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份HBsAg阳性血清HBeAg检测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分析

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分析

序号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1 + - + - + 1、俗称乙肝大三阳说明患者是慢性肝炎,有传染性。

2 + - - - + 2、急性乙肝感染阶段或者是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些
3 + - - + + 3、乙肝已趋向恢复,属于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弱,长时间持续此种态可转变为肝癌。

4 - + - - + 4、既往感染过乙肝,现在仍有免疫力,属于不典型恢复期,也可能为急性乙肝感染期。

5 - - - + + 5、既往有乙肝感染,属于急性感染恢复期,也少数人仍有传染性。

6 - - - - + 6、过去有乙肝感染或现在正处于急性感染。

7 - + - - - 7、以前打过乙肝疫苗或以前感染过乙肝。

8 - + - + + 8、急性乙肝恢复期,以前感染过乙肝。

9 + - - - - 9、急性感染早期或者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

10 + - - + - 10、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或者是急性感染趋向恢复。

11 + - + - - 11、早期乙肝感染或者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12 + - + + + 12、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或者为慢性携带者。

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检验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检验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学检验结果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胎盘垂直传播等途径传播。

乙型肝炎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通过病毒学检验可以确定乙型肝炎患者是否感染了HBV病毒,并可以评价疾病的活动程度和预后。

病毒学检验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两种方法。

一、血清学检测1. 表面抗原(HBsAg)HBsAg是HBV病毒包膜表面的一种糖蛋白质,被认为是HBV感染的标志性指标。

HBsAg的检测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HBV,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对于患者而言,HBsAg阳性说明患者已经感染了HBV病毒;而HBsAg阴性则意味着患者可能已经从乙型肝炎中恢复或者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程中,因为治疗或自身免疫力增强而导致病毒负载降低。

2. 表面抗体(Anti-HBs)Anti-HBs是人体对HBV表面抗原(HBsAg)产生的一种抗体,也是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

其检测结果反映患者是否已经产生了免疫保护力,阴性表明患者未产生免疫力,而阳性则表示患者已经产生了对HBV的免疫保护力。

3. 核心抗体(Anti-HBc)Anti-HBc是HBV病毒核心蛋白的抗体,既可以作为HBV感染的标志性指标,也可以反映患者是否处于急性期或慢性期。

如果Anti-HBc IgM阳性,表明患者处于急性感染期;如果Anti-HBc IgG 阳性,表明患者已经感染了HBV,但是不能够判断是否处于急性期或慢性期。

4. e抗原(HBeAg)HBeAg是HBV病毒的一个内部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感染的标志性指标。

HBeAg阳性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乙型肝炎慢性化并出现肝硬化和肝癌的可能性更大。

因此,对于慢性HBV感染者,HBeAg的检测结果非常重要,可以指导其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5. e抗体(Anti-HBe)Anti-HBe是针对HBeAg的抗体。

