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设计方案比选

合集下载

道路工程方案比选

道路工程方案比选

道路工程方案比选一、方案背景道路建设是城乡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基础设施之一。

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需求的增长,道路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提高交通运输效率,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道路工程方案。

二、方案目标1.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通过改善道路规划和设计,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2.改善道路安全。

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加强交通管控,增加安全设施,提高道路安全性。

3.提升道路品质。

改善道路路面平整度和舒适性,增加景观照明和绿化设施,提升道路品质。

4.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三、方案内容1.道路规划设计。

根据道路交通需求和地域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道路规划设计,确定道路线路、断面和标准。

2.道路建设施工。

采用先进的建设技术和设备,保证道路施工质量和进度,提高施工效率。

3.交通管理措施。

加强交通标志标线设置,增加交通信号灯和交警执勤,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4.安全设施设置。

设置路面减速带、护栏、隔离带等安全设施,提高道路安全性。

5.绿化和景观设计。

进行道路绿化和景观设计,增加绿化带和景观照明,提升道路品质。

6.环保措施采取。

采取环保技术和设施,减少噪音、污染和土地占用,保护环境和生态。

四、实施步骤1.项目立项。

明确道路工程的需求和目标,确定项目范围和规模,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2.选址规划。

进行勘察和测量,确定道路线路和断面,制定详细的选址规划方案。

3.工程设计。

制定道路工程设计方案,包括路线设计、路基工程、路面工程、交通标志标线等内容。

4.施工实施。

组织施工队伍和物资设备,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道路建设施工。

5.质量监督。

建立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对道路建设施工过程和质量的监督。

6.环保验收。

进行环保验收和验收,确保道路工程施工过程符合环保法规要求。

7.竣工验收。

完成道路工程建设后,进行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

五、效果评估1.交通运输效率。

路面结构方案的比选

路面结构方案的比选

路面结构方案的比选路面结构是指路面的组成部分,包括路基、基层和面层。

在选择路面结构方案时,需考虑多个因素,如地质条件、交通流量、气候条件、使用寿命和投资等。

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路面结构方案进行比选。

1. 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常见的路面结构方案,其优点包括耐久性好、承载能力强、防滑性能好、维护成本低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适合承受重载交通,如高速公路和重要城市道路。

然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周期长,对施工工艺和施工条件有一定要求,施工成本较高,且对环境影响较大。

2. 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另一种常见的路面结构方案,其优点包括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成本较低等。

沥青混凝土路面适合于中低交通量的城市道路和一些次要道路。

然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相对较差,容易出现裂缝和变形,且需要定期维护。

3. 石灰土路面石灰土路面是一种相对较简单、经济的路面结构方案,其优点包括施工周期短、成本低等。

石灰土路面适用于农村地区和一些低交通量的次要道路。

然而,石灰土路面的承载能力较弱,容易受到水分的影响,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加固。

4. 沙石路面沙石路面是一种简单的路面结构方案,其优点是成本低、施工方便等。

沙石路面适用于一些非常低交通量的辅道和农村内部道路。

然而,沙石路面的耐久性差,易受到水分和重载交通的影响,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加固。

在比选路面结构方案时,需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如交通流量、使用寿命、环境因素和经济效益等。

对于高交通量的道路,如高速公路和主干道,水泥混凝土路面是较合适的选择;对于中低交通量的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常见的选择;而对于农村和非常低交通量的道路,石灰土路面或沙石路面可能更适合。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常见的路面结构方案外,还有一些新型的路面材料和结构方式正在不断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如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加筋技术等,在比选路面结构方案时也可以考虑其应用。

总的来说,在比选路面结构方案时,需综合考虑路面的技术性能、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选择最适合当地情况的方案。

2024年路面结构方案的比选范本

2024年路面结构方案的比选范本

2024年路面结构方案的比选范本____年路面结构方案的比选范本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和交通发展的快速推进,道路建设成为了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和舒适性,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路面结构设计。

____年,在我市道路建设规划中,需要选择最佳的路面结构方案。

本次比选旨在评估不同路面结构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为道路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比选目标:1. 评估每个路面结构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包括材料可性、施工工艺、使用寿命等方面。

2. 评估每个路面结构方案的经济性,包括建设成本、维护成本和使用寿命等方面。

3. 评估每个路面结构方案的环境友好性,包括对环境的影响、资源消耗等方面。

4. 最终选择出最佳的路面结构方案,为道路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三、比选内容:1. 收集相关资料:比选单位需要收集各类路面结构方案的资料和技术文献,包括材料的性能参数、施工工艺、使用寿命等方面的数据。

