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易错题

合集下载

五下数学常见错题例100题

五下数学常见错题例100题

五下常见错例100题 班级 姓名 2011.6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1、①图形A 绕点O 顺时针旋转180°到图形( )所在的位置。

②图形B 可以看作是由图形A 绕点( )顺时针旋转( ),又向( )平移( )格得到的。

③图形D 可以看作是由图形( )绕点( )顺时针旋转( ),又向( )平移( )格得到的;或可以看作是由图形( )绕点( )顺时针旋转( ),又向( )平移( )格得到的。

第二单元 因数与倍数2、判断题①7的所有倍数都是合数。

( ) ②两个质数相加,和一定是合数。

( ) ③两个合数相乘,积一定是偶数。

( ) ④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 ) ⑤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 )⑥一个质数,它的因数也一定都是质数。

( )3、5□中最大填( )时 ,这个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的因数有( )。

4、三个连续奇数,最小的一个数是a ,其余两个分别是( )和( )。

5、在6、15、51、91这四个合数中,( )能写成两个不同的质数之和。

6、填质数:20=( )+( )+( )=( )×( )×( )7、在1—9这九个数中,相邻的两个质数是( )和( ),相邻的两个合数是( )和( )。

8、有三个连续偶数,它们的和是96,这三个数分别是( )、( )和( )。

9、能同时被2、3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能同时被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能同时被2、3整除的最大二位数是( );能同时被3、5整除的最大二位数是( )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二位数是( )10、20以内所有质数的和是( ),20以内所有合数的和是( ),20以内所有奇数的和是( ),20以内所有偶数的和是( )。

11、A=2×2×3×5×7 B=2×3×7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 )。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归纳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归纳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归纳一、错例目录1.因数与倍数1.1质数与合数……………………………………………………………………(**)52.长方体和正方体2.1.1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62.1.2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72.1.3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82.2.1表面积计算…………………………………………………………………(**)92.2.2表面积计算…………………………………………………………………(**)102.2.3表面积计算…………………………………………………………………(**)122.2.4表面积计算…………………………………………………………………(**)132.2.5表面积计算…………………………………………………………………(**)142.3.1体积和体积单位……………………………………………………………(**)152.3.2体积和体积单位……………………………………………………………(**)182.4.1体积计算公式………………………………………………………………(**)192.4.2体积计算公式………………………………………………………………(**)202.4.3体积计算公式………………………………………………………………(**)222.4.4体积计算公式………………………………………………………………(**)232.5.1体积单位间的进率…………………………………………………………(**)242.6.1不规则物体的体积…………………………………………………………(**)25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3.1.1分数的意义…………………………………………………………………(**)273.1.2分数的意义…………………………………………………………………(**)293.1.3分数的意义…………………………………………………………………(**)303.1.4分数的意义…………………………………………………………………(**)313.1.5分数的意义…………………………………………………………………(**)323.2.1分数与除法…………………………………………………………………(**)333.2.2分数与除法…………………………………………………………………(**)343.2.3分数与除法…………………………………………………………………(**)353.2.4分数与除法…………………………………………………………………(**)363.2.5分数与除法…………………………………………………………………(**)373.3.1真分数与假分数……………………………………………………………(**)383.3.2真分数与假分数……………………………………………………………(**)393.4带分数…………………………………………………………………………(**)403.5分数的基本性质………………………………………………………………(**)423.6.1最大公因数…………………………………………………………………(**)433.6.2最大公因数…………………………………………………………………(**)443.6.3最大公因数…………………………………………………………………(**)483.6.4最大公因数…………………………………………………………………(**)493.7最小公倍数……………………………………………………………………(**)513.8.1分数大小比较………………………………………………………………(**)523.8.2分数大小比较………………………………………………………………(**)543.8.3分数大小比较………………………………………………………………(**)553.9分数化小数……………………………………………………………………(**)574.分数的加减法4.1异分母分数减法…………………………………………………………………(**)584.2.1不带括号分数加减混合运算…………………………………………………(**)604.2.2不带括号分数加减混合运算…………………………………………………(**)615.总复习5.1.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625.1.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635.2.1分数的加法和减法……………………………………………………………(**)645.3.1空间与图形……………………………………………………………………(**)655.3.2空间与图形……………………………………………………………………(**)67二、原始错例五年级下册典型错例题目: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①奇数②偶数③合数学生错解: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一定是(2 )①奇数②偶数③合数◆原因分析1、学生对于质数的理解不够深刻,对于“2是最小的质数”使得在本题中受到了负迁移的影响。

