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初中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初中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7~11分)

河南10年真题、备用卷精选(2010~2019)

命题点1 金属材料的判断及其物理性质(10年6考)

1. (2015河南3题1分)生活中的下列物品,其制作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A. 塑料袋

B. 玻璃杯

C. 不锈钢锅

D. 涤纶风衣

2.(2012河南2题1分)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提倡垃圾分类回收。下列生活垃圾可与铝制易拉罐归为同一类加以回收的是()

A. 废旧书报

B. 旧玻璃瓶

C. 废弃铁锅

D. 一次性塑料饭盒

3. (2015河南备用卷4题1分)下列物品的用途,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A. 铜导线

B. 保险丝

C. 铁锅

D. 铝合金门窗

4. (2018河南17题1分)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其良好的________性。

5. (2018河南备用卷17题1分)铝作导线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和________性。

6. [2014河南备用卷22(1)题1分]灯泡里的灯丝用金属钨,利用了钨的哪些性质?

7. [2013河南备用卷19(1)题1分]如图中两块金属片相互刻画。该探究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第7题图

命题点2 金属与酸反应的计算(必考)

8. (2018河南14题1分)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 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

A. 0.2 g

B. 0.6 g

C. 0.8 g

D. 0.9 g

9. (2017河南14题1分)2.3 g铁和M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0.2 g氢气,则M 可能是()

A. 镁

B. 铝

C. 碳

D. 钠

10. (2018河南备用卷14题1分)某种金属混合物样品由Mg、Al、Fe、Zn四种金属中

的两种组成,取5.6 g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2 g氢气,则此合金中一定不含

..的金属是()

A. Fe

B. Al

C. Mg

D. Zn

11. (2016河南12题1分)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直接用各金属表示)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①Mg>Al>Zn;②Al>Mg>Zn;③Al=Mg=Zn;④Al=Mg>Zn;⑤Al=Zn>Mg;⑥Al>Mg=Zn。其中合理的个数为()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12. [2011河南17(2)题1分]如图是某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第12题图

取适量该硫酸与锌反应可生成SO2气体:Zn+2H2SO4(浓)=== ZnSO4+SO2↑+2H2O。反应一段时间后,还可能生成另一种气体,请解释其原因。

13. [2014河南备用卷22(2)题1分]用铝片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14.[2013河南备用卷19(2)题1分]取等质量的镁、铝、锌和铁四种金属,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有两种金属剩余,则应是哪两种金属?

命题点3 金属与酸反应的曲线(详见微专题4)

命题点4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2010.20)

15. [2010河南20(3)题2分]X、Y、Z是三种金属固体,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无变化;将X和Z浸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

①判断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②具体确定一种X后,写出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命题点5 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常见现象(10年6考)

16.[2011河南18(1)题1分]铝的利用比铜和铁晚。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下列______有关。

甲. 金属的活动性

乙. 金属的导电性

丙. 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

17. [2015河南21(2)题1分]农业上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含硫酸铜),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18.金属铝较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2018年17题、2016年19题、2015年21(1)题、2010年20(1)题]

命题点6 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后滤液、滤渣成分分析(必考,详见微专题5)

命题点7 金属的回收流程(10年2考)

19.(2016河南18题4分)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设计了以下流程图并完成了回收铜和硫酸锌的实验。

第19题图

(1)X的成分为__________,操作Ⅰ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___。

(2)加入B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Ⅱ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4河南23(3)题3分]为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了以下实验。

第20题图

①X为________;乙与硝酸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操作Ⅰ和操作Ⅱ中都要用到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操作Ⅱ中的作用是什么?

命题点8 金属冶炼(近10年仅2015年未考,详见微专题6)

命题点9 铁的锈蚀与防护(10年7考)

21.(2014河南备用卷16题2分)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同时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防止自行车的链条生锈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2.(2017河南17题2分)铁车架的表面刷油漆能防止锈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硫酸除铁锈(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2011河南18(2)(3)题2分]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其应用十分广泛。

(2)相同的铁栏杆,为什么安装在南方沿海地区比安装在北方更容易生锈?

(3)写出用盐酸清洗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的化学方程式。

24.[2017河南备用卷22(1)题1分]设计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如图是化学小组设计的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要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补充什么实验?

