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指标分析
内蒙古沿黄经济带经济增长态势分析

马瑞:内蒙古沿黄经济带经济增长态势分析区域与城市经济内蒙古沿黄经济带经济增长态势分析马瑞(河套学院经济管理系内蒙古西部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摘要]文章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总量、人均GDP、进出口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内蒙古沿黄经济带7个盟市的经济增长状态,并提出了相应的高质量发展建议。
认为沿黄经济带发展应逐步,稳扎稳打,先分后整,求存异;共同推经济带的内向和外向发展,形成产业集聚圈;人才,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效率,进行创新发展,增加产品技量,调整和前进并行。
[关键词]经济带;经济增长;人均GDP[DOI]10.13939/ki.zgsc.2021.18.04712010年,内治委、政府从出发,为了加快内经济发展,提出以呼包鄂为核心的交通干线的设计,其经济带内含盟市。
经济带的发展落实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沿经济带城市经济增长态势进行充分的分析与研究,能为沿经济带的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一些,通分析,调盟市的产业、经济发展方向等,围绕盟同的势建设经济带,逐步实现高地,实现高发展。
试图通过一些经济指标对经济带内的盟市进行分析,发现并剖析其中的问题,各盟同的特色,协调发展盟市,更好经济带建设。
2内蒙古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态势内蒙古沿黄经济带内含7个盟市,我们通过查找相关数料,进行分析比较,对此提出相关推经济带的发展。
22呼和浩特市经济增长态势分析作为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在不断规划中逐步成长,尤其年着“”“四”规划的实施,呼和浩特要发挥其核心辐射作用%经查找资料知,自2009年始,年内呼和浩特值稳步,畫长态势处于向好的趋势。
经济增长速度分别在2009年、2011年、2017年有所转变,尤其2017年在供给侧结构的实施下,市委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使呼和浩特经济发展有一的定位。
从产业,由表1知:自2009年,呼和浩特业比重分布为“一”,其是2014年后,第一业和业比例,身业比例在逐步升高,是年着“”“四”划的实施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再加之呼和浩特的位置因素,使其第三产业的比例一大,然而自2014年之后GDP增长率呈现的走向,业好,可能和国内多变的经济形势有关。
内蒙古各盟市综合经济实力分析

孟军“十五”以来,逡蒙古经济社会持续快速毽康发浸,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2007年全区生产总德达到7761.8亿元,年均增长17.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2214元,年均增长16。
7%。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均达到l l%。
虽然蠹蒙吉经济有了长是的发震,懿各令紧泰的发展状况却各不相同,如何正确综合的评价备盟市的经济状况,是关系各个蘧市今螽发展的嚯曦,是关系内蒙吉经济今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各盟市经济进行综合实力的分析,进而寻求其发展规律,为各个鼗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见鹪。
一、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的选取l、评价努法的选取如何科学、综合得评价~个地区的经济实力是统计界十分关注的游题,提荚文献瞧撵出了各其特色酶方法。
符别在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上仍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方法。
但随着多元统计方法的推广和普及,主成分分析方法所建立的综合评价函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
该方法主要通过主成分分析选择几个主分壁,以每个主分量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来襁造评徐最数,褥到综会评价缀数篷,之后按照该值进行评价,值越火经济实力越强。
或者按第一主成分进行排序,因力第一生魂分穷差贡献率最大。
再者采用嚣多元统计的方法,比如综合经济指数法,即以某时期的数据作为基数,把报告期指标的实际值与基期的实际值进行比较,得到该撂标的系数,利用系数乘以各指标权重荦馨到综合经漭评价指数进行评价。
实践证明圭成分分析方法在多指标综合谨徐方法孛饶予其他统计分析方法,在毫然科学耨李主会科学方面己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选用生成分分析的方法。
2.评价指标豹选取要对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进彳亍科学、综合的评价,仅用一两个指标是不够的,因此确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评价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2003年壶经济曩摄社、经济杂志杜、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和搜狐网站财经频遭联合圭办豹中国3l省f泰、获洚i经济实力捧行采用5类15个指标建立了评价体系。
内蒙古12盟市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

