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微生物接种技术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接种方法》教学设计

《接种方法》教学设计

《接种方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微生物接种的工具和基本方法二、教学重难点平板划线法、涂布平板法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微生物培养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纯净的微生物,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养物,获得纯培养物的过程就是纯培养。

纯培养的步骤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培养基和器具)、微生物接种、分离、恒温箱中培养。

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

微生物接种指在无菌条件下将微生物或含菌材料转移到合适其生长繁殖的培养基中的过程。

接种工具:1)玻璃涂布器——涂布接种2)接种针——穿刺接种3)接种环——划线接种微生物方法1、划线接种这是最常用的接种方法。

即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作来回线形的移动,就可达到接种的作用。

斜面培养法:用琼脂等固体培养基在试管中制成斜面,在此面上对微生物进行培养称为斜面培养。

这种培养可以充分观察所培养的微生物的生长状态,并且接种方便。

(视频展示)平板划线法:用带有微生物的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表面通过分区划线而达到纯化分离微生物的方法。

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称为菌落。

2、涂布接种将菌液倒入平板上面,迅速用涂布棒在表面作来回左右的涂布,让菌液均匀分布,就可长出单个的微生物的菌落。

通过涂布器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的操作,使菌种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视频展示)3、穿刺接种在保藏厌氧菌种或研究微生物的动力时常采用此法。

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针;用的培养基一般是半固体培养基。

接种时,用接种针(尖部挺直的)蘸取少量菌液,自固体深层培养基表面的中心点垂直穿刺,直到底部,保持接种线整齐。

接种完毕后,静置培养,可根据穿刺部分菌落的生长和扩散状况来判断该微生物的运动性能和对氧气的需求状况。

在微生物接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保证器具的灭菌。

微生物的无菌操作及接种技术PPT学习教案

微生物的无菌操作及接种技术PPT学习教案
2、超净工作台
超净工作台是为实验室工作提供无菌操作环境的设施,以 保护实验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为外部环境提供某些程 度的保护以防污染并保护操作者。
原理:超净工作台的洁净环境是在特定的空间内,洁净空 气(进滤空气)按设定的方向流动而形成的。以气流方向来分 ,现有的超净工作台可分为垂直式,由内向外式以及侧向式 。
第28页/共39页
2、常用的接种方法
※划线接种
目的:使混合的细菌呈单个分散生长 ,形成 单个菌 落,以 便获得 纯菌、 活菌计 数。 方法:
★ 分区划线法:适用于含菌量较多的标 本 ★ 连续划线法:适用于含菌量较少的标 本
第29页/共39页
2、常用的接种方法
※划线接种
第30页/共39页
2、常用的接种方法
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5)缓冲室内换上洗净并经紫外线灯照射过的工作衣、帽、
鞋。
第14页/共39页
无菌操作要求
(1)在操作中不应有大幅度或快速的动作; (2)使用玻璃器皿应轻取轻放。 (3)在火焰上方操作; (4)接种用具在使用前、后都必须灼烧灭菌; (5)在接种培养物时,协作应轻、准。 (6)不能用嘴直接吸吹吸管。 (7)带有菌液的吸管、玻片等器材应及时置于盛有5%来苏尔溶液
第10页/共39页
垂直流超净工作台
垂直流超净工作台
水平流超净工作台
第11页/共39页
无菌环境的要求与保持
超净台的使用与维护
风速保持在0.32-0.48米/秒 使用前打开紫外灯照射40~60min 开启超净工作台工作电源,关闭紫外灯,并用75%的酒精或0.5%过氧
乙酸喷洒擦拭消毒工作台面。 使用中,有机玻璃罩受到污染,严禁用酒精棉球擦拭,请用含水棉布檫拭; 请保持超净台整洁、干燥,不要堆积杂物; 使用完毕擦拭工作台面,关闭工作电源,重新开启紫外灯

《微生物接种和传代的无菌技术》 教学设计

《微生物接种和传代的无菌技术》 教学设计

《微生物接种和传代的无菌技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无菌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微生物接种和传代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微生物接种和传代的无菌操作,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2)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2)增强学生对微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无菌操作的基本技术和要点,包括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2)微生物接种和传代的具体操作步骤,如平板划线法、斜面接种法等。

2、教学难点(1)如何确保无菌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避免污染。

(2)理解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和传代规律。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无菌技术的概念、原理和操作要点,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2、演示法教师进行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流程。

3、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微生物接种和传代的过程,在实践中掌握无菌技术。

四、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1)菌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培养基:营养琼脂平板、斜面培养基等。

