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统计套表)工业统计报表填报说明

合集下载

套表操作流程(企业端)

套表操作流程(企业端)

二、平台操作
数据表的录入
1
进入录入界面→录入107-1表数据→暂存→切换至107-2表→录入107-2表数据→暂存→切换至107-1表→审核→修正强制性审核错误→审核→填写核实性审核错误的澄清说明→暂存→切换至107-2表→审核→修正强制性审核错误→审核→填写核实性审核错误的澄清说明→暂存→切换至107-1表修正强制性审核错误→审核→填写核实性审核错误的澄清说明→暂存→上报
01
接到统计机构通知→登录系统→进入“报表填报”→选择验收不通过报表→进入报表录入界面→查看报表及审核错误验收信息→根据验收信息对报表数据进行核实→修正核实后为填报错误的数据→对核实后无误的查询信息填写核实说明→审核→修正错误或者撰写澄清说明→上报
02
二、平台操作
数据查询
01
企业进入平台后,进入“数据查询”界面,选择相应报告期,点击相应报表名称可进入报表数据查询页面。
二、平台操作
子用户管理: 企业根据内部情况确定专业统计分工。确定企业一套表工作的统计负责人(或由主营业务统计人员兼任),确定相关专业的统计填报负责人。明确工作职责、业务管理权限和分管的基层表。
二、平台操作
用户成功登录系统后,可点击菜单条“子用户管理”,进入子用户管理页面下方的“子用户列表”就会显示出已经设置的所有子用户。企业主账户可以点击子用户列表右上角的“新增”、“删除”按钮,添加或删除子用户和子用户密码(子用户名格式为:主用户名+“-”+后缀名,只有后缀名是可以录入的,主用户名+“-”是默认在子用户名中的,不能修改)。然后对子用户列表中的子用户进行报表分配。点击“修改”,可修改子用户密码。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数据备份存档 企业报表处理工作结束应当以国家级统计机构验收通过为标志。国家级统计机构验收通过后,统计机构应当将本期报表数据导出留档。为了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各级统计机构应当在某一阶段工作结束后(如验收完成),或者定期将本地区数据全部导出备份。

工业企业统计报表制度

工业企业统计报表制度

工业企业统计报表制度一、为了解全国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进行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是国家统计调查制度的一部分,是国家统计局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的综合要求,各地区应按照全国统一规定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统计口径和填报目录,认真组织实施,按时报送。

地方特殊需要的统计资料应通过地方统计调查搜集,并尽量避免与国家统计调查内容相重复。

三、统计范围及调查单位确定1.统计范围本制度分为年报和定期报表。

除“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B306表)”外,其他报表统计范围均为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详见“二、报表目录”。

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2.调查单位确定按照“先进库,再有数”的原则,统一确定纳入企业一套表范围的调查单位。

国家统计局普查中心负责组织相关专业部门共同确认分地区、分专业的调查单位,生成调查单位库。

新建单位,因改制、重新注册、合并或拆分发生变化的单位,名称变更的单位每月调整一次;规模变动、破产、关闭等单位,行政区划跨省变动、主要业务活动跨专业变动或组织机构代码变更的单位每年调整一次;单位的其他信息变更每月调整一次。

四、统计原则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按照在地原则进行统计。

五、汇总上报要求1.“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B306表)和“地区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B401表)报送汇总表;其他报表调查单位统一采取联网直报方式,严格按照本制度各报表规定的调查内容、上报时间独立自行报送数据,具体要求详见“二、报表目录”。

2.报表中“上年同期”数据统一由国家统计局或省级统计机构在数据处理软件中复制并锁定,调查单位和各级统计机构均不得修改;本年新增的调查单位自行填报“上年同期”数据。

