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7例输血前患者血清传染性疾病指标检测及分析
输血前主要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及感染控制分析

输血前主要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及感染控制分析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补充患者失血或贫血所需的血液成分。
然而,输血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传染病的传播、过敏反应等。
因此,在进行输血之前,需要对献血者的血液进行严格的检测,以确保输血安全。
本文将对输血前主要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及感染控制进行分析。
检测内容输血前的感染性指标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丙肝和乙肝病毒的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2.HIV(艾滋病)和梅毒抗体检测;3.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能够检测出血常规中未能全部检测出的一些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感染。
以上检测内容是广泛适用于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血液检测标准可能存在一些差异。
检测结果及分析接下来,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分析输血前主要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及感染控制。
1. 丙肝和乙肝病毒的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丙肝和乙肝病毒是常见的病毒性感染,丙型肝炎常常表现为急性肝炎,约15%的患者会自愈,但大部分会进展为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亦表现为急性肝炎,后可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
因此,乙肝和丙肝病毒的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是输血前的重点内容。
对于乙肝病毒,检测结果积极意味着献血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输血时需要谨慎。
而对于丙肝病毒,由于其潜伏期长,一个人可能携带该病毒多年而不知晓,因此需要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相结合,以尽可能减少丙肝病毒在输血中的传播风险。
2. HIV(艾滋病)和梅毒抗体检测HIV是一种广泛传播的病毒,会导致艾滋病。
艾滋病会破坏免疫系统,从而使患者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输血前的HIV抗体检测,旨在确认献血者是否携带艾滋病病毒,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需要谨慎进行输血。
梅毒属于细菌感染,会导致梅毒病,其可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
因此,对临床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梅毒抗体检测,从检测上可进一步控制梅毒在输血中的传播风险。
3. 其他感染性指标检测输血前常常还进行其它感染性指标检测,如肝炎病毒(HAV,HBV,HCV),巨细胞病毒,EB病毒,风疹病毒,巨单核病毒等,检测结果不合格可能会对输血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因此也需要进行相关感染性指标检测。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临床意义输血前的感染性指标检测是为了确保受血者在接受输血治疗前不会感染病毒或其他微生物。
这些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可以帮助诊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性疾病,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下面将介绍输血前八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以及其临床意义。
1. 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蛋白,其阳性检测结果表示患者体内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对于输血者来说,如果受血者检测结果为阳性,则不应进行输血,以避免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
6. 梅毒试验梅毒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梅毒感染,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试验(TPPA)和免疫荧光试验(FTA-ABS)。
阳性结果表示患者体内存在梅毒感染。
对于受血者来说,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应禁止进行输血,以免传播梅毒。
7. 羊水病毒抗体(TORCH抗体)TORCH是指弓形虫(Toxoplasma)、德国麻疹(Rubella)、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和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四种感染,这些感染可以通过血液传播。
TORCH 抗体检测可以帮助诊断患者是否存在这些感染,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8. 导致肺炎的细菌输血前可以对患者进行细菌培养,以检测是否存在致病菌。
这些细菌可能引起严重的感染,如肺炎。
通过输血前的细菌检测,可以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影响,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输血前8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检测可以帮助排除受血者是否存在感染性疾病,从而减少患者感染的风险,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医院和输血中心应该重视这些检测工作,确保输血的质量和安全。
患者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患者输血前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为了解输血前、术前、产前患者血液传染病指标的阳性率,探计其检测的必要性。
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
结果:该院输血前、术前、产前患者血液传染性指标阳性率为17.8%,其中HBsAg阳性率为7.1%,抗-HCV阳性率1.2%,梅毒抗体阳性率9.5%。
结论:对输血前、术前、产前患者进行传染病指标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状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和帮助,加强操作隔离防护,同时可以减少必要的医疗纠纷,为举证倒置留下有力的证据。
