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双机高可用集群还是使用负载均衡集群

合集下载

双机集群方案

双机集群方案

双机集群方案引言随着计算机系统的需求不断增长,单一服务器无法满足高可用性和高性能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双机集群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解决方案。

双机集群通过将两台服务器(通常称为主节点和备节点)连接在一起,实现了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

本文将介绍双机集群方案的基本原理、优势和实施步骤。

基本原理双机集群方案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两台服务器连接在一起,实现故障切换和负载均衡。

主节点负责处理用户请求,而备节点则监控主节点的状态。

当主节点发生故障时,备节点会自动接管原先主节点的工作,确保服务的持续可用性。

在双机集群中,通常使用一个共享存储设备来存储应用程序和数据。

这个共享存储设备可以是一个网络存储设备(如NAS或SAN),也可以是直接连接到两台服务器的磁盘阵列。

两台服务器可以通过网络协议(如NFS或iSCSI)访问这个共享存储设备,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优势双机集群方案具有许多优势,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优势:1.高可用性:双机集群方案提供了高可用性,即使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系统仍然可以继续运行。

这通过备节点自动接管主节点的工作来实现。

2.负载均衡:双机集群方案能够将用户请求均匀地分配给主节点和备节点,以避免单一服务器的性能瓶颈。

3.性能优化:双机集群方案能够通过增加服务器的数量来提高系统的性能。

当负载增加时,可以轻松地添加更多的服务器来满足需求。

4.故障恢复:双机集群方案能够快速恢复系统正常运行的能力。

当主节点发生故障时,备节点会自动接管工作,减少系统停机时间。

实施步骤实施双机集群方案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选型: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双机集群方案。

根据应用程序的类型和规模,选择合适的硬件和软件组件。

2.规划网络架构:设计网络架构,确定主节点和备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连接方式包括冗余网络连接、心跳连接和共享存储设备。

3.安装并配置主备节点:安装操作系统和必要的软件组件,并进行基本的配置。

确保主节点和备节点能够正常通信,并设置故障切换的策略。

双机热备高可用解决方案

双机热备高可用解决方案

双机热备高可用解决方案双机热备高可用解决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服务器高可用性方案,通过将两台服务器配置为主备关系,主服务器负责正常的应用服务处理,备服务器则处于备用状态,随时准备接管主服务器的工作,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双机热备高可用解决方案的构建过程,包括网络配置、数据同步、故障检测和切换机制:1.网络配置:将两台服务器连接到同一个局域网中,并配置相应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确保彼此可以相互通信,建立心跳通道用于主备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2.数据同步:在双机热备方案中,主服务器会不断处理应用请求并生成数据,备服务器需要及时同步主服务器的数据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这可以通过异步数据同步、基于共享存储的数据复制或者数据库复制等方式实现。

3.故障检测:为了及时检测主服务器的状态,可以使用心跳检测机制。

主服务器会周期性地向备服务器发送心跳信号,如果备服务器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主服务器的心跳信号,就会判断主服务器发生了故障。

4.切换机制:当备服务器检测到主服务器故障后,会通过切换机制将自己转为主服务器继续处理应用请求,以确保系统的可用性。

切换机制可以通过改变DNS解析、负载均衡器配置或者通过共享存储等方式实现。

5.故障恢复:一旦主服务器恢复正常,可以通过自动或者手动的方式将主服务器重新接管应用服务,备服务器恢复备用状态。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1.冗余配置: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备服务器来提高系统的冗余度,从而进一步减少系统故障的影响。

2.负载均衡:通过引入负载均衡器来分发应用请求,可以将请求在主备服务器之间平衡分配,减轻服务器的负载。

3.监控和报警:设置监控系统来实时监测服务器的状态,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总结起来,双机热备高可用解决方案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应用服务器高可用性方案,通过主备服务器的配置、网络设置、数据同步、故障检测和切换机制等措施,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保证应用服务的连续性和用户体验。

集群方案分析

集群方案分析

集群方案分析摘要在部分项目实施过程中,用户提出了要求采用“双机”的方案。

目前业内双机技术方案比较多,能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标、用户拥有成本也不相同。

