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六) 全球航路的开辟 同步课时分层检测

合集下载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检测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检测题-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六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检测题一、单选题1.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西班牙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英国人发现了南大西洋、南太平洋等多处岛屿;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的探险队进入了北美腹地。

据此可以A.物种的世界性流动B.人口迁移的趋势C.商品的全球性交流D.西方的野蛮掠夺6.在15~16世纪的西欧社会,无论是国王、教皇、僧俗贵族,还是庶民商贾或资产阶级,“个个着了财迷”。

其中专制君主“对于权势和财富的追求”,新兴资产者扩大原始积累的愿望,更为强烈。

……对物质利益的共同追求,为专制君主与私人航行相结合提供A.哈德逊发现了北美的纽芬兰岛B.北大西洋高纬度航路得到进一步探索C.黑奴贸易推动英国港口的繁荣D.英国占据当时世界最有利的通商路线11.奥斯曼帝国兴起后,封锁了地中海,西欧与东方的贸易受阻。

但15世纪的西方人已大大不同于以往,他们不再像从前那样甘于蜷缩在欧洲大陆西端。

这主要是因为西欧()A.民族国家纷纷建立B.商品经济迅速发展C.造船航海技术先进D.航海人才大量汇集A.说明大西洋成为欧洲贸易中心B.论证了“地圆学说”的科学性C.为迪亚士的远洋航行积累经验D.开启了欧非之间的直接联系13.西方史学家将库克描绘成伟大的航海家和科学家,人称“库克船长”。

他三次进行太平洋探险,北到白令海峡,南至南极冰原,考察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发现”了南大西洋、南太平洋的多处岛屿,绘制了大量海图。

由此可知,库克船长的航行()A.得益于英国封建王朝的强大B.开辟了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C.拓展了欧洲人对世界的认知D.建立了世界各地间的直接联系14.梁启超作了这样的评论:“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

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造成该东西方航海结果不同主要的原因是()A.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B.东西方君主专制程度不同C.两方国力的巨大差异D.两方航海的根本驱动力不同15.在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探险家的探险之旅是昂贵的,而政府与私人投资者却有极强的动力经营海上探险业“极强的动力”是指()A.宗教信仰的驱使B.了解世界的欲望C.巨额利润的诱惑D.探险精神的驱动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开发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同步练习-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同步练习-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同步课时训练1.伏尔泰说“这无疑是我们地球上的头等大事,因为在这以前,地球的一半对另一半一直是一无所知,迄今为止,任何伟大业绩在这一新的创举面前都相形见绌。

”“头等大事”是指( )A.工业革命B.新航路的开辟C.郑和下西洋D.殖民扩张2.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贸易中心在( )A.地中海区域B.太平洋沿岸C.印度洋沿岸D.大西洋沿岸3.“黄金热并非资产阶级的贪婪,而是激发了它的拼搏与进取、探险”。

这主要是指新航路开辟( )A.传教是大航海的直接性原因B.商业危机是大航海的根本性原因C.黄金热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马可波罗行记描述了澳门的富裕4.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表述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制度已在欧洲普遍确立B.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因为阿拉伯帝国的崛起东西方贸易更加困难D.启蒙运动的思想在世界普遍传播5.新航路开辟的原动力是( )A.原来的东西方商路被阻塞B.资产阶级要求进行殖民扩张C.西欧社会对香料、黄金的追求D.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突破6.达•伽马远航赴印度期间携带了一批衬衫,返航时带回了大量香料。

达•伽马此行的社会背景是( )A.西欧商品经济发展B.欧洲物价上涨C.欧洲“商业革命”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出现7.下图中,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航海路线是( )A.①B.②C.③D.④8.探险家麦哲伦环球航行时经过的大洋顺序依次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9.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到过亚洲的航海家是( )①迪亚士②哥伦布③达·伽马④麦哲伦A.③④B.②③C.①②D.②④10.据记载,新航路开辟后形成了中国与欧洲及其殖民地的“丝银贸易”,此贸易体系中美洲生产的大约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了中国。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时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时素养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课时素养检测六全球航路的开辟(30分钟50分)(选择题每小题5分,非选择题10分,共30分)1.(2020·海口高一检测)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已具备了( )A.宗教动力B.社会根源C.客观条件D.交通条件【解析】选B。

宗教动力为传播基督教;客观条件为航海技术的进步等;交通条件属于客观条件。

从材料中“……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可以看出,西欧社会对黄金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是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

故选B。

【补偿训练】15世纪,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并出现“寻金热”,这主要是( )A.世风日下,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B.东西方贸易畅通,金银大量外流所致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需求D.资产阶级国家激进派的经济措施所致【解析】选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联系密切,欧洲国家需要扩大资本原始积累,以发展资本主义。

