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选举制度的前世今生

合集下载

比较选举制度(一)

比较选举制度(一)

1837
1918
“伦敦工人协会”发起了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 该运动提出了以下要求
21岁的男子享有选举权,妇女第一次有条件地拥有了选 举权,
1948 1969
废除了营业处所、伦敦市、大学选区的复票制, 《人民代表选举法》
(2)英国议会选举
下议院的659名议员是从全国659个选区 选举产生的。每一位议员都代表一个选 区,平均来说,每一个选区大约拥有5万 居民。 英国实行“简单多数”的议员选举制度。 其基本内容是:赢得某选区最多选票的 候选人(尽管有可能达不到该选区过半 数的选票),将成为代表该选区的议员, 进入议会下议院 。
5.几个国家的选举(了解)
政体 总统或首相选举 议员选举
总理,议会选举执 政党获胜当选 总统,直接选举 参议院议员315名、众议 院议员630名
意大利 议会共和制 韩国 总统制
印度
日本
议会制
君主立宪制
总统,虚位元首 总理,议会选举执 政党获胜当选
首相,议会选举执 政党获胜当选
联邦院与人民院
参议院和众议院 (各政 党依据获得选票比例来分 配议席)
个性十足的贝卢斯科尼
攻 上 讲 台 : 一 名 韩 国 反 对 党 议 员 试 图 爬 韩国执政党大国家党和在野党民主党的议员在国会里大打出手 上 国
乌议会打架世界拳王挨揍
第二节 选举制度原则
一、权威性原则 代议机构是否真正通过选举产生; 代议机构是否是国家最高立法权力机关; 代议机构是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实际 影响力。
中国古代选举的发展
世卿世禄 乡举里选 察举征辟 商周 先秦 两汉 魏晋南 北朝 隋 唐




九品中正 科举制

英国议员选举制度

英国议员选举制度

英国议员选举制度英国议会实行两院制,由下议院(又称平民院)和上议院(又称贵族院)组成。

下议院的659名议员是从全国659个选区选举产生的。

每一位议员都代表一个选区,平均来说,每一个选区大约拥有5万居民。

根据规定,最多5年必须举行一次议会大选,但经常是不到5年的时间就会举行大选。

例如,英国上届的议会大选是在1997年5月,而今年,刚刚过了4年时间就再度举行大选。

上议院的669名议员并不是选举产生的,一部分是执政党政府建议英女王授封的终身贵族;另一部分是世袭贵族,也就是说,上议院议席是由这些世袭贵族议员的祖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根据目前工党政府的改革计划,上议院中世袭贵族议员的数目已经大大减少。

一、“简单多数”的选举制度(一)基本内容英国实行“简单多数”的议员选举制度。

其基本内容是:赢得某选区最多选票的候选人(尽管有可能达不到该选区过半数的选票),将成为代表该选区的议员,进入议会下议院。

而排在第二位的候选人,哪怕只少一张票,也不能当选。

在议会中占据多数席位的党将成为执政党,而执政党领袖则自动成为政府内阁首相。

议员选举的基本方式是:选举时,须在选票上列出若干代表该选区选民的议员候选人的名单,每个选民只能在选票上标出他所支持的一名候选人。

(二)逐区拼搏每逢议会大选时,英国工党、保守党以及自由民主党三个主要政党将会在659个选区逐个争夺每一个议席。

即使这三个政党获得了数目大致相同的选票,他们也不会赢得相同数目的议席。

这是因为只有每个选区得票最多的候选人才能当选议员,在这个选区,得票第二多的政党没有任何议席。

因此,虽然像绿党一样的较小的政党在全国的得票总数可以数以万计,但是却不足以赢得某一个特定选区的议席。

(三)注重稳定性与延续性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实行的是“比例代表”选举制。

有专家指出,比例代表制在议会中更能直接体现出一个党派在全国获得的选民支持率。

英国政治学教授肯尼思·米诺格说,“简单多数”选举制的弊端是,当选者得到的实际选票可能达不到该选区所有选票的半数,甚至远远不到半数,更谈不上大多数。

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英国议会制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议会制度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

这一制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程,对英国政治和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起源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15年的《大宪章》。

当时,英国国王约翰丧失了对贵族的控制,他们要求制定一份文件来限制国王的权力。

这份文件成为了《大宪章》,其中规定了国王必须征询贵族的意见,并在重大决策上征得他们的同意。

这一规定为议会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早期发展在14世纪和15世纪,英国议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由贵族和教士组成的机构,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

议会的职责包括通过法律、审查政府开支以及解决争议。

然而,在这个时期,议会的权力仍然受到国王的限制,国王仍然拥有最终决策权。

三、议会的权力扩大17世纪,英国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事件,这些事件对议会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事件是英国内战和1688年的“光荣革命”。