(3)器材:接种环、酒精灯、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等。

2、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展示无菌操作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2)实验指导手册,详细说明实验步骤和要求。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微生物污染导致实验失败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无菌技术重要性的思考,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微生物接种和传代的无菌技术。

2、知识讲解(20 分钟)(1)介绍无菌技术的概念和意义,强调在微生物实验中防止杂菌污染的重要性。

(2)讲解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如高温灭菌、紫外线灭菌、化学消毒等,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3)详细阐述微生物接种和传代的基本原理,包括平板划线法、斜面接种法等的原理和目的。

3、演示操作(15 分钟)教师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微生物接种和传代的演示操作,边操作边讲解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如接种环的灼烧灭菌、无菌操作的姿势和手法等。

《微生物接种和传代的无菌技术》 学历案

《微生物接种和传代的无菌技术》 学历案

《微生物接种和传代的无菌技术》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无菌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

2、掌握微生物接种和传代过程中的无菌操作方法和步骤。

3、学会正确使用无菌操作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4、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无菌操作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无菌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微生物接种和传代的具体操作流程。

2、难点(1)如何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无菌状态。

(2)解决可能出现的污染问题及应对措施。

三、知识准备1、微生物的基本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特性等,为后续的接种和传代操作奠定基础。

2、实验室安全知识熟悉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包括防火、防爆、防中毒等,确保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四、学习过程1、无菌技术的概念和重要性(1)无菌技术是指在微生物实验操作过程中,防止微生物污染和防止微生物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交叉污染的技术。

(2)重要性:微生物实验的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无菌技术的严格执行。

如果在操作过程中引入了杂菌,将会导致实验结果的错误,甚至可能影响后续的研究和应用。

2、无菌操作所需的仪器和设备(1)超净工作台超净工作台是提供局部无菌环境的重要设备。

它通过高效过滤器过滤空气,形成无菌的工作区域。

在使用超净工作台前,需要提前开启紫外灯照射一段时间进行消毒,然后再开启风机进行通风。

(2)接种环和接种针接种环和接种针是用于挑取和转移微生物的工具。

通常由金属制成,在使用前需要在火焰上灼烧灭菌,冷却后再进行操作。

(3)培养皿和试管培养皿用于培养微生物,试管则常用于液体培养基的培养和保存菌种。

使用前需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4)酒精灯酒精灯用于在操作过程中对器械进行灼烧灭菌,同时也可以创造局部无菌的环境。

3、微生物接种的无菌操作方法和步骤(1)准备工作穿戴好实验服、口罩和手套。

对实验台面进行清洁和消毒。

将所需的仪器和设备摆放整齐,并检查其是否处于无菌状态。

(2)点燃酒精灯将酒精灯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点燃酒精灯,火焰周围形成一个相对无菌的区域。

实验微生物接种技术讲解

实验微生物接种技术讲解

实验微生物接种技术讲解实验微生物接种技术讲解微生物接种篇一:实验微生物接种技术一、目的:学习微生物工作的基本接种方法,建立纯培养技术中的“无菌”概念,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二、原理:所谓接种就是将一定量的纯种微生物在无菌操作条件下转移到另一已灭菌,并适宜于该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培养基上的过程。

本实验要求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一般是在无菌操作台或在实验室内火焰旁进行。

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培养方式,可以采用不同的接种工具和接种方法。

三、实验材料:斜面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平板培养基、记号笔、酒精灯、接种针、消毒酒精、涂布棒等。

四、操作步骤(一)无菌操作菌种分离或移接工作应在无菌环境中进行,接种室、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是常用的接种环境。

用前先清洁好卫生,再进行消毒处理。

可用紫外线灯和甲醛熏蒸的双重作用,或用3%来苏尔及其他表面消毒进行喷雾。

操作者的手应先用肥皂洗净,再用酒精棉球消毒;整个操作过程都要靠近酒精灯火焰;接种工具在用前和用后必须在灯焰上灭菌;棉塞不得乱放,操作中只能夹在手上;不能有跑、跳等力度大的动作,以免引起空气大振动而增加染菌机会。

(二)接种方法(1)斜面接种:从已长好微生物的菌种管移接到另一斜面管的方法。

此法用于好气性微生物的接种。

左手持菌种管和斜面管,使斜面向上,并尽量放平。

用右手先将棉塞拧转松动,再拿接种环,用右手的小指、无名指和手掌拨下棉塞并夹紧,同时将管口在火焰上燃烧一圈,接种环灼烧灭菌后插入管内,冷却、挑菌,立即转入斜面管底部,沿斜面划曲线或直线。

