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人掠夺穷人财富的两个武器
发战争财的例子

发战争财的例子
战争是一种极其破坏性和暴力的行为,它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损失。
然而,在战争期间,一些人可能会利用战争的机会来获取财富。
以下是一些历史上利用战争发财的例子:
1. 军火商:在战争期间,军火商通常能够赚取大量的利润。
他们提供武器和弹药给交战双方,从中获得巨额的利润。
2. 石油公司:战争常常导致石油价格的上涨。
一些石油公司利用这个机会提高石油价格,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
3. 黑市商人:在战争期间,由于物资短缺和供应不足,黑市商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出售稀缺的物资,从中获得暴利。
4. 走私犯:战争期间,一些走私犯将违禁品运入交战区域,例如毒品、武器和贵重物品等,然后通过高价出售这些物品来获得利润。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例子都是利用战争的不道德和非法手段来获取财富。
我们应该反对战争和暴力的行为,并努力推动和平、稳定和繁荣的国际关系。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日本侵华经济掠夺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日本侵华经济掠夺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对抗日本侵略的一场伟大斗争。
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对中国进行了残酷的侵略和经济掠夺。
日本的侵华经济掠夺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基础,给中国的抗战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本文将从日本侵华经济掠夺的背景、手段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对中国进行全面侵略,首先是发动九一八事变,随后占领了东北三省。
接着,日本发动了全面战争,开始进攻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
日本侵略者需要大量的资源来支持战争,因此他们采取了经济掠夺的手段,利用中国的资源和劳动力满足他们战争的需要。
二、手段(一)强制买卖日本在侵华过程中,通过强制买卖手段掠夺了大量的中国资源。
他们通过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强迫其签订不平等的经济合同,将大量的资源以低廉的价格卖给日本。
这使得中国的贸易逆差被进一步放大,中国的国家财富不断流失。
(二)抢夺财富日本侵略者通过抢夺和掠夺的手段,将中国的财富迅速转移到自己的国家。
他们不仅掠夺了中国的黄金、白银等贵重金属,还盗取了中国的工艺品、艺术品等文化财富。
这些财富的丧失使得中国的经济陷入了严重困境,无法有效支持抗战。
(三)征用劳工为了支持战争生产,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占领区征用了大量的劳工。
这些劳工被迫从事苦役劳动,遭受着残酷的剥削和虐待。
他们的劳动为日本的战争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但同时也丧失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劳动力。
三、影响日本的经济掠夺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基础,给中国的抗战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一)经济困境经过多年的侵略,中国的经济陷入了空前的困境。
战争造成了大规模的破坏,许多重要的工厂和基础设施被摧毁,农业和工业生产陷入停滞。
同时,日本的侵略还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流失,中国的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国家财政陷入紧张状态。
中国人民的生活困苦,经济发展无法顺利进行。
(二)国家财政困难日本掠夺了中国的财富,导致中国的国家财政陷入困难。
中国政府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抗战,但由于资源的流失,国家财政严重恶化。
中国成为最不仇富的四大国家之一

中国成为最不仇富的四大国家之一仇富目标要精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正确的仇富不但没有问题,而且应该鼓励,加重。
