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研究近况

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研究近况
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研究近况

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研究近况(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中药

摘要:从消除炎症、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等7个方面概述了中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中药抗肝纤维化独具优势,其研究方面呈多方向,多层次;其作用机理为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的研究水平亦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中药;抗纤维化;作用机理

肝纤维化(hepaticfibrosis)是一切慢性肝病的病理学基础,是形成肝硬化的必经病理阶段。近年来研究证实,中药防治肝纤维化具有独特优势,针对肝纤维化发生的各个环节进行抗肝纤维化治疗取得很多进展,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研究也呈现出多方向、多层次展开的局面。现就近年来有关中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综述如下。

1 消除炎症,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

肝细胞损伤后,Kupffer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被激活,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促进间质细胞的有丝分裂,使贮脂细胞及其他细胞合成胶原纤维增多。因此,消除炎症,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是抑制

胶原合成、抗肝纤维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研究表明[12],IL6及IL8主要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与肝脏局部炎症反应有关,参与炎性损伤过程。在中国人肝纤维化产生过程中,IL6、IL8水平升高。而IL10则具有抑制肝纤维化作用。朱金水等[3]采用氧化苦参碱治疗肝纤维化患者3月后,肝功能好转者IL6,IL8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IL10水平升高,证实了氧化苦参碱可通过调节减少炎性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来改善肝纤维化预后。肝炎平[4]复方也能通过减少IL6、IL8、TNFα等细胞因子的产生,改善肝微循环,从而明显抑制肝纤维组织增生及假小叶形成,使组织胶原含量明显减少,抑制肝纤维化形成。

2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少肝细胞的免疫损伤

肝硬化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但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了。免疫调控可能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肝脏供血丰富,是机体进行物质交换和代谢的中心,易与外来异物抗原接触,从而激活细胞免疫系统而发生免疫反应,并进一步释放细胞因子,激活贮脂细胞而导致胶原代谢紊乱,引起肝纤维化的发生[5]。姚真敏等[6]发现鳖甲煎口服液对体液免疫有调节作用,可减少肝细胞的免疫损伤,改善物质代谢,对肝组织有保护作用。桑黄具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诱生干扰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7]。抗纤软肝冲剂通过调整肝纤维化大鼠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清免疫复合物而保护肝细胞,抑制纤维化形成[8]。

3 抑制ECM的合成和促进ECM的降解

肝纤维化的形成主要是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产生和沉积所致,ECM的沉积和降解失衡是肝纤维化形成的本质,恢复二者的平衡是阻断或逆转肝纤维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陈颖伟等[8]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给予大黄和粉防己碱(Tet)灌胃。放免法测定ECM,大黄与Tet均可降低ECM含量,降低肝纤维化程度。沈洁云等[9]总结了丹参的抗肝纤维方[10]则能抑制纤维化肝脏细胞合成胶原,减少ECM沉积,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4 抑制HSC的活化和增殖,促进HSC的凋亡

肝脏星形细胞(HSC)的活化和增殖是多数ECM的细胞来源,HSC 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抑制静止的HSC转变为活化的肌成纤维样细胞、促进HSC的凋亡是抗肝纤维化治疗的一个重要途径。王要军等[11]研究表明复方汉防己(汉防己、丹参、半枝莲、虎杖、黄芪)抗肝纤维化的机理可能是抑制贮脂细胞的增殖。郭顺根等[12]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方药(丹参、生黄芪、枳壳、赤芍、川芎、红花)血清可通过抑制离体肝星形细胞增殖而达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福尔肝6号[13]药物血清,均能显著抑制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增殖,并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从而抑制HSC增殖。促进HSC凋亡在肝纤维化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复方861(丹参、黄芪、鸡血藤等)能显著增加体外培养的HSC的凋亡率。电镜下均可见凋亡改变:内质网扩张,细胞核不规则,染色质浓缩并凝结成块,核内异染质沿核膜内侧排例,偶有凋亡小体,其内可见染色质或细胞器;采用复方861治疗(6个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前后两次肝穿刺结果,复

方861治疗后可见肝细胞再生明显,TUNEL和αSMA,Masson三重染色可见尚存的部分HSC出现凋亡[15,16]。

5 促进肝细胞再生

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细胞的相对体积和绝对数量都显著减少。因此,刺激、促进肝细胞再生是治疗肝纤维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李万平等[17]发现肝毒清能减轻模型大鼠肝脂肪变性、减少纤维组织增生、促进肝细胞再生。软肝冲剂亦能调节CCl4肝硬变过程中细胞周期各时相DNA含量,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肝硬变的形成[18]。喻长远等[19]在电镜观察下发现肝纤宁颗粒使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少而轻,滑面内质网增生,扩张不明显,损伤性细胞结构少。提高肝细胞存活率,促使肝细胞修复再生,是肝纤宁抗纤维化作用机理之一。

6阻断转化生长因子信号转导途径

利用TGFβ1及其受体拮抗剂治疗肝纤维化已取得一些进展。虫草多糖是虫草菌丝抗肝纤维化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方步武等[20]发现该药能明显抑制TGFβ1与TGFβR1的异常表达,减少肝窦HSC 的活化,从而抑制胶原的生成和沉积而抗肝纤维化。和络舒肝胶囊对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有关,而且可能是通过抑制信号转导分子Smad3mRNA的转录水平来实现[21]。丹酚酸B盐(SAB)是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成分之一,SAB抑制TGFβ1的HSC胞内信号转导,从而拮抗TGFβ1的促HSC活化,这些是SAB抗肝纤维化的主要机理[22]。

7 调控基因表达水平

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基因治疗为中药抗肝纤维化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赵钢等[23]从细胞分子水平研究发现,抗纤软肝冲剂促进MMP1,抑制TIMP1基因表达,从而促进胶原降解,这可能是该方抗肝纤维化的细胞分子学机理之一。前述中药复方“861”既能抑制MMP2的基因表达,但又因可能解除MMMP2的抑制因素而提高其活性,以降解沉积的纤维性胶原而参与肝纤维化的逆转过程[24]。刘绍能等[25]用人血白蛋白免疫致敏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芪术颗粒治疗3个月,取肝组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GF的表达信号,研究表明芪术颗粒通过抑制EGF的基因表达,使胶原蛋白合成减少,从而减轻肝纤维化的程度。

综上所述,中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已进入细胞分子水平,少数已深入到细胞内信息控制水平,其作用机制为多环节、多途径。随着基因治疗、细胞因子生物学等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研究也会进入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蕴铷,吕敏和.肝纤维化患者血清白介素8水平与Child 分级的关系[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998,7(4):343.