英国内战爆发于1642年,国王查理一世试图集中权力,引发了与议会的冲突。

最终,议会胜利,国王被处决,英国成为了一个共和国。

然而,共和国并没有持续很久,1653年,奥利弗·克伦威尔成为了英国的统治者。

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

威廉·奥兰治公爵和玛丽二世夫妇被邀请来统治英国,国王詹姆斯二世被废黜。

这一事件确立了议会的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议会成为了英国的最高决策机构。

四、议会制度的完善18世纪和19世纪,英国议会制度逐渐完善。

议会的成员由贵族和教士扩展到了包括工商业界代表和地方政府代表在内的各个阶层。

议会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包括通过法律、监督政府、制定预算以及审查政府政策等。

20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经历了一系列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是1911年和1949年通过的《议会法》。

这些法律限制了上议院的权力,确保了下议院的主权。

此外,还实行了普选制度,使得议会代表更加广泛和多样化。

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自古以来,英国议会制度一直被视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典范。

这一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1世纪,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和革新,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国会体系。

本文将探讨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一、起源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英国的封建时代。

在封建社会中,国王是统治者,但他需要与贵族阶层进行合作以获得支持。

于是,国王会召开一个由贵族和权贵组成的大会,讨论国家事务,这就是最早的议会。

最早的议会被称为“大会”,它不同于现代议会的普遍选举,而是由国王直接指派成员。

然而,在1144年,英国国王亨利二世创造性地召开了一次民选议会,这标志着议会的逐渐发展。

二、发展1. 议会的权力扩大在14世纪和15世纪,议会的权力逐渐扩大。

这主要是因为英国国王需要筹集资金来应对战争等紧急需求。

国王开始向议会寻求经济支持,并逐渐接受了议会对税收和预算的控制权。

这使得议会具备了对国家事务的重要影响力。

2. 《可持续议会法》的制定到了17世纪,英国议会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在1642年至1651年的英国内战期间,议会对国王的权力展开了持续的斗争。

最终,议会胜利,并在1642年颁布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法律——《可持续议会法》。

《可持续议会法》规定了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和选举的规则,确保了议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这一法律的制定,标志着英国议会制度的成熟。

3. 英国宪法与议会制度英国议会制度的最终成熟是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中实现的。

在这次革命中,国王詹姆斯二世被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被终结,代之以君主立宪制。

议会在新宪法中被正式确立为最高立法机构,成为国家决策的核心。

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英国议会制度逐渐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19世纪中叶,选举权逐渐扩大,使得议会代表性更加广泛,更能代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20世纪初,议会成为英国政治的核心,对政府形成了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三、现代议会制度的特点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使得现代的议会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三权分立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议会制度力图实现三权分立。

英国国会的建立与议会制度的演变

英国国会的建立与议会制度的演变

英国国会的建立与议会制度的演变英国国会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议会之一。

它的建立与议会制度的演变,是英国政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探讨英国国会的建立与议会制度的演变。

一、国会的起源英国国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

当时,国王需要财政支持来维持军队和政府的运作,于是他们开始召集贵族和教士开会商议事务。

这些会议逐渐发展成为国会的前身。

最早的国会是由贵族和教士组成的,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为国王提供建议和监督。

二、议会制度的演变1. 众议院的崛起在国会的早期历史中,贵族和教士占据了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使得城市居民的权力不断增加。

这些城市居民希望能够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他们的声音逐渐被听取。

于是,英国议会开始出现了一个代表城市居民的众议院。

众议院的崛起标志着议会制度的演变。

它成为了国会中最重要的机构,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众议院的议员由选举产生,他们的权力逐渐增加,可以制定和修改法律,审查政府的政策,对国家事务发表意见。

2. 贵族与众议院的权力平衡在议会制度的演变过程中,贵族和众议院之间的权力平衡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贵族代表了传统的权威和特权,而众议院代表了民主和平等的理念。

两者之间的权力斗争持续了数个世纪。

在17世纪的英国内战中,议会派和国王派爆发了冲突。

议会派最终获胜,国王被处决,议会取得了更大的权力。

然而,权力过于集中在议会手中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导致了一段时间的专制统治。

3.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世纪末,英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这一制度中,国王的权力被限制,议会成为了最高权力机构。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着议会制度的演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议会成为了国家政治的核心,政府的首脑由国王变为了首相,由议会选举产生。

议会的权力得到了更大的扩展,它不仅可以制定法律,还可以监督政府的运作。

三、现代国会制度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国会逐渐形成了现代国会制度的特点。

英国选官制度趋势

英国选官制度趋势

英国选官制度趋势一、引言英国的选官制度是该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且历久弥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英国的选官制度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本文旨在探讨英国选官制度的趋势,包括其演变历程、当前状况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英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1. 传统的选官制度:英国传统的选官制度以世袭和推荐为主,这种制度在历史上长期存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弊端逐渐显现。

