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合集下载

海洋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策略

海洋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策略

海洋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策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海洋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海洋具有广阔、复杂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但是长期以来,海洋上的商业、军事、科学研究等活动却难以避免地给海洋环境带来了影响和破坏。

目前,海洋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项严重问题。

本文将从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污染的成因以及治理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海洋环境污染现状近年来,全球海洋环境污染的状况令人担忧。

据统计,全球有37%的海岸线受到了人类活动的污染。

海洋环境污染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油污染海上运输、探油勘探等活动往往会导致各种原油、燃油进入海洋中。

这些油类物质会降低海水中氧气的含量,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2. 垃圾污染不法分子、渔船等在海上随意丢弃废弃物品,导致了海洋中的废弃物、垃圾过量积累。

其中最常见的垃圾包括塑料、废弃渔网、玻璃等。

这些垃圾不仅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还会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

3. 化学污染人类活动中使用的化学制品、化工原料、医药等都会在生产、使用、废弃、排放等环节中,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海洋中,从而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危害。

4. 重金属污染工业排放、污水、船舶废弃物等都会造成重金属埋藏在海底沉积物中,对海洋环境产生危害,对食物链产生影响。

这些重金属与食物链的依赖关系,可能引起毒素在生物中的聚集和增长,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健康。

二、海洋环境污染的成因海洋环境污染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商业活动海上运输、石油勘探、海洋开发、渔业等商业活动,尽管对人类带来了利益,但同时也对海洋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很大破坏。

特别是一些不良商家,他们的行为使得海洋资源面临极端危险。

2. 人类生活和健康因素城市的海洋治理与城市的人口增长有很大关系。

城市的迅速增长导致城市垃圾的迅速增长,这些垃圾的随意倾倒导致海洋环境污染的加剧。

3. 大自然因素大自然的各种因素例如地球的自然构成、海洋生物相互作用等等,也会导致海洋环境的污染。

《2024年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范文

《2024年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范文

《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加速,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愈发显著,尤其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冲击愈发明显。

海洋污染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它不仅影响着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也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深入了解海洋污染的现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以及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二、海洋污染的现状1. 污染种类:海洋污染主要包括陆源污染、船舶污染、海底开采污染等。

其中,陆源污染是主要的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等。

2. 污染程度: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大量的污染物被排入海洋,导致海水质量严重下降,海洋生物生存环境恶化。

3. 影响范围:海洋污染的影响范围广泛,不仅涉及到沿海地区,还可能影响到内陆地区甚至全球。

如赤潮、海藻大量繁殖等现象,都是海洋污染的严重后果。

三、海洋污染产生的原因1. 工业生产: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直接排入海洋,导致海水质量严重下降。

2.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废水等污染物,通过河流等途径最终流入海洋。

此外,渔业养殖、海底矿产资源开采等人类活动也会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

3. 缺乏监管:部分地区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执行不力,导致环境污染行为得不到有效制约。

四、对策与建议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更加严格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 推广清洁生产: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

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其遵守环保法规。

3. 加强污水处理:建设和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对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等进行有效处理,防止其直接排入海洋。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5. 强化国际合作:海洋污染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制定海洋环境保护措施,共享环保科技成果,共同推动全球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方法

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方法

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方法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对地球的气候调节、物质交换、生态平衡等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我国海洋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海洋污染、沿海开发过度、渔业资源过度捕捞、海洋生态破坏等。

为了改善我国海洋环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首先,应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数据收集。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海洋环境变化的情况,为制定改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排放行为。

其次,应加强海洋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明确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权责。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有效遏制破坏海洋环境的行为。

第三,要促进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

加强对海洋科学研究的支持和投入,提高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开展海洋生态环境评估和修复技术研究,探索适应性的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方法,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第四,要加强海洋环境协调治理与国际合作。

加强海域规划和管理,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确保合理利用海洋资源。

加强与邻近国家的合作,共同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污染等问题。

第五,要加大海洋公众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开展海洋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海洋环境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培养公民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加强学校、社会团体等机构的教育和培训,培养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海洋环境保护人才队伍。

总之,改善我国海洋环境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监测、加强法律法规、推进科技创新、加强治理合作以及加强公众教育宣传等多方面的工作,才能实现海洋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利用。