[2]KakumuS OkumuraA, IshikawaT, et al. Serum levelsof IL10, IL15 and soluble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receptors in type C chronic liver disease[J].Clin Explmmunol,1997,109(3):459.

[3]朱金水,朱励,余小虎,等.氧化苦参碱对肝纤维化患者IL6、IL8、IL10水平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3,9(3):191.

[4]杜荔箐,唐望先,但自力.中药肝炎平防治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华人消化杂志,1998,6(1):21.

[5]都广礼,武明东.免疫调控对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与防治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1,19(5):446.

[6]姚真敏,熊耀康,李剑平.鳖甲煎口服液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1):58.

[7]张万国,胡晋红,蔡溱.桑黄诱生干扰素与抗肝纤维化[J].中医药报,2002,30(6):22.

[8]陈颖伟,卫新革,展玉涛,等.大黄与粉防已碱抗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对照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8):476.

[9]沈洁云,燕忠生.丹参保肝抗肝纤维化药理作用及应用进展[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8,8(2):124.

[10]雄益群,阎红梅,张赤志.抗纤软肝冲剂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2):28.

[11]王要军,权启镇,孙自勤,等. 复方汉防已治疗实验性肝纤维化的机制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3):151.

[12]郭顺根,张玮,江涛.活血化瘀方药理血清对离体肝星形细胞影响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1):24.

[13]陈文慧,王海南,刘成海.福尔肝6号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4(4):11.

[14]杨玲,张赤志,朱清静,等.抗纤软肝颗粒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中西结合消化杂志,2002,10(6):323.

[15]尤红,王宝恩,马雪梅,等.复方861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1,7(2):34.

[16]尤红,王宝恩,王泰玲,等.复方861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干预作用[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2):78.

[17]李万平,魏嵋,李华,等.肝毒清颗粒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J].四川生物科学杂志,2003,25(2):7.

[18]周小舟,贺劲松,徐文军,等.软肝冲剂对肝硬化过程中细胞周期DNA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3,11(2):93.

[19]喻长远,李家邦,郭振球.肝纤宁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2):44.

[20]方步武,刘平,刘成,等.虫草多糖抗免疫损伤性大鼠肝纤维经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34(9):38.

[21]王天才,张国,王波.和络舒胶囊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1(2):171.

[22]刘成海,刘平,胡义扬,等.丹酚酸B盐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肝星状细胞活化与胞内信号转导的作用[J].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8):126.

[23]赵钢,王灵台,陈建杰,等.抗纤复方含药血清对HSCLI90细胞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3,4(9):31.

[24]朱跃科,阴宏,马雪梅,等.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MMP2基因表达与酶活性及中药复方“861”的作用[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2,16(4):348.

[25]刘绍能,姚乃礼,殷海波,等.芪术颗粒对大鼠肝纤维化模型TGFβ1、EGF表达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1,17(5):24.

抗肝纤维化的药物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抗肝纤维化的药物有哪些 导语:肝病几乎已经成为了威胁人们最大的一种急慢性疾病,这种疾病的危害如此之大,是因为肝脏对人体来说是不可替代的解毒器官,没有肝脏的人体是 肝病几乎已经成为了威胁人们最大的一种急慢性疾病,这种疾病的危害如此之大,是因为肝脏对人体来说是不可替代的解毒器官,没有肝脏的人体是无法生存的,而肝病是常见的一种疾病,肝病还会朝着更严重的方向发展,肝纤维化就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肝病。下面来看看抗肝纤维化的药物有哪些吧。 1.泼尼松:能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降低毛细血管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并能抑制组胺及其它毒性物质的形成与释放。在肝硬化前期(肝纤维化时),可以有效促进蛋白合成和胶原吸收,而肝硬化晚期则无效。 2.秋水仙碱:国内有实验证实,秋水仙碱可减少肝脏胶原纤维的形成,减轻肝纤维化。临床试验证明秋水仙碱确具有改善症状,缩小肝脾,使肝内纤维组织减少,肝血流量有所增加。总之,体内外实验表明,秋水仙碱能够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抑制胶原(Ⅰ、Ⅲ型)mRNA表达及蛋白合成分泌,促进胶原酶活性,促进基质金蛋白酶(MMP)-1,MMP-9活性增强,从而减少胶原的产生和沉积,促进胶原分解,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 除此以外,在肝硬化的治疗中,抗纤维化的药物还有葫芦素B(甜瓜蒂)、山黧豆素等。而中药中的珍品丹参、冬虫夏草也有明显的抗纤维化作用。但是,对于这些抗纤维化药物的应用,在肝硬化的治疗中还是要针对于不同病人的病情给予。而对于冬虫夏夏草这种名贵的补品,肝硬化患者还是要谨慎食用,以免给治疗带来负面的影响。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治疗肝纤维化的几款中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治疗肝纤维化的几款中药 导语:肝脏是我们人体里面最大的一个器官,肝脏起到了解毒等功能,一旦我们的肝脏出现了问题,将严重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甚至是威胁到我们的生 肝脏是我们人体里面最大的一个器官,肝脏起到了解毒等功能,一旦我们的肝脏出现了问题,将严重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甚至是威胁到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建议广大的读者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肝脏,如果肝脏出现疾病要及时去治疗,肝纤维化是肝脏疾病的一种,下文我们介绍一下治疗肝纤维化的几款中药。 丹参丹参不仅能予防实验性肝硬化发生,且能促使已形成的胶原纤维降解。此外,丹参能抑制肝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氧自由基,从而抑制肝内坏死炎症反应。临床研究显示慢性肝炎患者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3个月后,血清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水平明显下降,肝内坏死炎症明显改善。用法:丹参注射液10-20ml/d(相当于生药15-30g),静脉滴注,或口服丹参饮片,15-30g/d。宜连用3个月以上。 桃仁主要成分为苦杏仁甙。在实验性肝纤维化家兔模型证明,桃仁提取物能增加肝血流量,提高胶原酶活性,促进胶原分解。用法:苦杏仁甙注射液0.5-1.5g,加于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隔日1次,总疗程3个月。 冬虫夏草系冬虫夏草菌子座及其寄生昆虫草蝙蝠蛾幼虫尸体复合物,含虫草酸(Cordycepic acid)、冬虫夏草素等。肝硬化患者虫草治疗后血清Ⅲ型前胶原肽和羟脯氨酸降低,推测该药具有抑制胶原合成作用。用法:虫草菌丝胶丸5丸(0.25g/丸),每日3次,连用3-4个月。 汉防已甲素该药具有钙通道拮抗剂作用,可通过抑制细胞膜上腺苷酸环化酶活性,降低细胞内cAMP水平,进而抑制星形细胞增殖和活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肝纤维化指标正常值