本文试图给出主要技术方案的比较,供项目选型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集群方案;双机技术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4-0183-021 集群的概念计算机集群简称集群是一种计算机系统,它通过一组松散集成的计算机软件和/或硬件连接起来高度紧密地协作完成计算工作。

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可以被看作是一台计算机。

集群系统中的单个计算机通常称为节点,通常通过局域网连接,但也有其它的可能连接方式。

集群计算机通常用来改进单个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和/或可靠性。

一般情况下集群计算机比单个计算机,比如工作站或超级计算机性能价格比要高得多。

按功效,可将集群分为:1)高可用性集群 high-availability (ha) clusters;2)负载均衡集群 load balancing clusters;3)高性能计算集群 high-performance (hpc) clusters;4)网格计算 grid computing。

高可用性集群提供了尽可能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时间、尽可能小的平均故障恢复时间。

在集群内部署冗余设备,当系统中某台机器发生故障时,备用机器立刻启动接管任务。

我们通常说的双机热备就是一种高可用性集群。

负载均衡集群提供了根据各个节点的闲置能力情况,将并发访问分散到各个节点上的功能,以使得集群整体的处理能力最大化,或当个任务的等待时间最小。

高性能集群、网格计算着眼点在于如何将一个大型任务分解到集群的各个节点中协同处理。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天气预报、核试验仿真等。

在我司目前及未来的主要项目中,一般不包含此类大型任务处理的需求,而主要处理多用户并发的小任务。

这些并发小任务处理的性能问题特别适合使用负载均衡集群予以解决。

按照各种集群产品的技术路线,可将集群分为:1)系统层集群系统层集群是集群平台。

Linux平台Apache高可用双机集群Tomcat负载均衡集群配置手册

Linux平台Apache高可用双机集群Tomcat负载均衡集群配置手册

Linux平台Apache双机高可用集群+ Tomcat负载均衡集群配置手册在这个配置手册中,使用的操作系统和软件清单如下:操作系统:RedHat Enterprise Linux AS4 U4 64bit(安装时最好选择完全安装)软件:jdk-1_5_0_15-linux-amd64.binTomcat5.5.26httpd-2.0.63.tar.gzjakarta-tomcat-connectors-jk2-src-current.tar.gzipvsadm-1.24.tar.gzlibnet.tar.gzheartbeat-2.1.3-3.el4.centos.x86_64.rpmheartbeat-pils-2.1.3-3.el4.centos.x86_64.rpmheartbeat-stonith-2.1.3-3.el4.centos.x86_64.rpm因为是linux操作系统,所以在安装软件时请使用对应自己操作系统内核的软件,这是整个集群成功的第一步。

本配置手册中的软件都是对应RedHat Enterprise Linux AS4 U4 64bit 这个版本的软件。

jdk-1_5_0_15-linux-amd64.binJAVA环境包使用的是64位1.5版Tomcat版本为公司指定的5.5版本Apache为2.0.63版jakarta-tomcat-connectors-jk2-src-current.tar.gz是连接Apache和Tomcat的连接插件,具体可以去Tomcat网站上查找下载ipvsadm-1.24.tar.gzlibnet.tar.gz这两个是用于2台Apache服务器虚拟一个IP地址使用heartbeat-2.1.3-3.el4.centos.x86_64.rpmheartbeat-pils-2.1.3-3.el4.centos.x86_64.rpmheartbeat-stonith-2.1.3-3.el4.centos.x86_64.rpm这3个软件是用于2台Apache服务器之间的心跳检测结构图Apache1以以以以以Tomcat1Tomcat2Apache22台Tomcat服务器使用Tomcat软件可以自己做集群,2台Apache服务器需要其他的软件实现虚拟服务器功能,工作站访问虚拟IP地址访问2台Apache服务器,再通过Apache服务器访问Tomcat服务器第3 页总13 页1.安装JAVA环境包1)输入命令:./ jdk-1_5_0_15-linux-amd64.bin执行完毕后,会在当前目录下生成一个JDK-1.5.0_15的文件夹2)在 /usr/local/下新建一个名字为JAVA文件夹,将个JDK-1.5.0_15的文件夹拷入到该文件夹下3)设置环境变量。

高可用性方案

高可用性方案

高可用性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于计算机系统的高可用性要求越来越高。

高可用性方案是指在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配置硬件和软件的方式,以达到减少系统故障或服务中断时间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高可用性方案。

