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史十讲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西方美术史 PPT课件

西方美术史 PPT课件

荷兰黄金时代 伦勃朗(1606-1669)
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Bathsheba in her bath
《示巴女王在沐浴》
1654年, 布面油画, 142x142cm,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荷兰黄金时代 雷斯达尔(约1606-1669)
《杜尔斯泰德的风车》
约1670年, 布面油画, 83x101cm, 阿姆斯特丹皇家博 物馆
1634-35年, 布面油画,
307x367cm, 马德里 普拉多博物馆
Diego Velázquez
The Surrender of Breda
荷兰黄金时代 哈尔斯(约1580-1666)
《吉普赛女郎》
1628-30年, 布面油画, 58x52cm, 卢浮宫
Frans Hals
Gypsy Girl
意大利文艺复兴:威尼斯画派 威尼斯画派
Venetian School
15及16世纪以威尼斯为中心的文艺复兴艺术流派,由贾科莫·贝利尼开创。
主要特点包括: 1、追求感性表达 2、强调华丽的色彩与光影效果
主要画家包括: 乔瓦尼·贝利尼、丁托列托、委罗内塞
意大利文艺复兴:威尼斯画派 卡帕奇奥(约1460-1525)
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 雕塑家:多纳泰罗
画家:马萨乔
早期文艺复兴:建筑 布鲁内莱斯基(1377-1446)
佛罗伦萨 百花圣母大教堂(佛罗伦萨主教堂)
Filippo Brunelleschi
Santa Maria del Fiore
早期文艺复兴:雕塑 多纳泰罗(1386-1466)
《大卫像》, 约1430年, 佛罗伦萨巴杰罗国立博物馆
政治背景: 1、天主教会反对宗教改革的势力; 2、欧洲新兴的中央集权君主制王权。

西方美术史PPT课件

西方美术史PPT课件

17-19世纪欧洲美术
蒂尔普教授的解剖课
17-19世纪欧洲美术
夜巡
17-19世纪欧洲美术
伦勃朗自画像
17-19世纪欧洲美术
4.法国洛可可美术
洛可可美术的酝酿、诞生及艺术特征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统治时期(1715-1774)所崇尚的艺术。洛克克艺术 风格始于巴黎,不久为法国和全欧洲所接受,并遍及工艺装饰、室内装饰、 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 其特征是:具有微细、轻巧、华丽和繁琐的装饰性;运用C形、S形或 漩涡形的曲线 和轻淡柔和的色彩。影响及于十八世纪的欧洲各国,为腐 朽没落的封建贵族服务。它在形成过程中,曾受中国清代工艺美术的影 响,在庭园布置、室内装饰 、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表现尤为显著。
欧洲基督教美术
• 西方美术史上把以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 为中心的官方艺术称为“拜占庭艺术”, 这是一种拜占庭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相结合 的艺术形式。其风格特点是罗马晚期的艺 术形式和以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为中 心的东方艺术形式相结合,有浓厚的东方 色彩,同时又融汇了西方艺术的雄健博大。

欧洲基督教美术
17-19世纪欧洲美术
圣彼得大教堂
17-19世纪欧洲美术
绘画
宏伟壮观,充满动感,精湛的透视变奏(如前缩法),戏剧性的 构图,起伏波动,体现无限的空间,加以理想光的对比,使画面产生 统一协调如舞台布景的效果是巴洛克绘画的特色。
意大利的卡拉瓦乔(Caravaggio,1573~1610),是巴洛克绘画 的先驱 ,作品的特色是利用光线以获得画面戏剧性的效果,也利用明 暗表现法以衬托真实的空间感,并舍弃细节的描写。
绘画和镶嵌画造成神秘、肃穆的宗教氛围,以庄重、理性
的形式达到情感上的升华。
欧洲基督教美术