肝纤维化指标正常值 肝纤维化指标正常值,指的是对肝脏进行纤维化程度检查时,所参考的几个有意义的项目的正常范围。 具体来说,肝纤维化指标正常值就是:PCⅢ(即III型前胶原)的正常值、IV-C(即IV型胶原)的正常值、LN(即层粘连蛋白)的正常值、HA(即透明质酸酶)的正常值、CG (即甘胆酸)的正常值、PLD (即脯氨酸肽酶)的正常值、MAO (即单胺氧化酶)的正常值、PINP (即Ⅰ型前胶原氨端肽原)的正常值。 肝纤维化指标是对肝纤维化程度的一个评估标准。及早发现肝纤维化指标和正常值存在偏差,及早展开治疗,有利于遏制肝纤维化向更坏的趋势发展。因此,肝纤维化指标正常值相当重要。 想要得到肝纤维化指标正常值的准确数据,需要在检查前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检查前不能进食。肝脏抽血检查要求空腹,空腹时间一般为8—12个小时。 其次,检查前一天不能喝酒。喝酒会导致转氨酶升高,从而影响检查结果。 再次,检查前不要服用药物。有些药物会加重肝脏负担,造成肝功能暂时性损伤,从而引起肝纤维化指标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第四,检查前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且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因为这些都有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接受肝穿刺活检时,一定要经过患者的同意。 在接受完静脉抽血后,就可以得到检查者的肝纤维化指标数据了。将这一数据和肝纤维化指标正常值相对比,就可以判断肝脏内的肝纤维化水平处于哪一阶段,以及是否需要治疗了。 肝纤维化指标正常值 指标具体项目正常值 PCⅢIII型前胶原低于18ng/mL IV-C IV型胶原30—140ng/mL之间 LN 层粘连蛋白50—180ng/mL之间 HA 透明质酸酶低于120ng/mL PLD 脯肽酶1107±19.5u/L之间 MAO 单胺氧化酶 3.3—15.1nmol/(s·L)之间有纤维化指标正常值,就有异常情况。肝纤维化指标的异常结果,主要有: PCⅢ超出纤维化指标正常值,连续上升,提示病情可能有恶化并向肝硬变发展。 IV-C超出纤维化指标正常值,能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逐渐加重。 LN水平超出纤维化指标正常值,数值越高,患者的食管