痛感要更强,认识要更清,这样才有利于形成合力去推动改革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让抢夺者、寄生虫感觉脸上无光,意识到自己在遭受千夫指,而不是反以为荣财知道:英国《经济学人》近日报道,民意调查公司就"本国多数富人是否配得上其财富"这一问题对23个国家的1.2万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
调查显示,在中国,对“本国多数富人配得上他们的财富”持同意态度的受访者比重超过50%,排在第四名。
国内报道时把这称作是仇富榜,中国成为全球最不仇富的四个国家之一,你怎么看这个榜单?怎么看中国现在的仇富状况?胡释之:把这个叫仇富榜是有一定道理的。
现在说仇富其实并不是指仇恨“富”本身,而是仇恨你富得不干净,仇恨不干净的富,配不上的富。
觉得你配不上那就要取消你的财富。
配得上的,干净的富就没啥问题,你可以富,鼓励你富。
这跟我们改革以前那种极端的仇富不一样。
那时是仇恨富本身,觉得富本身、财产本身就是不干净的事,就是搞资本主义。
所以要一竿子打倒,不许任何人富,一丁点儿的私人财富都是要当做资本主义的尾巴割掉。
这样的后果当然是没有富人了,看起来也无从仇富了,但这是前期仇富的结果,是仇富严重的表现。
就是说,没有富人无从仇富很可能是仇富最严重的结果和表现。
跟以前比,我们现在的仇富程度下降很多了。
现在是有选择的仇富。
但现在这种仇富,这种只仇配不上的富,也存在问题。
首先一个问题就是依然还不精准,眉毛胡子一把抓,仇了不该仇的,放过了真正该仇的。
一个人获取财富,无非三种手段。
一种是自己创富,创造财富,不损害他人利益地创造出财富来,用张维迎的话讲就是通过让别人幸福使自己幸福。
第二种就是靠人施舍财富,行乞也好,啃老也罢。
再有一种方式就是掠夺财富,掠夺别人创造的财富,通过让别人痛苦使自己幸福。
这种人,这种致富方式理应被人鄙夷,痛恨。
就像小偷、强盗,理应是人人喊打。
揭秘:中国99%的富豪是怎么发家的

揭秘:中国99%的富豪是怎么发家的?中国99%的富豪都是侵吞国有资产发家的。
都带有典型的掠夺式的强盗行径,最后移民到国外变作外国公民。
这跟八国联军掠夺中国洗劫中国的财富如出一辙。
他们侵吞的国有资产是什么,是中国集体农民在解放后所创造的财富。
这就是中国的富人跟八国联军一个吊样的富豪们。
“中国99%的富豪都是侵吞国有资产发家的”。
得出这个结论的人,不是生产富豪的本土人,更不是生产富豪的本国的官方机构,却是那个被誉为“民主斗士”的台湾人李敖。
在他看来,昔日那个救穷人脱苦难,扶社稷于既倒的共产党,时不过60年,人不过三代,颜色尽改,这是怎么啦?李敖说的话,也正是老百姓想说而没有说的话,说了也白说的话。
人们在问,历史在问,这是怎么啦?从共和国成立到毛泽东逝世,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前后经过大致相等的两个30年。
前30年,共和国刚刚成立之时,目之所及,满目苍夷,人人面有饥色,处处藏污纳垢。
翻身做了主人的中国人,饿怕了的中国老百姓,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等贵贱,均贫富,挺起腰杆子做人,激发出了极大的生产热情,大干社会主义。
即使在帝国主义全方位的封锁下,硬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艰苦奋斗,解决了占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吃飯的大问题,建立起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日益巩固的国防。
这个时期,我们靠集体的力量,建立了一大批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企业,积累了几万亿的资金,拥有了比较雄厚的家底,为社会主义的稳步发展打了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这个时期,人们的生活虽然还不富裕,但心里很踏实。
有一组数字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1978年和1949年比,我国的工业增长了38.4倍,在世界主要国家中雄居第一。
同一时期,被吹得牛比烘烘的“日本奇迹”不过20倍,在我们之下。
社会主义的苏联和修正主义的前苏联合计十几倍,位居第三。
意大利七倍、西德六倍、法国五倍、美国四倍,而老牌的英国更不值得一提,只有1.8倍。
我们发射了红外侦察卫星,能够回收卫星,并且已经培训了航天飞行员,成了世界第三个航天大国,我们造出了核潜艇和导弹驱逐舰,成了第五海军大国。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

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对我国乡村振兴的启示作者:贾若梅来源:《当代农村财经》2022年第09期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初步探索了无产阶级产生贫困的根源,并且批判了国民经济学的伪善与黑格尔哲学的贫困。