《2024年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范文

《2024年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范文

《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海洋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海洋污染不仅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对渔业资源、沿海经济发展以及全球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深入探讨海洋污染的现状及其对策,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海洋污染现状1. 海洋污染的种类海洋污染主要包括油污、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塑料垃圾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其中,油污和塑料垃圾污染是最为常见的污染类型。

2. 海洋污染的程度和范围目前,全球海洋污染程度严重,污染范围不断扩大。

特别是近海区域,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各种污染物在海洋中积累,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海洋污染的危害海洋污染对生态系统、渔业资源、沿海经济发展以及全球气候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污染物会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导致生物种群数量的减少和物种灭绝。

同时,还会影响渔业资源的繁殖和生长,降低渔业产量。

此外,海洋污染还会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三、海洋污染的成因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

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和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 农业排放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会通过河流、雨水等途径进入海洋,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3.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如海上运输、海底开采等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

此外,海上油轮泄漏、船舶排放等也是造成海洋污染的重要原因。

四、对策与建议1. 加强法规制定与执行各国应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提高违法成本,严惩污染行为。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海洋污染问题。

2. 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推动企业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实现达标排放。

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

3. 农业污染控制推广科学施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挑战与对策

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挑战与对策

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挑战与对策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广阔的水域和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挑战一:过度捕捞过度捕捞是当前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众所周知,海洋是许多重要物种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然而,随着渔业技术的进步和渔船数量的增加,全球渔业资源正面临过度开发和衰竭的风险。

为了解决过度捕捞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 强化渔业管理机制,实行合理的渔业开发政策,并设定并执行科学的渔业资源保护指导方针。

2. 推广可持续渔业管理模式,鼓励休渔期、设立渔业禁区等措施,以恢复和保护受损的渔业资源。

3. 加强监测和执法力度,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并采取严格的法规和法律手段来处罚违反渔业管理规定的行为。

挑战二:海洋污染海洋污染是另一个威胁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挑战。

包括工业排放、船舶排放、城市污水排放、农业和养殖业废物排放等,都对海洋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

这种污染不仅危害了海洋中的生物多样性,还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为了解决海洋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污染物监测网络,及时掌握海洋环境状况,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 推动清洁能源转型,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和工业排放,以降低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3. 加强水质治理工作,改善城市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并加强对农业和养殖业废物排放的监管。

4. 强化法规和法律制度建设,在加大违规行为处罚力度的同时,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社会共治。

挑战三: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也给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挑战。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洋温度上升、海平面上升、酸化程度增加等现象,都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施国际合作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

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防治措施是什么

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防治措施是什么

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防治措施是什么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约 71%的面积,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宝库。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自身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一、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1、石油污染石油泄漏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无论是海上石油开采、运输过程中的事故,还是陆地上的工业排放和非法倾倒,大量的石油进入海洋后,会在海面上形成油膜,阻碍海水与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影响海洋生物的呼吸和光合作用。

同时,石油中的有害物质还会在海洋生物体内积累,对其造成毒害。

2、塑料污染塑料垃圾已成为海洋污染的“新宠”。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 800 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

这些塑料垃圾在海洋中难以降解,会长期存在并逐渐破碎成微小的颗粒,被称为“微塑料”。

微塑料容易被海洋生物误食,进而通过食物链传递,最终可能进入人类的餐桌,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3、化学污染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排放,以及城市生活污水的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大量的化学物质进入海洋。

这些化学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氮磷等营养物质。

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在海洋生物体内积累,会影响其生长、繁殖和生存。

营养物质的过度输入则会引发赤潮等富营养化现象,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4、垃圾污染除了塑料垃圾,海洋中还漂浮着各种各样的垃圾,如玻璃瓶、易拉罐、纸张、衣物等。

这些垃圾不仅影响海洋景观,还会对海洋生物造成缠绕、窒息等伤害。

5、核污染核设施的事故以及放射性废物的排放,给海洋带来了核污染的威胁。

放射性物质在海洋中的扩散和迁移,会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长期的影响。

二、海洋环境污染的危害1、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海洋环境污染会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许多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例如,石油污染会使海鸟羽毛沾满油污,无法飞行和保暖,导致大量死亡;化学污染会破坏海洋藻类的生长,影响整个食物链的基础。

2、对渔业资源的影响海洋污染会使渔业资源减少,鱼类品质下降。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成因与治理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成因与治理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成因与治理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议题。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漫长海岸线和广阔海域的国家,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深入探究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策略。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关注和重视,共同推动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海洋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明确本文的研究范围和重点。