抗肝纤维化药物中成药大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肝纤维化药物中成药大全 导语:引发抗肝纤维化的原因很多,要及时就医还要保持良好的饮食,要及时治疗才能将病情控制因为引起此病的原因很多,所以需要把病源控制住避免继 引发抗肝纤维化的原因很多,要及时就医还要保持良好的饮食,要及时治疗才能将病情控制因为引起此病的原因很多,所以需要把病源控制住避免继续蔓延,对身体是个伤害,不要喝酒酒对肝不好的人来说是个很大的伤害,所以一定不要喝酒,十个肝不好的人九个都是因为喜欢喝酒或者说不得不喝酒,讲究个人卫生。 1. 中成药:(1)扶正化瘀胶囊(片):由丹参、虫草菌粉、绞股蓝、桃仁、松花粉、五味子(制)组成。功能:活血祛瘀,益精养肝。适应证: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属瘀血阻络,肝肾不足证者,症见胁下痞块,胁肋疼痛,面色晦暗,或见赤缕红斑,腰膝酸软,疲倦乏力,头晕目涩,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或微黄,脉弦细。用法:口服,每次 1.5g,一日3次,宜饭后服,早期湿热盛者慎用。 (2)复方鳖甲软肝片:由鳖甲、冬虫夏草、黄芪、党参等11种中药组成。功能:软坚散结,化瘀解毒,益气养血。适应证: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属瘀血阻络,气阴亏虚,热毒未尽证候者均可使用。用法:口服,1次4片(儿童减半),1日3次。 (3)大黄蛰虫丸:出自《金匮要略》。功能活血破瘀、通经消痞。原为治疗五劳虚极,瘀血内结而设。用于瘀血内停,腹部肿块,肌肤甲错,目眶黯黑,潮热羸瘦,经闭不行。孕妇禁用,过敏者停服。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有效,临床观察发现有一定的改善血清纤维化指标作用。 (4)鳖甲煎丸:出自《金匮要略》。功能消癥化积,原用于治疗疟母,症见疟疾日久不愈,胁下痞硬肿块,近代也用于肝脾肿大属血瘀气滞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经方治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经方治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曹春辉1,潘 玲1,冯广帅1,冯全生2 (1.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610075; 2.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四川 成都610075) [中图分类号]R256.49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814(2013)11-970-03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2ZX10005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072718);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资 助项目(2010SZ0047)。[通讯作者]冯全生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修复反应,其化学本质是合成增加和(或)降解减少所导致的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是肝硬化形成的病理阶段[1]。许多慢性肝脏疾病均可引起肝纤维化,常见的有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胆汁淤积、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和代谢性肝病、化学或药物性肝损伤等[2]。 肝纤维化属中医“胁痛”、“黄疸”、 “臌胀”、“癥瘕”、“积聚”、“痞证”等范畴。正虚血瘀作为肝纤维化的病理特点成为共识[3]。小柴胡汤、四逆散、大黄虫丸、鳖甲煎丸是目前治疗肝纤维化的常用方剂,综述如下。1 临床研究1.1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治疗肝纤维化有疏肝利胆,调畅三焦气机的作用[4],且小柴胡汤可和表解里,调和肝脾,可达调和阴阳的目的[5]。陈丹丹等[6]将常规护肝治疗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 组)、大黄虫丸组(B 组)和小柴胡汤组(C 组),3组均治疗4个月。结果3组肝功能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C 组改善更明显,说明小柴胡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确切。江山等[7]对照观察小柴胡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40例,亦得出相同结论。邓子德等[8]观察改良小柴胡汤对81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影响,发现改良小柴胡汤可使血清透明质酸和Ⅲ型前胶原肽明显下降。1.2四逆散 四逆散有疏肝理气、透达郁阳功效,主治肝脾气滞、阳郁致厥证[9]。张光华等[10]认为四逆散为治疗泄泻肝郁乘脾之方,且治疗肝郁胁痛效果理想,而肝郁是肝纤维化常见的证型。现代多用四逆散加味治疗肝纤维化,用原方的报道罕见。郭晓萍等[11]对照观察复方四逆散(四逆散加三七、黄芪、丹参)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30例,发现复方四逆散可明显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减轻肝纤维化程度,促进肝内增生的纤维组织降解和阻止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进展,且复方四逆散尚有一定的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的作用。王付等[12]观察四逆散加味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加用四逆散加味。结果3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1%,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脾B 超等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 <0.05或P <0.01)。孙守才等[13]发现加味四逆散能使肝纤维化过程中升高的PC-Ⅲ、HA、LN 含量明显下降,并能修复肝损害,保护肝细胞,减轻肝纤维化 的程度,改善肝功能。1.3大黄虫丸 大黄虫丸有缓攻瘀血,祛瘀生新作用,用于虚劳而内有干血的治疗[14]。余晶[15]观察大黄虫丸治疗慢性肝炎的有效性和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治疗组给予大黄虫丸3g、每日3次,对照组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12周后两组肝纤维化及肝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而两组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1)。邓丽宁等[16]发现大黄虫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优于单用大黄虫丸或单用恩替卡韦治疗。1.4鳖甲煎丸 鳖甲煎丸能行气化瘀,除痰消癥,攻补兼施[8]。且其适应症“癥瘕”为肝纤维化常见临床指征[17]。陈瑞玉等[18]将慢性乙型肝炎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均予常规保肝降酶治疗,治疗组加用鳖甲煎丸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7%,对照组60.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肝纤维化各项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或P <0.01)。谢鸿昌等[19]观察鳖甲煎丸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疗效,发现鳖甲煎丸结合西药常规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组。还有报道鳖甲煎丸用于肝癌介入治疗后所致的肝纤维化有确切疗效[20]。2 实验研究2.1小柴胡汤 马跃荣等[21]为探讨小柴胡汤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预防和治疗性用小柴胡汤,结果显示小柴胡汤可明显防止肝维生素A 丢失和促进其含量恢复,降低肝组织胶原含量,抑制肝前α-1型胶原的基因表达,减少肝脏组织Ⅰ、Ⅲ型胶原的沉积和α-平滑肌原纤维阳性的伊东细胞的数目。帅峰[22]研究发现小柴胡汤有防治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TMP-1mRNA 的表达而发挥作用。有研究显示,小柴胡汤有抑制大鼠的肝星形细胞活化及增殖,使细胞质内维甲类化合物含有的脂肪滴减少,抑制α-SMA 的表达及Ⅰ型胶原产生,活化IFN-γ,降低自由基活性的作用,通过抗氧化反应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发挥对细胞的保护作用[23]。2.2四逆散 党全伟等[24]研究发现,四逆散加味(四逆散加丹参、桃仁、当归等)水煎后浓缩剂可以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死亡率,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的ALT、ALP、

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研究近况

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研究近况(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中药 摘要:从消除炎症、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等7个方面概述了中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中药抗肝纤维化独具优势,其研究方面呈多方向,多层次;其作用机理为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的研究水平亦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中药;抗纤维化;作用机理 肝纤维化(hepaticfibrosis)是一切慢性肝病的病理学基础,是形成肝硬化的必经病理阶段。近年来研究证实,中药防治肝纤维化具有独特优势,针对肝纤维化发生的各个环节进行抗肝纤维化治疗取得很多进展,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研究也呈现出多方向、多层次展开的局面。现就近年来有关中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综述如下。 1 消除炎症,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 肝细胞损伤后,Kupffer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被激活,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促进间质细胞的有丝分裂,使贮脂细胞及其他细胞合成胶原纤维增多。因此,消除炎症,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是抑制

