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

合集下载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共24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共24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突出贡献是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首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项的中国科学家。
2017年,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 奖章。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评价说:“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 健康贡献突出,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
(2)从听众的角度来看,
作者演讲所面对的听众大都是专业人士,因此演讲稿里面选用了很多 专业术语,如“熔点”“无色晶体C,H₂O,”“羟基”“衍生物”“芍药苷” 等。但是在保证科学性与严谨性的同时,作者还善于运用具有浓厚文学色 彩的语言,如“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疟疾重 新开始肆虐”“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等, 把抽象深奥的科学道理表达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
这篇文章是根据屠呦呦2011年接受拉斯克奖时的演讲以及同年发表于 《自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的。
拉斯克医学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 尔奖的一项大奖,其得奖者通常会在随后的一年得到诺贝尔奖,该奖项在医 学界又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医学领域作出突出 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
①研究者做志愿者,尝试青蒿提取物。 ②在海南对病人进行临床治疗。 ③分离提纯抗疟的有效成分。
8、青蒿素的“发展和超越”具体指的是什么?双氢青蒿素有哪些 优势?
①双氢青蒿素比青蒿素的效果大大提高 ②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很低。 ③在分子中引人羟基,也给发展新的青蒿素衍生物创造了 更多的机会。 ④可尝试用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其他疾病。

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

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

屠呦呦及其团队能在20世纪70年代艰苦的条件下发现青蒿素的抗疟功效,原因有哪些?
客观原因国家计划 启动523项目中医研究院重视 任命主观原因丰富的知识及能力储备锲而不舍 不懈努力勤于思考 勇于创新、奉献 团队力量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精髓
教师总结
本文通过对青蒿素的发现、临床实验和实际应用的叙写,表现了屠呦呦及其团队坚持目标、勇于探索、不畏艰巨的科研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传统中医药学精华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必将得到有效利用,造福全人类的观点。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了解作者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 ),女,汉族,中共党员,药学家。浙江宁波人,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 毕生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绩奖" 。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诺贝尔科学奖项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202X年1月9日获202X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X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202X年5月,入选福布斯中国科技50女性榜单。 202X年3月入选《时代周刊》10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人物榜。202X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开设九年制本博连读中医学"屠呦呦班"。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优秀课件PPT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优秀课件PPT
先写青蒿素的研究普及,再写对双氢青蒿素的认识以及它们 的联合应用,这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符合对事物的认知 规律。前五部分写青蒿素的贡献,最后一部分写中医药学的贡献, 这是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顺理成章,升华了文章内容。
品读识美
•本文根据屠呦呦的获奖感言及其论 文编写,兼具演讲稿和实用类文本 的特点,作为一篇演讲稿,作者是如 何根据演讲主题与听众情况来选择 材料的?
本文根据屠呦呦在接受拉斯克奖时的演讲及同年发表于《自 然医学》杂志的论文编写而成。
资料链接
青蒿素并不来自青蒿 有一种野草叫青蒿,青蒿素的含量微乎其微。提取青蒿素的原植 物,在植物学上叫“黄花蒿”。青蒿长相和我们涮火锅吃的蒿子杆极 其相似,叶子很难分别,只是茎杆不是滚圆光滑的,而是棱形杆状。 另一个分别就是我们吃的蒿子杆有淡淡的清香,而青蒿则基本无香气 。黄花蒿结籽,细叶羽状,茎杆较细,株高一米左右,最关键的是其 香气有点类似苦艾的味道,但比苦艾好闻。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解 读 三级 四级 五级
第贰部分
2024/2/20
5
作者简介
屠呦呦,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 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 者。其名字取自《诗经·小雅》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 苹。”
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1955年毕业后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 学院)工作。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 是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2015年,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首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项的中国科学家。这也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2017年,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党 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 奖章。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PPT课件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PPT课件