随后,我们将简要概述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整体状况,包括污染物的种类、分布情况以及污染程度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分析海洋环境污染对我国海洋生态系统、渔业资源以及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建立起一个全面、系统的海洋环境污染问题认识框架,为后续的研究和治理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近年来,我国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海洋水体污染普遍,近岸海域污染尤为严重。

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海洋,导致海水富营养化,赤潮频发,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海洋垃圾污染问题突出。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海洋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塑料垃圾、渔业废弃物等大量涌入海洋,对海洋生物造成直接威胁,同时也破坏了海洋景观。

海洋油污污染也不容忽视。

石油勘探、运输、加工过程中发生的泄漏事故,以及船舶碰撞、触礁等意外事件,都可能造成海洋油污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长期影响。

更为严重的是,我国海洋环境污染呈现出复合性、累积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多种污染源相互交织,形成复杂的污染体系。

污染物质在海洋中长期累积,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持续性的压力。

由于治理措施不到位,许多污染问题长期存在,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总体来看,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堪忧,亟待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范文

《2024年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范文

《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加速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海洋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海洋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其生态平衡对人类社会及整个地球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海洋污染的严重性不容忽视,本篇范文将深入探讨海洋污染的现状、成因以及解决对策。

二、海洋污染现状目前,海洋污染状况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塑料垃圾污染:海洋中漂浮着大量的塑料垃圾,这些塑料垃圾不仅对海洋生物造成危害,还对人类的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2. 油类污染:船舶运输、海上钻井平台等活动中产生的油类污染物,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3. 化学物质污染:工业废水、农药等化学物质大量排入海洋,导致海水富营养化、赤潮等现象频发。

4. 放射性污染:核废料等放射性物质泄露至海洋,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三、海洋污染成因海洋污染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类活动: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加速,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大量排放至海洋。

2. 法律法规不健全:部分地区缺乏有效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导致污染行为得不到有效制约。

3. 监管不力:部分地区对海洋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4.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海啸、风暴潮等,加剧了海洋污染程度。