第24题图

25.[2010河南20(2)题1分]如图是某探究实验装置图。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开始时U型管两端的红墨水液面相平)

第25题图

1. C

2. C

3. C

4.导电(1分)

5. 导电(1分)

6.导电性、熔点高。(1分)

7.比较铜片与铝片的硬度。(1分)

8. B9. B10. A11. C

12. 随着硫酸的消耗和水的生成,硫酸变稀,锌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1分)

13. 因为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刚开始时,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铝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1分)

14. 镁和铝。(1分)

15. ①Y>X>Ag>Z(1分)

②Cu+2AgNO3=== Cu(NO3)2+2Ag(1分)

16. 甲(1分)

17. Fe+CuSO4 === FeSO4+Cu(1分)

18. 常温下,铝能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1分)

19. (1)Zn和Cu(或锌和铜)(1分)漏斗(1分)

(2)Zn+H2SO4=== ZnSO4+H2↑(1分)

(3)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1分)

20. ①Zn (1分) ZnSO4+Ba(NO3)2=== BaSO4↓+Zn(NO3)2(1分) ②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1分)

21. 氧气、水蒸气(1分)保持干燥洁净(或表面涂防锈油等)(1分)

22. 隔绝空气(或氧气)和水(1分)

Fe2O3+3H2SO4=== Fe2(SO4)3+3H2O(1分)

23. (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南方沿海地区的空气湿度较大且温度要高一些。(1分)

(3)Fe2O3+6HCl=== 2FeCl3+3H2O(1分)

24. 补充铁钉在干燥的空气中不生锈的实验。(1分)

25. 铁钉生锈,U 型管液面变为左高右低。(1分)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8单元总复习知识点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合金(几千种)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纯金属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2、金属的物理性质:①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②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③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又称可塑性→金属所具有的展性和延性: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变形,而且在外力停止作用以后仍能保持已经变成的形状和性质。各种金属的可塑性有差别;金属的可塑性一般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金属之最:①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②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③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④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⑤铬:硬度最高的金属;⑥钨:熔点最高的金属(用做灯丝);⑦汞:熔点最低的金属;⑧锇:密度最大的金属;⑨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 合 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不过,实际应用中还应考虑金属材料的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九年级化学第八章金属知识点总结讲课讲稿

九年级化学第八章金属知识点总结

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一节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金属的物理性质 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有延展性、能够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铁>铝>铜)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银>铜>金>铝)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硬度最大的金属——铬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金属的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重金属:如铜、 金属的应用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铜、铝——电线——导电性好、价格低廉 钨——灯丝——熔点高 铬——电镀——硬度大 铁——菜刀、镰刀、锤子等 汞——体温计液柱 银——保温瓶内胆 铝——“银粉”、锡箔纸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是混合物。金属氧化物不是合金。 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多种,而合金已达几千种。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常见的合金: 合金 铁的合金铜合金 焊锡 钛和 钛合 金 形状记忆 合金生铁钢黄铜青铜 成分含碳量 2%~ 4.3% 含碳量 0.03%~ 2% 铜锌 合金 铜锡合金 铅锡 合金 钛镍合金 备注不锈钢是含铬、 镍的钢,具有抗 紫铜是纯铜 熔点 低 见下 具有形状 记忆效应

初中化学金属与金属材料知识点与练习

金属和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 一、金属材料的发展与利用 1、从化学成分上划分,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及复合材料等四大类。 2、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合金(几千种)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纯金属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1)金属材料的发展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铝的应用→高分子时代 (2)金属材料的应用 ①最早应用的金属是铜,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公元一世纪最主要的金属是铁 ②现在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金属依次为铁、铝和铜 ③钛被称为21世纪重要的金属 二、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

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又称可塑性→金属所具有的展性和延性: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变形,而且在外力停止作用以后仍能保持已经变成的形状和性质。各种金属的可塑性有差别;金属的可塑性一般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等。 2、金属的特性: ①纯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而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②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 ③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 3、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Al)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Ca)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Ag)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Fe) 延展性最好的金属———金(Au)熔点最高的金属————钨(W)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Hg)硬度最大的金属————铬(Cr)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Li)密度最大的金属————锇(Os) 最贵的金属————锎kāi(Cf) 4、金属的用途: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不同的用途需要选择不同的金属。 【练习】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初三化学第八单元专项练习及答案

