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国家标准宣贯会
火力发电厂电能质量技术监督标准

d) 汽轮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转速不等率、转速迟缓率、转速调节死区等应符合 DL/T 824 的要求。
5.1.2.2 频率监测设备应具备频率偏差监测功能,宜使用具有连续监测和统计功能的仪器、仪表或自 动监控系统,其性能应满足 DL/T 1227 的要求,测量偏差不大于±0.01Hz,频率偏差的一个基本记录周 期为 ls。
5.1.3 谐波、三相不平衡度监督
5.1.3.1 谐波监督
谐波监督应满足以下要求: a) 选用变频器或整流设备时,应重点注意其输出形式和调节方式,具有谐波互补性的设备应集中
布置,否则应分散或交错使用,避免谐波超标; b) 谐波监测装置性能能满足 DL/T 1227 的要求,其允许误差见表 1;
表 1 谐波监测仪表允许误差
2017-02-09 实施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发布
Q/CRP 1108.01.01—2017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标准

**公司电能质量技术监督标准1. 概述本标准提出了光伏电厂电能质量监督的技术要求,它包含电能质量的监督项目、技术条件、检验标准和相关的技术管理要求。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光伏电站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监督工作。
3. 定义与术语3.1. 标称频率 nominal frequency系统设计选定的标准频率。
3.2. 频率偏差 frequency deviation系统频率的实际值和标称值之差。
3.3. 频率合格率 frequency qualification rate实际运行频率偏差在限值范围内的累计运行时间与对应总运行统计时间的百分比。
3.4. 系统标称电压 nominal system voltage用以标志或识别系统电压的给定值。
3.5. 电压偏差 voltage deviation实际运行电压对系统标称电压的偏差相对值,以百分比标识。
3.6. 电压合格率 voltage qualification rate实际运行电压偏差在限值范围内累计运行时间与对应总运行统计时间的百分比。
3.7. 电压波动 voltage fluctuation电压方均根值(有效值)一系列的变动或改变。
3.8. 闪变 flicker电压波动造成灯光照度不稳定(灯光闪烁)的人眼视感反应;电压闪变是电压波动引起的结果。
3.9. 电压不平衡 voltage unbalance三相电压在幅值不同或相位差不是120°,或兼而有之。
3.10.谐波(分量) harmonic (component)对周期性交流量进行傅立叶级数分解得到频率为基波频率整数倍的分量。
4. 执行标准和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导则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如以下标准有更新版本,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导则。
GB 156-2007《标准电压》GB/T 12325-2008《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6-2008《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5543-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5945-2008《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SD 325-1989《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5. 监督范围5.1. 电能质量监督应包括规划、设计、基建监督和运行监督两部分。
电能质量指标国家标准

等同
GB 17625.2—1998
IEC 61000-3-2:1995 (国际标准) IEC 61000-3-6:1996 (第三类技术报告) IEC 61000-2-5:1995 (第二类技术报告) IEC 61000-2-6:1995 (第三类技术报告)
等效
GB/Z 17625.4—2000
等同
电能质量测量国家标准
供电系统及相连设备的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 量仪器导则(GB/T 17626.7—1998)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GB/T 19862— 2005)
相关的设备国家标准
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 每相输入电流≤16A)(GB 17625.1—1998) 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 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 17625.2—1999) 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 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Z 17625.3—2000) 半导体变流器与供电系统的兼容及干扰防护导则 (GB/T 10236—2007)
电能质量标准31电能质量国家标准电能质量指标国家标准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123252003电压波动和闪变gb123262000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93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155431995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gbt159451995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gbt184812001供电系统及相连设备的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gbt1762671998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gbt198622005低压电气及电子设备发出的谐波电流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gb1762511998对额定电流不大于16a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1762521999对额定电流大于16a的设备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gbz1762532000半导体变流器与供电系统的兼容及干扰防护导则gbt102362007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装置国家标准dsc04871jpg输配电系统静止无功补偿器用晶闸管阀的试验待批静止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svc功能特性gbt202982006静止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svc现场试验gbt202972006计算机和商用设备制造商协会computerbusinessenquipmentmanufacturersassociation即cbema出于大型计算机及其控制装置对电能质量要求提出了电压容限曲线称为cbema曲线
电能质量国家标准系列讲座 第1讲 供电电压偏差标准

