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
血液透析护理措施

血液透析护理措施1. 引言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方法,通过清除体内积聚的废物和水分来维持患者的生命功能。
血液透析需要严格的护理措施,以确保透析疗效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血液透析的护理措施,包括前透析准备、透析操作过程和透析后的护理。
2. 前透析准备2.1 环境准备在透析前,护士需要保持透析室清洁、整齐,并按照规定消毒透析器等设备。
透析室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以确保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2.2 患者准备在透析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血压、体重、病史等方面的评估。
同时,护士还需要检查患者血管通路的状态,确保通路通畅。
对于新置入的血管通路,护士需要进行适当的包扎和维护。
2.3 透析液准备透析液是血液透析中重要的一部分,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准备适当浓度的透析液。
透析液的配制需要根据透析器的要求,以及患者的电解质和液体平衡情况进行调整。
3. 透析操作过程3.1 透析器连接在透析操作过程中,护士需要将患者的血管通路连接到透析器上。
这一步骤需要护士细心操作,确保连接的安全性和通畅性。
同时,护士还需要注意消毒措施,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3.2 透析参数设置根据患者的情况,护士需要设置透析器的参数,包括透析时间、流速、超滤量等。
这些参数的设置需要根据患者的血压、体重、肾功能等方面的指标进行调整。
3.3 监测透析过程在透析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透析效果,包括血压、脉搏、尿量等指标。
护士还需要定期检查透析器的状态,确保透析操作的顺利进行。
4. 透析后的护理4.1 检查透析效果透析后,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以评估透析的疗效。
包括检测患者的血液成分、电解质水平,以及体重变化等方面的指标。
4.2 护理血管通路透析后,护士需要对患者的血管通路进行护理,包括适当包扎和清洁。
对于使用血液透析插管的患者,护士还需要注意插管口的护理,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4.3 监测并处理不适症状透析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头晕、乏力等。
血液透析病人饮食护理

-
1 合理控制水分摄入 2 维持适当的热量摄入 3 摄入高质量的蛋白质 4 严格控制盐分摄入 5 限制钾、磷、镁的摄入 6 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7 注意餐次分配和饮食习惯
血液透析病人饮食护理
血液透析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 式,用于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 和毒素,维持电解液透析病人的餐次 分配和饮食习惯也很 重要。一般来说,病 人应遵循少食多餐的 原则,避免一次进食 过多导致消化不良或 低血糖等不适症状。 此外,病人还应注意 饮食卫生,避免食用 不洁或变质食物导致 食物中毒或其他并发 症
注意餐次分配和饮食习惯
注意餐次分配和饮食习惯
总之,血液透析病人的饮食护理 是非常重要的。病人需要在专业 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饮食安 排,注意控制水分摄入、维持适 当的热量摄入、摄入高质量的蛋 白质、严格控制盐分摄入、限制 钾磷镁的摄入、增加维生素和矿 物质的摄入以及注意餐次分配和 饮食习惯等方面。通过合理的饮 食护理,可以帮助病人保持良好 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提高治 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及帮助恢复肾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饮食护理也是 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直 接影响病人的营养状况和生活
质量
以下是针对血液透析病人饮食 护理的一些建议
合理控制水分摄入
合理控制水分摄入
血液透析病人需要特别注意水分 摄入。过多的水分可能导致心力 衰竭、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一 般来说,每日水分摄入量应控制 在干体重的50%以下。如果病人 出汗较多或患有发热、呕吐等疾 病,水分摄入量还需适当增加
严格控制盐分摄入
严格控制盐分摄入
血液透析病人需要严格控制盐分摄入,以避免高血压和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一般来说,每日盐分摄入量应在35克之间,但具体摄入量还需根据病人的水肿程度、血 压等因素进行调整
血液透析病人管理制度

血液透析病人管理制度
1. 病人开始透析时即进行知识宣教,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指导患者护理血管通路以及掌握感染预防控制知识。
2. 指导患者配合医生努力改善自身营养状况,提高透析充分性,增强自身免疫力,减少应用血液制品,使用血液制品。
及时进行传染病方面的检测,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3. 患者在血透前,须进行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血源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检查结果明确后才可透析治疗;传染病人应当在隔离透析室治疗。
患者每3-6个月常规做肝炎病毒及其他感染病原体检测,做到传染病患者与非传染病患者分区分机透析。
4. 门诊透析病人,透析完毕后必须休息30分钟,由当班护士交待血透后的注意事项后,无不适应方能离开。
5. 住院透析病人血透完毕,当班护士填写《市中心医院血透室与病房患者血透后情况交接表》,并与病房护士当面交接病人。
血液透析病人的家庭护理