3.关闭、破产调查单位不再纳入2015年定报调查范围,在2015年定报调查单位库中设置为“停报”,历史数据以同期数的形式归入各报告期报表中,满足数据审核、查询、汇总和导出等需求。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整理课件
月(季)度报表
《工业生产、销售总值表》(B204-1表) 《工业企业总产值分行业调查表》(B204-1表) 1、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企业本期生产的产
品产量×该产品不含税的销售单价+对外加工 费收入。 (注:价格必须是出厂销售价格,不是成本价格)
整理课件
(1)产品品种数在一个以上的,应分别计算每 一品种的产值然后再合计总产值;品种内有不 同规格且每一规格有不同销售单价时,也应在 分别计算规格品的产值之后再合计总产值;
1、工业企业主要指标表内指标应根据本期企业 财务报表来填写,具体是:
(1)应收帐款、流动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净值、 资产合计、负债合计根据“资产负债表”本期 期末数(本年累计数)填写
整理课件
(2)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 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利润总额、应交增值税根据“利润 表”本期期末数(本年累计数)填写;
⑤利息支出(代码40)是指净支出。
整理课件
2、工业企业财务状况 (非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填报)(B103-1表)
网上直报系统下发B103-2表的企业填报。 指标解释参考《工业统计报表制度》P83-92。 指标代码01-27取自资产负债表,代码28-46、 301-309取自损益表,代码401取自账本工资、 福利科目贷方累计发生额,代码56-58取自增 值税纳税申报表,代码72-76数值原则上不得 小于12月B201表数值。
辖区内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 煤及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
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但闻 辖区内规模以下工业法人单位和个体 生产整单理位课件
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
上报时间
开网时间
截止时间
季度末月27日 月后8日0:00 2月25日 其他月27日0:00

企业一套表工业报表制度及财务讲解

企业一套表工业报表制度及财务讲解

1. “工业企业成本费用”(B103-2表)和 “财务状况”(B203表)按照《企业会计准 则》(2006)设计,因此增加了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付职工薪酬 (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利息收入等指标, 改变了利息支出的定义。
103-2表增加了年初存货、其中:产成品、在 产品、年末在产品存货、土地和固定资产支 出及其分项指标。B203表增加了年初存货、 管理费用中的税金、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
什么是“统计原始记录”
“统计原始记录”是指各个行业登录统计台帐 或统计相关资料的原始依据,也就是填报统 计数据的凭证。具体说,如工业企业统计台 帐中报告期“工业生产电力消费”消耗量的 原始记录,即供电部门或物业开据的用电 “缴费通知书”、电费增值税发票;生产量 和销售量的原始记录即企业入库单、出库单 或销售商品的凭证等。
(三)部分表调查范围的处理 “工业企业成本费用”(B103-2表)的 调查范围是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成本费 用调查法人单位,调查单位名单由国家 统计局确定并定制在数据采集平台上。 “信息化情况”(B109表)的调查范围 是辖区内大中型工业法人单位,调查单 位名单由国家统计局按照上年的大中型 工业法人单位确定并定制在数据采集平 台上。
“统计管理制度”是指什么
新《统计法》要求统计调查对象“建立健 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 管理制度”,简称就是统计管理制度,它 是由各个单位为规范本单位的统计工作, 而制订的有关加强本单位统计资料的审核、 签署、交接、归档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企业如何建立“统计财务台账”
因统计制度要求各法人单位财务状况表中 的多数指标从其对应报告期的会计《资产
认真做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工作,严格控 制数据质量。工业总产值、主要产品产量 月报各指标的调整值(即本月止累计-本月 实际-上月累计)原则上不能超过本月累计 的8%,若实际情况超过8%,需要写出详细 书面说明。

统计局-企业研发统计报表填报指引

统计局-企业研发统计报表填报指引

统计局-企业研发统计报表填报指引一、统计范围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即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特、一、二级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业法人单位。

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法人单位)。

科研院所(科技部门负责统计,报表以科创委填报系统为准)。

高等院校(教育部门负责统计,报表以教育系统报表为准)。

二、上报时间及方式上报时间:(以2016年数据填报为例)企业端开网时间为2017年1月20日0时,每年会有政府通知。

填报截止时间为2017年3月10日24时上报方式:企业一套表网上直报/bjstat_web/yyaq/loginca.jsp三、统计报表(一)企业研发项目情况(107-1)填报页面截图如下:(二)企业研发活动及相关情况(107-2)填报页面截图如下:四、填报步骤第一步:登录深圳市统计局官网:/第二步:点击“企业一套表软件”,进入一套表填报系统。