精神品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拓展延伸
作为青年学子,在学过本文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屠呦呦精神的时代意义
•①铭记英雄精神是永葆中华民族战斗力的精神力量:“一个有希望的民族 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英雄们的事迹和精 神都是激励我们中华民族前行的强大力量。 •②崇尚英雄精神:从中汲取优秀的品质和精神:英雄精神是:爱国精神、 奉献精神、奋斗精神。 •③传承英雄精神是激励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习近平在《之江新 语》中提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我们要善于向先进典型 学习,在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从小事小节上修炼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 动学习先进、保持先进、赶超先进。
素材积累
坚守肝胆事业的医者吴孟超: 在中国医学界,肝脏医学曾长期处于荒芜。从同济医学院毕业的
吴孟超与同事做出了中国第一个肝脏解剖标本,提出了“五叶四段” 肝脏解剖理论。1960年3月1日,他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肝癌切除手术。 半个多世纪的呕心沥血,吴孟超推动了中国肝脏医学的起步与发展。 肝癌术后五年的生存率,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16%上升到今天的53%。 年近90岁,他依然坚守在一线。据统计,吴孟超做了1。4万余例肝脏 手术,完成的肝癌切除手术9300多例,成功率达到98。5%。2006年1 月,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事件
困难
发现青蒿素的抗 疟疗效
从分子到药物
影响世界
1969年,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 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 1971年10月4日,成功从青蒿中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 取物
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与同事做志愿者;赴海南 对疟疾病人进行临床治疗。 1973年秋,在海南疟疾疫区试用青蒿素胶囊,取得明 确疗效。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共14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共14张ppt)
语文教材的一名
编辑,有一天突然收到了一封来信, 信上说 …… 你该怎样反驳他?
思考:结合你对两篇课文初步阅读
与了解,用一句话说说你的观点。
小编你好: 《青蒿素:人类
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这类文章讲医学或是 自然科学,又长又枯 燥,语文学习价值不 大,建议删除”。
实用类文本 (细分)
由论文改编的演讲稿
有传记色彩的科普文 随笔 随笔 新闻通讯 新闻通讯 新闻通讯 悼词 演讲稿 说明文 说明文
一以贯之: 理性
风貌各异: 感性
实证与结论:文体的理性与感性
结合本节课对两篇实用类文章 的阅读体验,将你对来信的回复写 成说文明性文字,力求客观、理性 但不乏人文色彩。不少于100字
限定词……)
……)
《 青蒿素:人类征 服疾病的一小步 》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 育历程》
思考与探索:语言的严谨与生动
1955年,毕业。
20世纪50年代,疟疾肆虐。
1967年,“523” 项目启动。
1969年,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
1971年10月4日,成功得到中性提取物。
发现
1972年11月8日,找到青蒿素。 1973年秋,青蒿素胶囊取得明确疗效。
青蒿素: 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屠呦呦
论文+演讲稿




《超越时空》 第一篇 进入第五维 第一章 时空之外的世界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科普文+传记
思考与探索:语言的严谨与生动
四人小组合作,请从文本出发,探究两篇文章语言的严谨性与生动性。
严谨性(人称,数词,概念, 生动性(修辞,形容词,标点
亲爱的读者,您 的来信已收到……
任务与拓展: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PPT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PPT课件

说明了青蒿素的发现为人类做出的贡献
1、理结 第构一部分(1-4):
屠呦呦就获奖表达 感谢以及追溯自己 的医学初衷。
第三部分(16-20): 讲述青蒿素的发现 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和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5-15): 讲述青蒿素从发现 到成药的过程。
第四部分(21-25): 讲述中医药学的杰 出贡献。
2.本文设立多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青蒿( ) 屠
呦呦(hāo ) 精髓( yō)u相悖( ) su砒ǐ
霜( bè)i
芍药苷p(ī )瘀血( )gān
瑰y宝ū ( ) guī
nüè
suǐ
疟疾( ) 精髓( )
整体感知
解读标题
你能从这个标题中读出什么信息?
第一点出了屠呦呦的科学发现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当年,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我就一遍又一遍复习 中医古籍,正是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 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给了我灵 感和启示,使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 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并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 只叹生不逢时,如果东晋时期就有诺贝尔奖的话,我想, 葛洪应该是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医者。 我还想感 谢一个人,准确地讲,应该是一群人,一群数以百万的 非洲人。正是他们对中国中医、对青蒿素的信任,才换 来生命的重生,见证了青蒿素的神秘。
也就是从诞生那天开始,我的命运便与青蒿结下了不 解之缘。 只是当时,我还不认识什么是青蒿,也不知 道什么是青蒿素,也不知什么是中医,更不知道什么是 诺贝尔奖。 感谢完父亲,我想感谢中国的一位伟人 ——毛泽东。这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诗 人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他把中医摆在中国对世界的 “三大贡献”之首,并且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 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1954年,毛 泽东指导:“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它就是我的工作 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前身,也是成绩我一番事业 的平台。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ppt课件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ppt课件