南开大学西方美学史PPT课件

南开大学西方美学史PPT课件
什么是美学——关于美的学问;始于柏拉图追问“美是什么?” 真:逻辑学;善:伦理学;美:美学
鲍姆加登1750:《美学》Aesthetics:感性学、情感学:感性认识的完善。(眼耳鼻舌身——视听 闻味触)
——“美学之父”鲍姆加登——仅仅是“美学”这个名词的父亲而已
《美学》第一卷的出版,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被美感动过的人将这种感觉用感性而非理性的形式表达出来,就成了带有魔力 (“神”、“理式”、“理念”)和最高价值的艺术品(孔子“三月不知肉味”,帕潘德 里欧雕塑美女“活了”)。艺术将美感物化、固化 5,将美感物化、固化的艺术,能够引发他人的共鸣,唤醒更多人的美感 6,于是,美感,成为人们思考、思想的对象,有了柏拉图之问:美是什么? 7,直接的答案:对象(审美客体);反思的答案:人(审美主体);辩证的答案:人与 审美对象在相互交往过程中产生美感 8,美学的对象,就是上述三者;美学史,就是对上述三个方面回答的历史
.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4
第一讲[3]:关于美的诞生的一个想象或猜想
历史事实:人的感觉的压抑、麻木、迟钝、败坏和被遮蔽——人性的堕落即自我的丧失
1,美感——诞生于亿万年前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的质朴生活过程中,作 为一种无意识的生物性的能力、本能积淀、储存、传递下来,仿佛天生的、神赋予的 2,私有制即文明的出现(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美感被压抑、破坏(弗洛伊德“俄狄 浦斯情结”),人的理性意识觉醒(大洪水、女娲补天、天崩地裂、偷吃“智慧果”) 3,但,在文明时代,一定条件下,当压抑获得暂时解除时,美感——幸福的快感就会被 美的事物激发、唤醒,成为被意识到的——美的觉醒(失而复得、柏拉图“回忆”说)。 人欲让美感永驻,必将之物化、固化在感性之物上

后现代主义 西方美术史课件 40页PPT文档

后现代主义 西方美术史课件 40页PPT文档

• 达达主义(Dadaism)是在1916年于瑞士苏黎 世兴起的一个绘画、雕刻与文学上的革命 运动。达达的规模是国际性的,其性质是 虚无主义。
• DADA(达达)这个词的本身就是机遇方法 产生的。据说是德国作家胡森贝克和巴尔 用裁纸刀插入德法词典里偶然发现的。
• DADA 本质上只是一个代号,而语义的模 糊或拟声性反倒有利于显示“达达”精神。 重要的是,达达从命名开始就具有反人工 的意义。
• 然而,“传统现代主义不管有多么大胆;也只在 想象中表现其冲动,而不敢逾越艺术的界限。他 们的狂想是恶魔也罢,凶杀也罢,均通过审美形 式的有序原则来加以表现。因此,艺术即使对社 会起颠覆作用,它仍然站在秩序一边,并在暗地 里赞同形式(尽管不是内容)的合理性。”
• 这一点很重要,它是与后现代主义艺术相区别的 根本点。
• 现代主义艺术虽然反叛传统艺术,但是却在坚持“精英文 化”的道路上与传统艺术不仅一脉相承,而且愈演愈烈。 康德就在《判断力批判认为,美的艺术必定是出自天才的 艺术。哈贝马斯认为,真、善、美三个范畴需要一个统一 的文化基础,才能具有社会日常交际的有效性,构成人与 人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 但是现代主义艺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的超现 实主义)既斩断了与传统的联系,又因坚持自律而割裂与 真和善的联系,这两个“失误”使现代主义艺术的文化容 器打破了,内容散失殆尽,消解的形式使一切荡然无存, 它所期待的解放效果并未出现,“反叛仅仅为一种抽象所 取代”。
• 后现代主义(Postmodemism)是20世纪50年 代以来,在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地继现代 主义之后出现的前卫艺术与文学思潮。后 现代主义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后 来逐渐扩展到艺术的其它门类。
• 50年代至6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中的一些新马克思 主义学者如阿多诺、马尔库塞;本杰明以及后来的哈 贝玛斯等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思想、文 化以及实践进行彻底的批判。他们一方面肯定现代主 义者的探索和创作,一方面又反对现代主义艺术家们 把艺术同生活分离的作风。他们特别强调艺术作品的 政治思想内容,以及对于意识形态产生的影响。在50 年代后期特别是70年代,新马克思主义受到了青年知 识分子们的欢迎,成为了文艺批评的一种潮流,对后 现代主义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