或直接登录:/bjstat_web/yyaq/loginca.jsp第三步:输入用户名(企业组织机构代码)和密码。

*如密码遗忘可致电区级统计机构和街道统计站。

登录界面截图如下:第四步:找到107-1企业研发项目情况、107-2企业研发活动及相关情况表,点击“填报”,进入填报界面。

点击“插入空行”,可添加表格行数,进行内容填写项目填写好后,点击计算,系统自动在合计栏计算生成数据。

多余的空行,点击“删除模式”删除。

点击“审核”,无错误提示,点击“暂存”,在填报过程中,也可点击“暂存”,实时保存数据。

填一张表时先不上报,待107-2表也填报并审核后,再点击“上报”。

无需填报,计算后自动生成数据。

填报页面工具说明如下五、指标填报说明有相关文件资料则按照确定的项目名称填写。

一行一个项目,不要填报合并项目。

粮油加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 国家粮食局

粮油加工业统计报表制度 - 国家粮食局

附件4粮油加工业统计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一、填表方法县级及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及时告知辖区内粮油加工业企业网络直报用户名和密码,企业凭用户名和密码直接登录到国家粮食局政府网站(,主页左下侧)“粮油加工业统计网络直报系统”,进行《年报表》企业基本信息注册和数据填报,填报后直接导出打印盖章,报所在地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审核。

对不具备网上直报条件的企业,企业可填报纸质版《年报表》并盖章后,报当地县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并由其审核后代为网上录入。

二、填表说明1.组织机构代码:指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发给企业的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唯一法定代码。

代码共九位。

2.法人单位名称: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全称。

3.行业代码:同一企业生产不同产品(例如:米、面、油综合加工企业),按主要产品所属行业填写行业代码。

⑴谷物磨制(即为粮食加工)类1310,其中小麦粉加工业:1311、大米加工业:1312、玉米加工业:1399、杂粮及薯类加工:1394;⑵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类1331;⑶食品制造业(即为粮食食品加— 19 —工业) 1400;⑷饲料加工业:1320;⑸豆制品制造:1392;⑹粮油机械制造业:3532。

4.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和代码:指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时确定的类型和代码。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和代码见表1。

其他指表中未列入的企业注册类型。

5.许可证情况:指企业获得粮食收购许可证编号和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粮食收购许可证是指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收购许可证,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是指由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生产(QS)许可证。

6.综合性企业或企业集团所属加工厂(或分厂),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应单独填报;未登记注册的,由综合性企业或企业集团统一填报。

7.产业化龙头企业指国家有关部门、地市级以上政府、省级有关部门正式发文认定的农业(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最高级别认定填报即可。

8.应急加工企业指县级及以上政府或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而正式发文指定的保障成品粮应急加工供应的粮油加工业企业;以最高级别认定填报即可。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培训——工业生产总值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培训——工业生产总值
20
三、指标解释
➢ 工业总产值 ➢ 工业销售产值 ➢ 出口交货值 ➢ 新产品产值 ➢ 补充资料
21
本期销售的成品价值
工业
销售
产值
对外加工费收入
在制品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22
销售成品价值:
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实际销售(包括本期生产和非 本期生产)的全部成品、半成品的总价值,即按报告 期产品的实际销售数量×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 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销售成品价值中包括企业 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 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
解析:凡来料加工,加工企业只收取加工费,则加
工企业一律按财务上结算的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 不包括定货者来料的价值。
15
来料加工一般分两种情况: a、工业企业之间的来料加工 加工企业(即承包单位)按财务上结算的加工费
计算工业总产值; 委托加工的企业(即发包单位)按全价计算工业
总产值。
b、工业企业与非工业企业之间的来料加工, 当工业企业作为加工企业时一律按加工费计算工业 总产值。
企业填报新产品产值与区统计局协商
32
三、指标解释
➢ 工业总产值 ➢ 工业销售产值 ➢ 出口交货值 ➢ 新产品产值 ➢ 补充资料
33
提供(给四加)工关企于业补的原充材资料 料价值:工指业委总托其产他值工中委托加工 业企产业品代产为值加:工的指产工品业总产值中 中提委供托给其加他工工企业的企原业代为加工 材料的价产值品,产即值发包,产即值发包的产值 中的。原材料价值。
核实性错误
2、企业说明是错误的。 (1)说明与实际情况是相反的。
如:当月产值比上月变动过大。(当月: 80000,上月:213)

