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在线作业二(随机)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模拟试题 东财在线 202009笔试、机考复习资料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模拟试题  东财在线 202009笔试、机考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正确的答案是中,只有一个正确正确的答案是)
1. 根据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破坏海洋生态、海洋水产资源、海洋保护区,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有权向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的主体是()。

A. 符合法定条件的社会组织
B. 人民检察院
C. 省级人民政府
D. 依法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
正确的答案是:D
2. 从国际环境法的渊源看,《斯德哥尔摩宣言》和《里约宣言》属于()。

A. 国际环境条约
B. 软法
C. 一般法律原则
D. 国际习惯
正确的答案是:B
3.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律规定的组织和人民检察院均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关于二者的起诉顺位问题,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A.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先由社会组织起诉;社会组织不起诉的,人民检
察院可以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B.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先由人民检察院起诉;人民检察院不起诉的,社会组织可以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C. 社会组织和人民检察院可以分别起诉,人民法院分别受理
D. 社会组织和人民检察院可以共同原告的身份共同起诉
正确的答案是:A
4.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适用对象不包括()。

A. 综合性规划
B. 政策
C. 专项规划
D. 建设项目
正确的答案是:B
5. 我国现行的《环境法保护法》是()修订的。

A. 2016年
B. 2014年
C. 1979年
D. 1989年
正确的答案是:B
6. 下列法律中,我国尚未颁布的是()。

A. 《湿地保护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习题及答案三(含一、二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习题及答案三(含一、二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标准练习题(三)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

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环境科学中最常用的环境分类法是把环境另为自然环境和()A.生活环境B.居室环境C.城市环境D.人工环境2.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法治阶段,也标志着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开始建立。

()A.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B.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D.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国家排放标准是1973年制定的()A.《工业废气排放试行标准》B.《工业“三废”排放标准》C.《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D.《工矿业“三废”排放标准》4.对黄河上游的森林系统应当绝对禁止采伐,其生态学依据是()A.“能流物复”律B.“物物相关”律C.“协调稳定”律D.“时空有宜”律5.我国设立长江水源保护办公室和黄河水利委员会,体现了环境管理的()A.综合性原则B.区域性原则C.预测性原则D.规划和协调性原则6.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是国家对环境管理的时期。

()A.早期限制B.治理C.综合防治D.总体策略与全面调整7.是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实现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之一。

()A.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B.制定环境保持计划C.把环境保护纳入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与企业管理中去D.实行行政首长环境问责制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环境委员会提出建议:各国环境政策的核心,应该是为主。

()A.治理B.规划C.预防D.治理与预防相结合9.在我国“三同时”制度最早规定于()A.1973年《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C.1989年《环境保护法》D.1986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0.下列不属于我国自然集体所有权取得的主要方式的是()A.天然孳息B.法定取得C.开发利用取得D.强制取得1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A.50%B.75%C.80%D.85%12.进行工程建设时因违反规划造成江河和湖泊水域使用功能降低、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水体污染的,应当承担()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行政责任D.治理责任13.退耕还林后土地的承包经营期限可以延长到()A.30年B.40年C.50年D.70年14.根据的生态规律,任何草原都有一定的载畜量。

东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在线作业三(随机).F1DE6CCC-39

东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在线作业三(随机).F1DE6CCC-39

东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在线作业三(随机)
“环境保护”这一概念首次提出于()。

A: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B:1973年日本东京国际环境质量会议
C:2002年约翰内斯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D: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答案:A
我国水资源的权属制度是()。

A:集体所有制
B: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并存
C:国家所有制
D:个人所有制
答案:C
关于环境污染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解决,下列哪一项表述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A:可以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调解,对调解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B:先请求环保部门处理,对处理不服才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C:可以先请求环保部门处理,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D:先请求环保部门处理,对处理不服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答案:C
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属于()。

A:举动犯
B:结果犯
C:危险犯
D:行为犯
答案:B
判断排污行为是否违法的客观标准和依据是()。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D:环境基础标准
答案:B。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网课测试题答案2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网课测试题答案2

