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合集下载

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自然环境
长江经济带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肥沃的土壤和多样的气候条件,为农业发展提 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历史沿革
长江经济带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历史上曾是 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也是我国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
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对长江经济带的重视和政策支持,长江经济带已经 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涵盖了多个产业领域, 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战略步骤与时间表
近期(2018-2025年)
制定实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推进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 建设,推动沿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
中期(2026-2035年)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长江经济带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先进 制造业基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现代市场体系,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 的区域经济布局。
02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目标
总体目标
促进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引擎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的重要支撑。
推动长江经济带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 体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努力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 展带。
农业产业链延伸
加强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和 延伸,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和竞争力。
工业产业发展规划
制造业转型升级
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 型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 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 长点。
产业集群建设
加强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建 设,提高产业集聚度和竞 争力。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发展带之一。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是指中国政府制定的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规划文件。

该规划纲要旨在推动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平衡。

首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长江经济带的定位。

该纲要指出,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带。

它应该发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禀赋,推动区域联动发展,形成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其次,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发展目标和战略方向。

该纲要明确了到2030年,长江经济带要实现经济总量稳定增长、产业布局优化、创新能力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等发展目标。

其中,特别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重要性,提出要构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长江经济带。

再次,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实施路径。

为了实现发展目标,该纲要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改革开放等。

同时,纲要还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任务。

最后,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强调了区域协同发展和合作。

该纲要明确指出,长江经济带是一个复杂的区域系统,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协作,推动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

在纲要中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统一规划标准、推动资源共享等具体措施,以促进区域间的协调与发展。

综上所述,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件。

该纲要明确了长江经济带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政策措施和实施路径,强调了区域协同发展和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贯彻实施该纲要,可以促进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战略目标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目标包括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 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国际合作交流以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
战略重点与措施
重点领域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 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 括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的投资和建 设;二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传统 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三是加强生 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 建设;四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 城乡一体化发展。
区位优势明显
长江经济带地处中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具 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便于开展国内外经济合 作与交流。
未来发展方向与重点
推进新型城镇化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提高城市品质和
形象。
加快转型升级
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 务化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 升科技创新水平,打造现代服务业
加强资金监管
03
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规
范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人才保障措施
加强人才培养
加大对长江经济带人才培养的力度,培养一 批高水平的规划建设、科技创新、生态环保 等领域的人才队伍。
推动人才交流
建立健全人才交流机制,鼓励跨区域、跨行业的人 才流动和合作,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发展阶段,长江经济带注重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发展新 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了 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 群。
在提升阶段,长江经济带加强 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推动高 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 的重要增长极。
长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重 要支撑和带动作用。

