
.
15
寄主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发病较重称为感病,发病很严重 的称为严重感病,如很多杨树对松杨栅锈菌感病,但青杨受 害最重。发病轻的称为抗病,高度抗病的称为高抗或免疫。
活养生物对寄主大的破坏和毒害要缓和的多,它们需要从 寄主活细胞中吸取养料,若将寄主细胞、组织迅速杀死, 也就意味着自己生命的结束 ,受害部分通常表现褪色、 畸形等病状。
.
13
病原物在寄主体内扩展的范围、寄生位置及延续时间等,也 都影响病害的严重程度和经济损失。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 致病力低的病原,也有可能引起严重的病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