一、冗余备份冗余备份是一种常见的高可用性方案,通过将系统组件复制多份,并将其配置在不同的物理位置,以防止个别组件故障导致整个系统的中断。

常见的冗余备份方案包括主备份和集群。

主备份是指将系统的主要组件和数据复制到备份设备上,在主设备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份设备上继续提供服务。

这种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系统中断时间,并且实现快速自动切换。

集群是指将多台服务器组成一个集群,在集群内实现资源共享和故障转移。

当集群中的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其他服务器可以接管其任务,保证系统的持续运行。

集群方案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二、负载均衡负载均衡是一种通过分发系统的负载来实现高可用性的方案。

负载均衡可以将请求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以避免单个服务器过载。

常见的负载均衡方案包括DNS负载均衡和硬件负载均衡。

DNS负载均衡是指通过DNS服务器将请求分发到不同的服务器上。

当用户访问一个域名时,DNS服务器会根据一定的策略将用户的请求转发到不同的服务器上。

这种方案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性能。

硬件负载均衡是一种通过使用专门的硬件设备来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案。

这种方案可以有效地分发系统的负载,并且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特点。

三、容灾备份容灾备份是一种通过配置备份系统来实现高可用性的方案。

容灾备份可以将主要系统的备份数据和配置文件存储在其他位置,以防止主要系统发生故障时数据的丢失。

常见的容灾备份方案包括远程备份和异地备份。

远程备份是指将数据和配置文件复制到远程的备份系统上。

当主要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从备份系统恢复数据,并继续提供服务。

这种方案可以减少数据的损失,并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系统。

异地备份是指将备份系统部署在与主要系统不同的地理位置。

集群和双机的区别

集群和双机的区别

集群存储软件与双机热备的性能对比集群存储软件是几乎和双机热备一同产生的技术,但是为什么在市场占有率上失去了优势,这是一直都在探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了解下集群存储软件的相关知识。

在双机热备应用方面,有两大类软件产品。

一类是双机软件(HA),另一类则称作集群存储软件(Cluster),这两类软件是有差异的。

它们都是为实现系统的高可用性服务的,都解决了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由其他服务器接管应用,从而持续可靠地提供服务的问题。

它们都是通过心跳技术在进行系统检测。

但是,双机软件只能支持两台服务器以主从方式或互备方式工作。

而集群存储软件除了支持双机工作外,还可以支持多台服务器(Multi Node)工作,同时部署多个应用,并在多个服务器间灵活地设置接管策略。

在两种情况下需要使用集群存储软件:一是有超过两个应用,本身就需要部署三台或更多的服务器。

二是只有两个应用,但每个应用的负载均较大,不宜采用双机互备的方式,而是需要由第三台服务器来作为这两个应用的备机。

一般地讲,集群存储软件具有更多的技术含量,具备更高的可靠性。

同时,往往价格(平均到每台服务器)也高于双机软件。

在选择产品时,应根据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最理想的方式,则是在应用数量少、负载不是很大时先使用双机软件,然后在应用数量增多、负载增大时平滑过渡到集群存储软件。

双机备份和集群的原理与比较什么是双机热备?所谓双机热备就是使用互为备份的两台服务器共同执行同一服务,其中一台主机为工作机(Primary Server),另一台主机为备份机(Standby Server)。

在系统正常情况下,工作机为应用系统提供服务,备份机监视工作机的运行情况(工作机同时也在检测备份机是否正常),当工作机出现异常,不能支持应用系统运营时,备份机主动接管工作机的工作,继续支持关键应用服务,保证系统不间断的运行。

什么情况下需要采用双机热备?用户可以根据系统的重要性以及终端用户对服务中断的容忍程度决定是否使用双机热备。

服务器集群与负载均衡

服务器集群与负载均衡

服务器集群与负载均衡在当今的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应用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服务器性能和可用性的要求也日益苛刻。

单台服务器往往无法满足所有需求,因此我们需要构建服务器集群来提高服务性能和可用性。

而为了使集群能够有效地处理不断变化的负载,我们还需要引入负载均衡机制。

一、服务器集群服务器集群是由多台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这些服务器通常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但共同作为一个整体来提供服务。

