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探讨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探讨开题报告—WORD版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探讨开题报告
一、论文题目:中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探讨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2019年底,我国上市公司已达到1174家,总股本超过5050亿,其中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328亿,市价总值高达5.55万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8%,约有股民6800万人,约占城镇人口的40%,资本市场规模越来越大。
据统计,截止2019年底,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10547亿元,实现利润1519亿元,分别占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32%和63%,国有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各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在国有资产质量上,上市公司已成为优良资产的富区,同时上市公司也成为中国人投资的主要领域。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不仅会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而且会显示出更重要的作用。
但也不可否认,在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下滑,竞争力下降,据资料反映,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36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0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53%,比上年同期下降22.55%,有151家公司亏损,亏损面为12.67%,较上年又进一步扩大;二是部分上市公司内部违规现象严重,据了解,2019年有100家上市公司因各种违规问题而受到证监委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查处;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严
第1 页。
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创业板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一部分,于2009年6月1日正式挂牌,旨在为新兴企业提供资本市场融资途径,支持创新、创业、创造。
自创业板成立以来,已有大量的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它们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如何评价这些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成为了一个研究的重要问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评价,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为创业板上市公司提供参考和指导,为投资者选择和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提供决策支持。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通过以下步骤对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评价:1.确定评价指标和权重。
收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根据企业的资产、负债、收益和成本等方面的数据计算各项财务指标,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评价的方式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确定评价指标和权重。
2.分析财务绩效。
将选定的财务指标进行加权平均计算,从资产、负债、收益、成本等角度综合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并进行排名。
3.分析财务风险。
通过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评价它们的财务风险。
包括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等方面的风险。
4.分析影响财务绩效的因素。
通过对财务绩效好、中、差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比较,分析影响财务绩效的因素,对其进行总结和归纳。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问卷调查。
设计问卷,邀请相关专家和学者对财务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评价。
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对其财务绩效进行评价。
2.实证研究。
收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分析其财务绩效和财务风险,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与企业特征之间的关系。
五、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将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支持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提供发展建议。
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探讨开题报告_1

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探讨开题报告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一、论文题目:中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探讨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我国上市公司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20**年底,我国上市公司已达到1174家,总股本超过5050亿,其中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328亿,市价总值高达5.55万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8%,约有股民6800万人,约占城镇人口的40%,资本市场规模越来越大。
据统计,截止20**年底,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10547亿元,实现利润1519亿元,分别占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32%和63%,国有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各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在国有资产质量上,上市公司已成为优良资产的富区,同时上市公司也成为中国人投资的主要领域。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不仅会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而且会显示出更重要的作用。
但也不可否认,在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下滑,竞争力下降,据资料反映,20**年我国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36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0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53%,比上年同期下降22.55%,有151家公司亏损,亏损面为12.67%,较上年又进一步扩大;二是部分上市公司内部违规现象严重,据了解,20**年有100家上市公司因各种违规问题而受到证监委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查处;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虚增业绩,大肆“圈钱”,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三是二级市场投机行为盛行,一些机构操纵股价,牟取高利,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秩序。
为了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有效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和社会的监督职能,加快建立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机制,全面净化证券市场的环境。
要实现这一目标,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建立上市公司的效绩评价体系。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对我国国有企业制定了效绩评价制度,并正在逐步推开,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还没有建立这项制度,所以本文的研究是有实际意义的。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开题报告—WORD版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开题报告
一、论文题目
中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探讨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2019年底,我国上市公司已达到1174家,总股本超过5050亿,其中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328亿,市价总值高达5.55万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8%,约有股民6800万人,约占城镇人口的40%,资本市场规模越来越大。
