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和核酸
简述核酸和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简述核酸和蛋白质代谢的相互关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核酸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有机物质,它由核苷酸构成,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元。
核酸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
核酸在细胞内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它们可以携带遗传信息,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等过程。
蛋白质则是细胞内最重要的有机物质之一,是生命体内各种生物学功能和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蛋白质合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需要核酸的介入才能完成。
在细胞内,RNA起着传递DNA信息的作用,RNA通过转录过程将DNA上的遗传信息转换成RNA信息,然后RNA将这些信息传递给细胞内的核蛋白合成机器,进而合成蛋白质。
核酸代谢和蛋白质代谢是密切相关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
在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核酸还可以调控蛋白质的合成。
在细胞内,存在着一些特殊类型的RNA,如miRNA和siRNA等,它们能够通过靶向特定基因的mRNA,抑制或促进这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这种核酸介导的蛋白质合成调控,使得核酸和蛋白质代谢之间形成了一种复杂的调控网络。
核酸代谢和蛋白质代谢还存在着其他相互关系。
核酸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mRNA的降解速率,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水平;而蛋白质也可以参与核酸的合成和修复过程。
这些相互关系构成了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调节机制,维持了细胞内生物学功能的正常运行。
第二篇示例:核酸和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两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们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中密不可分。
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负责信息的传递和储存,而蛋白质则是生物体内的最重要的功能分子,承担着多种生物过程中的功能。
核酸和蛋白质之间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相互转化,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着生物体内的代谢平衡和生物功能的正常进行。
核酸的合成过程称为核酸代谢,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称为蛋白质代谢。
核酸和蛋白质的代谢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相互依赖。
1.3 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

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第三节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一、蛋白质:(一)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及其种类1.结构通式:2.组成元素:C、H、O、N,有的还含有P、S等。
3.结构特点(1)氨基和羧基的数量:每个氨基酸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2)氨基和羧基的连接位置: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3)氨基酸不同的决定因素:R的不同。
(4)种类:约20种,根据能否在人体内合成可分为必需氨基酸(8种,婴儿9种(组氨酸))和非必需氨基酸(12种)。
(二)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1.脱水缩合的过程(1)过程:脱水缩合,场所为核糖体。
(2)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肽键(3)H2O中各元素的来源:H来自—COOH和—NH2,O来自—COOH。
(4)肽的名称确定:一条多肽链由几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就称为几肽。
2.蛋白质的结构层次氨基酸多肽蛋白质3.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1)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2)肽链的数量及其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的不同。
(三)蛋白质的功能(连线)(四)蛋白质的相关计算(1)链状肽: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
环状肽:氨基酸数=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
(2)每条肽链中至少含有 1 个游离的—NH2和1 个游离的—COOH,分别位于肽链的两端。
游离氨基数或羧基数=肽链数+ R基中的氨基数或羧基数。
(3)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水分子数×18-二硫键数×2(4)蛋白质中原子数的计算N原子数=氨基酸分子数+R基上的N原子数。
O原子数=氨基酸分子数×2-脱去的水分子数+R基上的O原子数。
C原子数=氨基酸分子数×2+R基上的C原子数。
