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礼仪

合集下载

小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小学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小学小同学日常行为规范南坎小学小同学日常行为规范1、尊敬国旗、国徽;升国旗、奏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平等待人。

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和残疾人。

要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

3、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要用尊称,不直呼姓名。

4、孝敬父母,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正确教导,不任性。

外出或回到家要打招呼。

5、待人有礼貌,会使用礼貌用语;不打架、不骂人;到他人房间要先敲门,经同意再进入;不打搅别人的工作和休息。

6、遇见外宾要有礼貌,热情大方,不围观跟随。

7、诚实,不说谎话,有错就改;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要还;损坏公物要赔偿,拾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公。

8、不挑吃穿,不乱花钱;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要节约用水电。

9、穿戴整洁;常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漱口,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10、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

1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大胆发言,不懂就问,发言先举手,回答问题声音响亮;课间做正当游戏。

12、课后认真复习,按时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洁净独立完成;考试不作弊。

13、保持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认真做广播操和眼保健操;读写姿势要端正。

1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作,认真做值日,不怕脏,不怕累。

15、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衣物用品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刷餐具、做简单饭菜等家务劳作。

16、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在公路、铁道、码头玩耍和追跑打闹;不违章骑车。

17、乘公共车、船要主动购票;主动给老幼病残让座;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观看演出时不随便走动,要保持宁静,演出结束时要鼓掌致谢。

18、爱护公共财物,爱护花草树木和庄稼、不在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保护有益动物。

19、不玩火、防触电、防溺水,不做危险性游戏。

20、要看有益的图书、报刊、录像;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

小学文明礼仪规范要求

小学文明礼仪规范要求

小学文明礼仪规范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穿着整洁合适:学生在校内要注意穿着整洁,不得穿着过于暴露或不合适的服装。

2. 梳洗清洁:学生应保持个人卫生,保持头发整洁,身体清洁。

晨会前起床要洗漱干净。

3. 文明用语: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要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不使用粗鲁、不文明的话语。

4. 尊重师长:学生应尊敬师长,对老师的要求要遵守并遵从老师的指导。

5. 尊重同学:学生应尊重同学,不欺负同学,不歧视同学,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

6. 遵守队列规则:学生在上学、下课、进出教室等活动中要遵守队列纪律,不插队、不推搡、不混乱。

7. 遵守交通规则:学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过马路,不乱穿马路。

8. 守时准时:学生应按时到校、上课,不早退、不迟到,不旷课、不旷工。

9. 保持环境整洁:学生应善待、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和环境,不乱扔垃圾,保持卫生。

10. 礼貌待人: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要有礼貌,不说粗话,不损人利己,不恶意插话等。

这些小学文明礼仪规范要求,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遵守这些规范要求,学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创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小学生基本文明礼仪规范

小学生基本文明礼仪规范

小学生基本文明礼仪规范小学生基本文明礼仪规范是指在校园、家庭和社会活动中,小学生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遵循基本的文明礼仪规范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社交能力和与人相处的素养非常重要。

以下是小学生基本文明礼仪规范的一些建议:1.尊重师长和老师:小学生应当尊重老师的权威,遵守纪律。

在课堂上,要静心听讲,不打闹、不与同学交头接耳、不不听课、不随意离座。

同时,要遵守校规校纪,不说脏话,不打架斗殴。

2.尊重同学:小学生应当友善对待同学,关心他人,不欺负同龄人或年幼的学弟学妹。

在日常生活中,要讲卫生,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保持公共场所的整洁。

3.尊重辅导员和宿管员:小学生要尊重辅导员和宿管员的工作,积极配合他们的管理和指导。

不擅自离校或误入禁区,遵守宿舍纪律和宿舍作息时间。

4.尊重家长和长辈:小学生要尊重父母和长辈,听从他们的教诲和安排。

在与家长和长辈相处时,要有礼貌,不顶撞、不争吵,尊重家庭成员的隐私和个人空间。

5.尊重社会公德:小学生不仅在学校和家庭中要表现出文明礼仪,也要在社会活动中遵循社会公德。

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乱扔垃圾,尊重他人的权益,不盗窃或欺骗。

6.尊重公共设施:小学生要保护公共设施,不在墙上乱涂乱画、不随地乱丢纸屑。

养成良好的电子设备使用习惯,不在公共场合大声播放音乐或玩游戏。

7.尊重动植物:小学生应当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环境,不捕捉或虐待动物,不践踏花草树木。