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废除私有制与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为解决无产阶级贫困创造先决条件。
只有消除异化劳动,使无产阶级的劳动建立在自由自觉的基础之上,才能为无产阶级摆脱贫困、实现自身的解放奠定基础。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反贫困思想,对我国当前的乡村振兴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在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时,我们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劳动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马克思反贫困乡村振兴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在早期涉及贫困问题的标志性著作,是马克思反贫困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手稿》中马克思从分析工人获得的工资入手,发现了工资的秘密,工资是资本家为掩盖剥削工人真相而创造出来的武器,“低的和唯一必要的工资额就是工人在劳动期间的生活费用,再加上使工人能够养家糊口并使工人种族不致死绝的费用。
按照斯密的意见,通常的工资就是同‘普通人’即牲畜般的存在状态相适应的最低工资”。
继而马克思发现了异化劳动的奥秘,揭露了工人贫困表象背后的制度性根源。
马克思在《手稿》中对贫困问题的深刻揭示,可以为我们当今的乡村振兴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国民经济学与黑格尔哲学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分别从经济学以及哲学的视角提出了工人劳动是本质的需要这一观点。
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批判了国民经济学的虚伪和黑格尔哲学所谓的“思辨”。
(一)资产阶级富有与劳动人民贫困:国民经济学的立场国民经济学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要保证工人自愿为资本家劳动。
工人的劳动是出于自己的需要,而不是资本家的强迫,工人为了谋生,即使知道资本家会剥削自己,也只能继续在工厂没日没夜地劳作。
通货膨胀是对穷人的掠夺

通货膨胀是对穷人的掠夺冀志罡铅笔经济研究社建筑在泡沫上的经济复苏资产泡沫也好,通货膨胀也罢,最主要的后果,便是财富转移。
资产泡沫是对投机者的奖励,通货膨胀则是对穷人的掠夺。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很难相信大喜大悲会以如此快的频率交替出现。
2007年,在举世繁荣的基础上,人们豪迈地宣称中国即将在若干年后取代美国的经济地位;2008年,又在哀鸣遍野中认定经济萧条即将来临;2009年,伴随着泡沫经济的重新泛起,人们再次豪迈起来:举世衰退,唯我繁荣。
短短数月,人们忘记了中国经济的出口依赖性,也忘记了就业史无前例地困难,只知道信贷与投资并举,股价与房价齐飞。
好日子轻而易举就回来了。
金融海啸仿佛不曾发生过。
只要把信贷的闸门打开,让货币喷涌而出,不景气就可以在片刻间消失。
把经济搞上去,看起来就是这么简单。
我记得许小年教授曾经有此一问:如果发货币能救经济,那怎么会有衰退和萧条?是的,如果历史上的确有过衰退和萧条,那么,发货币就肯定不管用。
这次会例外吗?衰退:不可承受之重回首2008年,上半年CPI节节上升,同比最高曾达到8.7%,令决策者如坐针毡。
根据把CPI 视同通货膨胀的流行看法,通胀已经发展到濒临失控的地步了。
熟悉最近二十年历史的人都知道,通胀失控在政治和社会层面意味着什么。
于是,所有你能想到的严厉措施都出台了。
从利率频频上调、准备金率频频提高这样的正规手段,到禁止银行放贷、提前收回贷款这样的非正规手段都来了。
效果当然很好,股价房价几乎同时下跌,民营企业叫苦连天。
这样的政策再加上《劳动合同法》的正式实施,民企倒闭潮立刻就席卷了沿海诸地。
之后的故事颇具戏剧性。
谁也没想到,就在资产泡沫刚开始破灭的当口,大洋彼岸的金融海啸来了。
首先出口遭受严重挫折,其次大宗商品的暴跌使国内大量投资面临失败,各路专家又不失时机地抛出了关于中国经济出口依赖性的种种预言,人们忽然发现,中国经济其实不如想象中的美妙。
之后各路投资者便夺路奔逃。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对于中国的影响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对于中国的影响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对于中国具有双重影响。
总体来讲是弊大于利。