小 ,有利于供 ( )电设备 的安全和经济运行 ,但 为 用
v h g d vmin, ds u s d t e h z r o v h g o a e ei o ic se h a ad f o ae d v ain e c e ig sa d r rve d te b sc e it x e d p o iin o sd r d o rv so s c n i ee f GB /T 1 3 5 — 0 8 P we 2 2 —2 0 o r
Le t r e S a d r fS p l l g va in cu eOn t n a d o u p yVo t eDe ito a
L n Hax e ( hn lcr o e sac ntue e ig1 0 9 ,C ia i iu C iaE e tcP w r e rhI stt ,B in 0 1 2 hn ) i Re i j
Ab t a t T i p p r a p o ie d f iin f sr c h s a e h s r vd d e n t o i o
供 电 电压偏 差 是 电能 质 量 的 一项 基 本 指 标 。合 理 确 定 该 偏 差对 电气 设 备 的 制 造 和运 行 .对 电 力 系统 的 安 全 性 和 经 济 性 都 有 重 要 意 义 允 许 的 电 压 偏 差 较
—
20 《 0 8 电能 质量 供 电电压 偏差 》 B/ 5 4 —20 电 能质 量 电力 系统 频率 偏 差 》 、G T 19 5 0 8《 、
电压
G T 1 5 9—1 9 《 B/ 4 4 9 3 电能 质 量 公 用 电 网谐 波 》 B/ 2 2 、G T 1 3 6—2 0 《 能质 量 08 电 波 动 和 闪 变 》、GB/ 5 4 T 1 5 3—2 0 《 能 质 量 08 电 《 能 质量 电
电能质量讲座PPT课件

05 电能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
针对电压波动与闪变的解决方案
总结词
通过改善电源和负载特性,可 以降低电压波动与闪变对电力
系统的影响。
优化电源和负载特性
通过改进电源和负载的设计, 降低其波动性和敏感性,从而 减少电压波动与闪变的影响。
增加无功补偿装置
通过在系统关键节点安装无功 补偿装置,可以改善电压稳定 性,减少电压波动与闪变。
影响
可能导致电机过热,影响照明设备寿命,增加变压器和线路 损耗。
03 电能质量监测与评估
监测方法与设备
监测方法
实时监测、定期监测、抽样监测
监测设备
电能质量分析仪、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
评估标准与流程
评估标准
电压波动、频率偏差、谐波、闪变等
评估流程
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报告编制等
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标准化发展
不断完善电能质量相关的标准体系,包括基础标准、 测试方法标准、设备标准等,为电能质量技术的发展 和应用提供指导和依据。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研发与应用
新技术研究
研究新的电能质量检测、分析、评估和控制技术,提高 电能质量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为电能质量的优化提 供技术支持。
新方法应用
推广和应用新的电能质量管理方法,如基于数据挖掘和 人工智能的电能质量监测与评估方法,提高电能质量管 理的效率和效果。
加强无功补偿和滤波处理
在系统关键节点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和 滤波器,提高系统的无功支撑能力和 滤波效果,减少电压不平衡的发生。
优化电源和负载的设计,降低其不对 称性,从而减少电压不平衡的发生。
06 电能质量发展趋势与展望
国际合作与标准化发展
电能质量测试规范(最新整理)

电能质量现场测试规范江西省电力公司2012.5前言本规范的编制是针对江西省电力系统电能质量指标(公用电网谐波、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电压波动及闪变)测试而制订。
一、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发电厂、变电站、用户端电能质量指标(公用电网谐波、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电压波动及闪变)现场测试。
二、引用标准GB/T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5543-2008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 12326-2008《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电能质量综合测试分析仪技术说明书三、测试前准备工作3.1 人员要求1)现场工作人员应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
2)必须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掌握本专业作业技能。
3)认真学习了本测试规范。
4)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相关知识,并经考试合格。
5)有强烈的安全责任感。
3.2 工器具及材料1)个人工具箱1套。
2)电能质量综合测试分析仪若干套(在有效期内)。
3)数字万用表1只(在有效期内)。
4)试验接线3套。
5)绝缘胶布1卷。
6)毛刷2把(1.5″)。
7)手电筒1个。
3.3 现场准备工作1)开工前两天内,准备好本次测试所需电能质量综合测试分析仪、工器具、相关图纸,收集所测线路或机组的PT、CT变比,现场运行方式、供电主变容量、谐波源用户协议容量等相关技术资料。
电能质量综合测试分析仪的电压、电流回路完好,工器具应试验合格,满足本次测试的要求,材料应齐全,图纸及资料应附合现场实际情况。
2)被测试单位根据现场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落实工作票,工作票应填写正确,并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相关部分执行。
3.4 安全提示1)本规范所做测试不需拆动二次回路,测试中严禁拆动二次回路。
2)电流二次回路开路,易引起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
3)电压二次回路短路,易引起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及保护误动。
3.5安全措施1)做安全技术措施前应先检查附录A中的《现场安全技术措施》和实际接线及图纸是否一致,如发现不一致,及时向专业技术人员汇报,经确认无误后及时修改,修改正确后严格执行附录A中的《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国网业扩供电方案编制导则条文解释