第八单元专项练习 1.下列生活用品中,用金属材料制作的是 A.瓷器 B.铁罐 C.玻璃瓶 D.塑料瓶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核心筒。其中钢属于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天然材料 D.合成材料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不锈钢 B.氧化汞 C.黄铜 D.生铁 4.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于制造炊具 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5.(多选)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和硬铝都属于金属材料 B.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单质 C.铁、铝、铜都是银白色金属 D.不锈钢是永不生锈的钢铁 6.小雨妈妈买了一条黄金项链,小雨想通过实验探究这条项链是否为铜锌合金制成的仿制品,她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溶液 (NO3)2溶液 溶液溶液 7.海水晒盐后剩余的母液称为“苦卤”,可用来提取多种化工原料。从苦卤中提取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Br+Cl2=Br2+2NaCl,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用置换反应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下列各组药品能到达目的的是 、FeSO4、CuSO4 、Cu、H2SO4 、Cu、ZnSO4 D. Fe、Cu、KOH 9.某兴趣小组进入实验室后,设计了探究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四组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CuSO4溶液,分别加入锌片和银片 B.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ZnSO4溶液,分别加入铜片和银片 C.向盛有稀盐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锌片和铜片,再向盛AgN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 铜片 D.向盛有ZnSO4溶液和AgNO3溶液的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铜片 10.金属R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镁条插入R的硫酸盐溶液中,有R析出,则R、Mg、 Cu的金属活动顺序是 A. Mg>R>Cu B. Cu> R> Mg C. R> Mg>Cu D. Mg>Cu>R 11.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依据该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A.①稀硫酸②硫酸铜

初三化学第八章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梳理

考点一、金属材料 (一)、纯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纯金属: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二)、合金(几千种):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合金可能是金属与金属组成,也可能是金属与非金属组成。金属材料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合金。 合金的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 下面是黄铜和铜片,焊锡和锡,铝合金和铝线的有关性质比较:

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钛合金的优点:①熔点高、密度小;②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抗腐蚀性能好钛镍合金具有“记忆”能力,可记住某个特定温度下的形状,只要复回这个温度,就会恢复到这个温度下的形状,又被称为“记忆金属”。此外,钛还可制取超导材料,美国生产的超导材料中的90%是用钛铌合金制造的。 3.注意: (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5)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6)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生铁和钢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合金. (7)合金都属于混合物。 考点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4)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注:金属的物理性质是只所有金属都有的共同性质,而不是指某一金属的特有性质。 考点3 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 和金属材料教案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金属和非金属 2、认识在金属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 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初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关注生活→分析比较→归纳解释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 难点:性质决定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三、教学模式 探究式 四、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课题1 金属材料 一、金属

1、性质①颜色②导电性③密度④熔点⑤硬度⑥延展性 2、用途 二、合金 1、概念 2、性质a、硬度b、熔点 教学反思: 本课题内容多,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但内容琐碎,不易记牢。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以及金属氧化物溶液间的置换反应。 3.熟悉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会利用金属与酸以及金属化合物溶液通过“置换”推断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4.发展学生敢于置疑、勤于动手的科学精神,发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注:“置换反应”概念的更深刻理解,于第二课时进行) 教学重点: 1.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掌握置换反应的概念。 2. 认识部分金属重要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及金属间的置换)。教学难点: 1. 活动性顺序强弱的探究及排序。 2.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教学方法: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八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Zn:65 Fe:56 H:1 一、选择题(1-7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8-10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共23分) 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2.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主要是因为() A、钨的导电性好 B、钨的熔点高 C、钨的硬度大 D、钨的密度大 3.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 A、是否为纯净物 B、含碳量不同 C、机械强度不同 D、铸造性不同 4.公元二世纪我国炼丹专家魏殃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在的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 A.很稳定 B.很活泼 C.易氧化 D.易还原 5.在常温下,将下列物质投入足量地稀盐酸中,能产生气体且有金属不溶物残留的是 ( ) A.铁 B.黄铜 C.碳酸钙 D.生石灰 6.下列不能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A、氯化镁 B、硫酸锌 C、氯化亚铁 D、硫酸铜 7.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 不反应;如果把y 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 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 ) A.X>y>Z B.X>Z>y, C.Z>y >X D.Z>X>y, 8.下列每组金属是按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是() A.K、Hg、Zn B.Au、Ag、 Al、 C.Mg、Fe、Cu D.Pt、Pb、Na 9.取铁与另一种金属的合金5.6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氢气0.2克,则该合金中的另一种金属是() A. Ag、Al B. Au、Cu C. Al、Mg D. Zn、Al 10.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个烧杯,杯中盛有相同的稀硫酸,此时天平平衡。如果在天平左右两盘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铁和锌,两者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 A、偏向有锌的一边 B、偏向有铁的一边 C、偏向产生氢气多的 D、偏向产生氢气少的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24分) 11.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化学上通常用一些化学符号表示物质、粒子等,请用化学符号 ....填空: (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2)“雪碧”中的一种酸__ 。 (3)“枝江大曲”中的主要成份酒精_________ 。 (4) 能进入人体血液中的亚铁离子__ __________。 12.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废硫酸和硫酸铜,为了防止污染,变废为宝,在废水处理池中投入过量的废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固体是,将滤液蒸发后得到的固体是,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13.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现有反应:①Zn+CuCl2═ZnCl2+Cu ②Cu+2AgNO3═Cu(NO3)2+2Ag ③Cl2+2NaBr═2NaCl+Br2④Br2+2NaI═2NaBr+I2 (1)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四个反应有相似之处,均属于反应 再分析这四个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相似之 处: (2)分析反应①和②,可以得到Zn Cu 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初中化学《金属材料》教案