胶原合成、抗肝纤维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研究表明[12],IL6及IL8主要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与肝脏局部炎症反应有关,参与炎性损伤过程。在中国人肝纤维化产生过程中,IL6、IL8水平升高。而IL10则具有抑制肝纤维化作用。朱金水等[3]采用氧化苦参碱治疗肝纤维化患者3月后,肝功能好转者IL6,IL8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IL10水平升高,证实了氧化苦参碱可通过调节减少炎性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来改善肝纤维化预后。肝炎平[4]复方也能通过减少IL6、IL8、TNFα等细胞因子的产生,改善肝微循环,从而明显抑制肝纤维组织增生及假小叶形成,使组织胶原含量明显减少,抑制肝纤维化形成。 2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少肝细胞的免疫损伤 肝硬化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但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了。免疫调控可能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肝脏供血丰富,是机体进行物质交换和代谢的中心,易与外来异物抗原接触,从而激活细胞免疫系统而发生免疫反应,并进一步释放细胞因子,激活贮脂细胞而导致胶原代谢紊乱,引起肝纤维化的发生[5]。姚真敏等[6]发现鳖甲煎口服液对体液免疫有调节作用,可减少肝细胞的免疫损伤,改善物质代谢,对肝组织有保护作用。桑黄具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诱生干扰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7]。抗纤软肝冲剂通过调整肝纤维化大鼠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清免疫复合物而保护肝细胞,抑制纤维化形成[8]。 3 抑制ECM的合成和促进ECM的降解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现状及前景_徐列明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第26卷第2期2012年3月 百家评述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现状及前景 徐列明 1,2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1203) 2.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肝肾疾病病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203) 【摘 要】从相关文献及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分析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现状,并简要阐述中医药抗 肝纤维化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前景。【关键词】肝纤维化;中医药;临床研究;基础研究【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861X (2012)02-0009-03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06CB504800);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Y0302);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第5期)建设项目(J50307);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项目(E03008);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第1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胆病重点学科项目(2010sh ) [作者简介]徐列明,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徐列明,男,1954年生,上海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西医结合肝病专家。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中医肝病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硬化科主任,为教育部肝肾疾病病证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中华医学会肝病委员会委员和肝纤维化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肝病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和肝纤维化学组组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亚太地区肝病研究协会会员。从事慢性肝病、肝硬化研究近30年,具有丰富的中西医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曾师从著名中医学家王玉润教授8年,先后获中医肝病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1997年赴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国际著名肾病权威、时任美国内科协会主席Scherier 教授和国际著名肝病权威、前美国肝病研究会主席Friedman 教授指导下,开展了肝硬化腹水形成机制和肝纤维化形成机制的研究,建立了世界上首例来自于正常人肝组织的肝星状细胞株,并以其名字拼音首字母命名为“LX-2”,已在全世界数百家研究机构应用。多年来, 在国内医学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其中第一作者40篇、通讯作者50余篇;国外著名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10篇和摘要2篇,被SCI 收录论文10篇。参与编写专著6部。曾参加了国家“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等项目, 研制出2种预防和治疗肝硬化中药新药,拥有美国知识产权1项和中国专利授权2项,申请发明专利7项;获得国家、部、市科技进步奖10余项。1996年被卫生部评为“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2000年度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为 《中华肝脏病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中西医结合学报》、《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等杂志编委。 在工业化国家, 45%的死亡病例与纤维化有关[1] 。在肝病领域,各种慢性肝病都可伴有肝纤维化,其中仅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就有12% 25%的患者5年内会进展为肝硬化[2]。迄今的研究已经证实,肝纤维化经过适当的治疗是可逆 的。长期抗乙肝病毒治疗的临床研究显示,部分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可减轻,但治疗48周的总体有效率 仅为40%左右[3] 。 针对肝纤维化的原发病治疗是相当重要的,可以从源头上阻断肝纤维化的发生。但是目前并非各种肝病都可得到病原治疗, 现有的病原治疗的疗效尚未达到理想程度。而且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在去除原发病因之后, 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仍可进展。因此,抗肝纤维化治疗十分必要,其意义在于:“谁能阻止或延缓肝纤维化,谁将能医治大多数慢性肝 病”[4]。1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现状 在用γ-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 临床试验宣告失败以后,西方国家治疗肝纤维化乏药,尽管多年来积极研究,但是近期仍没有新药上市的迹象。我国近年来广泛开展了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笔者检索到2006年以来我国用中文发表 · 9·

抗肝纤维化治疗药物

最新资料推荐 抗肝纤维化治疗药物 抗肝纤维化治疗药物一般认为,抗肝纤维化药物仅对早期肝纤维化患者效果比较明显,一旦胶原纤维老化,对抗纤维化药物的敏感性就会大大降低,自然就无从谈起治疗效果了。 因此,肝纤维化必须予以早期治疗。 若在肝纤维化早期进行有效的治疗,完全可使肝纤维化发生逆 转。 疗效比较好的抗肝纤维化治疗药物包括: 丹参、化纤舒肝方、干扰素、马洛替酯。 一、丹参丹参能够抑制胶原纤维的沉积,不仅可以预防实 验性肝纤维化的发生,还能促使已经形成的胶原纤维降解。 丹参的使用方法多为注射,通过静脉滴注10?20ml, —般 25~30天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见效。 但需注意,丹参长期使用可能有过敏反应,具体表现为皮肤瘙 痒、皮疹等。 此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 二、化纤舒肝方化纤舒肝方针对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 以养肝保肝为原则,活血祛瘀,疏散瘀阻,疏肝理气,健脾去痰,最终收到肝脏整体治疗的效果。 化纤舒肝方的使用方法是: 将药物饮片置于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浸过药材面即可),然后 1 / 3

用大火煎至水沸,再以小火煎煮30分钟。 每日饮用汤药1付,分3次服用。 15 付为1个疗程。 三、干扰素干扰素有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活性不是杀灭而是抑制病毒;干扰素还可以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间接通过宿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限制肿瘤生长;干扰素对细胞免疫还有免疫调节得作用。 其抗肝纤维化作用主要体现在: 通过抑制肝区星状细胞的激活、增殖来抑制星状细胞的细胞外 基质合成,实现产生抗肝纤维化效果。 干扰素为注射用药,多皮下注射或肌注的方式,每周3次注 射。 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发热、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偶见过敏反应、红肿等。 四、马洛替酯马洛替酯作用于肝细胞可以激活肝功能,抑制肝脏的炎症反应,减少炎症细胞分泌促使胶原纤维合成的细胞因 子,从而降低胶原蛋白的合成并最终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 马洛替酯为片剂,每次口服马洛替酯0. 2g, —天三次,连用12周即可见效。 服用时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皮疹、瘙痒、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干、头痛等。

肝纤维化能治愈吗

肝纤维化能治愈吗 近几年,包括肝纤维化在内的肝部疾病发病人数逐年增多。 有很多患者因为治疗不及 时,延误了治疗最佳时机, 从而导致疾病恶化发展成 肝硬化,给自身带来更大的 痛苦。因此肝纤维化患者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 肝纤维化能彻底治好吗: 其实只要选对治疗方法,肝纤维化是完全可以治愈的。肝纤维化是由于大量的肝细胞受到损伤,形成结节、增生、纤维化组织而形成的,所以治疗肝纤维化关键是要控制肝细胞的纤维化,并且尽最大的可能修复已经受损的肝细胞,从而扭转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的治疗原则: 第一、针对性的治疗。肝纤维化的治疗要以“保肝护肝、抗纤维化”为主,采取系统的、科学的治疗,才能有效的阻止纤维化。 第二、自我饮食调节。肝纤维化能治愈吗?肝纤维化患者饮食要合理,不然会导致病情加重。饮食不宜油腻、以清淡为主,而且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来帮助肝细胞的修复。还可以做适量的运动,以加快身体的康复进程。