2. 技术可行性评估:针对每个路面结构方案,比选单位应组织技术专家对其技术可行性进行评估,包括材料的可行性、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和使用寿命的可行性等方面。

3. 经济性评估:比选单位应编制每个路面结构方案的建设成本、维护成本和使用寿命等经济性指标,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估。

4. 环境友好性评估:比选单位应对每个路面结构方案的环境影响、资源消耗等方面进行评估,包括排放物的减排能力、材料的可循环性等。

5. 综合评估与比选:根据技术可行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评估的结果,比选单位应综合评估各个路面结构方案,并选择出最佳方案。

四、比选流程:1. 收集资料:比选单位收集各个路面结构方案的资料和技术文献。

2. 技术可行性评估:比选单位组织技术专家对各个路面结构方案的技术可行性进行评估。

3. 经济性评估:比选单位编制各个路面结构方案的经济性指标,并进行评估。

4. 环境友好性评估:比选单位对各个路面结构方案的环境友好性进行评估。

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比选

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比选

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比选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某市新建一条城市主干道路工程,起始于A市区,终点于B市区,总长度约10公里,设计标准为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道路。

本项目旨在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城市形象,并促进周边经济发展。

二、设计方案比选为确保道路工程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经济高效和社会环境效益最大化,本项目将采取比选方式进行设计方案的选择。

具体比选内容包括:道路线路布置、道路断面和结构、交通设施设置、绿化和景观设计、环境保护措施等。

1. 道路线路布置候选方案一:沿用现有城市规划路网,顺应现有城市发展方向,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候选方案二:采用新的线路布置,减少与现有建筑物和自然环境的冲突,更加合理优化道路线路。

比选依据:路线布置应以最小的影响和最大的效益来选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考察路线布置的重要指标。

2. 道路断面和结构候选方案一:采用传统双向四车道设计,满足基本通行需求。

候选方案二:采用新型道路断面设计,针对交通量大和车速快的情况进行优化设计。

比选依据:考虑交通效率、安全性、成本投入和对环境的影响,选择最适合城市需求的道路断面和结构。

3. 交通设施设置候选方案一:基本按照城市主干道标准设置交通设施,包括信号灯、标线、标牌等。

候选方案二:增加智能交通设施,如智能感知交通灯、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等,提高道路智能化水平。

比选依据:提高道路交通信息化水平,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是交通设施设置的重要依据。

4. 绿化和景观设计候选方案一:按照城市绿化标准进行绿化,以达到道路美观、环境友好的目的。

候选方案二:结合城市特色,增加景观设计元素,提升道路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比选依据:更加美化道路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是绿化和景观设计的重要依据。

5. 环境保护措施候选方案一:采用传统环保措施,如沿路设置绿化带、雨污分流系统等。

候选方案二:利用新型环保技术,如透水路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路面结构方案的比选

路面结构方案的比选

路面结构方案的比选引言:在道路建设中,路面结构的设计方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合理的路面结构方案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驾驶和行车条件,还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并提高运输效率。

本文将讨论如何进行路面结构方案的比选,以确保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一、分析不同路面结构方案的特点1. 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最常见的一种路面结构方案。

它由沥青层和石料层组成,具有密实平整、耐久耐用、降低噪音和提供良好的驾驶舒适性等特点。

然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价格较高,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修补。

2. 混凝土路面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水泥、石料和粉煤灰等材料。

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抗冻性能,能够适应较重载荷和频繁的交通流。

但是,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成本高,需要较长的养护时间。

3. 砂石路面砂石路面是一种传统的低成本路面结构方案。

它由压实的砂石层构成,适用于低交通量和低速道路。

然而,砂石路面容易被水侵蚀,易于形成坑洼和积水,对车辆行驶舒适性和路面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二、比选路面结构方案的因素在选择路面结构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交通流量和车型不同交通流量和车型对路面结构的要求不同。

高交通流量和重载车辆较多的道路可能需要更坚固耐久的路面结构方案,而低交通流量和轻载车辆较多的道路可以采用成本较低的方案。

2.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对路面结构的选择也有重要影响。

在寒冷地区,需要考虑路面的抗冻性能,以防止路面在低温条件下龟裂和变形。

而在湿润地区,需要选择能够良好排水的路面结构方案,以避免积水和路面损坏。

3. 经济性和可持续性选择路面结构方案时,还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较低的施工成本、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维护成本是选择合适方案的重要指标。