(引言)总


文章主题
本文简单介绍了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及 其团队发现并提取青蒿素的艰辛而漫长的过程 ,表 现了屠呦呦及其团队勇于探索、坚持目标、不畏艰难 的科研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传统中医药精华在现代技 术条件下,有效利用,造福全人类的现状及前景。
【二、深入理解,提升能力】
1.作者在第一部分说:“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在“中医药学的贡献”
明确 :通过引文读者可以更直观地领悟“渍”“绞”等古方要领对研究工作带来的启发,更形象地反 映传统医书的价值,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7)“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明确 :此处用词准确而严谨。就人类征服疾病的整体而言,这确实是“一小步”,因为这只是解决 了众多疾病之一;“一小步”也可见屠呦呦并没有因这个重大发现而骄傲自满,这表现了作者的谦 逊胸怀。
拯救 zhěng 福祉 zhǐ
【一、理清思路】
根据你的理解与记忆把下列五个小标题进行排序并填入下表: 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 、影响世界、从分子到药物、中医药学的贡献 、发展与超越
小标题
主要内容





根据你的理解与记忆把下列五个小标题进行排序并填入下表:
小标题
主要内容

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 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 叙述屠呦呦 团队的科学探索和研究历程
明确 :“很难”“似乎”模糊性词语的运用,恰恰体现了用语的准确性,说话留有分 寸,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4)“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 一份珍贵礼物。”
明确 :这两处都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充分生动地肯定了青蒿素的价值, 又表达了对祖国中医药学的热爱、赞美、感激、崇敬之情。 (5)“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找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 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书中有这样的话: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绞取汁,尽服 之” ,如何理解这句话?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ppt课件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ppt课件
——对自己医学研究成果的肯定和坚持。 ⑦青蒿素是中国医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其他 植物化学的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青蒿素的历程相对 短暂。但这绝不是中医智慧的唯一果实。 ——对中医医学价值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整理总结 ①从文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方面来入手。
④从分析环境入手。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形象(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 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
⑤从人物关系、作者议论(评价)、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四、拓读识理 1.屠呦呦身上体现出的哪些方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有什么时代意义? 以《我眼中的屠呦呦》为题,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来探讨屠呦 呦精神的时代意义。 2.点拨: 屠呦呦是我国医学界的英雄,结合国家所倡导的英雄精神去分 析才能有时代感,在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英雄精神中有几点可以借 鉴: ①崇尚英雄精神是从中汲取优秀的品质和精神:英雄精神是 “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英雄精神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的精神信仰、英雄精神是“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奉献精神、 英雄精神是“卧薪尝胆”的奋斗精神。
——严谨从事医学实验的精神。 ⑤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很难对新药进行临床试验。为 了帮助疟疾病人,我和我的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个尝试青 蒿提取物,确认其对人安全无毒。我们随后赴海南对疟疾病人进 行临床治疗,结果振奋人心:病人症状迅速消失!
——排除万难,坚定不移地进行临床实验的决心。
⑥由于化学稳定性的考量,有机化学家们起初不认为双氢 青蒿素,一类青蒿素的衍生物,是好的药物。然而,我们在评 价青蒿素的时候,发现双氢青蒿素较青蒿素更加稳定,而且十 倍有效。更重要的是,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重复犯病率小 很多。
Hale Waihona Puke 研读课文 第三部分4.作者为什么把“几个报告”和自己的报告并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③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大量查阅本草医籍, 四处走访老中医,研究不辍,并勇敢地做第一批尝试青蒿提 取物的志愿者。
拓读识理
