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农产品市场状况报告-联合国粮农组织

合集下载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根据建⽴的中国农业产业模型分析预测:2020全国粮⾷产量将达到6.7亿吨。

粮⾷消费⽅式有两种⽅式消费⽅式⼈均消费量直接吃每年⼈均消费127公⽄(主⾷)每天⼈均消费0.35公⽄间接吃(通过⾁蛋奶)每年⼈均消费215公⽄(副⾷)每天⼈均消费0.6公⽄合计每天每⼈消费1公⽄左右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袁龙江所长表⽰:我们既考虑了粮⾷播种⾯积以及粮⾷单产⽔平的历史趋势,同时也综合考虑了粮⾷的消费,⽐如直接⾷⽤的消费、⼯业的消费、饲料的消费。

我们还预测了今年粮⾷进⼝的关系,所以我们是通过供需的平衡来预测今年粮⾷产量在6.7亿吨。

袁所长介绍说:“2019年,我国农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农产品⽣产保持稳定,粮⾷产品创历史新⾼,农业供给侧结构改⾰初见成效,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质量发展进⼀步提升。

稻⾕、⼩麦、⽟⽶三⼤⾕物的⾃给率达到了98.75%,粮⾷产量连续5年占稳1.3万亿⽄台阶,为今年再获粮⾷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央今年采取了⼀系列政策,既抓疫情防控,⼜确保春耕⽣产。

国家⼜出台提⾼粮⾷最低收购价来确保种粮积极性等⽀持粮⾷⽣产的政策,新建8千万亩⾼标准农⽥,同时通过科技⽀撑来防灾减灾。

6.7亿吨折算1.34万⽄,因此我国今年占稳粮⾷⽣产1.3亿⽄的台阶是完全有底⽓的。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均粮⾷的安全有⼀个标准:⼈均粮⾷400公⽄认为是安全的。

我们14亿⼈⼝需要5.6亿吨。

2019年中国的粮⾷产量在6.64亿吨,所以这样⾜以保障我们国家粮⾷安全。

农学⾕商学院:提供乡村⼈才振兴综合解决⽅案!打造⼈才振兴 “农学⾕模式” 从乡村⼈⼒资源可研、知识培训体系、⼈才评价体系、⼈才应⽤体系的全链条设计与服务。

华诗农旅规划院:提供乡村产业振兴综合解决⽅案!打造乡村产业“落地运营”为导向的规划设计,从培养产业、引进产业、保姆式服务、订单式服务的四轮驱动乡村产业振兴。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50年来,世界农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粮食产业发生很大变化。

从全球范围看,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谷物产量和消费量基本保持稳中有升态势,产量持续上升,而区域结构逐渐发生变化,消费总量平缓增长,工业用粮成为新的增长点。

同时世界谷物贸易缓慢增长,年度间波动较大,地区间的供需失衡导致主要谷物价格大幅波动。

1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1.1世界粮食生产分析1.1.1 世界谷物总产变化世界农业在二战后取得了巨大进步,世界谷物产量不断提高,生产水平稳步上升,地区结构有所变化。

1961~2 011年,世界谷物总产量从7.99亿t增加到23.15亿t,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2.2%。

从谷物产量变化的趋势看,1961~1970年增长速度最快为3.4%,1971~1980年增长速度降至1.9%,1981~1990年年均增长2.0%,1991~2000年年均增长0.9%,2001~2011年年均增长2.0%。

20世纪90年代,世界谷物生产很不稳定,增速减缓,而21世纪以来,在科技进步的带动下,世界谷物产量增速明显加快。

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和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谷物生产国和地区,2 011年谷物产量分别为4.38亿t、4.18亿t、2.86亿t、2.26亿t和0.83亿t,共占世界谷物总产量的62.7%。

受资源约束及技术进步差异影响,各地区产量增速不同,在世界谷物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中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份额呈下降趋势,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份额明显上升。

分品种来看,水稻、小麦和玉米3大作物在谷物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世界粮食生产越来越集中于3大作物。

2011年世界水稻、小麦和玉米产量分别为7.1亿t、6.7亿t和8.8亿t,分别比1961年增长2.2倍、2.1倍和3.3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4%、2.3%和3.0%;分别比1991年增长37.5%、22. 7%和77.2%.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1%和2.9%。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系统内最早的常设专门机构。

其宗旨是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平和生活标准,改进农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改善农村和农民的经济状况,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并保证人类免于饥饿。

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各成员国间讨论粮食和农业问题的国际组织。

1943年5月根据美国总统F.D.罗斯福的倡议,在美国召开有44个国家参加的粮农会议,决定成立粮农组织筹委会,拟订粮农组织章程。

1945年10月16日粮农组织在加拿大魁北克正式成立,1946年12月14日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