H原子数=氨基酸分子数×4-脱去的水分子数×2-二硫键数×2+R基上的H原子数。
(五)蛋白质的鉴定(1)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2)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 的NaOH;B液:0.01g/mL 的CuSO4)(3)注意事项:①先加A液1mL 摇匀,再加B液4 滴(4)颜色变化:浅蓝色变成紫色。
蛋白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

蛋白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蛋白质和核酸是生命体的两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们在生命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蛋白质和核酸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纳米级生物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蛋白质和核酸的相互作用。
一、蛋白质与核酸之间的主要相互作用方式蛋白质和核酸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蛋白质和DNA之间的结合,另一种是蛋白质和RNA之间的结合。
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到DNA或RNA上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大部分都是通过蛋白质上的特定结构域与DNA或RNA上的特定序列结合的。
在DNA结合蛋白质中,有一类小分子DNA结合蛋白质,如转录因子、重复靶向蛋白等。
这些蛋白质通过它们的DNA结合域、融合域或其他结构域与DNA序列特异性结合,并通过这个结合与其他蛋白质或RNA形成复合物,调控基因的表达。
例如,转录因子结合到DNA上,可以促进或抑制RNA聚合酶的结合,控制转录过程的启动或终止。
RNA结合蛋白质根据它们结合到mRNA、rRNA或tRNA上,有不同的功能。
例如,核糖体蛋白质与rRNA结合,参与蛋白质合成;mRNA结合蛋白质则参与转录后的RNA运输、加工和翻译等过程。
二、蛋白质与核酸之间的生物学意义蛋白质与核酸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生命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和DNA的结合调控基因的表达,是生物体在特定环境中进行适应和应对的重要手段。
在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同的蛋白质通过结合到DNA上,控制染色体的组装、拆卸和复制,并行使它们在细胞分裂和有丝分裂中的生物学功能。
另外,蛋白质对DNA的结合还可以保护DNA免受损伤和氧化。
在DNA损伤时,紫外线激活DNA复制蛋白质会结合到受损DNA上,在修复和复原DNA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细胞代谢过程中,RNA蛋白质输运复合物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mRNA 结合蛋白质能够促进mRNA的稳定和保存,在细胞周期中对基因表达起到调控作用。
高一生物蛋白质与核酸的知识点

高一生物蛋白质与核酸的知识点蛋白质与核酸是生物体内两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们在生物体内担负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为广泛存在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基础,而核酸则是构成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下面将详细介绍蛋白质与核酸的相关知识点。
一、蛋白质的概念和结构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经肽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是生物体内最为重要的有机物之一。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功能,如构成细胞和器官的结构材料、参与物质运输和储存、催化生化反应、免疫防御等。
蛋白质的结构包括四个层次: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是指氨基酸通过氢键形成的α-螺旋和β-折叠,三级结构是指蛋白质链的空间折叠形态,四级结构是指多个蛋白质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蛋白质复合物。
二、核酸的概念和结构核酸是由核苷酸经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物,是生物体内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分子。
核酸分为DNA(脱氧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
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RNA则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mRNA、tRNA和rRNA等。
核酸的结构包括三个部分:碱基、糖和磷酸。
碱基是核酸的核心成分,包括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和尿嘧啶(U)五种,它们通过氢键相互配对形成双螺旋结构。
三、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
在细胞核中,DNA通过转录过程转录成mRNA,mRNA带着遗传信息离开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在细胞质中,mRNA通过翻译过程转化成氨基酸序列,进而合成蛋白质。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一个高度协调的过程,涉及到多个蛋白质和RNA分子的参与。
四、核酸的复制和转录核酸的复制是指DNA分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通过复制过程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复制过程是通过DNA聚合酶酶催化下进行的,每个DNA链作为模板合成一个新的DNA链,最终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核酸与蛋白质相互作用