2. 改革与现代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英国政府对选官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这些改革包括引入选举制度、扩大选举范围、提高选举透明度等,使选官制度更加民主和透明。

三、英国选官制度的当前状况1. 选举制度的多元化:英国的选举制度已经实现了多元化,包括议会选举、地方选举、欧洲议会选举等。

这种多元化的选举制度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参政机会。

2. 透明度和公正性:英国的选官制度注重透明度和公正性。

选举过程受到严格的监管,确保选举结果的公正和公平。

此外,选举结果的公布和解释也更加透明,使公众能够更好地了解选举过程和结果。

3. 候选人的素质和能力:英国的选官制度注重候选人的素质和能力。

候选人需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领导能力和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履行职责。

四、英国选官制度的未来发展方向1. 继续推动民主化进程:英国政府将继续推动选官制度的民主化进程,进一步扩大选举范围、提高选举透明度,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政治决策。

2. 加强监管和提高效率:未来,英国政府将加强对选官制度的监管,确保选举过程的公正和公平。

同时,将进一步提高选举效率,缩短选举周期,减少选举成本。

3. 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英国的选官制度将更加注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选举效率和质量。

例如,将引入电子投票系统、网络宣传等数字化手段,使选举过程更加便捷和高效。

4. 关注社会公平和包容性:未来,英国的选官制度将更加关注社会公平和包容性。

将采取措施减少选举中的不平等现象,确保不同背景、不同群体的候选人都有公平的机会参与政治决策。

以英国议会选举制度的变革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

以英国议会选举制度的变革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

以英国议会选举制度的变革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
英国1832年和1867年两次议会改革比较一:从两次改革发生的原因来看,两次改革都是由于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的资产阶级队伍越来越强大,强大起来的资产阶级必定要求更多的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来,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旧贵族看到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大,看到了自己如果不能及时的作出权利的调整,可能就会面临着被资产阶级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赶出历史舞台的可
能性,鉴于此,旧势力向作为新势力的资产阶级妥协,同时资产阶级也向旧势力妥协,双方的利益于是形成了一个协调点,最终达成了统治联盟。

以上是两次改革的原因的相同点,两次改革原因不同点在于,两次改革中资产阶级与旧势力的力量对比不同,资产阶级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所以要求的权利越来越多,1867年改革比1832年改革给与资产阶级的利益更多。

英国1832年和1867年两次议会改革比较二:从两次改革的后果来看,资产阶级在1867年改革中获得的权利更多,资本主义民主发展的更加的成熟,这是必然的,资本主义制度也需要一个从萌芽到壮大的过程。

如果说1832年改革资产阶级第一次向旧贵族发起挑战的话,那么1867年挑战更加的严峻,1832年改革后资产阶级拥有了管理国家的权利,而1867年之后资产阶级已经是管理国家的主导力量。

英国1832年和1867年两次议会改革比较三:从两次改革的影响来看,两次改革都是对政治生活的调整,这种调整使得新势力资产阶
级获得了国家权力,两次改革是国家政治的有利调整,都避免了资产阶级用暴力革命的方式获得权力。

宪法课英国选举制度

宪法课英国选举制度

二、英国现行选举制度(英国大选)


四是职业和身份限制。比如,未偿清债务的破产者; 英格兰、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的神职人员;贵族;某些管理 君主财产收益的官员;法官;文官;某些地方政府的官员; 正规武装部队成员;警察;公共公司董事会和政府委员会 的成员,没有下议院候选人的资格。 五是因精神问题和刑事问题而丧失行为能力和行为资 格的人。 六是已登记为合格公民的人才有候选人资格。 七是在一个选区内需有10个选民联名提名者(1人提 议,1人附议,8人联署),才有候选人资格。 八是要正式作为候选人需交纳500英镑的保证金。如 果选举结果未获得八分之一的选票,保证金将上交国库。 实际上,具备候选人资格的人真正要成为公职候选人需得 到政党的提名才有当选的可能。
二、英国现行选举制度(英国大选)
(四)简单多数制的利弊 尽管英国议会选举实行的相对多数代表制在不少人眼 里看起来不公平,但是,这种选举制度却在英国始终实施 并有一批坚定的支持者。不可否认,相对多数代表制具有 一些重要的优点,比如说简单易行,能相对节省普选的时 间和费用;议员和选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议员更能在 议院中代表其选区的利益发出声音;可以让一个政党赢得 绝对多数的席位,成为执政党,而不需要与其他政党组织 联合政府,首相、政府和议会之间会有更好的合作关系, 更能有效地工作,因此更能保持政局的稳定,有利于政府 高效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英国的相对多数选举制度注 重的是稳定性和延续性。