•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屠呦呦及其团队通过 人海战术,用5年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 和草药,最终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研究过 程历尽艰难辛苦。2011年,屠呦呦获拉斯克 奖;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等三名科学家获 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纵观这一科研 过程,屠呦呦及其团队所具有的这种科学家 精神对你有哪些方面的启迪意义?
品读识美
• 本文根据屠呦呦的获奖感言及其论 文编写,兼具演讲稿和实用类文本 的特点,作为一篇演讲稿,作者是如 何根据演讲主题与听众情况来选择 材料的?
品读识美
• 提示:①从演讲主题的角度来看,演讲稿的开 头部分首先表达了感谢之意,并概括了青蒿素 发现的重大意义;演讲稿的主体分别从“发现 青蒿素的抗疟疗效”“从分子到药物”“影响世 界”“发展与超越”四个方面,以时间为纵线来 介绍发现、提取以及研发青蒿素的过程与经 历。演讲稿的结尾以“中国药学的贡献”为题 总结全文,突出了中医药学为维护世界人民的 健康与福祉而做出的新贡献。
情境导入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特殊 时期,中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也是世界医学宝库中 的瑰宝。许多优秀的中医人才正在尽自己 的努力继承、发展并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医 学这个瑰宝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
导读识人
•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 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 开发中心主任。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 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 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 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 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 医学奖。2016年2月14日,荣获2015年感动中国 人物。2016年4月,入选《时代周刊》公布的 “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2017年,被授予 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技法迁移
• 1.用语要准确严谨。议论文的准确严谨性主要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把握语言的分寸感;② 用词贴切,用句规范;③恰当地进行修饰与限制
技法迁移
• 2.用语要简洁。简洁就是要做到文约而旨丰, 词简而理周,这就需要在深刻认识事物的基 础上删繁就简,在精练上下功夫,使文字言简 意赅,干净利落。在议论文中,即使是叙述事 实、援引事例的部分,也基本采用概括叙述 的方法;在叙述后,必须对材料进行归纳、总 结,概括出抽象道理来,这样文章才能避免就 事论事,使认识深入事物的内部。
品读识美
• 示例2、青蒿素联合疗法在全世界广泛应用, 这一疗法极大地减轻了疟疾的症状
• 【明确】“广泛”表示青蒿素联合疗法在 世界上的应用范围之广,也反映了人们对这 一疗法的认可程度之大;“减轻”是作者留 有余地的说法,避免了说词的绝对化,这使 用词更加准确而严密。
品读识美
• 示例3、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 000个方药, 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 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 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 【明确】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些 具体的数字让发现青蒿素的艰难这种抽象 的概念具体化,让人们更加了解科研工作者 研发新药物的不易,也更能表现屠呦呦等不 怕吃苦迎难而上的精神。
品读识美
• 示例4:文中说“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 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青蒿素的 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请对 这句话进行简要分析。
拓读识理
• 观点2:要勇于担当,肩负历史使命。我国青 蒿素研究处于世界前沿,对改善公共健康大 有裨益。屠呦呦团队在这方面的长期投入, 亦如南仁东之于FAST工程建设、黄旭华之 于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钟南山之于 呼吸病学研究 ,其初心所愿,皆为国计民 生。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正是新时代科研工 作者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责任担当。
人物评价: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
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 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
青蒿素:人类征服 疾病的一小步
学习目标: 1. 梳理文本内容,把握文章结构特点。 2.感受文本语言张力,体会其准确严谨、朴素自然、平实易懂的 语言特色。 3.深入文本,感知中国医学的博大精深,体会科学家从事科研工
1学习目标:
作的好奇心、求真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为了造福社会 的信念与毅力。
初读识文
• 初读文本,划出生字新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总结文章结构特点。
初读识文
加点字 青蒿 精髓 相悖 羟基 砒霜 芍药苷 福祉
读准字音
读音 hāo suǐ bèi qiǎng pī gān zhǐ
加点字 疟疾 肆虐 胶囊 衍生物 碱甲 化瘀 肘
品读识美