综上可知C符合史实和题意;A、D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B“东西方贸易畅通”的说法本身错误,传统商路被奥斯曼帝国控制了,排除。

2.下图是一位航海家的日记。

据日记内容可知,这位航海家 ( )A.抵达了美洲大陆B.到达了亚洲印度C.完成了环球航行D.到达了非洲好望角【解析】选A。

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率3艘帆船西航,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其至死仍认为自己到达了印度,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

因此,答案为A。

3.(2020·聊城高一检测)印第安人认为:“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是一个恶魔。

”欧洲人则认为:“他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把落后的美洲带入文明时代,是一个功臣。

”这里的“他”是指(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解析】选C。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哥伦布率领船队到达美洲,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C正确;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A错误;达·伽马从欧洲出发,沿着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到达东方,B错误;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D错误。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课时素养评价六全球航路的开辟(30分钟·100分)(选择题每小题6分,非选择题40分,共100分)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该历史学家( )A.否定了航海家的作用B.关注到殖民扩张的内在动力C.意在提高资本家政治地位D.强调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侵略性【解析】选B。

由材料“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可知商业活动推动殖民范围的扩大,商业资本成为殖民扩张的内在动力,故选B。

2.黑格尔说:“按哥伦布的本意,那些富饶的印度地方正有无限宝贝等着他去发现,好作为一次新的十字军军费,那些地方的异教人民也应当皈依基督教。

”这反映出哥伦布航海( )A.带有宗教目的B.得到了金钱资助C.到达了新大陆D.无意于殖民掠夺【解析】选A。

从材料中“那些地方的异教人民也应当皈依基督教”可以看出是带有宗教的目的,故选A。

3.早在15世纪以前,欧洲与亚洲的中国、印度及东南亚等地就有贸易往来,通过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之手,经陆路从东方辗转输入的商品如香料、樟脑、丝绸等比12世纪初增长了10倍,这严重影响了欧洲商人的利益。

这说明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西欧国家经济利益的影响C.中印往来影响东西方贸易D.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解析】选B。

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新航路开辟之前,东西方之间的贸易控制在阿拉伯人和意大利人手中,欧洲商人支付的成本非常高,影响到了欧洲商人的利益,所以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西欧国家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故B正确。

4.关于马可·波罗是否来过中国,中外史学界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但《马可·波罗行纪》对新航路的开辟却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表现在( )A.介绍世界地理知识B.介绍航海技术C.提出了“地圆说”D.增强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解析】选D。

2023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2023版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学考达标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1.15世纪以后,欧洲人普遍认为,占有货币,就占有一切,黄金能够“为灵魂开辟通往天堂的道路”。

形成这一认识的根本原因是( )A.天主教会的宣传B.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C.新航路的开辟D.人文主义思潮的流行2.“我向我们最战无不胜的君王们承诺:如果我能得到他们一些小小的援助,我将把他们想要的任何数量的黄金,还有香料、棉花……都奉送给他们。

”哥伦布的这句话反映了他的远洋航行( )A.开拓了新的国际市场B.能够扩大教会的影响C.推动了造船业的发展D.希望得到王室的支持3.哥伦布在1492年的航行日记中写道:“西班牙国王陛下决意派遣我——克利斯托弗·哥伦布前往印度,谒见诸君王,访问各地城市及其风土人情,旨在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的信仰。

”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哥伦布远航主要是出于政治外交目的B.西班牙是最早支持远洋探险的国家C.传播基督教是开辟新航路的精神动力D.人文主义精神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4.如表所示为1496~1506年威尼斯到东地中海主要港口的香料贸易量的变化(单位:吨/年A.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欧商路C.西欧工商业经济的复兴D.阿拉伯帝国垄断东西方贸易知识点二新航路的开辟5.如图所示为15世纪某探险家的航海日志摘录。

日志中的空白处应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6.以下著名航海家据明确记载到过印度的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7.15~16世纪,从欧洲出发的一支船队在一片海洋上航行3个多月,没有遇到一次风浪,饱受先前滔天巨浪之苦的船员们高兴的说:“这真是个太平洋啊!”此后人们把这片大洋称之为“太平洋”。

与“太平洋”来历相关的航海家最有可能是( ) A.哥伦布B.达·伽马C.迪亚士D.麦哲伦知识点三其他航路的开辟8.有一位历史人物,在他12岁时(1492年)①到达了美洲;在他17岁时(1497年)②率先在北美的纽芬兰岛登陆,为英国插上了第一面海外殖民的旗帜……③(他自己)则让人类拥抱了整个地球。