肝纤维化治疗方法: 目前,肝炎—肝纤维化—肝硬 化—肝癌这一链条反应了慢性肝 病的病理变化过程。传统疗法只是 相对的缓解患者的病情,延迟发病 的时间,并不能达到彻底的根治。 且长期的药物治疗不仅效果甚微, 而且常常会加重肝脏负担,而如今【化纤舒肝方】却可逆转这一病变链条,完全治疗肝纤维化,让患者康复。、 化纤舒肝方遵循整体施治的治疗原则,为苗医特色疗法和中医辨证理论的完美结合。由五倍子、五花血藤、红豆杉、观音莲等野生珍贵药材秘制而成,共奏活血化瘀、散瘀消肿、养肝行气之功。本方为水煎内服方,吸收快速,针对性强,药效直达病灶,全面改善和治疗肝纤维化,疗效确切,是治疗肝纤维化的首选良方。 肝纤维化日常注意事项: 1、合理应用蛋白质。肝脏 是蛋白的合成场所,肝纤维化患 者应适当的补充维生素C浓度, 可以保护肝细胞抵抗力及促进 肝细胞再生。腹水中维生素C 的浓度与血液中含量相等,故在 腹水时应补充大量的维生素C。

抗纤维化药物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是指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过程中必经的病理过程。过去普遍认为肝纤维化一旦形成,无法逆转,近20年来,肝纤维化的研究取得了很大地进展,在概念上、病理形成机制上、诊断及治疗等方面都有了明确的认识和显着的进展,尤其在治疗上证实肝纤维化与一定程度的肝硬化都是可逆的,部分药物可促进肝纤维化逆转,并肯定中西医结合具有较好的综合疗效 [摘要] 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是纤维化产生的直接原因,目前抗纤维化药物主要是在分子水平上对细胞内的信号通路进行抑制,以减少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基质的生成。本文从纤维化产生的分子机制入手,介绍了参与信号传导的环节,并对一些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药物进行简介,其中小分子抑制剂可能会成为未来抗纤维化药物研究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 纤维化,中药,小分子药物,细胞基质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和肝癌的早期阶段,是肝脏本身慢性损伤向严重损伤的必然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细胞的各种因子,酶,发生了重大变化,细胞内环境的改变,成为纤维化的先决条件。在中国,乙肝患者以及病毒携带者比例非常之高,乙肝、丙肝以及酒精,是导致肝纤维化的三大原因。到目前为止,临床上还没有作用机制明确的药物来治疗这种疾病。经过多年来大量的研究,目前已经发现抗体、小分子抑制剂以及中药可以用于治疗纤维化疾病,其中尤以小分子药物的发展最为迅速。 病毒感染、酒精以及其它的慢性损伤,是导致纤维化产生的重要原因[1],在受损伤的部位,大量的巨噬细胞以及单核细胞被激活,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细胞因子(比如TGF-beta)过量表达,TGF-beta可以作用于细胞膜上特定的受体,通过逐级磷酸化的过程,活化Smad 信号通路,磷酸化的Smad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启动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成纤维细胞向积成纤维母细胞活化(例如:肝纤维化中星状细胞活化),后者可以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比如胶原、蛋白聚糖等。这些细胞外基质的大量沉积,就会在组织中形成纤维斑,进而器官产生纤维化。 因而,肝纤维化的治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2],(1)抑制肝脏的炎症反应,比如使用激素,阻断细胞因子的表达;(2)通过调节TGF-beta信号通路,抑制某些基因的表达,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从而抑制最终胶原的合成;(3)提高金属蛋白酶的表达,促进已沉积的基质的降解;(4)戒酒或者减轻病毒感染,减少对肝细胞的损伤。 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包括干扰素(降低胶原纤维累积)、秋水仙素(抑制胶原分泌)、磷酯酰胆碱(减少脂质氧化)、维生素E(降低胶原mRNA水平的表达)、维拉帕米(保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实验研究进展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中医药;抗肝纤维化;动物实验;综述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各种致病因子如慢性肝炎病毒感染、血吸虫感染、慢性酒精中毒、代谢性疾病、持续胆汁淤积等引起的肝脏炎症或损伤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代偿反应,以细胞外基质(ECM)在肝内过量沉积为病理特征。阻止或延缓HF的发生是治疗各种慢性肝病、预防肝硬化的关键,但目前临床尚无理想抗HF药物。由于HF 的发生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单一环节的干预很难取得理想的疗效。在此背景下,研究人员将目光转向了中医药。中医药防治肝病的长期临床实践积累给抗HF的中药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多途径、多靶位、多层次的作用特点在抗HF方面显示了独有的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前景。笔者现就近年来中药复方、单体及其有效成分抗HF的实验研究作一概述。 1 减轻肝细胞炎症 HF是炎症刺激或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肝内纤维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高氏等[1]采用CCl4诱导大鼠HF,以银杏叶提取物进行干预,并设复方鳖甲软肝片为阳性对照组。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物高、中、

低剂量组及复方鳖甲软肝片能显著降低HF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及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的含量,使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HF程度得到改善。吴氏等[2]研究表明,抗肝纤1号方能显著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降低CCl4致HF小鼠肝组织脯氨酸羟化酶、脯氨酸、羟脯氨酸(Hyp)含量。张氏等[3]研究发现,三七能显著降低CCl4中毒性HF 大鼠血清ALT、HA、LN、Hyp,使肝细胞损害、肝脏脂肪变性、炎细胞浸润程度减轻,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减少。 2 抗肝细胞坏死,促肝细胞再生 肝细胞损害是肝硬化、HF的始动环节。肝细胞增殖在慢性肝病中对维持肝功能起重要作用,且与其预后直接相关。中医药在保护肝细胞、抗肝细胞损害上具有巨大的潜力。周氏等[4]研究了中药复方软肝冲剂对肝硬变过程中细胞周期DN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软肝冲剂能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HF、肝硬变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p21在细胞增殖周期性的负调控中起重要作用有关。蔡氏等[5]建立免疫性HF大鼠模型,探讨了鳖甲煎丸的抗HF作用。结果显示,鳖甲煎丸能明显降低血清HA、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含量,能促进白蛋白合成和肝细胞再生,抑制胶原合成与分泌,阻抑HF过程。 3 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 在HF形成过程中,肝星状细胞(HSC)的增生与激活并向肌成纤维细胞(MFB)的转化是HF发生的关键环节和中心事件。活化的HSC不断分裂增殖,合成大量ECM,并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抑制