长江经济带打造三大增长极

长江经济带打造三大增长极
展。
上 述 规 划 使 得 该 经 济 带 成 为 中 国新 的重 要的发展引擎 , 与“ 一带一路 ” 、 京 津 冀 发 展 战 略共同发挥作用 。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江西 、 湖北、 湖南 、 重庆 、 四川 、 云南 、 贵 州 等
1 1 省市, 面积 约 2 0 5万 平 方 公 里 . 占 全 国 的 2 1 %, 人 口 和经 济 总 量 均 超 过 全 国 的 4 0 %. 生
用, 提升南京 、 杭 州、 合 肥 都 市 区 国际 化 水 平 , 以 建设 世 界 级 城 市 群 为 目标 , 在科技进步 、 制 度 创新 、 产业升级 、 绿 色发 展 等 方 面 发 挥 引 领作用 , 加 快 形 成 国际 竞 争 新 优 势 。 长江 中游城 市群需要增 强武汉 、 长沙 、 南 昌中心城市 功能 , 促 进 三 大 城 市 组 团之 间 的 资 源优 势互 补 、 产业分 工协作 、 城 市 互 动 合 作, 加强湖泊 、 湿 地和耕地保 护 , 提 升 城 市 群 综 合 竞 争 力 和 对 外 开
的 核 心 带 动作 用 .加 快 发 展 中 小 城 市 和 特 色
成 渝城市群要提升重庆 、 成都中心城市功 能和国际化水平 , 发 挥双引擎带动和支撑作用 . 推 进 资 源 整 合 与一 体 发 展 , 推 进 经 济 发 展 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
上 述 规 划 提 出 ,也 需 要 发 挥 三 大 城 市 群 以 外 地 级 城 市 的 支 撑
放水平 。
态地位重要 、 综合实力较强 、 发 展潜 力 巨 大 。
汉 渝 定 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升 为 超 大 城 市
本 次 长 江 经 济 带 规 划 的一 个 重 大 的 战 略 内容 , 是将 武汉 和 重 庆 定 义 为 超 大 城 市 。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多项主要任务,从规划背景、总体要求、大力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努力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描绘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一、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人口和经济总量均超过全国的40%,生态地位重要、综合实力较强、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生态环境状况形势严峻、长江水道存在瓶颈制约、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区域合作机制尚不健全等。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利于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中华民族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真正使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有利于挖掘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形成上中下游优势互补、协作互动格局,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有利于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推动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统一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有利于优化沿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布局,建设陆海双向对外开放新走廊,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把长江经济带建成黄金经济带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2013年7月,国家领导人在武汉调研时指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8.08.13•【文号】交办水〔2018〕104号•【施行日期】2018.08.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交办水〔2018〕104号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省(市)交通运输厅(委),长江航务管理局:经交通运输部同意,现将《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2018年8月13日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和《交通运输部等十八个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6〕232号)等要求,以江海直达、江海联运、铁水联运等为重点,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发展,构建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更好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宜水则水、宜陆则陆,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快运输结构调整,着力发挥水运的比较优势和多式联运的组合效率,大力提升和完善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更加顺畅、绿色高效的交通运输保障。

到2020年,构建有机衔接、具备竞争力的铁水联运系统,基本形成长江干线、长三角地区至宁波—舟山港、上海洋山江海直达运输系统,进一步完善干支直达、通江达海、区域成网的水运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互联互通的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服务体系。

长江经济带主要港口铁路进港率达到80%以上,大宗散货铁路、水运集疏港比例力争达到90%以上,重点集装箱港口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力争上海洋山集装箱江海直达比例达到20%.二、主要任务(一)着力补齐联运基础设施短板。

长江经济带 重点发展立体交通体系 三峡新通道仍在研究

长江经济带 重点发展立体交通体系 三峡新通道仍在研究

长江经济带重点发展立体交通体系三峡新通道仍在研究备受关注的《长江经济带进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近日正式印发。

在交通运输方面,《规划纲要》主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即提升黄金水道功能、促进港口合理布局、完善综合交通网络以及大力进展联程联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与2023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进展的指导意见》对比发觉,目前已经公布的《规划纲要》内容中,未提及“扩大三峡枢纽通过力量”。

据悉,目前“扩大三峡枢纽通过力量”仍处于前期讨论阶段,这或意味着三峡新船闸并不会在短时间上马。

同时,从《规划纲要》的内容看,将来管理层或盼望以进展立体交通体系的方式,更好的爱护沿线生态环境。

三峡新船闸仍在讨论202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进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打造黄金水道”,第五个方面讲到“扩大三峡枢纽通过力量”。

其中的关键内容是,“挖掘既有船闸潜力,启动三峡及葛洲坝既有船闸扩能和三峡至葛洲坝两坝间航道整治工程。

加强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枢纽水运配套工程前期讨论工作。

”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目前“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枢纽水运配套工程”仍处于前期讨论工作阶段,并在尚未对外全文发布的《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及。

这意味着,备受争议的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不会在短期内开工建设。

重庆交通高校交通运输学院教授李淑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生态爱护已经提到了长江经济带进展的首位,“三峡枢纽通过力量”在此背景下“仍在进行先期讨论”,或是管理层盼望以进展立体交通体系的方式,代替扩大水运的原方案,以更好的爱护沿线生态环境。

此次《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推动干线航道系统化治理,重点解决下游“卡脖子”、中游“梗阻”、上游“瓶颈”问题。