● 区域 经 济
《 经济师 ̄o8 2 o 年第 4 期
内蒙古1 盟市经济增长 的偏离区域 经 济 健 康 发 展 的 重 要 因 素 。 本 文 利 产 用 偏 离份 额 法对 内蒙 古 自治 区 1 2个地 级 盟 市 的 经 济发 展 状 况 进行 了 比 较 分 析 , 别指 出 了各 盟 市 的 产 业 结 构及 竞 争 力 状 况 , 出 相 应 对 策 , 分 提
希 望 能 为政 府 调 整 产 业 结构 、 善 经 济 增 长 质 量 、 小 区域 经 济 差 异 提 改 缩
孙德 忠
比例增 长 的情 况 下 所 能 达 到 的 产 量 , 相 应 的 经 济 按 标 准 区 经 济 整 体 与 相 同 比例 增 长 的情 况 下 所 能 达 到 的 总 鲢 之 差 。D_表 示 竞 争 力 偏 离 分 j
本文采用 的基础统计数据 主要来 自《 内蒙古 统计 年鉴 2 0  ̄ 内 0 2 和《 蒙 占统计年鉴 2 O ) 查取 内蒙古国 内生产 总值(3 )各产业生产 总值 O6, 1 、 o ( j , ,) 其 所 辖 1 级 盟市 的 国 内生 产 总 值 ( i b,) B , t及 O 2地 b, it和各 产业 O, 生 产总 值 ( i O , . t。 根 据 公 式 ( ) 算 出 内蒙 各 产 业 郎 门 在 b, b ') j j 7计 2 0一 2l 0 l 【】 时 问 段 内 的 变 化 率 , R 之 值 。 然 后 根 据 公 式 ( ) ( ( 5年 即 i 2 ~ 8) 分 别计 算 出 、 i 、 j 、’ 值 。用 公 式 ( ) ( 2 分 别 出 Ni |j )、 Gi 、 b 之 9~ 1) 、
r = 【 | t o /b , 1 2 3 . n 6 b , ~b , ) O( j , ,… . )( ) ( , 一均 , O /B , O(= 1 2 3 . n 7 均 t , ) j , j , , . … )( ) b = b , ’ i O×均 , , ( ) O I 8 /  ̄
新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及原因分析

新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及原因分析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和内蒙古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内蒙古自治区在经济上高速发展,各产业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与预警机差异的问题。
本文笔者通过对进入新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GDP的分析,运用一系列统计方法,对区内各市(盟)经济差异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旨在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平衡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标签:内蒙古区域经济经济差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经济发展越发迅猛,速度不断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提升我国的国家综合实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内蒙古自治区属于我国的民族自治区之一,由于受到地域及其他因素的限制,导致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难以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而自治区的各个盟市之间的发展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进一步加剧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对其整体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分析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全国经济的告诉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也逐渐发展起来,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在这良好的势头下,也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区域经济差异日益凸显出来。
在内蒙古自治区内,有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兴安盟等12个市(盟)本文对这12个市(盟)的GDP进行比较,以便分析内蒙古的区域经济差异。
(见表1).根据上述各盟市的GDP相关数据,共选取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三个指标来描述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经济差异情况。
极差和标准差均属于绝对性指标,极差主要是指最高GDP和最低GDP之差,反映了区域GDP的最大绝对幅度。
变异系数主要是对区域相对差异进行分析。
从表2中可以看出,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之间的经济差异有较大变化,其之间的经济差异近年来一直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同时,各个盟市之间的差距在有不断增大的趋势。
虽然相对差异指标在个别年份有所波动,但从整体上仍旧处于上升趋势。
由此可见,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经济差异一直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各个盟市之间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协调。
内蒙古草原土壤主要养分空间分布

工作研究2020.13 畜牧业环境37摘 要: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对2013~2016年内蒙古11个盟(市)、52个旗(县)草原土壤主要养分含量资料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土壤全氮含量中等、全磷含量缺乏、全钾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缺乏。
各盟(市)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由东北向西南总体呈波动式下降趋势。
综合评价内蒙古草原土壤养分含量呼伦贝尔市的额尔古纳市最高,阿拉善盟的孪井滩最低,其余地区介于两者之间。
关键词:内蒙古草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1 前言土壤是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植物赖以生存的空间,也是农牧业生产的基础。
土壤养分是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导因素,植物个体和植物种间对土壤有限资源的竞争是影响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群落动态的关键因素,土壤养分状况往往制约着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和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表征土壤中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最终产量。
2 资料与方法2.1 研究区概况内蒙古草原地域辽阔,土壤种类较多,在分布上东部与西部之间差异明显,土壤带基本呈东北向西南向排列,东为黑土壤地带,向西依次为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土地带、棕壤土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风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
2.2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化验中心2013~2016年测定的土壤养分,化验土样每年10月上旬在内蒙古草原的52个旗(县)市采取。
2.3 分析方法2.3.1 土壤养分含量的分级标准。
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进行分级(表1)。
表1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g/kg)级别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有机质含量1很丰富>2>1>40>252丰富 1.5~20.85~130~4020~253中等1~1.50.6~0.820~3015~204缺乏0.75~10.4~0.610~2010~155很缺乏0.5~0.750.2~0.46~105~106极缺乏<0.5<0.2<6<52.3.2 主成分分析法。
内蒙古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各旗县(区)按肉类总产量排序(2019年)