统计工作报表填报说明

统计工作报表填报说明
一统计报表的分类和作用三综合表城镇民用建筑基本信息统计分类综合表城镇节能综1表城镇民用建筑能耗信息统计综合表城镇节能综2表城镇国家机关办公建筑能耗信息统计综合表城镇节能综3表城镇大型公共建筑能耗信息统计分类综合表城镇节能综4表城镇中小型公共建筑能耗信息统计分类综合表城镇节能综5表城镇居住建筑能耗信息统计分类综合表城镇节能综6表北方采暖地区城镇民用建筑集中供热信息统计综合表城镇节能综7表城镇新建建筑节能信息统计综合表城镇节能综8表城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信息统计综合表城镇节能综9表城镇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信息统计综合表城镇节能综10表农村居住建筑能耗信息统计综合表农村节能综1表一统计报表的分类和作用综合表的作用
4
一、统计报表的分类和作用
(一)台帐表
城镇民用建筑能耗信息统计台帐 (城镇节能台1表) 能耗统计建筑集中供热(冷)信息统计台帐(城镇节能台2表)
作用:是报表制度的基础,是建立和形成城镇民用建筑能耗和节能
信息统计基层表的数据来源。台帐数据的准确直接关系到统计数据的可 信度。
为进一步做好统计数据的核查和分析工作,各地应在条件允许的情
况下,组织实施有关台帐填报工作,并建立完整的能耗统计数据台帐。
5
一、统计报表的分类和作用
(二)基层表
城镇民用建筑基本信息统计表(城镇节能基1表) 城镇民用建筑能耗信息统计表(城镇节能基2表) 城镇民用建筑集中供热信息统计表(城镇节能基3表) 能耗统计建筑集中供热(冷)信息统计表(城镇节能基4表) 城镇新建建筑节能信息统计表(城镇节能基5表) 城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信息统计表(城镇节能基6表) 城镇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信息统计表(城镇节能基7表)
组织填报形式
由各级国家机关事务管理机构、公共建筑所 有权人或使用权人、房管部门填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统计报表填报说明(2009年统计年报和2010年定期报表)东阳市统计局二OO九年十二月工业统计2009年年报和2010年定期报表填报说明国家统计报表制度2009年统计年报表的有效期至2010年6月,2010年定期统计报表的有效期至2011年1月。

本文未提及修订内容的各项报表制度继续执行,所列文号改为“国统字(2009)106号”。

由浙江省统计局增加或修订的各项报表,所列文号改为“浙统(2009)101号”。

一、指标变化情况1、规模以上成本费用调查纳入制度,将“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B103表)与“成本费用调查”(B703表)整合为“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限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填报)”(B103-1表)和“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限非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填报)”(B103-2表)。

2、“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B202表),表名改为“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取消“流动资产平均余额”,增加“存货”和“流动资产合计”。

3、“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B106表),甲栏增加“火电设备容量”、“水电设备容量”、“核电设备容量”、“风电设备容量”。

4、部分调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和《主要工业产品销售、库存、订货目录》。

二、报表内容和上报时间1、网上直报系统网址:http://60.191.101.205/或:东阳统计信息网(/)—网上直报2、统计范围:辖区内所有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报表内容及时间要求::报告期别表号表名统计范围报送日期及方式年报B103-1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及产销总值(限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填报)辖区内规模以上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2010年1月15日前网上直报并上交纸质报表B103-2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及产销总值(限非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填报)辖区内规模以上非成本费用调查工业企业B106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B123 信息化情况主要指标大中型联网直报工业企业月报B201 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月后1日前,网上直报B202 工业企业财务状况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月后10日前,网上直报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半月)统计监测调查表部分抽中企业月后15日前,网上直报各企业要严格按照规定时间上报,节假日不顺延。

3、大中型企业全国网上直报:网址:4、报送方式:年报:填好盖章后送达统计局专业科办公室 (行政中心1831室),不允许采用传真件。

定报:直接在网上报送,年末12月份报表打印盖章交统计局。

报送时间的确认:以网络上显示的时间为准。

三、主要指标解释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及产销总值(B103-1、B103-2、B202表)第一部分指标解释(一)年末资产负债部分流动资产:指企业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生产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合计”项的期末数填列。

应收账款: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款项。

该指标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的年末数填报。

未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用“应收账款净额”期末数代替。

存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包括原材料、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等。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的期末数填列。

产成品:指企业报告期末已经加工生产并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以对外销售的制成产品。