核酸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生物体内,核酸与蛋白质是两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们的相互作用在细胞的正常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核酸主要通过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来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而蛋白质则通过与核酸相互作用来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实现。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介绍核酸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一、基础概念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形成的生物大分子,包括DNA(脱氧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类型。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在细胞内,核酸负责存储和传递遗传信息,而蛋白质则负责细胞代谢、信号传导和结构支持等多种功能。
二、核酸与蛋白质的结合方式1. 电荷相互作用:核酸和蛋白质都带有电荷,它们之间可以通过静电作用力相互结合。
主要有两种方式,即亲和吸附和静电直接作用。
亲和吸附是指蛋白质通过与核酸特定区域的结合域相互作用,从而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静电直接作用则是指核酸和蛋白质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和静电排斥力之间的平衡,从而形成局部的结合。
2. 氢键形成:氢键是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氧、氮等非金属原子之间的键。
核酸和蛋白质都含有含氮和氧原子的官能团,通过氢键可以形成相互作用。
氢键的形成对于核酸和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3. 疏水效应:核酸在水中形成的双螺旋结构具有疏水性,而蛋白质的结构中也存在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
在水中,核酸和蛋白质会通过疏水效应来相互结合,并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三、核酸与蛋白质的相互调控作用核酸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在细胞的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转录调控:转录是指DNA合成RNA的过程。
转录调控是指在转录过程中,核酸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调控基因的转录水平。
这种调控方式包括转录因子与DNA结合、转录抑制子与转录因子竞争结合等。
2. 翻译调控:翻译是指RNA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在翻译过程中,核酸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调控蛋白质的合成水平。
这种调控方式主要通过核酸序列与蛋白质结合来实现。
蛋白质跟核酸

基因表达的调控
核酸通过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调控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功能 和发育。
细胞信号转导
某些核酸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参 与细胞信号转导过程,影响细胞 生长、分化和凋亡。
03
蛋白质与核酸的比较
组成上的比较
01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生物大 分子,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和功 能,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物 质。
核酸分子通常以单链形式存在, 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形成双链结
构。
双螺旋结构
DNA通常以双螺旋结构存在,这 种结构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和碱基 之间的氢键形成。
三螺旋结构
某些情况下,DNA可以形成三螺旋 结构,这种结构由三条链和碱基之 间的氢键形成。
核酸的功能
遗传信息的载体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或合成 蛋白质。
蛋白质跟核酸
• 蛋白质 • 核酸 • 蛋白质与核酸的比较 • 蛋白质与核酸的相互关系 • 蛋白质的组成
01
02
03
氨基酸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大分子化合物,常见的有 20种氨基酸,通过肽键连 接成肽链。
肽键
连接氨基酸的化学键,具 有极性,是蛋白质一级结 构的主要化学键。
生物检测
蛋白质和核酸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以用于生物 检测中的标记和识别,为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 技术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04
蛋白质与核酸的相互关系
蛋白质对核酸的影响
蛋白质是核酸的合成和复制过程中的 重要调节因子,可以影响核酸的转录 和复制过程,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蛋白质可以与核酸结合,形成复合物 ,对核酸的结构和稳定性产生影响, 从而影响核酸的功能。
蛋白质和核酸化学PPT课件.ppt

▪ 2. 用凯氏微量定氮法测得0.2ml血清中含
氮2.1mg,问100ml血清中含蛋白质多少克?