西方美术史概论PPT课件

西方美术史概论PPT课件

.
29
比萨教堂
意大利罗马风建筑 的主要代表,是一 组杰出的建筑群, 由教堂、洗礼堂、 钟塔组成,其形式 统一,造型精致。
.
30
3、哥特建筑
以教堂为主,建筑风格完全脱离了古罗马的 影响,特点:轻盈.纤细的结构,尖卷和肋拱来 减轻拱顶的重量,窗户尺寸大,采用彩色玻璃画, 放射性
.
31
巴黎圣母院
.
13
波赛顿神庙
海神波赛顿神庙,是古风时期多立克柱式的 神庙。
.
14
(3)古典文化时期
古希腊建筑鼎盛期,建筑除了神庙外,还有 大量供人们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当时的建 筑风格开敞明朗,讲究艺术效果,
.
15
雅典卫城
建在陡峭的山冈上,位于雅典西南,是雅典的宗教活动中心。建筑物 分布在山顶上一约280╳130米天然平台上。雅典卫城在西方建筑史上 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的一个极为成功的实例,特别是在巧妙地 利用地形方面更为杰出。
.
16
巴特农神殿
雅典最著名的古迹之一,也是举世闻名的古代七大 奇观之一。它的雕刻装饰是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师和
雕刻家菲迪亚斯承担的,
.
17
(4)希腊文化时期
希腊古典建筑风格与当地传统的结合。
.
18
4、古代罗马建筑
最著名的是庞贝古城和罗马角斗场
.
19
庞培城
庞培古城是意大利 著名的历史遗迹之 一,历史上庞培城 的修建与改造用去 了600多年,是无数 文明的结晶。然而, 公元79年,维苏威 火山的爆发把庞培 变成了一座死城。
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 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

第三章 中世纪美学 (《西方美学史》PPT)

第三章  中世纪美学 (《西方美学史》PPT)

《论俗语》

所谓俗语,就是孩提在起初解语之时,从周围的人们听惯而 且熟习的那种语言,简而言之,俗语乃是我们不凭任何规律 从模仿乳母而学来的那种语言。从俗语又产生第二种语言, 罗马人称之为文言(grammtica)。这种第二语言,希腊人以 及其他民族也有,但不是一切民族都有。然而,只有少数人 能够运用这种语言,因为我们必须费许多时间勤学苦练才能 学到它。况且,在这两种语言中,俗语更为可贵,因为它是 人类最初使用的,而且全世界都使用它,虽则俗语分为多种 语素,在发音和词汇方面各不相同。俗语之所以更为可贵, 是因为对我们更可贵的语言。
善与美的差别
“但是它们在逻辑上有所不同,因为 善专同欲念联系(善是一切事物所欲 求的),所以它同目的有关(欲望是 朝向某个事物的运动)。另一方面, 美则同认知功能联系,因为美的事物 也是看上去使人愉快的事物。所以美 是由适当的比例所组成,因为感觉在 比例适当的事物中得到愉悦。”
与美的同一性最主要的是它们都立足于形式,故而都是 一种可直接把握的对象和价值。在形式的基础上,美与 善在同欲念的关系,进而同目的的关系,以及同认知的 关系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同一性。由此观之,阿 奎那对美在于比例形式的强调,以及于认知过程中同时 产生快感的强调,其意义就非同一般。
第二节 但丁
一、俗语和拉丁语 二、诗为寓意说
概述
“中世纪”是15世纪后期人文主义者发明的称呼,用来 指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来,直到15世纪文艺复 兴运动拉开帷幕这一段时期的欧洲历史。庞大的罗马帝 国瓦解之后,欧洲陷入封建割据状态,基督教成为统治 意识形态,现代国家是在中世纪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展,逐步形成的。基督教文化推崇精神生活,对物质的 美和快感持敌视态度,致使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和 艺术传统戛然而止。

西方美术史+-+重点PPT文档共109页

西方美术史+-+重点PPT文档共109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西方美术史+-+重点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第十二章 分析美学 (《西方美学史》PPT)

第十二章  分析美学 (《西方美学史》PPT)

