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网络规划与优化
MPLS-TP分组传送网的体系架构_光网络规划与优化_[共3页]
![MPLS-TP分组传送网的体系架构_光网络规划与优化_[共3页]](https://img.taocdn.com/s3/m/d352d0bfa98271fe900ef935.png)
第6章 城域分组传送网规划与优化– 255 –图6.39 T-MPLS 到MPLS-TP 的历程6.6.2 MPLS-TP 分组传送网的体系架构MPLS-T 分组传送网采用ASON 的体系结构,因此,MPLS-TP 分组传送网仍将由传送平面(用户/数据平面),管理平面和控制平面这3个平面组成,这3个平面之间相互独立。
传送平面的主要功能是根据MPLS-TP 标签将客户数据和信令数据进行适配和分组转发,此外还包括面向连接的操作维护管理(OAM )和保护恢复功能。
控制平面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信令机制建立标签转发通道,进行标签的分发。
管理平面执行传送平面,控制平面以及整个系统的管理功能,同时提供这些平面之间的协同操作。
分组传送网的体系架构在MPLS-TP 分组传送网的体系架构中,MPLS-TP 无需重新定义IP/MPLS 已经提供的功能,而是将沿用IETF 已经对MPLS ,PWE (端到端伪线仿真)定义的数据平面的数据处理过程。
所以MPLS-TP 的传送平面将基于MPLS 和PWE ,只是其OAM 能力需要加强。
MPLS-TP 的控制平面将首选IETF 的GMPLS 协议实现其功能,其控制和数据传送耦合性更强。
将数据传送平面从网络资源管理中分离出来,可使MPLS-TP 传送平面完全独立于其业务网络和相关的控制网络(管理平面及控制平面),更加便于网络的建设和扩容。
MPLS-TP 对现有的MPLS 技术进行了裁减,并补充了少量机制,将MPLS 的分组特征与传统传送网络的运维能力相结合,以满足传送网络简单有效地支持分组业务的传送需求。
MPLS-TP 使得SONET/SDH 向基于分组的传送网络的演进成为可能。
标准的开发遵循以下原则:与现有MPLS 保持兼容,满足传送的需求,提供最小的功能集。
采用20bit 的MPLS LSP 标签,是局部标签,在中间节点进行LSP 标签交换。
采用PWE3的电路仿真技术来适配所有类型的客户业务,包括以太网,TDM 和ATM 等,采用VPWS 支持以太网专线业务(包括EP-Line 和EVP-Line ),采用VPLS 支持以太网专网业务(包括EP-LAN 和EVP-LAN )。
电力通信SDH光传输网网络优化

电力通信 SDH 光传输网网络优化发布时间:2021-10-08T06:50:55.832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16期作者:宋莹玮[导读] 通过运用通信网络的方式来发展电力,是目前我国电力发展中应用的方法宋莹玮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吉林 130051摘要:通过运用通信网络的方式来发展电力,是目前我国电力发展中应用的方法。
因此,作为一种基础设施而言,电力通信网络成为了智能电网、电力物联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电网的各类业务有着安全保障的作用,能够确保电力通信业务得以高效和安全的运行。
目前的电力通信设备往往是采用SDH光传输的方式开展的,其通过网络敷设,将电力业务实现全面覆盖,这样的网络优化体系的特点是可靠性强。
在SDH光传输网的作用下,电力通信可以将目前网络格局不合理、带宽分布不均匀、资源过度浪费,以及网管软硬件老旧等情况加以改善,尤其是改变光缆资源不均衡的情况。
鉴于此,本篇研究如何实现网络模式的优化,改善电力通信网的安全性,得到电信网通信可靠性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SDH;网络优化;电力通信 0前言当数据网络建成之后,城市中的信息就可以实现共享,这样的网络化生活已经覆盖到县乡镇,许多地区都在通过通信网来实现大宽带、大容量和大数据的共享,便捷了人们的生活状态。
电力通信网本身是我国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网络受到了广大民众的信赖,已经覆盖了35KV以上的多种变电站,其他生产场所也实现了普及。
从宏观角度来说,网络对接业务包括了多项内容,例如自动化的调度、信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护继电措施等,相关业务的开展需要监控技术的支持,比如通过综合数据网、行政语音、视频监控等信息管理办法来运营,此时,就可以实现网络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提高。