图1.斜面接种示意图(2)液体接种:由斜面菌接种到液体培养基(如试管或三角瓶等)中的方法。

操作与上法基本一致,只是在将接种环送入液体培养基中时使环在液体与管壁接触的地方轻轻磨擦,使菌体分散,然后塞上棉塞,再轻轻摇动均匀,即可培养。

如果菌种是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时,一般用移液管或滴管接种。

(3)穿刺接种:用接种针挑取菌种后,插入深层固体培养基内,(不要刺到底部),再沿原路拔出,此法用于厌气性细菌接种、检查细菌的运动能力。

《药学微生物》2-2-2 实训 微生物的接种与纯培养技术

《药学微生物》2-2-2 实训 微生物的接种与纯培养技术
实训 微生物的接种 与纯培养技术
一、实训目的
接种与纯培养技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熟悉无菌操作在微生物接种过程中的重要性。 掌握几种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 掌握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二、实训原理
接种与纯培养技术
将微生物接到适于它生长繁殖的人工培养基上或活的生物体内 的过程叫做接种。
接种技术是生物科学研究中的一项最基本的操作技术。由于目 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接种方法。如斜面接种、穿刺接种或三点 接种等,以获得生长良好的纯种微生物。
三、材料和用具
接种与纯培养技术
菌种:大肠杆菌斜面和菌悬液、啤酒酵母、产黄青霉。 试剂:营养琼脂斜面、肉汤蛋白胨培养液(试管)、营养琼脂平板、半 固体肉汤蛋白胨直立柱、PDA平板、PDA斜面。 用具及设备:接种环、接种针、涂布棒、试管、移液管、滴管、酒精灯 、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等。
四、准备工作
4.平板接种
接种与纯培养技术
(2)倾注平板法
③加样 用1ML无菌吸管分别吸取10-4,10-5,10-6稀释液1ml注入已编好 号的10-4,10-5,10-6号无菌培养皿中。
④倾注平板 将融化后冷至45℃左右(以手持三角瓶,不绝烫手为宜) 的琼脂培养基,向加有稀释液的各培养皿中分别倒入10~15ml,迅速旋 转培养皿,使培养基和稀释液充分混匀,水平放置,待其凝固后,倒置 于28~30℃恒温箱中培养。48~72h后,观察并记录各平板上菌落生长 和分布情况。确定哪个稀释度最合适。
接种与纯培养技术
①无菌室的里外两间均应安装日光灯和紫外线杀菌灯。紫外灯常用规格 为30W,吊装在经常工作位置的上方,距地面高度2.0~2.2M。 ②缓冲间内应设工作台供放置工作服、鞋、帽、口罩、消毒用药物、手 持式喷雾器等,并备有废物桶等。

(完整版)微生物的接种技术

(完整版)微生物的接种技术

微生物的接种技术1 目的1.1学习掌握微生物的几种接种技术1.2 建立无菌操作的概念,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环节2 实验说明将微生物的培养物或含有微生物的样品移植到培养基上的操作技术称之为接种。

接种是微生物实验及科学研究中的一项最基本的操作技术。

无论微生物的分离、培养、纯化或鉴定以及有关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及生理研究都必须进行接种。

接种的关键是要严格的进行无菌操作,如操作不慎引起污染,则实验结果就不可靠,影响下一步工作的进行。

3 实验器材3.1 器械和用品酒精灯,玻璃铅笔,火柴,试管架、接种环、接种针、接种钩、滴管、移液管、三角型接种棒等接种工具。

3.2 菌种和培养基菌种: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培养基:普通琼脂斜面和平板,营养肉汤,普通琼脂高层(直立柱)。

4 实验流程斜面接种法→液体接种法→固体接种法→穿刺接种法。

5 操作步骤5.1 斜面接种法斜面接种法主要用于接种纯菌,使其增殖后用以鉴定或保存菌种。

通常先从平板培养基上挑取分离的单个菌落,或挑取斜面,肉汤中的纯培养物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

操作应在无菌室、接种柜或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先点燃酒精灯。

将菌种斜面培养基(简称菌种管)与待接种的新鲜斜面培养基(简称接种管)持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及无名指之间,菌种管在前,接种管在后,斜面向上管口对齐,应斜持试管呈45~0度角,并能清楚地看到两个试管的斜面,注意不要持成水平,以免管底凝集水浸湿培养基表面。