集群内的服务器通过高速网络互连,并共享资源和负载。

这种架构可以显著提高服务器的性能、可扩展性和可用性。

服务器集群的主要优点包括:1、性能提升:通过多台服务器的协同工作,可以处理大量并发请求,提高整体性能。

2、可扩展性:集群可以方便地增加或减少服务器数量,以适应业务需求的变化。

3、可用性:当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其他服务器可以接管其任务,从而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二、负载均衡负载均衡是一种技术,它通过在多个服务器之间分配网络流量,以平衡各服务器的负载。

这可以确保每个服务器都尽可能地利用其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体性能。

负载均衡器可以位于客户端与服务器集群之间的网络中,也可以部署在服务器集群内部。

它可以根据各种因素(如服务器的负载、响应时间等)来动态地分配流量。

负载均衡的主要优点包括:1、提高性能:通过将负载分配给多个服务器,可以显著提高整体性能。

2、容错能力:当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负载均衡器可以将其从负载分配中移除,从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灵活性:负载均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配置,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

三、总结服务器集群和负载均衡是构建高效、可扩展和可靠的大型系统的关键技术。

通过将多台服务器互连并分配负载,我们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性能、可扩展性和可用性。

在构建现代互联网应用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使用这些技术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

Web服务器集群的负载均衡算法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单个Web服务器已经难以应对大规模的网络流量,因此需要使用Web服务器集群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双机热备、冷备,负载均衡

双机热备、冷备,负载均衡

双机热备、冷备,负载均衡
双机冷备双机热备集群和双机负载的区别
1. 冷备:定时将数据备份至备份服务器或目标硬件,出现故障时不会自动接管,需手动启硬件和服务
2. 热备:实时/计划将数据备份至目标端,在源端发生故障时,自动接管业务服务(针对同一个服务,永远是一个工作,一个停止);是性价比比较高的解决方案(如Rose双机)
3. 负载均衡:两台服务器的服务都是启动的状态,通过前段硬件来分配访问队列,其中一个故障,另一个自动接管,业务不中断;方案通常比较昂贵数十万左右。

(普遍是针对应用服务,数据库负载均衡因接口不同,无通用版本。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双机高可用集群还是使用负载均衡集群
北京麒麟博峰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11月
1
目录
第一章问题描述 (1)
第二章基本的技术知识 (1)
2.1.HA高可用集群 (1)
2.2.Load Balance负载均衡集群 (2)
第三章该使用哪种集群 (3)
I
第一章问题描述
系统工程师通常会对如何使用HA高可用集群,即“双机”,和负载均衡集群,比如KYLIN Netsphere等负载均衡设备,产生疑惑不解,通常在构筑服务器集群的时候,不合理的设计造成系统的整体效率不高、设备浪费或者维护的不便利,本文试图用最简单的方式解惑。

要解决这些问题,不惑者需要正确自我解答以下问题:
1.系统的并发是否是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
2.以后并发用户会不会急剧增长?
3.运营的软件是否是一个标准的三级架构或者多级架构(N-Tier)?
4.运营的软件的端口是否对应不同的业务?
5.不同的业务软件是否运行在不同的服务器设备上?
6.资金是否成为问题?
第二章基本的技术知识
2.1 HA高可用集群
HA(单字母发音, H A 不是“哈”)高可用集群主要是为了“保护”“特定资源”所开发的一种集群技术,这里所说的“特定资源”包含以下内容:
1)进程;
如果进程被杀死,即从系统角度上看,该进程没有了,那么,HA可以及时发现,并在
另外一个地方将部署好的进程启动;如果该进程僵死,即不工作了,可能由于软件设计
的不好,出现了死循环或者其他原因,但该进程还存在,这时HA是不能发现的,所以,有时候即使进程不响应了,HA并没有切换;
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依靠应用软件提供监控接口,并将该接口公布给HA开发商。

我们
在市场中发现有些厂商的基于数据库的特别好使,有些公司的产品出现同样状况时却像
傻子一样,这个可能是不同的HA厂商和数据库厂商合作的深浅度有关。

2)网卡;
如果网卡完全挂掉,HA是可以发现并采用行动,但是工作的不正常,这种情况HA可
能不能发现,尤其是抖动的情况发生;
3)存储;
1
方案应用部存储挂掉了,可以监控到,但是某个扇区出现写错误,则不能发现,除非应用软件有对
外有接口和HA能拿到这个接口;
4)主机;
主机挂掉,HA必须能监控,否则,就退货。