1、网络现状电力通信网络在实现运行管理的时候,需要分级处理,比如将通信网络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不等的通信网络。
网络业务大致可分为两大类,详细是主网和配电网。
智能光网络规划与优化

术 已经成 为电信 传输领 域 的热 门话 题 。包 括 IU T T —
在 内的多个 国 际标 准化 组织针 对 A O S N技术 的多个
e 动态 快 速地支 持 各种 新 的业务 类 型 , ) 如服 务
不完 善 , 很难 实现真 正 的互联互 通 , 以本文所 涉及 所
的 内容 均属 于一 个网络 的范 围 ,也 就是 一个域 的范
量
量
质量 区分 (L 和虚 拟专 用 网( V N) S A) O P 。
f 可 根 据 客户 层 信 号 的业 务 等 级 (O ) 决 定 ) C S来
a )网络 资源 和拓扑 的 自动 发 现。 b 具 有分 布式处 理 功能 。 ) C )通 过控 制 平 面可 以建 立 交 换 连 接 (C 和 软 S) 交 换连 接 (P 与 网管系 统配合 ) S C, 。
变化 ,传统 传输 网 中由 网管 系统完 成 的部分 功能 由 控 制平 面实现 ,所有 节 点和链 路数 据均存 储在 各 节
目
W n unqa agG agun
和 紧迫性 ,在 简单介 绍其规 划和优 化 主要 方 法和应 用技 术 的基 础 上 ,
囊
绍
篙
记
程 计、 划 作。 设 规 工
Ab ta t I o i a in wi h h r c e it s o ON.i a ay e s r c n c mb n t t t e c a a trsi fAS o h c t n lzs t e i o t n e a d u g n y o e w r ln i g a d o t z t n a e h mp r c n r e c fn t o k pa n n n p i ai .B s d a mi o o e me h d f l n i g a d o t z t n a d a p i ai n tc n l g , t n t t o so a n n n p i ai n p l t h oo y i h p mi o c o e d s r e 0N l n i g a d o t z t n s f a e d v l p d b h n e c i s AS b p a n n n p i ai o w r e eo e y C i a mi o t i f r t n tc n lg e in n n o s l n si t . n o mai h o o d sg i ga d C n u t gi t u e o e y i n t Ke wo d AS y rs 0N N t o k p a n n Ne w r p i z t n GMP S ew r ln ig t oko t miai o L
光传送网弱光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分析

55新技术·新业务2023.04·广东通信技术DOI:10.3969/j.issn.1006-6403.2023.04.012光传送网弱光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分析[余传胜]针对光传送网(OTN )弱光严重影响家集客业务用户感知的现状背景,从网络规划、配套环境、装维工艺和构件质量4个方面分析光传送网弱光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加强网络规划的执行效果、提升配套环境的总体质量、强化装维工艺的现场监督和提高构件质量的采购标准4个方面解析光传送网弱光优化的主要方法,从降低光分配网络路由长度和减少光分配网络转换数量两个方面探索光传送网弱光的未来优化技术。
研究结果表明光传送网弱光改善对家集客业务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近期和远期两个层面的技术优化,有助于实现光传送网网络质量提升,对家集客业务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余传胜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师,主要从事传输网络相关咨询设计工作。
关键词:弱光 网络规划 光衰摘要1 引言2021年工信部《“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5G (移动网络侧)与千兆光网(固定网络侧)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