(易错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测试(答案解析)

(易错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测试(答案解析)

(易错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测试(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把一个图形绕其中一点顺时针旋转(),又回到原来的位置.A. 90°B. 180°C. 360°2.平行四边形绕两条对角线的交点至少旋转()才会与原图形重合.A. 45°B. 90°C. 180°D. 360°3.下列图案中,()不是由一个图形通过旋转而得到的。

A. B. C. D.4.下面的图案是由一个基本图形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

A. B. C. D.5.在旋转过程中,确定一个图形旋转后的位置,除了需要知道此图形原来的位置外,还需要知道()A. 图形的形状、旋转中心B. 图形的形状、旋转角C. 旋转中心、旋转角D. 以上答案都不对6.下列各组字母中,()是通过旋转得到的。

A. bdB. bpC. pqD. bq7.花朵是通过花瓣()得到的A. 平移B. 旋转C. 对称8.这个图形运用了()原理A. 平移B. 对称C. 旋转9.如图,将三角形A绕点O()可以得到三角形B。

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D.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10.以点C为中心旋转的图形是()。

A. B. C.11.生活中的大门的设计一般用到了()A. 平移B. 旋转C. 对称12.下面这个美丽的图案用到了()A. 平移B. 旋转C. 对称二、填空题13.指针顺时针旋转90度,从B点旋转到________,指针逆时针旋转90度,从C点旋转到________。

14.如图中指针从“4”绕点O顺时针旋转60°后指向数字________,指针从“4”绕点O逆时针旋转________°后指向数字“1”.15.图形在平移和旋转后,________发生了变化,________不变。

(易错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测试(包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将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是()。

A. B. C. D.2.如图的三个图案中,()个既可以通过平移得到,又可以通过旋转得到?A. B. C.3.画有图案的卡片经过旋转后可以得到的是()。

A. B. C. D.4.如何将移动到的位置,下面方法()是正确的。

A. 将向上移动4格,再向右移动3格。

B. 将向上移动3格,再向右移动3格。

C. 将向右移动4格,再向上移动3格。

5.如图,指针绕点0顺时针从12转到3,旋转了()度。

A. 30B. 90C. 2706.把一个图形绕某点顺时针旋转30°,所得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A. 变大了B. 大小不变C. 变小了D. 无法确定大小是否变化7.从10:00到12:00,时针旋转了()°,从1:30到1:50,分针旋转了()°。

A. 60,60B. 60,90C. 60,1208.如图是日本“三菱”汽车的标志,它可以看作是由菱形通过旋转得到的,每次旋转了()A. 60°B. 90°C. 120°9.看一看,下面的图②是由图①()变化得到的图案。

A. 旋转B. 平移10.这个图形是通过()得到的A. 旋转B. 平移C. 对称11.教室的打开和关上,门的运动是()。

A. 平移B. 旋转C. 既平移又旋转12.小明用如下图所示的胶滚沿从左到右的方向将图案滚涂到墙上,下列给出的四个图案中,符合图示胶滚涂出的图案是()A. AB. BC. CD. D二、填空题13.时针从2时到6时,按________方向旋转了________°.14.钟面上指针从数字“6”绕中心点________时针旋转90°后指向数字________.15.体育课上,老师口令“立正,向后转” 时,你的身体按________时针旋转了________°,口令“立正,向左转” 时,你的身体按________时针旋转了________°。

数学老师整理:五年级下册22道经典易错题整理(带解析)

数学老师整理:五年级下册22道经典易错题整理(带解析)

数学老师整理:五年级下册22道经典易错题整理(带解析)五年级易错题练习【易错1】3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零六三千万四百零六【问诊】分析原因:学生刚接触亿以内的读数,对数位顺表还不是很熟,顾上了万级,却顾不了个级。

