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涛数控铣刀具半径补偿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数控铣刀具半径补偿》公开课教学反思楚州职教中心机电技术部金涛本节课的实际应用性很强首先通过防真演示和实物展示提出问题:在数控铣实际加工中如何精确控制加工尺寸?“1、游标卡尺的用途是什么?2、游标卡尺的读法是什么?3、常用游标卡尺的精度是多少mm?”让学生回答后再演示flash动画复习旧课——游标卡尺的用途(测量零件的外径、内径和深度)和读法,提出问题:“游标卡尺的精度是0.02mm,如果零件的精度要求达到0.01mm,怎么办?”从而引出千分尺,导入新课。

然后新课的教学思路是分组五步教学法:第一步,教师讲解——千分尺的结构(使用flash动画和千分尺)和用法:1、使用前,千分尺应校准尺寸;(有学生提出尺不准,帮助解决)2、测量时,千分尺要放正;3、先转动旋钮;当测量面接触工件时,改转微调旋钮两三下,直到发出咯哒咯哒的叫声为止,再锁紧止动旋钮。

关于千分尺的刻线原理,干脆作了删除,因为中职生只需掌握用法和读法(第四步介绍)。

第二步,教师示范——千分尺的用法,强调要卡阶梯轴的最大直径,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

第三步,学生模仿——发0-25mm千分尺和阶梯轴零件给每组组长,要求每组学生用所发千分尺测量阶梯轴的一段直径(只能测量阶梯轴的最小直径),并让各组组长记录测量结果,公布在黑板上,作评价。

第四步,教师讲解——千分尺的读法(演示flash动画):1、读出副尺(活动刻度)的边缘在主尺(固定刻度)上的毫米数和半毫米数;2、看副尺(活动刻度)上哪一条线与基准线对齐,并读出不足半毫米的数;3、把两个读数加起来为测得的实际尺寸。

第五步,学生操作及评价——实物测量,并让各组组长记录测量结果,公布在黑板上,并作评价。

在本节课当中,总体上节奏把握比较紧凑,师生互动较多,符合课改精神和项目教学法。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讲到千分尺的校正时,投影无法演示;千分尺的刻度原理,flash动画无法精确演示,导致拖堂1分钟左右;还有,对学生的错误测量原因分析不够透。

数控铣床实习中刀具半径补偿的使用

数控铣床实习中刀具半径补偿的使用

数控铣床实习中刀具半径补偿的使用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生产效率越来越高且越来越复杂的机械系统大量被投入使用,数控加工在现代制造业中彰显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由于机器和设备的更新,机械加工类工人也必须由懂得相应专业的技术工人才能胜任。

【关键词】数控铣床;加工;刀具;补偿【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9646(2009)02-0167-02随着数控技术应用的普及,对数控操作工人的要求急增,因此在职业学校就读数控专业的学生日益增多。

许多学生在进行数控铣床实习时,在编程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当准备编写用铣刀加工一个工件的外形的程序时,首先要根据工件的外形尺寸和刀具的半径进行细致的计算,算出坐标值来明确刀具中心所走的路线。

此时所用的刀具半径只是这把铣刀的半径值,当辛辛苦苦编完程序后,发现这把铣刀不太适合要换用其他直径的刀具,就要不辞辛苦地重新计算刀具中心所走的路线的坐标值。

这对于一个简单的工件问题不太大,对于外形复杂的工件来说,重新计算简直是太困难了。

一个工件的外形加工分粗加工和精加工,这样粗加工程序编好后也就是完成了粗加工,接下来又要计算精加工的刀具中心坐标值,工作量就更大了。

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我们教会学生技巧性的使用刀具半径补偿,这些麻烦就会迎刃而解了。

本人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在数控铣床实习教学中刀具半径补偿使用方面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1刀具半径补偿的作用11刀具半径补偿的概念。

由于刀具总有一定的刀具半径,或刀尖部分有一定的圆弧半径(如图1所示),所以在零件轮廓加工过程中刀位点的运动轨迹并不是零件的实际轮廓,刀位点必须偏移零件轮廓一个刀具半径,这种偏移称为刀具半径补偿。

