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观光农业园规划建设的目的与理念
观光农园规划的原则与要点(共5篇)

观光农园规划的原则与要点(共5篇)第一篇:观光农园规划的原则与要点观光农园规划的原则与要点1.规划原则(1)“三理念”统一原则。
在观光农园规划中运用景观生态设计理念、园林设计理念和文脉分析理念,并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具体讲就是:运用景观生态设计理论进行园区总体空间布局,实现斑块(功能区)、廊道(园区通道)、基质(园区地被)、边缘(功能区边界)的良性和谐;将中国园林的“欲扬先抑”、“隐、漏、露”及主景与配景、借景、层次、前景、点景等思想渗透到园区景观规划中,让游客在其中体验“生境、画境、意境”的精神升华;提炼和挖掘“皇家上林苑”和汉代历史文化,通过功能区的建设与布局、道路设计营造一种文化情调和意境,提高观光休闲的品位。
(2)动静结合原则。
宏观景观配置上按照动静结合的原则以及适应长远发展的原则。
园区的东半部文物分布量大面广,属文物保护区,项目总体布局上应该以静为主,静中有动;西半部基本没有文物分布,不受文物保护的限制,项目总体布局上应以动为主,动中有静。
这样就避免了主题不明确以及各个功能区之间气氛相互冲突的问题。
(3)游览便捷性、景观丰富性原则。
道路的设计必须遵循游览便捷性、景观丰富性原则。
这就要求园林道路不仅要主次分明,而且还要曲折迂回,疏密合理,让游人可以在沿途体验不同的生境和画镜,并能够达到意境的精神升华。
(4)“小、散、隐”原则。
园区建筑物要通过限制高度和绿雕等形式融入自然,必须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意境。
(5)“一步一景、异步异景”原则。
景观配置要遵循“一步一景、异步异景”的“珍、奇、特、全”的原则,景观丰富变化的程度是游客的体验丰富与否的关键。
2.规划要点(1)景观系统。
植物景观是全园景观规划的中心。
通过在不同功能区内渲染不同的植物景观特色,丰富游人的游览观赏感觉。
竖向地形规划对园区景观也有很大影响,在规划中以现状地形为基础,局部作地形调整,予人以山林重叠之感。
人工建筑、设施及园林小品会影响到园区的观赏效果,必须与总体环境协调一致,注意体量小、色调淡、造型简单。
论现代观光农业园的规划的意义与总体要求

论现代观光农业园的规划的意义与总体要求1 现代观光农业园规划的意义1.1 现代观光农业园的规划,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实现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效益要求。
早在1999年,我国有关部门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向全国发布。
该《规划》明确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
”当前,我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扩大规模,由人口、就业和工业聚集而引发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空气与水体的污染,农民土地被收购后的生存问题等愈来愈突出和严重。
因此,按照生态学原理,以可持续发展观点为指导,综合处理人、资源、自然的关系,以达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良性循环、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应该是一种理想城市的发展模式。
按照“田园城市”的发展思路,现代观光农业园的产生、建设和发展,是都市圈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与周边城郊实现生态互动、物流互动、信息互动的重要载体形式。
再有21世纪以来,人们对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重视,园林已开始从城市向城郊和乡村漫延,与农业紧密相结合,逐渐形成园林化环境中的农业生产、生活。
因此,观光农业园的科学规划对破解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社会不稳定难题和城乡可持续发展新途径的探索,提供了普遍的实践指导意义。
同时,对改善生存和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2 现代观光农业园的规划,创造了旅游活动的新载体,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资源结合;创造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现代观光农业园的旅游开发,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合理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水利建设、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促进“农业生产”与“旅游消费”的直接结合。
例如“农”——农业生产与田园景观观赏等;“林”——果园、茶园生产与体验采摘;“牧”——自然式放养与山林狩猎;“副”——以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与农产品销售为主;“渔”——鱼类生产与滨水观景、垂钓活动等;“特”——高新农林产品、中药材和花卉栽培生产与人类健康养生等。
观光农业建设方案