特别是零出现很多个的情况下,学生就容易写错。

纠错措施:让学生记住数位表,并分级读数。

改正:30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百零六【易错2】三个“8”分别表示8个千万、8个十万、8个千的数是(C)。

A.83688000B.80848400C.800808000【问诊】分析:学生没有分级就从高位开始看起,导致错误。

改正:B【易错3】89□0039079≈90亿□里可以填的数是(9)。

【问诊】分析原因:学生没有理解题意,可以填的数不是唯一的。

纠错措施:让学生明白省略的尾数是那一部分,最高位是什么,再判断填什么数。

改正:89□0039079≈90亿□里可以填的数是( 5~9 )。

【易错4】一个蛋糕长5厘米,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100)厘米,就是(1)米。

那么,(10000)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

【问诊】分析原因:学生对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100厘米,就是1米的意思不理解。

纠错措施:帮助学生理解第二条信息的意思,知道排成一排1米需要20个蛋糕,那么排1千米需要1000个20。

改正:那么,(20000)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

【易错5】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问诊】分析原因:学生对角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纠错措施:画两幅图,一幅是从同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另一幅是从两个点引两条射线,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

改正: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易错6】1、平角就是一条直线(√)【问诊】分析原因:学生把角的概念忘记了,角是由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角,而直线上没有点,也就不存顶点。

纠错措施:让学生回忆角的概念,用概念来判断正误。

改正: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易错7】160×60=960【问诊】分析原因:学生对“因数”中有几个零中“因数”一词的理解不到位,漏数了一个零。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易错题集-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易错题集-苏教版

数学组五年级易错题集五下一至四单元错题整理1、从1、2、3、5这四个数中选择三个组成一个三位数。

如果组成的数是2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如果组成的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如果组成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

2、如果A =2×3×3,B =2×2×2×3,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如果A =2×3×3×5,B =2×2×3×7,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3、如果X ÷Y=5,那么X 和Y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如果X ×5 =Y ,那么X 和Y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如果X =Y ×5,那么X 和Y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如果X=Y+1,那么X 和Y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如果X -1 =Y ,那么X 和Y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5、三个连续的偶数的和是72,那么这三个偶数分别是( )、( )、( )。

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72,那么这三个自然数分别是( )、( )、( )。

三个连续的奇数的和是75,那么这三个奇数分别是( )、( )、( )。

6、奇数+奇数=( ) 奇数×偶数=( ) 奇数+偶数=( )7、一个数既是40的因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

8、一班:39人,二班:41人,三班:40人,上面是银湖小学四年级各班人数。

( )个班可以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 )个班不可以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

9、3米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3米的()(),每份占1米的()(),是()()米。

10、分母加上40,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 )。

11、ab (a 不等于0),当( )时,它是假分数;当( )时它是真分数;当( )时,它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当( )时它是最简分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

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精华及各单元易错题第一单元简易方程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5、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6、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7、检验格式:60-4X=20 解4X=60-20 4 X=40 X=10 ①检验:把X=10代入原方程, 左边=60-4×10=20, 右边=20, 左边=右边,所以,X=10是原方程的解. ②检验:方程左边=60-4×10=20等于方程右边所以,X=10是原方程的解8、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9、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

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和=(首项+末项)×项数÷2 10、偶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

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

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1、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这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2、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步骤:①写标题和统计时间; ②注明图例(实线和虚线表示); ③分别描点、连线、标数; ④实线和虚线的区分(画线用直尺)。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易错题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易错题

1.水果超市第一天卖出橘子4/5吨,比第二天多卖出1/10吨。

两天共卖出水果多少吨?
2.果果、优优、贝贝做同样的作业题,果果用了4/15小时,优优用了5/12小时,贝贝用了3/10小时,()做得最快?()做得最慢?
练习;
阳阳5分钟做了8道题。