【关键词】输血;血液传染性疾病;医院感染;检验指标【中图分类号】R44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174-02输血传播病原体的危险是输血常见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输血可传播的病毒主要有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和梅毒等.近几年来,安全输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为减少输血传播疾病,血站采取了无偿献血、对献血员的血液严格检测及成分输血等措施,大大降低了病毒的传播概率.但由于病毒检测的“窗口期”问题,输血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仍是不可完全避免的.病毒性疾病的感染途径较多,是输血或手术等医源性感染,还是在接受治疗前就已被感染.需要获得患者输血或手术前的检查资料进行区别[1].只有通过建立患者输血或手术前的传染病检查资料,才能避免输血或手术感染传染性疾病所导致的医疗纠纷的发生,对预防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对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医院1560例受血者输血前进行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的检测,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随机抽取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医院输血患者1560例。
1.2检测标本:输血前抽取患者静脉血5ml,将标本分为两份,标记好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一份用于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查,一份留洋保存,以备日后复查之用。
输血前患者血清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输血前患者血清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作者:庹晓霞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对本院输血前患者进行乙肝病毒(HBV)、艾滋病毒(HIV)、丙肝病毒(HCV)、梅毒(TP)等传染病的检测,了解输血前患者传染病的发生情况,避免院内感染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126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四项标志物检测,记录统计结果并作出分析。
结果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96%(41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阳性率为0.048%(2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率为0.22%(9例)、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阳性率为1.55%(64例)。
结论输血前进行标志物检测可为相关血源性感染的疾病提供依据,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能更好的控制医院感染,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输血;传染病;检测结果输血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患者进行输血前HBsAg、抗-HlV、抗-HCV、抗-TP等检测可以充分了解到患者输血前的身体状况,这种检测有利于患者更早的发现疾病,而且可以使医务人员提高警惕,防止发生院内感染,减少了医疗纠纷。
本院对4126例患者的传染性标志物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3月——2013年7月在本院住院拟输血患者4126例,男7例,女4119例,年龄1-60岁,输血前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后取血清检测。
1.2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艾滋病抗体(抗-Hl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
TP抗体采用甲苯胺红颗粒凝集试验(TRUST),对其进行初选,进而在初选后,对阳性者采用TP特异抗体试验(TPPA)进行确认。
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感染状况调查分析目的调查分析患者在输血前感染输血相关传染病的状况。
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3127例拟输血患者进行输血前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 IgG)、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 Ab)、梅毒螺旋体抗体(TPPA)检测。
结果HBsAg、抗-HCV IgG、抗-HIV Ab和TPPA阳性率依次为13.30%、0.86%、0.42%和2.05%,总阳性率为16.63%(520/3127);2012年与2010年比较,梅毒增长率为1.39%,艾滋病增长率为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艾滋病与梅毒疾病增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3)。
3 讨论血液传播性疾病现证实的已有18种,最常见的感染性病原由HBV、HCV、TP、HIV引起。
2006年美国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概率报道为:HBV 1∶250 000,HIV 1∶2 000 000,HCV 1∶2 000 000。
英国2007年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概率报道:HBV 1∶500 000,HIV 1∶5 000 000,HCV 1∶30 000 000。
我国是肝炎发病率较高的国家,1990年全国调查显示,人群中乙型肝炎的感染率达10%~15%,丙型肝炎的感染率达 3.2%。
最近几年梅毒、艾滋病感染人数也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其中艾滋病感染人数累计已超过84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7%。
我国HIV感染途径中经采供血传播HIV者高达5.1%,据联合国估计,2005年底我国经采供血感染HIV者达5.5万。
由于试剂盒的灵敏度、检测误差、“窗口期”等问题的存在,已感染相关传染病的临床用血还有部分漏检的可能,导致患者输血后感染了相关传染病。
随着人们对输血传播感染性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由输血引起的相关医疗纠纷日益增加[1]。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关注率也越来越高。
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染病5项指标检测分析