观光农业建设方案引言观光农业是一种结合了农业和旅游的发展模式,通过提供农业体验和景观游览,吸引人们参观和了解农业生产过程。
观光农业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还可以增加人们对农业的认识和理解,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本文将提出一种观光农业建设方案,以帮助农村地区开发观光农业项目,吸引游客,创造经济效益。
环境分析在制定观光农业建设方案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环境分析,确定适合开展观光农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
地理条件观光农业适宜的地理条件包括:•丰富的土地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水资源自然资源观光农业需要借助自然资源打造吸引人的景观和农业体验项目,例如:•山川湖泊•农田•林地•植物和动物资源观光农业项目选择根据环境分析,确定适合开展观光农业的地区后,接下来需要选择具体的观光农业项目。
农业体验项目农业体验是观光农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让游客参与农业生产过程,让他们亲身感受农田劳作的辛苦和乐趣,增加他们对农业的理解和认同感。
一些常见的农业体验项目包括:•农田采摘活动•农产品加工体验•农耕体验•养殖体验景观游览项目景观游览是观光农业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通过打造美丽的景观吸引游客参观和游览。
一些常见的景观游览项目包括:•农田景观•花卉园•果园•动物园观光农业设施建设为了提供良好的观光农业体验,需要建设相应的设施。
农舍建设农舍是游客休息和观光的场所,需要提供舒适的住宿和餐饮设施。
农产品加工设施为了进行农产品加工体验活动,需要建设相应的加工设施,例如果蔬加工厂和农产品加工车间。
游客接待中心游客接待中心是游客进入观光农场的第一站,需要提供服务和信息,方便游客参观和了解农业项目。
交通设施为了方便游客的到达和离开,需要建设道路和停车场等交通设施。
营销推广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参观观光农业项目,需要进行相关的营销推广活动。
线上推广通过建立农场的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定期发布农场的相关信息和活动,增加曝光度。
观光农业园规划建设的目的与理念

02
观光农业园规划建设的目的
促进农业现代化
提升农业生产技术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和农产品质量。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
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观光农业园的建设可以带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升 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增加农民收入
提供就业机会
观光农业园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为当 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特点
观光农业园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将农业生产、休闲旅游和 生态保护相结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观光农业园的发展历程
起源
观光农业园起源于19世纪末期的 欧洲,最初是一些贵族在郊区租 赁土地,建立小型农场和别墅,
供家人和朋友们休闲度假。
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休闲 需求的增加,观光农业园逐渐发展 成为一种新兴产业,吸引了越来越 多的投资者和游客。
绿色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未来观光农 业园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实现绿色发展。
国际化合作
未来观光农业园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提升园区的国 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技术创新
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园区 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模式创新
探索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和业态,推动园区 产业的转型升级。
管理创新
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升园区的 运营管理水平。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地域特色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和市场需求,挖掘和发挥园区的 地域特色。
产业特色
观光农业园规划建设实践经验总结
观光农业园区规划设计

观光农业园区规划设计观光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农村和农业活动的旅游需求而设计的一种特殊园区。
下面是一份700字的观光农业园区规划设计。
观光农业园区是一个独特的旅游景点,可以结合农业和农村文化,为游客提供一个亲近大自然和参与农业活动的机会。
这种园区规划设计应该注重整体布局和各种设施的设置,使游客能够充分了解并参与农业活动。
首先,园区的布局应该充分考虑到农业活动的需要。
应该有大片的农田、果园和菜地,供游客参观和参与农业生产。
同时,园区应该设置舒适的观景区和休闲区,供游客休息和观赏美景。
其次,园区内应该设置各种设施和设备,以便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农业和农村文化。
例如,可以设置农业知识展示馆,展示各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农田管理方法。
此外,还可以设置农业体验区,让游客亲自参与农耕和种植过程。
这些设施和设备应该能够提供详细的信息和指导,以帮助游客更好地了解农业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另外,园区内还可以设置一些农民家庭农场,供游客参观和体验农村生活。
这些农民家庭农场应该能够展示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包括饲养家禽和猪、种植蔬菜和水果等。
游客可以参与农村劳动,如挤牛奶、割稻子等,体验农民生活的乐趣。
最后,园区内应该设置一些商业设施,以提供便利服务。
例如,可以建设一些餐厅和农产品超市,供游客品尝农村美食和购买当地特色农产品。
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农民工艺品店,供游客购买传统的手工艺品。
综上所述,观光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游客的需求和农业活动的特点。
它应该提供各种设施和设备,以便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农业活动。
同时,园区的整体布局和各种设施的设置也应该能够展示农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现代农业观光园项目策划书

现代农业观光园项目策划书范文20 世纪末,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各地、市、城郊及乡镇结合自己的农业特点、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相继建成为了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面积的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这些园区内,主要栽植果树优良品种、希有蔬菜和新潮花木,在绿化设计和道路规划方面遵照了园林的规划原则与要求,有的还设立了一些园林艺术小品和其他娱乐服务设施。
整个园子除生产农副产品之外,还可供人们参观遨游,于是农业观光园的雏形浮现了。
农业观光园是将生态农业、园林绿化与生态旅游自然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类独具特色的科技示范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属于农业生产的一种体制创新。
它既是现代园林发展应用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观光农业的一种形式。
它的显著特点是以金融资本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效为目的,重点突出参预性、欣赏性和娱乐性,充分体现农游合一性。
一、项目名称绿源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方案二、项目单位XX 公司三、项目地点、规模、主要内容1、项目地点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西登瀛村2、项目规模绿缘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一个以生态开辟为宗旨,集种植养殖、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度假居住、健身、科研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区。
为确保农业观光的生态性,观光园拟礼聘园林专家为技术指导,总面积约为 1000 亩。
3、项目主要内容根据规划,观光园拟建设五个功能区,分别为自然生态区、文化体验区、绿色餐饮区、休闲娱乐区和科研教育区。
四、公司目标和宗旨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利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把游客的利益作为公司项目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打造一个集绿色农业、旅游休闲和科研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集约化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产业,建设一座在城市中有田园,田园中有城市的,可供人们一年四季欣赏游玩的度假胜地。
一、背景近年来,随着收入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在旅游过程中更注重对自然生态、传统文化的体验。
xxx村生态观光型农业规划书