预防肝纤维化药物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预防肝纤维化药物有哪些 导语:预防肝纤维化有哪些?患者要及早去医院就医,预防此病的药物要经过医生开给患者,不能擅作主张去买药用药,肝方面的疾病治疗需要经过医生的 预防肝纤维化有哪些?患者要及早去医院就医,预防此病的药物要经过医生开给患者,不能擅作主张去买药用药,肝方面的疾病治疗需要经过医生的意见,结合患者本身这才是对的,患者不能喝酒不要抽烟,注意睡眠不要生气保持良好的心情,家属要带患者多去外面走动,病要及早就医才能恢复的快,那么希望患者注意饮食。 1.慢性肝炎(囊括乙、丙、丁型)基本上都有肝纤维化,而肝纤维化是导致肝功能异常和影响肝病预后的重要因素,亦是慢性肝炎发展至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的必经阶段。若能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便会使绝大多数慢性肝炎得到抑制,并能防止和减少肝硬化的发生。 2.肝纤维化是肝细胞外基质主要是胶原及糖结合物数量的增生和增加,挤压肝细胞,肝细胞数目也减少。学者们提出,肝纤维化过程中是可逆的,经过抗纤维化治疗,可使之舒缓,遏止纤维化的进展,若是发展到肝硬化、门脉高压阶段,基本是不可逆转了。因此,治疗慢性肝炎时,抗纤维化是至关紧要的原则,不可以忘却。 3.现在,抗肝纤维化的药物有着一定的开展,但总的看,药品还不多,有些疗效还需进一步考察,现将临床常用的几类给以介绍,以供选择:干扰素γ干扰素主要是经过减少胶原mRNA水平,以缩减肝内胶原的产生。α干扰素还有较好的抗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作用,去除病因(病毒)亦是防止和阻止肝纤维化最有效的措施。 4.钙拮抗剂经研究,证明此类药能抑制和逆转肝纤维化,诊治应用中也洞察到了这种作用。亦有人提出异议,但这类药对降低门脉高压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究与进展汇总

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究进展 王友祥 摘要:肝纤维化(HF)是指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脏中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因(ECM)的增生与降解失去平衡,导致结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沉积的病理过程,也称为纤维化。研究证实,肝星状细胞(HSC)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有效干预HSC的生物学行为则能成功防治肝纤维化。目前最有效的抗HF措施就是积极有效地根除或控制慢性肝病的始发因素,对原发病的有效治疗本质上就是组织细胞外基因(ECM)沉淀或是促进其降解。最新研究发现,肝纤维化甚至早期肝硬化都是可以逆转的,因而促进了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究,最终对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和成效。本文分四部分介绍抗HF药物,即化学药物,中药,基因药物和复方联合治疗药物。 关键词:抗肝纤维化药物;化学药;中药;基因治疗;复方联合治疗 0 引言 肝纤维化(Hapatic fibrosis, HF)是慢性肝病的重要特征,是进一步向肝硬化、肝癌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病变缠绵难愈,甚至恶变死亡的主要原因。随之国内外也不断地对抗肝纤维化药物进行研究和开发,理想的抗HF药物应具有长达几十年的良好耐受性,对肝脏有特异的靶效应,无毒或低毒。经查文献知医药学领域对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究成果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因此,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抗肝纤维化药物中的化学药物,中药有效成分,基因药物,复方联合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1 化学药物 1.1 抑制炎症反应类药物 炎症和免疫反应在HF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抑制或减轻炎症和免疫反应必将有助于HF的预防或促进其逆转。许多药物具有抗炎活性,可阻断刺激物对肝星状细胞(HSC)的激活熊脱氧胆酸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有益,一定程度上源于其抗炎活性,解热抗炎药甲苯吡啶酮能有效地逆转实验性HF;有抗炎活性的药物马洛替酯在动物模型上可保护肝细胞、减少肝胶原沉积,特异性中和某些致炎因子或补充某些抗炎因子是抑制肝脏炎症的另一途径。白介素-1

什么是肝纤维化

1.什么是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指干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几乎任何能造成慢性肝损害的病因都可导致肝纤维化。也就是说,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脂肪性肝炎(酒精性或非酒精性)、免疫性肝病、血吸虫病、药物性肝病等都可以引起肝纤维化。 2.什么是肝硬化? 肝硬化是指有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导致广泛的肝实质损害,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正常结构絮乱,质地变硬。可并发脾肿大、腹水、浮肿、黄疸、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感性昏迷等。 3.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关系? 肝硬化发病机制的中心关键环节是肝脏进行性纤维化,但具体演变机制未明。研究认为是各种肝脏损害因素导致干细胞弥漫性反复变性坏死及炎症,进而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残余肝细胞结节状再生,使得肝小叶原有结构和血液循环通路不断发生改建,从而最终形成肝硬化。 因为慢性肝病经由肝纤维化发展到肝硬化,后期乃至发生门静脉高压,腹水,肝性脑病甚至引起肝癌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如能阻断、减轻乃至逆转肝纤维化,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肝病的预后。因此,肝纤维化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肝病病人的诊治有着重要的价值。

病毒性肝炎→弥漫性肝细胞变性坏死(结构破坏) 慢性酒精中毒→进行性肝纤维组织大量增生 胆管炎或长期於胆→(肝纤维化) 中毒或代谢疾病→残存肝细胞结节状再生 寄生虫感染(血吸虫病等)→(假小叶形成) 4.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的方法有哪些? 肝纤维化并无特殊的临床症状的体征,因此其诊断主要靠病理组织学、血清标志物及影响手段。鉴于肝脏穿刺组织病理检查和影像检查两种诊断方法的局限性,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血清学指标来监测肝纤维化的发展过程和判断抗纤维化的疗效。经过动物实验和临床病理研究发现了不少对诊断肝纤维增生有一定价值的指标。 肝纤维化不同诊断方法的比较

抗肝纤维化治疗药物

抗肝纤维化治疗药物 一般认为,抗肝纤维化药物仅对早期肝纤维化患者效果比较明显,一旦胶原纤维老化,对抗纤维化药物的敏感性就会大大降低,自然就无从谈起治疗效果了。因此,肝纤维化必须予以早期治疗。 若在肝纤维化早期进行有效的治疗,完全可使肝纤维化发生逆转。疗效比较好的抗肝纤维化治疗药物包括:丹参、化纤舒肝方、干扰素、马洛替酯。 一、丹参 丹参能够抑制胶原纤维的沉积,不仅可以预防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发生,还能促使已经形成的胶原纤维降解。 丹参的使用方法多为注射,通过静脉滴注10~20ml,一般25~30天为1个疗程,连用3个 疗程见效。但需注意,丹参长 期使用可能有过敏反应,具体 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等。此 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 二、化纤舒肝方 化纤舒肝方针对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以养肝保肝为原则,活血祛瘀,疏散瘀阻,疏肝理气,健脾去痰,最终收到肝脏整体治疗的效