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染病5项指标检测分析目的:分析受血者输血前检测传染病血清5项指标的意义。
方法:以2012年10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需行输血治疗的3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输血前均接受传染病血清5项指标(HBsAg、抗-HCV、抗-HIV、梅毒、ALT)检测,观察各指标检测结果。
结果:300例受血者输血前5项指标检测总阳性率23.00%,其中HBsAg阳性率10.70%,ALT阳性率7.00%,HBsAg+ALT双阳性率1.67%,HBsAg+抗-HCV双阳性率0.33%,HBsAg+梅毒双阳性率0.33%。
另外,女性HBsAg阳性率、5项指标总单阳性率分别为5.83%、14.17%,与男性的13.89%、23.8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受血者输血前行血液传染病5项指标检测可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有效预防或减少因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etec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serum 5 indexes in the receptors before transfusion.Method:300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ho needed blood transfusion for treatment admitted into the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2 to October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ll patients received detection of 5 indexes(HBsAg,anti-HCV,anti-HIV,syphilis,ALT)in infectious diseases serum before blood transfusion.The test results of each index were observed.Result:The total positive rate of 5 indicators detection in 300 receptors before transfusion was 23.00% among which the positive rate of HBsAg was 10.70%,ALT was 7.00%,while double positive rate of HBsAg and ALT was 1.67%,HBsAg+anti-HCV was 0.33%,HBsAg and syphilis was 0.33%.In addition,the positive rate of female HBsAg,the total single positive rate of the 5 indexes respectively were 5.83% and 14.17%,which were different from 13.89% and 23.89% of male,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Detection of 5 indexes in blood infectious diseases before receptors’transfusion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patients have transfusion related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reduce medical disputes caused by blood transfusion.[Key words] Receptor;Blood transfusion;Blood infectious disease;HBsAg输血是临床危重患者抢救、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措施,但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输血可引发血液型传染疾病[1],如艾滋病、乙肝(全称乙型肝炎,下面简称“乙肝”)等,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而且易引发医疗纠纷。
受血者输血前血清检测结果分析

受血者输血前血清检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各项病毒感染指标检测。
分析传染原因,避免和预防医院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方法:对2656例输血前患者,按常规操作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5项、丙肝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TP)、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1/2)。
结果:2656例患者输血前血清检测结果显示,总异常率为29%。
结论:输血前患者血清检查对减少和防止输血后患者出现血清传染性标志物阳性引起的医疗纠纷有着重要作,可作为分析原因和处理医疗纠纷的依据。
【关键词】受血者;输血前血清检测输血在临床抢救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由输血后传染病引起的医患纠纷也逐年增加[1]。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规定受血者输血前常规检测血清学九项指标。
笔者对住院患者输血前血清学九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院2008年11月~2010年11月在我院输血科接受配血试验并在临床进行输血者的输血前血清标本2656份,男1620例,女1036例,年龄2个月~89岁,平均(40.5±30.6)岁。
1.2检测项目及方法采集输血前患者的血液标本,分离血清,做输血前项目检测。
ALT采用IFCC 推荐方法(试剂由四川新成公司生产);乙肝5项采用ELISA法(试剂由上海科华公司生产);抗-HCV(试剂由上海科华公司生产);梅毒采用TURST法(试剂由上海科华公司生产);抗-HIV采用ELISA法(试剂由北京金豪公司生产)。
所用试剂均经过卫生部生检所批批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2结果2656例患者输血前血清检测结果显示,总异常率为29%(771/2 656)。
其中,ALT升高(以>40U/L判为异常)258例(9.7%);HBsAg阳性206例(7.8%),HBsAg 和HBeAg双阳性49例(1.8%),HBsAg和HBeAg及抗-HBc阳性25例(0.94%),HBeAg和抗-HBc及抗-HBs阳性21例(0.79%),抗-HBc阳性29例(1.1%),抗-HBc 和抗-HBe阳性18例(0.67%),抗-HCV阳性103例(3.9%);抗-HIV初筛试验阳性3例(0.11%),报疾病预防中心确证实验室确证阳性3例;梅毒阳性6例(0.22%);HBsAg阳性和抗-HCV阳性2例(0.075%);HBsAg阳性和ALT升高35例(1.3%);抗-HCV阳性和ALT升高16例(0.6%)。
输血前患者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查结果分析