二、英国现行选举制度(英国大选)
(二)候选人资格
根据法律规定具有当选为国家公职人员资格的公民为 候选人。法律对候选人的资格要求分为积极条件和消极条 件,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籍限制。作为候选人者需具有英国公民资格, 居住在英国的英联邦国家的公民和爱尔兰共和国的公民。 其他外国人无候选人资格。 二是年龄限制。年满21岁的拥有选举权的人拥有被选 举权。不到21岁的英国人和居住在英国的英联邦国家的公 民和爱尔兰共和国公民没有被选举权。 三是居住限制。英国对候选人没有任何居住地点和时 间限制,因为在英国人的观念中,议员并不代表地方或选 区的利益,他们代表的是国家利益。候选人可以在国家的 任何一个选区参加竞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持人/赵思蜜 2015年将是英国的大选年,英国市政厅的志愿者已开始挨家挨户地敲门统计选民的人数和姓名。

英国的选举制度是如何发展而来的?根据2000年修正的《人民代表法》,凡在投票开始的当天年满18周岁的英国、爱尔兰共和国以及任何英联邦国家的公民,在没有法定丧失选举权的情况下,均可以在大选中投票。

在大选中,选民将决定英国最高立法机构——英国国会议员的组成。

英国现今的选举制度起源于中世纪英国国会中平民院议员(即下议院成员)的选举制度,后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衍变,战争、工业革命以及社会和经济的重大变化对其带来影响。

要了解国会议员(即下议院议员)的选举,就必须说说议会的产生。

13世纪,英国处在有着“历史上最凶狠暴君”之称的约翰王的统治下。

他随意破坏惯例,强行没收贵族的土地,甚至藐视欧洲权利的代表——教皇。

英国几乎失去了在法国的所有领地,国内民众也因为沉重的赋税而民不聊生,陷入内忧外患中。

1215年,封建贵族诸侯在骑士和普通民众的支持下,逼迫约翰国王签署了历史上著名的《大宪章》。

《大宪章》中明确了国王不能高于法律,并确认议会决定高于国王个人的权利。

其中最重要的第61条规定:由25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有权随时召开会议否决国王的命令;同时,赋予议会使用武力占据国王城堡和财产的权利。

然而,约翰王宣称其在武力胁迫下签署的《大宪章》无效,并一直不肯接受它,《大宪章》只维持了短短数周。

不过,第一次发布的《大宪章》还是为日后英国政治秩序奠定了基础。

1258年,当时在位的英国国王亨利三世在逼迫下接受了《牛津条例》。

该条例规定,国家的政权掌握在由15名大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手中。

至此,王权终于真正受到限制,实现了组成国会管理国家的初步构想。

1263年,贵族中的新派领袖西门德·蒙福尔开始摄政。

1265年,为了解决财政困难,他召开了第一次议会。

出席议会的除了主教和封建贵族,还有骑士和市民代表。

这次议会标志着英国议会的产生。

不过,在亨利三世复位后的7年中,英国议会并没有按照《牛津条例》所规定的一年三次顺利召开。

就算议会召开,骑士与市民也没有参与其中。

直到1295年,亨利三世的儿子爱德华一世召开议会,所有等级代表才得以一起出席。

英国的议会制度在爱德华统治的35年中,得到充分发展。

在这期间,议会不断修改、补充,并在制定的法律中确立了议会在英国的最高立法权。

至此,英国法律确立了议会一年召开两次的惯例,并确立了议会体制。

议会分成由君主、贵族院组成的上议院和由骑士与市民组成的下议院。

到了17世纪,英国“光荣革命”爆发,斯图亚特王朝被推翻。

议会在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扭转了一直由上议院主导议会的历史,确立了下议院的最高权力。

1721年,下议院多数党领袖取代国王成为首届内阁首脑,国王的行政权力被彻底剥夺。

1832年,议会制度改革后,英国议会下议院成为政体发展的主导力量。

它不仅是英国的最高立法机关,同时也拥有决定内阁人选、监督内阁施政以及干预司法工作的大权。

此后,《人民代表法》修正案的颁布使英国下议院议员的选举不断产生变革。

1872年,秘密投票方式被引用;1918年,30岁以上的女性第一次获得选举权,取消了对选举人财产资格的限制;1928年,21岁以上的女性获得选举权;1948年,“复票制”投票被取消,选举制正式改为一人一票制;1969年,法定选举年龄由之前的21岁改为18岁。

人们现在所说的英国选举制度,便是指对国会下议院议员的选举。

到今天,英国的选举制度趋于完善。

作为选举制度的核心精神——自由、平等和普遍的选举保持了英国政治的稳定,同时也提供了现代民主代议制的依据,成为国家民主政治的典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