PON (无源光纤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 )网络主要运维互联网宽带、专线等业务,是通信行业家集客业务的主要承载网络,具有接入业务灵活性、高容量带宽等典型技术特点。
在运营商将家集客业务作为目前主要营收和盈利增长点的情况下,大量建设资源和资本开支被运营商投入PON 网络建设,导致PON 网络总体规模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运营商提前对PON 网络进行规划并提前预留投资。
但是,为保障快速开通业务,抢占所在片区市场竞争优势,运营商在建设期间会采取最高效和较低成本模式建设,实际建设与提前规划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虽然业务获得快速开通,但是也导致弱光等问题出现,严重影响用户实际通信质量感知。
网络时延长短、业务可靠性和带宽容量等网络基础属性是制约网络高附加值应用和数字经济新兴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全光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全光网络规划设计方案一、网络规划方案1.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在全光网络规划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以满足系统的性能需求。
常用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环形、网状等。
考虑到全光网络的特点,一般采用星型或网状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结构具有简单、可靠、易扩展等优点;网状拓扑结构则能够提供更高的容错性和可靠性。
2.网络分层结构在规划设计全光网络时,需要按照不同的功能和服务需求,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常见的网络层次包括物理层、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等。
物理层负责实现光信号与电信号的互转,接入层负责将用户终端与光网络相连接,汇聚层负责数据汇聚与分发,核心层则是整个网络的重要枢纽。
3.光缆布线规划全光网络的关键在于光缆的布线规划,决定了网络的带宽和传输距离。
在全光网络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光缆的材料选择:选择适合的光缆材料,以保证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网络拓扑的影响: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合理确定光缆的布线路径,避免过长或过短的传输距离。
-光缆的容量规划:根据网络需求,合理规划光缆的容量,以满足未来的扩展需求。
二、网络设计方案1.光传输设备的选择针对不同的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光传输设备。
常见的光传输设备包括光纤收发器、光放大器、光开关等。
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传输速率、性能、成本等因素。
2.光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为了方便网络运维和管理,需要设计一个完善的光网络管理系统。
该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光缆布线信息的存储和查询功能,方便网络拓扑的管理和调整;-故障检测和告警功能,及时发现并解决网络故障;-带宽和流量监测功能,方便网络性能的监控和优化。
3.网络安全设计网络安全是全光网络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方面。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对数据的加密和解密技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网络访问控制和认证授权机制,保证网络的安全性;-防止黑客攻击和网络病毒的侵入。
4.容灾和备份设计为了保证网络的高可用性,需要设计容灾和备份机制。
一套医院项目全光网络规划设计方案(PPT)

ONU
ONU
OLT
GPON ONU
XG-PON ONU
XGS-PON ONU