19 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
Hangjinhou Banner in Bayannaoer City
20 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
Xinbaerhuyou Banner in Hulunbeier City
21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
Helingeer County in Hohhot City
22 包头市固阳县
20-3 各旗县(区)按肉类总产量排序(2019年) Banners,Counties and Districts Ranked by Outputof
Pork,Beef&Mutton(2019)
单位:吨
位次 Order
旗县(区)名称
Name of Banners,Counties and Districts
1 赤峰市宁城县
Ningcheng County in Chifeng City
2 兴安盟扎赉特旗
Zhalaite Banner in Xingan League
3 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
Zhalantun City in Hulunbeier City
4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
Linhe District in Bayannaoer City
5 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
Keerqinyouyiqian Banner in Xingan League
6 通辽市科尔沁区
Keerqin District in Tongliao City
7 赤峰市松山区
Songshan District in Chifeng City
8 赤峰市敖汉旗
Aohan Banner in Chifeng City
Keerqinzuoyizhong Banner in City
内蒙古各盟市卫生医疗现状及发展建议

卫生机 卫生技术 执业医师
注册护师
地区
执业医师
构人员 人员 执业助理医师
护士
呼和浩特市 /(!!. 包 头 市 /#"/#
呼伦贝尔市 "&'"/ 兴 安 盟 !+(.! 通 辽 市 "("!( 赤 峰 市 +"+!/
关 键 词 !内 蒙 古 盟 市 卫 生 医 疗 现 状 ! ! 中 图 分 类 号 
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信息社会发展报告一、全区信息社会发展概况1.现状与趋势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信息社会发展指数(ISI)达到0.4483,正处于信息社会的转型期,比全国平均指数0.4523低0.004,基本持平,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10位。
从发展历程来看,内蒙古自治区信息社会发展水平居中,最近9年的进展速度较快。
内蒙古2007年ISI为0.2422,还处于信息社会发展的准备阶段,随后稳步发展,2011年ISI指数达到0.3138,进入到信息社会发展的转型阶段。
随后稳步提高达到2016年的0.4483。
从发展速度来看,2007—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ISI年均增长率为7.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40%)0.68个百分点,列全国第9位,落后于福建、河南、四川、海南、广西、青海、湖北、贵州等地,处于全国中上游水平,在西部地区名列第5,远高于北京(3.76%)和上海(3.58%)。
但是2016年内蒙古的ISI指数仅为0.4483距离北京的0.7746和上海的0.7375还有很大差距。
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内蒙古现阶段的信息社会建设还很薄弱、信息社会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
图1 2007-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ISI指数变化趋势2.重点领域发展情况(1)信息经济指数发展相对滞后。
2016年,内蒙古信息经济指数指数达到0.3472,仍然处于工业经济向知识型经济转变的转型期,指数排名全国第13位,属于全国中等水平。
从发展水平看,2007年内蒙古信息经济指数为0.2256,还处于信息经济准备阶段的起步期,2012年信息经济指数突破0.3,达到0.3056,开始迈人信息经济准备阶段的转型期,一直保持着逐年上升趋势。
从发展速度看,近9年,内蒙古信息经济指数平均增长率为4.91%,其中经济发展指数近几年稳居全国前6位,人力资源指数始终排名比较靠后,2016年排名全国第26位。
加之原本就比较落后的产业结构指数(2016年排名第22位)和发展方式指数(2016年排名第27位),导致整体信息经济指数不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十二五”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我市是指乌兰察布市)
一、地区生产总值
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655亿元,其中超过1000亿元的盟市有5个,分别是:西部3个(鄂尔多斯市2643.2亿元、包头市2460.8亿元、呼和浩特市1865.7亿元);东部2个(通辽市1176.2亿元、赤峰市1080.2亿元)。
