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分式》【说课稿】分式的乘除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分式的乘除法》说课稿2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分式的乘除法》说课稿2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分式的乘除法》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分式的乘除法》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八年级学生继学习分数、有理数后的进一步延伸。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分式的乘法、分式的除法以及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分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涉及分式乘除法的实际问题时,往往因为对概念理解不深、运算规律掌握不牢而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分式乘法、分式除法的运算规律,会进行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能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式乘法、分式除法的运算规律及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

2.教学难点:分式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辅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分数、有理数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分式乘法、分式除法的运算规律,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探究成果,教师进行讲解,强调分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律及注意事项。

5.例题讲解:教师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八下16.2.1 分式的乘除教案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八下16.2.1 分式的乘除教案

§16.2.1 分式的乘除法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总结分式的乘除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式的乘除法运算。

2、使学生理解分式乘方的原理,掌握乘方的规律,并能运用乘方规律进行分式的乘方运算3、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用类比的方法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分式的乘除法、乘方运算教学难点:分式的乘除法、混合运算,以及分式乘法,除法、乘方运算中符号的确定。

教学过程:一、复习与情境导入1、(1) :什么叫做分式的约分?约分的根据是什么?(2):下列各式是否正确?为什么?2、尝试探究:计算:(1)abba32232⋅;(2)baba232÷.概括: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如果得到的不是最简分式,应该通过约分进行化简.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用式子表示如右图所示)二、例题:例1计算:(1)xbaybyxa2222⋅;(2)222222xbyzazbxya÷.解(1)xbaybyxa2222⋅=xbbyayxa2222⋅⋅=33ba. (2)222222xbyzazbxya÷=yzaxbzbxya222222⋅=33zx.例2计算:493222--⋅+-xxxx.解原式=)2)(2()3)(3(32-+-+⋅+-xxxxxx=23+-xx.三、练习:第1题回忆:如何计算10965⨯、4365÷?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四、思考 怎样进行分式的乘方呢?试计算: (1)(m n )3 (2)(mn )k (k 是正整数) (1)(m n )3 =m n m n m n ⋅⋅=)()(m m m n n n ••••=________; (2)(m n )k =4434421Λ个k m n m n m n ⋅⋅⋅=)()(m m m n n n ••••••ΛΛ=___________. 仔细观察所得的结果,试总结出分式乘方的法则.五、小结:1、怎样进行分式的乘除法?2、怎样进行分式的乘方?六、作业:习题第1题 第2题七、教学反思:。

八年级分式的乘除说课稿9篇

八年级分式的乘除说课稿9篇

八年级分式的乘除说课稿9篇八年级分式的乘除说课稿(精选篇1)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2.会进行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

(二)能力训练要求1.类比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法则。

探索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

2.在分式乘除法运算过程中,体会因式分解在分式乘除法中的作用,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3.用分式的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用数学”的意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通过师生共同交流探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成就感。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探求教具准备投影片四张第一张:探索交流,(记作§3.2 A);第二张:例1,(记作§3.2 B);第三张:例2,(记作§3.2 C);第四张:做一做,(记作§3.2 D)。

教学过程Ⅰ。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发现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类似,那么分式的运算是否也和分数的运算类似呢?下面我们看投影片(§3.2 A)探索交流--观察下列算式:× = , × = ,÷ = × = , ÷ = × = .猜一猜× =? ÷ =?与同伴交流。

[生]观察上面运算,可知:两个分数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两个分数相除,把除数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数相乘。

即× = ;÷ = × = .这里字母a,b,c,d都是整数,但a,c,d不为零。

[师]如果让字母代表整式,那么就得到类似于分数的分式的乘除法。

Ⅱ。

讲授新课1.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师生共析]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华师大版八下数学16《分式》说课稿

华师大版八下数学16《分式》说课稿

华师大版八下数学16《分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华师大版八下数学16《分式》是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分式的概念、分式的运算、分式方程的解法等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之前学习的有理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后续学习高中数学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知识,对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分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对分式方程的解法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分式与有理数进行类比,从而更好地理解分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式的概念,熟练运用分式的运算规则,学会解分式方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式的概念、分式的运算规则、分式方程的解法。

2.教学难点:分式方程的解法,特别是如何消去分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手段,结合网络资源、数学软件等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有理数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发现分式与有理数的联系和区别,引出分式的概念。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分式的运算规则,尝试解答例题。