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弊端一、军事侵略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一)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发动中日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战争,给中国带来大量百姓伤亡。
(二)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首先,勒索的巨额赔款,造成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
比如,在鸦片战争期间,交纳600万元(银元)。
之后,《南京条约》攫取赔款800万两白银,等等,最高一次《辛丑条约》规定应支付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近10亿两之巨。
清代中后期,一两银子大约能买100斤-140斤精粮(不准确但靠谱)按目前一斤大米2元计算一两银子最少折合人民币 200元,那么4.5亿白银约等于900亿人民币。
其次,列强不但公开抢劫财物,还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古迹。
火烧绝代皇家苑林圆明园,第一次为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第二次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入侵北京,为消赃灭迹,掩盖罪行再次火烧圆明园,燃烧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其中毁坏了大量珍世奇宝。
(三)侵略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主权领土完整,列强获得非法权益,强行划分租界、驻兵港口铁路沿线,成为侵略中国的突击队。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2清朝灭亡的72年间,清朝政府同外国政府或外商、国际组织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契约、协约和合约共1175件。
划分掉了中国大部分土地(尤其俄罗斯共侵占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中国丧失许多权益。
其中1887年,葡萄牙也和中国签订条约,想要“永居管理澳门”这样不合理的要求,腐朽的清政府居然同意了,直到1999年12月20日零时澳门才回归祖国的怀抱。
春语文九下第10课《黑羊》精品

情景导入
• 在思想者的眼睛里,这生命的世界无疑是一个美丽的大花 园,到处都是寓言盛开着的意味深长的微笑。 蚂蚁辛勤的脚步里有勤奋与幸福的悄悄话,小狗愤怒的咆 哮里有英勇与忠诚的精神;那看似丑陋的乌鸦叨起石头往 瓶子里填出水来的时候,那石子分明是智慧在闪闪发光; 而聪明的狐狸用欺骗的手段获取了属于老虎的光荣与威势, 那份得意的背后却又烛显出属于生命世界的残忍与狡 黠…… 我们生命的成长需要这样一双智慧的眼睛,帮助我们采撷 欢乐与智慧的花朵;我们生命远行的脚步需要这样一双智 慧的眼睛,装点我们生命的美丽与芳香。 今天,就让我们从一则寓言中扬帆远行,到辽远的世界里 去采撷智慧的花朵。
产生的原因吗?
• 作者通过寓言讲述了穷人与富人产生的原 因,实质上是讽刺批判了资本主义的不公 平财富观。
讨论: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
1、努力创造一个美好正义的社会环 境。 2、通过诚实劳动获得财富,批判不 择手段获取财富的行为,树立正确 的财富观。
努力创造一个美好正义的 社会环境。
通过诚实劳动获得财富, 批判不择手段获取财富的 行为,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 关于诚信: 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 愧的归宿。——(苏)高尔基 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美)马克. 吐温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 件。——(德)康德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 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 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斯宾诺莎
课后作业
• 1、诵读课文,把握课文思想内涵。 2、完成课后练习。 3、收集积累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
再见
在所有人都在干坏事的环境里,没有干坏事的感觉; 不干坏事反而是不正常的,你至少不能妨碍别人干坏 事,否则会妨碍别人的生存。这是及其反常、及其荒 谬,但又是极其现实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富人掠夺穷人财富的两个武器
?