HBeAg阳性的患者出现Anti-HBe抗体,一般是感染进入衰退期的表现,也可能是病毒转变的标志。

216例乙肝病人HBsAg与HBsAb双阳性结果分析

216例乙肝病人HBsAg与HBsAb双阳性结果分析
21 仪器及试荆 电化学发光免疫试剂 : . 瑞士罗氏公司的电化学发光
示具体数据, 若该标本血h G C 浓度超限就不显示具体数据, 需要检验人员 第二次人为稀释标本或运用仪器本身的预稀释程序再次 匕 机检测, 直到仪 器显示具体数据为止 。 重复检测—份标本既不经济又浪费时间, 为此, 我们 用尿早早孕检测试剂在血液标本 E 机前提肓检: C , 口  ̄h G 根据尿早早孕测试
就用_f c 检测程序; ) 现两条紫红色条带时, 投 G h _ (出 2 若质控区条带颜色深 , 上机前用—般h 预}释程序或手工稀释若干倍后( 希 —般我们稀释血清5 或1 倍) 匕 O 0 再 机检 o 测, ) ( 若两条紫红色条带颜色相差无几 , 3 肉眼分不出, 就先手工稀释血清 1或2 倍, O O 再上机用预稀释程序检测。
2 结 果
流术前后、 生殖系统的 某些疾病如恶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的治疗前后, 更 需要动态检测h G c 含量, 为临床诊断疾病及疗效观察提供准 的数据。 确 目 前用于检测血h G C 的仪器无论国产、 口 进 都有每种 仪器自身的浓度 检测范围, 超过了这个范围, 仪器就只能显示一个大于它的极限值 , 不利于 动态观察府隋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一般临床检测血h G c 的方法是: 取离心 后的 血液标本直接上机, 若该标本的 检测浓度在仪器的线性范围之内就显
1 方法 血液标本离心后取血清或血浆于上机用的洁净试验管内, . 2 用尿
按试剂说明书给出的操作方法 , 观察测试 条上颜色的深浅, 判断标准为:1当质控区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时, () 上机
尿早旱 孕试剂是用来检测尿液中^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C ) 当尿 a G 的,
中的h G C 含量增高时 , 测试带出现两条紫红色条带, 结果为怀孕, 用于早期 诊断妊娠, 以便对计划性妊娠进行早期护养 , 对非计划性妊娠能尽早进行 处理, 有利于计划生育, 提高优生率。 试验方法简单、 易操作, 在临床和 日常 生活中应用得非常普遍。 当尿中hC 含量过低或过高时 , G 尿早早孕检测不 能很好地满足临床, 此时就必须要检测血中hC G的准确含量, 特别是在人

HBsAg阳性者Pre-S2系统检测结果分析

HBsAg阳性者Pre-S2系统检测结果分析

HBsAg阳性者Pre-S2系统检测结果分析近几年来对HBV感染者的研究发现,急性乙肝在发病后2~3个月能检测出前S2蛋白(Pre-S2)。

若检测前S2蛋白持续6个月阳性,则提示病情将变为慢性化。

慢性活动性乙肝无论HBeAg和抗- HBe是否阳性,则均表现为前S2蛋白持续阳性。

前S2蛋白的几何平均滴度在HBeAg阳性者中明显高于HBeAg阴性者[1]。

还有报道,在乙肝急性感染者中能短暂地检测到抗Pre-S2抗体,而在慢性活动型肝炎病人中,则可持续地检测到抗- Pre-S2的IgG抗体[2]。

为了对齐齐哈尔铁路地区HBV感染者作初步诊断和判定愈后,我们对2002年健康体检中查出的HBsAg 阳性者进行了Pre-S2系统(Pre-S2Ag和Pre-S2Ab)的检测,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检测对象:均为2002年在本单位健康体检查出的HBsAg阳性者血清。

采用无菌分离的方法,血清在-20℃冻存备检。

检测试剂:①ELISA法检测HBsAg试剂: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②ELISA法检测HBeAg试剂:同上。

③单克隆抗体ELISA法检测乙肝Pre-S2Ag和Pre-S2Ab试剂:由北京医科大学肝病研究所生产。

检测方法:均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有效期内使用。

结果检测健康体检中查出的228份HBsAg阳性血清,其中Pre-S2Ag阳性者196份,Pre-S2Ab阳性者18份。

Pre-S2Ag的检测结果见表1。

Pre-S2Ag与HBsAgNP 比值分布见表2。

经行×列表的卡方检验(X2=7.68,P<0.01),证明HBsAg各NP比值之间Pre-S2Ag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Pre-S2Ag的检测结果与HBeAg之间的关系分布见表3。

经卡方检验(X2=45.6,P<0.01),HBeAg阳性血清Pre-S2Ag的阳性率远高于HBeAg阴性血清,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

讨论检测对象中Pre-S2Ag阴性者,推测其HBsAg极有转阴可能性,即HBV感染可以清除,患者可以痊愈。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两对半检验结果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两对半检验结果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两对半检验结果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乙肝防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检测年龄在18岁-72岁的在我院收治的219例乙肝患者的血清学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皆为阳性)89例,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皆为阳性)52例。