奇奇6分钟做了9道题,两人的做题速度相比,()最快?
3.妈妈买了一袋洗衣粉,重2千克,用了它的2/5,还剩下它的(),如果用了2/5千克,还剩下()千克?
4.妈妈给皮皮做了一个大饼,皮皮第一天吃了一半,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第三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则皮皮三天共吃了这个大饼的多少?
5.一杯纯牛奶,淘淘喝了它的1/5,然后加满水,又喝了1/3再加满水后,又喝了半杯,又加满水,最后把这一杯都喝了,淘淘喝的牛奶多还是水多?
6.实验小学举行数学知识竞赛,其中设有一二三等奖,获一二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5/8,获二三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7/12,获二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7.有甲,乙两袋糖,甲袋糖重6/7千克,如果从甲袋中拿出2/7千克,放入乙袋,这时两袋中的糖一样重。

乙袋原有多少千克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第五单元易错题
【易错题1】
【错因分析】这类题型出错比较多,常见错误是通分不简便,通分之后不会约分,计算错误等。

【思路点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过程应该是“通分——计算——约分——检验”,通分的时候找的公分母,只要是6和10的公倍数都是可行的,但其中最小公倍数30最简便,所以
可以写成,计算完成之后还需要看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不是最简分数的还需要约成最简分数,所以最后结果是。

【易错题2】
【错因分析】这类题型是要利用运算规律来进行计算,有的孩子不用简便方法计算,有的会出现去括号的时候“+”没有改成“-”
【思路点拨】计算时,不要着急下笔,要先观察数字特征,看看是否可以运用简便方法,能
不能用口算的方式计算。

在计算这道题时,可以先去括号改写成,注意去括号的
时候括号里的“+”要改写成“-”,接着按照顺序计算得到。

【易错题3】两个工程队共同铺设一条管道,各自单独铺,甲队8天完成,乙队12天完成。

(1)两队合作,一天能铺这条管道的几分之几?(2)两队合作一天,甲队比乙队多铺这条管道的几分之几?
【错因分析】孩子对题意的理解不清,觉得没有管道长度不能进行计算,有的会出现1÷
(8+12)这样的情况。

【思路点拨】铺设一条管道,甲单独铺要8天完成,这里把这条管道的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甲队每天完成这条管道的,同理乙队是。

两队合作,要求一天能铺这条管道的几分之
几,只要用。

这里理解的难点就在把这条管道的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如果这个关键点理解了,那么第二小题就迎刃而解了。

【易错题4】一瓶水升,喝了它的,还剩它的( ) 。

一瓶水升,喝了升,还剩( )升。

【错因分析】这类题型难度略高,很多孩子分不清这里面的单位“1”,不能正确理解分数在表示分率与具体数量的区别,即和升的异同,导致两个答案是一样的。

【思路点拨】问题1中,升的单位“1”是1升,而后面的的单位“1”已经发生了变化,是“一瓶水”,这里必须要搞清楚单位“1”。

问题中的单位“1”也是“一瓶水”,单位“1”相同才可以相加减,所以升是一个迷惑性的条件,是用不到的。

因此问题1的解法是。

问题2的条件中的单位“1”始终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可以根据题意直接使用。

【易错题5】一节课有小时。

同学们做实验大约用了全部时间的,老师讲解大约用了
全部时间的,其余时间用来做作业。

做作业的时间大约是整节课的几分之几?
【错因分析】这里面的单位“1”发生了变化,有的同学没有注意,根据以往做题经验把条件全部用上了,列式为。

【思路点拨】首先要确定好单位“1”,小时中单位“1”是一小时,而、以及问题中的
单位“1”都是一节课,单位相同才可以相加减,所以这里面的“一节课有小时”是一个多余的条件,只要注重后面的分数就可,所以应该是单位“1”-做实验的时间-老师讲解的时间=做
作业的时间,即。

【易错题6】猴妈妈摘了一些桃,小猴第一天吃了总数的,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这些桃还剩总数的几分之几?
【错因分析】有的学生审题不清,以为剩下的一半就是,出现了这样的错误。

【思路点拨】这题比较适合利用画图来理解分析。

把一些桃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7份。

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这里是把剩下的看成了单位“1”。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吃了全部的,而剩下的部分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