三、比选方法在比选路面结构方案时,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 资料搜集从相关文献、专家访谈、工程经验等渠道获取路面结构方案的相关资料,了解各种方案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路面方案比选

路面方案比选

路面方案比选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人们对改善交通状况的呼声越来越高。

而作为改善交通状况的重要举措,路面方案比选备受关注。

那么,路面方案比选的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路面方案比选能够全面考虑交通需求。

不同地区、不同交通状况下的需求是各不相同的,因此,路面方案比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措施。

比如,对于人口密集的市中心地区,可以采取设置人行道、优化路口信号灯等方式;对于交通流量大的主干道,可以考虑增设快速公交线路、扩建道路等手段。

通过合理的方案比选,可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交通需求的要求,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现象的发生。

其次,路面方案比选能够提升交通安全水平。

路面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行车者和行人的安全。

比如,在设计人行道时,应该考虑到行人的通行需求,避免道路过窄、交通设施过少等问题,保障行人的安全。

在设计车道时,应该考虑到车辆的行驶速度和流量,合理设置交通标志、交通信号灯等设施,确保车辆能够按规矩行驶,减少事故的发生。

通过路面方案比选,可以提升整个交通系统的安全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居民的出行安全。

此外,路面方案比选还能够提高交通系统的可持续性。

交通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汽车尾气的排放问题。

路面方案比选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来减少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比如,在设计快速公交道路时,可以考虑使用环保型公交车辆,降低污染物排放;在设计自行车道时,可以引入绿色植被,增加氧气供应,改善空气质量。

通过优化路面方案的比选,我们可以打造一个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

最后,路面方案比选能够促进交通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

现代城市交通不仅仅是解决人们出行需求的问题,更是连接城市各地的重要纽带。

因此,在制定路面方案时,应该与城市规划相协调。

比如,在城市新区的规划中,就应该充分考虑交通布局,合理规划道路宽度、交通设施等,以便未来交通状况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通过路面方案比选,可以促进交通与城市规划的良性互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沥青路面方案比选范例

沥青路面方案比选范例

沥青路面方案比选范例
为了确保道路建设的质量和效益,采取合理的沥青路面方案至关重要。

以下为沥青路面方案比选的范例。

第一步:确定需求
首先,必须确定需要建设沥青路面的原因和需求。

这将有助于评估和比较提出的方案。

假设我们需要建设一条1公里长的高速公路连接两个城市,为了缩短行车时间和提高交通效率。

第二步:列出候选方案
列出所有可行的沥青路面方案,例如:
- 使用传统的矿物沥青(如碎石)
- 使用改性沥青(如改性沥青混合料)
- 使用可回收材料生产的沥青混合料
- 将沥青混合料与其他材料(如橡胶或再生材料)混合以增强性能
第三步:确定评估标准
确定评估标准,包括成本、耐久性、环保、减少噪音和比赛期限等。

以此作为判断沥青方案的基准。

第四步:制定评估指标
对于每个评估指标,制定分值和权重。

分值表示方案的表现,
权重表示该指标的重要性。

例如,耐久性以占40%的权重,可回收材料生产的混合物为该
指标得分最高的选项,获得满分的4分。

每个选项都是根据它对每
个指标的得分而评价的。

第五步:进行方案比较
将每个候选方案根据评估指标的得分进行比较。

以此来评估每
个候选方案。

得分最高的方案将被选中,作为建设的沥青路面方案。

评估的结果将为建设过程提供重要的基础,因为它帮助确定确
定建设方案真正的整体价值,考虑投资明智。

路基路面工程方案经济比选

路基路面工程方案经济比选

路基路面工程方案经济比选一、路基路面工程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路基路面工程方案经济比选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对道路环境、交通流量、气候条件等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工程施工条件和使用环境;对材料、设备、劳动力等进行调查评估,掌握资源状况和市场价格;对不同方案的技术和经济指标进行测算和评估,准备比选所需的数据和信息。

二、路基路面工程方案的经济比选指标在进行路基路面工程方案的经济比选时,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确定合理的经济比选指标。

主要包括工程投资、使用成本、运行安全、建设周期、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指标。

具体而言,需要考虑的经济比选指标包括但不限于:1.总投资:包括工程设备、材料、劳动力、土地征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