结论:对乙肝病毒性肝炎普查乙肝两对半指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乙肝病毒性肝炎;两对半;检验;大三阳;小三阳乙肝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对人类危害极大的病毒性疾病。

其发病机理十分复杂,目前多认为宿主免疫功能紊乱,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

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是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的传染病。

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数病人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癌。

据业内人士估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达1亿人以上,且都是慢性病人。

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为乙肝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的五项指标(又称乙肝两对半),其改变对乙肝的诊断及病程的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拟通过对我院所检测的219例乙肝患者在乙肝两对半的临床化验结果做一个回顾分析,希望能为临床及预防工作积累一点经验。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19例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均是2008年6月-2008年11月我院肝病科住院患者,均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119例,女100例,年龄18岁-72岁,平均年龄40.5岁。

1.2 仪器及试剂荧光定量基因扩增仪(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生产);乙肝病毒核酸扩增检测试剂盒(上海复得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乙肝病毒标志物ELISA试剂盒(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操作均按说明书进行,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004名HBsAg阳性者HBeAg测定结果分析

1004名HBsAg阳性者HBeAg测定结果分析

1004名HBsAg阳性者HBeAg测定结果分析
傅瑞全;农乐跟
【期刊名称】《右江医学》
【年(卷),期】1992(20)1
【摘要】本文用ELISA法对百色地区HBsAg阳性者1004名进行HBeAg检查,其阳性率为51.09%.HBeAg在男女问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χ~2=1.118,P>0.25)。

婴幼儿组阳性率最高,除42~59岁组比例回升外,随着年龄的增大,HBe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老年组的阳性率最低。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傅瑞全;农乐跟
【作者单位】百色地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右江民族医学院附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20.1
【相关文献】
1.295份HBsAg阳性者HBeAg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J], 侯春梅;刘海艳;刁培林
2.834名HBsAg阳性者HBeAg检测结果 [J], 朱国良
3.2 826例HBsAg阳性者病毒标志物及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J], 杨选英;张艳
4.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者HBeAg检测结果 [J], 王第树
5.50例HBsAg阳性者连续6年HBeAg、抗-HBe的结果观察 [J], 张文利;刘月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BsAg阳性患者中HBeAg变化情况分析

HBsAg阳性患者中HBeAg变化情况分析
结 果
生 点 突 变 时 , 使 得 HB A 可 e g无 法 表 达 , 现 为 血 清 HB Ag为 表 e
阴 性 。 我 国 资 料 显示 , e HB Ag阴性 者 有 逐 年 上 升 的趋 势 , 原 其
因 是 多 方 面 的 。 乙 型 肝 炎 疫 苗 使 得 新 发 HB 感 染 者 减 少 , V 既
医 院 门诊 检 测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病 毒 ( V) 染 者 , 51 7 , HB 感 共 6 例
没 有 重复 化 验 者 。最 大 年 龄 8 . 10岁 , 小 年 龄 16岁 , 均 年 最 . 平
龄 3. 7 6岁 , 性 3 9 6例 , 7 . , 均 年 龄 3 . 男 1 占 58 平 6 9岁 ; 性 女
作 者 单 位 :4 0 0新 疆 维 吾 尔 自治 区 库 车 县 第 二 人 民 医 院 检 验 科 820 ( 其海 、 玲、 刘 吴 吾买 拉 . 牙 孜 、 依 夏 木 ) 8 2 0 尼 阿 ; 4 0 0新 疆 维 吾 尔 自治 区 库车县人民医院( 肖志 全 ) 8 2 0 ;4 0 0新 疆 维 吾 尔 自治 区 库 车 县 6 2 0部 92
内产 生 了一 种 抗 HB 的 物 质 , HB Ag转 变 为 阴 性 。患 者 V 使 s
无任何反应 , 种转换 可能 是在无症 状情况 下隐蔽发 生的_ 。 这 2 ]
HB Ag阴 性 者 , 因 HB A e 是 e g为 HB A c g的 可 溶 性 成 分 , 般 一 血 清 HB Ag阳 性 者 , s e HB Ag亦 为 阳 性 , HB 前 核 心 区 发 当 V
往 HB 感 染 者 年 龄 逐 渐 增 大 , HB Ag血 清 学 转 换 的 比率 V 而 e 逐 渐 升 高 , 是 HB 感 染 的一 种 自然 的发 展过 程 。 这 V