二、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 20标准氨基酸 ▪ 氨基(-NH2)和羧基(-COOH)
COOH H2N—Cα—H
R
不带电形式
COO+H3N—Cα—H
2.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蛋白质的空间
结构一旦改变 就会影响蛋白 质的生物活性。
▪ (如右图)牛
核糖核酸酶的 空间结构与功 能。
•牛脑海绵状病,简称BSE。1985年4月,医学家 们在英国发现了一种新病,专家们对这一世界 始发病例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于1986年11 月将该病定名为BSE,首次在英国报刊上报道。 •食用被疯牛病污染了的牛肉、牛脊髓的人,有 可能染上致命的克罗伊茨费尔德—雅各布氏症 (简称克-雅氏症),其典型临床症状为出现 痴呆或神经错乱,视觉模糊,平衡障碍,肌肉 收缩等。病人最终因精神错乱而死亡。 医学 界对克-雅氏症的发病机理还没有定论,也未 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1)
(2)
(二)
一级结构是空间结构的基础。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蛋白质的一级 结构一旦确立,其空间结构以及生理功能也基本确立。
四、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 多肽链需通过各种方式卷曲成特定的空间
结构。蛋白质肽链通过折叠、盘曲,使分 子内部原子形成一定的空间排布及相互关 系,称为蛋白质的构象,即空间结构。
(2)分子病
——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与 正常有所不同的遗传病。
镰状细胞贫血(sick-cell anemia) 从患者红细胞中鉴定出特异的镰刀型或月牙型细胞。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结构和功能蛋白质和核酸是细胞中两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们在生命起源和演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结构和功能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结构和功能。
一、蛋白质的化学结构与功能1.1 蛋白质的化学结构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链接而成的线性多肽,其中每个氨基酸分子有自己的化学结构,包括α-氨基酸、β-氨基酸等等。
常见的α-氨基酸有20种,在不同的蛋白质中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可以形成不同的蛋白质。
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即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是氢键作用下的螺旋状或β-折叠状分子链,三级结构是由氢键、离子键、氢结合、疏水作用等多种非共价力相互作用所维持的三维结构,而四级结构是由两个或多个具有独立生物活性的多肽链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物。
1.2 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是细胞和生命体系的基础组成部分,在生命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蛋白质的功能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控制基因表达、构建细胞骨架、调节代谢和能量代谢等多种机制发挥作用。
蛋白质作为酶可以在细胞代谢、免疫反应和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谷氨酸脱氢酶、葡萄糖氧化酶等酶就是在控制代谢反应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蛋白质。
蛋白质还可以作为携带物质得到利用,如血红蛋白携带氧分子,白蛋白携带脂溶性物质等。
此外还可以构建细胞骨架、参与免疫反应等。
二、核酸的化学结构与功能2.1 核酸的化学结构核酸是由核苷酸单元组成,是基因信息的储存、复制、转录和翻译的重要分子。
核苷酸由五碳糖、硫酸基和核苷酸碱基组成。
在DNA中,五碳糖为脱氧核糖,硫酸基为磷酸,碱基包括腺嘌呤、胞嘧啶、鸟嘌呤、脱氧胸腺嘧啶四种;在RNA中,五碳糖为核糖,硫酸基为磷酸,碱基包括腺嘌呤、尿嘧啶、鸟嘌呤、胸腺嘧啶。
核酸分为DNA和RNA两种,它们的分子结构有所不同。
DNA是双螺旋结构,由两个互补的链通过氢键相互配对而形成的,其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通过两条氢键相连,鸟嘌呤与胞嘧啶则通过三条氢键相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一、氨基酸缩合的反应规律1.两分子间缩合2.分子间或分子内缩合成环3.缩聚成多肽或蛋白质特别提醒氨基酸缩合机理为:,脱去一分子水后形成肽键(),肽键可简写为“—CONH—”,不能写为“—CNHO—”。
二、盐析、变性和渗析有何区别其特点分别是什么特别提醒①利用渗析和盐析可以分离、提纯蛋白质。
②利用蛋白质的变性可以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还可以将动物的皮加工成皮革等。
三、焰色反应、显色反应、颜色反应的比较反应只能鉴别含苯环的蛋白质。
四、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的常用方法1.检查有机物的溶解性:通常是加水检查,观察其是否能溶于水。
例如,用此法可以鉴别乙酸与乙酸乙酯、乙醇与氯乙烷、甘油与油脂等。
2.检查液态有机物的密度:观察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水中浮沉情况可知其密度比水的密度是小还是大。
例如,用此法可以鉴别硝基苯与苯、四氯化碳与1-氯丁烷等。
3.检查有机物燃烧情况:如观察是否可燃(大部分有机物可燃,四氯化碳和多数无机物不可燃);燃烧时黑烟的多少(可区分乙烷和乙炔、乙烷和苯、聚乙烯和聚苯乙烯等);燃烧时的气味(如识别聚氯乙烯、蛋白质)。
4.检查有机物的官能团:思维方式为官能团―→性质―→方法的选择。
常用的试剂与方法见下表。
类型1 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例1据最新的美国《农业研究》杂志报道,美国的科学家发现半胱氨酸能增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力,对控制艾滋病病毒的蔓延有奇效。