根据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产成品”的期末数填报。

固定资产: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合计”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合计”项的期末数填列。

固定资产原价:指企业在建造、购置、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支出的全部货币总额。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价”项的期末数填列。

固定资产折旧:指对固定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价值的补偿。

一般根据固定资产原价(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企业,为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和确定的折旧率计算。

“累计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历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项的年末数填列。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指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净额。

资产总计: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资产按其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项的期末数填列。

流动负债合计:指企业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收帐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预提费用等。

根据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负债合计”的期末数填报。

应付账款: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的年末贷方余额填报。

长期负债合计:指企业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应付债券等。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负债合计”的期末数填报。

负债合计: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偿还形式包括货币、资产或提供劳务。

负债一般按偿还期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合计”的期末数填列。

所有者权益合计: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企业净资产为企业全部资产与企业全部负债的差额,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的期末数填列。

实收资本:指企业投资者实际投入的资本(或股本),包括货币、实物、无形资产等各种形式的投入。

实收资本按投资主体可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项的期末数填列。

国家资本: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对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列。

集体资本:指由本企业职工等自然人集体投资或各种机构对企业进行扶持形成的集体性质的资本金。

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列。

法人资本:指法人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列。

个人资本:指自然人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

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列。

港澳台资本:指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

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列。

外商资本:指外国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

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列。

二、制造成本部分制造成本: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消耗: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包装物、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备品配件)和其他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消耗价值量按不含进项税的购进价格计算。

购进价格由下列各项组成:买价;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库费等);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包括整理挑选中发生工、费支出和必要的损耗,并扣除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购入材料负担的税金(指进项税以外的其它应负担的税金),外汇价差和其他费用。

直接人工: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其他直接费用:指企业发生的除直接材料费用和直接人工以外的,与生产产品有直接关系的费用。

其他直接费用中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指企业发生的其它直接费用中支付给个人的各种补贴和上交给政府管理部门的各项费用。

制造费用:指企业各生产车间(或分厂,下同)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维修费、办公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但不包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

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指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指为生产车间管理人员提取的福利费。

折旧费:指生产车间根据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和规定折旧率计提的资产折旧费。

包括生产车间的厂房、建筑物、管理用房屋和设备的折旧费。

修理费:指生产车间为修理房屋、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等资产所支付的费用。

经营租赁费:指生产车间租用办公用房、生产用房、机械设备、低值易耗品等所支付的租赁费用和土地租赁费用。

保险费:指生产车间当年支付的房屋、设备等财产的保险费。

取暖费:指生产车间当年支付的取暖费。

运输费:指生产车间在生产或销售产品过程中进行运输活动所支付的费用。

劳动保护费:指生产车间为职工配备的工作服、手套、安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用品等所发生的支出和高温、高空、有害工作津贴,洗理费等。

其中保健补贴、洗理费:指劳动保护费中所有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各种保健保贴和洗理费。

工具摊销:指生产工具摊销和车间管理用品摊销。

设计制图费:指生产车间当年支付的设计制图费。

研发、试验检验费:指生产车间当年支付的用于研发、试验检验的费用。

水电费:指生产车间支付的用于外购的水费和电费。

水电费中上交的各项税费:是指企业的水电费中包含的代政府部门征收的各种税费,具体包括水费中的污水处理费,电费中的三峡基金、农网还贷、水库移民资金等。

机物料消耗:指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机物料消耗。

差旅费:指生产车间支付的差旅费,包括市内公出的交通费和外地出差的差旅费。

办公费:指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办公经费支出。

劳务费:指生产车间给雇佣的临时生产人员的,而且没有包括在直接人工中的劳务费用,如果这部分劳务费用已经包括在直接人工中,则此项免填。

通信费(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微机联网等费用):指生产车间用于通信方面的费用,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微机联网等的费用。

外部加工费:指企业委托外单位(企业)加工支付的加工费。

社保费:指生产车间为本单位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的总计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待)业保险、劳动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企业为个人支付的商业保险等。

其他制造费用:指企业在报告期发生的除上述制造费用以外的所有制造费用。

该指标与企业会计账目中的“其它制造费用”项的数据不同,因为它不仅包括企业会计账目中的“其它制造费用”项,还包括企业制造费用中核算了的、但本调查表中未列出的制造费用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