分析人士指出,中上游在航运上的问题,部分缘由正在于三峡船闸已经饱和的通过量。

据2023年的数据,三峡船闸通过量达1.196亿吨,创下历史新高。

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2.05•【文号】国函〔2024〕26号•【施行日期】2024.02.0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26号自然资源部:你部关于报请批准《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组织起草的《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国家级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是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从长江经济带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着眼,完善流域资源配置,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健全国土空间管控引导机制,形成多种功能优势互补的主体功能综合布局,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997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984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80.66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7.97万平方千米以内;用水总量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2783.5亿立方米。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地质灾害、洪涝、森林防火等风险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以下简称《纲要》)有望于2015年上半年出台,其中或将涉及长江经济带沿线十一省市的一批新增地方项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5年区域经济发展路线图时提道,重点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经济带成为新一轮三大区域经济战略之一。

1月19日,水利部、交通部以及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官员、学者,在武汉围绕长江经济带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和讨论。

地方积极争取新增项目
据环球视觉网综合财经消息去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

目前各省除了制定各自的地方版实施方案外,也在参与制定一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

相关部门人士透露,《纲要》是针对《意见》在操作层面的进一步具体化,沿线省市和相关职能部门参与拟定。

目前部分省份已将地方情况上报到国家层面,《纲要》全文有望在2015年上半年发布。

一位参与《纲要》制定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纲要》在项目上会更加具体,地方关注度比较高的,是或将新增一批项目。

《意见》主要是原则性的指导意见,涉及的项目以交通层面为主,《纲要》或会增加一些生态环保、水利设施、旅游等相关项目。

相关人士还透露,或有相应的针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财税政策出台。

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肖安民表示,目前正在配合国家发改委编制《纲要》,开展基础资料收集和专题研究等工作,力争将湖北省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建议纳入国家规划纲要。

目前,长江沿线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争取将地方项目加入《纲要》。

襄阳政府网消息,湖北襄阳市市长别必雄表示,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积极争取纳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三五”规划的重大项目。

长江经济带的央地新布局
1月19日上午,水利部副部长蔡其华、长江水利委员会党组书记刘雅鸣、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党组书记黄强和三峡集团负责人,以及沿线部分代表省份人士,分别就各自领域对长江经济带具体工作做了汇报。

蔡其华分析了后三峡时代的河道特点,她表示,长江经济带开发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开发和环保的关系,区域和流域的关系,近期与远期的关系,江、湖关系,综合利用部门的关系等。

她提道,目前要特别重视协调航道整治与防洪及河势控制的关系,河道整治要考虑航运需求,航道整治要全面考虑防洪以及河势的影响。

围绕长江航运,黄强表示,长航将着力推进航道系统治理,多途径提升航道通过能力,同时着力保障三峡枢纽通航,加强坝区运能挖潜和扩能工作;同时着力提升长江港口枢纽功能,引导港口转型发展等。

地方省份代表也积极表态。

四川方面表示,将不断增强上游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同时加快现代产业基地建设,加快进出川国际大通道建设,建设内陆对外开放战略高地。

贵州方面则着重强调构建贵州综合交通网络、降低运输成本,助推长江经济带建设,并提出了“大走廊”、“大通道”、“大枢纽”、“大物流”的概念。

湖南省政府代表则表示,将以长江为纽带,加快构建沿江综合运输大通道,巩固长江作为湖南省对外开放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纽带地位,突出湖南与长江沿岸相邻省份的通道建设等;同时积极对接上海自贸区,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湖南方面还表示,将充分发挥岳阳地区处湖南省长江沿岸地区的优势,使之成为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桥头堡,尽快使岳阳成为全省的次中心。

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肖安民表示,目前湖北已将《意见》明确的41个(批)项目逐个明确责任单位、时间进度和成果要求,并将53个(批)拟争取国家支持项目按照水运、铁路等5个方面进行分类,形成清单分头开展争取工作。

他还透露,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规划》已由国家发改委上报国务院等待审批。

一位江西省的参会官员告诉环球视觉网,长江经济带涉及面极广,包括交通、水利、生态等多个方面,从中央多个职能部门到沿线十一省市,以这种会议形式聚集共议较为不易。

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张晋川建议,沿江省市在省际层面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区域联盟,共同制定合作规则,强化区域自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