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

截止到1991年7月1日共有157个成员国。

简介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成立先于联合国本身。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经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倡议,45个国家的代表于1943年5月18日至6月3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温泉城举行了同盟国粮食和农业会议。

会议决定建立一个粮食和农业方面的永久性国际组织,并起草了《粮食及农业组织章程》。

1945年10月16日,粮食及农业组织第1届大会在加拿大的魁北克城召开,45个国家的代表与会,并确定这天为该组织的成立之日。

至11月1日第1届大会结束时,42个国家成为创始成员国。

1946年12月16日与联合国签署协定,从而正式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截至1985年底,共有158个成员国。

中国是该组织的创始成员国之一。

197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该组织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并从同年召开的第17届大会起一直为理事国。

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为大会,每两年召开1次。

常设机构为理事会,由大会推选产生理事会独立主席和理事国。

至1985年底,理事会下已设有计划、财政、章程及法律事务、商品、渔业、林业、农业、世界粮食安全、植物遗传资源等9个办事机构。

该组织的执行机构为秘书处,其行政首脑为总干事。

秘书处下设总干事办公室和7个经济技术事务部。

总部自1951年起迁往意大利罗马,此外还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近东和欧洲等5个地区设有区域办事处,在北美(美国华盛顿)和联合国(美国纽约和瑞士日内瓦)分别设有联络处。

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全球10亿人今年将面临饥荒

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全球10亿人今年将面临饥荒

粮农组 织 认为发展 中国家的粮食价格没有
下 跌 的原 因是市场价格僵 化 。 该组 织 呼 吁 大量 增
加农业 方面 的外援 。
迪 乌夫希望 能够增加在运 送 道路 、储存设 施
等其他基本建设 方 面 的投 资 。
另外 经 济专家也 ,
还 没有完成金融与经 济危机对发展 中国家的冲
击 的评估 。 发 展 中 国 家 的 贸 易 和 信 用 交 易 自然 是 受 到

于 补贴 国 内小 麦 和大麦 生产 。 日本 国产 小麦 的 价 格 每 吨 高达 10 0 0 美元 以 上 . 但其质 量 却不 如价 格 低 廉 的进 口 小 麦 。 根 据 美 国农 业 部 预 测 ,如 果 放 弃对 国 内小 麦 和 大 麦 的 支 持 , 日本 小 麦 进 口 将 增加 85 万 t . 大麦进 口将增加 20 万 t 。 1 日本对小 麦和大麦的生产 补贴政 策
全 球 的 玉 米 、 大 豆 和 小 麦 分 别 有 1/2 、 1/3 和 1/5 来
自美




的供应
需求

和库
存变化



球农
产 品市场有着重大影 响。
市场认 为 , 美 国农 业 部 的报 告对 国 际农 产 品
价格 有 支撑作用 。 不 过 , 由于 全球库存仍然充 裕 ,
小麦市场看涨 程度略低 。
会上 呼吁增加农业 投 资 、并且 援助农 民的收人 。

年前



担心
的是粮食
价格
高涨



贫穷 国家还 出现 了 因为粮食价格居高不 下所 引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件-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件-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培育推广粮食高产品 • 培育推广粮食高产品种,研发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对粮食单
种,研发综合配套栽 位面积产量影响显著。袁隆平杂交水稻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
培技术
斤,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
大力施用农家有机肥 • 大力施用农家有机肥,有利于耕地的养护,肥力的持续提高;
和增施化肥
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增加粮食总产量
问题一: 每种措施分别如何 影响粮食单位面积 产量?
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增加粮食总产量
提高单产的措施
对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
扩大农田灌溉面积与 防洪排涝、平整土地

扩大农田灌溉面积,能够改善耕地的水热条件,提高耕地质 量;防洪排涝、平整土地,可以减轻气象灾害的危害,减少 水土流失。
生产方式
政策
耕地 数量
耕地 质量
耕地 分布
气象 因素
社会 经济
市场 交通
2
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增加粮食总产量
问题三:如何实现我国粮食安全? 粮食总产量=耕地面积×单位耕地面积产量
扩大耕地数量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015年世界和中国人均粮食产量
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增加粮食总产量
YDDL
中国 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课程标准
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 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1.认识我国粮食生产的资源基础,理解我国粮 食生产所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 2.通过图文、数据等资料了解我国为细粮食安 学习目标 全的主要途径。 3.通过资料理解耕地保护,对维持粮食安全的 重要性。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同步练习1.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大多价格贵,维修成本高,而近年来出现了“共享农机”,由专业机构出资购置农机,用共享的方式为农户提供服务,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扫码就能用而且非常省钱。