2019-2020学年新教材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分层作业: 6 全球航路的开辟

2019-2020学年新教材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课时分层作业: 6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时分层作业(六) 全球航路的开辟(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基础练]1.有学者认为:15世纪“西欧人的发财梦做得很是时候”。

这样评价主要是因为( )A.当时到东方有很多财富B.当时已具备了海外探险的条件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D.东西方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变化B [本题考查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15世纪西欧当时已具备海外探险的条件。

]2.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C [在新航路开辟以前,世界各大文明之间之所以是孤立的、封闭的,其主要原因是当时还不具备联系的条件,特别是造船条件、航海条件以及地圆学说等科学条件。

]3.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已具备了( )A.宗教动力 B.社会根源C.客观条件D.交通条件B [本题关键要在黄金和新航路开辟之间建立联系。

根据材料可知,对黄金的追求是开辟新航路的经济动因。

]4.“欧洲人探险的动机是错综复杂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寻找基本资源和可以耕作的土地以及寻找通往市场的新商路,再有就是热切地传播基督教”。

材料中空缺处应填( )A.中国B.印度C.亚洲D.美洲C [材料反映的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背景,为到达亚洲,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别组织了东西两条路线的海上探险,故选C项。

]5.史学家认为:“1502年,葡萄牙舰队封锁了红海和波斯湾,他们迫使印度和欧洲之间的所有贸易都必须使用这条由他们控制的航路……奥斯曼帝国为了保护传统商路的利益,夺取了红海的控制权,但是未能在阿拉伯海战胜葡萄牙人。

”下列观点最符合材料主题的是( )A.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碍东西方商路B.“商业危机”间接推动新航路的开辟C.新航路的开辟有力冲击了传统商路D.葡萄牙武力控制了传统商路C [题干信息“葡萄牙舰队封锁了红海和波斯湾,他们迫使印度和欧洲之间的所有贸易都必须使用这条由他们控制的航路”反映了新旧航路间存在激烈冲突,故选C项;A项符合史实,但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排除;当时新航路已开辟,但材料并未论及原因,B项错误;葡萄牙控制的是新航路而非旧商路,D项错误。

2024春新教材高中历史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2024春新教材高中历史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拓1.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部的探险中,“宗教供应借口,而黄金供应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 )A.找寻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B.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拓的推动力之一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D.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随之而来的“寻金热”是新航路开拓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材料反映了当时新航路开拓的动因之一是追求黄金,故B 项正确。

找寻黄金的目的不是传播宗教,欧洲人对黄金的贪欲追求,反映了资本主义对于掠夺财宝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而且“唯一”的说法过于确定,故C项错误;D项错在“输出黄金”,应当是掠夺黄金。

答案:B2.《马可·波罗行纪》对日本有这样的描写:“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

”这一描写( )A.真实可信,且影响巨大B.真实可信,但影响有限C.毫无依据,亦无影响D.脱离现实,但影响较大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的说法明显脱离实际,可信度较低,故解除A、B两项;但《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引起的反响较大,特殊是题干中的描写激发了当时欧洲人到东方寻金的热潮,故解除C项,D项正确。

答案:D3.葡萄牙的国歌《葡萄牙人》中唱道:“海上英雄,民族高尚,这国家不朽和英勇,现在是时候奋起,重放葡萄牙的光线。

”推动葡萄牙人成为“海上英雄”的根本动力是( )A.传播宗教的须要B.传统商路衰落的刺激C.找寻珍贵金属的欲望D.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可知,新航路开拓的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目的是到东方寻金,满意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的须要,故D项正确。

A项属于精神动力,与设问“根本动力”不符,解除;B项属于干脆缘由,与设问“根本动力”不符,解除;C项属于社会缘由,与设问“根本动力”不符,解除。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时训练-- 统编版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含答案)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时训练-- 统编版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含答案)

第六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一、单选题1.“1487年7月,王上派遣了一支探险船队,去寻找绕过非洲南端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船队向东航行了好几天后,他们果然又看见了陆地的影子,不久就抵达莫塞尔湾。

”对此段文字解读正确的是( )①此次航海的负责人是迪亚士②“王上”指的是西班牙国王③1487年的航行最终到达印度④航海活动带有殖民扩张色彩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2.如表所示为1496~1506年威尼斯到东地中海主要港口的香料贸易量的变化(单位:吨/年)。