XXX村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书1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背景1.1 观光农业生态园的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园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
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城区人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
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现代社会,人们渴望能在优美的环境中放松、休闲。
于是,回归田野、自然的观光农业就成为人们最好的选择,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新的热点。
据资料介绍,观光休闲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就已形成产业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
观光农业生态园主要是以发展生态养殖、种植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资源循坏利用等。
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
种植项目通过废旧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基础上,利用生态种植方式引进抗病丰产、好看、好吃的作为新品种,或外观奇特的产品。
在观光农业生态园区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同时还能烧烤、垂钓、采果,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
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
观光农业生态园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利用生态种养殖方式,迎合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
观光农业生态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生态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
1.2 建设观光农业生态园是的意义观光农业生态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
农业观光生态园的规划设计

农业观光生态园的规划设计随着人们对健康、自然、环保生活方式的追求,农业观光生态园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和休闲方式。
农业观光生态园的规划设计是农业观光生态园建设的重要一环,它涉及到园区整体布局、景点设置、生态保护、旅游服务等方面。
本文将对农业观光生态园的规划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一、农业观光生态园的整体布局农业观光生态园的整体布局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出发点,以提供优质农产品和旅游服务为目标。
园区应建设在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带,同时要考虑到保护当地农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原则。
园区的整体布局应包括入口区域、景点区域、休闲区域和辅助设施区域。
入口区域应宽敞明亮,打造成具有浓厚农村特色的门面。
入口处可以设置欢迎标语、景点导览图和简单的介绍牌,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园区的特色和景点分布。
景点区域是农业观光生态园的核心区域,应当建设成一片绿色的生态景观。
景点的设置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农田资源特点来选择,可以有农田观光区、果园观光区、畜牧观光区等。
在景点设置上,要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可以利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先进的农业种植方式,丰富景点内的植被类型,增加游客的观赏价值。
休闲区域是游客休息和娱乐的场所,可以设置休闲座椅、遮阳棚、小型咖啡厅等设施,以提供游客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
此外,也可以设置儿童乐园、户外运动场地等专门为儿童和运动爱好者提供服务的设施。
辅助设施区域包括停车场、服务中心、卫生间、餐饮区等。
停车场应设立在方便游客进出的位置,不仅要考虑到游客的停车需求,同时也要避免影响园区的生态环境。
服务中心可以提供景点讲解、导游服务、餐饮预订等服务,卫生间应设置在游客集中的地方,方便游客使用。
二、农业观光生态园的景点设置农业观光生态园的景点设置要根据本地的农田资源和自然环境来合理规划。
可以建设一些展示农业发展历程和农田耕种技术的景点,让游客了解农田的发展现状和生产过程。
同时,可以设置一些与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相关的景点,让游客亲身参与到种植、采摘和加工的过程中,提高游客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和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促进城乡交融
通过观光农业园的经营,可以增进农民与城市居 民之间的交流沟通。进一步推近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市居民:走进农村,亲近自然。 农民:思想观念得到更新,丰富农民的物质和精 神生活。
(5)提高农民收入
通过观光农业园的建设和经营,使农民获得更多 收入,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第三节 规划的原则与经营思路