以右手在火焰旁转动两管棉塞,使其松动,以便接种时易于取出。

右手持接种环柄,将接种环垂直放在火焰上灼烧。

镍铬丝部分(环和丝)必须烧红,以达到灭菌目的,然后将除手柄部分的金属杆全用火焰灼烧一遍,尤其是接镍铬丝的螺口部分,要彻底灼烧以免灭菌不彻底。

用右手的小指和手掌之间及无名指和小指之间拨出试管棉塞,将试管口在火焰上通过,以杀灭可能沾污的微生物。

微生物的接种以及菌落和抗生素抑菌现象的观察(实验)-沪科版生物拓展型课程教案

微生物的接种以及菌落和抗生素抑菌现象的观察(实验)-沪科版生物拓展型课程教案

微生物的接种以及菌落和抗生素抑菌现象的观察(实验)——沪科版生物拓展型课程教案实验目的1.掌握微生物的接种方法;2.观察不同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3.了解抗生素抑菌现象。

实验材料1.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平板、葡萄糖琼脂、牛肉膏汁琼脂等);2.动物模型;3.火柴棒或抽线器;4.吸管;5.无菌培养皿。

实验步骤实验一:微生物接种1.消毒液将动物模型表面消毒;2.用火柴头或抽线器取出一小块细菌样本并放入营养琼脂平板中;3.用吸管将菌液均匀地涂抹在琼脂平板上;4.拧紧涂抹盖裔,倒置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5.培养48小时后,观察菌落。

实验二:菌落观察1.看到形成的菌落后,用气锅钳取出一小块菌落;2.将其移到葡萄糖琼脂平板或牛肉膏汁琼脂平板上;3.在实验后,观察菌落的形态特征。

实验三:抗生素抑菌现象观察1.换取2个营养琼脂平板;2.将其中一个平板中的菌液均匀涂抹在另一个平板上;3.在其中一个培养皿上加入抗生素;4.将两个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实验后,观察不同培养皿中菌落的变化。

实验记录实验一:微生物接种 |取样地点|微生物名称|菌落形态| |:—:|:—:|:—:| |嗓子|金黄色葡萄球菌|圆形、凸起、呈金黄色| |手指|大肠杆菌|圆形、平坦、边缘整齐| |鼻子|鼻炎链球菌|圆形、平坦、灰白色|实验二:菌落观察|菌落名称|菌落特征| |:—:|:—:| |金黄色葡萄球菌|成群分布,大小相同、呈圆形、表面光洁、发黄| |大肠杆菌|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 |鼻炎链球菌|成对或链状出现,呈灰白色|实验三:抗生素抑菌现象观察 |培养皿|菌落形态| |:—:|:—:| |无抗生素平板|菌落较为茂密| |加抗生素平板|只有少量生长|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菌落形成和抗生素的抑菌作用涉及诸多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微生物自身特征和营养环境。

在微生物接种实验中,从不同部位采集的微生物形态差异明显。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颜色呈现金黄色、大肠杆菌菌落呈现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而鼻炎链球菌则在平板上成对或链装呈现灰白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微生物接种技

实验二 微生物接种技术
一、目的
微生物接种技术就是在灭菌条件下,用接种工具(针、环)从一支原菌种中挑取少许菌体,接入到另一支新的培养基上进扩大培养的技术。

了解学习灭菌操作技术;掌握斜面接种技术。

二、原理
接种就是在灭菌条件下,用接种工具(针、环)(如图3-1)从一支原菌种中挑取少许菌体,接入到另一支新的培养基上进扩大培养的技术。

接种就是在灭菌条件下,用接种工具(针、环)从一支原菌种中挑取少许菌体,接入到另一支新的培养基上进扩大培养的技术。

我们要想得到大量的菌种,适应生产,科研和教学要求,就要进行微生物的接种,扩大菌种数量。

接种因使用不同容器、不同的培养基,达到不同的目的,而有不同的接种方法,但是它们的基本要求是相同的。

通常接种都应在空气经过消毒灭菌过的“接种室”、或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内进行。

三、材料、试剂与器具
1.材料 苏云金杆菌斜面菌种,牛肉膏蛋
白胨斜面培养基。

2.试剂 75%酒精或1:50的新法尔天水
溶液。

3.超净工作台,接种针(环),接种工
具(如图3-1)、酒精灯等。

四、操作步骤 (一)准备工作
1.接种或接种室使用前半天先擦洗干净,然后每立方米体积用5~10毫升福尔马林盛在容器中加热熏蒸或者是用1/10的福尔马林重量的高锰酸钾加到盛有福尔马林的容器中,不用加热,亦可进行熏蒸;也可用5%的石炭酸喷务灭菌;用紫外灯照射20~30min 。