导致表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 西欧工商业经济的复兴D. 阿拉伯帝国垄断东西方贸易3.法国史学家阿尔德伯特等人认为,16世纪大量黄金、白银流入西班牙,“与葡萄牙相比,西班牙更有条件在17世纪成为经济中心”,然而西班牙的黄金、白银被投到欧洲其他地方,促进了英国、法国、荷兰工业的发展,西北欧成为经济中心。

对上述观点的理解较为合理的是( )A.商业革命延缓了西班牙的发展历程B.价格革命推动了欧洲经济中心的转移C.封建制度阻滞了西班牙的社会进步D.殖民掠夺客观上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4.“由1400到1650年,欧洲开始面对一个新世界,一个背离传统地中海为中心走向大西洋与太平洋的世界,一个基督与非基督接触的世界,一个新的资本主义市场的世界。

”导致这一重大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的开辟B.法国大革命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5.科斯马斯在《基督教诸国风土记》中否认地球存在对环点(地面上关于地心对称两点)这一说法,他的理论在整个中世纪都有着强权捍卫者的支持。

直至16世纪初期,该理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 )A.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B.“地圆说”的提出C.新航路的开辟拓宽认识D.宗教改革的影响6.1502年,达伽马率船队在印度洋上遇到一艘商船,公然命令部下将船上货物抢光,并放火将船(包括在船上的所有人)烧掉。

到达印度的卡利库特后,立即用炮火将该城摧毁;另在印度西南海岸构筑城堡,建立殖民据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双测过关(六)全球航路的开辟A级——学业水平达标练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自从《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广泛传播后,欧洲人一直把东方看成是金银当瓦的“人间天堂”,有很多人沉迷于“寻金热”之中,上至国王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

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A.新航路的开辟B.商品经济发展C.中国逐渐落后D.拜金主义盛行解析:选B由于欧洲商品经济发展,所以需要大量的黄金白银。

《马可·波罗行记》又告诉欧洲人东方有黄金。

所以引发了新航路开辟,向东方寻找新航路。

2.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

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A.给土著人带去人文主义思想B.向土著人传播航海技术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D.向土著人传播天主教解析:选D由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就是向外传播天主教,西班牙和葡萄牙有很强的宗教热情,热衷于对外传播天主教;在当时的欧洲人看来,不信天主教就像生活在黑暗之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指的是向土著人传播天主教,故答案为D项。

3.早在15世纪以前,欧洲与亚洲的中国、印度及东南亚等地就有贸易往来,通过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之手,经陆路从东方辗转输入的商品如香料、樟脑、丝绸等比12世纪初增长了10倍,这严重影响了欧洲商人的利益。

这说明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西欧国家经济利益的影响C.中印往来影响东西方贸易D.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解析:选B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新航路开辟之前,东西方之间的贸易是控制在阿拉伯人和意大利人手中,欧洲商人支付的成本非常高,影响到了欧洲商人的利益,所以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西欧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故B项正确。

4.哥伦布在《航海日志》中写道:“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由此可知,哥伦布团队()A.熟悉东方文化B.已经发现美洲C.接受地圆学说D.经济实力雄厚解析:选C从材料可以看出哥伦布认为一直向东走能够找到印度,说明哥伦布相信地球是圆的,故C项正确。

5.“孩子们围绕着这些外国人,他们正在土地上插进一根大理石石柱,柱身上用葡文刻着:‘1498年,葡萄牙国王派王室侍臣发现(亚洲)这块土地,并竖立这个标志。

’”材料中的“侍臣”()A.到达非洲好望角B.开辟了欧印航线C.发现了美洲大陆D.完成了环球航行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7~1498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非洲的好望角到达印度,开通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与材料“1498年,葡萄牙国王派王室侍臣发现(亚洲)这块土地,并竖立这个标志”相符,故B项正确。

6.“它在思想界的影响超越了其对商业和政治领域造成的震撼。

它变革了中世纪的理论和思想的整个体系,让过去狭隘的地理观点靠边站,对地球面积和形状的争论就此永远终结。

”“它”代表的行动是()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B.达·伽马到达印度C.哥伦布发现美洲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解析:选D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个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挑战了传统的地理观念,对地球的形状讨论形成了事实上的结论。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代表的行动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故D项正确。

7.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下列与此相关的不同历史事物或现象之间,有着直接和内在联系的一组是()A.《马可·波罗行纪》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奥斯曼帝国控制商路与天主教鼓励向东方传教C.西欧国家开始工业革命与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D.迪亚土船队的非洲探险与达·伽马船队到达印度解析:选D《马可·波罗行纪》刺激了欧洲到东方的“寻金热”,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奥斯曼帝国控制商路阻碍了东西方的贸易之路,并没有引起天主教鼓励向东方传教,故B项错误;西欧国家进行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生产力的发展,与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没有联系,故C项错误;达·伽马的船队到达印度就是沿着迪亚士非洲探险的路线而进行的,故D项正确。