高考体检学生HBsAg检测结果分析(一)

高考体检学生HBsAg检测结果分析(一)

高考体检学生HBsAg检测结果分析(一)【摘要】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在我市中学生中的感染状况。

方法:选择2000年~2007年市区参加高考13635例学生测定HBsAg,并对检出阳性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13635例学生中检出阳性288例(0.02%),2000年~2007年间HBsAg感染率无显著差异。

阳性感染学生中母亲阳性者116例,父亲阳性者21例,父母均阳性者48例。

结论:中学生HBsAg感染率相对稳定,阳性感染与垂直传播和密切接触有关,群集可增加HBsAg感染率。

【关键词】学生HBsAg感染率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传染性疾病。

传染源主要是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1〕。

肝炎目前仍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病,而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率又最高〔2〕。

为了了解我市中学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探讨其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就2000年~2007年参加高考体检市区范围内的学生共计13635人HBsAg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标本来源及实验方法1.1标本来源2000年1224人、2001年1432人、2002年1403人、2003年1484人、2004年1745人、2005年2021人、2006年2110人、2007年2216人,共计13635人,均为参加高考体检的学生。

1.2实验方法1.2.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采用ELISA法,试剂购于上海科华实业有限公司,酶标仪为奥地利产2010型酶标仪。

1.2.2血液标本均是早上空腹采静脉血,即日检测。

检测时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步骤进行,质控品由卫生部临检中心提供。

1.3结果判断样品OD值≥2.1判断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阴性对照平均OD值。

1.4发现HBsAg者,均在1周内要求其父母检查HBsAg。

共有372人接受检查,占应查人数的70%。

1.5统计学处理统计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5
标 。 表 3 2 8份 H s 1 B Ag阳性血 清 不 同滴度
时 的 H Ag阳性 的 几何 均 数 Be
4 5岁 以上年 龄组 的 阳性 率最 低 为 5 提 示 4 %, 5岁以 下年龄 组为 HB 传 播和 监测 的重 点 。HB Ag只在 V e
H s 滴 度 ≥ 13 B Ag :2时检 出, 与 国内报 道 和 我 们多 这
性为 4 . %( 2 9 ) 6 7 4 / 0 。男 女 间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4 P>O 0 ) ) =1 6 , c .5 。 2 2 不 同 年 龄 组 检 出情 况 .
有 传染性 的 一个 重 要 标 志。为 初 步 探 明 HBA s g阳
性血 清 中 H e g与 H s g之 间 的相 关 联 系, 们 BA BA 我 对 2 8 HBAg阳 性 血清 进 行 了 HB Ag的检 测 , 1份 s e
3 讨