一、规划原则 1、生态原则(1/8) 观光农业园对生态环境依赖性强,其主题是绿色 休闲,属于生态旅游范畴。 旅游会带来大量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非常重要。 而且要注意环境治理,不要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2/8)
园区规划从实际出发,根据园区的现状条件、地 形地貌特征,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突出区域特色, 强调“农”味、“土”味、“野”味。
1、从企业角度看观光农业园经营目标
观光农业园也属于企业,而企业是功利 组织,经营就要有目标。
经营目标为管理者指明方向,是衡量工 作绩效的标准。
选择经营目标要考虑园区的特点和性质, 观光农业园常采用的经营目标有:
(1)盈利目标
盈利的衡量指标包括:利润额、利润率(成 本利润率、投资利润率/投资收益率等)等。
第二节 建设的起点与经营目标
观光农业园建设的起点要立足现状,不 能太高,要有目标地经营。
一、建设起点确定的因素(?) 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旅游资源、规 划区建设现状。
(一)自然条件分析(1/4)
自然条件分析包括:交通、气候、植被、 土壤、地形地貌。
1、交通条件 与市区距离,与东、西、南、北经济发 展较好的城市的距离,路况(普通道路、 高速、铁路)。
2、气候 (1)气温:平均气温最高、最低的月 份、极端气温情况、年平均气温。 3、植被、土壤与地形地貌 植被是否丰富、地形状况、土壤肥力状 况等。
(二)社会条件分析(2/4)
规划区所在的城市经济发展状况、所在 的县乡情况、旅游业发展的状况。
(三)旅游资源(3/4)
旅游资源包括:外部旅游资源和内部旅游资源。 1、外部旅游资源 规划区所在地是否属于风景区,周围景点是否丰富。 2、内部旅游资源 当地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生活习俗、 饮食文化等。
一方面:使城市的游客觉得真实可信,产生回归 大自然的感觉。
另一方面:节省投资,以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经济性原则(3/8)
园区建设的目的之一是带来经济效益。尽量选择 效益较好的项目开发。例如:采摘园,游客采摘比 采摘后去市场销售价格更高,利润更好。
4、参与性原则(4/8)
观光农业园具有空间开阔、内容丰富、富有参与 性的特点。游客参与体验可以提高观光农业园的吸 引力。
(四)规划区建设状况(4/4)
1、道路设施 规划区内有多少一级干道、二级干道等、走 向如何、路的起止点位置、路的宽度等。 2、水流情况 规划区内多少水流、源头位置、流向等,是 否有湖泊、河流。
3、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区供水供电情况,可供多少人使用, 规划区内建筑物位置、面积等。
二、经营目标
经营目标是观光农业园在一定时期内预 期达到的成果,它是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 归宿。
例如:采莲、捕鱼、野炊、喂养 等体验活动。 游客通过参与体验,能更深层次地体验农村生活 情趣,加深对观光农业园的印象。
5、文化原则(5/8)
很多人认为农业就是生产,对农业的文化内涵了 解很少。
在园区设计中,要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人文、宗 教文化、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及饮食文化。将这些 文化与观光农业相结合,营造出的景观更具神韵。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改变农业增长方式
政府希望通过观光农业园的经营,来改变农业的 增长方式。
观光农业注重人与环境和谐,注重资源的长效和 循环利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实现经济效益、生活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实现资源有效整合
通过观光农业园的建设,有效利用和整合土地、 生态、劳力和资金等资源。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X100% 投资利润率=利润/投资额X100%
(2)市场地位
市场地位目标:观光农业园在行业、地 区内的市场占有份额,以目标市场占有率 表示。
市场占有率与观光农业园的获利水平密 切相关。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占 有率越高,实现的利润就越大。
(3)形象目标
形象目标:观光农业园在社会公众、目 标市场用户、大众传媒方面的印象和评价。
1、园区选址不当 *园区选址考虑哪些因素?
1、园区选址不当 没能充分考虑地理基础、客源市场、交通条件和资 金保障条件,盲目选址。 2、内容雷同 在休闲主题与观光形式上仍然存在明显的雷同,不 能摆脱重复和模仿的现象。
3、构思死板僵硬,失去自然气息,游 憩活动城市化。
观光农业园应以自然为主调,呈现出简 洁、质朴的田园生活。不应大规模地建设 人工设施,否则,就与公园和广场没有区 别了。
二、社会效益
科学规划有利于整体社会福利的提高。 如果观光农业园规划不科学,经营惨淡,不 能使企业和农民获得足够的效益, 而且,城市居民也无法充分享受休闲、观光 的乐趣,不利于城市和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生态效益 观光农业园的开发应以生态经济学的基 本原理为理论支持,力求生态环境优美、 生物结构合理、整体协调和谐和永续利用, 实现良性循环。
分析和评价标准:知名度、美誉度、忠 诚度等。
总结
A、观光农业园应有多个经营目标 观光农业园不应只有一个经营目标,而应该有多 种目标共同应明确可靠、重点突出、易于把握、通过努 力可以实现。
2、从政府角度看观光农业园经营目标
(1)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观光农业开辟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带动农产品 的加工、贸易、物流、饮食服务等相关行业。
第三章:观光农业园规划建设的目的与理念
第一节:观光农业园规划的目的(?)
观光农业园经营成功的关键是:A、科学规划,正确定 位。B、规划时,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的统一。 一、经济效益 观光农业园规划与设计质量直接决定着日后运营与收益状 况的好坏,有些观光农业园规划方面存在问题,导致。 不科学的规划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