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参与环保活动。

8.尊重个人卫生:小学生要保持个人卫生,讲究整洁和卫生。

要定期洗手,养成良好的洗漱习惯,注意口腔卫生,勤洗衣单等。

9.尊重借贷和财产:小学生要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和财产,不随便借用他人的物品,不毁坏他人的财物。

要对自己的物品负责,不浪费资源。

10.尊重人文历史:小学生要尊重和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文化历史,了解传统文化,学习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

小学生文明礼仪知识日常行为规范

小学生文明礼仪知识日常行为规范

小学生文明礼仪知识第一章:学校礼仪一上学放学,一定注意:佩戴领巾,着装整洁;靠右行走,步履适中;不闯红灯,遵守规那么;放学整队,安静迅速;乘车购票,主动让座;路不逗留,及时回家;平安牢记,争当模范。

1、我们都是荣耀小学生,早上出门时一定要佩戴红领巾与有关标志,着装整洁,背正书包,精神抖擞地进学校,见到教师与同学都要热情问好。

2、走路时要靠右行走,行走时要步履适中,不与同学勾肩搭背。

过马路时要仔细观察,等绿灯亮后再行前进。

骑自行车同学要注意不能骑车带人。

3、放学时要迅速站好路队,整齐、安静地走出校门,走路时不东张西望,走到校门口要热情地与教师说“再见〞。

4、乘公共汽车,要排队上车,遇到孕妇、带小孩及老年人应主动让座,不在车内喧哗、打闹。

5、行走在路上,不能边走边吃食物,这样既不雅观也不平安。

路摊上自制肉串、糖葫芦等零食不能去购置。

6、不在路上逗留,不进电子游戏室及其他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安康娱乐性场所;顺路访友、拜友,应征得家长同意。

二、教学区,要注意:缓步慢行,轻声细语;尊重师长,互道问候;课前准备,及时充分;上课认真,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善于倾听;文明游戏,热爱劳动;谦虚诚恳,互帮互助。

1、进入校园,我们应缓步慢行、轻声细语,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

上下楼梯靠右走,懂得礼让他人,不抢道。

2、在校园内碰到同学,我们应微笑互相问候;碰到教师,我们应行队礼,喊一声:“教师,您好!〞3、教师进教室,宣布“上课〞,我们应起身立正,齐声问好;下课铃响后,等教师宣布“下课〞,我们应道别致谢,请教师先行,并向教师行注目礼。

4、上课预备铃响后,我们应迅速回位,做好课前准备,书籍与文具应摆放在桌面指定位置,然后保持安静,等候教师进教室。

5、上课时,我们应专心听讲,勤于思考,发言先举手,积极答复教师提问,答复下列问题要站直。

6、如果上课迟到,我们应先“报告〞,征得教师同意方能进教室。

7、课间休息时,我们应注意文明,不追逐打闹;课余,进展文明安康文体活动。

小学生个人礼仪常识

小学生个人礼仪常识

小学生个人礼仪常识
小学生个人礼仪常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问候礼仪:小学生应该学会用礼貌的方式向老师、同学、家长等人问候。