国家电网公司业扩供电方案编制导则(试行)(条文解释)国家电网公司二○○七年八月目录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4 确定供电方案的基本原则及要求5 用电负荷分级6 供电电压等级的确定7 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8 电气主接线及运行方式的确定9 电能计量10 电能质量及无功补偿11 继电保护及调度通信自动化附录A 本导则用词说明附录B 电能计量装置分类附录C 变电所典型主接线第一部分概述鉴于当前国家对公共安全的高度重视;鉴于客户影响电网事故时有发生和高危行业客户供用电安全不容乐观的现状;鉴于各网省公司业扩报装管理和客户安全服务现状,今年国网公司营销工作会议上把规范业扩报装和客户用电安全服务做为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国网公司营销部在开展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业扩报装工作管理规定(试行)》、《国家电网公司客户安全用电服务若干规定(试行)》,进一步推进供电服务规范化、标准化。
在以往业扩报装工作中,还没有一部业扩供电方案编制的文件和规定。
因此,为落实国网公司加强供用电安全管理要求,规范供电方案的编制工作,防范供用电安全风险,国网公司营销部组织制定《业扩供电方案编制导则》,指导公司系统各单位确定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运行上灵活、供电上可靠的供电方案,进一步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第二部分编制过程及说明一、起草过程(1)调查研究阶段本导则在编制前,首先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一是对高危及重要客户的供电方式开展普查。
普查表明,在27463户高危及重要客户中,双回路供电的只占41.2%;配置应急电源的只占34.95%;配置非电性质保安措施符合有关规定的占40.7%,供用电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二是对客户无功补偿装置建设应用情况进行了普查。
其次,开展了资料收集工作。
一是收集国家供用电方面的技术标准、运行规程、规定;二是收集国家电网公司、各网省公司的相关技术标准及规定;三是收集煤矿、化工、军工等相关行业的技术标准及规定;四是收集国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供用电安全的要求;五是分析近年来发生的中断供电后引起的安全事故、客户影响系统事故。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编制说明1.任务来源该项目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3 年下达的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国标委综合[2013]56 号),项目编号为20130161-T-469 ,修订国家标准GB/T 19862 -2005《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
该项目由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负责。
2.主要修订工作过程2013 年12 月25 日,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北京华北电力大学组织了《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等四项国家标准制修订启动会。
该次会议由标委会秘书长张苹主持。
秘书长介绍了TC1 公开征集到的申请参加各标准修订工作的详细人员名单,2005 版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军成高工介绍了原版标准的制定情况及对后期修订工作的设想。
经公开讨论,会议确定刘军成高工作为本次修订工作组的负责人。
此次会议达成的主要共识如下:1)在意见反馈方面,形成开放的起草组,接收各方代表随时的意见反馈;2)起草组内不达共识的内容不写入标准;3)决定由秘书处公开征集标准修订框架。
2014年4 月17日,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国家标准修订工作组在山西太原召开了修订组第二次会议。
工作组专家讨论了框架反馈意见,并确定标准的基本修订框架,对标准相关章节的修订工作进行讨论和具体分工。
2014年10月16〜17日,工作组在山西太原召开讨论会,对《电能质量监测设备通用要求》国家标准修订第一稿开展组内讨论。
会议由标委会副主任委员陆宠惠主持。
会议对第一稿进行了逐条讨论,并达成共识。
并决定在会后按会议意见修改后,形成征求意见稿。
3.编制原则及主要技术说明3.1 编制原则工作组工作原则:公平、公正、技术性及经济性综合考虑、不限制技术进步。
1 )在意见反馈方面,形成开放的起草组,接收各方代表随时的意见反馈;2)起草组内不达共识的内容不写入标准;3.2 关于标准框架本次修订没有颠覆原标准框架,主要增加与下述几个文件相关内容:1 )根据GB/T 17626.30 (IEC 61000-4-30),增加标准对应部分内容;2)增加两个资料性附录,涉及IEC61850及PQDIF数据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单位:全国电压电流等级和频 率标准化委员会
参加会议意义
• 了解国家标准委员会对电能质• 国家标准委员会对电能质量标准制定的最 新动态
会议议题