2.使用成本:包括道路维护保养费用、运行安全费用、交通运输费用等。

3.建设周期:不同方案的建设周期不同,需要考虑施工期间的交通阻塞和资源占用等问题。

4.运行安全:对不同方案的运行安全进行评估,包括路面抗滑性、排水性、疲劳性等指标。

5.维护保养:对不同方案的维护保养成本进行评估,包括路面修补、路基防腐、排水系统维护等。

三、路基路面工程方案的经济比选方法在完成准备工作和确定经济比选指标后,可以选择相应的经济比选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估。

一般来说,可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投资收益期法、内部收益率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比选。

1.成本效益分析法:通过对不同方案的总投资和使用成本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出每个方案的成本效益比,选择成本效益比最高的方案。

2.投资收益期法:通过对不同方案的投资回收期进行计算和比较,选择投资回收期最短的方案。

3.内部收益率法:通过对不同方案的内部收益率进行计算和比较,选择内部收益率最高的方案。

在进行比选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方案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同时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综合分析和评估。

四、路基路面工程方案的经济比选改进方法在进行路基路面工程方案的经济比选时,应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比选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面设计方案比选1.路面基层,底基层的材料比选论证材料的比选主要是从材料的性质上考虑,而半刚性材料的特点是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刚度大,水稳定性好,且较为经济,其缺点主要是半刚性材料抗变形能力低,易产生开裂,形成发射裂缝造成路面开裂,唧浆和松散等不良病害。

而要解决半刚性材料的这种缺点充分利用它的优点就可以采用沥青路面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因为它下面层具有很强的柔性和变形能力,作为应力消散层,可以有效的减少路面结构层的应力集中现象,大大缓解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

而根据这段路的材料来源来看,本路段的砂砾和石料储量丰富。

半刚性材料的选择,应根据沿线的材料特征及分布情况和稳定类材料的力学性能综合来选择,在这种条件下就将基层初步拟定水泥稳定砂砾。

底基层初步拟定水泥稳定土类。

按设计的要求,本沥青路面设计按97年颁布的新规范(在实际设计时,同时参考了将要颁布实施的2004规范),采用专用的计算机程序进行路面结构计算与分析。

现将设计过程列在下面;并按要求,根据土质和干湿类型设计了多种路面结构,并过方案比较,选择了一种较合理的路面结构组合方案。

2.路面面层材料的比选论证首先必须考虑的本路段是修建在江西西部,是否经济是这条路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路面结构的面层材料选择上主要有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两种。

而决定国民经济效益评价和行车硬件环境优劣的关键也是面层材料的选用。

从运营环境方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多,噪声大,影响行车的舒适性;而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运营质量均比水泥混凝土路面优良。

下面针对典型路段的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上再从建设投资,技术运用,维修养护和建设条件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1.从建设投资方面来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建设投资方面要略小于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2.从技术运用方面来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施工采用滑摸摊铺机机械施工工艺,可确保施工质量,但在赣西地区尚缺乏大型机械化实践经验,如采用小型机械,则工期和质量均无法保证,特别是路面的平整度;而沥青混凝土同时需工厂化拌和,机械化施工,这已有成功经验.3.从维修养护方面来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养护次数远小于沥青路面,但一旦出现破裂等病害,则修复困难且严重影响通车;而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方便,利于养护。

4.从建设条件方面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本地工程地质条件好,且当地盛产筑路材料,因地制宜,建水泥混凝土路面可以保证质量;而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需外购。

以上从路面各层的材料使用情况和各层的相互改善情况分析可以看出:从初始投资考虑,水泥混凝土方案比沥青混凝土方案略低;但从实际应用上来看,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等优点,能够很好的保持路面的质量;从养护条件上来看,沥青路面维修方便,适于分期修建,且振动小,噪音低,施工期短,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以及以后养护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的公路和城市道路近20年来使用沥青材料修筑了相当数量的沥青路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沥青路面是我国高速公路的主要路面型式。

随着国民经济和现代化道路交通运输的发展,沥青路面必将有更大的发展。

经综合分析本工程初步设计推荐沥青混凝土路面。

因此本路段就决定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方案,其中干燥状态选为第二种方案;中湿状态选为第二种方案;潮湿状态选定为第三种方案。