但是存在农民的地块小且分散,有的农民不会用智能手机,有的农民不会操作现代化的农机具等问题。

据此可知()A.农业的机械化弊端显现B.科技推动农业的集约化C.农业创新需要政策支持D.农业从人工化到智能化发展2.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2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1年有53个国家或地区约1.93亿人经历了粮食危机或粮食不安全程度进一步恶化,比2020年增加近4000万人,创历史新高。

各国政府应该()①把保障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①加强国际合作应对粮食安全①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提高粮食的生产与供应①通过提高关税保护本国粮食安全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3.2021年9月16日宁波象山开渔节,在象山石浦渔港举行了开船仪式。

休渔期结束后,大批新鲜海鲜能够迅速而且活蹦乱跳来到我们餐桌,主要是借助了()A.腌制加工B.速冻加工C.低氧储藏D.冷链物流4.杂交玉米一方面可以生产出不同品质和用途的玉米,如高油玉米、高蛋白玉米等;另一方面,可提高作物的抗性(抗病、抗旱、抗虫、抗倒伏等),改良果穗、株型、密植等,从而显著增加产量。

这种玉米的发明者是()A.玛雅人B.欧洲殖民者C.美国人D.墨西哥人5.我国著名学者王武指出,现今我国养殖业约占47%,种植业占53%,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因此我国应大力发展畜牧和水产养殖业,尤其是应优先发展水产养殖。

王武主张优先发展水产养殖的主要原因是()A.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B.确保粮食安全的考量C.国人饮食习惯的落后D.增加渔民及国家收入6.1945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

该组织早期着重于粮农生产和贸易的情报信息工作。

70年代以后,逐渐将工作重点转向帮助发展中国家制定农业发展政策和战略以及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

专题07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5年(2018-2022)中考模拟地理分项汇编(广东原卷版)

专题07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5年(2018-2022)中考模拟地理分项汇编(广东原卷版)

专题07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5年(2018-2022)中考模拟地理分项汇编(广东原卷版)专题07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一.选择题(2022·广东·中考真题)加蓬森林、矿产等资源丰富,但加工技术相对落后,近年加蓬政府提出“工业加蓬”战略、目的是提高本国工业加工能力,下图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据此完成1~3题。

1.加蓬位于()A.印度洋东岸 B.大西洋西岸 C.低纬度地区 D.中纬度地区2.加蓬的气候类型主要是()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3.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参与“工业加蓬”计划。

()A.在当地建设木材加工厂 B.进口加蓬的木材原料C.在当地开辟农业种植园 D.进口加蓬的农副产品(2021·广东深圳·中考真题)荷兰地势比较扁平,四分之一土地被海水淹没,所以发明了风车,也被称为花卉之国。

发展中国家肯尼亚是世界第二大鲜花出口国,主要出口欧洲。

据此完成4~6题。

4.荷兰与海争地用风车()A.发电 B.抽水C.排水 D.碾稻谷5.与荷兰相比,发展中国家的花卉种植业存在()的优势。

A.科技水平高 B.生产历史悠久C.离欧洲市场较近 D.劳动成本较低6.为了保证鲜花在国际市场中的新鲜程度,图中发展中国家出口鲜花应采用()A.海洋运输 B.铁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航空运输(2020·广东·中考真题)2020年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显示:大范围的蝗灾席卷了东非、中东和南亚等20多个国家。

读“蝗灾影响部分区域示意图”,完成7~9题。

7.气候是蝗灾发生的重要因素,下列表示图中甲地气候类型特点的是()A.B.C. D.8.图中乙地是重要的小麦产区,但产量不稳定。

其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水旱灾害频繁 B.土壤贫瘠 C.热量条件不足 D.平原面积狭小9.蝗灾可能产生的影响有()A.土地荒漠化 B.全球气候变暖 C.水土流失 D.粮食安全危机(2020·广东广州·中考真题)与其他大陆相比,澳大利亚的动物具有明显的古老性和特有性。

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成就与经验

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成就与经验

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成就与经验作者:王可山来源:《改革》2023年第09期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针对耕地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种业“卡脖子”、农业科技“瓶颈”、种粮比较收益下降等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我国粮食生产基本面持续向好,实现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产能基础更加稳固,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实现了“吃得饱、吃得好”;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实现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

取得这些重大成就的基本经验是:发挥制度优势构建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体制机制,适应国情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紧盯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粮食安全保障的关键支撑,坚持系统观念全方位构筑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未来要在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坚持自力更生和扩大开放更好结合,做好稳产保供和节约利用双提升,创新机制保障涉粮主体必要的经济利益和公共责任,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推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关键词:粮食安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圖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43(2023)09-0099-11粮食是国家发展的基础物资,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更是人口大国最大的民生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稳住国内基本盘、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冲击、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抓手。

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各种风险因素凸显的现实,我国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把国家粮食安全放在更加重要的高度,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相关文献综述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了粮食安全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