3.课堂讲解:讲解分式的概念、运算规则,重点讲解分式方程的解法。

4.课堂练习:布置一些分式的运算和方程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解答,教师进行点评。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式方程的解法,分享解题心得。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式方程的解法。

7.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分式的乘除》的说课稿

《分式的乘除》的说课稿

《分式的乘除》的说课稿《<分式的乘除>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分式的乘除》。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分式的乘除》是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分式的乘除运算是分式运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续学习分式的加减以及分式方程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分式概念和性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分式的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以及它们的应用。

教材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分式乘除的规律,从而归纳出运算法则。

这种从实际问题到数学规律的探究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运算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整式乘除运算。

但是,对于分式的乘除运算,学生可能会受到整式运算思维的影响,容易出现忽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约分不彻底等错误。

此外,学生在类比和转化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上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强化。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分式的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

(2)能够熟练地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类比整式的乘除运算,经历探索分式乘除法则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2)在分式乘除运算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6.2.1 分式的乘除法 说课讲稿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6.2.1 分式的乘除法 说课讲稿

分式的乘除法尊敬的各位老师:说课的内容是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第二节分式的乘除法。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通过类比,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分式的约分,要求学生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材地位:与分数的约分、分数的乘除法有密切的联系,也为后面学习分式的混合运算作准备,为分式方程作铺垫。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2)、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能力目标:(1)、类比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

(2)、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1)、通过师生观察、归纳、猜想、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3)、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为现实生活服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4、教学重点: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及应用.5、教学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

二、说教法1、启发式教学。

启发性原则是永恒的,在小老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成为课堂上行为的主体。

2、合作式教学,在师生平等的交流中评价学习。

三、说学法学生在小学就已经会很熟练的进行分数的乘除法运算,上一章又学习的因式分解,本章学习的分式的意义,分式的基本性质等,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上的铺垫。

1、类比学习的方法。

通过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类比。

2、合作学习。

四、说教学程序1、类比学习,探索法则。

复习: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猜一猜:=⨯c d a b ;=÷cd a b (a 、b 、c 、d 表示整数且在第一个式子中a 、c 不等于零,在第二个式子中a 、c 、d 不等于零)类比:得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a 、b 、c 、d 表示整式且在第一个式子中a 、c 不等于零,在第二个式子中a 、c 、d 不等于零,a 、c 中含有字母)活动目的:让学生观察、计算、小组讨论交流,并与分数的乘除法的法则类比,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

华师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6章 分式 分式的运算 分式的乘除

华师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6章 分式 分式的运算 分式的乘除

(2)高的单位面积产量 是低的单位面积产量的 多少倍?
1m am
(a-1)m
解:(1)“丰收1号”小麦的试
验田面积是(a 2-1)m2,单位
500
面积产量是a2 1 kg/m2; “丰收2号”小麦的试验田面积
是(a-1)2m2,单位面积产
量是 500
(a 1)2
kg/m2.
∵a>1,∴0<(a-1)2, a 2-1>0,
(x y)(x y) • (x y) (x y)(x y) • x
xy x
当x=1999,y=-2000时,得
x y 1999 2000 1
x
1999
1999
二 分式的乘方
根据乘方的意义计算下列各式:
34 3333 81
2 3
2
2 3
2 3
4 9
2 3
4
2 3
例 3 若 x=1999,y=-2000,你能求出分式
x2 2xy y2 x y
x2 xy • x y 的值吗?
解:原式 (x y)2 • x y x(x y) x y
(x y)2 • (x y) (x y)2(x y)
x(x y) • (x y) x(x y)(x y)
6y2 x
解:(1)原式
2 y3 =
3x
4
x2 x3
y
= 2x2 y3 12x4 y
y2 = 6x2
(2)原式 = 3xy2 2y
x 6y2
=
3x2 y2 12 y3
= x2 4y
方法归纳
分子和分母都是单项式的分式的乘法,直接 按“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进行运算,其运 算步骤为:

新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1分式的乘除》教学设计5.

新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1分式的乘除》教学设计5.

