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探讨
益阳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与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益阳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与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益阳市位于湖南省中部,是湖南省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加强病虫害的测报与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在益阳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与防治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病虫害测报不及时在益阳市的农业生产中,病虫害测报工作存在着不及时的问题。
一方面是因为监测设备的不完善,导致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监测人员的数量和技能水平不足,导致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进度缓慢。
2. 病虫害防治手段单一目前益阳市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手段比较单一,在使用化学农药的很少采用生物防治、机械防治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施策,导致对一些抗农药或化学农药残留时间长的病虫害控制效果较差。
3. 缺乏科学的防治指导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缺乏科学的防治指导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一方面是因为市场上关于病虫害防治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不够,农民对病虫害防治的认识和理解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服务不到位,导致农民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盲目使用农药,不注重防治的前瞻性和综合性。
二、对策为了提高病虫害的测报及时性,益阳市应该加大对监测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力度,提高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还要加大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监测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责任心,确保数据的及时采集和分析。
为了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效果,益阳市应该积极推广多种防治手段,包括生物防治、机械防治、化学农药等多种手段的综合施策。
特别是在推广化学农药的要加大对生物农药的推广力度,提高农民对生物农药的认识和使用率。
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益阳市应该加大对农民科学防治意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农民对病虫害防治的认识和理解。
还要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指导能力,确保农民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益阳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与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益阳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与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作物病虫害成为农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益阳市,农作物病虫害的测报与防治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
在农作物病虫害测报方面存在问题。
目前,益阳市的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主要依靠农业技术人员的实地调查和统计,这种方式存在测报信息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
因为农业技术人员的数量有限,无法全面调查每个农田情况,导致测报数据的遗漏和错误。
传统的测报方式还存在人工统计容易出错的问题,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推广使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设备,如智能化农业无人机和农业物联网技术。
通过无人机的高空遥感和数据采集,可以实时获取田间地头的作物状况,包括病虫害发生情况和程度,从而及时进行测报和分析。
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网络,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各个农田的监测设备连接起来,实现远程实时监测和数据传输,提高测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也存在问题。
目前,益阳市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主要依靠农药的大面积喷洒,这种方式存在农药残留的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
一些农民对农药的使用不规范,喷洒量过大或不恰当,导致了农药的浪费和对农作物的损害。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农民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意识以及对农药使用的正确理解。
农民应该按照使用说明准确地使用农药,控制喷洒的量和频次,避免不必要的农药使用。
推广和应用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天敌、捕食者、寄生虫等天然生物进行病虫害控制的方法,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避免农药残留问题。
还可以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对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安全性。
益阳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与防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测报信息不及时、不准确和农药使用不规范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设备和物联网技术,加强农民培训和宣传,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以及发展有机农业等对策,来提高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与防治的效果。
病害测报调研报告