血液透析病人的家庭护理在现代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对慢性肾衰尿毒症的研究和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已经证明了血液透析对这一类患者延续生命的重要性。
在后期治疗中,患者和家庭人员在面对病情应是保持积极态度,在配合医生相应的治疗过程中,家属也参与进病人的护理中,即可以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又可以使患者适应现状,减慢病情的发展,提高生存质量。
一、血液透析病人的生活护理1.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平时工作生活不要过于辛苦,身体不适时应多休息,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不熬夜,生活要有规律。
2.患者居住的房间应是干净卫生,要定时开窗透气,有新鲜的空气流通,没有必要不要去公共场所。
3.天气变化和季节交替时,要及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不要因为感冒引起呼吸道感染,避免病情加重。
4.患者应早晚、饭后漱口,注意口腔护理。
日常饮食应多吃易消化、无刺激的食物,避免局部刺激引发出血。
5.日常生活要讲卫生,经常更换内衣和床品。
洗澡后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如果要去透析,应彻底清洁手臂,预防感染。
如果患者感觉皮肤非常瘙痒难耐,可以使用温水擦浴后涂一些止痒膏。
二、血液透析病人的医学护理血液透析病人的医学护理最重要的就是动静脉瘘的护理,因为血管通路的畅通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基础,也是保障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的根本,因此要重视保养和护理工作。
1.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学会自己判断动静脉内瘘是否畅通的方法,可以每天进行3次测量。
一般是早晨起床、中午休息前,晚上睡觉前;用健肢一侧的手轻按吻合口处,感觉到震颤及听到血管杂音时即为正常。
如果没有发现应立即与医生联系进行处理。
2.在动静脉内瘘术后,可听医嘱做一些健瘘操,帮助动静脉内瘘尽快成熟。
可以挤捏橡皮球,同时用另一只手握住术侧上臂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自体内瘘的成熟。
3.穿衣应选择宽松舒适的,不要穿紧身窄袖的衣服,内瘘手术一侧的手臂不要带手表和首饰。
4.睡觉时应采取平卧或者健臂侧卧的姿势,尽量避免不要压着内瘘手术侧的手臂,也不要用这只胳膊提重物、举东西。
血液透析护理查房

血液透析护理查房
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查房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对于颈内静脉留置长期导管,我们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惯,保持局部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其次,每次血液透析开始前,应拆除包扎敷料,卸下肝素帽,将其浸泡于消毒液中备用,再用毗咯酮液消毒导管口及周围皮肤。
透析结束后,应常规消毒导管,并用已消毒的肝素帽封闭管口,并将导管用无菌敷料包扎。
此外,我们需要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控制水钠潴留,严格控制水、盐、钾、磷的摄入量。
在控制钾的摄入量时,应注意避免食用高钾食品,如橘类、苹果、葡萄、香蕉、榨菜、花生、胡桃、香菇等。
最后,我们需要预防与导管相关的感染,可用毗咯酮液洗导管帽,也有用万古霉素加肝素注入导管内防治感染。
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要点