以下按路基土的干湿状态列出了3组9种方案。

I.假设路基土为干燥状态一.方案设计方案(一)1. 确定累计标准轴次计算设置:根据交通量计算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3.0.3条与3.0.4条的规定计算累计标准轴次Ne 1) 交通参数公路等级:高速公路路面等级:高级路面设计年限:15 年建设期限:2 年年平均增长率:6.00 %车道特征:四车道车道系数:0.452) 交通量组成3) 累计标准轴次计算结果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Ne = 14878938 轴次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Ne = 11917075 轴次2. 确定路面设计弯沉值与抗拉强度结构系数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7.0.2条与7.0.3条的规定计算设计指标1) 设计指标各系数公路等级:高速公路公路等级系数:1.0面层类型:沥青混凝土面层面层类型系数:1.0基层类型: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总厚度≥20cm 基层类型系数:1.0沥青混凝土级配类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级配类型系数:1.02) 设计指标a. 设计弯沉值:ld = 22.06 (0.01mm)b.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对沥青混凝土面层:Ks = 3.4057对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Ks = 2.1011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类:Ks = 2.70143. 确定土基回弹模量计算设置:按规范计算1)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表6.1.2-1“土基干湿状态的稠度建议值”土组类型:粘质土路基干湿状态:干燥状态土基土质稠度:Wc = 1.102)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附表E2“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MPa)”公路自然区划:IV-7 区土组类型:粘质土土基回弹模量提高系数:23.0 %土基回弹模量:E0 = 49.2 MPa4. 确定结构设计参数1) 基本参数路基路面结构总层数: 6结构设计层位: 52)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的建议值确定各结构层设计参数路面结构层设计参数表┏━┳━━━━━━━━━━┳━━━━━┳━━━┳━━━━━━━━━┳━━━━┳━━━┓┃层┃┃┃厚度┃抗压模量(MPa) ┃劈裂┃容许┃┃┃材料名称┃材料类型┃┣━━━━┳━━━━┫强度┃拉应力┃┃位┃┃┃(cm) ┃20℃┃15℃┃(MPa) ┃(MPa)┃┣━╋━━━━━━━━━━╋━━━━━╋━━━╋━━━━╋━━━━╋━━━━╋━━━┫┃1┃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 4.0 ┃1400.0 ┃2000.0 ┃ 1.40 ┃0.411┃┣━╋━━━━━━━━━━╋━━━━━╋━━━╋━━━━╋━━━━╋━━━━╋━━━┫┃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 6.0 ┃1200.0 ┃1800.0 ┃ 1.00 ┃0.294┃┣━╋━━━━━━━━━━╋━━━━━╋━━━╋━━━━╋━━━━╋━━━━╋━━━┫┃3┃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8.0 ┃1000.0 ┃1400.0 ┃0.80 ┃0.235┃┣━╋━━━━━━━━━━╋━━━━━╋━━━╋━━━━╋━━━━╋━━━━╋━━━┫┃4┃水泥稳定砂砾┃稳定集料┃20.0 ┃1500.0 ┃非沥青砼┃0.50 ┃0.238┃┣━╋━━━━━━━━━━╋━━━━━╋━━━╋━━━━╋━━━━╋━━━━╋━━━┫┃5┃水泥稳定土┃稳定细粒土┃设计层┃1100.0 ┃非沥青砼┃0.35 ┃0.130┃┣━╋━━━━━━━━━━╋━━━━━╋━━━╋━━━━╋━━━━╋━━━━╋━━━┫┃6┃土基┃┃┃49.2 ┃┃┃┃┗━┻━━━━━━━━━━┻━━━━━┻━━━┻━━━━┻━━━━┻━━━━┻━━━┛5. 确定最小防冻厚度计算设置:不进行验算6. 设计结果按设计弯沉设计, h5 = 19.8 cm。