据统计,截止2019年底,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10547亿元,实现利润1519亿元,分别占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32%和63%,国有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各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在国有资产质量上,上市公司已成为优良资产的富区,同时上市公司也成为中国人投资的主要领域。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不仅会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而且会显示出更重要的作用。
但也不可否认,在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下滑,竞争力下降,据资料反映,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36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04%,
第1 页。
基于EVA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EVA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企业的绩效评价一直是管理和投资领域的热门话题,而衡量公司绩效的指标体系种类很多。
近年来,以经济附加值(EVA)为核心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EVA是一种综合性的财务管理指标,通过将资本成本与企业利润相结合,能够更全面地评估企业的绩效。
本文旨在探究基于EVA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投资者、分析师、管理人员等提供一种更全面、更有效的评估企业绩效的方法。
同时,该研究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改进经营管理和优化决策的参考依据。
二、研究问题和内容本文的研究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何基于EVA构建适合中国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EVA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现状,包括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实践案例。
2.挖掘EVA模型中资本成本的计算方法和企业利润的衡量指标,研究其对企业绩效评价的影响。
3.构建基于EVA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究其在实际运用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旨在系统地挖掘和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企业内部财务数据,并整合各类评价指标,构建适合中国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梳理以EVA为核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建立研究框架。
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挖掘其内部财务数据,并通过EVA 模型进行测算和分析。
3.综合前期研究成果,构建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多个角度对企业进行评价,包括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方面。
4.编制案例分析报告,阐述构建的指标体系的实践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
四、预期结果1.系统总结基于EVA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并梳理其发展历程和应用前景,探究EVA在中国上市公司的应用现状及趋势。
2.深入剖析EVA模型中的资本成本和企业利润,研究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3.构建基于EVA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不同维度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与股价泡沫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与股价泡沫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企业越来越关注其市场表现和股价变动,尤其是上市房地产企业。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股价反映了公司的价值和市场预期。
因此,如何衡量上市房地产企业的绩效和股价表现已成为学术和实践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和股价表现的研究,探讨其是
否存在泡沫。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通过以下步骤来开展:
1. 收集我国所有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和股价数据,分析其财务状况和股价表现。
2. 借鉴相关文献和经验,选择合适的财务指标和股价指标,建立适合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模型。
3. 对各房地产企业进行绩效评价,分析其绩效表现。
4. 通过构建股价模型,对各房地产企业的股价进行预测和分析。
5. 最后,根据绩效评价和股价表现的结果,评估其是否存在泡沫,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三、预期研究成果和意义:
本研究将探索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和股价表现,从而更好地解读其市场价值和市场预期。
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房地产企业更好地了解投资者对其的看法和预期,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和财务决策,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这一行业并作
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我国整体上市企业绩效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整体上市企业绩效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我国整体上市企业绩效研究1. 研究背景和意义:上市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其绩效水平对全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国内对于上市企业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单一领域或具体财务指标的分析,缺乏对上市企业整体绩效的综合分析。
因此,开展我国整体上市企业绩效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 研究目标:(1)分析我国整体上市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2)构建上市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我国整体上市企业的经营绩效;(3)通过案例分析,探究影响我国整体上市企业绩效的因素,为提高企业绩效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3. 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上市企业绩效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等进行归纳整理和理论梳理,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和借鉴。
(2)实证研究法:采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方法,构建上市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整体上市企业的经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
(3)案例分析法:选取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上市企业,通过比较和分析,探究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
4. 预期成果:(1)构建适用于我国上市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2)深入了解我国上市企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其绩效状况;(3)挖掘与分析影响上市企业绩效的因素,为企业提升经营绩效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5. 研究创新:(1)本研究将通过构建适用于我国上市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全面地评估企业绩效,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绩效评价。
(2)本研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将首次开展我国整体上市企业绩效研究,创新性地探讨影响企业绩效的因素,为企业提升经营绩效提供具体实践建议。
6. 研究进度安排:(1)文献综述阶段(1个月):对上市企业绩效研究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上市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2)指标体系构建阶段(2个月):构建适用于我国上市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实证分析阶段(3个月):通过实证分析,评价我国整体上市企业的经营绩效。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作为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上市公司的绩效表现与其市值、股价等指标息息相关。