2.5G/1.25G 10G/2.5G
10G/10G
OLT
核心交换机OLT源自核心交换机ONU二级网络架构,一纤多业务
全光网络综合成本降低55%
CNFTTD全光网络
OLT
机 房
分光器
一张光网,一线多能,工程简单,易维护
全光网络优势
高可靠,便捷部署管理
高带宽,持续平滑演进
GPON和10G PON同一ODN共存 GPON-> 10G PON ->50G PON
Type B、手拉手,OLT双归属等保护 ONU统一业务接入,设备即插即用
OLT+ONU二级设备组网,弹性易扩展 一根光纤承载所有业务,网络融合
OLT
核心交换机
核心交换机
节省机房空间
降低综合能耗
减少综合布线成本
降低TCO
80%
50%
60%
55%
机架数省90%,线槽面积省80%,空间省80%
中心机房能耗降低90%,综合能耗降低60%
工程量减45%,维护量降35%,综合降50%
运维费用节省60%,综合成本降低55%
光纤直接到桌面
会诊室ONU方式接入
光纤到桌面,一台ONU设备提供1~4个办公位宽带和语音接入 面板型ONU匹配标准86面板盒,电源光纤暗线接入,简洁美观 千兆带宽完全满足会诊、开处方的要求
1
2
3
4
5
智慧医院整体理念
管理创新,服务创新: 感知:信息自动采集发布; 互联:移动网络、移动服务门户,应用与服务触手可及; 智能:完整、精确、实时的信息共享,信息与通信技术融合,随时随地进行工作协同,协助患者及医务人员作出正确的选择。 高速:采用全光局域网络,大幅度提升网络带宽,提高网络安全性。
VPI公司软件简介_光网络规划与优化_[共2页]
![VPI公司软件简介_光网络规划与优化_[共2页]](https://img.taocdn.com/s3/m/728d1d750029bd64793e2c33.png)
第8章 网络模拟与网络仿真工具– 327 – MetreWAND Cnet Simulator续表Networking GLASS Artifex COSSAP CCSS QualNet Glomosim SeaWind Matlab SPW NESTARTHUR CATOGlomosim 、Qualnet 和SeaWind 适合无线网络的仿真;CCSS 、COSSAP 和SPW 对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仿真较理想;OPNET 、NS 、VPI transport maker 、GLASS 、Cnet 、OMNet++、MetreW AND 、Artifex 适用于光网络的仿真。
Cnet Simulator 可用于仿真网络环境,开放源代码。
Cnet 可以提供仿真的应用层和物理层,由开发者提供其余的各层。
在Tcl/Tk 下,Cnet 提供了一个图形化网络表示方法。
用Cnet 搭建的网络必须把网络节点数量级控制在102以内。
由于适用于它搭建的网络规模是受限制的,目前Cnet 主要用于教学,很少用作商业或研究。
OMNet++是开源的,对于非商用的仿真是免费的。
它是基于component 仿真软件,大的模块可以由小的模块聚合而成,自动生成仿真过程图形界面。
OMNet++是Event Oriented 类型仿真工具,拥有一个开放的仿真体系结构和嵌入式的仿真内核。
初步应用是仿真通信网络。
OMNet++是仿真工具OPNET 的仿制品。
MetroWAND 和Artifex 都是美国光通信模拟设计和仿真软件开发商Rsoft 开发的网络仿真规划工具。
两者都提供了可视化平台。
MetroWAND 是用于开发基于PC 机的大型网络的网络规划的工具。
MetroWAND 能在城域网环境中仿真和分析SONET/SDH/DWDM 系统。
Artifex 是支持离散系统设计的强大的建模和仿真软件,适用与设计和仿真通信网络、交换设备、协议以及探索和确认一个包含重多因素的方案、缓存、包划分、拥塞控制、防护和恢复本小节针对对OPNET 、NS-2和VPI 等网络仿真软件进行综合、深入的调研,着重在软件的总体评价、功能描述、体系结构和网络规划与优化开发调研与评估4个方面对这4款常见的软件进行介绍。
10gepon发射光功率

10gepon发射光功率摘要:1.了解10G EPON发射光功率的重要性2.10G EPON发射光功率的标准化规定3.影响10G EPON发射光功率的因素4.提高10G EPON发射光功率的策略5.总结正文: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10G 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已成为光纤接入网的主流技术。
在10G EPON系统中,发射光功率的优化与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10G EPON发射光功率的重要性、标准化规定、影响因素及提高策略。