病害测报调研报告病害测报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作物病害对农民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对农作物病害的及时监测与测报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病害测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与完善病害测报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民对病害测报的意识与需求,并结合实地访谈深入了解病害测报工作的情况。
三、调研结果1. 农民对病害测报的意识和需求不足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0%的农民对病害测报有所了解,并认为病害测报对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而大多数农民对病害测报的认识仍停留在较为模糊的程度,对具体的病害测报服务知之甚少。
因此,亟需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病害测报的认识与意识。
2. 病害测报工作存在的问题实地访谈中发现,目前病害测报工作存在以下问题:(1)测报数据不准确:部分测报数据的准确性有待提高,造成了农民对测报结果的怀疑;(2)测报服务不及时:部分地区的测报服务不够及时,导致病害防治措施无法迅速采取,进而影响产量和农民的经济收益;(3)测报手段落后:一些地区仍在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和手段,缺乏先进的病害测报技术,导致了测报结果的滞后性和准确性的下降。
四、调研建议1. 加强农民教育通过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对病害测报的认识与意识,使农民能够主动了解并积极利用病害测报信息,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提高产量和农民的经济收益。
2. 提高测报数据准确性建议加强测报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措施,提高测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加强测报服务的及时性通过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加强与农民的沟通联系,确保测报服务的及时性,使得治疗措施能够快速采取,从而有效遏制病害的发展,减少农作物产量的损失。
4. 推广先进的测报技术加大对病害测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推广应用先进的测报技术,如遥感技术、便携式测量设备等,提高病害测报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测报服务。
农作物病虫害测报方法浅述

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的重要性
01
预测病虫害发生趋势
02
指导农业生产
0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和分析, 可以预测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趋势 ,为农民提供及时的防治建议,减少 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通过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和分析, 可以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环境 污染。
环境因素影响
气候、土壤、季节等环境因素对病虫害的发生和传 播具有重要影响,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数据获取和处理
为了提高预测准确率,需要获取大量的病虫 害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需要开发 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应对气候变化和新型病虫害的挑战
气候变化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 影响,需要研究气候变化对病虫害的影响机制。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病虫害基因组、蛋白 质组等进行分析,揭示其遗传特性和生物学 特征。
生物信息学应用
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数据 ,寻找病虫害的潜在弱点和新药靶标。
03
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的 实践与应用
病虫害监测点的选择与设置
监测点选择
在选择监测点时,应考虑农作物的种类、种植区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以及历年病虫害发生的情况。
05
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的 成功案例展示
案例一:水稻螟虫的预测与防治
总结词
水稻螟虫是一种常见的虫害,对水稻生长产生严重威 胁。通过监测虫卵数量、气温和湿度等指标,可以预 测螟虫的发生趋势,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详细描述
在螟虫繁殖季节,通过采集虫卵样本,统计卵块数量 和分布情况。同时,监测当地的气温和湿度变化,结 合历史数据,分析螟虫发生趋势。根据预测结果,提 前采取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有效控制螟虫繁 殖和危害。
新时期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发展思路探讨

期 植 保 工 作 的新 任 务 。加 强 知识 更 新 ,提 高 新 技
术 、新 设 备 的应用 能 力 【。对 国家 农业 有 害 生 物监 2 ] 测 预警 与 控 制 区域 站 的测 报 人 员 ,每 站要 选 送 l 2
名 测报 人 员 到 国家 农 作 物病 虫 害 测 报培 训 中心 ( 南
随着农 业 产业 结构 调整 、生 产 措施 改进 、抗病 品种 大量 引进 、农 药不 合理 使用 及 全球 气候 变 暖等
因素 的不 断影 响 …,原 有 的一 些 次要 病 虫 害 上升 为 主要 病虫 ,并 出现 了一 些新 的病虫 害 。为此 ,要分 析研 究影 响病 虫 害发生 的演变 因素 ,大力 加强 新病 虫 害 发生 规 律 、生物 学 特性 以及 测 报 技 术 的研 究 , 不 断改 进 和完 善测 报技 术手 段 ,找 出行 之有 效 的办
具 .配备 站 内最好 的 电脑 等工作 设 备 ,并保 证 必需 工作 经 费等 ,以利 留住 测 报工 作人 员 ,保持 测 报 队
3 6
农 药研 究 与应用 A R C E C S R S AR H & A P I A I N G O H MIAL E E C P LC TO
力 完 善农作 物 病虫 预测 预 报体 系 。稳定 并加 强 病虫
测 报技 术力 量 。对 全 国农业 有 害生 物监 测预 警 与控 制 区域 站 ,每 站 应配 备 测 报 人员 4 以上 ,其 中专 人
职测 报 人员 不 少 于2 .同 时要 配 备 必要 的 交通 公 人
服务 为 宗 旨 ,努 力开 拓创 新 ,不 断拓 宽系统 监测 范
测报 员 资格证 ,并 承担相 应 的技术 工作 ;对 其 它县
浅谈病虫测报工作

’I ‘
‘
高素质的测报队伍; 是扎实工作;三是测报设 备。笔者根 二 据几年来的工作 经验 和体会 , 出相关建议 。 提 1 高度 的责任感和强烈 的事业 心 病虫测报是一项 常年性工作 , 非常辛苦 ,日常工作从每 年 2 1 t 始 , 月 0E开 直到 9 0日结 束。夏熟作物 主要有地老 月3 虎、黏虫 、玉米螟 、二化螟等 十几种害虫 ;秋 熟作物从 4月 起点灯 , 观察 灯下的成虫迁 飞情 况 , 为水稻大 田的 田间虫量 测报提供 重要依据; 还有杂草 、 田纵卷 叶螟赶蛾和灰 飞虱 大
,罨 发 l ~
H n ●、
● .