中国富人掠夺穷人财富的两个武器
这个题目看起来很雷人,颇有一点火药的味道。
不过,我只是想心平气和地、静静地道出当今中国社会上很多伟大口号掩盖之下的一个突出经济问题。
事实上,富人掠夺穷人的财富,或者说,有产阶级剥夺无产阶级的经济利益,这在世界各地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并不奇怪。
但是,对于当代的新中国来说,富人掠夺和欺凌穷人,却很有一点政治讽刺的意味。
半个世纪之前,正是中国的穷人造了富人的反,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掌握了政权,并试图建立一个财富均等分配的社会。
然而,这种财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在中国仅仅维持了不到30年,就被更大的、更公开的财富掠夺所取代。
三十年前,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初衷之一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大部分人致富,然后逐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社会贫富差距正在不断加大,官商勾结和权贵联营已然成为富人对穷人进行财富掠夺的两大利器。
官商勾结表现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房地产和金融领域。
中国的房地产价格虚高有种种原因,但是最关键的原因是各地政府高价卖地,在高地价的基础上,房地产商与地方政府再联手利用金融手段推动房市。
中国的房地产发展模式很像香港的模式。
香港是什么模式?高地价加上几个家族企业经营,而所有的香港市民几代人为了一两个鸽子笼打工。
看起来好像李嘉诚对香港的经济发展有所贡献,其实不然。
没有李家,香港市民是不是会住得更便宜和更大一些呢?当然,房地产商人总是逐利的,这无可厚非。
但是,政府有必要执行高地价的政策而推高房价吗?高地价的实质是什么?实质就是剥夺穷人买房的权利。
租房当然可行。
但是,穷人没有房产意味着你永远是无产阶级,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谋生。
在金融领域,过去数十年中国的证券市场上,究竟是富人圈了穷人的钱呢?还是穷人投资股票变成了中产阶级?两者都有,但主流恐怕是富人圈钱。
在缺乏有效监管以及不良专家、媒体的鼓噪声中,在特殊资本的翻云覆雨和无数企业的“跑马圈钱”过程中,畸形的中国证券市场将上亿股民、基民以及多数中产阶级人士一网圈入,如果没有一网打尽,也是杀掉了很多无辜的小鱼股民,消灭了相当一部分的中产阶级人士,使许多本来就很少财富的民众更加穷困。
资本是穷人能够成为富人的主要依靠。
可是,社会上有为穷人设立的可以获得创业资本的金融机构吗
?没有。
由于金融高度垄断,穷人的钱只能存到垄断的银行体系中,被富人低息使用,而恰恰是需要资本的穷人却无法获得必须的创业资本。
民间集资更被官方看做是大逆不道。
就是依靠这种金融制度,中国的富人可以无所畏惧地掠夺穷人致富的机会。
穷人只能为了富人给予的就业机会而拼命了。
其实,官商勾结和权贵联营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不同的是,中国富人的相当多数是中高层的公务员和红顶商人。
权在中高层的公务员手中,贵在掌握垄断资源的国企管理层手中。
权贵联营主要是公务员和国企高管之间的利益交易。
君不见在许多地方民穷如水的情况下,有不少国企上市公司的高管拿着上千万的年薪;君不见在绝大多数百姓苦于一间偶居的同时,多少政府的公务员有数套分配的、或者成本价得来的、或者是被赠予的房产。
权贵联营很妙,妙在没有政治风险。
如果一个官员要支持一个民企,总要有一些顾虑,但是支持一家国企,可以放手进行,可以不计成本。
然而,这背后的利益得主真的是民众吗?也许。
但最直接的受益人是
国企的管理者,所谓红顶商人。
而政府官员呢?自然可以从红顶商人哪里得到很多政治和经济的利益帮助。
真正可怕的腐败不是哪一个个体户贿赂了某个官员,而是这种看不见的权贵联营。
因为在这个利益制度下,它封杀了穷人阶层可能的发财致富的机会,它使富人在市场竞争中永远处于有利的地位。
我们看到的各地政府都在与民争利,为什么?正是因为权贵联营。
中国社会贫富两级分化有其制度性的根源,只要这种制度不变,贫富的分化还会演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