一、了解10G EPON发射光功率的重要性1.提高传输速率:10G EPON相较于传统EPON,传输速率提升了10倍,对发射光功率的要求也更高。
2.系统稳定性:合适的发射光功率可以保证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距离,提高系统稳定性。
3.节省光纤资源:通过调整发射光功率,实现光信号在光纤中的高效传输,降低光纤资源消耗。
二、10G EPON发射光功率的标准化规定在国际和国内标准中,对于10G EPON发射光功率有明确的规定。
例如,ITU-T G.984.5标准对10G EPON的发射光功率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光功率范围、光功率波动等指标。
三、影响10G EPON发射光功率的因素1.光纤损耗:光纤损耗会影响发射光功率的设定,不同损耗的光纤对应不同的发射光功率。
2.光发射器性能:光发射器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发射光功率,如光源的发光效率、调制性能等。
3.光网络规划:光网络的拓扑结构、光纤长度等规划因素也会影响发射光功率的设定。
四、提高10G EPON发射光功率的策略1.选择高性能的光发射器:采用高效发光二极管、高性能调制器等元器件,提高发射光功率。
2.合理规划光网络:优化光网络拓扑结构,减少光纤损耗,提高发射光功率。
3.监控与调整:对10G EPON系统进行实时监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发射光功率,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五、总结10G EPON发射光功率的优化与调整对于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网络规划与优化
黄善国(作者), 张杰(作者), 韩大海(作者), 等(作者)
《光网络规划与优化》以最新的国际标准和研究资料为基础,辅以作者多年来对光通信技术的研究成果以及参与国家相关重大项目的经验,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光网络的规划与优化所涉及的各关键问题。
具体内容包括:光网络的发展与规划、光网络规划与优化原理、光网络的资源优化技术、传输网络分析评估技术、多层联合网络规划与优化技术、城域分组传送网规划与优化、光接入网现状及发展趋势、网络模拟与网络仿真工具。
《光网络规划与优化》适合从事光网络规划与优化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编辑推荐
《光网络规划与优化》是现代光通信技术丛书之一。
目录
第1章光网络的发展与规划
1.1 光网络基本概念与构成
1.1.1 光网络的基本概念
1.1.2 光网络的基本构成
1.2 未来传送网的发展需求
1.2.1 规模化需求
1.2.2 动态化需求
1.2.3 优质化需求
1.3 网络形式及关键技术
1.3.1 同步数字体系(SDH)
1.3.2 光传送网(OTN)
1.3.3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
1.3.4 波长交换光网络(WSON)
1.3.5 分组传送网(PTN)
1.4 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
1.4.1 标准进展
1.4.2 研发进展
1.5 光网络的规划与优化问题
1.5.1 概述
1.5.2 智能光网络规划与优化
1.5.3 路由与资源分配问题
1.5.4 生存性问题
1.5.5 经济性规划方法
1.5.6 业务流量预测
1.5.7 网络评估技术
1.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光网络规划与优化原理
2.1网络规划与优化概述
2.1.1基本概念
2.1.2网络规划的目标
2.1.3一般网络模型
2.2网络规划的一般方法
2.2.1规划时间:长期、中期、短期2.2.2单期/多期规划
2.2.3绿地规划/非绿地规划
2.3光网络规划与优化流程
2.3.1规划流程
2.3.2优化流程
2.4业务需求预测
2.4.1问题概述
2.4.2体系及预测模型
2.4.3业务等级
2.5传送网的拓扑设计
2.5.1传送网的物理拓扑设计
2.5.2传送网的逻辑拓扑设计
2.5.3虚拓扑重构问题
2.6传送网分层网络设计
2.6.1业务层的规划
2.6.2ASON层的规划
2.6.3SDH层的规划
2.6.4WDM/OTN层的规划
2.6.5光缆层的规划
第3章光网络的资源优化技术
3.1网络优化的内容
3.1.1传送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2网络优化的含义与目标