田普查 , 当地 主要 水稻类型各查不少 于 1块田。采用平行 按 0 ( 下转第 5 页 ) I 致、 抗倒性强 、 米 口感较好 的中熟 中粳 品种 “ 稻 武运粳2 ” l。 4 2 适期 育苗 . 手栽秧 一般在 6月 1 ~5日播种 , 机插秧一 般在 6q1 5日前 后播 种。 湿润育秧每亩净 秧板播量 3 k 旱 J 0 g, 育秧每亩净秧板播量 4 k 0 g。
带 毒 率 测 定 等 。 因此 , 报 人 员 积 极 的 工 作 态 度 、 测 坚韧 不拔
图
・
l, ,. ‘” 国 : 》 I
3 ‘‘
々
日期
不 同年份 稻纵 卷叶 螟 田间蛾 量 ( 蛾 )对 比 赶
的毅力尤为重要 。 2 勤 于学习,增强业务技 能 病 虫测报是一项技术性 强、 多学 科综合 的工 作 , 需要测 报人 员掌握多方面的知识 。由于每年的气候 条件不同, 即使 常规病虫发生动态也 有一 定差异 ( 图) , ● 业结构调 如 。随种植 .I { : 砷 整 ,经济作物种植种类增 多、面积 扩大 ,城市绿地增 加,一 蛙 m 些新的病虫随之发生。这就要 求测报人 员多观察 、 常思考 、 勤 n 学习, 不断提高 自身的业务技能 。此外 , 辨 随信息技术 的发展 ,
益阳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与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益阳市农作物病虫害测报与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益阳市位于湖南省中部,是一个农业发展比较先进的地区,农作物种类繁多,因此其病虫害问题也相对突出。
病虫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给农民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益阳市农业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 病虫害测报不及时益阳市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的数据采集和报告不及时,导致了农民在防治病虫害时没有及时的参考信息,容易导致防治工作不到位,影响防治效果。
2. 防治措施不科学部分农民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不够科学,盲目使用化学农药,导致了环境污染和土壤质量下降。
3. 缺乏专业技术支持一些农民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支持,对于病虫害的防治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4. 农民意识不足部分农民对于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重视不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对策1. 加强监测和数据报告建立健全的病虫害监测网络,提高监测频率,并及时将监测数据报告给农民,以供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推广科学防治技术通过开展培训和宣传,向农民推广科学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引导农民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3. 增加技术支持加强技术人员和专家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保证农民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能够获得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4. 提高农民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和政策扶持等手段,提高农民对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农民的防治意识和能动性。
三、结语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和努力。
益阳市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对策,加强各方协作,相信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农民朋友们能够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为益阳市的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探讨