8.新航路开辟后,西欧人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开辟了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

其中到达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航海家是()A.卡伯特父子B.塔斯曼C.德雷克D.巴伦支解析:选B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14分)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果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全球化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

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材料二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始。

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连成一体的世界。

1763年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

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地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这两个事件某种程度上把世界上相距最遥远的部分连接在一起,使它们能互通有无,增加彼此的快乐,促进彼此工业的发展,因此,它们的总体趋势似乎是有益的。

——摘编自亚当·斯密《国富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并从整体史观分析其影响。

(8分)(2)比较材料二、三在看待新航路开辟问题上的异同。

(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信息“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寻找黄金的期盼”“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并结合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概括;第二小问,从“整体史观”角度分析影响。

第(2)问,根据材料从对新航路开辟的看法上,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比较异同。

答案:(1)内在动力:建立高效行政机器;对黄金的渴求;科技的进步。

影响: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初步形成了全球交通网络;各个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同:都认为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人类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开始。

异:材料二认为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有了冲突,欧洲人在世界上占支配地位;材料三认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总体是有益的。

B级——选考能力提升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该历史学家()A.否定了航海家的作用B.关注到殖民扩张的内在动力C.意在提高资本家政治地位D.强调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侵略性解析:选B由材料信息可知商业活动推动殖民范围的扩大,商业资本成为殖民扩张的内在动力,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资本家的作用而没有否定航海家的作用,排除A项;资产阶级革命提高了资本家的政治地位,排除C项;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海外扩张的时候资本主义制度尚未确立,排除D项。

2.如图是某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该图显示:欧洲在平面大地的西北部,非洲在南部,亚洲在东部。

欧洲、非洲被地中海隔开,欧洲、亚洲被黑海隔开,非洲、亚洲被红海隔开。

陆地(人居)世界的周围是世界洋,它能沟通地中海、红海和黑海。

由该图可知,绕过非洲也能到达东方,该地图()A.有可能绘制于地理大发现以前B.是新航路开辟产生的成果之一C.是地圆学说在世界盛行的体现D.比较全面地描述了世界的面貌解析:选A材料中的图片没有美洲大陆,说明可能是在美洲发现之前,也就是地理大发现之前绘制的,故A项正确;材料的图片应该是新航路开辟之前绘制的,不可能是新航路开辟的成果,故B项错误;材料图片不能体现出地圆学说盛行,故C项错误;材料的地图没有美洲大陆,不可能描述世界全貌,故D项错误。

3.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美洲大陆上,哥伦布纪念日便是纪念欧洲与美洲首次碰撞后,产生新的混血种族及其文化的节日,并被人们称为“种族之日”。

这里纪念的是() A.发现新大陆的英雄B.开启美洲历史新篇C.世界开始走向整体D.文明的交流与碰撞解析:选D结合材料中“碰撞”“产生新的混血种族”“文化”可知是纪念文明的交流与碰撞,故D项正确;A项涉及的是地理学方面,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只涉及美洲历史角度,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是从全球史观角度进行分析,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4.1596年,一个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8个月。

在恶劣的险境下,17名水手中有8人死去。

但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

最终,幸存的商人把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

从上述事实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商业成功取决于诚实B.人性的启蒙迫在眉睫C.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D.唯利是图是商人本性解析:选C由材料信息“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可知,地理大发现仍在继续,故C项正确;商业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因素,诚实只是其中之一,故A项排除;材料与人性的启蒙无关,且启蒙运动是在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幸存的商人把货物完好无损地送到委托人手中”体现不出商人的唯利是图,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14分)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长安开始的这条向西绵延伸展的古代陆路交通线,成为联结东西方的古代交通大动脉。

这条大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沿着这条大道,我国大量独步世界的丝织品源源不绝地运往中亚、西亚以及更遥远的西方……西方的物产以及西域的音乐、舞蹈也接踵东来,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汉朝使节到安息时,安息王派大将率领两万人马出迎数千里,并派使臣随汉使到长安,献给汉武帝大鸟卵(鸵鸟卵)和黎靬善眩人(是指埃及、叙利亚一带的魔术师)。

随着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远在地中海地区的人们现在也可以辗转来到中国了。

——摘编自任继愈《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材料二随着葡萄牙东方贸易帝国的创立,往日与印度进行贸易的阿拉伯商人和威尼斯商人的地位逐步下降。

这个帝国由少数岛屿和散布于绕非洲去东方的航道上的沿海商埠组成,它们在战略上都是重要的据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