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要点血液透析现已是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情况,清除身体中的代谢废物,以助器官恢复其功能。
已经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应做好对应护理,避免感染。
同时还需留意透析前后的病情变化并进行详细记录,观察血液透析后是否有出现不良反应,若有异常情况发生,应及时寻找医生并寻求解决方案。
长期的血液透析流程与频繁的治疗操作,病人体内的营养极易消失,导致出现营养不良或其它并发症,给病人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给心理造成严重影响,应重视对血液透析病人的护理,以下为具体护理要点。
一、监测体重与血压在透析期间,体重增长不宜超过百分之五,测量体重时均按照空腹、排空体内大小便的状态进行,每次测量时尽量穿同一件衣服,每天记录体重且进行密切观察。
每日血压测量至少4次,可在早上、中午、晚上和睡前进行,遵照医生叮嘱按时按量服药;切勿按照个人想法和习惯让每日服药时间不确定,这样将会导致人为因素引起血压不稳定。
二、合理安排饮食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身体较弱,其器官功能不像健康人那般完善,饮食需有足量的蛋白质,其量为1.1-1.2g/(kg/d),优质蛋白质能被更好的吸收,50%以上为优质蛋白,可提供的能量为≥125.5kJ/(kg/d),平常可食用鱼、瘦肉等补充蛋白质。
且病人应控制食盐与水分的摄入量,尽量维持身体状态的水平衡。
入水量过高易引起并发症甚至可能降低存活率,尽可能在透析过程中维持是少尿或无尿的状态对病人更有益。
与此同时,也需要严格控制摄入的食盐量,因入水量与食盐摄入量有很大关系,食盐量越大则入水量也越大,很多病人饮水量过多就是由于没有控制食盐量,导致需要多喝水控制口渴感。
所以饮食切记限盐限水。
三、注意保护动静脉内瘘动静脉内瘘对血液透析病人而言是维护生命的线路,内瘘的情况会直接影响透析时的血液流动速度与净化的具体效果。
(一)要注意为内瘘侧的肢体保暖,不可进行剧烈运动,内瘘对应肢体不可过于用力,且避免穿袖子过紧的服饰。
血液透析护理

血液透析护理护理1.透析前护理病人心理准备,药物准备,测生命体征及体重2.透析中护理(1)饮食护理:血液透析病人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病人的长期存活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蛋白质的摄人量为1.1~1.2g/(kg/d),50%以上为优质蛋白,能量的供给为≥125.5kJ/(kg/d);脂肪供能占30%~40%,其余有碳水化合物供给,钠的摄人为0.75~2g/d。
注意补充锌及多种维生素等。
指导透析期间的生活及饮食,特别要限制入水量,体重增长不宜超过2.5kg。
(2)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常见的并发症有:1)低血压: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处理:①根据病人体重和体重增长量,严格把握脱水量的正确性。
②对醋酸盐透析液不耐受者,改用碳酸氢盐透析液。
③可静注50%葡萄糖40~60ml或10%NaCI 10ml④通过透析管道输注生理盐水、碳酸氢钠、林格液或鲜血,一般输入200~250ml。
⑤查明原因作相应处理。
2)失衡综合征:处理:①第一次透析时缩短透析时间。
②每小时静注50%葡萄糖40ml。
③采用高钠、碳酸氢盐透析液。
④发生失衡综合征时可静注高渗糖、高渗钠,应用镇静剂等。
3)热原反应:预防:严格执行透析管道、透析器的消毒、清洗程序,透析液避免污染。
处理:发生后可肌注异丙嗪25mg,静注地塞米松2~5mg,并注意保暖。
4)出血:处理:减少肝素用量、静脉注射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按1:1用量)、改用无抗凝剂透析等。
5)其他:过敏反应、心绞痛、心律失常、肌痉挛、栓塞(空气、血栓)、失血、溶血等。
3.透析后护理生命体征的测定,疗效的检测。
血液透析病人护理查房