新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1分式的乘除》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1分式的乘除》是分式乘除法知识点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为后续的分式方程和不等式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分式的基本概念、分式的加减法运算。

但是,对于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分母和分子的交叉约分,以及分式乘除法的应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分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式乘除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2.难点:分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理解并掌握分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PPT、教案、练习题等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分式乘除法的知识,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甲、乙两地相距300公里,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60公里,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驶80公里,两辆汽车相遇需要多长时间?”让学生思考并解答问题,引出分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分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并用实例进行解释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1年春季
16.2.1 分式的乘除
一、课题介绍
各位评委: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式的乘除》,所选用是华师大版的教材。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和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八年级数学第十六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分式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和因式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式的乘除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分式加减法和分式方程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因此,我认为,本节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除法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乘除有关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经历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的探究能力,加深对从特殊到一般数学的思想认识。

情感目标: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及应用.
教学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标改革的目标,新课标要求把过去单纯的老师讲,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

师生互动式教学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

四、学法分析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对分数乘除法运算比较熟悉,加上对本章第一节分式及其性质学习,抓住初中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活跃的思维能力,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这些心理特征,因此,我认为本节课适合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

一方面运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激
2021
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由于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以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乘除法则,易于学生理解、接受,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加深理解分式的乘除运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不但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 五、教学过程分析 1、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好的引入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因此我用实际出发提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问题1求水面的高是n
m ab
v ⋅ ,(引出分式乘法的学习需要)。

问题2求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
⎫ ⎝⎛÷n b m
a 倍,(引出
分式除法的学习需要)。

设计意图:从实际出发,引出分式的乘除的实在存在意义,让学生感知学习
分式的乘法和除法的实际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

2、类比联想,探究新知
师生活动:首先让学生计算式子(1)2435⨯ (2)52
75
÷
解后反思:(1)式是什么运算?依据是什么?(2)式又是什么运算?依据是什么?能说出具体内容吗?(如果有困难教师应给于引导)
(学生应该能说出依据的是: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法则)教师加以肯定,并指出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引导学生类比分数的乘除法则,猜想出分式的乘除法则.(板书)分式的乘除法则是: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
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 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用式子表示为:
a c a c
b d b d ⋅⋅=
⋅ a c b d ÷a d b c =⋅a d b c
⋅=⋅ 设计意图:由于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故以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乘除法则,易于学生理解、接受,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新理念。

3、例题分析,应用新知
例1 计算:
(1)3432x y
y x
⋅; (2) 2
322524ab a b c cd -÷.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刚学习了法则,跃跃欲试的学习激情,抽2名同学上黑
2021
板演算,老师巡查,予以辅导。

反复提醒学生像分数乘除法一样去做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例2 计算 222441
214
a a a a a a -+-⋅-+-.
设计意图:这道例题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应先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再进行
约分。

为了突破难点,我采取板演的形式,和学生一起详细分析,提醒学生关注
易错易漏环节,学会解题的方法。

4、练习巩固,培养能力 课堂练习:(1)()2233y x
xy ⋅-; (2)2211497m m m
÷--.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参与并指导,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并让学生板演或投影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

设计意图:这两道练习和所讲的例题都不同,主要是为了检测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进一步熟练解题的思路,也遵循了巩固与发展相结
合的原则。

让学生板演,一是为了暴露问题,二是为了规范解题格式和结果。

5、课堂小结,回扣目标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在知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呢?
师生活动:学生反思,提出疑问,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学习结果让学生作为反馈,让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在交流中
与全班同学分享,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6、布置作业 1.教科书练习题.
2. 补充题:22222
356842143a a a a a a a a a a a
--+-÷⋅++++-. (选做) 3.思考题:2
a b ⎛⎫ ⎪⎝⎭=? 3
a b ⎛⎫ ⎪⎝⎭=? n
a b ⎛⎫
⎪⎝⎭
=?
我设计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思考题是为下节课做准备。

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
教学,巩固提高。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这节课的效果,因此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使整个板面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我将黑板分为四版:第一版是概念的讲解,第二版是例1,第三版是练习,第四版作副版使用,用于旧知识的复习,这样的排版
2021
使学生一目了然。

再借助小黑板展现引入新课的两个问题,这样做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七、教学评价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而且注重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节课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模式:“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老师力求在数学活动中营造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氛围,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造能力。

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进学习数学的自信。

以上就是我所有的说课内容,希望各位评委对本节课提出宝贵的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