例如,遇
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遇到同学要友善地打招呼等。

2. 餐桌礼仪:小学生在餐桌上应该学会正确使用餐具,注意用餐姿势,不大声喧哗,
不谈论不雅的话题等。

3. 穿着礼仪:小学生应该学会穿着整洁,不乱扔衣物和鞋子,不打扮过于浮夸,注意
衣着与场合的搭配。

4. 礼貌用语:小学生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不好意思等。

遇到
别人帮助自己时也要及时表示感谢。

5. 尊敬长辈:小学生要学会尊敬长辈,不顶撞长辈,不大声争吵,要尊重长辈的意见
和建议。

6. 讲究卫生:小学生要学会保持个人卫生,定期洗手,保持口腔清洁,不乱扔垃圾等。

7. 知道礼让:小学生要学会在公共场所让座给需要的人,尽量礼让他人,不争抢等。

8. 课堂礼仪:小学生应该学会遵守课堂纪律,不打闹、不出言不逊,认真听讲,不扰
乱其他同学。

这些都是小学生个人礼仪常识的一些基本要点,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培养孩子良好
的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一、规范上学行为1.爱护校园环境:小学生应该爱护自己的校园环境,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不在墙壁等公共场所乱涂乱画。

2.内务整理:小学生应有整齐的座位,保持教室卫生,课桌、书包、椅子等物品摆放整齐,不弄脏教室。

3.早操集合:小学生早晨应及时到校,准时参加早操集合,不迟到、不早退。

4.校服规范:小学生要按照学校的规定,穿着整齐、干净、衣着协调的校服,不穿损坏、过于个性化的服装。

二、规范上课行为1.注意听讲:小学生要认真听讲,集中注意力,遵守教师的讲解规则,不打瞌睡、不讲话、不玩手机等。

2.站起坐下:小学生进出教室时要站起、坐下整齐,不搞闹,不争执。

3.尊重教师和同学:小学生要尊重教师,不随意打断教师讲解,要遵守课堂纪律,不捉弄同学,不恶意欺负同学。

4.守时守序:小学生要遵守上课时间,守时到课,不迟到、不早退,上课期间要坐端正,不躺桌上、不倚椅而坐。

三、规范课间行为1.清洁卫生:小学生在课间休息时不乱丢纸屑、果皮等垃圾,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2.文明用餐:小学生在食堂用餐时要排队,不推搡他人,不浪费食物,保持餐桌整洁。

3.安全第一:小学生要在课间休息时注意安全,不在楼梯、走廊上奔跑,不乱爬乱坐。

四、规范放学行为1.组织有序:小学生放学时要按照班级老师的指挥,有序地排队,不推搡他人,不拥挤。

2.安全出校门:小学生要走斑马线,依次过马路,不随意穿越马路,不玩耍在车辆道路上。

五、规范课外行为1.爱护书籍:小学生要爱护自己的课外书籍及借阅的书籍,保持书籍整洁,不乱折乱翻。

2.安全游戏:小学生要遵守游戏规则,不损坏游戏设施,不参与危险的游戏活动,不游泳或爬高危险地方等。

3.礼貌待人:小学生要礼貌待人,不骂人、不打人,不捉弄同学,不恶意戏弄他人。

4.保护环境:小学生应该爱护大自然,不随意捕杀生物,不乱扔垃圾,不乱倒废物,关注环境保护。

综上所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实施细则旨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自律和社交能力。

小学文明礼仪规范要求模版

小学文明礼仪规范要求模版

小学文明礼仪规范要求模版一、尊敬师长:1. 向老师问好,不大声喧哗、互相推搡。

2. 遇到老师,要主动给予问候,如:“老师好!” “谢谢老师!”3. 给老师留下爱护和尊重学校环境的好印象。

二、友善相处:1. 同学之间要友善相待,互相帮助,不能欺负、嘲笑别人。

2. 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不争吵、不打架,解决问题要通过谈话和平对话。

3. 不打小报告,遇到矛盾应尽量自己解决。

三、待人有礼:1. 做到有请、致谢及时,不占用他人时间和精力。

2. 面对长辈要有礼貌,不回避问候,站好、坐好、说好。

3. 不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保持环境整洁美观。

四、文明用语:1. 说话要有礼貌,不说脏话、不说粗话,用文明语言交流。

2. 不用暴力、恶意嘲笑他人,遇到不满要耐心沟通,不憋屈积怨。

3. 不传播不良信息,不随意泄露他人隐私。

五、秩序井然:1. 不插队,排队整齐有序,不拥挤、不推搡、不踩踏。

2. 在公共场所要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尊重他人的休息和学习。

3. 上下楼梯要依次排队,手拉扶手,不奔跑、不追逐。

六、礼仪仪表:1. 穿着整洁,注意衣着卫生,不戴耳环、项链等过于鲜艳夸张的饰品。

2. 坐姿端正,不趴桌子、不扭动,保持文雅的举止。

3. 不在课堂上吃东西,不随意乱动,专心听讲、备课。

七、关心他人:1. 每天问候同学和老师,关心同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2. 看到同学有困难,可以主动伸出援手,提供帮助和支持。