我市达到567.6亿元,排在全区第9位,高于乌海市(391.2亿元)、阿拉善盟(305.9亿元)和兴安盟(261.4亿元)。
201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20540亿元,其中超过2000亿元的盟市有6个,分别是:西部3个(鄂尔多斯市5300亿元、包头市5100亿元、呼和浩特市3753亿元);东部3个(通辽市2400亿元、赤峰市2250亿元、呼伦贝尔市2130亿元)。
我市预计达到1100亿元,排在全区第9位,高于乌海市(1000亿元)、兴安盟(1000亿元)和阿拉善盟(900亿元)。
二、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880.9亿元,其中超过600亿元的盟市有7个,分别是:西部3个(鄂尔多斯市1898.4亿元、包头市1800.5亿元、呼和浩特市881.2亿元);东部4个(赤峰市835.5亿元、通辽市653.2亿元、锡林郭勒盟
647.5亿元、呼伦贝尔市615.5亿元)。
我市达到274.9亿元,排在全区第9位,高于兴安盟(251.8亿元)、乌海市(238.7亿元)和阿拉善盟(174.4亿元)。
2015年全区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00亿元的盟市有7个,分别是:西部3个(包头市五年累计15200亿元、鄂尔多斯市五年累计8000亿元、呼和浩特市五年累计7000亿元);东部4个(赤峰市五年累计7461亿元、呼伦贝尔市五年累计6500亿元、通辽市五年累计6168亿元、锡林郭勒盟五年累计6000亿元)。
我市五年预计累计达到2300亿元,排在全区第10位,高于乌海市(五年累计1500亿元)和阿拉善盟(五年累计1472亿元)。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10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337.3亿元,其中超过200亿元的盟市有6个,分别是:西部3个(呼和浩特市756.6亿元、包头市720.7亿元、鄂尔多斯市372.2亿元);东部3个(赤峰市336.7亿元、呼伦贝尔市289.3亿元、通辽市242.7亿元)。
我市达到157.7亿元,排在全区第7位,高于巴彦淖尔市(131.6亿元)、锡林郭勒盟(119.1亿元)、兴安盟(109.5亿元)、乌海市(71.7亿元)和阿拉善盟(36.9亿元)。
2015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将达到7630亿元,其中超过500亿元的盟市有6个,分别是:西部3个(包头
市1700亿元、呼和浩特市1589亿元、鄂尔多斯市850亿元);东部3个(赤峰市770亿元、呼伦贝尔市620亿元、通辽市600亿元)。
我市预计达到380亿元,排在全区第7位,高于兴安盟(350亿元)、巴彦淖尔市(323亿元)、锡林郭勒盟(300亿元)、乌海市(150亿元)和阿拉善盟(81亿元)。
四、财政总收入
2010年全区财政总收入达到1738.1亿元,其中超过100亿元的盟市有5个,分别是:西部3个(鄂尔多斯市538.2亿元、包头市243.3亿元、呼和浩特市241.5亿元);东部2个(通辽市102.9亿元、赤峰市100.5亿元)。
我市达到36.8亿元,排在全区第11位,仅高于兴安盟(22.2亿元)。
2015年全区财政总收入预计超过200亿元的盟市有6个,分别是:西部3个(鄂尔多斯市1000亿元、包头市510亿元、呼和浩特市485.7亿元);东部3个(通辽市256亿元、赤峰市240亿元、呼伦贝尔市210亿元)。
我市预计达到73.6亿元,排在全区最后1位。
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0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698元,其中超过15000元的盟市有7个,分别是:西部6个(包头市25862元、鄂尔多斯市25205元、呼和浩特市25085元、乌海市19741元、阿拉善盟19111元、巴彦淖尔市15027元);东部只有1个(锡林郭勒盟15405元)。
我市达到14202元,
排在全区第10位,高于赤峰市(14108元)和兴安盟(11559元)。
2015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超过30000元的盟市有9个,分别是:西部6个(包头市49800元、呼和浩特市46217元、鄂尔多斯市46000元、乌海市41500元、阿拉善盟35200元、巴彦淖尔市30000元);东部3个(呼伦贝尔市32600元、锡林郭勒盟31000元、通辽市30000元)。
我市预计达到26000元,排在全区最后1位。
六、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2010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30元,其中超过7000元的盟市有6个,都在西部(乌海市9245元、包头市8766元、鄂尔多斯市8756元、呼和浩特市8670元、巴彦淖尔市8240元、阿拉善盟7836元)。
我市达到4451元,排在全区倒数第2位,仅高于兴安盟(3712元)。
2015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9800元,其中超过13000元的盟市有6个,分别是:西部5个(包头市16880元、鄂尔多斯市16000元、呼和浩特市15280元、阿拉善盟15100元、巴彦淖尔市15000元);东部1个(通辽市13220元)。
我市预计达到8000元,排在全区最后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