基因产物 是 4个 开 放 的 阅 读框 架 , S区、 区、 即 C P
区、 x区, 中 S区编码外 膜蛋 白包括前 S 、 s 、 其 1 前 2s 区基 因[ 。HB A e g是 H V 核 心抗 原 的 裂解 产 物 , B HB NA是 乙型 肝 炎 病 毒基 因 , 些 主要 的血 清 VD 这 标记物 是临 床检 测 乙型肝 炎病毒 复制 和传 染性 的指
年检验 工 作的发 现 相一致 。其 阳性率 随着滴 度 A s g滴 度 的
高低对 H V传 染 性 的强 弱起 着 重要 作 用 。 因此 应 B 当将 H e g检 测 的重点 放在 HB A BA s g滴 度≥ 1 3 :2的 HB A s g携 带者 , 为 不 同 滴 度 的 H s g携 带 者 提 并 BA 供适宜 预 防措 施 的 宣传 和 指 导, 防止 乙 肝在 不 同人
乙肝 病毒 H V是 一个 直径 4 B 2mn含 有核 酸 和 外壳 的病 毒颗 粒, 的基 因组 包 含 一 双 链部 分 由 它 个 30 2 0个 核 苷 酸 组 成的 环 行 D A, 病 毒 蛋 白质 的 N 其
内蒙古医学杂志Inr ogf Me 21 年第 4 卷第 3 ne M noa d 2 i J0 4 期
见表 2 表 3 、 。 5 . %( 1 / 1 ) 其 中男性为 5 . %( 1 1 8 , 18 1 328 , 5 5 7 / 2 ) 女 表 2 2 8份 H s 1 B Ag阳性血 清 不 同滴度 时的 HB Ag阳性人 数 e
ⅧlA s g抗体滴度 的倒数
倒 数
18 2 1 5 4 2 6 5 1 2 6 51 2 21 8
[ 关键 词 ]H s g阳 . 清; B Ag 检 测 BA IO  ̄- H e ;
【 中图分类号 】 5 2 6 【 R 1 . 文献标识码】B 【 论文编号 】10 —9 12 1 )30 5—2 0 40 5 (0 20 —3 00
血 中 H e g的存在是体 内 H V复 制及 血清具 BA B
1 3 统计 学方 法 .
计数 资 料采用 检验 , ≤ 0 0 P .5为差 异 有统计
学 意 义。
2 3 不 同滴 度 检 出 情 况 .
2 8份 H s 1 B Ag阳性 血 清 的 G MT为 1 1 1 4 。 :0 .4 HB Ag H s g滴 度 ≥ 1 3 e 于 BA : 2时 检 出, 随 着 HB 且 — s g滴度 的增加 , e g阳性 率相应升 高 , a HB A 当滴 度 ≥
P<0 0 5 。见表 1 .0 ) 。
表 1 不 同年龄 组 H e B Ag检 测 阳性 人 数
年 龄 组 阳性 人数 阴性 人数 合 计
1 材 料与方 法
1 1 血 清 来 源 .
既往有 HB 感染 史和人 群 预 防性 健 康体 检 中 V 发现 的 H s g的 阳性血 清 2 8份 , 中 男 1 8份 , BA 1 其 2 女9 0份 。
群 中的 传播 和流 行 。
1 2 检 验 方 法 .
HB Ag采用 R H s P A法 , 以滴 度 ≥ 1 8判 定 为 阳 :
性 。诊断试 剂 由中外合 资上海科 华实业 技术 有限公
司 所 生 产 。I  ̄ g采 用 E IA 法, 测 药 盒 由 中 - A I B LS 检
外 合资上 海科 华实业有 限公 司生产 。操 作及 结果观 察 均按说 明书进行 。
现 报道 如下 。
各年龄 组 的 HB A e g阳性 率 随 着年 龄 的增 长 而 下降 。其 中 5岁 以 上 年 龄 组 的 阳性 率 最 高, 到 达 8 . %,5岁以上 年 龄组 的阳性 率 最 低 为 5 66 4 %。各 年龄组 阳性 率 之 间差异 ~ : ~意 义 ( 7 4 , T < 5 ~ 统 计学 ~ 计 :7 .6 有 ~ 3 A 口
1 5 2时 阳性 率达 10 :1 0 %。不同滴 度 HB A e g阳性率
2 结

2. IBe 1 - Ag检 出情 况 - I
2 8份 HB A 1 s g阳性 血 清 的 H e B Ag阳 性 率 为
之间 有 高 度 显 著性 差 异 ( 0 7 6 , Y =6 。 O P< 0 0 5 。 . 0 )
30 5
内 蒙 古医 学 杂 志 In r n oiMe 2 1 第 4 第 3期 n e g l dJ o 2年 Mo a 4卷
2 8 HB A 1份 s g阳性 血 清 HB A 检 测 结果 分析 eg
苏春霞 , 王 凌, 刘桂玲
0 43 ) 1 0 0
( 包头 市 第四 医 院 , 蒙古 包头 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