已知半胱氨酸的结构简式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半胱氨酸属于α-氨基酸B.半胱氨酸是一种两性物质C.半胱氨酸可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一种碱性气体D.两分子半胱氨酸脱水形成的二肽结构简式为答案D解析本题以半胱氨酸为信息载体考查α-氨基酸的判断、氨基酸的化学通性及二肽的形成原理(羧基脱掉羟基,氨基脱掉氢原子,结合形成肽键)。
通过概念很容易判断出A、B 项正确;C项的反应可生成氨气,正确;D项违背了二肽的形成原理。
类型2 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例2 A、B两种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相同,都可用CaHbOcNd表示,且a+c=b,a-c=d。
已知:化合物A是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B是一种含有醛基的硝酸酯。
试回答:(1)A、B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2)光谱测定显示,A的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甲基,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谱测定显示,B的烃基中没有支链,则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5H9O4N(2)(3)OHC—(CH2)4—O—NO2解析由题意知A为α-氨基酸,其氮原子数d=1,B结构中有—CHO和—O—NO2两个官能团,氧原子数c=4,由题干条件可推知a=5,b=9,可得分子式为C5H9O4N;由此分子式可推知,A必为二元羧酸形成的氨基酸,其结构中无甲基,故碳链必为直链,羧基在两端;同样B中的烃基没有支链,且—CHO和—O—NO2两个官能团必然在分子结构的两端,B亦为直链结构。
类型3 蛋白质的性质例3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由多种α-氨基酸加聚而生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通常用酒精消毒,其原理是酒精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C.浓的Na2SO4溶液能使溶液中的蛋白质析出,加水后析出的蛋白质又溶解,但已失去生理活性D.鉴别织物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采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答案BD解析氨基酸生成蛋白质发生的是脱去水分子的缩聚反应,而不是加聚反应,故A项错误;无论何种形式的消毒,其原理都是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失去原有生理活性(死亡),故B项正确;盐析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故C项错误;“人造丝”的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D项正确。
1.在临床上解救Cu2+、Pb2+、Hg2+等重金属盐中毒的病人时,要求病人服用大量含蛋白质丰富的生鸡蛋、牛奶或豆浆等。
为什么点拨生鸡蛋、牛奶、豆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重金属离子破坏这些食物中的蛋白质,而减少对病人本身蛋白质的损伤。
2.医院中一般使用酒精、蒸煮、高压和紫外线等方法进行消毒杀菌,为什么点拨酒精、蒸煮、高压和紫外线等方法都可以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细菌。
3.松花蛋的腌制原理是什么点拨在鸭蛋或鸡蛋外壳包一层熟石灰与麦壳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显碱性,使蛋白质变性而凝结。
1.D 点拨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有C、H、O、N。
2.A 点拨蛋白质的基本单元氨基酸是靠形成肽键联系在一起的。
3.B 点拨蛋白质的盐析与变性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盐析是溶解度降低,属于物理变化;变性是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改变,是化学变化。
4.C 点拨蛋白质的变性是蛋白质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等作用下,性质改变而凝结。
5.D 点拨二者缩合成二肽时,即可以自身缩合,也可以二者之间缩合。
两者缩合,顺序不一样,产物也不一样。
6.这种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2×32%=10 000。
1.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有( )答案 AB解析 学生对性质不清楚,没有想到其分子中还存有—NH 2(碱性基因),并且从—COONa 部分看为弱酸盐。
它与盐酸的反应为:2.某期刊封面上有一个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如下图所示。
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键,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模型图可代表一种( )A.氨基酸 B.醇钠 C.卤代羧酸 D.酯答案A3.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会使蛋白质变性,因此生吃鸡蛋比熟吃好B.蛋白质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鸡蛋清中加入食盐,会使蛋白质变性D.天然蛋白质中仅含C、H、O、N四种元素答案B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B.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C.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蔗糖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答案D解析石油裂解可得到乙烯,不能得到氯乙烯,A错;油脂不含氮元素,不可能得到氨基酸,B错;烷烃中的甲烷不含碳碳单键,C错。