东北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下列属于我国污染防治立法的是()。

A.《环境保护法》B.《水法》C.《海洋环境保护法》D.《森林法》2.我国即将开征的第一个绿色税种是()。

A.环境税B.环境保护税C.碳税D.生态税3.根据我国相关立法规定,国家实行环境监测信息公开与共享制度,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

()A.正确B.错误4.我国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明确规定的《宪法》是()。

A.1975年《宪法》B.1945年《宪法》C.1982年《宪法》D.1978年《宪法》5.关于环境污染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解决,下列哪一项表述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A.可以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调解,对调解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B.先请求环保部门处理,对处理不服才可以提起民事诉讼C.可以先请求环保部门处理,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D.先请求环保部门处理,对处理不服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6.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自然资源法律的是()。

A.《矿产资源法》B.《清洁生产促进法》C.《自然资源保护法》D.《水污染防治法》7.公众参与原则也被称为()。

A.环境权原则B.人民民主原则C.环境民主原则D.依靠群众保护环境原则8.下列关于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属于特殊诉讼时效B.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为3年C.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3年的诉讼时效是从侵害行为发生时,即权利被侵害时起算D.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3年的诉讼时效是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9.非法占用农用地罪、非法采矿罪、破坏性采矿罪罪、盗伐林木罪以及滥伐林木罪等属于破坏自然资源类犯罪。

()A.正确B.错误10.环境法的公众参与原则中,公众参与的权利保障不包括()。

15秋地大《环境资源保护法》在线作业二 答案

15秋地大《环境资源保护法》在线作业二 答案

地大《环境资源保护法》在线作业二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 《刑法》第6章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中专门设立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一节,不包括.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非法处置或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 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林业工作人员渎职罪正确答案:2. 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其批准单位应当是当地()。

. 公安部门.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卫生部门. 人民政府正确答案:3.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

. 限期治理制度. 排污许可制度. 浓度控制制度. 总量控制制度正确答案:4. 对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作出最全面规定的是. 《日内瓦海洋法公约》. 《伦敦倾倒公约》. 《马波尔公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确答案:5. 用地单位因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在办理各项审批手续、缴纳各项正常费用以后超过1年仍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规定缴纳. 耕地使用费. 闲置补偿费. 耕地闲置费. 保护管理费正确答案:6.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的环保部门对当事人之间就固体废物污染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作出的处理,在性质上属于行政. 命令. 调解. 仲裁. 裁决正确答案:7. 环境无过错原则的构成要件包括. 违法性. 损害结果. 因果关系. 损害结果与因果关系正确答案:8. 省级人民政府为实现区域水污染物排污总量控制的目标,而将总量控制指标分配到工业污染源的法律规定是指. 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超标排污收费制度等. 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制度正确答案:9. 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 5. 10. 15. 20正确答案:1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追究环境损害引起的民事责任时,只需具备什么要件,即可追究民事责任()。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练习题(试卷及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练习题(试卷及答案)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标准练习题(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规定.在立法目的上我国采用()A.“目的一元论”B.“目的二元论”C.“目的三元论”D.“目的多元论”2、世界上有名的公害案件大都发生于环境法的()A.孕育阶段B.产生阶段C.发展阶段D.完备阶段3、西周时期颁布了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如不令者,死无赦”。

()A.《王制》B.《盐铁论注》C.《伐崇令》D.《田律》4、城市的土地属于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的以外,由所有。

()A.国家国家B.国家个人C.集体个人D.国家集体5、《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制定主体是()A.全国人大B.国务院C.北京市人民政府D.国家环保总局6、在环境和资源保护法中之所以有“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学依据是()A.“物物相关”律B.“相生相克”律C.“能流物复”律D.“时空有宜”律7、狭义的环境管理是指()A.污染控制B.自然保护C.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D.水土保持8、村镇规划的关键是()A.搞好基础设施B.保护基本农田C.布局合理D.兼顾基本设施和农田9、环境影响评价属于()A.回顾评价B.现状评价C.预断评价D.以上皆不正确10、城镇居住用地的出让期限是()A.30年B.50年C.70年D.80年11、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的规定,对于直接责任人员的罚款,最高不得超过本人月工资的()A.15%B.20%C.25%D.30%12、中国环境立法中的“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概念,其本质含义可作解释。