HA是一个纯软件的产品,其部署不需要单独的一台服务器,而只需要将其不同平台的软件配对正常安装即可。

根据HA宣称的部署模式,可以1+1(双机)、N+i多备、环备等策略。

无论哪种部署模式,备机上的保护的资源永远不会工作,也就是说,HA最基本的部署模式是主备模式(Active/Standby或称Active/Passive),所谓的主主模式,实际上是在另外一套设备上跑“不同的应用”,Mysql、Oracle等数据库,虽然是同一个运营程序,但是其通过不同的服务实例(数据库)实现区分不同的应用。

HA集群要求集群内的服务器硬件的相似度要几乎达到100% 。

2.2 Load Balance负载均衡集群
Balance(KYLIN Netsphere)负载均衡器实现负载均衡集群。

Load
以Web Server为例,如果有10000个对一台Web Server的访问,而该服务器只能支撑4000个,这个支撑的概念是从CPU负荷、网卡吞吐和内存使用等情况综合得到的,如何保证还有6000人的访问?我们可以再增加2台服务器,这样就可以。

不过,这里有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每台服务器都有一个IP地址,比如如果是在一个学校了,你可以让大一大二访问A,大三大四访问B,研究生访问C,这样也许可行,但如果面对公众用户,怎么办?这仅仅是一个问题,如果大一大二的服务器坏了,怎么办?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之一就是使用虚拟IP( VIP)技术,该IP统一对外服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研究生都可以访问这个IP地址,确保管理上的方便。

负载均衡集群就是透过这个VIP,将上述种类的应用服务器统一管理,即做成一个“集群”,或者说成为一个“工作组”,其实这几个概念都是一样的。

但必须强调,集群内的每台应用服务器包含的对外服务要绝对的、完全一样,即完整克隆,否则访问就会出错。

但是,这里只是要求的是特定的服务,并不要求服务器完全的相同,甚至一点都不同都行,比如一台Unix服务器和一台PC服务器,只要上面部署的应用相同。

不过,上面部署的应用种2
方案应用部
类,并非说,A机和B机完全一样,如果有多个集群组比如集群X和集群Y,A/B/C可以同时属于集群X,B/C可以属于集群Y,但是,由于两个集群在B/C上有重叠,我们要确保两个集群的应用在这个B和C上的协议和端口不能完全一样,否则将运行不了。

如果集群内一台服务器挂掉,则集群可以自动将这台服务器从集群中移出,而不会将客户的访问转发到已经损坏的设备上,这点处理,和HA有点相似。

判断如何挂掉,一般采用以下:
1)对主机的Ping;
2)对协议端口的打开测试;
3)对应用的跟踪;
4)对服务进程的监控;
负载均衡集群作为系统的咽喉,是关键中的关键,所以,KYLIN Netsphere负载均衡器内嵌了一个对自己应用进程管理的小型高效HA软件,其可以及时地发现自己的问题,而将集群服务切换到另外一台KYLIN Netsphere负载均衡器上。

第三章该使用哪种集群
我们把应用服务器的应用种类分成:主动式、被动式。

主动式是指,进程一启动其就开始不停的工作,比如备份软件等,只有管理员对其访问;而被动式是指,进程一启动,就开始等待外界的访问,比如Web Server、Media Server等,其会接受大量的访问。

特别的,我们对数据库服务器也进行了划分:事物处理和只读服务。

事物处理指在访问的SQL语句中,有Insert/update/select等操作,而只读的SQL语句则只有select。

所以,如果是从保护的角度看,则应选择HA高可用集群,但如果是被动式应用服务器或者是只读服务的数据库服务器,那么,就应该选择负载均衡集群了。

当然,不管技术如何把关,总之还要看看老板口袋里有多少钞票,在负荷量不是很大,老板又不能多拿出几万块钱,我想,上HA集群或者上“人工智能”集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如果当初预算几十万的负载均衡设备,现在削减预算,那么,价格便宜量又足的KYLIN Netsphere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