购 买 非 常不便 。 随 着 生活 条件 改 善 , 调 查病 虫害 不再 赤脚 进
入稻 田 , 必须 携带 靴 子 , 同 时带 上三 折杆 、 白瓷 盘 等 , 缺 一不 可, 否 则难 以 下 田 , 难 以查 出病 虫 害 数 据 。 有时 还 要携 带 外
好 的业 务水 平 和 工 作 主动 性 、 自觉性 。 从 工 作 难 度看 , 病 虫
3 测报 工具
提 高效 益 , 减 少 农药 对食 品 和环 境 的污 染 。 随着 农业 生 产形
势 的变 化 , 种 植大 户越来 越 多 , 对 农产 品 质量 的要 求 越 来越 高, 农 药 科 学 发 展加 快 , 农 药 政 策 不断 调 整 , 都 对病 虫 害测 报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目前 病 虫 测报 工 作 的 形 势 不能 适 应 现代 农 业的 需要 。 很 多环 节 需要进 行 改善 或提 高 。
间机 构 设置 不 一致 、 不平 衡 , 差 别很 大 , 系统 协 调性 较 差 。 从 社 会 需 求看 , 病 虫测 报属 于 纯公 益性 事 业 , 农 民 和政 府 需求 很高 , 而基 层 、 部 门 往往 不 是很 热情 , 支持 力度 不足 , 专 业人
才难 以满 足 农业 生产 需要㈣ 。
叶螟 赶 蛾一 直 用竹 竿 , 携 带很 不方 便 , 近 几 年改 用广 告 支架 用 的三 折 杆 , 携 带方 便 。 稻 飞 虱一 直 用 白 瓷盘 进 行调 查 , 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探讨
摘要农作物病虫害测报是防治的基础,该文从专业人员、交通工具、测报工具、测报手段、测报体系等关键环节对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进行探讨,以满足现代农业的需要。
关键词病虫害测报;专业人员;交通工具;测报手段;测报体系
中图分类号 s4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139-01
农作物病虫害测报是防治的基础,测报准确则防治及时、高效,用药次数、用药量均可相应减少,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减少农药对食品和环境的污染。
随着农业生产形势的变化,种植大户越来越多,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农药科学发展加快,农药政策不断调整,都对病虫害测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病虫测报工作的形势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很多环节需要进行改善或提高。
1 专业人员
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工作专业性很强,是预测学、未来学、生物学、农学的交叉学科。
具体工作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实施,目前专业人才明显不足,仍属冷门专业,现有大专院校本科层次都没有开设这一专业。
从职业道德方面看,病虫害测报工作弹性极大,日常主要工作就是进行田间调查,根据调查数据,运用各种手段及时做
出预报,工作条件艰苦,内容多,工作质量较难评价,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业务水平和工作主动性、自觉性。
从工作难度看,病虫测报工作的性质与天气预报相当,但其工作量远远超过天气预报,而设备条件与人员数量远不如天气预报。
特别是近几年机构改革,测报人员变动很大,专业人员逐渐减少,乡镇一级基本不再搞测报,县级测报机构也不稳定,各县、乡之间机构设置不一致、不平衡,差别很大,系统协调性较差。
从社会需求看,病虫测报属于纯公益性事业,农民和政府需求很高,而基层、部门往往不是很热情,支持力度不足,专业人才难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1-2]。
2 交通工具
病虫害测报工作大部分工作量在田间,几乎每天都要下田,系统调查、普查活动范围很大。
因此,交通工具非常重要。
没有大量的田间调查数据,没有多年的数据积累,病虫害测报将成为“无米之炊”,没有方便快捷安全的交通工具,调查的样本数、覆盖面、代表性将大打折扣,测报准确率、时效性也将难以保证。