血液透析病人护理查房简介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方法。
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病人需要接受特殊的护理和观察。
护理查房是一种重要的护理措施,旨在监测病人的健康状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提供及时的护理支持。
本文档将介绍血液透析病人护理查房的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目的血液透析病人护理查房的主要目的是:- 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体温和呼吸频率等。
- 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不适感,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 检查血液透析管路的通畅性和情况。
- 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和体重变化。
- 了解病人的心理和情绪状态。
步骤进行血液透析病人护理查房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准备:收集病人的相关医疗记录和护理资料,清洁双手并佩戴手套。
2. 首先询问病人的一般感觉和症状,如头晕、乏力等,并记录相关信息。
3. 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体温、呼吸频率和心率等,并记录测量结果。
4. 检查血液透析管路的通畅性和情况,包括导管是否有漏血或血栓形成等。
必要时,可以进行肝素化验以评估抗凝能力。
5. 观察病人的皮肤情况,特别是透析部位和插管部位是否有明显红肿或感染迹象。
6. 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和体重变化,记录相关数据,并与前一次记录进行比较。
7. 注意观察病人的情绪和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如有需要,可以与社会工作者或心理咨询师合作。
8. 结束查房后,整理护理记录,并与相关护理人员交流重点和需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在进行血液透析病人护理查房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护理过程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 注意观察病人的脸色、出汗情况和口唇湿润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 如果发现血压过高或过低、体温异常、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通知医生。
- 对于肝素化验结果异常的病人,应密切监测和调整抗凝剂剂量。
- 如有必要,提供病人和家属相关的教育和指导,包括正确的透析护理方法和日常生活指导。
总结血液透析病人护理查房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措施,旨在监测病人的健康状况和提供及时的护理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进行的血液透析的病人进行风险评估,并依照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适合的护理管理措施。
方法以血液透析风险管理知识为指导,对我院经过血液透析的病人(854例)进行降低风险评估管理,加强我院透析中心关于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风险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对策。
结果通过对我院854例血液透析患者的风险评估及控制,得出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且经过这些方法的实际运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对策
血液透析为当前使用的最为广泛和普遍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其主要特点有:(1)技术含量较高。
血液透析要求精确的仪器,如血液透析仪进行检测和透析,对血液中一些非常规的检测需较高的检测技术。
(2)专科性较强。
现在每家医院(三甲以上)基本上都设立了独立的血液透析中心,独立于其他科室,这说明血液透析专科性较强。
(3)风险性较大。
血液透析所使用的血液透析机存在着不确定的风险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的854例血液透析患者(包括各种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部分药物中毒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一共作了854次透析。
具体患者资料为:男性患者532例,女性患者为322例,年龄范围为18—82岁。
在各个年龄段,急性肾衰病例数、慢性肾衰病例数以及药物中毒病例数为:(1)18—30岁:82例;(2)30—50岁:184例;(3)50—70岁:233例;(4)70岁以上:355例。
1.2 方法
1.2.1 危险源的识别危险源的识别是在已确认危险源的前提下进行的一个特定性过程,其实质是找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排斥反应、组织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血液透析机的不安全性、外界因素对患者的危害及其在管理护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的识别是较为复杂的血液透析前期工作,它不仅需要收集各类可能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而且还要查阅血液透析的相关标准,从中找出有不符合的危险源。
总的来说,危险源识别主要包括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患者安全、环境安全以及机械设备安全等方面。
1.2.2 风险评估在对患者进行上述危险源识别后,就需以识别的危险源为基础资料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流程为:(1)风险评估方法确立:查阅相关专业书籍及法律法规,查找透析过程中常见护理安全事故原因,并组织科室护士进行深入讨论与交流,调查研究患者既往发生过的护理安全事件以及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2)风险因素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即护理、透析机操作、护理意外事件以及突发事件处理不当。
风险评估最终目的就是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
上述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方面,即人为因素及系统因素。
人为因素包括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抗风险的能力,另外,患者不遵医行为也是构成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如透析间期不注意控制水分摄入造成水潴留过多,透析当日注射胰岛素等;系统因素主要来源于透析机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管理机制上的不完善以及监控制度的不科学等方面。
2风险护理管理对策
2.1加强经常性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如组织透析室的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文件书写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深入学习和交流,定期地邀请资深专家来我院进行讲座以及一些定期的医学义务护理的社会活动。
通过举行各种活动,不仅锻炼了护理人员的实践技能,又在意识或思想层面提高了她们的风险防范意识。
2.2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血液透析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经过对本院854例血液透析患者回顾性分析,在实际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异常现象,并提出相应措施:(1)恶心欲呕吐的策略:血液透析中务必要避免患者产生低血压,而且在血流量控制时要按照患者
自身的情况,如血管粗细以及患者的适应能力等进行血液透析时间的延长。
(2)断电、断水时的策略:断电时,透析室应进行双路供电,定期地对透析机进行维护与保养;断水时,立即将透析机改为旁路或者单超程序。
(3)血液时的感染策略:定期进行空气细菌的培养,对透析液进行检测。
3结果
通过上述方法、评估过程以及护理管理对策的实际应用,首先我院透析科室的全体护理人员有了护理风险防范意识以及风险护理管理上的经验,并将这些管理策略应用于我院透析科的854名患者,患者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身体健康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地好转,而且护理缺陷完全减少(由往常的12例减少至1例),且护理满意度也由原来的89.9%上升至现在的99.5%。
4讨论
血液透析是一门专科性、技术性以及风险性较强的医疗工作,护理人员的工作也起着举足轻重之作用,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管理尤其是风险护理管理,是需要专科性的知识、技能以及强烈的责任心的。
因此,实施风险管理,必须抓住“以人为本”的理念。
血液透析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责任性很强的工作,只有我们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风险意识,继续探索出更好的防范对策,才能降低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