5.误食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下列措施中不能用来解毒的是( )A.服大量鸡蛋清 B.服用豆浆 C.喝大量牛奶 D.喝盐开水答案D解析重金属盐可使蛋白质变性,服用蛋白质可解人体重金属盐中毒。
6.百服宁口服液为解热镇痛药,主要用于治疗头痛、发烧。
其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该有机物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8H10NO2B.该有机物属于α-氨基酸C.其属于α-氨基酸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D.该有机物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答案D解析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9NO2;该有机物中无羧基,不是氨基酸;其属于α-氨基酸的同分异构体,应为;因含酚羟基,故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7.某蛋白质充分水解后,能分离出有机物R,R可与等物质的量的KOH或盐酸完全反应。
3.75 g R可与50 mL 1 mol·L-1的NaOH完全中和,则R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A解析有机物R与KOH或HCl反应时为等物质的量完全反应,说明R分子中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此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M=错误!=75,通过式量分析:75—16(—NH2)—45(—COOH)=14(CH2)说明含有一个残基,则R的结构简式为,故选A。
8.做以下实验可证明氨基乙酸晶体中,同时存在羧基和氨基,请填空。
(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蒸馏水,再加入1滴极稀的烧碱溶液,在此溶液中加入两滴酚酞试液,此时溶液稍显粉红色,然后加入一小粒氨基乙酸晶体,溶液的粉红色褪去。
说明氨基乙酸分子中有________基,显示出了________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样在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及1滴稀盐酸,使溶液稍显红色,然后加入一小粒氨基乙酸晶体,溶液由红色转变为紫色,说明了氨基乙酸分子中有________基,显示出了________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羧酸(2)氨碱9.(1)蛋白质溶液中含杂质Cl-,有人用滴加AgNO3溶液的方法除去其中的Cl-,他这样做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淀粉和蛋白质的混合液,要把蛋白质和淀粉分离开,可向溶液中加入大量固体________,蛋白质因________而沉淀析出,从而使蛋白质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
答案 (1)AgNO 3是重金属盐,加入AgNO 3能使蛋白质变性,达不到除杂的目的(2)(NH 4)2SO 4或Na 2SO 4 盐析10.某有机物含有C 、H 、O 、N 四种元素,图为该有机物的球棍模型。
(1)该有机物的化学式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2)该有机物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填编号)______;①水解 ②加聚 ③取代 ④消去 ⑤酯化(3)该有机物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5H 11NO 2 CH 3CH 2CONHCH 2CH 2OH(2)①③④⑤(3)CH 3CH 2CONHCH 2CH 2OH +H 2O ――→一定条件下CH 3CH 2COOH +H 2NCH 2CH 2OH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1.关于氨基酸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氨基酸都是晶体,一般能溶于水B.氨基酸都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D.天然蛋白质水解最终可以得到α-氨基酸、β-氨基酸等多种氨基酸答案D解析氨基酸熔点较高,室温下均为晶体,一般能溶于水而难溶于乙醇、乙醚;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氨基酸分子间能发生成肽反应,但氨基酸都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种α-氨基酸。
2.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B.皮肤不慎沾上浓硝酸而呈现黄色C.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析出D.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植物种子答案A解析逐一分析各选项所列过程的实质,以有无新物质生成来区别是否为化学变化。
A 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是盐析过程,析出的蛋白质性质并无变化,即没有新物质生成,析出的蛋白质加水,仍能溶解,A项不是化学变化;B项皮肤不慎沾上浓硝酸显黄色属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是化学变化过程;C项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析出沉淀是因为蛋白质变性,属化学变化;D项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杀灭种子上的细菌和微生物,即:使这些生物体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反应,是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