因为有了刀具半径补偿,我们在编程时可以不要考虑太多刀具的直径大小了。

12刀具半径补偿的作用。

我们可以忽略刀具半径,直接用零件轮廓编程,避免计算刀心轨迹,然后把刀具半径作为半径补偿放在补偿寄存器里。

数控铣削加工中刀具半径补偿的有关问题

数控铣削加工中刀具半径补偿的有关问题

数控铣削加工中刀具半径补偿的有关问题刀具半径补偿是数控铣削加工中的经常使用功能,本文就数控铣削加工中刀具半径补偿的成立和取消、刀具半径补偿量的指定和计算方式、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应用等进行了介绍。

在数控铣床上进行工件轮廓的数控铣削加工时,由于存在刀具半径,使得刀具中心轨迹与工件轮廓(即编程轨迹)不重合。

若是数控系统不具有刀具半径自动补偿功能,那么只能按刀心轨迹,即在编程时给出刀具的中心轨迹,如图1所示的点划线轨迹进行编程。

其计算相当复杂,尤其是当刀具磨损、重磨或换新刀而使刀具直径转变时,必需从头计算刀心轨迹,并修改程序。

如此既复杂繁锁,又不易保证加工精度。

当数控系统具有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时,数控程序只需按工件轮廓编写,加工时数控系统会自动计算刀心轨迹,使刀具偏离工件轮廓一个半径值,即进行刀具半径补偿。

图1 刀具半径补偿1. 刀具半径补偿量的指定数控系统的刀具半径补偿确实是将计算刀具中心轨迹的进程交由数控系统执行,编程员假设刀具的半径为零,直接依照零件的轮廓形状进行编程。

因此,这种编程方式也称为对零件的编程,而实际的刀具半径那么寄存在一个可编程刀具半径偏置寄放器中。

在加工进程中,数控系统依照零件程序和刀具半径自动计算刀具中心轨迹,完成对零件的加工。

当刀具半径发生转变时,不需要修改零件程序,只需修改放在刀具半径偏置寄放器中的刀具半径值或选用寄存在另一个刀具半径偏置寄放器中的刀具半径所对应的刀具即可。

现代数控系统一样都设置有假设干个可编程刀具半径偏置寄放器,并对其进行编号,专供刀具补偿之用,可将刀具补偿参数(刀具长度、刀具半径等)存入这些寄放器中。

在进行数控编程时,只需挪用所需刀具半径补偿参数所对应的寄放器编号即可。

实际加工时,数控系统将该编号对应的刀具半径偏置寄放器中寄存的刀具半径掏出,对刀具中心轨迹进行补偿计算,生成实际的刀具中心运动轨迹。

在进行数控加工前,必需预先设置好刀具半径补偿量。

刀具半径经补偿量的指定,通常由有关代码指定刀具补偿号,并在代码补偿号中输入刀具半径补偿量,刀具补偿号必需与刀具编号相对应。

《数控铣编程与加工》教学反思

《数控铣编程与加工》教学反思

《数控铣编程与加工》实训项目教学设计目录《数控铣编程与加工》课程教学反思 (3)《数控铣编程与加工》课改教学反思 (5)《数控铣编程与加工》课后的教学反思 (8)积极引导,做好铺垫---- (11)《数控铣编程与加工》教学反思 (11)《数控铣编程与加工》实训教学反思 (12)数控制造工艺教学引导教学法初探-------- (15)《数控铣编程与加工》教学反思 (15)《数控铣编程与加工》课程教学反思《数控编程与加工》对于数控专业来说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但是“数控入门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

数控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数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数控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层次。

对于学生的数控基础教学首先要做到,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

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

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数控教学,正确认识学生地内部条件,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

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

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

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最后,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从而一笔带过。

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不是马上就能接受。

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

例如:《数控操作入门与深化》是专业课中的重要的基础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教学的实效性重在多种训练方法的灵活、合理选用。