()A.环境破坏B.公害C.环境污染D.与“公利”相对13.在我国国家大气环境标准体系中,其核心是()A.《环境空气质量标准》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C.《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4.下列不适用《水污染防治法》的是()A.江河污染B.湖泊污染C.运河污染D.海洋污染15.城市污染集中处理设施的污水处理收费,管理以及使用的具体方法,由规定。

环境法学第二版课后作业答案

环境法学第二版课后作业答案

1.什么是法的本质?阶级社会法的本质是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上升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集中反映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并由统治阶级的生活条件所决定。

2.法具有哪些主要特征?A.法的产生要由国家制定和认可B.法是调整人们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C.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法的作用有哪些?A.法的规范作用a.规范人们行为b.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评价作用c.具有教育作用d.和法的强制作用分不开B.法的社会作用a.阶级对立社会法的社会作用b.中国社会主义法的社会作用c.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的社会作用得到重要性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哪些特征?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特征:综合性、技术性、社会性和共同性四大特征。

综合性:保护对象的广泛性和保护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极其综合化的法律部门。

技术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通过调整一定领域的社会关第来协调人同自然的关系。

社会性:解决人同自然的矛盾。

共同性:污染没有国界的限制,环境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5.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任务有哪些?《环境保护法》第1条规定:“为保护和发展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

”这个规定包括三项任务:⑴合理地利用环境与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直接目的)⑵建设一个清洁适宜的环境,保护人民健康;(根本任务、立法的出发点和归宿)⑶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是因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内在的相互制约和依存关系)把发展经济同环境保护、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三者联系起来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三项任务,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的反映。

6.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概念及其构成。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就是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改善环境的各种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内部协调一致的统一整体。

综合我国现行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由下列各部分构成:A.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立法规定;B.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C.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D.环境标准;E.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西安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网课测试题答案2

西安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网课测试题答案2

西安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人类环境”是指以()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A.人类B.人类和其他生物C.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物质D.整个生物界2.环境民事责任是指()。

A.环境违法行为民事责任B.环境损害民事责任C.环境侵权民事责任D.三者都不对3.我国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和实验区予以保护。

()A.正确B.错误4.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最重要特征是()。

A.调整方法的综合性B.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定性C.法律的技术性D.保护利益的共同性5.我国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石油型污染B.控制特殊型污染C.控制煤烟型污染D.控制低空污染6.根据《中国自然保护纲要》,森林是自然保护的对象之一。

() A.正确B.错误7.根据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干扰了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A.正确B.错误8.1968年,国际性学术组织《罗马俱乐部》在其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

A.环境优越论B.零增长理论C.经济优越论D.负增长理论9.根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的相关规定,环保专项资金不得用于()。

A.重点污染源防治项目B.区域性污染防治项目C.环境卫生、绿化项目D.污染防治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10.我国《刑法》中规定了环保自卫权与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界限。

()A.正确B.错误11.在我国,矿业资源的所有权属于()。

A.个人B.企业组织C.集体D.国家12.1973年,我国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提到了国家管理的议事日程。

()A.正确B.错误13.根据国际条约的规定,全球气候保护属于()。

A.共享自然资源B.人类共同遗产C.人类共同关切事项D.完全国家主权管辖事项14.在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法律关系中,负有法律义务的是()。