3. 尊重和理解同学的差异性,不欺负或嘲笑与自己不同的同学。

八、参与集体活动:1. 班级活动要积极参与,遵守规则,不迟到、不早退。

2. 班级活动中要保持秩序,听从组织者和老师的指导和安排。

3. 共同维护和谐的班级氛围,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九、注意卫生:1.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和健康。

2. 垃圾分类投放,保持卫生环境的整洁。

3. 上厕所要按时、按规定去,保持公共卫生间的整洁。

十、遵守交通规则:1. 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乱穿马路,走人行道。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校园里,小学生的形象与行为不仅体现了个人素养,也反映了学校教育的成果。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帮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良好的举止。

着装与个人卫生孩子们的着装应保持整洁,朴素大方,扣好钮扣或拉链,衣领整齐。

在升旗或集会时,需按规定穿着校服。

校园内不宜穿着背心、拖鞋或短裤,也不应佩戴任何饰物。

红领巾要正确佩戴,夏天可佩戴队徽。

每天早晚要洗脸刷牙,保持面部清洁,不留长指甲,指甲内无污垢,饭前便后要洗手。

头发要适时梳洗,发型要大方得体,不染发不烫发,男生和女生的发型都应符合学校的要求。

课堂行为上课铃响后,孩子们应迅速回到座位,静候老师的到来。

上课时,如果迟到,应在教室后门口等待老师的允许后再回座位。

读写姿势要正确,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思考并举手发言。

在小组活动中,要有团队意识,听从组长安排,与伙伴沟通协作。

遇到同学不适,要关心并协助老师处理。

课间与活动礼仪课间活动时,应保持安静,不追逐打闹,积极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遵守游戏规则。

集体外出时,要服从管理,关心体弱的同学,分组活动时要遵守时间。

参加竞赛时,要尊重对手,保持公平竞争的态度。

观看比赛时,要做文明的观众,真诚地为所有选手喝彩。

集会与尊师礼仪在集会或升旗仪式中,要快速、安静、整齐地集合,提前进入会场,静候活动开始。

在集会中,要专心听讲,讲话结束后礼貌鼓掌。

颁奖典礼中,受奖者要整理仪表,面带微笑,双手接奖,并致谢。

报告或演出结束后,要鼓掌致谢,精彩之处适度鼓掌。

同学间的交往同学间应互相尊重,使用礼貌用语,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在交往中,避免取绰号或讽刺他人,如果伤害了他人,应及时道歉。

借东西时要征得同意,并按时归还。

游戏时要遵守规则,对同学的过失要宽容。

行走与就餐礼仪走路时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步速适中。

上下楼、过楼道要靠右行,遇到熟人要打招呼。

向别人打听道路时,要用礼貌语言,并表示感谢。

就餐前要洗手,排队领取餐具和食物,保持安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礼仪
一、校园礼仪:
(一)基本礼仪:
1.参加升旗仪式要求穿校服,衣着整洁,戴好红领巾,校徽胸卡。