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本课题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第八单元课题1,本课题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照片介绍了金属常见的重要物理性质,同时提供了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为学生的下一步讨论形成“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相对应”的化学观念提供了依据,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部分以厨师在炒菜加入调料的目的来比喻制得的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金属更好的性能,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容易接受。随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的性质差异,并结合查阅资料、数据分析进行讨论归纳得出“合金性能优异”的结论。最后教材以列表概括了合金的广泛用途,文字介绍了新型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合金,体现了21世纪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同时又再次感受到了金属材料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本课题的编排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物理课的相关学习中,学生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已熟悉,对金属、金属材料的认识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此前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对获得的事实证据或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并能利用网络查阅信息资料,故本课题的学习难度不大。 2、教学思路与设计 本节课内容比较零散,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由于教材自身的特点编写以叙述性为主,在教学中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空洞枯燥的印象,使学生一节课下来感到索然无味。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如:利用小故事引入课题;展示古代及现代金属材料制品的精美图片、实物,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⑵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如:调查身边的金属制品;设计一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问题的讨论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逐步建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化学观念,并学会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能综合多方面因素,从而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综合考虑问题的意识;实验探究、数据分析认识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性质差异。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 12 S:32 Cu: 64 Fe: 56 Ca: 40 Mg:24 Zn:65 Al:27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5小题,共45分)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回收一个铝饮料罐比制造一个新饮料罐要贵 B.回收铝饮料罐可以节约能源 C.回收铝饮料罐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D.回收铝饮料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下列不能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A、氯化镁 B、硫酸锌 C、氯化亚铁 D、硫酸铜 3. 铁钉放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 ( ) A.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B.铁钉表面有气泡逸出 C.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D.溶液的质量增大 4. 下列物品或装饰品,不易受酸雨腐蚀的是:( ) A. 大理石华表 B. 铝合金窗框 C. 铁栏杆 D. 塑料制品 5. 芜湖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下列关于铁画生锈与防 护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悬挂在干燥的环境中 B. 经常清扫表面的灰尘可以防止生锈 C. 表面涂漆防止生锈 D. 生锈时主要生成四氧化三铁 6. 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7.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Mn + H2SO4 = MnSO4 + H2↑ B.Mg + MnSO4 = MgSO4 + Mn C.Fe + MnSO4 = FeSO4 + Mn D.Mn + CuSO4 = MnSO4 + Cu 8. 国家建设部、化工部等有关部门规定,新建小区户外给水管必须使用塑料管,新建建筑不得再使用 传统铸铁排水管。国家推广使用塑料建材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金属资源 B.金属易腐蚀,而塑料使用时间长 C.塑料密度小,减少房屋的自身重量 D.降低成本 9.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一组是() ①镁②硫③铁④磷⑤铜 A、①③ B、③ C、③④⑤ D、③⑤ 10. 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 进行。下图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11.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烧杯中都盛有足量的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一边投入 少许镁条,另一边投入相同质量的铝粉,两者都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将: A.偏向放镁条的烧杯一边 B.不发生偏转 C.偏向放铝粉的烧杯一边 D.无法判断