A.所有公民B.法律工作者C.国家D.打猎者15.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错误
30.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奠定了我国环境基本法的框架体系。
D.1978年宪法
答案:D
15.我国首次直接规定相关主体享有程序性环境权,即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环境公益诉权的立法是()。
A.1989年《环境保护法》
B.2009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C.2014年《环境保护法》
D.2002年《环境影响评价法》
答案:C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25分)
16.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里约热内卢举行,这次会议通过的文件不包括( )。
东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在线作业二(随机)
试卷总分:100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45分)
1.根据我国《刑法》第338条的规定,构成污染环境罪,后果特别严重的,应处以()。
A.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B.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C.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D.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21.环境犯罪是一个具体的罪名。
答案:错误
22.被告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其他民事诉讼中均承担责任,其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义务的,应当先履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义务,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答案:错误
23.根据我国相关立法规定,国家实行环境监测信息公开与共享制度,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
答案:正确
24.主观过错是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
答案:正确
25.非法占用农用地罪、非法采矿罪、破坏性采矿罪罪、盗伐林木罪以及滥伐林木罪等属于破坏自然资源类犯罪。
答案:正确
26.环境损害带有跨国性,保护环境必须实行国际合作,不存在国家主权问题。
答案:错误
27.关于风险预防原则,我国立法尚未确立该原则,只在2009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有所体现。
A.60日内
B.15日内
C.90日内
D.30日内
答案:A
6.下列属于我国污染防治立法的是()。
A.《环境保护法》
B.《水法》
C.《海洋环境保护法》
D.《森林法》
答案:C
7.下列选项中我国环境立法尚未规定的环境民事责任形式是( )。
A.赔偿损失
B.排除妨碍
C.消除危险
D.精神赔偿
答案:D
8.环境法的公众参与原则中,公众参与的权利保障不包括()。
A.《我们共同的未来》
B.《人类环境宣言》
C.《生物多样性公约》
D.《21世纪议程》
答案:AB
17.2003年8月,由于天气干旱,农民甲的农作物缺水,甲便将某化肥厂排放的污水引入自己的农田灌溉,结果造成农作物死亡,甲要求化肥厂承担赔偿责任。关于此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无过错原则,化肥厂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A.集体所有制
B.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并存
C.国家所有制
D.个人所有制
答案:C
12.地方环境标准的制定主体是()。
A.省级环保机构
B.地方各级环保机构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省级人民政府
答案:D
13.下列表述,符合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是()。
A.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可以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但需缴纳超标排污费
A.原因者负担原则
B.原因者责任原则
C.利用者补偿原则
D.污染者负担原则
答案:AB
20.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需要符合下列哪些条件()。
A.有明确的被告
B.有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初步证据
C.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D.有具体的诉讼请求
答案:ABCD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A.环境开发权
B.监督权
C.环境知情权
D.决策参与权
答案:A
9.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首创于()。
A.日本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答案:D
10.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自然资源法律的是()。
A.《矿产资源法》
B.《清洁生产促进法》
C.《自然资源保护法》
D.《水污染防治法》
答案:A
11.我国水资源的权属制度是()。
答案:C
2.关于环境污染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解决,下列哪一项表述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A.可以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调解,对调解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B.先请求环保部门处理,对处理不服才可以提起民事诉讼
C.可以先请求环保部门处理,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答案:正确
28.关于环境权的司法实践,总体而言,很多国家尽管立法上承认环境权,但在司法实践中却相当谨慎。
答案:正确
29.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生产经营者和个人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答案:C
4.2014年《环境保护法》新增一章反映公从参与原则的内容,该章是()。
A.第五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B.第二章“监督管ຫໍສະໝຸດ ”C.第四章“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
D.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环境”
答案:A
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环境保护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多少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D.先请求环保部门处理,对处理不服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答案:C
3.下列有关环境质量标准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已作为规定的项目,不得制定地方标准
B.环境质量标准包括国家环境标准和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环境标准
C.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污的,应当执行该地方标准
D.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必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B.甲提起诉讼的最后期限为2006年8月
C.甲可以直接以化肥厂为被告提起诉讼
D.化肥厂须举证证证明损害是由甲自己的行为造成的方可免责
答案:BCD
18.从现有的法律规定来看,我国环境侵权免责事由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A.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B.受害人过错
C.战争
D.第三人过错
答案:ABCD
19.环境责任原则也被称为()。
B.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可以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但需缴纳排污费和超标排污
C.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的,免于缴纳排污费
D.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并需缴纳排污费
答案:D
14.我国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明确规定的宪法是()。
A.1975年宪法
B.1945年宪法
C.1982年宪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