脱帽,面向旗杆方向立正站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不得交谈、走动或做其他动作。

唱国歌时神态庄严,歌词正确,声音响亮。

2.参加集会,听讲要头正颈直,抬头,挺胸。

3.在楼道、教室行走时,慢步轻声。

4.使用好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也可以用英语交流。

5.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等。

(二)尊师礼仪
1.每天第一次见到老师要止步立定鞠躬问好:“老师早”或“老师好”、“校长好”,“客人好”。

2.排路队五人以上向教师招手、点头问候。

3.进出校门、教室、上下楼梯时遇到老师,应让老师先行。

4.上、下课起立,站在座椅一侧,双手自然下垂,向老师行鞠躬礼。

5.课堂上准备提问、回答问题、有事报告先举
手,老师同意后方可发言。

6.进入教师办公室要先喊“报告”或敲门经允许再进入,声音以室内人听见为适度。

7.与教师谈话应站好,认真听,不可东张西望,两眼应注视老师。

8.对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地指出,要让教师有思考和商量余地。

9.见到领导、家长、客人应先主动问好。

10.师生常用语:
(三)同学间礼仪
1.同学之间要互相问候、打招呼。

早起说声“早”,平时见面点点头、笑一笑或说“你好”。

2.尊重女生,不与女生争抢座位,表现出“女生优先”。

3.不嘲笑或者恶意评价同学的考试成绩,不以伤害别人感情的方式取笑别人。

4.不形成小圈子或者为了排挤别人组织小团体。

5.按顺序排队,从不加塞,不推挤前面的人,或者故意拖延时间阻碍后面的人。

6.不故意推倒同学,不向同学扔学习用品、树枝、石块儿或沙子。

7.不抢同学的物品或对同学的物品作轻蔑的评
价。

8.喝水时不用水喷吐同学。

9.玩游戏、运动设施的时候要自觉排队等候。

不要为了超过别人而去推搡同学。

10.在运动场上多帮助比自己小的孩子。

11.男同学应彬彬有礼,做个小绅士;女同学应文雅大方,做个小淑女。

12.同学间不起绰号,不讲粗话、脏话和庸俗的传闻。

13.同学间常用语:
(四)会议活动礼仪
1.按规定时间提前入场。

在集合中不应随便走动或发出声响。

进入后不经允许不讲话,保持会场的安静。

报告和节目完后要鼓掌,对精彩的报告、节目要不断报以掌声。

切不可鼓倒掌或发出嘘声。

2.在指定位置就坐,双腿不要晃动,更不要踢前排椅子发出噪声。

3.集会中如安排有自由发言程序,想发言时也应先举手,得到同意后才能上台发言。

4.对别人的发言要认真听讲。

如有不同意见可在会后有礼貌地指出。

5.参加各种活动都要遵守活动时间和活动纪律,
做到提前入场,有纪律地退场。

6.观赏性活动要认真观赏、尊重表演者的劳动;参与性活动要积极参与,并注意同学间的互相礼让。

7.当有宾客进教室听课,参加活动时要鼓掌欢迎,当宾客离开时鼓掌欢送。

8.会后应轻轻扶起座板,杜绝随意放置或弄出响声。

二、家庭礼仪
(一)家庭交往:
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其名,孝敬、体贴、关爱长辈。

2.对兄弟姐妹不要连名带姓地称呼,一般称哥哥、姐姐或小妹、弟弟等。

有时,弟妹也可直呼其名字,以示随便。

3.回家时要与父母、长辈打招呼,离家时,要与他们道别,高年级的同学还应说一些表示关心、体贴的话。

4.到同学、朋友家串门要注意在休息时间,要避开处理个人生活的时间,不要逗留太久,不要妨碍他人学习、休息。

5.到同学、朋友家去玩,要征得家长的同意,临走时要告知家中要去的地点、时间。

若延长时间,
应设法告知家中,以免家人担心。

6.没有征得家长的同意,不能在外宿。

7.问候常用语:
(二)用餐
1.请长辈先就座,自己方可入座,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2.吃东西或喝汤时要小口吞咽,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

不要大声说话,以免唾液、饭菜溅到他人的杯盘之中。

3.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

4.要学会给长辈添饭夹菜。

夹菜时要用没人用过的筷子、勺。

5.先吃完饭要说“大家慢吃”并对父母说些感谢的话“今天的菜真好吃!”“谢谢妈妈做了这么好吃的菜”。

待大家都吃完后,主动协助大人收拾餐具、擦桌子、扫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