(名师整理)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

九下化学《第8章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白炽灯泡里用的是钨丝,因为钨是() A.熔点最高的金属 B.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材料 C.延展性最好的金属 D.容易冶炼、价格低廉的金属材料 2.通常状况下,颜色呈黄色的金属是() A.铁B.银C.铜D.金 3.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品主要由合金制成的是() A.塑料水杯B.单车轮胎C.羊毛衣服D.不锈钢餐勺4.以下可回收垃圾中属于金属的是() A.塑料B.玻璃C.废报纸D.废旧铁锅 5.向盛有一定量的铝粉的小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如图是反应过程中烧杯中物质总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置X变化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A.B.

C.D.6.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4Al+3O 2=2Al 2 O 3 B.Ca(OH) 2+Na 2 CO 3 =CaCO 3 ↓+2NaOH C.H 2CO 3 =H 2 O+CO 2 ↑ D.H 2+CuO Cu+H 2 O 7.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MgO+2HCl=MgCl 2+H 2 O B.Ca(OH) 2+CO 2 =CaCO 3 ↓+H 2 O C.NaOH+HCl=NaCl+H 2 O D.Fe+2HCl=FeCl 2+H 2 ↑ 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点燃可燃性气体有可能引发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纯度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金属知识点总结

《金属和金属材料》中考复习导学案 一、【复习目标】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 2、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 3、了解金属锈蚀条件及防锈措施 二、【复习重点、难点】 1、金属的化学性质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3. 含杂计算 三(知识整理) 常见的金属 纯金属 共性:常温下,大多是 固 体, 银白 色,有金属光 泽,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金属 特性: 铜 紫红 色,金呈 黄 色;常温下, 汞 为液体。 材料 了解合金组成:(混合物,均匀融合) 合金 合金与纯金属的性质比较:硬度: 大 熔点: 低 1、与氧气的反应:镁 、 铝 在常温下就能反应;但 铁 、 铜 在高温下才 与氧气反应; 金、银 即使高温也不反应。 金属的 2、与酸的反应:(镁、铝、铁(生成亚铁盐)、锌、与盐酸、稀硫酸) 化学性质 3、与化合物溶液反应:(铁与硫酸铜溶液 和 铜与硝酸银溶液)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5.金属活动性顺序: 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2、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 1、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2、金属资源保护: 铁锈蚀条件:铁同时与O 2、水接触(铁锈的 主要成分:Fe 2O 3·xH 2O )。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同时与O 2、水、CO 2 接触。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 越强,反应越快。 (2)位于H 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 H (不可用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 中置换出来。 (除K Ca Na 外) 4.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物理性质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八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二) 相对原子质量:Zn:65 Fe:56 H: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共40分) 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2.金属钛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4.5g/cm3,熔点为1725℃,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下列物品不能用钛制作的是() A、保险丝 B、医疗器械 C、潜艇外壳 D、眼镜架 3.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主要是因为() A、钨的导电性好 B、钨的熔点高 C、钨的硬度大 D、钨的密度大 4.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 A、是否为纯净物 B、含碳量不同 C、机械强度不同 D、铸造性不同 5.在常温下,将下列物质投入足量地稀盐酸中,能产生气体且有金属不溶物残留的是 ( ) A.铁 B.黄铜 C.碳酸钙 D.生石灰 6.公元二世纪我国炼丹专家魏殃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在的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 A.很稳定 B.很活泼 C.易氧化 D.易还原 7.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一组是() ①镁②硫③铁④磷⑤铜 A、①③ B、③ C、③④⑤ D、③⑤ 9.下列不能由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A、氯化镁 B、硫酸锌 C、氯化亚铁 D、硫酸铜 10.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11.化学反应往往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下列所反映的措施中,能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铁门表面喷漆 B.冰箱保存食物 C.用扇子扇煤炉火,火会更旺 D.将木头电线杆埋入地下的部分用火微微烧焦 12.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被锈蚀的速率最慢的是() 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 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C. 在潮湿、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 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13、在车船表面刷油漆的目的是() A.防止钢铁生锈且美观 B.可以增大硬度防止撞坏 C.增大厚度、防止磨损 D.改变铁的颜色 14.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利用,它们属于A.铁矿石 B.金属或合金 C.氧化物 D.非金属单质 15.下列每组金属是按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是() A.K、Hg、Zn B.Ag、Al、Au C.Mg、Fe、Cu D.Pt、Pb、Na 16.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 不反应;如果把y 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 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 )