“生活形式”
依据沃尔海姆的理解,维特根斯坦所论的“生活形式”,主要是将语言与 习惯、经验与技术的复合体的联通,所以,想象一种语言就成为了想象一 种生活形式,语言的述说就是生活形式的一个部分,这都是维特根斯坦的 著名结论。一方面,如果没有“生活形式”这种多种要素的复合体,语言 本身就无法得以运作,语言也没有所指(传统语言学理论也承认这一点); 但另一方面,如若没有语言的指称,那些“生活形式”所包含的诸要素也 无法得到确定(这是维特根斯坦创建语言哲学的原因之一)。实际上,如 沃尔海姆所见,维特根斯坦反对的是两种错误的语言观:第一种认为语言 本质上是由“名称”组成的,按照这种观点,语言作为整体是经验并依赖 于特定经验的;第二种认为语言是由一系列非能动的“记号”构成的,按 照这种观点,在经验之前语言就已经完满了。这两种语言观虽然都预设了 经验的存在,并认为经验是可以确定的,但是却将经验与语言相互分离开 来了。
第二节 沃 尔 海 姆
理查德·沃尔海姆(1923— 2003)是20世纪后半叶英 国最重要的美学家。做出这 样的论断,在英美学界恐怕 都不会出现任何反对的意见。 沃尔海姆的学术成就也充分 证明,英国同美国一样也是 分析美学研究的重要国度, 上世纪的后50年间,英国 分析美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 的确是贡献巨大的。
从狭义来看,分析美学史就是指发端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在50年代后期 逐步达到高潮、步入60年代继续发展的欧美美学的这段历史所累积的成就。 但是,如果将视野扩大到整个20世纪,那么分析美学就会得到更宽泛的理 解。从20世纪50年代向前追溯,可以将维特根斯坦等诸家的美学纳入其中, 因为维特根斯坦在哲学家里面对“分析美学”的影响至深至远;从50年代 向后推,原本并不属于狭义分析美学序列的英国分析美学家理查德·沃尔 海姆、美国分析哲学家古德曼(1906-1998)和阿瑟·丹托等就会被纳入 其中,他们真正将“后分析美学”(Post-analytic Aesthetics)推向了 高潮,70年代才真正是分析美学攀到高峰的时期,80年代至今的分析美学 尽管由于面临诸多挑战而衰微,但是它的历史仍在新世纪被新的美学家们 继续书写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要求从阅读有关苏格拉底的记述中进行总结 – 结合苏格拉底的时代特征,理解其哲学思想。 – 对现有关于苏格拉底美学思想进行总结,通过自
己所能找到的材料,进行评价。
2010年3月
13
亚:你知道什么东西是美的? 苏:我知道许多东西都是美的。 亚:这些美的东西彼此相似吗? 苏:不尽然,有些简直毫无相似之处。 亚:一个与美的东西不相似的东西怎么能美的? 苏:因为一个美的赛跑者和一个美的摔交者不相似。就防御来说, 是美的矛和就速度力量来说是美的标枪也不相似。 亚:那么,粪筐能说是美的吗? 苏:当然,一面金盾却是丑的,如果粪筐适用而金盾不适用。 亚:你是否说,同一事物同时既是美的又是丑的? 苏:当然,而且,同一事物也可以同时既是美的又是恶的,例如对 饥饿的人说是好,对发烧的人却是坏的……
– 音乐与灵魂净化:肉体是灵魂的牢笼,对音 乐的欣赏和对天文等学科的研究可以帮助净 化灵魂。
– 艺术与比例:最美的艺术总是符合一定数的 比例。
2010年3月
10
2010年3月
11
• 毕达格拉斯美学思想评价:
– 对西方美学史的影响。 – 朴素辩证法的运用。 – 最早的宇宙美学观。 – 对其和谐美学思想的评价。
2
绪论(一)
• 关于“西方美学史”
– “西方”的概念—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 概念
– 美学史——美学观念史?美学思想史?美学研究 史?美学学科史?美学家史?艺术史?
– 在你看来,“西方美学史”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
– 美学史应以当代的目光,与曾经的美学思想对话, 论及美的形而上的思考、历史上的审美趣味、艺 术研究等,中心问题是美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和价 值,即,人类为何》推荐阅读书目
• 鲍桑葵《美学史》
• 克罗齐《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历 史》
• 罗素《西方哲学史》、《西方的智慧》
•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 亚里士多德《诗学》
• 朗吉弩斯《论崇高》
• 《狄德罗美学论文选》