也可达到灭菌的目的。

应注意,要把接种时要所需的用具(如接种针(环),酒精灯等)及培养基放入接种箱(室)一起灭菌消毒,但是菌种不能放入,以免死。

超净工作要预先通风,紫外线照射30min 方可使用。

2.进入接种室前先把手洗净,再用75%酒精或新洁尔灭擦两手,菌种试管表面同样要用酒精或新洁尔灭抹擦后才放入接种室(箱内)。

(二)接种技术
图3-1 接种工具 A. 接种环;B.接种针;C.接种钩;
D.接种铲;
E.
F.玻璃涂布器
1、斜面菌种接种技术(从斜面培养基上的菌种接种至另一新的斜面培养基上的方法)。

(1)准备工作就绪后,点然酒精灯。

(2)将菌种和斜面培养基的两支试管用大拇指和其他四指握在左手中,使中指拉于两试管之间的部分,斜面向上,并使它们拉于水平位置,也可将试管放在左手掌中,用手指托住试管。

(3)先将棉塞用右手拧转松动,便以接种时拔出。

(4)右手拿接种环(拿的方法就和拿钢笔一样),在火焰上将环的部分烧红灭菌。

环以上凡是在接种时可能进入试管的部分,均应用火烧过(如图3-2)。

以下操作都要把试管口靠近火焰旁进行。

(5)用右手小指、无名指和手掌拔掉棉塞(如图3-2)。

(6)用火焰灼烧管口,灼烧时应不断转动试管口(靠手腕的动作,使试管口沾染的小量菌得以烧死)。

(如图3-2)。

(7)将烧过的接种针(环)触动没有长菌的培养基部分,使其冷却,以免烧死被接种的菌体,然后轻轻接触菌体,取出少许,慢慢将接种针(环)抽出试管(如图3-2)。

(8)迅速将接种针(环)在火焰旁无菌区伸进另一试管,在培养基斜面上轻轻划线,在上面接细菌,划线时要由底部划到顶部,由上而上,划线可划之字形,或划几条直线,但都不要把培养基划破,也不要使菌种沾污管壁(如图3-2)。

(9)将接种针(环)抽出,灼烧试管口,并在火焰旁将棉塞塞上。

塞棉塞时,不要用试管去迎棉塞,以免试管在运动时纳入不洁空气(如图3-2)。

(10)把针(环)在火焰上再灼红灭菌,放下接种钟(环)后,再腾出手来将塞塞紧。

(如图3-2)。

(11)全部培养基接种完毕后,要将试管斜面培养基包扎好,并标明姓名、时间和菌种名称;整理好接种室(箱)的台面,搞好清洁卫生。

2、液体接种技术(由斜面菌接入液体培养基内或液体菌种接入液体培养基)
(1)准备工作和操作方法与前相同,但可使试管向上略斜,以免培养液流出。

(2)将取得菌种的接种环送入液体培养基时,可使环在液体表面与管壁接触的部分轻轻摩擦。

接种后塞棉塞,将试管在手掌中轻轻摇动,使菌体在培养基中分散开来。

(3)由液体菌种接种液体培养基时,接种用无菌滴管或移液管,接种量通常为培养液体积的1/10。

无菌操作的注意事项与前相同,只是移液管不同于接种针,系由玻璃做成,它不能在火焰上灼烧,接种前在火焰上迅速通过一两次即可。

3、穿刺接种技术(深层柱形固体培养基的接种技术)(如图3-3)
(1)取两支新鲜半固体牛肉膏蛋白胨深层柱状培养基,做好标记(写上菌种名、接种日期和接种人等)。

(2)接种的方法是,用接种针沾取少量待接菌种,然后从柱状培养基的表面中心穿入其底部(但不要穿透),然后沿原刺入路线抽出接种针,注意接种针不要移动。

以上接好种的材料置于30℃下培养24~48h。


3-3 穿刺接种技术
五、注意事项
1、菌种取出
后,接种针(环)不要通过火焰、以免烧死菌体。

2、斜面接种时,不要使接种针(环)的碰到管壁;不要划破培养基,但也不能在试管空间划,一定要接触到斜面表面上划线接种。

3、接种前的准备和接种过程都要有无菌概念。

六、实验报告
培养后取出试管,观察划线接种效果、菌种生长情况,检查是否有杂菌生长,评价无菌操作的效果。

七、思考题
微生物接种时,通过哪些措施可防止杂菌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