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总结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案 [考点梳理] 考点1 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90多种)和合金(几千种)两类。 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金属制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考点2 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根据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金属材料的发展过程。商朝,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战国时期开始炼钢;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在100多年前,又开始了铝的使用,因铝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等许多优良性能,铝的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第二位。 金属分类: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Fe、Mn、Cr(铬)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考点3 金属的物理性质 1.共性: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在室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2.一些金属的特性: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锇的密度最大,锂的密度最小,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铬的硬度最大。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检测一:金属材料(包括和 ) 1、金属的物理性质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一节 金属材料 ●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 金属的物理性质 ? 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 色,金呈黄色); ? 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有延展性、能够弯曲、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 金属之最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铁>铝>铜) ?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银>铜>金>铝) ?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 硬度最大的金属——铬 ?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 金属的分类 ● 金属的应用 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 铜、铝——电线——导电性好、价格低廉 ? 钨——灯丝——熔点高 ? 铬——电镀——硬度大 ? 铁——菜刀、镰刀、锤子等 ? 汞——体温计液柱 ? 银——保温瓶内胆 ? 铝——“银粉”、锡箔纸 ●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 质。 合金是混合物。金属氧化物不是合金。 ● 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多种,而合金已达几千种。 ●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蚀性强。 ●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 常见的合金: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九单元(溶液)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九单元(溶液)知识点归纳 第八单元《金属》知识点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铁的合金铜合金焊锡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金属 生铁钢黄铜青铜:

成分含碳量 2%~4.3% 含碳量 0.03%~2% 铜锌 合金铜锡 合金铅锡 合金钛镍合金 备注不锈钢:含铬、镍的钢 具有抗腐蚀性能紫铜为纯铜熔点低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优点(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酸→盐+ H2↑ 3、金属+ 盐→另一金属+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

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2019年4月20日 (考试总分:30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共计 40 分) 1、(4分)“共享单车”在百色城区投入使用,颇受年轻人的喜欢。 依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所示自行车中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自行车的车架是钛合金制作。钛合金是一种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3)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租用“共享单车”,二维码的制作材料一般是用PVC不干胶贴纸。PVC [化学式(C2H3Cl)n]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______,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 (4)有些“共享单车”的车架是铁制的,表面涂了一层漆防止_____________;请写出用稀硫酸可以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我国的铁路发展迅猛,城市地铁缓解了交通压力,便利了市民出行,同时减少了空气污染。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石墨电刷的使用主要利用其___性。(2)轨道交通的发展与炼钢工艺的发展密不可分,钢和生铁都是铁的合金,它们的区别在于钢的含碳量______(填“高于”或“低于”)生铁。 (3)为将短轨连成长轨,常用下列反应进行焊接:8Al+3Fe3O49Fe+4Al2O3,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方便野外操作。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填字母序号)。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4)列车车身涂上油漆最主要是为了_________。A. 美观 B. 防锈(填字母序号)