果。 化纤舒肝方的使用方法 是:将药物饮片置于砂锅内, 加入适量清水(浸过药材面 即可),然后用大火煎至水 沸,再以小火煎煮30分钟。 每日饮用汤药1付,分3次 服用。15付为1个疗程。 三、干扰素 干扰素有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活性不是杀灭而是抑制病毒;干扰素还可以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间接通过宿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限制肿瘤生长;干扰素对细胞免疫还有免疫调节得作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抑制肝区星状细胞的激活、增殖来抑制星状细胞的细胞外基质合成,实现产生抗肝纤维化效果。 干扰素为注射用药,多皮下注射或肌注的方式,每周3次注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发热、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偶见过敏反应、红肿等。 四、马洛替酯 马洛替酯作用于肝细胞可以激活肝功能,抑制肝脏的炎症反应,减少炎症细胞分泌促使胶原纤维合成的细胞因子,从而降低胶原蛋白

轻度肝纤维化的治疗方法

轻度肝纤维化的治疗方法 我们知道肝类的疾病包括我们的轻度肝纤维化,轻度肝纤维化我们可以知道是轻度的,轻度的即是可以治疗的,所以说没有我们自己想象的那么严重,当然,也没有我们自己看到的那么难治疗,很多事情都是我们自己把事情想的太复杂,下面我们就来围绕轻度肝纤维化的治疗来举一个例子,大家一起来看看。 病情描述 : 肝纤维化能不能医治?主要症状:乙肝轻微肝纤维化发病时间:09.9月今年单位做体检,发现肝脏出现肝纤维化症状,在这里想请问下肝纤维化能不能医治? 问题回答 :

下面给这位患者朋友介绍下肝纤维化的中药治疗方法:对于慢性肝病的治疗,其中病因治疗是首要对策,如抗病毒治疗,戒酒等,可以减轻肝脏的持续损伤,减轻肝纤维化的进展.但是病因与抗炎治疗不能等于和替代针对细胞外基质代谢与肝星状细胞活 化的抗纤维化治疗.目前的治疗不能完全消除病因,例如不能彻 底清除乙肝病毒, 那么少量残存病毒通过刺激免疫系统损伤肝 细胞后,仍然可以刺激肝纤维化的形成.中医学中无纤维化一词,但一些与结缔组织增生相关的疾病均有中医描述的瘀血或百积 痞块特征.中医认为,慢性肝病的基本病机是正衰邪盛,温热未尽;关键在血瘀,病理表现为肝纤维化形成.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抗肝纤维化中药的研究如下:1.单味中药:实验和临床证实,有抗纤维化作用的中药有丹参,桃仁,冬虫夏草,汉防已甲素,当归,黄芪,茯苓,柴胡,红花,甘草,苦参,泽兰等.2.复方中药:慢性HBV感染患者的肝纤维化机制复杂, 中医辨证认为,除血瘀外,尚有湿热,肝郁,脾虚,阴虚等证,晚期 患者兼有气滞,湿遏,热蕴,痰阻和正虚表现,单味药难以起到整 体治疗效果;在活血化瘀的同时,兼顾祛邪,扶正,补虚,健脾,益气,补肾,长期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可阻抑肝纤维化发展,甚至逆 转已形成的肝硬变.能使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在组织病理学上明显改善,而现在还没有一种西药具有这样的疗效.临床上,西药抗病毒药能有效地阻抑病毒复制,促使肝病患者长期缓解,但HBeAg甚至HBsAg血清阴转不等于治愈;对慢性HBV感染采用单

抗肝纤维化治疗药物

---------------------------------------------------------------最新资料推荐------------------------------------------------------ 抗肝纤维化治疗药物 抗肝纤维化治疗药物一般认为,抗肝纤维化药物仅对早期肝纤维化患者效果比较明显,一旦胶原纤维老化,对抗纤维化药物的敏感性就会大大降低,自然就无从谈起治疗效果了。 因此,肝纤维化必须予以早期治疗。 若在肝纤维化早期进行有效的治疗,完全可使肝纤维化发生逆转。 疗效比较好的抗肝纤维化治疗药物包括: 丹参、化纤舒肝方、干扰素、马洛替酯。 一、丹参丹参能够抑制胶原纤维的沉积,不仅可以预防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发生,还能促使已经形成的胶原纤维降解。 丹参的使用方法多为注射,通过静脉滴注 10~20ml,一般25~30 天为 1 个疗程,连用 3 个疗程见效。 但需注意,丹参长期使用可能有过敏反应,具体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等。 此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 二、化纤舒肝方化纤舒肝方针对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以养肝保肝为原则,活血祛瘀,疏散瘀阻,疏肝理气,健脾去痰,最终收到肝脏整体治疗的效果。 化纤舒肝方的使用方法是: 将药物饮片置于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浸过药材面即可),然 1 / 3

后用大火煎至水沸,再以小火煎煮 30 分钟。 每日饮用汤药 1 付,分 3 次服用。 15 付为 1 个疗程。 三、干扰素干扰素有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活性不是杀灭而是抑制病毒;干扰素还可以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间接通过宿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限制肿瘤生长;干扰素对细胞免疫还有免疫调节得作用。 其抗肝纤维化作用主要体现在: 通过抑制肝区星状细胞的激活、增殖来抑制星状细胞的细胞外基质合成,实现产生抗肝纤维化效果。 干扰素为注射用药,多皮下注射或肌注的方式,每周 3 次注射。 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发热、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偶见过敏反应、红肿等。 四、马洛替酯马洛替酯作用于肝细胞可以激活肝功能,抑制肝脏的炎症反应,减少炎症细胞分泌促使胶原纤维合成的细胞因子,从而降低胶原蛋白的合成并最终抑制肝纤维化的形成。 马洛替酯为片剂,每次口服马洛替酯 0. 2g,一天三次,连用 12 周即可见效。 注意: 服用时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皮疹、瘙痒、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干、头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