四、解决对策为了有效解决海洋污染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海洋污染问题。

通过签订国际协议、共同研究等方式,推动全球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2. 完善法律法规:各国应制定更加严格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污染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3. 推广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普及环保知识等方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4. 发展环保科技: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环保科技,推动绿色、可持续的产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 率 ,但 二 十年 的 ” 双控 I t 并 未能 取得 预期 的 成效 。捕 捞 强度 超 过 资源 再 生能 力 ,急 剧地 降 低 了渔业 生 物 资源 量 , 生 物 多样 性 降低 ,影 响到 渔 业资
源的 叮持续 开 发 利用 。据 中国海 洋 发展 报 告 ( 2 0 1 3 ) 介 绍 ,我 国渔 业生 物 资源 急 剧减 少 ,很 多传 统渔 业种 类消 失 ,部 分 渔 业 种 类 资 源 枯 竭 ,大 黄 鱼 、小 黄 鱼 、带 鱼 等 底 层 和 近 底 层鱼 类 资源 已 严 重 衰 退 。优 质 鱼 类 占总 渔 获
董文涛 ( 1 9 6 7 一)男 . 汉族 . 1 9 9 0年毕 业于 中国 海洋大 学 学 士学 位 , 山东 省威 海市 文登 区海洋 与渔 业局 . 安全办公室主任 研究方向:海洋与渔业管理。
然后 较 系统地 对 治 理 我 国海 洋
海洋 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我 囤海 域 辽 阔 ,管辖 海 域纵 跨 热 带 、亚 热带 、温带 、 一个 气候 带 , 南 北跨 越 3 8 个纬 度 ,因此 形成 r 我 国多样性 、
资 源 环 境 技 术 推 广
董 文涛
_ 董 文 涛 中 国 村 技 意 息 2 0 1 4 年 笼 1 6 期 ・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F O R M A T I O N A u g , - 2 o 1 4
种 ,约 L 卜 t H = 界海洋 物总 种数 的 l 0 % 以 上 。近 L 年 来 ,依 托海洋 位优势 资源优势,沿海地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
先行 和 经 济 最 发达地 : ;然 而随着 海 洋资 源 开发 的 不断
处于缝康、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海洋生态环境监控 分 别l 1 4 %、7 6 %和 l 0 % 我 近岸海洋 态系统严重退化 , 滨 海生 态服 务 功 能 明显 削弱 , E J 前 黄海 南 部和 东 海沿 岸 湿
需 求 ,扩 人 r水 产 品出 门,增加 了渔 民 的收入 ;但大 发展 、
排 污 口及 河 口邻近 海域 生 态环 境 污染 严重
随 着 我 国工 业化 和 城 市化 的 推进 ,人量 r 业 废水 通 过
各 种 渠道 排 向大 海 ,近海 水 域 遭到 严 重污 染 ,使 海 域生 态 环境 日 趋 恶 化 ,2 0 0 9 年 围家 海 洋局 对我 国人 海 排污 口的 监 测 与 评价 结 果 表 明 ,4 5 7个 陆源 人 海 排 污 口中 3 3 7个 排 污 口存 在超 标 现 象 ,I } J 监测 排 污 口的 7 3 . 7 %。陆 源污 染 累积 影 响造成 的近 海 水域 荒漠 化 已成为 小容 忽视 的 问题 。( ( 2 0 1 0 年 我 国海洋 环 境状 况 公报 》显示 ,2 0 1 0 年河 流 携带 的化 学 需 氧量 、氨氮 和总 磷 入海 量 较上 年 明 显增 加 ; 监j ! I ! l J 的人 海 排污 I 2 1 主 要污 染 物的 达标 率均 有所 提高 ;入 海排 污 1 ] 邻 近 海 域环 境 质量 状 况未 见明显 改 善 ,部分 排 污 『 ] 邻 近 海域 环 境 质量 较 差 。近 岸海 域 污染 严 重地 区 要 分 柑在 大 叶 i 城市 和 我 国主 要 经济 区邻 近 海域 ,先污 染 后治 理 的 发展 之路 使
地生 态服 务功 能 已 降 3 0 %至 9 0 %。
深 人 ,海洋 生态 环境 问题 已经越 来越 突 出的 现 出来 。
海洋生态环境基本现状
过度 捕 捞 导致 海 洋 渔业生 物 资源 严重枯 竭
世纪 8 0年代 以 后 ,t H : 界 各 国 的渔 业 产 量 就 趋 于 稳 定 并 呈现 逐 渐 降 的 趋 势 ,而 我 国渔 业 自 1 9 9 0 年 起 连 续 L 年位楮t H : 界第一 一 位 ,渔 、 l 的 发 展满 足 了人 们 的水 产 品
近海 水 温和海 平 面持续 升 高
近 年 来 ,由于全球 气温 变 暖 ,南北极 冰 川融化 等 原 闪 ,
量的比例 已从 2 0世纪 6 0 年代的 5 0 %,下降到 目前的不足
3 0 %。渔 、 乍物 资源 急剧 减少 ,而 临毁 灭性 灾难 。
我 国海平 面总体上呈波动上 升的特点 ,年 、 均』 - 升速率为 2 . 6 am,高于 全 球 海平 面 的 平均 上 升速 率 。据预 测 ,任 未 r 来的 3 0 年 中 ,我 国沿 海 地 区 海 平面 的 平均 升 高 幅 度 约 为
8 0 a r m ~1 3 0 am,其 中长 江 角洲 、珠 江 二 r 三 角洲 、黄河 二 二
角 洲 、京 津地 区沿 岸将 是受 海平 面上 升影 响 的 要脆 弱 区 。
复杂 性 的海 洋 生态 系统 。我 国海 洋 生物 的种 类 大 约有 2万
代 相 比 ,我 圈滨 海 湿 地 累 计丧 失 5 7 %,红 树 林 面 积 丧 失 7 3 %,珊 瑚 礁 积 减 少 了 8 0 %,2 / 3 以 f 海岸遭受侵蚀 , 沙 质 海 岸侵 蚀 岸线 已逾 2 5 0 0 k n ,2 i 0 1 0 年 测 结 果 表 明:
得 这些地 区背 l 卜 了沉 重的 环境 债 务负担 。
高产 量 也 可避 免 地 伴随 着 对海 洋 资源 的掠 夺 式开 发 和捕
捞 。1 9 7 9年 我 国开 始推 行渔 业捕捞 许 可制 度 , 1 9 8 7年 ,
我 国开 始对 海洋 捕 捞渔 船 实 行控 制渔 船 数量 以 及控 制 主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