3.1.3传输网优化策略的指导思想
3.1.4网络优化内容
3.2路由优化
3.2.1光缆物理路由优化
3.2.2静态路由算法
3.2.3动态路由算法
3.2.4动态算法性能比较
3.3生存性优化
3.3.1光网络的生存性
3.3.2光网络的生存性技术
3.3.3联合生存性策略
3.4光网络组网的经济性优化分析
3.4.1光网络经济性分析概述
3.4.2光网络组网成本的主要构成
3.4.3光网络经济性模型及组网方式分析
3.4.4基于改进蚁群的WDM网络经济性规划方法参考文献
第4章传输网络分析评估技术
4.1 网络评估介绍
4.1.1 网络评估的背景与必要性
4.1.2 网络评估优化流程
4.2 网络评估指标
4.2.1 评估指标分类
4.2.2 指标体系建立
4.3 网络评估分析方法
4.3.1 常用方法概述
4.3.2 组网评估
4.3.3 业务评估
4.3.4 生存性评估
4.3.5 网络综合层次评估
4.4 网络评估软件系统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多层联合网络规划与优化技术
5.1 概述
5.1.1 网络结构的演进
5.1.2 网络扁平化的趋势
5.2 多层规划方法
5.2.1 整体优化法
5.2.2 顺序优化法
5.3 多层规划问题建模
5.3.1 问题的描述
5.3.2 约束因素和可能的策略
5.4 多层网络规划中涉及的问题
5.4.1 路由问题
5.4.2 生存性问题
5.5 IP over WDM网络的规划问题
5.5.1 交互模型
5.5.2 联合路由
5.5.3 联合生存性
5.6 其他网络多层联合规划方法与策略
5.6.1 跨层、跨域的联合优化
5.6.2 业务分层规划
5.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城域分组传送网规划与优化
6.1 分组传送网结构特征
6.1.1 分组传送网中的层次化架构
6.1.2 分组传送网中的OAM(操作、维护与管理信息) 6.1.3 分组传送网接口
6.2 T-MPLS/MPLS-TP数据面技术
6.2.1 T-MPLS网络结构
6.2.2 节点功能结构
6.2.3 分组交换和转发单元
6.2.4 标签处理过程
6.2.5 T-MPLS信号适配与传输接口
6.2.6 T-MPLS保护与恢复自愈技术
6.2.7 T-MPLS网络OAM技术
6.3 T-MPLS/MPLS-TP管理面技术
6.3.1 T-MPLS管理面需求
6.3.2 T-MPLS设备管理功能
6.3.3 T-MPLS故障管理功能
6.4 T-MPLS/MPLS-TP控制面技术
6.4.1 T-MPLS控制平面需求
6.4.2 T-MPLS的控制平面进展
6.5 PTN的分组同步技术要求
6.5.1 PTN承载CES业务的同步要求
6.5.2 PTN的频率同步要求
6.5.3 PTN的时间同步要求
6.6 T-MPLS到MPLS-TP的历程
6.6.1 T-MPLS面临的问题和MPLS-TP的标准化6.6.2 MPLS-TP分组传送网的体系架构
6.6.3 MPLS-TP技术介绍
6.7 基于以太网的分组传送技术
6.7.1 PBB技术
6.7.2 PBT技术分析
6.8 组网模型
6.8.1 分组传送平面和MSTP传送平面的联合组网6.8.2 PTN组网模型
6.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标准与规范
第7章光接入网规划与优化
7.1 光接入网现状及发展趋势
7.1.1 光接入网概述
7.1.2 有源光网络简介
7.1.3 无源光网络技术
7.1.4 下一代光接入技术
7.1.5 光与无线融合接入
7.2 光接入网规划与优化
7.2.1 概述
7.2.2 接入段光缆规划
7.2.3 拓扑结构分析
7.2.4 PON规划与优化算法介绍
7.3 EPON运行维护
7.3.1 运维的要求和指导原则
7.3.2 EPON运维的监测/测试项
7.3.3 EPON故障定位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网络模拟与网络仿真工具
8.1 概述
8.1.1 网络模拟与仿真技术概述
8.1.2 VPI公司软件简介
8.1.3 OPNET公司软件简介
8.1.4 UC Berkeley公司软件介绍8.1.5 小结
8.2 OPNET网络仿真(ASON)
8.2.1 ASON仿真系统实现的功能8.2.2 ASON仿真系统的设计及实现8.2.3 小结
8.3 WDM超长距离仿真软件
8.3.1 OpticSimu光传输仿真软件8.3.2 仿真实例
8.4 传输网规划与优化软件
8.4.1 传输网规划与优化软件
8.4.2 传输网规划与优化软件功能概述8.4.3 软件的总体架构和各功能模块缩略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