• • • • • • • • 1.标准电压 GB/T 156-2007 2.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 GB/T12325-2008 3.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GB/T15945-2008 4.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15543-2008 5. 5.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12326-2008 6.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14549-1993 7.电能质量 监测设备通用要求 GB/T19862-2005 8.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间谐波 GB/T24337-2009
• 电力系统频率异常原因有:
1. 2. 3. 4. 5.
电力系统发生事故失去大电源或造成系统解列,局部系 统有功功率失去平衡。 由于气候变化或者意外灾害是系统负荷迅速突变 电力供应不足的电力系统缺乏有效地控制负荷的手段 高峰负荷期间,发电出力的增长速度低于负荷的增长速 度,低谷负荷期间发电最小出力大于低谷负荷。 大型冲击负荷的近区电力系统造成的频率波动
• 优点:提高输电容量,降低输电损耗,灵活性强 • 缺点: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 GB/T12325-2008 • 1.概述 • 2.电压偏差超标的危害 • 3.减小供电电压偏差的措施
1.概述
供电电压偏差是电能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 一。 • 1.目的:主要为了规范电能质量中供电电压 偏差的限值、测量、合格率统计等,使供 电电压质量得到保证,以获得良好的社会 经济效益。 • 2.历次版本发布:GB/T12325-2008, GB/T12325-2003, GB12325-1995 •
一.标准电压 GB/T 156-2007
• 1.与IEC标准的主要差异 • 2.与前次国标的主要差异 • 3.关注的问题
1.与IEC标准的主要差异
-与IEC标准 60038:2002比较
• 1.IEC 标准电压 230/400/690V,国标 220/380/66OV • 2.增加四个等级的交流输电系统的标称电压 和两个等级的直流输电系统的标称电压
• 电力系统频率波动原因
大型冲击负载(例如电弧炉、轧钢机等),因短时从近区发电机吸收大量有功功率,会 造成近区系统短时频率波动(即使从整个系统看,有足够的备用有功容量)。
• 国标对频率偏差的要求
(1)GB/T15945-2008规定:电力系统正常频率偏差限值为+0.2HZ,当系统较小时, 可以放宽到+0.5HZ。 (2)GB755-2000《旋转电机 定额和性能》,频率偏差范围为+2%(即1HZ)。 (3)一般电气设备,稳态频率偏差范围为+5%(即2.5HZ)
2.电压偏差超标的危害
电压偏差过大,对电气设备和电力系统都 会带来危害,具体情况如下:
1. 2. 3. 4. 5. 6. 7. 照明设备的影响 电动机的影响 变压器、互感器的影响 并联电容器的影响 家用电器的影响 其它用电设备的影响 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
3.减小供电电压偏差的措施
• 减小供电电压偏差是电力公司保证电能质 量的基本任务之一,各个节点的电压偏差 与调压设备、无功补偿设备、运行人员对 电压的监测、管理和调整等有关。 • 具体的措施: • 1.优化系统的负荷分配,降低负荷峰谷差值 • 2.分层、分区、就地平衡无功功率 • 3.合理配置有载调压,推广VQC的应用
• 4.改进电网结构,缩短供电半径 • 5.合理选择监控点,加强电压监测
三.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GB/T15945-2008
• 1.概述 • 2.电力系统频率偏差超标的危害 • 3.电力系统频率偏差的调整和控制
1.概述
• 电力系统的标称频率为50HZ或60HZ
中国和欧洲地区采用50HZ 北美和台湾多采用60HZ 日本采用50HZ和60HZ两种
电力系统采取以下措施防止频率异常: 1. 电力系统留有负荷备用和事故备用容量 2. 在调度所或变电所直接控制用户的符合, 并备有事故拉闸序位表 3. 在电力系统内安装按频率自动减负荷装 置和在可能被解列而功率过剩的地区装 设按频率升高切除发电机等装置
• 注:括号内为IEC推荐的标准 括号内为 推荐的标准
• 3.设备最高电压1200KV修改为1100KV,目前我 国第一条特高压输电线路设备最高电压是1100KV • 4.增加直流额定电压值:1.2V,1.5V • 5. GB 156-2003修改为推荐性标准: GB/T 1562007
3.关注的问题
2.电力系统频率偏差超标的危害
• 电力系统频率变化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 为以下几个方面: • 1.系统频率变化会影响电机的转速和功率变 化 • 2.频率偏差的积累影响电能表计数 • 3.频率降低会导致发电厂和系统的安全运行 • 4.频率过高会引起频率保护跳闸
3.电力系统频率偏差的调整和控制
电力系统在非正常方式下,针对频率异常所采取的调频措 施属于频率控制。
• 1.20KV配电电压等级
• 目的:与10KV相比,解决中压配电容量不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 2.直流输电电压
•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标称电压 +500KV,+800KV。
• 3.特高压输电(330KV-1000KV)
特高压输电系统的标称电压为750KV和1000KV,设备最高电压分别为 800KV和1100KV
• • 交流: 交流:330KV,500KV,750KV,1000KV , , 直流: 直流:+500KV,+800KV
• 3.增加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值
• 风力发电机出口电压均采用690V 风力发电机出口电压均采用
2.与前次国标的主要差异 -与GB 156-2003比较
• 1.去掉20KV括号,增加20KV电压等级的使用力 度 • 2.系统标称电压110KV最高电压修改为126(123) KV,标称电压220KV最高电压修改为252(245) KV,最高电压比标称电压大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