已满足第1 层容许拉应力验算指标要求已满足第2 层容许拉应力验算指标要求已满足第3 层容许拉应力验算指标要求已满足第4 层容许拉应力验算指标要求已满足第5 层容许拉应力验算指标要求7. 验算结果1) 选定厚度为:h5 = 20.0 cm2) 验算结果计算弯沉值为:ls = 21.92 (0.01mm)设计弯沉值为:ld = 22.06 (0.01mm),满足路面整体刚度指标要求第 1 层计算拉应力值为:σ1 = -0.203 MPa容许拉应力值为:σR1 = 0.411 MPa满足第1 层路面验算指标要求第 2 层计算拉应力值为:σ2 = -0.054 MPa容许拉应力值为:σR2 = 0.294 MPa满足第2 层路面验算指标要求第 3 层计算拉应力值为:σ3 = -0.020 MPa容许拉应力值为:σR3 = 0.235 MPa满足第3 层路面验算指标要求第 4 层计算拉应力值为:σ4 = 0.071 MPa容许拉应力值为:σR4 = 0.238 MPa满足第4 层路面验算指标要求第 5 层计算拉应力值为:σ5 = 0.124 MPa容许拉应力值为:σR5 = 0.130 MPa满足第5 层路面验算指标要求8. 路面结构图层号材料名称厚度(cm)━━━━━━━━━━━━━━━━━━━━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0━━━━━━━━━━━━━━━━━━━━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6.0━━━━━━━━━━━━━━━━━━━━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0━━━━━━━━━━━━━━━━━━━━4 水泥稳定砂砾20.0━━━━━━━━━━━━━━━━━━━━5 水泥稳定土20.0━━━━━━━━━━━━━━━━━━━━6 土基方案二:1. 确定累计标准轴次计算设置:根据交通量计算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3.0.3条与3.0.4条的规定计算累计标准轴次Ne 1) 交通参数公路等级:高速公路路面等级:高级路面设计年限:20年建设期限:2 年年平均增长率:6.00 %车道特征:四车道车道系数:0.452) 交通量组成3) 累计标准轴次计算结果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Ne = 14878938 轴次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Ne = 11917075 轴次2. 确定路面设计弯沉值与抗拉强度结构系数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7.0.2条与7.0.3条的规定计算设计指标1) 设计指标各系数公路等级:高速公路公路等级系数:1.0 面层类型:沥青混凝土面层面层类型系数:1.0 基层类型: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总厚度≥20cm 基层类型系数:1.0 沥青混凝土级配类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级配类型系数:1.02) 设计指标a. 设计弯沉值:ld = 22.06 (0.01mm)b.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对沥青混凝土面层:Ks = 3.4057对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Ks = 2.1011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类:Ks = 2.70143. 确定土基回弹模量计算设置:按规范计算1)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表6.1.2-1“土基干湿状态的稠度建议值”土组类型:粘质土路基干湿状态:干燥状态土基土质稠度:Wc = 1.102)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附表E2“二级自然区划各土组土基回弹模量参考值(MPa)”公路自然区划:IV-7 区土组类型:粘质土土基回弹模量提高系数:23.0 %土基回弹模量:E0 = 49.2 MPa4. 确定结构设计参数1) 基本参数路基路面结构总层数: 6结构设计层位: 52)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的建议值确定各结构层设计参数路面结构层设计参数表┏━┳━━━━━━━━━━┳━━━━━┳━━━┳━━━━━━━━━┳━━━━┳━━━┓┃层┃┃┃厚度┃抗压模量(MPa) ┃劈裂┃容许┃┃┃材料名称┃材料类型┃┣━━━━┳━━━━┫强度┃拉应力┃┃位┃┃┃(cm) ┃20℃┃15℃┃(MPa) ┃(MPa)┃┣━╋━━━━━━━━━━╋━━━━━╋━━━╋━━━━╋━━━━╋━━━━╋━━━┫┃1┃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 4.0 ┃1400.0 ┃2000.0 ┃ 1.40 ┃0.411┃┣━╋━━━━━━━━━━╋━━━━━╋━━━╋━━━━╋━━━━╋━━━━╋━━━┫┃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 5.0 ┃1200.0 ┃1800.0 ┃ 1.00 ┃0.294┃┣━╋━━━━━━━━━━╋━━━━━╋━━━╋━━━━╋━━━━╋━━━━╋━━━┫┃3┃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7.0 ┃1000.0 ┃1400.0 ┃0.80 ┃0.235┃┣━╋━━━━━━━━━━╋━━━━━╋━━━╋━━━━╋━━━━╋━━━━╋━━━┫┃4┃二灰碎石┃稳定集料┃20.0 ┃1500.0 ┃非沥青砼┃0.65 ┃0.309┃┣━╋━━━━━━━━━━╋━━━━━╋━━━╋━━━━╋━━━━╋━━━━╋━━━┫┃5┃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稳定集料┃设计层┃1400.0 ┃非沥青砼┃0.50 ┃0.238┃┣━╋━━━━━━━━━━╋━━━━━╋━━━╋━━━━╋━━━━╋━━━━╋━━━┫┃6┃土基┃┃┃49.2 ┃┃┃┃┗━┻━━━━━━━━━━┻━━━━━┻━━━┻━━━━┻━━━━┻━━━━┻━━━┛5. 确定最小防冻厚度计算设置:不进行验算6. 设计结果按设计弯沉设计, h5 = 19.4 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