因此,对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方面,它为投资者提供了选择投资标的的依据,同时也为公司内部的决策者提供了指导。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也是对公司实际经营表现的客观评价,能够帮助公司发现问题、优化经营,提升竞争力。
当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化和改革,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研究也愈发受到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
然而,由于市场环境和国别文化等因素的不同,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往往受到误解和偏见。
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现状,寻求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二、研究内容和重点本文拟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1.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理论分析在此部分,将介绍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和评价方法,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探讨绩效评价标准的制定原则和具体实施方法。
此外,还将探讨绩效评价与公司发展战略的关系,以及绩效评价对企业内部治理的影响等问题。
2. 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在此部分,将从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实际应用等三个角度,深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随着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如何在评价上市公司绩效时充分考虑企业的特殊性和行业背景等因素,将是本部分重点探讨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和预期结果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实证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
利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和实证经济学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揭示其规律和特点。
预期的研究结果如下:1. 对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归纳出其主要特征和规律。
2. 提出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并借鉴国外类似研究的实践经验,使其更具有操作性。
3. 为投资者、上市公司、监管机构等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支持,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开题报告
一、论文题目
中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探讨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止xx年底,我国上市公司已达到1174家,总股本超过5050亿,其中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328亿,市价总值高达5.55万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8%,约有股民6800万人,约占城镇人口的40%,资本市场规模越来越大。
据统计,截止xx年底,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10547亿元,实现利润1519亿元,分别占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32%和63%,国有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各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在国有资产质量上,上市公司已成为优良资产的富区,同时上市公司也成为中国人投资的主要领域。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不仅会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而且会显示出更重要的作用。
但也不可否认,在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下滑,竞争力下降,据资料反映,xx年我国上市公司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36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0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53%,比上年同期下降22.55%,有151家公司亏损,亏损面为12.67%,较上年又进一步扩大;二是部分上市公司内部违规现象严重,据了解,xx年有100家上市公司因各种违规问题而受到证监委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查处;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虚增业绩,大肆“圈钱”,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三是二级市场
投机行为盛行,一些机构操纵股价,牟取高利,严重地扰乱了市场秩序。
为了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有效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和社会的监督职能,加快建立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机制,全面净化证券市场的环境。
要实现这一目标,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建立上市公司的效绩评价体系。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对我国国有企业制定了效绩评价制度,并正在逐步推开,但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还没有建立这项制度,所以本文的研究是有实际意义的。
三.本文研究的内容
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探讨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建立。
第一部分主要从六个方面阐述建立我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意义,这六个方面是:
(一)有利于国家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二)有利于推动上市公司建立科学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三)有助于对上市公司经营者业绩的全面考核。
(四)有利于引导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
(五)有利于增强上市公司的形象意识。
(六)有助于投资者的理性投资。
第二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证建立我国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这三个方面是;
(一)国有企业效绩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上市公司开展效绩评价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我国上市公司现有的基础比较好,更适合效绩评价工作的开展。
(三)政府有关部门、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比较支持上市公司开展效绩评价工作。
通过上述两个部分的分析论证,说明我国建立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三部分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
提出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设计方案。
设想从五个方面构建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框架。
这五个方面是:
(一)全面阐述和分析效绩评价体系六个基本要素的内容、作用。
(二)重点研究效绩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是效绩评价的核心,初步思路是参照国有企业效绩评价体系指标体系,结合上市公司现状和特征,设计上市公司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权数配置。
公务员之家
(三)确定评价标准采用行业标准和评议参考标准。
(四)制度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考虑采用工效系数法和综合判断法。
(五)提出组织实施的方法。
建议在起步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四部分是实例分析。
运用本文设计的效绩评价体系对某一家上市公司xx年度效绩进行评价。
四、本文研究的结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是旨在引起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对建立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二是为有关部门研究和制定上市公司效绩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三是从理论和实践老感两个方面提高本人的专业知识水平。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