20世纪70年代以前基本以自行车为主,活动范围小,调查速度慢,系统调查以县测报站为主,普查则以乡村测报点为主。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摩托车为主,工作效率有所提高,但摩托车风险较大,使用效率仍然较低。
2000年以后,特别是2003年粮食大减产后,随着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病虫害测报站基本配备汽车,测报用交通工具逐步转向以汽车为主,但乡村测报点仍用自行车、摩托车、电
瓶车。
随着城市快速扩张,农田变得越来越远,没有快捷的交通工具,病虫害测报工作很难开展。
作为县一级测报站,必须配备测报专用汽车,并辅以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等,才能保证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减轻劳动强度。
3 测报工具
病虫害测报需要依靠各式工具,全国统一的病虫测报规范,其中很多工作涉及测报工具。
测报工具方面存在陈旧老化、设置不科学、购置不方便、使用不方便、劳动强度大、跟不上时代变化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病虫测报的效率和质量。
糖醋液诱蛾、孢子捕捉器、棕片查卵等方法已经很少使用。
传统的黑光灯已被智能化测报灯取代,不需要晚上开灯早上关灯,不需要每天拿虫。
水稻病虫测报方面,纵卷叶螟赶蛾一直用竹竿,携带很不方便,近几年改用广告支架用的三折杆,携带方便。
稻飞虱一直用白瓷盘进行调查,但购买非常不便。
随着生活条件改善,调查病虫害不再赤脚进入稻田,必须携带靴子,同时带上三折杆、白瓷盘等,缺一不可,否则难以下田,难以查出病虫害数据。
有时还要携带外罩衣、护袖、太阳帽、放大镜、钢卷尺、标本瓶等。
如果能将常用工具集中成病虫测报工具包即可达到方便携带的目的。
4 测报手段
病虫测报工作的目标是力求准确,在难以准确的情况下,为确保产量,防止失误,向偏重发生方向预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病虫
发生程度,很多轻发病虫害往往不报。
受多种因素影响,中长期预报准确性较差,以短期预报为主,而短期预报往往距防治适期只有几天时间,甚至以小时计,来不及用传统手段发报,容易形成“马后炮”。
此外,病虫调查样本数量偏多,调查间隔时间不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测报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现代农业要求病虫测报准确、快速、有效,要满足现代农业的需要,就必须全面改进测报手段。
很多种病虫害发生程度、发生期标准、防治标准等测报数据体系需要及时修定。
应当尽量减轻测报工作的劳动强度,例如,稻纵卷叶螟测报办法一直要求每天早晨赶蛾,测报人员工作辛苦,可以尝试上、下午赶蛾,虽有误差,但完全能反映出迁入期、迁入高峰、迁入量等基本情况。
应当以电视预报、短信预报、网上预报为主,辅以传统的纸质情报预报。
应当全面启动信息共享、网上会商。
病虫测报的基础是多年的数据积累,现在不贮备数据,必将对今后数年产生不良影响,应当加强测报数据的管理,建立动态的测报参照系统[3-4]。
5 测报体系
全国有完整的病虫测报体系,但县级病虫测报站是主体,测报工作必须以县植保站为主,县级植保站(病虫测报站)就是病虫测报工作的最基层、第一线,必须强化,保证其人员、设备、经费。
乡镇病虫测报点作为补充,省、市植保站主要职能是中长期预报,宏观预报,组织会商、协调、培训、指导。
过去县级测报站之间都
有情报交流,各兄弟县的病虫情报互相可以参照,现在这种交流较少。
互联网应当是最好的病虫信息交流平台,但在网上很难找到及时有效的可供参考的信息,网上交流、信息共享应当摆上议事日程。
目前,理性预报很难开展,大多以经验预报为主,经验预报需要5年以上的专业工作经历。
因此,病虫测报队伍的稳定比建设更重要,有必要把病虫测报站单独设置,提高待遇,也可以与植物检疫合并,必要时应实行垂直管理。
6 参考文献
[1] 齐立.提高病虫测报水平减轻病虫灾害损失[j].湖北植保,2012(1):11-13.
[2] 冯小燕,朱训永,应长法,等.加强基层农作物病虫测报工作的对策思考[j].湖北植保,2012(1):45-48.
[3] 刘万才.当前病虫测报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j].中国植保
导刊,2011,31(11):29-32.
[4] 张莉丽,王道泽,王国迪,等.杭州市农作物病虫测报主要做法及成效[j].浙江农业科学,2011(3):659-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