浅析数控铣床刀具半径补偿功能

浅析数控铣床刀具半径补偿功能
第 26 卷 第 1 2 期 吉林 工程技 术师范 学院 学报 � 201 0 年 1 2 月 � Jo nal o f Ji l i n Teac h e In i e of Engi nee i ng and Tec h nol og
Vol .26 N o.1 2 D ec .201 0
浅 析 数 控 铣 床 刀 具 半 径 补 偿 功 能
+
.2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09904 2( 201 0) 1 2007202
� � � � A A A C R C F NC M M
2 CUI W enc h eng1 , M A G a nghi
� � � � � � � � � (� 1� .S � � � � � � E � � � � � � T � � � � , C I T , C J 1 30033, C ; � � � � � � � � � � � � � � � � 2. � A � � � � � � � � � � � � , L C D A M B , )
1 2 崔文程 , 马广辉
( 1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工程技术分院 , 吉林 长春 1 30033; 2.辽源市东丰县农机局 农机技术推广站, 吉 林 辽源 1 36 300) [ 摘 要] 在数控铣削加工中, 合理设置刀具半径补 偿值, 灵活应用 刀具半径补 偿功能, 不仅对简 化数控
编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且能够解决加工中出现的工件轮廓尺寸变化� 刀具磨损等因素引起的加工 误差问题, 提高加工效率�本文主要探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在数控铣削加工中的应用� [ 关键词] 数控铣削加工; 刀具半径补偿 ; 轮廓精度 [ 中图分类号] TH 1 6 1

《数控铣编程与加工》教学反思

《数控铣编程与加工》教学反思

《数控铣编程与加工》实训项目教学设计目录《数控铣编程与加工》课程教学反思 (3)《数控铣编程与加工》课改教学反思 (5)《数控铣编程与加工》课后的教学反思 (8)积极引导,做好铺垫---- (11)《数控铣编程与加工》教学反思 (11)《数控铣编程与加工》实训教学反思 (12)数控制造工艺教学引导教学法初探-------- (15)《数控铣编程与加工》教学反思 (15)《数控铣编程与加工》课程教学反思《数控编程与加工》对于数控专业来说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但是“数控入门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

数控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数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数控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层次。

对于学生的数控基础教学首先要做到,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

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

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数控教学,正确认识学生地内部条件,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

教学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

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

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最后,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从而一笔带过。

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不是马上就能接受。

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

例如:《数控操作入门与深化》是专业课中的重要的基础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教学的实效性重在多种训练方法的灵活、合理选用。

题目浅析数控铣削中刀具的半径补偿功能

题目浅析数控铣削中刀具的半径补偿功能

题目浅析数控铣削中刀具的半径补偿功能摘要:在数控铣床中用手动程序加工工件时,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在工件轮廓铣削中的应用,可以大大简化程序,在数控铣削中表现出较大的优越性,本文介绍了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在铣削中的原理、应用方法并浅分析相关注意事项。

关键词:数控铣削;刀具;半径补偿在数控铣削中,不同的加工内容通常是铣削面由刀具中心的运动轨迹编程,铣削槽通常由关键槽的中心线编程,孔的加工是通过根据孔的中心点计算坐标来编程的,由于使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对程序进行编程似乎很复杂,因此数控铣削将工件的轮廓曲线描述为刀具中心的运动轨迹,以简化程序,从而允许数控系统在铣削过程中处理刀具的中心偏移,并需要刀具半径补偿功能。

1刀具半径补偿概述在数控铣削中,数控系统根据刀具半径补偿指令和偏移量自动调整刀具相对于工件轮廓的移动方向以及刀具中心相对于编程轮廓的偏移。

刀具半径补偿功能指令为G41\G42\G40。

G41:刀具半径左补指令,即在铣削过程中,刀具沿工件轮廓曲线左侧进给。

从进给运动方向看,刀具中心相对轮廓曲线向左偏移;G42:刀具半径向右补偿指令,即在铣削过程中,刀具沿工件轮廓曲线右侧进给。

从进给运动方向来看,刀具中心相对于轮廓曲线向右偏移。

使用G41或G42 的刀具补偿模式必须在正式铣削前建立,并在切削前做好准备; G40:取消刀具半径补偿指令,即刀具中心不对编程轮廓产生方向偏移,刀具中心与编程轮廓重合,削进给完成后才能进行补偿,刀具离开工件。

2刀具补偿的分类刀具补偿分为两种:刀具半径补偿、刀具长度补偿。

2.1刀具半径补偿CNC 程序基于零件加工轮廓创建。

由于刀具具有一定的半径,因此刀具点执行的路径不等于所需零件的实际轮廓,但必须偏移工件轮廓的刀具半径值,称为刀具半径补偿指令。

刀具半径左补偿:G41 G00/. G01 X_Y_Z_ _D_ _F_。

刀具半径右补偿:G42 G00/G01X_Y_Z_D_F_。

取消刀具半径补偿:G40 G00/G01X_Y_Z_。

叙述数控铣床刀具半径补偿的概念

叙述数控铣床刀具半径补偿的概念

叙述数控铣床刀具半径补偿的概念
数控铣床刀具半径补偿是指在数控铣床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工件加工尺寸的精度和形状的准确性,通过在刀具路径上增加或减少一定的补偿值,使得切削刃实际切入工件的位置与理论切入位置保持一致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数控铣床加工过程中,刀具的半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加工尺寸和形状。