• 维柯《新科学》
• 黑格尔《美学》三卷本第一卷。
• 康德《判断力批判》
西方美学史十讲
• 绪论(1) • 古希腊罗马美学(2-4) •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美学(略) • 近代美学(5-6) • 德国古典主义美学(7-9) • 总结与复习
2010年3月
1
第一讲 绪论
• 关于“西方美学史” • 学习“西方美学史”的意义 • “西方美学史”学习方法提示 • 学习要求
2010年3月
• 学习提示:
– 对毕达格拉斯学派“数”的理解。 – 总结毕达格拉斯学派的形式美学思想并进行评价 – 和谐理论的理解(与当代和谐理论进行对比)
• 学习要求:
– 课后搜集国内有关研究毕达格拉斯美学的文章,完 成一篇“研究述评”
2010年3月
12
第三讲 苏格拉底(Sokrates)
• 苏格拉底(前468-前399)美学思想
2010年3月
3
绪论(二)
• 学习西方美学史的意义
– 了解西方美学发展的脉络,理解其中蕴涵的哲 学、文化和艺术及其相互关系。
– 深化对美学基本理论的理解,理解西方美学史 上重要思想、概念、范畴的来龙去脉。
– 建立对比研究平台,为创建中国特色美学提供 参照。
2010年3月
4
绪论(二)
• 西方美学史学习方法提示
2010年3月
17
• 苏格拉底问一位雕塑家:“你所雕塑的摔交家, 格斗家的形象都很美妙,这是我所能看得出来 而且知道的,不过,那种对观者来说,最引人 入胜的、栩栩如生的神情你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呢?”
•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 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恩格斯
2010年3月
9
第二讲:毕达格拉斯 (Pythagoras)美学
• 毕达格拉斯(前570-前490)美学思想概述:
– 数与和谐:数是万物的本源,由数组成的和 谐是宇宙的本质。
• 一切可认识的事物都包含着数,没有数,任何事 物都不可能被思维或认识。
• 欧:我以为是这样
2010年3月
16
• 苏:你知道我们需要眼睛干什么吗? • 克:知道啊,那是为了看。 • 苏:这样的话,我的眼睛比你的美。 • 克:为什么呢?
• 苏:因为你的眼睛只能平视,而我的眼睛能斜 视,它们是凸出来的。
• 克:按照你的说法,虾的眼睛要比其他动物的 好了?
• 苏:当然,因为对视力而言它们有极好的眼睛。
2010年3月
15
• 苏:那么任何一个事物,它对于什么有 用处,就把它用在什么上,这就美了吗?
• 欧:的确是这样。
• 苏:任何一个事物,不把它用在它对之 有用的事上,而用在别的什么事上,它 还会美吗?
• 欧:对于任何一件别的事都不能是美。
• 苏:那么,有用的东西对于它所有用的 事来说,就是美的了?
– 以西方哲学思想史、文学艺术史为知识背景
– 熟悉西方美学史发展的线索,理解其中重要美学家 的思想,并能历史、辨证地作出评价(纵)
– 与中国美学思想形成初步对比(横)
– 以特定美学方法、美学概念(范畴)的演变为线索, 研读美学史(古)
– 以当代的视角发现美学史上对当下生活具有启示意 义的美学思想(今)
2010年3月
5
绪论(三)
• 西方美学史学习要求
– 在已有读书笔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读,逐步缩小 范围,由面到点,再由点到面,发现其中有价值的 问题。
– 利用相关信息平台,查找你感兴趣的美学家或美学 思想的研究资料,初步形成研究意识。
– 认真“啃”完一本专著。 – 更多的思想交流和对话。
2010年3月
2010年3月
8
希腊哲学分期
• 智者学派之前,前585-前5世纪中叶,提出的问 题:自然的本质,一元的物活论。泰勒斯
• 智者学派:转折期,“心统归万物”,但是, 人是感性的人,对理性怀疑,喜好辩论
• 苏格拉底重建时期。知识就是美德,是关于善 的学问,道德高于一切。
• 亚里士多德时期,哲学总结时期,伦理时代向 神学时代的过渡。
2010年3月
7
第二讲:古希腊、罗马美学
• 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 了解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朗吉弩斯等人的美学思想
– 了解古希腊、罗马美学产生的文化、哲学背景 – 理解重点美学家思想产生的渊源及其影响 – 对人类早期的美学智慧进行初步对比研究 – 重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