(完整版)初中化学第8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几种常见的金属 1、常见的金属 (1)铁:(纯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的固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在冶金工业中被称为黑色金属) (2)铜:是一种紫红色色有金属光泽,质软的固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 (3)铝: 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的固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比较良好。 铝的耐腐蚀性能比较好,通常铝在空气中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防止内部铝的继续氧化。 (4)钛: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医疗,航天、航空等领域。 2、金属特性:(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二、合金: 1、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 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备注不锈钢:含铬、镍的 钢 具有抗腐蚀性能 紫铜为纯铜熔点低 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钛合金的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2、合金的优点: 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发生反应: (1)镁和氧气反应: 现象: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粉末。结论:2Mg+O22MgO (2)铝和氧气反应:(常温) 4Al+3O2=2Al2O3(白色固体粉末) (3)铁与氧气的反应: ①铁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结论:3Fe+2O2Fe3O4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生锈的条件: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才会生锈(电化学反应) 铁锈:红棕色(红色)主要成分三氧化二铁Fe2O3 试验: 试验分析现象 铁钉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铁钉与水和氧气同时 接触 生锈 铁钉完全浸没在水中, 用油封住液面 铁钉只与水接触基本无明显变化 铁钉放入干燥的试管 中,塞上胶塞: 铁钉只与氧气接触无明显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测试题 一、A组考题诊断 1.(2018·甘肃兰州)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下列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生铁 B.玻璃钢 C.焊锡 D.18K金 2.(2018·甘肃)2017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现场,考古学家发现了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金币银币光亮如初,铁刀铁矛锈迹斑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银、铜、铁都是重要的金属资源 B.金、银的化学性质比铜、铁更稳定 C.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D.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2017·甘肃)自2011年我省实施找矿战略行动以来,在铜、铅、锌、金、铁、铌、钽等金属方 面取得找矿新成果。下列关于铁、锌、铜三种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可以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C.可以用稀硫酸鉴别锌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 4.(2016·甘肃兰州)下列关于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错误的是( ) A.沈卢用“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来描述古创的制作,这里的剂钢指铁的合金 B.《神农本草经》记载有“水银……熔化(加热)还复为丹”,其中水银指金属银 C.我国古代人民常用矾水(明矾水显酸性)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OH)2CO3] D.《梦溪笔谈》记载有“熬胆矾铁蓄,久之亦化为铜”,这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5.(2018·甘肃金昌)取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只有甲有气泡 产生;再取一小块乙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乙的表面没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 性顺序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乙>丙>甲 6.(2018·甘肃兰州)利用下列试剂之间的反应现象,能验证Fe、Cu、Ag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的是( ) A.Fe、Cu、AgNO3溶液 B.Fe、CuSO4溶液、Ag C.FeSO4溶液、CuSO4溶液、Ag D.Fe、CuSO4溶液、AgNO3溶液 7.(2017·甘肃天水)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里,有气泡产生,则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A.滤渣是Ag、Cu、Zn B.滤渣是Ag、Cu、Mg C.滤液中含有Zn2+、Mg2+、N O3- D.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gFe>Ag B.滤液中一定含有X的阳离子和Fe2+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Fe D.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可能产生白色沉淀 9.(2016·甘肃兰州)下列方法中不能防止铁锅腐蚀的是( ) A.表层镀锌 B.食盐水浸泡 C.制成合金 D.表层涂油 10.(2018·甘肃兰州)兰州中山铁桥,位于城北白塔山下,历尽沧桑,百年不倒,多次参与维修大桥的工程师感叹道:“起初我们以为一百多年了,铆合处多少会有些锈蚀,可当我们将铆件启开后发现,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八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上学期单元达标检测题(九)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命题人: 数:100分时间:45分钟 参考相对原子质量: H:1 Mg:24 Cu:64 Ag:108 Zn:65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每小题4分,共40分。) 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不锈钢B.氧化汞C.黄铜 D.生铁 2、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A、延展性 B、弹性 C、导电性 D、导热性 3、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直接生成的是( ) A ZnCl2 B MgSO4 C FeCl2 D Fe 2(SO4)3 4.下列有关反应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铁锈呈暗红色 C.铁丝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棕黄色 D.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5、光亮的铁钉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 6、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B.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硬度非常大 D.生铁可以完全溶解在足量的稀盐酸中 7. 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 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后镁一定有剩余 B.反应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一定相等 C.0——t1时段,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大 D.0——t2时段,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与铁相等 8.某学生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①将Zn、Cu分别放入稀盐酸 中;②将Ag放入Cu(NO3)2溶液中;③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④将Cu放入ZnSO4溶液中;⑤将Zn放 入AgNO3溶液中。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⑤ 9、如右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 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 针指向的变化是() A.向左偏 B.向右偏 C.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D.先向右偏后向左 10、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 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滤渣中一定有Fe粉B.滤渣中一定有Cu粉 C.滤液中一定有Fe2+D.滤液中一定有Ag+、Cu2+ 二、填空简答题(32分) 11.(7分)金属冶炼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用方程式表示炼铁的原料中焦炭的作用___ ___ _。(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 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通常在铁制品表面喷漆其目的是。 12、(14分)小明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探究实验(金属片已打磨): ①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 此探究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明又将一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 后过滤,得到蓝色滤液和滤渣,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写离子符号)。 实验序号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a 锌粉和铁粉分别与5%的盐酸反应锌粉产生气体快 b 铁粉和铁片分别与15%的盐酸反应铁粉产生气体快 c 铁片分别与5%的盐酸和15%的盐酸反应15%的盐酸产生气体快 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