然而,由于刀具磨损、刀具装夹误差、工件材料硬度不均等因素的存在,刀具的实际半径可能会与理论半径有所差异。

这就需要对刀具半径进行补偿,以保证加工尺寸的准确性。

刀具半径补偿的概念是在数控铣床程序中通过设置补偿值来调整切削刃实际切入工件的位置。

当编写数控程序时,可以通过指定刀具半径补偿的方向和数值来实现补偿操作。

具体的补偿方式有三种:左补偿、右补偿和取消补偿。

左补偿即向刀具半径的负方向进行补偿,相当于将刀具实际切入工件位置向左偏移。

右补偿则是向刀具半径的正方向进行补偿,将刀具实际切入工件位置向右偏移。

取消补偿则是去除之前设置的补偿操作,使得切削刃实际切入工件的位置与理论位置一致。

通过刀具半径补偿,可以在加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刀具
的切入位置,从而避免因刀具磨损或其他因素导致的尺寸误差。

这对于高精度加工尤为重要,能够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和准确性。

总之,数控铣床刀具半径补偿是一种通过调整刀具实际切入位置的技术手段,用于保证工件加工尺寸的精度和形状的准确性。

通过设置补偿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刀具的切入位置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提高加工质量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铣刀具半径补偿》教学反思
楚州职教中心机电技术部金涛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程为中等职业学生第四学期开设的课程,在中等职业学生模块化教学模式中为最后一个模块,学生前几个学期已经进行了《钳工模块》《普车模块》《数车模块》的学习,对专业生产实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具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

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和分析问题,这样既付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充分展示学生前阶段学习的收获和特长,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既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又学会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这这一思路,在教学设计上我一改先讲后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要求学生先会做,在做中发现问题思考和归纳,然后再到实践中验证和提高,我把教学过程归纳为“提出问题——任务引领——分组讨论——归纳点评——巩固复习”的五步走。

教学实际情况:行为驱动的任务引领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针对本章节实用性强的特点,第一步:设臵问题:数控铣削加工中如何精确控制加工尺寸?第二步:布臵任务:让学生先分组完成任务,在任务的设臵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采用防真软件,实际加工突显知识点的真观性,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先有个深切的感受。

第三步:分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对学生能分析解决的问题自主解决,对学生能想到的问题,分析答疑,对学生想不到的问题归纳总结。

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第四步:归纳点评:在学生讨论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对各组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实物展示做出当堂点评。

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专业实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五步:复习巩固:在前面实践和学习的基础上再提出新的任务,让学生独力完成,当然任务不是前面任务的简单重复,而是对前面知识的提炼,是旧方法的活学活用。

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本堂知识理解,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反思:个人感觉,教学的思路很清晰,教学的设计也很合理,能够
切合课改精神,在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也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整个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多参与多动手多思考,也体现了职业教育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

在动手和思考后对学习重点和难点加以分析和总结,铺垫合理,水到渠成。

在分组讨论中学习基础不同,特长不同的学生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和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

当然还有也有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1、由于此课题为一节课的公开课,在教学上考虑到时间比较紧凑,完成任务时把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分解成几个任务,由不同的组分别完成,然后分组讨论中相互交流。

这样一来虽然覆盖了本堂课的所有知识点,但不能保证每组都能完
成所有任务。

因而任务引领的效果没有达到最佳。

2、在归纳点评的环节,虽然有老师的点评,但是基本上没有互评。

而在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互评既能促进学生的交流,也能激发学生比学赶超的学习激情,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3、还是由于时间关系,我本节课的第五个环节复习巩固,最好也能以任务的形式当堂实践,这样更加符合形成性认知的规律,也更加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熟练掌握和运用。

改进办法:如果把本节课作为一个完整的项目来实施的话,我想应该至
少把这节课定在两学时以上,这样一来给在我教学的一些环节上能有时间加强实效性,也能把任务引领的教学步骤更加落于实处,在实践教学上让学生尽可能人人参与进去。

另外学生互评应该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自评和互评按合理的百分比整合后记入学生评价表。

二00九年五月四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