• ②从听众的角度来看,作者演讲所面对的听众 大都是专业人士,因此演讲稿里面选用了很多 专业术语,如“熔点”“无色晶体—— C15H22O5”“羟基”“衍生物”“芍药苷”等。但是 在保证科学性与严谨性的同时,作者还善于运 用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语言,如“青蒿素的发 现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疟疾重 新开始肆虐”“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 贡献,不过沧海一粟”等等,把抽象深奥的科学 道理表达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给听众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 标”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 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 奖。2016年2月14日,荣获2015年度感动中 国人物。2016年4月21日,入选《时代周刊 》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 。2017年1月2日,被授予2016年度国家最高 科学技术奖,这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 授予女性科学家。
品读识美
作为论述类文本,其语言严谨、朴实、准确, 充满了理性的力量。请从文中找出相应句子, 进行分析。
品读识美
• 示例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我们知道,青蒿素是人类的一个重大发现,作 者为什么说青蒿素的发现只是人类征服疾病 的“一小步”?
• 【明确】此处用词准确而严谨。就人类征服 疾病的整体而言,这确实是“一小步”,因为 这只是解决了众多疾病之一;“一小步”也可 见屠呦呦并没有因这个重大发现而骄傲自满, 这表现了作者的谦逊胸怀。
技法迁移
• 3.语言要鲜明生动。枯燥的语言让文章面目 可憎,而生动的语言则使文章熠熠生辉。优 秀的议论文语言,不仅具有极强的逻辑力量, 更能寓理于形象之中,使抽象的论题具体化、 形象化、生动化,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说服 力。在论述类文章中,活用句式,可以使议论 充满韵律;巧用修辞,可以让议论形象活泼;引 用、化用诗词名言,可以增添文学底蕴,使文 章言简意丰,具有古典美、含蓄美。
• ⑤继承发展中医药学精髓。屠呦呦及其团队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医药研究,因而能 取得成功。
精读识神
• 在屠呦呦身上凸显出了哪些科学家应该具有的品 质?
• 提示:①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一生以自己 的知识和努力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带来了生的希 望。
• ②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面对多重困难,坚持 研究,终于开发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拓读识理
• 提示:观点1:科研路上没有坦途。任何一项 成果的取得,都和科研工作者的辛勤付出脱 不开关系。屠呦呦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的努 力,结出累累硕果。尽管屠呦呦已荣膺诺贝 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等荣誉,但她和她的团队没有因此停下探索 的脚步。从他们身上读懂科学家精神,也就 懂得了科学事业向前发展的动力所在。
② 采用了“总—分—总”、由一般到特殊、由个别到一般 等顺序行文,过渡自然,条理清晰。
第二部分总写发现、提取青蒿素的经过,第三、四、五部分 具体写研究工作的过程,第六部分总括中医药学的贡献,结构严 谨。
先写青蒿素的研究普及,再写对双氢青蒿素的认识以及它们 的联合应用,这是一个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符合对事物的认知 规律。前五部分写青蒿素的贡献,最后一部分写中医药学的贡献, 这是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顺理成章,升华了文章内容。
• 【明确】句子使用了作比较的方法。作者以 青蒿素的发现和人们熟知的奎宁的发现作比 较,通过这个比较,说明青蒿素的发现和奎宁 的发现一样,都得益于中医药学,突出了中医 对人类的贡献,并引出下文对中医作用的介绍 和国际合作的呼吁。
品读识美
•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繁复的修辞,平实、 准确的语言娓娓道来,让读者能够比较顺 畅地把握作者所要重点叙述的事实和道理, 从而获得科学的认识。本文作为一篇自然 科学论文,用语准确、简洁、严谨,具有语言 的“科学味”。这样的语言风格显示了科 学工作者理性、求实的精神,值得我们进 一步深入体会并加以借鉴。
屠呦呦的新进展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仅仅在中国,屠 呦呦这一发明有可能拯救上百万人的生命。而如果从世界范围 来看,这一发现将对解决系统性红斑狼疮起到重大作用。如果 说,袁隆平让中国十几亿人免于饥饿之苦。屠呦呦,则是令世 界十几亿人免于疟疾之痛。
• 充满对中医药学的热爱 系统地学习
精读识神
• 示例2、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 000个方药, 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 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 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 微。……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 的文献。……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
• 勤于思考 善于反思
读音 nüè sìnüè náng yǎn jiǎn yū zhǒu
初读识文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介绍 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 【明确】(1)作者的医学研究经历和发现青 蒿素的大致过程;(从文章开始到小标题之 前)
• (2)青蒿素从发现到成为药物再到普及应用 的大致过程;(从“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 效”——“发展与超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