输血前患者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查结果分析对患者进行输血前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可以了解患者输血前的状况,有利于明确责任,维护患者和医疗机构的权益,为此,卫生部于2006年6月颁发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对临床科室有输血可能的住院及门诊患者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检查,包括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
我院医务科加大力度,输血前检查检测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现回顾了本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9169名拟输血患者的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2005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拟输血患者9169名,输血前检测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四项指标。
1.2 试剂与仪器:WEUWASH4 MK2洗板机(上海热电);Multisdan MK-3酶标仪(上海雷勃分析仪器有限公司),HBsAg诊断试剂盒、抗-HIV诊断试剂盒、梅毒诊断试剂盒、抗-HCV试剂均为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1.3 方法:HBsAg和抗-HCV采用ELISA法检测;抗HIV、梅毒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操作与结果判断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经ELISA初筛抗-HIV阳性标本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确证实验室确认后才出具报告。
1.4 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表1)表1 9169名拟输血患者血液检测结果注:与2005年比较*X2=2.278, P>0.05 ; **X2=0.91, P>0.05; ***X2=3.680, P>0.05 ****X2=35.390, P<0.013讨论输血是抢救生命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但因输血感染引起的医疗纠纷日益增加以及人们法律意识增强,因此,输血前检查也日益受到重视,成为减少因输血引起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更是鉴别患者是否因输血感染疾病的临床依据之一[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4 的 阳性 率 ; V、 C TP感 染率 高 于 其他 地 区 ; V 感 染率 低 于 其他 地 区 。 4 7 HB H V、 HI
【 关键 词 】 输 血相 关传 染病 ; 临床 检 测 ; 输 血 安 全
中 图分 类 号 : 4 6 1 R 5 . R 4. ;4 71
R s ls HBs ( ) 1 . 4 , y l i ( )2 1 eut Ag + 7 s pis + 4 l . 1
b F y RUS me h d a d s p l ( ) 1 9 T t o n y i s + i .O
b y TPP me h d A t o ,
HC ( )0 4 , V( )0 0 . n l s n B f r h s lc l lo r n f so t e p te tbo d s r m o ri — V + .0 HI + .9 Co c u i e o et i o a o d ta s u in, h a in l o e u f u o b n
3 3 0, 5 00 Chi a n
[ src] Obe t e Toiv siaetep st ertso V, Abtat jci v n e t 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h o iv ae fHB HCV, V n y hl fcin f r—p r g i Hl a ds p isi e t so eo e in o p
张忠源 , 池细弟 , 望平 , 胡 叶桂 云 , 文辉 ( 建 医科 大学教 学基 地 南平 市第一 医院 3 3 0 ) 吴 福 5 0 0
【 要 】 目的 对 本 院 输 血 前 患 者进 行 乙肝 病 毒 ( V)、 摘 HB 丙肝 病 毒 ( V)、 滋病 毒 ( V) HC 艾 HI 以及 梅 毒 (T ) P 等传 染 病 的检 测 , 了解 南 平地 区输 血 前 患 者 传 染病 情 况 , 防 范 患 者 、 以 医务 人 员 院 内感 染及 医 疗 纠 纷 。 方 法 采 用 酶联 免 疫 法 对 34 7例 输 血 前 患 者 进 行 乙肝 表 面抗 原 ( s g 抗 HC 和抗 一 V 检 测 , 时 用 梅 毒 甲苯 胺 红 颗 6 HB A )、 V HI 同 粒凝 集试 验 (T US 初 筛 , 毒 螺 旋 体 特 异性 抗 体 试 验 (T P ) 证 。结 果 R T) 梅 PA 确 HB A s g阳性 率 1. 4 ( l 4 7 5 1例 ) ,
・3 6 ・ O
检 验 医 学 与 临床 2 1 0 0年 2月 第 7卷 第 4期 I b Me l , e r a y2 1 , 17 No 4 d C i F b u r 0 0 Vo. , . a n
34 7例 输 血 前 患者 血 清传 染性 疾 病 指标 检 测 及 分 析 6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9 5 ( 0 O 0 — 3 60 1 7 4 5 2 1 ) 40 0 2
De em i a i n a nay i n s r m nf ce a e s o 4 a e b f e t a s u i n ZH A N G tr n to nd a lsso e u i e td m k r f 3 67 c s s eor r n f so Zho g— n yuan, CH I
me c 1ds e son dia is n i .M e h ds 3 46 a e f r r ns u i n e a in we e e r le H Bs g a iH CV n n i t o 7 c s sbe o e ta f son a d op r to r n o ld. A nt— a d a t H I w e e dee t d by ElI V r t c e SE e ho A tt e s m etm e, i g TRU ST ir d TPPA o c f m t d. h a i usn ttean t on om yp ls p iie s hii ostv .
f rp e e t g a d a o d n o o o a i f c i u ie s , dc l wo k r s o c p t n le p s r n r v n i g o r v n i n v i i g n s c mi l n e to s ds a e me ia r e c u a i a x o u e a d p e e t n o n
梅 毒 抗 体 经 T US 法 检 测 阳 性 率 2 1 ( 3倒 ) 再 经 TP A 确 诊 阳 性 率 1 9 ( 6例 ) R T .1 7 , P .O 6 。抗 一 V 阳 性 率 Hc 0 4 (4例 )、 H 1 阳性 率 0 0 ( .O 1 抗一 V . 9 3例 ) 结 论 本 地 区输 血 前 患 者 血 清 4项 传 染 性 疾 病 指 标 有 0 0 ~ 。 .9
Xi i H ( a g p n Y Gu— u U n h i Na p n rtHo p tl Fu i nM e ia n v riy, — , ,W n — i g, E iy n, d We— u . n ig Fis s ia , ja d c l U ie st F in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